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鱼儿出, 微风燕子斜——多媒体教学下如何结合听说读写解读诗歌_第1页
细雨鱼儿出, 微风燕子斜——多媒体教学下如何结合听说读写解读诗歌_第2页
细雨鱼儿出, 微风燕子斜——多媒体教学下如何结合听说读写解读诗歌_第3页
细雨鱼儿出, 微风燕子斜——多媒体教学下如何结合听说读写解读诗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多媒体教学下如何结合听说读写解读诗歌陆美芳摘要:诗歌教学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如何入情入境地解读诗歌,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在诗歌解读教学中广泛运用,而在诗歌教学实践中,“听说读写”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本文试从多媒体教学和听说读写两者相结合的角度着手,探寻解读诗歌之法。关键词: 诗歌解读; 多媒体;听说读写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接受和发表,表现在口头便是听和说,表现在书面便是读和写。在接受方面,听和读同样重要;在发表方面,说和写同样重要。”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方面的具体体现。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听说读写”是不可或

2、缺的重要环节,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注意听说读写之间的联系,加强综合,突出重点,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诗歌教学尤其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诗歌教学是一个春风化雨细无声的过程,不是用一些简单教条能够指导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听说读写在感悟诗歌美中尤其显得重要,但纯粹的听说读写无法给学生带来强烈的感官刺激,也无法调动学生解读诗歌的积极性。多媒体教学应运而生,它集声、像、色、光于一体,有丰富多彩的视听效果,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有利于创造情境丰富表象等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有利于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多媒体技术所实现的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教学效果可以使学生

3、的自由探索和自由学习成为现实并最大限度地实现学习者与学习情境的交互作用”。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诗歌与散文部分教学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要“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作品”“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又该如何结合听说读写来解读诗歌呢?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听”明意境。古典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的典范,无论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凝练的语言形式,还是委婉含蓄的表情达意,意味悠远的艺术境界都是值得我们回味品评的。所谓“诗言志”,即诗歌感情深沉而内蕴,讲意境。这使得诗歌教学只有让学

4、生的全身心投入诗的特定氛围情趣之中,才能体味到诗的真正含义或者更深层的意蕴。常言道:“会说的,不如会听的”,叶圣陶老先生生前曾多次强调,语文教学要紧紧围绕听说读写来训练。“听”名列首位。威柯珀说过:“声音能引起心灵的共鸣。一个会倾听的人,即能在听的过程中吸收,并学会融会贯通,让之成为自己的东西。创设一定的情境能提高人听的能力,提高人听的能力又有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而多媒体正是能提供一定情境的手段,它具有灵便性,在解读诗歌时可以选用与诗感情相协调的音乐能映衬出诗的意境与内涵,使内涵之情外露成可以感受的音乐,诗的教学在诗配乐的潜移默化之中逢难化易了。让学生解读诗歌,配合或低沉悲怆,或雄浑豪放,或轻

5、松欢快,或平静舒缓的音乐节奏,让学生反复体会意境,通过联想和想像,会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定的富有情感的意象,在情绪上受到感染和熏陶,有条件的还可以运用诗歌改编的歌曲为学生营造解读诗歌适合的氛围,对学生理解诗歌也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教苏轼水调歌头时,我可让学生听一下王菲唱的明月几时有,初步感知一下作者写此词的心境,为学生了解苏轼和弟弟苏辙深厚的情谊作了铺垫;教李清照一剪梅,先让学生感知一下诗歌改编的歌曲一剪梅,从深沉婉约的曲调中感受李清照内心的愁苦哀凄,帮助学生解读诗歌内容;我在教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我先让学生听了一段三国演义的开篇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再配上了长江滚滚流的视频

6、,学生一下子就被这雄浑的声音震撼了,我不用讲这首词的风格特征,学生已然得出了豪放一词。很明显,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听”得意境,在诗歌教学中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很快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走进古诗词的内容。二、运用多媒体,时空造境,“说”出心境。诗歌是情感的艺术,不能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不能说出诗人寄寓诗歌中的心境,只能算是学到了些皮毛,不能算真正解读了诗歌。叶圣陶在说话训练一文中,提出说话训练是开启学生思想之门,引导学生发表之欲的“总枢纽”,并要求语文教师要抓住这个总的枢纽有效地带动起语文教学的其它各个环节。2诗请的感受,很大程度决定于学生的知识经验、生活阅历以及以此为基础而展

7、开的想象。俗话说“情由境生”,情境的创设,气氛的渲染,可以激活学生脑中的表象,活跃想象,从而拉近与古人之间的距离,而直接形象的展示,更能打动学生,多媒体教学为这时空造境提供了便利。多媒体教学恰好是通过图象的变化,色彩以及声音配合等效果,充分发挥其直观、形象、新奇、促思等优势,我们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在诗词教学中,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解读诗歌意境,从而缩小时空的距离,让学生和诗人近距离接触,让学生在学习古诗时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直观地理解诗意,体会感情,起到激趣引情的作用,进而走近诗歌,说出诗人的心境。如在教古诗蜀道难时,诗中所讲的蜀道学生未曾见,学生很难体会李白笔下的蜀道之难,如果我只从

8、字面诗歌本身讲解蜀道“危乎高哉”,学生也很难理解,为了让学生自己能解读出蜀道之难,再现蜀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让学生自己说出作者看到蜀道的心境,我选择一些幅蜀道的照片,尤其是剑门关的图片。让蜀道远景、近景、全景交替出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惊险的图像。让学生从幻灯片上看到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景象:“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依绝壁”“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再加上几声大雁叫声,让画面震撼每个学生的心灵,刺激着他们的视、听觉。通过这些图片,学生的话匣子就打开了,有学生说“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就像人生道路艰难,也指社会道路艰难,蕴含着诗人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

9、切。”“李白对蜀道之难的描写,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山势的高危使人望而生畏,山川的险要更令人惊心动魄。”很明显,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已经走进了诗歌,感受诗中蜀道美的景色,也引发了情感的共鸣,与诗人的心境更接近了。又如讲解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我将将画面背景设置成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首曲背景,即长江水的浩浩荡荡,然后又用幻灯片切换电影赤壁中的古战场,看了这些图片后,学生一下子就说出了诗人在这首诗歌中要表达的英雄人物的豪迈之气,整堂课的气氛很活跃,学生也好像有说不完的话。可见,多媒体将教学内容具体化、直观化、形象化,促使学生启发思维,也在对话交流中解读了诗歌,说出了心境。三、运用多媒体,营

10、造时境,“读”得入境诗歌是综汇各种艺术手法的文学样式,它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想象奇幻,意境深邃;音律优美,辞格丰富;有的借景抒情,有的托物言志;有的浓墨重彩,有的淡笔白描;风格豪放可成一派,清丽婉约别是一家读得多,背得多的人才能体味和养成属于自己的鉴赏能力,才能读一篇作品有一番心得,因此“读”是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一个前提。多媒体能集文字、声音、图像于同一界面,具有声情并茂、视听交融、动静交错的特点,为学生拓宽视野,提供生动活泼、具体形象的思维材料。把这两者的结合必将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配乐诵“读”入境“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精彩的语言只能经过反复诵读、感悟和理解,才能从中

11、获得营养。诗歌教学尤其讲究诵读。“读、写、听、说”中,“读”摆在首要位置,可见离开了读则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实验心理学家特瑞赤拉做了一个心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的内容的10%,自己听到的内容的20%,自己看到的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的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所说的内容的70%。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图文为主,并配以声音、动画、视频等,它作用于学生的主要是视听结合的信息,所以在诵读教学中我们配以声音或者图文,学生不仅能理解情境还能收获记忆。因此,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实际,在课堂上尽可能给学生更多的读书时间,教虞美人时,我让每位学生配上自己喜爱的乐曲作为背景音乐,让认真领会

12、意境,揣摩语意,把握节奏,然后声情并茂地进行演读,果然,学生交流诵读环节中,一学生配了二泉映月开篇的一段,读的声情并茂,自己完全沉浸在李煜亡国之痛中,全班听得唏嘘不已。从他的朗读和全班的反应中,我已然明白学生们已经解读了诗歌。2、昆腔吟“读”入境读,除了诵读之外,还有一种读,那就是吟诵。吟诵,是我国传统的读诗读词和读文的方法,是一种独特而行之有效的鉴赏古典文学作品的手段,在诗歌教学中我们可以用吟诵这种方法,通过多媒体播放声音,以吟唱的形式,在悠扬旋律的伴奏下,让学生沉浸于诗词的意境,感悟诗以言志,古今相通的特点。如在教授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时,我运用幻灯片交替播放“人去楼空”,“落花缤纷”

13、,“微雨燕飞”图片,然后播放陈少松教授用昆曲伴奏的临江仙吟诵带,让学生初步感知诗境,随后我口口相传,用半节课时间让学生学习,让学生在抑扬顿挫的吟诵中慢慢解读诗歌,明白诗中的意境 。一节课后,学生基本可以吟诵了,还在吟诵中传达出了作者对往日情事的回忆及明月依旧、人事全非的怅惘之情。四、运用多媒体,感悟诗境,“写”怀绘境古诗词的深远意境和文化内涵是挖掘不尽的宝藏,对于诗歌,大部分人都会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也从一方面说明了诗歌蕴含情境的微妙。而现代的学生,早已脱离了古人创作时的环境,对古人作诗时的情境非常陌生,要学生解读诗歌是难上加难。但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只要你激发

14、学生的情趣,加上多媒体教学,即可突破时空的限制,把古诗中的情、景、事、物搬进课堂,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习作情境,让学生在愉快情绪下描绘诗中的意境。所以平时我们可要求学生每读一首诗之后,将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感悟化为文字。如果在读的过程中,对诗歌的某一方面(语言、结构、表达技巧等)有独到的体会,那么马上记下来,日积月累,鉴赏水平无形中就提高了。而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利用多媒体的声音和图片信息可以创设美好的阅读情境让学生在轻松舒适的环境中思绪飞扬,引导学生对诗歌品读以及进入审美境界,进而感悟诗歌,写下自己的心得。如在教声声慢时,我先交代了词人写作背景,粗略地讲了词的大致意思,

15、接着以春江花月夜为音乐背景,幻灯片以“雨打梧桐”“黄菊铺地”“大雁传书”“落叶满地”图片交替出现,让学生在音乐和图片的视觉听觉冲击下写一段感悟,字数不限。20分钟过后,学生们都有所收获,有学生写道“她一次又一次地寻觅,那冷落清秋节中的失落,在她的生命中,有爱有恨也有愤!” 还有学生写道“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曾经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如今,却只剩下一处闲愁,天地隔,今非昨,失落伤感又一秋,满地菊花灿烂了苍穹,却枯萎了自己”这些感悟超出了我对他们的估测,但由这些话语,我也明白了学生已然解读了诗歌,明白了词人李清照的苦楚。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教学,只谈读写,不顾听说,实为一病。不善于听未必善于读,不善于说未必善于写,故而应当一把抓。” 3古诗歌教学需以理解诗歌内容和思想感情为基础,如果我们可以合理结合听说读写,让多媒体教学为我们在教学中创造一点审美的气氛,定能充分调动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