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工程技术质量管理篇1_第1页
六、工程技术质量管理篇1_第2页
六、工程技术质量管理篇1_第3页
六、工程技术质量管理篇1_第4页
六、工程技术质量管理篇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篇 工程技术质量管理篇 四十五 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管理规定 本规定所讲的施工组织设计(国家新规范称为“项目管理实施规划” )是对投标施 工组织设计(国家新规范称为“项目管理规划大纲” )的细化,由项目经理组织编制而 成的。该施工组织设计是项目部实施工程项目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项目部每一位管 理人员进行管理的行为指南。为了保证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操作 性性,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要求,以及我们以往项目管理的经验、教训, 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一章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 第一条 编制的时间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自工程项目中标之日起 10 日内完成。 第二条 编制的组织 成立施工组

2、织设计编制小组 组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技术经理 成员:工程技术部主任、 、经营部主任、物资部主任、技术员等有关管理人员(若 确需未编入本项目部的原技术标、经济标编制人协助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 由公司办公室协调解决) 。 第三条 编制的依据 一、投标时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 二、建筑工程施工合同及相关文件; 三、项目条件和现场环境分析资料;四、本公司同类项目的相关资料。 第四条 编制的内容 一 编制依据 第一节 招标文件 将本节题目“招标文件”改为“招标文件及合同” ;内容部分增加一项“建设工程 施工合同”。 第二节 施工图; 第三节 主要规范、规程; 第四节 主要标准; 主要标准包括国家、地区

3、或当地政府的与建筑行业相关的标准。 第五节 主要图集;第六节 主要法规 第七节 其他。主要包括地质水文勘探资料、建设部推广的新技术、集团公司贯标 管理体系文件。 二工程概况 第一节工程总体概况; 包括工程名称、地址、工程的建设、质量监督、监理、设计、施工单位、开竣工 日期、质量目标; 第二节建筑设计概况; 包括建筑规模、建筑功能、防水等级、防水材料、装饰装修情况等(以表格形式 叙述); 第三节结构设计概况; 包括基础与主体结构形式、抗震等级及设防烈度、梁柱结构尺寸、混凝土强度等 级及保护层厚度(钢结构构件尺寸、连接形式)、钢筋连接方式(以表格形式叙述)等; 第四节 安装专业设计概况; 包括给排

4、水与采暖、建筑电气、通风与空调、智能建筑、电梯等五个分部工程概 况。 第五节施工现场概况; 主要描述施工现场及其周边的环境、条件情况。 第六节工程难点与重点 工程难点与重点务必要找准,与其相对应的措施一定要有针对性;不能只写出工 程难点、重点,而未交待相对应的措施;也不能只泛泛地写点措施,而没有很强的针 对性。 三施工部署 第一节项目管理目标; 包括工期目标、质量目标、成本目标、现场管理目标、安全目标。 第二节 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 主要包括项目部组织机构体系图及各管理岗位职责。 第三节工程任务划分及相应责任 主要根据招标文件或总包合同的约定,明确总包与各工程分包方所承担的工程任 务及其相

5、应的责任。 第四节施工程序; 主要根据施工图、本工程项目的特点及施工工艺要求,明确地基与基础、主体结 构、装饰装修等不同施工阶段的施工程序。 第五节主要分项工程量; 第六节作业队伍选择; 第七节主要机械设备选择。 四土建工程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第一节 测量放线; 第二节 降水工程; 第三节 支护工程; 第四节 土方开挖工程; 第五节 土方回填工程; 第六节 地下防水工程; 第七节 钢筋工程; 第八节 模板工程; 第九节 混凝土工程; 第十节 预应力工程; 第十 节砌体工程; 第十二 节屋面工程; 第十三 节装饰装修工程; 第十四 节脚手架工程。 五安装专业工程施工方法 第一节给排水及采

6、暖工程; 第三节智能建筑工程; 第五节工程系统调试; 第二节建筑电气工程; 第四节通风与空调工程; 第六节电梯工程。 六施工进度计划 第一节施工总进度计划; 第二节施工阶段及分部工程施工进度控制计划; 第三节施工进度网络计划和横道图。 七施工准备 第一节技术准备; 包括图纸会审、方案编制、人员培训、测量、计量、试验仪器的配置、新技术推 广应用计划及分工;质量计划、装饰装修工程样板控制检验计划等。 第二节现场准备; 包括场地平整,道路围墙、排水系统的修筑位置及走向,施工用水、用电计算及 管网线路的铺设和架设的布置,现场各种临时房屋的搭设数量、位置,一图四板的准 备。 第三节劳动力准备; 包括建筑

7、劳务企业的选择、劳动力计划。 第四节 施工物资准备。 包括工程物资、周转物资及大、中型施工机械计划。 八施工现场平面图 第一节 施工现场平面图设计说明; 第二节施工现场平面图; 按主体结构、装修两个不同施工阶段分别进行平面布置,反映出临设、道路、施 工用水、用电、消防、大型机械等的布置情况。 第三节 施工现场平面图管理。 九 施工技术组织管理措施 第一节 保证进度目标的措施; 第二节 保证质量目标的措施; 第三节 保证室内环境达标的措施; 第四节保证安全目标的措施; 第五节保证成本目标的措施; 第六节保证季节施工的措施; 第七节 保证环境目标的措施; 第八节 文明施工措施; 第九节 成品保护措

8、施。 十技术经济指标 技术经济指标(一)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指标值 备注 合同指标 控制指标 1 工程质量扌曰标 结构 结构长城杯 结构长城杯 整体建筑 建筑长城杯 建筑长城杯 2 工程工期指标 总工期 200年 月 日竣工 0.00以下工期 200年 月 日完成 主体结构工期 200年 月 日完成 装饰装修工期 200年 月 日完成 3 劳动工日指标 总工日 个 0.00以下工日 主体结构工日 装饰装修工日 安装工程工日 4 主要材料指标 钢筋 吨 混凝土 m3 模 板 钢制模板 m2 木(竹)模板 m2 水泥 技术经济指标(二)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指标值 备注 合同指标 控制指标

9、5 总:工程直接费总成本指标 元 分1: 结构勾部分工程 自行完 成 人工费 材料费 机械费 分包完成 XXX工程分包费 直接费成本指标 XXX工程分包费 XXX工程分包费 不可预见费 分2: 装饰部分工程 直接费成本指标 自行完成 人工费 材料费 机械费 分包完成 XXX工程分包费 XXX工程分包费 XXX工程分包费 不可预见费 分3: 安装部分工程 直接费成本指标 自行完成 人工费 材料费 机械费 分包完成 XXX工程分包费 XXX工程分包费 XXX工程分包费 不可预见费 分4 : 现场经费指标 管理人员工资 办公费 差旅交通费 低值易耗品摊消费 劳保费 检验试验费 定位复测点交、竣工清理

10、费 招待费等 分5 : 措施项目经费指标 模板及支架费 脚手架费 大型机械设备进出场及安装费 环境保护费 文明安全施工费 临时设施费 成品保护费 成:指我方组织劳务队伍完成的工程。其中人工费即为劳务合同总价款,若总价款中包括了辅料费、小型机械费,不再将两费分离记入材料 费和机械费。 分包完成:指在我总包合同范围内,并由我方直接控制经费的包工包料工程。其工程分包费即为分包合同总价款。不 可预见费:指不确定因素致使费用增加的经费。 说 明: 自行完 十一 总承包与业主、监理、设计、社会等各方关系的协调 第一节 与业主关系的协调; 第二节 与监理关系的协调; 第三节 与设计关系的协调; 第四节 与社

11、会各方关系的协调。 十二工程交付、回访及保修 第一节工程交付; 第二节工程服务; 第三节工程回访; 第四节工程保修。 附图: 附图1 : XXXXXXXX工程施工总进度横道图 附图2 : xxxxxxxx工程施工总进度网络计划 附图3: xxxxxxxx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附图4: xxxxxxxx工程主体结构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附图5: xxxxxxxx工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附图6: xxxxxxxx工程建筑屋面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附图7: xxxxxxxx工程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附图8: xxxxxxxx工程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进

12、度计划横道图 附图9: xxxxxxxx工程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附图10 : XXXXXXXX工程基础施工阶段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附图11 : XXXXXXXX工程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附图11 : XXXXXXXX工程施工装饰装修施工阶段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第五条编制的程序 一、分析研究 项目经理组织编制组成员,对投标施工组织设计、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和现场施 工条件进行分析研究,以将施工组织设计作为实实在在地指导项目管理的纲领性文件 为指导思想,以“第四条 编制的内容”为编写目录及框架,确定对投标施工组织设计 进行修改的重点。 二、分工编写 技术经理根据编制组成员所分

13、管的业务及特长,将投标施工组织设计各个章节分 给相关人员,依据集体分析研究所确定的修改重点分头编写。 三、汇总合成 技术经理将分工编写的各个章节予以审核汇总,合成为内容全面、重点突出、格 式相同、文风一致的施工组织设计。 四、修改定稿(项目部级) 项目经理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修改定稿后,呈报公司总工程师组织评审。 五、排版、装订成册(公司评审修改定稿后正式) (一)文字资料及排版要求: 1、文本必须是 Word98 及以上格式(或与其相兼容的格式) ,字体为宋体, 四号, 每页 23 行,每行 31 个字(包括标点符号);正文中的章、节标题加粗;正文中表格标 题放在表格上面,图形标题放在图形下面

14、,表格、图形分别编号,并放在相应标题的 前面,表格、图形插入相应文字的后面,本页不能插入时可放在下一页;目录中的章 标题用加粗的三号宋体字,节标题用四号宋体字。 2、施工总平面图要求有基础、主体结构、装修三阶段施工平面布置图,图形必须 由 AutoCADR14 以上或专业设计软件绘制而成,并尽量利用图层、颜色等手段绘制。 3 、施工进度横道图及网络图必须由 Project 软件或其他专业软件绘制生成。 4 、封面上部写“ xxxxxxxx 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分两行编排“ xxxxxxxx 工程”在 上行,用一号隶书,“施工组织设计”在下行,用初号或小初隶书;封面中部应有本企 业标志;封面下

15、部写企业名称,用二号加黑宋体字。 5 、所用纸张应是 A4 纸,大型图、表可用 A3 纸。 (二)施工组织设计装订 装订顺序为外封面(附件1) T内封面(报审表)T目录T施组正文T附图T封底, 外封面应加盖公司公章,内封面中审核、审批人签字必须手签,而且审核人可由项目 技术经理和项目经理共同签名。 第二章 施工组织设计 的评审 第六条 评审的时间 施工组织设计的评审在中标后的 15 日内完成。 第七条 评审的组织 施工组织设计的评审由公司技术工程部组织。评审会由公司总工程师主持,参加 评审的人员有:总经理、副总经理、总经济师、总会计师、公司机关职能部门负责人、 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等。项目经理

16、报告施工组织设计中的主要章节工程概况、 施工部署、土建及安装工程各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施工准备、施工进度计划、 技术经济指标;技术经理负责记录。 第八条 评审的依据 一、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 二、国家、行业、地方主管部门颁布的规范、规程、标准等; 三、公司下发的规章制度; 四、建设部推广的建筑行业十项新技术; 五、本公司和参审人员已掌握的施工管理经验与教训。 第九条 评审的要点 一、施工部署的严密性; 二、分项工程主要施工方法的先进性及可行性; 三、施工准备的周密性 四、施工进度计划的合理性; 五、技术经济指标的可靠性; 六、工程重点、难点的准确性及其对应措施的适用性。 第十条 施工组织设

17、计的修改 技术经理根据公司评审的结论性意见,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修改,然后按照“ 第 五条 五”的要求排版、装订成册(招标文件有要求时,按其要求排版、装订)。 第三章 施工组织设计 的管理 第十一条 施工组织设计的报批 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经理、技术经理审核签字后,按照集团公司规定呈公司总工 程师审批,然后由项目部按规定程序报监理审定。 第 十二条 施工组织设计的执行 一、施工组织设计一经监理审定,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部管理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并落实执行责任 二、项目经理定期检查施工组织设计的执行情况;确需调整修改时,应将修改意 见按上述规定的程序办理审核、报批手续。 三、项目管理结束后,项目部要对

18、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执行的经验和问题进行 总结分析,并归档保存。 第四章附责 第十三条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内容,可根据招标文件的规定和工程所在地区申报 工程奖项的特殊要求进行更改、调整。 第十四条 本规定由公司技术工程部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行。 四十六技术交底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技术交底是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程序。技术交底的目的: 一、使参加组织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生产主管人员、分包单位负责人、作业班 组长明确所担负工程任务或作业项目的特点及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安全文明施工措 施等,以便更好地组织施工; 二、明确交底人与接受交底人之间的责任。 第二条 技术

19、交底必须安排在单位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进行,应为施工 留出适当的准备时间,技术交底不得后补。 第三条 技术交底应以书面形式进行,并辅以口头讲解。交底人和接受交底人应 履行交接签字手续。技术交底是工程技术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应及时归档妥善 保管。 第四条 根据工程任务情况和施工需要,由项目技术经理、专业管理人员向负责 施工任务的生产管理人员和施工班组长(或操作层人员)进行操作交底和安全、文明 施工交底,技术交底记录应同时交给质量检查员、安全员,以便按照技术交底要求, 并结合施工规范进行检查和指导。 第五条 施工前进行交底、施工中进行指导检查、施工后进行验收。生产管理人员在 接受技术交底

20、时,应切实将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安全防范措施等理解透彻,并随时检查实 施情况,将交底工作落到实处。技术人员对技术交底的正确性负责;生产管理人员、班组长 对现场组织施工和交底内容的实施情况负责。 第二章 技术交底分类及内容、分工 第六条技术交底分类 技术交底分为施工图纸(设计)交底、施工组织设计交底、专项施工方案技术交 底、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四新”(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技术交底 和设计变更技术交底。 第七条 技术交底内容、分工 一、施工图纸交底 由项目部技术经理向工程技术部、的全体管理人员进行图纸交底。 二、施工组织设计交底 (一)施工组织设计交底应包括主要设计要求、施工措施以

21、及重要事项等。 (二)项目部技术经理对项目部工程、技术、质量、经营、安全、物资、消防保 卫等相关管理人员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交底。重点和大型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由公司总 工程师对现场的各种管理人员进行交底。 三、专项施工方案技术交底 (一)专项施工方案技术交底,应结合工程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对设计要求、现 场情况、工程难点、施工部位及工期要求、劳动组织及责任分工、施工准备、主要施 工方法、质量标准及措施,以及施工、安全防护、消防、临时用电、临时用水、环保 注意事项等进行。 (二)季节性施工方案的技术交底还应重点明确季节性施工的特殊组织和管理、 设备及料具准备计划、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消防安全措

22、施等项内容。 (三)项目部技术经理(安装专业由其工程师或主管工长)组织项目部有关管理 人员、有关分包(含劳务)单位负责人及其有关专业管理人员进行交底。 四、分项工程技术交底 (一)分项工程技术交底由主管工长对分包(含劳务)单位有关专业管理人员和 施工班组长进行交底,质量检查员、生产管理人员检查实施。 (二)分项工程施工前,项目部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或主管工长应按部位和操作 项目,向专业生产管理人员、班组长进行施工技术交底,交底的内容应针对工程实际 情况,做到突出重点,技术先进,可操作性强,既满足标准要求,又经济合理 (三)分项工程技术交底的主要内容包括:施工准备、材料要求、操作工艺、质 量标准、

23、安全文明施工措施以及需要注意的其他事项。 (四)各级专业生产管理人员必须详细了解工程各工序、各专业施工中的衔接和 配合问题,及时做好工序、专业工程的穿插,使施工顺利进行。 五、“四新”技术交底 凡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的工程,在正式使用或施工前,项目技 术经理应组织编写“四新”施工工艺标准、质量验收标准以及注意事项,分别对项目 管理人员和施工班组进行交底。 六、设计变更交底 (一)修改量较大,变更内容复杂的设计变更及工程洽商应写技术交底。 (二)设计变更交底由项目部主管工长根据变更要求,并结合具体施工步骤、措 施及注意事项对各专业生产管理人员和施工班组长进行交底。 第三章技术交底注

24、意事项 第八条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应分别按工程所在地的“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及“市政 基础设施工程资料管理规程”的专用表格格式及相关要求进行填写。 第九条 技术交底资料由资料员负责汇集整理,交底人员要及时将资料移交至资 料员存档,归入施工技术资料中。 第四章附则 第十条 技术工程部在进行技术资料检查时,主要查技术交底的全面性、正确性、 及时性、可操作性和完整性。 第十一条本规定由公司技术工程部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行。 四十七 工程变更、洽商、施工图及设计变更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工程设计变更、工程变更、洽商和施工图的管理,保证工程质 量,维护公司的权益,特

25、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 设计变更、工程变更洽商是业主、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协调解决施工 过程中随时发生问题的文件记载,其目的是弥补设计的不足及解决现场存在的实际问 题。 第三条 设计变更、工程变更、洽商记录是工程施工、验收、维修、绘制竣工图 和竣工结算的重要依据,是施工设计图纸的补充,与施工图纸具有同等效力。 第二章 设计变更、工程变更、洽商的办理 第四条 设计变更通知(单)是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图纸本身差错、设计图纸 与实际情况不符、施工条件变化等,由设计单位发出的设计变更通知,经监理单位确 认后,施工单位方可实施设计变更。 第五条 工程变更(单)是在施工过程中,由建设单位、承包单位提出的变更

26、, 报监理单位确认,并经四方(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承包单位)共同签认 后,施工单位方可实施工程变更。 第六条 工程洽商(记录)是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图纸本身差错、设计图纸与 实际情况不符、施工条件变化等,由施工单位提出需对设计文件部分内容进行修改而 办理的洽商记载,经四方(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承包单位)共同签认后, 施工单位方可实施工程变更。 第七条 我方办理“工程变更”、“工程洽商”应遵循的原则 一、我方提出工程变更或工程洽商时,项目部技术经理应综合各专业情况,当某 专业的工程变更对其他专业有影响时,必须事先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主管人共同协商, 确定最佳变更方案。 二、工程变

27、更或工程洽商由项目部各专业技术主管人(项目部未编配专职技术主 管人时,专业工长即是本专业的技术主管人)编写,项目部技术经理审签后,由编写 人呈报设计、监理和建设单位签认。 三、由分包单位提出的设计变更与洽商要求,必须经项目部技术经理(安装专业 工程的设计变更与洽商需经我方相应专业主管人审核后再由技术经理审批)批准后方 可履行申请手续。 四、在办理工程变更或工程洽商时,应综合考虑经济成本。对内容超出合同或涉 及经济上增减的变更或洽商,应事先与工程、经营管理人员沟通,在成本合理的情况 下方可办理。 五、工程变更、工程洽商要随施工进度及时办理,以不至影响施工进度。所有工 程变更、工程洽商均应先签后干

28、。如遇到特殊情况,可口头通知各方同意后,经项目 经理签字方可先行施工,但必须及时补办四方签认手续。 第八条 严禁未及时办理设计变更、工程变更、洽商或签字不齐全就擅自修改施 工内容。由此造成公司经济损失及安全、质量事故的,视情节追究其经济责任和法律 责任。 第三章 设计变更、工程变更 、工程洽商的资料管理 第九条 设计变更通知单、工程变更单、工程洽商记录资料的归口管理人是项目 部资料员 一、设计变更通知单由项目部资料员负责接收、办理登记手续,除按照“建筑工 程技术资料管理规程”的要求归档外,应复印发经营部、工程部、技术质量部、分包 单位的有关人员,并办理发文登记手续。 二、工程变更单、工程洽商记

29、录的主管人在办理完四方(建设单位、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承包单位)签认后,立即交项目部资料员归档,然后,由资料员复印发经 营部、工程部、技术质量部、分包单位的有关人员,并办理发文登记手续。 第十条 工程变更单、工程洽商记录应使用现行资料管理规程规定的表格格式。 一、工程洽商记录“工程名称”一栏中,工程名称必须与施工图图签一致。对于 群体工程,除冠以群体工程名称外,还应注明单位工程名称。 二、工程洽商记录“洽商事项”和工程变更单“附件”一栏中填写内容一般应满 足三个要素:原施工图纸是怎样设计的(注明图号、轴线);变更由何方提出,为 什么;变更成什么样。填写内容做到:文字条例清晰、具体、明确,用词

30、准确肯定, 不得用模糊词语;绘制附图要规范、标准,满足施工和预算的深度需要。 三、在签字栏中,签字必须齐全。若设计单位授权建设(监理)单位代为签字,则 必须由设计单位的书面委托书;设计变更、洽商为多页时,必须每张签字。 四、若在后期设计变更、洽商中,有对前期某一设计变更、洽商或其中某条内容 重新更正的情况,则必须注明“某年某月某日洽商第几条内容作废”的字样,同时在 前期设计变更、洽商记录相应位置处标出范围,写上“作废”字样,并注上后期设计 变更、洽商记录日期、条款及编号。 第十一条 一般情况下,设计变更通知单、工程变更单、工程洽商记录正本四份, 四方各存一份。若群体工程中有几个单位工程同时使用

31、一份“设计变更、工程洽商” 项目部资料员必须按单位工程个数如数复印归档,并在复印件上注明原件存放处、抄 件人签字、日期,加盖原件存放单位公章。 第十二条 做好竣工草图绘制。项目部技术经理负责组织各专业技术主管人及时、 准确地将设计变更通知单、工程变更单、工程洽商记录中相关内容改绘在有关图纸上。 第四章施工图管理 第十三条 没有设计正式签署的图纸不得施工。 第十四条 项目部资料员,负责施工图纸的收发、保管和整理工作。 第十五条 工程竣工后,若总包合同约定由我方绘制竣工图时,应及时整理竣工 图,连同竣工资料一起移交公司技术工程部审查后,移交建设单位。 第五章附则 第十六条本规定由公司技术工程部负责

32、解释。 第十七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行。 四十八施工测量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施工测量是做好施工技术准备、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确保工程质量 的重要环节,各级施工管理人员必须重视和支持测量工作。项目经理部设置专职测量 人员。测量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明确职责,严格岗位责任制,搞好施工测量工作。 第二条 施工测量人员须坚持测量工作程序,遵循施工测量工作流程。施工准备 阶段,要认真熟悉图纸,根据移交的测量资料做好复测、方案编制等工作;施工阶段, 要严格控制测量精度,做好测量记录;工程竣工阶段,做好竣工测量,及时准确地提 出测量结果,满足竣工交验的需要。 第三条 测量工作必须做好原始记录,

33、坚持复核和签字制度,不得随意涂改和损 坏,施工测量资料和测量结果资料应妥善归档保管,装订成册。 第四条 专业工程分包和劳务分包单位的测量人员必须经过项目部技术经理的考 评,如上岗证、操作能力等,合格后方可从事施工测量工作。 第五条 建立测量日志制度。施工测量是先导,测量工作必须有序,坚持填写测 量日志,合理安排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公司技术工程部将定期和不定期检查 测量人员的测量日志。 第二章 机构及人员设置 第六条 公司技术工程部为公司测量管理的职能部门,全面负责公司所有工程项 目测量系统的管理工作。 第七条 项目部技术质量部主任负责工程测量的组织管理工作,根据工程大小和 复杂程度可配备

34、 1-3 名测量员。 第三章 交接桩及护桩管理 第八条 交接桩工作由建设单位主持,项目部技术经理、技术质量部主任及测量 员参加,由测绘单位在现场直接进行交接桩。 第九条 交接桩测量资料必须齐全,并应附标桩示意图,标明各种标桩平面位置 和标高,必要时附文字说明;依照资料进行现场核对,检查清点标桩。 第十条 标桩应准确、完整、稳固并有醒目的标志。接桩后,测量员应立即进行 复测,如发现问题及时提交交桩单位研究解决。 第十一条 交接桩工作必须履行手续,填写交接桩记录表,一式四份建设单位、 移交单位、施工单位和测量员各一份,交接桩记录表存入工程资料档案。 第十二条 为确保测量工作顺利进行和方便施工, 测

35、量人员必须对标桩妥善保护 要设置明显标志,以防损坏,在易损坏地段应设三角架保护,必要时加设护桩。 第十三条 加强对施工人员进行教育,注意保护测量标桩,测量人员应经常巡视 标桩保护情况;所有测量标桩未经技术经理同意,不得拆除。 第十四条 在标桩附近,需搭设临时建筑物或堆放材料时必须事先与现场测量人 员取得联系,同意后方可实施,以免损坏测量标桩或影响测量视线。 第四章 施工测量方案编制、审核与审批 第十五条 建设工程施工均应按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中有关“施工测量方 案的编制”的要求编制施工测量方案。 第十六条 施工测量方案由测量人员编写,须保证在施工前完成。 第十七条 施工测量方案编制完成后,由项

36、目部技术质量部主任审核、项目技术 经理审签后,报公司技术工程部审核,公司总工程师审批,然后呈报监理签认。 第十八条 施工测量方案批准后,由技术质量部主任向全部测量人员进行施工测 第五章 施工测量放线的实施 第十九条 施工测量各项内容的实施应按照方案和技术交底进行,遇到问题测量 员应及时报告技术质量部主任,经组织有关人员研究后,补充或修改方案,并按规定 程序报批。 第二十条 测量中必须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即先测设精度较为重要的 场地整体控制网,再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局部建筑物的定位、放线。 第二十一条 施工测量前必须严格审核测量起始依据(施工图纸、文件、测量起点位、 数据)的准确性,坚持测

37、量作业与计算工作相互有校核的工作方法。 第二十二条实测时应做好原始记录。施工测量工作的各种记录应真实、完整、 正确、工整,并妥善保存,对于需要归档的各种资料应按施工资料管理规程整理及存 档。 第二十三条 每次施工测量放线完成后,按施工资料管理规程要求,测量人员应 及时填写各项施工测量记录,验线员进行复测。 第六章工程定位及测量复核 第二十四条 在施工测量前项目测量人员必须对有关设计图纸的测量定位依据进 行核算,发现问题及时向项目技术经理汇报核实,以便与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协商。 第二十五条 为避免测量差错,所有测量内业和计算资料必须两人复核,测量内 容、结果等要详细填入测量手册内,签好姓名及日期

38、,并记好工作日志。 第二十六条 标桩要经常检查并做好记录,如果经过机械振动、雨雪后应及时复 测、调整。 第二十七条 验线员应对施工测量记录的内容进行复测检查,并与测量人员办理 自检记录。 第二十八条 施工测量放线自检完成后,报请监理验收。 第二十九条 施工测量放线验收通过后,由测量人员向下一工序的班组进行交接, 并办理交接检查记录。 第七章施工中的变形观测 第三十条 规范或设计要求进行新建筑物变形观测的项目,由业主委托有资质的 单位完成,并向项目部反馈观测结果。 第三十一条 施工现场邻近建(构)筑物的安全监测、邻近地面沉降监测范围与 要求由设计单位确定,并由建设单位委托完成,建设单位应及时向项

39、目部反馈观测记 录。 第三十二条 护坡的变形观测及重要施工设施的安全监测由专业分包单位确定校 核完成,并应编写变形观测方案,及时整理观测结果,项目部负责进程监督,以保证 施工中的安全。 第八章工程竣工测量 第三十三条测量必须保证建筑物或构筑物位置正确、其精度符合设计和施工技 术规范要求。在工程施工中,必须根据相关规定要求及时安排竣工测量工作。工程竣 工后及时提交竣工资料。 第九章测量仪器管理 第三十四条 测量仪器(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等)及其它测设工具如塔尺、 钢尺等由公司统一采购、统一年检、统一调配使用。 第三十五条测量人员在使用仪器前,必须熟悉和掌握并严格遵守测量操作规程。 第三十六条

40、所用测量仪器必须定期检定,对于检定不合格或超出检定周期的仪 器不得使用。新购置的测量仪器必须进行检定,在充分了解测量仪器性能后方可使用。 第三十七条 测量人员在使用测量仪器实测过程中,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 开仪器。雨天、烈日下测量应打伞防护。 第三十八条 测量仪器由测量员负责日常保管,随时清点仪器附件,并经常擦试, 定期上油;仪器不使用时要妥善保管,以免损坏、受潮。 第十章测量结果整理与积累 第三十九条 测量结果的计算资料必须做到记录真实、字迹清楚、计算正确,格 式统一,并装订成册,妥善保管。 第四十条 原始记录必须做到清楚工整,不得涂改、后补,每一单位工程完毕后 必须及时整理测量资料。凡

41、纳入工程技术档案内的应按规定整理、交资料管理员归档, 不入档者应保留到工程竣工验收一年后方可处理。 第十一章附则 第四十一条 本规定由公司技术工程部负责解释。 第四十二条 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实行。 四十九 施工试验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试验管理、提高检测水平、确保工程质量,根据国家和行业有关 试验管理规定,结合现行验收规范,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以公司名义承接、管理的工程项目。 第二章 试验机构设置 第三条 项目部应根据工程情况在施工现场建立一定规模的试验室(标养室、试块 制作间等),并配备足够数量的试验设备。 第四条 施工现场应按工程规模配备专职试验员, 建筑

42、面积 5 万平方米以下的项目 设一名试验员, 10 万平方米以上的项目可设二名试验员。 第五条 施工现场试验员必须持地市级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试验员岗位证书,方 可上岗工作。 第三章 试验管理工作职责 第六条 公司技术工程部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及工程所在地的有关规定、技术标准及对试验工作的要 求。 二、组织修改完善试验管理规定,掌握试验管理工作情况。 三、组织试验人员学习法规、规范、技术标准、试验方法及试验业务管理知识, 并负责检查考核试验人员资质水平、业务能力。 四、定期检查、指导现场的试验工作。 五、推广试验工作中的先进技术,组织进行业务工作交流。 六、参与工程试验有关的工程质量事故

43、分析。 七、对试验人员资质、试验环境、设备进行控制,按照试验标准进行验收。 第七条 项目技术经理职责 一、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试验的法规和规范,掌握各项试验标准和操作要求。 二、负责筹建现场实验室,制订岗位责任、计量器具和试验设备管理制度,以及 标养室的管理制度。 三、抓好本项目试验工作的实施,做好对现场试验员的技术交底工作。 第八条 试验员职责 一、施工准备阶段,按照项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编写项目试验计划,包括见证 取样和施工试验计划。施工过程中按照计划开展工作,保证试验项目齐全,试验数据 真实、准确,认真填写试验日志 。 二、负责原材料取样、送样和砂浆、混凝土试块制作、养护及送实验室测定等

44、工 作;试件送试后,应及时取回试验报告,对不合格项目应及时通知项目技术经理并按 有关规定处理。 三、负责填写委托试验单、配合比申请单。 四、负责现场简易土工、砂石含水率等试验工作和砂浆配合比的换算计量检查工 作。 五、负责工程试验资料的领取、整理、汇总和归档工作。 六、负责混凝土坍落度、砂浆稠度的测定工作。 七、负责冬期施工混凝土的测温,并做好测温记录。 八、建立现场试验台帐。包括:水泥试验台帐;砂石试验台帐;钢筋(材)试验 台帐;砌块试验台帐;防水材料试验台帐;混凝土外加剂试验台帐;混凝土试验台帐; 砌筑砂浆试验台帐;钢筋(材)连接试验台帐;回填土试验台帐;标准养护室温湿度 记录;砂石含水率

45、测试记录;结构实体同条件试块记录表;大气温度测温记录表;混 凝土坍落度测定记录;见证试验汇总表等。 第四章 试验管理 第九条 标养室管理 、标养室的试块必须放在架子上,且彼此间隔10mm,不可将试块无序排放。 二、混凝土(砂浆)试块要和混合砂浆试块分别存放。温度控制在 20 2 C,相对 湿度为95 %以上。水泥混合砂浆养护温度为20 3 C,相对湿度为60 %80%,若现 场达不到此要求,应在试块成型后立即送实验室。 三、标养室每天由专人负责进行两次温度和湿度的检查(上、下午各一次),并记 录测定时间、测定值,检测人签字。 四、标养室应保持清洁卫生,不得放其他杂物 五、经常检查标养室的仪表、

46、设备、温湿度计、排水设施、电路等,以确保安全 和正常使用。 第十条 试件的制作、养护管理 一、用于检查结构质量的试件,应在浇注(或砌筑)地点随机取样制作,每组试 件所用的拌合物应从同一盘或同一车运送的混凝土中取出,对于预拌混凝土应在卸料 量的 1/4 至 3/4 之间采取。 二、试件制作完成后,应立即进行标识,防止因试件较多造成混乱。 三、试件拆模后应立即将标识写在试件上,杜绝无标识试件。标养试件应及时放 入标养室内进行标准养护,制作不规范或编号不符合要求的试件不能进入标养室。 四、同条件试件应放在结构内与结构同条件养护,不得放在标养室中养护。 第十一条 见证取样管理 一、开工前会同监理单位选

47、择具有见证资质的试验单位承担项目的见证试验,每 个单位工程只能选定一个见证试验的检测机构。 二、试验员在监理人员的见证下,对工程中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和材料进 行现场取样,并填写见证记录 。 三、见证取样项目和送检次数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法规和规定要求,重 要工程或工程的重要部位可增加见证取样和送检次数。 四、见证取样和送检时,试验员应在试样或其包装上作出标识、封志。标识和封 志应标明样品名称和数量、工程名称、取样部位、取样日期,并有取样人和见证人的 签字。 第六章 附则 第十二条 本规定由公司技术工程部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五十 计量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

48、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和完善公司计量工作监督与管理,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计量法, 保证量值传递的准确和统一,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各种消耗,提高经济效益,保证安 全生产,特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 则及地方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编制。 第三条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属各项目部的施工、生产、安全及环境检测等计量 管理。 第二章 计量工作管理职责 第四条 公司总工程师负责公司的计量领导工作。公司技术工程部为计量工作的 职能管理部门。 第五条 项目部的计量工作由项目技术经理负责,具体业务工作由试验员负责。 第三章 计量器具流转管理 第六条 计量器具的选

49、用 一、各项目经理部在每个单位工程开工前,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建筑安装工程施工 规范、规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技术文件要求,选择适用的计量器具。 二、计量器具选用时,应满足以下内容: (一)所选计量器具的计量单位应与所要测量的参数的计量单位一致,都应为法 定计量单位。 (二)所选计量器具的准确度等级应高于所需测量参数的允许误差值的 3-5 倍。 第七条 计量器具的采购 一、各项目经理部要求购置计量器具时,应由试验员填写计量器具购置申请单, 一式两份,经项目技术经理审核、项目经理审签后,报公司物资部,按公司添置固定 资产的有关规定办理。 二、在满足生产经营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必须购置带有 CMC

50、标志的计量器具。 三、应审查拟购计量器具的出厂检定合格证、 使用说明及有关技术文件, 检查计量 器具厂标、外观质量、配套附件数量及包装等,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提货。 第八条 计量器具的首次检定 一、计量器具(除 C 类外观检查和对比检查的器具)首先应由国家法定计量检定 机构进行检定;经检定合格的器具可办理登记手续,投入使用,经检定不合格的器具 应退货或换货。 二、在国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购得的计量器具(除 C 类中外观检查和对比检查的 器具)如有该机构出具的有效检定证书,可登记后直接发放使用。 三、未经检定或检查的新购计量器具一律不准发放使用,如有违反者,视情节轻 重给予处罚。 第九条 计量器具的

51、发放领用登记 一、新购置的计量器具经首次检定合格后,试验员进行建账登记、编号填入监 视和测量装置台帐,确定检定周期(即首次检定的检定证书开具的周期),并报公司 技术工程部备案。 二、建账后的新器具若暂不投入使用,应由试验员妥善保存;若投入使用,应严 格按规定正确操作。 三、经检定合格的器具若在试验员处保存,已超过检定有效期,必须重新检定合 格后才可发放使用。 四、计量器具的使用人(或领用人)一旦发生变化,试验员应收回该器具,确定 其状态良好后,重新进行发放领用登记。 第十条 计量器具的封存与启用 一、对于在较长时间内不使用的计量器具(必须在有效期内)且状态良好可以进 行封存,由试验员(兼职)填

52、写封存记录表,一式两份,报项目技术经理批准。 二、封存的计量器具,在封存期间不列入周期检定计划,但计量器具管理台账依 旧保留。 三、封存的计量器具,应按计量器具存放、保管方面的技术要求固定地点进行封 存,定期进行保养,确保其在封存期间状态良好。 四、启用封存计量器具时,应由试验员(兼职)填写计量器具开封审批单,一式 两份,报项目技术经理批准。 五、启用后的计量器具,如果已超过检定周期,应重新到国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 进行检定,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六、未经项目技术经理批准,任何人不得私自启用封存的计量器具,一旦发现, 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罚。 第十一条 计量器具的降级、报废 一、计量器具准确度在有效

53、期内偏离校准状态称为失准,一旦发生计量器具失准 现象,试验员应立即将器具送检定机构进行校准,项目技术经理组织有关人员对失准 器具已测试数据的有效性进行评定,必要时采取补救措施,并找出器具失准原因,制 订纠正或预防措施,填写计量器具失准报告单。 二、经检定机构修理、检定后的计量器具,无法保证原有精度或准确度,但仍有 使用价值,应按检定人员开具的检定证明上的级别降级使用,试验员应修改相应的计 量器具管理台账,并将结果报公司技术工程部备案。 三、报废处理 经法定检定部门出具检定报告,确认不能修复或无修理价值的计量器具,或计量 器具外观损坏严重,无须检定即可报废时,按照公司废旧物资处理管理办法的规 定

54、程序办理报废处理手续。 第四章 计量器具配备、使用、维护保养管理 第十二条计量器具的配备 一、根据建筑安装工程施工规范、规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技术文件以及计量 有关的文件,配备符合第三章第六条第二款要求的计量器具。 二、应本着既符合有关技术要求,以经济合理的原则配备计量器具。 第十三条计量器具的使用 一、必须针对检测对象的特点进行合理选择,具体要求可参见第三章第六条第二 款规定,避免因使用不当而造成计量器具的损坏,。 二、应按计量器具有效检定证书规定的准确度等级使用。 三、计量器具必须正确使用。使用前,使用人员应熟悉使用说明书(操作规程) 中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使用中,应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

55、按操作方法正确操作;使 用后,应将器具擦拭干净,恢复使用前状态,装箱妥善保存。 四、任何人不得随意拆、卸计量器具;严禁私自将器具转借他人使用。 五、计量器具属下列情况之一时,不得使用。 (一)未按规定进行周期检定的。 (二)经过周期检定不合格的。 (三)已超过检定周期的。 (四)无检定合格证或合格印的。 六、指定专人使用的计量器具,使用人应妥善保管,严禁无关人员私自动用;公 用的计量器具应由试验员妥善保管,每次用后进行检查。 七、精密、贵重、大型的计量器具应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保管和使用,并以每 一台(件)为单位建立技术档案,工作调动时应办理移交手续。 八、属于不合理使用或非正常损坏的计量器具

56、,要查明原因,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制订防范措施 第十四条计量器具的维护、保养 一、操作人员应按生产厂家的指导或技术文件中有关规定对所使用的计量器具进 行维护保养,使其处于洁净及良好状态。 二、计量器具在使用或保存时,应注意防尘、防潮、防腐蚀、防日晒雨淋。 三、各类使用中的计量器具,使用者应负责日常维护保养,每次使用前要调整校 对,使用后擦拭干净。对使用频率低或近期不用的计量器具加涂防护油脂,放入原包 装内妥善存放。 四、新购计量器具到货后,应尽快组织开箱安装和验收。安装前必须熟悉仪器使 用说明书等技术文件中所述有关注意事项。 五、计量器具在使用过程中要轻放,搬运时有合理的方法,切勿碰撞。 六、

57、计量器具应经常保持整齐、清洁、润滑和安全。 七、计量器具的备品和附件等必须保持完整,禁止成套的设备分散或解体使用。 八、长期不用的计量器具,储存环境应满足规定要求,且定期进行维护。 九、电子类计量器具若长时间不使用,应定期通电。 十、测量仪器除遵守以上规定外,还应遵守以下规定: (一)在运输过程中,测量人员应将仪器背或抱起,防止在车上颠簸而损伤仪器。 (二)为保证仪器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操作人员除按操作规定进行操作外,不 得擅离操作岗位。任何非操作人员不得动用仪器。 (三)在大风、雨、雪、烈日下进行操作时,仪器应用雨伞进行遮挡,工作完成 后,应将仪器擦拭干净,及时装箱。 (四)仪器使用保管人员

58、应定期地对仪器进行保养、检查,保证其测量精度,减 少误差。 十一、操作人员每次对精密、大型、贵重的计量器具进行维护保养后,应做好记 录,每月至少一次。 十二、试验员应不定期地对本项目部计量器具的维护保养情况进行检查,做好检 查记录。 第十五条 项目部不再使用的计量器具,做好维护保养后交回公司技术工程部,由 公司技术工程部负责维护保养。 第五章 计量器具周期检定 第十六条 为了确保计量器具在使用中的精度,公司各项目部所有在用的A、 B 类计量器具(详见附表计量器具管理目录)必须进行周期检定,不得超周期使用。 第十七条 每年年初,各项目部应编制本年度的计量器具周期检定计划。 第十八条 各项目部试验

59、员应把 A、B 类计量器具送到国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经 批准授权的检定机构进行检定,严禁自行检定。 第十九条 A、B 类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执行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出具的检定证书 上的周期,任何人不得私自更改或自定检定周期。 第二十条 经检定不合格或超过检定周期的计量器具一律不得使用。 第二十一条 各项目部在用的A、B类计量器具周期受检率必须达到100% ;使用 计量器具的人员不得以任何借口拖延器具送检工作。 第二十二条 C 类(除一次性检定以外)器具应由试验员和使用人员共同按公司 制订的C类计量器具外观检查和对比校验规程组织周期检查,每6个月一次,并 做好原始检查记录,记录内容应包括:器具名称、

60、规格、出厂号(或分类编号) 、使用 人、检查日期、检查人、检查内容及检查结论。 第六章 计量原始数据、统计报表、证书标志管理 第二十三条 计量原始数据,统计报表的管理 一、计量原始数据是指导产品质量、工艺控制、原材料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等环节 可测量的并与统一量值有关的计量检测数据。统计报表是指企业向外和企业内部填报 的统计报表。 二、各类计量原始数据的采集应以相应计量检测点上配备的计量器具的示值为准, 并由专人负责登记、建账,按月分类、分级汇总。 三、各类计量原始数据,不得随意涂改复制,应认真采集填写;若经检查发现其 确实有误时,必须由原检测人员改正,其他人不得随意代替更改。 四、各种原始计量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