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司马迁与史记的有关知识。2. 掌握实词、虚词的用法、特殊句式等基本文言知识。3. 学习本文通过典型事例和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品味人物语言并把握 人物的思想性格。学情分析:学生对重点字词掌握较难理解教学重点:1. 归纳文中重点词语,语法现象和特殊句式;学习辨析词义,判断文言特殊语法现 象,特殊句式的方法。2. 欣赏文中个性化的对话描写。教学难点:学习本文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教学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有云:“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当面临 是屈辱的生还是坦然的死时,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生
2、,发愤著书,终成“史 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正因为此,司马迁才对那些在逆境 中发愤的英雄,在厄运中不屈的志士,在险境中凛然的豪杰有着深刻的理解; 正因为此,他的笔下才会出现那么多有血有肉,呼之欲出的人物。那么,在 弱肉强食的战国,又有谁能凭借大智大勇力挽狂澜,谱写一曲英雄的绝唱呢?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两位智勇双全的英雄人物。(教师板书廉颇蔺相如列传)二、出示学习目标(一)了解司马迁与史记的有关知识。(二)掌握实词、虚词的用法、特殊句式等基础文言知识。(三)学习本文通过典型事例和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品味人物语言并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三、作者及史记简介(一)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
3、0),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 陕西韩城南)人。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 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承继父职,任太史令, 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档案和文献,为史记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资 料。天汉二年(前99),在史记草创未就之际,司马迁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 辩解而被捕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于征和二年(前 91)写成史记。(二)史记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间的历史。 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年表10篇,书8篇, 共52万字。
4、史记开创了我国纪传体史书的先河,同时也开创了我国的传记文学的先河,是24史的第一部。史记的体例和创作手法对后世影响深远。本纪(12篇):专述历代最高统治者的政治活动。(如项羽本纪)世家(30篇):主要记述贵族的史事。(如陈涉世家)列传(70篇):记述官吏、士大夫和知名人物的事迹。分三种:专传,即一人 一传,(如淮阴侯列传)合传,有二人合传,也有三五人合传,(廉蔺列 传)汇传,记同一类的若干人,篇名中并不举出人物姓名,如仲尼弟子列 传,酷吏列传。表(10篇):是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是全书叙事的联络和补充。书(8篇):是个别事件的始末文献,分别叙述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艺术等的发展和
5、现状。四、时代背景介绍公元前三一一四世纪,是我国历史上的战国后期。七雄并峙,战火频燃。七国之 中秦最强大,它采取“远交近攻”的政策,各个击破,力图吞并六国。赵是北方 还有点实力的国家,秦一时难以吞并,便用讹诈的手段掠夺它的土地和财物。 赵 依仗廉、蔺二人军事上严密戒备,外交上不卑不亢,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保障了 国家的安全。本文着重记叙了二人团结合作,与强秦抗争的故事。五、浏览课文,检测预习。(一)检测字词。找学生读出下面画横线的字1.臣等不肖(xi辺4. 缪贤舍人(mi do)7. 臣语曰(y u)10.秦王不怿(y i)(二)讲故事,理结构2.刎颈之交(wenj ing)5. 见臣列观(gu
6、m)8. 使人遗赵王书(w百)3. 广成传舍(zhu dn)6相如虽驽(n 口)9. 睨柱(n i)1 找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本文故事,其他学生作评判,看谁讲的全面、连贯。明确: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又陪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使赵王免受暗算。为奖励蔺相如的汗马之功,赵王封蔺相 如为丞相。老将廉颇居功自傲,对此不服,而屡次故意挑衅,蔺相如以国家大事 为重,始终忍让。后廉颇终于醒悟,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将相和好,共同辅国, 国家无恙。2 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文中的几个小故事。(1)完璧归赵(2)渑池之会(3)将相和3分组讨论下列问题,推荐学生回答。问题一:文章是按什么顺
7、序来写的? 明确:按时间顺序。问题二:这三件事充满了矛盾冲突,能说说每件事各围绕什么矛盾展开的吗? 明确:“完璧归赵”写的是诈璧与存璧的斗争;“渑池相会”写的是辱赵与尊赵的 斗争;“廉蔺交欢”写的是私怨与国事的矛盾。作者在矛盾中展开情节,刻画人 物,而所有这些矛盾又都挂在对秦斗争这条主线上。 学习这篇课文要始终抓住这 个重点。完璧归赵一一诈璧与存璧的斗争渑池相会一一辱赵与尊赵的矛盾将相和私怨与国事的矛盾问题三:“文似看山不喜平“,本文情节张弛有度,极具跌宕之美,文中是如何 体现的?(文章是在矛盾的发展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全文贯串了怎样的矛盾?) 明确:全文贯串了互相交织的两种矛盾: 一种是赵国与
8、秦国的矛盾,一种是廉颇 与蔺相如的矛盾。一开始,秦恃强讹诈,赵国处境危急,矛盾十分尖锐。廉蔺二人一切为了自己的 国家,彼此间并无私人恩怨。而后,随着赵秦间的矛盾几经缓和,紧张,缓和, 蔺相如地位的不断上升,廉颇同他的矛盾便日益紧张。蔺的退让忍辱感动了廉颇, 二人终于成了刎颈之交,矛盾消除,共同为国效劳,赵、秦间的矛盾也趋隐伏。第二课时一、导入二、分析课文,把握人物性格。(一)分析开头两段。1学生结合课下注解,自我逐字逐句翻译,教师点拨,强调重点字词。2 分析课文。问题:课文的前两段是介绍本文的两个主人公。传记的一般写法,是在文章的一 开头就介绍人物的出身之类。本文开头对二人的介绍与一般传记相同
9、, 但读完全 文,却又感到其用意不仅如此,还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开头简介廉、蔺二人地位、威望的巨大差异,更重要的是突显两人地位的 悬殊,影响的大小,为以后矛盾的引线。(二)完璧归赵:梳理矛盾,把握人物1 学生默读,戈仙不理解的字词,学生讨论,共同解决。老师强调重点字词。2 分析课文。提出下列问题,学生自主选择,讨论后形成连贯的语言后回答。问题一:课文是怎样描写蔺相如出场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明确:相如是在秦国威逼利诱,赵国君臣束手无策左右为难的矛盾中出场的。虎 狼之秦以城求璧,城意少而诈骗多,赵王为难,相如不易,矛盾愈尖锐,愈能显 示相如化“两难”为“两全”的智勇。问题二:蔺相如出使秦国后,
10、与秦国围绕着和氏璧展开了一场怎样的比智比勇的 外交较量?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由此可见蔺相如怎样的思想性格? 明确:矛盾双方围绕“保璧”与“骗璧”展开了三个回合的较量:第一个回合献璧取璧。献璧之后,相如敏锐地觉察到秦王“无意”偿赵城。章台 接见,美人相伴,狂呼万岁,君臣上下,没有一点迎见外臣的礼貌和城意,相如 略施小计,收回璧玉,然后,对比赵王“修敬”和“秦王”倨傲,面责秦王无理 无偿,最后以人、璧俱碎的誓言来威胁对方,利用秦王贪婪的心理,迫使他不得 有“辞谢”割城。第二个回合,归璧于赵。相如看出秦城“实不可得”,就一方面以“赵王恐,不 敢不献”的话来迎合秦王的虚荣心,一方面向秦王考虑到急切不
11、能得璧, 被迫接 受了条件,于是相如采取断然措施,暗中派人把璧送回赵国。第三个回合,延斥秦王。蔺相如在大庭广众之下,援引历史,揭露秦国历朝历代, 背信弃义的惯用伎俩,并理直气壮地告诉秦王,和氏璧已送回赵国,个人生死, 置之度外,秦王无可奈何,至此,相如取得了“完璧归赵”的彻底胜利,化解了 赵王的困窘,打击了秦国的威风,捍卫了赵国的尊严。相如使秦,智斗秦王集中显示了他成竹在胸,从容应对的大智大勇。3我们现在看看在“廷斗秦王”这个环节上,作者在哪些细节上使用了对比手 法。学生浏览课文,划出重点句子,并归纳总结。(1) 秦王和相如的处事态度:秦王得璧是轻狂不己一一“得璧,传之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
12、岁”,得意忘形;相如则是冷静沉着一一“相如视秦王无意偿 赵城”,不动声色将璧取回。(2) 秦王得璧与失璧前后的态度变化:前是轻狂,后是惊慌。(3) 相如取璧前后的神态变化:取前不动声色,取后怒发冲冠。(4) 蔺相如的叙述中所体现的赵之群臣和相如对秦的评价和信任程度也是一个 对比。4 小结第二部分:这一部分写完璧归赵,着重表现相如的大智大勇。问题一:相如的这种品质,作者是如何表现的?学生讨论后明确:直接描写(如:相如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间接描写, 以秦王的声威,秦廷环境气氛来反衬相如的镇定自如, 智勇双全及非凡的外交斗 争艺术。复习巩固第二部分。指导学生反复朗读,重点体会本部分描写人物的手法
13、。(三) 渑池之会:品味语言,把握人物。1 齐读后,指名学生试译重点句子,教师予以必要的纠正与补充,然后讨论问 题。2. 划分层次。问题:这一部分可以分几个层次?要求用四个字概括层意。”明确:分三层。第14段为一层:赵王赴会;第15段为第二层:渑池斗争。第16段:斗争结果。3 .讲析第一层(第14段)。问题一:“渑池之会”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举行的?明确:是在秦国攻打赵国一再获胜的形势下举行的。(要求学生翻译画线词:其后(以后)秦伐(攻打)赵,拔(攻下)石城。明年(第二年)复攻赵,杀二万 人。)问题二:秦王在节节获胜的情况下,为何欲与赵王“为好”,举行“渑池之会”? 明确:军事斗争辅以外交斗争,
14、从外交上进一步迫赵投降。问题三:赵王赴会时作好了哪些准备?明确:一方面相如随从保驾,另一方面廉颇作后盾,并作好了最坏的打算。(“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4 .讲析第二层和第三层(第15、16段)问题一:秦王怎样侮辱赵王的?从哪些字可以看出来?明确:从“秦王饮酒酣” “令赵王鼓瑟”中的“酣”和“令”两个字可看出来。“酣”字写出了秦王的趾高气扬、盛气凌人的神态; “令”字表示秦王自命高赵 王一等(注意:秦与赵同为诸侯,地位应该是平等的),且要写进秦的史册,这 是明目张胆对赵王的侮辱。问题二:面对秦王的侮辱,相如怎样与之针锋相对的?明确:首先,蔺相如上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
15、奉盆缶秦王,以相娱 乐。”(要求学生翻译这一句:赵王听说秦王善于演奏秦地的音乐,请(让我)献 上一个盆缶给秦王(敲打),来互相娱乐。“为” w6,动词,演奏)其次,相如 以拼命和秦王斗争。秦王不肯,相如又“跪请”,秦王还不肯,相如曰:“五步之 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 ”(要学生翻泽这一句:你我相距不出五步,我蔺 相如能够拿头颈的鲜血溅到大王的身上了!)再次,相如以“张目叱之”,使秦王 的左右“皆靡”。在这种情况下,秦王被迫一击缶。最后,相如又顾召赵御史书, 以牙还牙。问题三:秦王一计未成,又提出“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的无礼要求,相如又 如何对策?明确:相如针锋相对,以攻为守,提出同样要
16、求:“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咸 阳是秦的都城,其价值在赵十五城之上。问题四:“渑池之会”的结果如何?明确:一是秦终不能加胜于赵;二是秦也不敢动兵。可以说,渑池之会是赵的胜利,秦的失败。这一段进一步表现了相如大智大勇的品质。5复习巩固第二部分。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允许学生质疑。(四)将相和:感悟思想,把握人物。1 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划出难理解字词并提出,师生共同解决。2 分析课文。问题一:“将相和”这则故事运用怎样的表现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明确:运用对比反衬的手法,可以使主要人物相得益彰,形象性格更加鲜明突出。作者以廉颇的居功自傲,心胸狭隘,反衬蔺相如的豁达大度,顾全大局。廉颇炫 耀自己“有
17、攻城野战之大功”,鄙视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蔺相如在与舍人 的对话中则说:“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这 时,作者又以廉颇重视军事斗争,轻视外交斗争,反衬蔺相如的见识卓尔不凡, 超人一等。问题二:廉颇拥有优点吗?明确:知错能改,坦白直率。问题三:“将相和”的思想基础是什么?明确:爱国,爱赵国,仇恨秦国。(要求学生讲解“刎颈之交”这个成语)(五)课堂小结。蔺相如:大智大勇、不畏强暴、胸怀坦荡、热爱祖国。 廉 颇:目光长远、有勇有谋、以国为重、勇于改过。三、总结全文本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将相和”的故事,赞扬了蔺相如智勇双全 的性格和宽厚待人、顾全大局
18、的品格,也赞美了廉颇“负荆请罪”的优秀品质。选择典型事件刻画人物,以写蔺相如为主,写廉颇为宾,选材详略得当,在矛盾 冲突中刻画人物,并运用各种表现手法来刻画人物,使两个主要人物形象栩栩如 生,熠熠生辉。四、延伸拓展。结合蔺相如完璧归赵论,重新审视这篇作品,看有什么新的体会。蔺相如完璧归赵论明王世贞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赵 得其情则弗予,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畏之则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则弗予。此 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 归,曲在赵。
19、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图以 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赵宝也;而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 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予城而绐赵 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令秦王怒而僇(I 0相如于市,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而责 璧与信,一胜而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若其劲渑池,柔廉颇,则愈出而愈妙于 用;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1 翻译这段文字2 王世贞“对这种称道“提出质疑,他的疑点何在?疑点:奈之何既畏而复挑真怒也!秦强赵弱,赵畏秦合理,挑其怒不合理。3何以见得是故意挑其怒。秦王设九宾,斋戒而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青少年活动保安工作总结与风险管理计划
- 培养员工自主性的管理方法计划
- 实施情境教学法的探索与研究计划
- 2025煤炭购销合同煤炭购销合同模板
- 如何保持会计工作计划的系统性和协调性
- 医疗安全运营报告管理制度
- 公司新规章制度解读与实施计划
- 2025年云浮考从业资格证货运试题
- 个性化学习平台搭建及教育创新研究
- 财务管理成本会计考试题及答案
- 瘫痪病人的保养与护理
- 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 (一模)2025年3月济南市2025届高三模拟考试英语试卷
- 股权委托管理协议(2025年版)
- 企业文化-电力与能源战略参考题库2025版
- 7.2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 2025年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4年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自主招聘笔试真题
- 煤矿招生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徐州市专业技术人员公需课程 - 知识产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