26知识讲解——免疫调节专题1_第1页
26知识讲解——免疫调节专题1_第2页
26知识讲解——免疫调节专题1_第3页
26知识讲解——免疫调节专题1_第4页
26知识讲解——免疫调节专题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考总复习26免疫调节专题【考纲要求】1. 描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2 .阐述免疫的概念与类型3 .掌握体液免疫的过程4. 掌握细胞免疫的过程5. 比较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6. 列举免疫系统疾病【考点梳理】考点一、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 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育 :淋巴结、骨廳 麹腺、脾等1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吞噬细胞免疫系统T咄胞(在胸腺中成熟巧(均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L R细舸f再骨髄中成孰、锁活性物质(如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2. 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系统通过防卫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实现它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1)防卫功能即机体通过免疫

2、反应识别“自己”,排除“异己”,从而抵御病原体攻击的功能。人体对病原体的攻击 有三道防线,如下:由皮肤和黏膜构成: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 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 作用。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可以清除异物。第一道防线円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七第二道防线I *非特异性免疫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B细胞起主要作用:体液免疫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T细胞起主要作用:细胞免疫要点诠释(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比较)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特点人类长期进化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种防御机 制。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特定病

3、原体,而是对 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防御作用。在非特异性免疫基础上建立的,个体接受抗 原性异物刺激后获得的防御机制。出生后产生,通常只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 异物起作用。作用强度弱强作用时间短长作用范围较广(多数情况下,可以防止病原体对机体的侵袭)较窄(针对性强)结构基础人体第一、二道防线人体第三道防线联系特异性免疫在非特异性免疫基础上形成。其形成过程反过来又可以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2) 监控和清除功能免疫系统可监控并清除体内的衰老细胞或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癌变的细胞。机体的免疫系 统受破坏后,得癌症的几率也会升高。考点二、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高清课堂:免疫调节专题403843

4、体液免疫过程】1.体液免疫过程航蚪2 t細I划戏璃山等I谜入内环噫I里迅械脈締助丁細旋I释枚LjhHfe介索i吐细直HI増利分化mw *敢应M細胞 -二 已忆B期m城原押次制激中和 航麻一抗细胞免疫过程】【高清课堂:免疫调节专题4038432. 细胞免疫过程效应丁細胞丄竺记忆翔胞 分化密切Ktt.释放穿孔虚、细胞毒累靶细胞(受感染细胞)免疫应整要点诠释:1. 抗原与抗体(1)抗原 特点:异物性(即抗原为“非己”成分,自身的组织或细胞有时也会成为抗原,如癌细胞) 大分子性(抗原的化学本质多为蛋白质,也可能为多糖、脂肪及一些小分子化合物等) 特异性(即一种抗原只能跟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

5、结合) 性能: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效应细胞能够和相应的抗体或效应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去向:体液免疫时,被相应的抗体消灭;细胞免疫时,被免疫细胞消灭(2)抗体 化学本质:免疫球蛋白 别称:抗毒素、凝集素、免疫球蛋白等(题目中有时会提到上述别称,可判断其为抗体) 特异性:一种抗体只能跟相应的抗原结合。 功能特点:,与相应抗原结合后,会形成抗原-抗只对内环境中的抗原起作用(对于细胞中的抗原无法起作用)体复合物并被吞噬细胞吞噬。2.免疫细胞小结:细胞类型来源主要功能是否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吞噬细胞造血干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第二道防线),又参与特异性免疫(处理并呈递抗原给 T细胞,并吞噬抗原-抗体结

6、合体)。能识别抗原但不 能特异性识别B细胞造血干细胞识别抗原,并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能T细胞造血干细胞识别抗原,并分化为效应 T细胞、记忆细胞,分泌淋巴因 子能记忆细胞B细胞或T 细胞寿命长,可“记住”抗原,当抗原再次入侵时,可迅速做 出反应,分化为相应的效应细胞能浆细胞(效应B细胞)B细胞或记 忆B细胞分泌抗体不能识别抗原效应T细胞T细胞或记 忆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从而发挥免疫效应能3. 二次免疫B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并快(1 )二次免疫的概念:二次免疫指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初次免疫形成的记忆 速产生大量抗体的过程。(2)二次免疫的特点:与初次免疫相比,反应更快,也更强烈,能在抗原入侵但机体

7、尚未患病前便将病原 体消灭。如下图所示:抗+1注弟斑田 HM M M MM H MM M H M : j补充知识,了解即可:5般不需要细胞免疫就可以把抗原清除,:二次免疫主要为体液免疫。j因为体液免疫在细胞免疫之前启动,二次免疫反应速度很快,;所以主要是记忆 B细胞增殖分化并起作用。考点三、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比较体液免疫细胞免疫起主要作用的细胞B细胞T细胞作用对象侵入内环境中的抗原被抗原入侵的细胞、自身的异常细 胞和异体组织器官作用方式浆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病原体的 抗原特异性结合,并使之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形 成沉淀)而被吞噬细胞吞噬,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 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8、。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并 释放穿孔素使靶细胞裂解。关系二者各自有独特的作用,又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作用: 对于细胞外的抗原,体液免疫发挥作用; 对于细胞内寄生物,体液免疫首先起作用,阻止寄生物的传播感染,当寄生物进入细 胞后,细胞免疫将抗原从细胞释放出来,再由体液免疫最后清除。要点诠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种类的识别技巧):免疫过程的题目往往需要判断该过程为体液免疫还是细胞免疫,判断的技巧如下:1. 看抗原经吞噬细胞处理后的去向:特异性免疫均需要吞噬细胞处理并呈递抗原,对于体液免疫,人教版教材中提到了抗原需经吞噬细胞处 理后呈递给T细胞,再刺激相关细胞,使之增殖分化,对于细胞免疫则未提

9、及抗原的呈递。若题目中用图解 表示免疫过程,当图中显示抗原需要一种细胞呈递后才刺激相关细胞时,则基本可判定为体液免疫,当图中 未显示抗原的呈递过程时,则基本可判定为细胞免疫。2. 看免疫的结果:(1)如果免疫引起靶细胞裂解并释放其中隐藏的抗原,则为细胞免疫。(2)如果两种成分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则为体液免疫。3. 看抗原的种类:(1)存在于内环境中的抗原引发的为体液免疫,如蛇毒或过敏原引起的免疫属体液免疫。(2)对于胞内寄生物,先引发体液免疫,再引发细胞免疫。如病毒引发的免疫过程多如此,但对于病毒 一般将考查点侧重于细胞免疫。(3)自身肿瘤,移植器官等引发的为细胞免疫。考点四、免疫功能异

10、常引起的疾病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概念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相同物 质的刺激时,发生的组织损伤或 功能紊乱。自身免疫反应(由于免疫系统 异常敏感,反应过度,将自身 物质当作外来物质进行攻击) 引起的自身组织和器官损伤。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 乏而引起的疾病。可分为两类:先天性免疫缺 陷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发病机理免疫功能过强免疫功能过弱相同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与 吸附在细胞表面的抗体结合,使 细胞释放组织胺,引起毛细胞血 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平 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增多等。抗原结构与正常细胞表面结构 相似,抗体消灭抗原的同时也 消灭正常细胞。人体免疫功能先天不足(遗 传缺陷)或遭病

11、毒等攻击破 坏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一般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举例消化道过敏反应(呕吐、腹痛、 腹泻)、呼吸道过敏反应(流涕、 喷嚏、哮喘、呼吸困难)、皮肤 过敏反应(红肿、荨麻疹)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先天性 胸腺发育不良获得性免疫缺陷病:艾滋病 (HIV攻击T细胞)考点五、免疫学的应用主要措施实例1.免疫预防(自动免疫)患病前的预防接种由细菌制成的菌苗卡介苗、破伤风菌苗接种由病毒、衣原体等制成的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乙型肝炎疫苗2.免疫治疗 (被动免疫)患病后的治疗输入抗体、胸腺素、淋巴因子等,调整 人的免疫功能,提高防卫、监控及清除 功能。

12、艾滋病治疗、癌症治疗3.器官移植应用免疫抑制剂,克服免疫系统对植入物的免疫排斥反应【典型例题】类型一、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例1 .有关免疫细胞,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 成熟个体的免疫细胞来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B. 免疫细胞都是在骨髓中发育成熟的C. T 细胞和B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再增殖D. 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作用【答案】B【解析】T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都来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但T淋巴细胞最后迁移至胸腺发育成熟。【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免疫系统中各种免疫细胞的来源及功能。举一反三:【变式1】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表述不正确的是()A. 体液免疫中抗体和抗原特异性结合,产生免疫

13、应答B. 细胞免疫中,效应 T细胞能攻击被抗原入侵了的宿主细胞C. B细胞和T细胞均可增殖分化产生记忆细胞D. 淋巴细胞在骨髓或胸腺中成熟,所以骨髓和胸腺是免疫反应的主战场【答案】【解析】类型二、例 2. (2015该抗体 (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北京高考)乙肝疫苗的有效成分是乙肝病毒的一种抗原,接种该疫苗后,人体会产生相应抗体。 )A.B.C.D.由T淋巴细胞产生可与多种抗原结合可裂解乙肝病毒可被蛋白酶水解【答案】D【解析】人体特异性免疫包括两种: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当抗原侵入人体内环境后,体液免疫中的效应 细胞(浆细胞)开始分泌抗体,所以A项错误。一种抗原可以引发多种抗体生成,但是一种抗

14、体只能特异性的对应一种抗原,并与其结合,所以B项错误。细胞免疫中的 T细胞能够裂解被病毒感染的细胞,但不能裂解病毒,所以C错误。抗体的本质就是蛋白质,所以可以被蛋白酶水解,D项正确。【点评】本题考查特异性免疫。举一反三:【变式1】儿童受脊髓灰质炎病感染后, 这种免疫是 ()A.非特异性自然免疫C.特异性自然免疫【答案】C【解析】特异性免疫是出生以后产生的,有的不表现出明显的症状,却获得了对小儿麻痹症的抵抗力,B.D.非特异性人工免疫 特异性人工免疫在生活过程中遇到感染或预防接种时受到有关病原体的刺激而 产生的一种专门对这种病原体起作用的防御功能。人在患过传染病以后获得的免疫叫做自然免疫。据此,

15、人 受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后获得的对小儿麻痹症的抵抗力是特异性自然免疫。类型三、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例3(2015重庆高考)2014年埃博拉病在非洲蔓延,我国派出医疗队首次在境外组建医院,帮助治疗埃博拉疫情。(1)(6分)研究表明,埃博拉病毒侵入机体后,通过靶向感染、破坏吞噬细胞等,使其不能暴露该病毒的,以致感染信息不能呈递给,从而无法正常激活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过程,导致 机体对该病毒的免疫功能下降。因此,病毒在体内快速增殖、致病。(2)(2分)对志愿者接种埃博拉试验疫苗后,机体免疫系统能产生相应抗体,还能产生的免疫细胞有O(3) (2分)用埃博拉病毒的某种蛋白免疫小鼠,通过隆抗体治疗该病。【

16、答案】(1)特有抗原或抗原肽MHC T细胞 特异性(2)记忆细胞、效应 T细胞(3)细胞融合或细胞杂交【解析】(1)正常情况下,病原体入侵机体后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暴露出其特有的抗原,并将抗原传递 给T细胞,而埃博拉病毒破坏吞噬细胞,感染信息不能呈递给T细胞,进而影响机体的特异性免疫。(2)细胞等。.技术获得杂交瘤细胞,用于生产单克进入机体的疫苗,激起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机体将产生免疫细胞,如记忆细胞、效益制备单克隆抗体时应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获得杂交瘤细胞,再经细胞培养提取相应的抗体。 本题通过实验考查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相关知识。(3)【点评】举一反三:【变式1】当人体皮肤创伤,细

17、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免疫过程如下图所示(图中 回答下列问题:二代表细菌),请分析二一性密 吕门B恥Kfidjum r *(4)细胞免疫主要靠【答案】(1) 体液 ;(2)吞噬;抗原MH(复合体吞噬细胞吞噬病菌使病毒失去感染人体细胞的能力 使细菌外毒素失去毒性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直接接触,导致靶细胞死亡 (1)图中所示为特异性免疫过程的免疫。(2)细菌作为抗原进入内环境后,可被细胞识别、吞噬、处理,与该细胞的蛋白质结合形成并移动到细胞表面呈递岀来。(3)B细胞与抗原结合后被致敏,在一些细胞因子(如图中IL-2)的协助下,分裂、分化成细胞和细胞。前者分泌大量的进入到中,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发生免疫应答。当

18、冋一类型的病原体再次入侵机体时,后者会迅速并产生免疫物质,作出快速而猛细胞与密切接触并消灭之。烈的反应。B细胞(3)浆细胞(效应 B细胞);记忆细胞;抗体;内环境(体液);增殖分化出效应(4)效应T细胞靶细胞(被感染的细胞)【变式2】下列各项中,只属于细胞免疫功能的是(A.B.C.D.【答案】D【解析】此类问题考查两种免疫方式具体实例的记忆、理解,这就需要熟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知识并注意这两种特异性免疫的区别与联系。细胞免疫区别于体液免疫的最大特点是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通透性改变,渗透压发生变化,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变式3】某种病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

19、内后,机体可以对该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 A .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使病菌抗原被白细胞介素消灭B .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C .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外毒素消灭D .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答案】D【解析】某种病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内后,机体主要进行细胞免疫消灭靶细胞。例4.现有一幼鼠,先天无胸腺此鼠的免疫状况是(A. 有全部的细胞免疫能力B. 丧失一切免疫能力C. 有全部的体液免疫能力D. 保留部分体液免疫能力【答案】D【解析】幼鼠先天无胸腺,说明没有任何T

20、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是幼鼠细胞免疫必不可少的免疫细胞,因此,幼鼠丧失全部细胞免疫能力。而体液免疫中,多数抗原经吞噬细胞吞噬、处理、呈递的途径也因T细胞的不存在而路径不通, 这样就只剩下少数抗原对 B细胞的直接刺激。因此,只保留了部分的体液免疫能力。【点评】此题综合考查了 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来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以及两种免疫 的关系。举一反三:【变式1】若下图为小鼠某种淋巴细胞,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A. 该细胞可能是效应 B细胞,可由记忆细胞转化而来B .该细胞内质网腔中的物质是具有免疫功能的抗体C .图中可见细胞内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连续性D 图示物质运输、分泌过程与线粒体有关【

21、答案】B【解析】本题以细胞功能图解为主要信息载体,综合考查了免疫、蛋白质的产生、生物膜、能量等知识。 由图可知,该细胞具有分泌功能,那么该细胞可能是效应B细胞,由B细胞分化而来,也可由记忆细胞转化而来,内质网的作用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折叠,然后运输到高尔基体,在这儿要注意,内质网腔中的蛋白质 必须在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后才能具有一定的功能。蛋白质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需要线粒体供能,该过程能反 应细胞内生物膜在结构上的连续性。B.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D .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变式2】研究发现两种现象:1.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 化为效应B细胞;2.给动物注射从

22、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 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则这两种 物质中()A 甲是抗体,乙是抗原C 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原【答案】C【解析】主要考查抗原抗体的概念。在体液免疫过程中,T细胞能够分泌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物质甲为淋巴因子。某种细菌体内的物质乙注入动物体内,弓I起免疫应答反应,推知乙 属于抗原。类型三、免疫功能异常引起的疾病及免疫学的应用例5.有关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和治疗,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抗组织胺类药物能治疗过敏性疾病B.C.D.过敏反应通常能导致个体的死亡人体的免疫系统不会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反应 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疾病都是后天因素引起的【答案】

23、A【解析】A正确: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抗体结合,使细胞释放组织胺,所以抗组织胺类药物可治疗过敏性疾病。B错误:过敏反应一般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C错误:自身免疫病便是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反应;D错误:免疫缺陷病可分为两类:先天性免疫缺陷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点评】此题考查了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过敏、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举一反三:【变式1】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挥免疫作用B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和风湿性心脏病都属于免疫缺陷病C 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D 机体只要接触过敏原就会发生过敏反应【答案】C【变式2】艾滋病是HIV感染所

24、引起的人类免疫缺陷疾病。有关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 HIV主要感染人体B淋巴细胞,从而影响体液免疫B. 艾滋病人群患恶性肿瘤的比率与健康人相比没有差异C. HIV在增殖过程中,利用其 RNA和宿主的翻译系统合成病毒蛋白质D. 和艾滋病人握手、共餐等行为会感染HIV【答案】CB细胞增殖为记忆 B细胞和效应B细胞;效应B【解析】HIV主要感染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缺陷,肿瘤和感染的发病率很高,可以通过血液途径、性 途径和母婴途径传播。排除ABD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从而使()A.血浆蛋白渗出,组织液减少B.血浆蛋白渗出,组织液增加C.葡萄糖渗出,组织液减少D.葡萄糖渗出,组织液增加【答案】C【解析】组织胺会使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强,故血浆蛋白渗出,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组织液增加,从而导致红肿。例6.人被犬咬伤后,为防止狂犬病发生,需要注射由灭活狂犬病毒制成的疫苗。疫苗在人体内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