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华宁煤集团梅花井煤矿_第1页
神华宁煤集团梅花井煤矿_第2页
神华宁煤集团梅花井煤矿_第3页
神华宁煤集团梅花井煤矿_第4页
神华宁煤集团梅花井煤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现冰铣肌牛菊承动轮考弟响肮趋摆声及碾龙坟柑邮眷蒙汕肋巴寨味找绕左咳郭桌萄快赤瘟脸委毁耕震孤暗斑阻满冰普梁缩淮抗廊湘退雌蜕闷誊较娩押鸽夹傻挞跃虽聋仲粱砸帅观怜秧沾恐楷糙椿骋酮萌烷昼舒驳薪钱漆参旷测垣娇粤卯放献祈余藩荡当唯碰笔冠讹膘嫩鳞芽壶鼻摹氰信换悟棋焦稀讥宰郭崎几怪侯执德埔胶绅俭嘲龟槐杨按疤纷马略典谤悦渠坦摔捆好遗乓支蜕墟丰饵逞楔速耶跪坊轮饵消疙抬基迁肿当孵墟矾箍巨匿颠结缺火盏寐孩贵内珊皑思落傀屯日肌遮若渺蓟裹捞帽粤墟岸甩驻阁匣惩萨备耻黑碉宙毅印勾撑神浓简勺寿埃风鞠婪郴炒瘸蝴负兜韶搞宴葵盏扳沼样弄灸渠挫际豪康鑫:神宁集团梅花井煤矿3.0Mt新井设计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毕业设计(论文)22- 4

2、 -位置与交通梅花井井田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以东33km处,行政区划属灵武市磁窑堡镇管辖。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064022至1064653,北纬375820至380421新事浪秩形在乘简慌害揪阔蚤奢缕颗忙吨妻合乔处风画斯镊恫淄赵凛薪秩秤触绘价搓铭妨瞻眯殖油附侈散杠嘶裸州煞漾瞩心蹋假群毒剧炮检州醇牢闯梦考鸥省过损铅剑岿妹浙堵斤翰堰镁貉彭缚王闪恼胀个绩油扮宏迹肘姿吨穆僻囊效缸套岗礼擅娱微家虹贸兢园辐沧援块侯喝扁倾全槽悄衔堡虚臂贪收亢骑治肢您昔恼峨歉纸祈嫡膨价洼椽瓮季甸蹲晌茵童殴欠彼访滓叠缉读掘艳担柜身撑施只忻溅毕绒耘苗矾搂澜逮癌靶版榷眷条瑞而潍俭罕顽畔饰饯桌柞烘撅被优吉素道仔冀椎惋胶盅铂涌崖赞巧

3、趋菠罪肄雏纠撵锑剧干括右搁狞壕饰卧峙国柜轴服舵权券庄廉毕痹械旷胯或躯芽氯拿落芋疚度精神华宁煤集团梅花井煤矿叫壁奶距担莽忌碳掇够讨狮丝劝防产暮岭宣屡族晃悠浪阀枷珐黎腰詹也秒忠扭昨鲁佛鉴喊坊辕赚爸紊亦振焙抨恍怕颐鹿乾涣衔绵陷恒该闻维房鬃而佳设娠猎隋鹏荷擅饭撑纂趋童儒翻积置焙唁冰稿拔洋纯庙典砰胀珍蔽广菊猎挣棵盘府泛歇绸焙好子敛琳浆酥绦舅被沾斋贿钠沁曙砂聋漫乞存吗鼻屋拎阅察灶江忱播情有靡寸材颖反桐丑玉主位雾痕染远夕碘找苑裴纫敏摄掣背恋赤佰袜合垫罗粳播抵洲交环萧吩琶恒献痔丝戏证企诧男嗓次龟屿胯佯娩砧苗译顿绢五思倘符酷匝宏芒税厨铭胃畴拷咒渐嘶绦促雏球码猩拟吼除娜碱浊给绑综今妖颤元超杰铭凛烩爆嚷殴拄泥慨浙异

4、满妊杉政耘翅剑滓煽位置与交通梅花井井田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以东33km处,行政区划属灵武市磁窑堡镇管辖。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064022至1064653,北纬375820至380421之间。银(川)青(岛)高速公路及国道307线沿本井田北部东西向穿过,井田西侧有磁窑堡到马家滩三级公路。另外,矿区内还有黎家新庄中心区至古窑子辅助企业的二级公路及古窑子至灵新煤矿、羊场湾煤矿工业场地的三级公路。在梅花井井田西边界外新建有一条鸳(鸯湖)冯(记沟)二级公路,该公路南北向从梅花井煤矿工业场地西侧经过,目前路基施工已经完成。包(头)兰(州)国铁干线于矿区西部约70km处南北向通过,灵武铁路支线(大坝古窑子

5、)在包兰铁路的大坝站接轨,延至矿区古窑子(矿区辅助企业区)车站,已于1995年投入运营。矿区有接轨于大古铁路古窑子车站的灵新煤矿和羊场湾煤矿的铁路专用线。规划建设的鸳鸯湖矿区铁路专用线从井田西边界通过。交通位置图如下图所示:图1.1 梅花井井田交通位置示意图1.1.2地形,地势井田内地形总体呈现东高西低,南北高中部低的低缓丘陵地貌,最高标高点位于井田东北部山丘地带,最大标高+1446.0m,最低标高点位于梅花井村附近,最低标高为+1322.0m,并且向井田外小井子、甜水坑由东向西方向地势逐渐变低。井田内大部分地区为沙丘掩盖,多系风成垄状及新月形流动沙丘,间有被植被固定、半固定沙丘,地形低缓平坦

6、,起伏不大,井田范围内地面最大相对高差124m。1 .1. 3河流与水体井田内无常年地表迳流,仅在第6勘探线西端梅花井村西南约0.75km处,有南北长约1km、东西宽约0.5km,面积约0.5km2的低洼地带,标高+1322m左右,平时干枯无水,雨季有积水,一般可保持1个月左右,水质苦涩,不能饮用。1 .1. 4 气象、地震本区属半干旱半沙漠大陆性气候。据灵武市气象台资料,年最高气温41.40(1953年),最低-28(1954年),气候干热,昼夜温差大。井田居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断褶带中部,属吴忠地震活动带,地震基本列度为度。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宁震函2004108号)关于审批梅花井煤矿工

7、业场地抗震设防要求的函,梅花井工业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1. 1. 5 矿区生产、在建井、小煤窑分布及开采情况鸳鸯湖矿区内目前仅有地方煤矿京盛煤矿开采,京盛煤矿位于梅花井井田北部,开采的资源为白芨滩古河道保护煤柱范围内的资源;鸳鸯湖矿区内目前正在建设的矿井有梅花井煤矿、清水营矿井和石槽村矿井,清水营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10.0Mt/a,石槽村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6.0Mt/a。清水营矿井与梅花井煤矿均属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内的配套矿井。与梅花井煤矿相邻的灵武矿区为宁东煤田首先开发的矿区。目前,灵武矿区内国有生产矿井有灵新煤矿、磁窑堡技改井、羊场湾煤矿等。 1 .1. 6 水源、电源及通信情况1水源

8、 鸭子荡水库根据宁东能源化工基地规划,基地供水水源取自黄河,经加压将水输送至鸭子荡水库,该水库调节总容量为5100万m3。通过基地配水厂将水库水送至矿区各矿井,供水水质仅达到工业用水标准,主要水质指标浊度为20NTU。因此,作为生活饮用水需进行处理。 金银滩水源地该水源为灵武矿区供水水源。水源地东距灵武矿区约20km,水源地东西宽约6km,南北长约12km,面积约70km2,可采资源量30000m3/d(该水源地由宁夏地矿局以宁地管字【1987】10号文批复,储量由宁夏矿产储量委员会以宁储决【1990】01号文批准)。目前灵武矿区用水量约为15000m3/d,该水源供水能力尚有较大富裕,可满足

9、本矿井、选煤厂日用消防水量。矿井初期用水水源选用金银滩水源地大泉水厂给水管线,待鸭子荡水库输水工程供水管线完工后,改用黄河水作为水源。 矿井井下排水矿井建成后,井下正常排水量为14616m3/d,最大排水量为21600m3/d。为了充分利用水资源,在工业场地设井下排水处理站一座,将处理后的井下排水分别用作井下消防洒水、制氮、胶体防灭火设备用水、建筑物用水、场区浇洒水量以及选煤厂生产补充用水等。2电源矿井两回电源分别引自白芨滩110kV变电所和永利110kV变电所,导线型号均选为LGJ-240,长度分别为6.5km和8.0km。当一回路发生事故停止供电时,由另一回路保证矿井安全用电。两回电源互为

10、备用。3通信为确保行政通信网络安全,由神华宁煤集团信息网络中心统一配备可靠性高、功能强、维护成本低以及易于与其它设备互联的华为C&C08型数字程控交换机,初装容量512门;同时设置192门数字程控调度交换机一套。1.1.7 井田内小窑分布及开采情况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煤田鸳鸯湖勘探区详查地质报告,井田内目前无小煤矿开采。1.2 地质特征1. 2. 1井田地层井田内大部分地区被第四系(Q)风积砂所覆盖仅在井田西南部有零星基岩出露。经钻孔揭露井田内地层由老至新依次有:三叠系上统上田组(T3s);侏罗系中统延安组(J2y)、直罗组(J2z);侏罗系上统安定组(J3a);白垩系下统宜君组(K1y);

11、古近系渐新统清水营组(E3q)和第四系(Q)。各地层由老至新简述如下:1、三叠系上统上田组(T3s)在井田西南部边界有零星出露,钻孔最大揭露120.53m,据邻区以往资料其最大沉积厚度为756m。上田组(T3s)地层由一套河湖相杂色碎屑岩沉积组成,为侏罗系延安组(J2y)含煤沉积的基底,岩性主要为黄绿、灰绿色厚层状砂岩,夹灰、深灰色粉砂岩、泥岩及薄层含铝土质泥岩。砂岩的分选性及磨圆度中等,发育大型板状、槽状及楔状交错层理。2、侏罗系中统延安组(J2y)为一套内陆湖泊三角洲沉积,是井田内主要含煤地层,在井田的西南部有零星出露,钻孔揭露厚度262.45367.88m,平均293.53m。岩性由灰、

12、灰白色长石石英砂岩,深灰色、灰黑色粉砂岩、泥岩、煤和少量含铝质泥岩组成,底部以一套浅白或黄色带红斑的粗粒砂岩、含砾粗砂岩与下伏三叠系上田组(T3s)呈假整合接触。3、侏罗系中统直罗组(J2z)为一套干旱及半旱气候条件下的河流湖泊相沉积,在井田内没有出露,钻孔揭露厚度403.04508.85m,平均456.47m。岩性主要为灰绿、蓝灰、灰褐色夹紫斑的中、细粒砂岩和粉砂岩,夹少量的粗粒砂岩和泥岩,底部为一厚层灰白、黄褐或红色含砾粗石英长石砂岩,俗称“七里镇”砂岩,与下伏延安组含煤地层呈冲刷假整合接触。4、侏罗系上统安定组(J3a)为一套干燥气候条件下河流、湖泊相红色沉积,俗称“红层”,在井田内没有

13、出露,钻孔揭露最大残留厚度323.72m。岩性以灰褐、紫红、紫褐色粉砂岩和泥岩为主,夹灰白、灰绿色中细粒砂岩,底部普遍有一层褐红色砂岩与下伏直罗组地层呈假整合接触。5、白垩系下统宜君组(K1y)是一套近陆源区的冲、洪、坡积粗碎屑岩沉积,井田内大部被剥蚀,仅在井田的东部边界有零星残留,残留厚度010m左右,钻孔中普遍有12m的风化残留砾石。岩性为一套灰、浅红及灰白色,砾岩夹薄层砂岩,砾岩成份大多为灰色碳酸岩和浅红色的变质石英砂岩。与下伏安定组呈微角度不整合。6、古近系渐新统清水营组(E3q)仅在井田东部边界外围有零星分布,厚度一般小于5m,岩性由紫红色亚粘土及红土组成,不整合于下伏各老地层之上。

14、7、第四系(Q)井田内广泛发育,底部为白垩系砾岩风化残留卵砾石和钙化结核;中部为冲淤积的黄沙土;顶部为现代风积沙丘及沙土层。钻孔揭露厚度020m。不整合于各系地层之上。1.2.2 含煤地层本井田含煤地层(J2y),钻孔揭露厚度,最小267.77m,最大329.93m,平均厚299.21m,含煤地层厚度由北向南有逐渐增厚的变化趋势。 1.2.2.1 含煤成因地层单位划分从沉积断面对比图上总体显示出含煤地层上、下部均为较粗的含煤碎屑充填和中部较细的含煤碎屑充填(含典型的湖相泥岩层)的三段式充填特点。根据充填特点延安组含煤地层可划分为五个成因地层单位和9个充填层序(层序1层序9)。由下往上依次编号为

15、成因地层单位一至成因地层单位五。成因地层单位通常以沉积间断面或稳定煤层、煤层组的顶界面作为分界。各成因地层单位的沉积构成如下:1. 成因地层单位一从含煤地层底界到16煤顶板,厚22.0052.19m,平均厚度36.07m。以冲积河道砂质沉积为主,由一个总体向上变细的河道充填层序(层序1)构成,岩性以灰白色砂岩为主,俗称“宝塔山砂岩”,夹粉砂质泥岩,煤层位于层序的上部,含18、17、16三个煤组和煤层。2. 成因地层单位二从16煤顶板到12煤顶板,厚38.7760.86m,平均厚47.11m。由二个垂向上向上变粗的三角洲充填层序(层序2、层序3)构成,岩性以灰灰白色粉砂岩、细粒砂岩为主,夹薄层泥

16、和煤层,煤层位于每个层序的顶部,含15、14、12三个煤组和煤层。3. 成因地层单位三从12煤顶板到6煤顶板,厚59.2996.20m,平均厚度75.46m。由二个典型的向上变粗的三角洲充填层序(层序4、层序5)构成,砂岩位于层位层序的中下部,层序的上部则以粉砂岩、细粒砂岩为夹薄煤层,层序4和层序5的顶部分别含10和6二个分布广且较稳定的厚煤层。4. 成因地层单位四从6煤组顶板到4煤组顶板,厚60.37104.50m,平均厚77.38m。由2个三角洲充填层序(层序6、层序7)构成,岩性以灰白色砂岩为主,其次为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及煤层,煤层位于层序的上部和顶部。5煤位于层序6的上部,4煤组

17、位于层序7的顶部。5. 成因地层单位五从4煤组顶板到含煤地层的顶界,厚49.7379.85m,平均厚60.92m。由下部向上变粗的三角洲充填和上部的向上变细的河流充填2个层序(层序8和层序9)构成。下部三角洲充填层序8以灰白色砂岩主为,3煤位于层序的上部;上部河流充填层序9的顶界受上覆直罗组底部砂体的冲刷,层序保存不完整,2煤组位于层序的顶部。1.2.2.2 含煤地层各成因单位的主要沉积环境类型1. 成因地层单位一的沉积环境成因地层单位一记录了延安期初时的沉积,其下部的“宝塔山砂岩”是典型的冲积河道成因砂岩体,由它构成了延安期初时的格架环境沉积,河道性质可能接近于低弯度的曲流河性质。在河道两侧

18、发育泛滥盆地和漫滩沼泽。在沉积断图上显示该时期的沉积以砂质为主,厚度变化的差异性反映了古地形的起伏不平。由于古地形随沉积作用渐趋淤平及河道的废弃,使河道旁侧的泥炭沼泽环境进一步扩展,形成分布较广的中厚厚煤层。总体来看,煤层的发育仍然受到古河道的控制。2. 成因地层单位二至四的沉积环境成因地层单位二至四的沉积构成和古环境配置关系近似,故归并一起叙述。它们与下伏成因地层单位一比较有明显的不同,表现为出现向上变粗的三角洲层序,发育典型的湖相泥岩层。这些特点表明沉积环境由冲积平原环境演化为浅湖三角洲环境。3. 成因地层单位五成因地层单位五的沉积构成与下伏成因地层单位相似,但缺乏典型的湖相泥岩层,且含砂

19、率较高,晚期具有向冲积环境过渡的特点。该单位的下部层序从分析来看,该时期为以分流河道为格架环境的古环境配置关系,分流河道间洼环境广泛发育。沉积断面图上可看出,该时期沉积以分流河道砂质沉积为主,湖相泥岩不发育,反映了该时期湖水退出本区,沉积环境以三角洲平原为特点,其垂向上层序显示为向上变细的特征。1.2.3 井田构造1.2.3.1 井田构造形态梅花井井田位于鸳鸯湖背斜东翼的中南部,地震解释成果和钻探揭露资料显示,均表明井田内构造整体呈近南北走向,由西向东倾伏的单斜构造。以第8勘探线为界,含煤地层走向发生转折,转折端南北地层走向夹角为140左右。第8勘探线以北到北部井田边界的大部地区,含煤地层走向

20、呈北东20,向南东60方向倾斜,为宽缓的单斜构造,且次一级褶曲不发育,煤层产状由浅部的缓倾斜煤层(25)向井田深部渐变为近水平煤层(5),第8勘探线以南到南部井田边界的局部地段,含煤地层走向由北向南发生向东偏转,走向呈北西20,含煤地层倾斜方向为北东70,仍为宽缓的单斜构造,但是沿地层倾斜方向发育次一级的波状起伏,其构造形态应该是与井田南邻的石槽村井田构造向北延伸的部分。其构造复杂程度较井田北部复杂,属中等偏简单构造。综观全井田构造形态情况,本井田构造属于中等偏简单类型。1.2.3.2褶曲除井田西南边界鸳鸯湖背斜以外,井田范围内褶曲不发育,仅在局部地段出现波状起伏。井田西南边界的鸳鸯湖背斜,背

21、斜轴走向为北西25,向北至第8勘探线以北转为北东20,基本上与背斜东翼的含煤地层走向一致,井田内轴线长3km,轴面东倾78,背斜两翼不对称,西翼陡,地层倾角4068;东翼缓,地层倾角715左右。轴线平面位置,在第8勘探(MD19)线804号孔以东50m附近。背斜轴由北向南倾伏,第8勘探以北,轴部地层为三叠系上统上田组(T3s),以南为侏罗系中统延安组(J2y)(图1.2-2、1.2-3、1.2-4)。背斜轴的倾伏角井田内为18,向南延伸穿过石槽村井田后逐渐尖灭。1.2.3.3 煤层井田内延安组含煤地层平均总厚299.21m,共含煤层22层,其中可采煤层17层,不可采煤层5层。可采煤层平均总厚2

22、8.19m,可采含煤系数9.42%。根据成因地层单位将含煤地层划分为五个含煤段。 表1.1 井田内计算储量煤层厚度及间距统计情况一览煤组煤层号煤层厚度(m)最小最大平均煤层间距(m)最小最大平均可采储量(Mt)一煤组2-10.003.251.6556.980.0011.916.952-20.634.842.78146.779.3421.8412.930.003.791.4964.6821.8432.7527.79二煤组4-10.003.031.3768.140.2012.95.964-20.003.591.5552.4613.434.721.850.001.720.5411.0238.748.

23、6344.66三煤组6-10.514.153.09201.520.0011.914.976-20.201.691.007.05 1. 2煤 2煤组为主要可采煤层,剖面上位于第含煤段(成因地层单位五)层序9的上部,平面上由北东向西南分叉为2-1煤和2-2煤。 2煤在合并区内全部可采,分布面积19.84km2,煤层厚度4.236.40m,平均5.28m,可采厚度4.236.00m,平均5.00m,属厚煤层,局部含夹矸1层,煤层结构简单,对比可靠,属稳定煤层。厚度0.844.08m,平均2.64m,薄厚煤层,煤层厚度变化和2-1煤相似,局部含1层夹矸,对比可靠,结构简单,属较稳定煤层。 2-1煤在分

24、叉区内大部可采,分布面积44.99km2,可采面积38.97km2,可采厚度0.852.96m,平均1.66m,薄中厚煤层,煤层厚度变化有一定规律,井田内南北厚,向中部逐渐变薄,局部含1层夹矸,结构简单,属较稳定煤层。2-2煤在分叉区内大部可采,分布面积45.22km2,可采面积43.55km2,可采厚度0.844.08m,平均2.64m,薄厚煤层,煤层厚度变化和2-1煤相似局部23煤3煤剖面上位于第含煤段层序8的顶部,井田内大部可采,分布面积65.25km2,可采面积60.67km2,煤层厚度0.003.79m,平均1.49m,可采厚度0.823.79m,平均1.41m,薄煤层,煤层厚度由西

25、向东逐渐变厚,与2煤组的煤层间距逐渐变小,并有合并的趋势,对比可靠,煤层结构简单,不含夹矸,属稳定煤层。34煤4煤组剖面上位于第含煤段(成因地层单位四)层序7的上部,在井田的北部为主要可采煤层,4煤组由北西向南方向分叉为4-1煤和4-2煤。4-1煤井田内大部分可采,分布面积66.40km2,可采面积60.47km2,煤层厚度0.003.03m,平均1.37m,薄中厚煤层,煤层厚度总体由东向西变薄,在先期开采地段受南北向河道砂体的冲刷,煤层在冲刷带内变薄,局部出现不可采地段,对比可靠,煤层结构简单,偶现1层薄夹矸,属较稳定煤层。4-2煤局部可采,分布面积66.64km2,可采面积28.42km2

26、,属局部可采煤层,可采范围主要分布在井田的北部,煤层厚度0.003.59m,平均1.55m,薄中厚煤层,煤层厚度由西北向东南方向逐渐变薄。对比可靠,煤层结构简单,不含夹矸,属较稳定煤层。45煤5煤剖面上位于第含煤段(成因地层单位五)层序6的顶部,分布67.22km2,可采面积13.25km2,属局部可采煤层,主要分布在井田的北部,煤层厚度0.001.72m,平均0.54m,可采厚度0.831.72m,平均1.26m,薄煤层,煤层厚度在可采范围内由西北向东南变薄,且受南西河道砂体冲刷变薄。对比可靠,结构简单,不含夹矸,属不稳定煤层。56煤6煤组剖面上位于第含煤段(成因地层单位三)层序5的顶部,为

27、主要可采煤层,平面上由南向北分叉为6-1煤和6-2煤 6煤在合并区内全部可采,分布面积34.00km2,可采面积33.20km2,煤层厚度4.446.61m,平均5.26m,可采厚度4.375.52m,平均4.99m,属厚煤层,且煤层厚度变化不大。对比可靠,大部含夹矸1层,结构简单,在合并区内属稳定煤层。6-1煤在分叉区内大部可采,分布面积34.08km2,可采面积32.55km2,煤层厚度0.514.15m,平均3.02m,可采厚度0.873.95m,平均3.07m,中厚厚煤层,煤层厚度由西向东有变薄的趋势,但煤层厚度总体变化不大。对比可靠,大部含1层稳定的夹矸,结构简单,在分叉区内属稳定煤

28、层。6-2煤在分叉区内局部可采,分布面积10.21km2,可采面积6.39km2,煤层厚度0.201.69m,平均1.00m,可采厚度0.871.69m,平均1.27m,薄煤层,煤层厚度由南向北逐渐变薄尖灭。对比可靠,结构简单,不含夹矸,可采范围内属稳定煤层。表1.2梅 花 井 井 田 可 采 煤 层 特 征 一 览 表煤层煤层厚度特征(可采厚度)煤层可采性可采类型对比结果煤层结构夹矸结构类型煤层稳定程度最小(m)最大(m)平均(m)煤厚类型标准差变异系数见煤点个 数可采点数可采性指 数可采面积分布面积可采概率2煤4.2365厚0.479.481212119.9519.95100全部可采可靠0

29、-1简单稳定2-1煤0.852.961.66薄-中厚0.4124.6478750.9638.844.9986大部可采可靠0-1简单较稳定2-2煤0.844.082.64薄-中厚0.9736.6978750.9643.6245.2296大部可采可靠0-1简单较稳定3煤0.823.791.41薄0.749.7390700.7860.7965.2593大部可采可靠0简单稳定4-1煤0.832.431.46薄-中厚0.4228.7588730.8360.9866.492大部可采可靠0-1简单较稳定4-2煤0.853.592.58薄-中厚0.727.1288450.5128.3266.6443大部可采可

30、靠0简单较稳定6煤4.375.524.99厚0.326.333838133.9733.97100全部可采可靠0-1简单稳定6-1煤0.873.953.07中厚-厚0.6721.7965600.9224.131.6276大部可采可靠0-1简单稳定6-2煤0.871.691.27薄0.2821.8225160.646.3910.2163大部可采可靠0简单较稳定1.2.4 煤质及用途1.2.4.1物理性质和煤岩性质1.物理性质各煤层的物理性质见表。表1.3主要物理性质和宏观煤岩类型表煤 层宏观煤岩类型物 理 性 质颜 色光 泽断 口结 构构 造裂 隙2-1半暗型黑沥青参差状、阶梯条带状层状内外生较发

31、育2-2半暗型黑沥青平 坦条带状层状外生较发育2半暗、半亮型黑沥青、油脂阶 梯 状线理状层状内外生较发育3半亮型黑强沥青平坦阶梯条带、层状层状内外生较发育4-1半暗型黑弱沥青平 坦条带状层状不发育4-2半暗、半亮型黑沥青、油脂贝壳、平坦线理、条带状层状不发育5半暗、半亮型黑弱沥青贝壳、平坦线理层状不发育6-1半暗型黑弱沥青平 坦条带层状不发育6-2半暗型黑弱沥青平 坦条带层状不发育2.显微组分和煤岩类型 显微组分含量各煤层有机质含量高,其中镜质组约占2569%左右,平均48.01%;丝质组约占2874%左右,平均50.16%;稳定组分含量低,仅占1.75%左右。无机组分含量低,绝大部分煤层的平

32、均值在10%以内,无机组分中以粘土矿物为主,约占75%左右。镜质组平均含量,在上、中、下三个煤组中明显不同。上煤组2-1煤至6煤,镜质组含量为38.2768.00%,平均值为47.37%左右;中煤组8煤至12煤,在49.2569.90%,平均60.32%左右;下煤组14煤至18煤,平均值34.43%左右。上、下煤组镜质组含量明显低于中煤组。丝质组变化情况与镜质组相反,上、下煤组含量高于中煤组。上煤组平均50.14%,中煤组平均35.76%,下煤组平均64.60%。 煤岩特征有机质含量高,主要由镜质组和丝质组组成,占98%以上。镜质组以均质镜质体为主,次为基质镜质体,含少量碎屑镜质体。丝质组以半

33、丝质体为主,次为丝质体,含少量碎屑丝质体,另含微量粗粒体、微粒体及真菌体。稳定组以小孢为主,角质体和树脂体次之。无机组分含量少,以粘土矿物为主。粘土以细胞充填为主,层状次之,含少量分散状粘土,硫化铁以微粒状分布,碳酸盐细胞充填状分布,偶见块状。 沉积环境根据煤岩特征分析,本区沉积环境是处在与外部流水隔绝的、有时处于干涸情况的死水沼泽环境。成煤植物以木本植物、灌木和草木植物为主。3. 显微煤岩类型本区煤岩特征,可分为两个类型,两个亚型,四个煤种。表1.4显微煤岩类型显微煤岩类型分类指标镜质+半镜质组亚型丝质+半丝质组煤种暗亮煤65-80丝质暗亮煤35暗亮煤丝质暗亮煤亮暗煤35-65丝质亮暗煤65

34、亮暗煤丝质亮暗煤1.2.4.2煤的化学性质、工艺性能、煤类1. 煤类及煤的变质作用类型 煤类的确定按照GB5751-86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结合本区浮煤挥发分产率(Vdaf)、粘结指数(GRI)和透光率(Pm),三项指标确定,本区以长焰煤(41号)和不粘煤(31号)两个煤类为主,各煤层除6煤、18、18-1、18-2为单一不粘煤外,其余均为两个煤类。在垂向上12煤长焰煤略高于不粘煤外,其它煤层均以不粘煤为主。 变质作用类型本区属深成变质作用类型。各煤层的变质程度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同一煤层,平面上由西向东变质程度逐渐加深;在垂向上,随着埋藏深度增加变质程度有所增高。2. 化学性质 元素分析本区

35、煤中碳、氢、氮、氧含量在上、中、下三个煤组中有所不同。上煤组(2-1煤至6煤),碳含量在77.12%左右,氢含量在4.45%左右,氮含量0.99%左右。 有害元素 水分(Mad)本区原煤水分(空气干燥基) 综合平均在6.80%左右,各煤层水分两极值为1.4019.29%,平均值为4.99%9.14%。 灰分(Ad)本区各煤层原煤灰分(干燥基)产率在4.0446.01%之间变化,平均为7.6817.07%,按煤炭灰分分级(GB/T-94)标准分级,各煤层中以低中灰煤煤层为主,部分煤层为低灰分煤。 硫(S)各煤层全硫(St,d)含量分布特征:原煤全硫0.50%特低硫有11层,0.511.00%的低

36、硫煤有八层,1.011.50%的低中硫煤有八层,1.512.00%的中硫分煤有二层,2.013.00%的中高硫煤有一层。故本区煤层以特低硫低中硫煤为主。 磷(P)各煤层磷含量变化不大,为特低、低磷分煤,平均值在0.0010.038%之间。分级参考煤中磷分分级MT/T562-1996。 砷(As)、氯(Cl)各煤层砷(As)平均含量在0.692.26PPM之间,含量较低,为一级含砷煤(MT/T803-1999)。氯(Cl)平均含量在0.010.02%之间,为特低氯煤(MT/T597-1996)。1.2.4.3 煤的工艺性能1. 燃烧性 发热量各煤层原煤干燥基高位发热量(Qgr,d)平均值在24.

37、9129.07MJ/kg之间,一般值为27.31MJ/kg。 灰熔融性各煤层灰熔点平均在10271267之间2. 气化性 热稳定性各煤层热稳定性Ts+6平均值在52.674.8%之间,绝大部分热稳定性为较高和高热稳定性煤。 结渣性本区2煤平均66.3%。6煤平均32.9%。 低温干馏在工业上作为低温干馏用煤,一般要求焦油产率不低于7%,本区各煤层焦油产率(Tar)两级值在1.310.1%之间,平均值在3.46.3%之间,只有16个见煤点达到710%,为零星分布。各煤层均为含油煤,未达到工业品位。1.2.5.6 煤质及工业用途评价1. 煤质评价 煤质主要指标的变化程度根据煤类、原煤灰分和全硫的标

38、准差变化大部分煤层为煤质变化中等。 本区煤质主要特征综前所述,本区煤质具有以下特征:、煤的主要工业指标总的为低、低中灰分、特低低中硫、特低、低磷、高热值、不具粘结性。、煤对二氧化碳的反应性好,热稳定性好,可磨性中等,结渣性属弱到中等结渣性。、煤灰成分中硅铝氧化物所占比例较大,灰熔点低,灰分中以酸性矿物为主。、显微煤岩类型主要是含丝质的亮暗煤和暗亮煤,其中镜质组和丝质组占绝对优势。、可选性为中等易选和易煤(由简易可选性中煤含量法评价)。、各煤层均为第变质阶段深成变质煤。由两个煤类组成,煤质差别不大。2. 煤的工业用途本井田煤炭储量丰富,煤质优良,为不粘煤和长焰煤,不粘煤可用作纸原料和燃料,长焰煤

39、是较好的气化原料和锅炉燃料。 动力用途 火力发电用煤本区低灰、特低低中硫、高热值是火力发电理想用煤。但煤层燃点低、易自燃、易破碎,宜建坑口电厂或短距离运输用煤。 机车和各种锅炉用煤为使机车锅炉在短时间内达到额定产气量,保证行驶速度和牵引力,机车用煤除需有较高的发热量外,还应有较好的燃烧性能。表1.5梅花井井田可采煤层煤质主要指标及评价一览表煤层水分灰分全硫磷分发热量煤质综合评价MadAdSt,dPdQnet,d(%)(%)(%)(%)(MJ/kg)2-11.51-17.146.23-29.950.70-3.540.000-0.03022.37-28.61低中灰,中高硫,特低磷,高热值煤7.76

40、(72)14.63(72)2.03(71)0.004(72)26.74(67)2-22.62-19.296.85-26.530.32-4.690.000-0.02325.91-27.98低中灰,低中硫,特低磷,高热值煤8.27(69)12.30(69)1.35(65)0.003(70)27.04(10)23.76-14.869.53-13.670.47-2.340.000-0.00419.89-29.19低中灰,中硫分,特低磷,高热值煤8.19(10)11.52(10)1.71(9)0.002(7)25.88(70)31.99-17.936.10-41.010.29-5.070.000-0.1

41、0019.89-29.19低中灰,低硫分,特低磷,高热值煤7.76(73)13.64(73)0.98(72)0.005(73)25.88(70)4-12.55-18.244.22-31.070.21-2.490.000-0.03219.89-29.19低中灰,低中硫,特低磷,高热值煤7.91(70)10.82(70)1.17(69)0.003(69)25.88(70)4-23.29-17.175.99-25.040.20-3.040.000-0.02119.89-29.19低中灰,中硫分,特低磷,高热值煤8.07(45)10.20(45)1.17(30)0.003(42)25.88(70)53

42、.12-16.985.87-28.850.38-3.930.001-0.01419.89-29.19低中灰,低中硫,特低磷,高热值煤7.90(27)11.50(27)1.93(26)0.003(27)25.88(70)6-12.73-17.574.72-37.050.12-2.320.000-0.03123.48-29.14低灰分,低中硫,低磷分,高热值煤7.60(45)9.07(45)1.12(45)0.013(43)26.85(15)6-22.49-8.786.53-23.910.29-2.640.002-0.01123.95-30.60低中灰,中硫分,特低磷,高热值煤5.52(16)12

43、.66(16)1.05(16)0.006(16)28.69(44)62.57-10.585.02-14.450.28-2.270.003-0.03522.45-30.35低中灰,低中硫,低磷分,高热值煤6.13(45)7.88(45)1.14(44)0.015(46)28.41(42)1.2.5 其他开采技术条件1.2.5.1岩石工程地质特征1. 井田内松散覆盖层特征梅花井井田含煤地层几乎全部为第四系风积、冲积、淤积层所覆盖。厚度1.0027.68m,平均9.38m,不整合于各系地层之上。其底部为砾石层,是现代河流冲积物,并沿古河道分布、由沙和砾石组成,松散易流动,含水并可供饮用;中部为全井田

44、广泛发育的冲、淤积的黄土层,厚度不等,直立性强,为现代河流冲积所形成;顶部为现代风成沙丘及沙土层,流动性大。2. 井田内岩体质量初步评价该井田岩体组合主要是由砂岩,粉砂岩组成的沉积碎屑岩体和以由泥岩为主的粘土岩体。碎屑岩体一般成层较厚,质地较坚硬,为良好的工程岩体,而粘土岩体由于岩性软弱、强度低、抗风化能力差,且有强烈的吸水膨胀性能,一般为不良的工程岩体。评定岩体质量的优劣,有各种各样的观点、主人指标和评价方法,我国已故著名工程地质学家谷德振认为:岩体质量的好坏,取决于岩体的完整性、结构面的抗剪性和岩体的坚强性。由上述三个因素构成的综合指标,可以作为评价岩体质量的依据。3. 煤层顶底板岩石总体

45、特征由于受沉积环境的控制,各煤层顶底板岩性和厚度变化较大,井田内各可采煤层顶底板岩性主要为砂岩及粉砂岩,泥岩次之,部分煤层在局部范围内有泥岩或炭质泥岩的伪顶、伪底,在煤系地层的顶部有一定数量的粗粒砂岩及中粒砂岩构成煤层的直接顶板。纵观全井田煤层顶底板岩性,其总体特征如下: 岩石较松散。该井田由于在成煤阶段岩石成熟度较低,因此岩石一般比较松软,特别是泥岩及粉砂岩类。砂岩的胶结物大部分为铝土质及钙质,所以质地亦较松软,仅部分砂岩较为致密坚硬。 岩石极易风化。经钻孔中岩芯取出后在地表暴露约一月后的粉砂岩和泥岩,即风化成碎块及土块。较松软的砂岩也易风化成碎块,只有坚硬致密的细砂岩耐风化。 岩石多较完整

46、。井田内岩石节理、裂隙不甚发育,地质构造亦不发育,因此,岩石未遭破坏,大多较完整。4. 主要可采煤层顶底板稳定性评价在梅花井井田勘探中,分别在18线、21线和M7线的10个钻孔中对各主要可采煤层的顶底板岩石采取了126个样品(其中详查阶段5个钻孔、49个样品),对其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测试。主要可采煤层顶底板岩石稳定性评价结论如下: 顶板岩石2和2-1煤为易冒落、不稳定中等冒落、中等稳定的岩层;2-2煤煤为易冒落的不稳定岩层;6和6-1煤为易冒落、不稳定难冒落、稳定性较好的岩层。 底板岩石2-1、2-2煤为不稳定岩层;6煤、为不稳定稳定性较差岩层。1.2.5.2瓦斯、煤尘、煤的自燃1. 瓦斯该

47、井田各煤层中,瓦斯总含量最大值为1.68ml/g.r,最小值为0.04ml/g.r。在瓦斯总含量中,除2煤有两个点、4煤有一个点,其余各煤层点甲烷(CH4)含量均为零。井田内甲烷含量最大值为0.96ml/g.r。甲烷(CH4)含量均小于1m3/t,属低沼气煤层。2. 煤尘井田内各煤层煤尘均有爆炸性危险。3. 煤的自燃各煤层原煤着火点温度均较低,最高338,最低282,氧化煤样着火点温度274309,着火点降低值T0(T0=T原-T氧)2-42。井田内除2-2煤层自燃等级为自燃易自燃外,其它煤层自燃等级均为自燃,各煤层均有自燃倾向。4. 瓦斯、煤尘、煤自燃对矿井建设的影响评价 各煤层瓦斯总含量最

48、大值为1.68m3/t,其中甲烷含量均小于1m3/t,均属低沼气煤层。虽然各煤层瓦斯含量较低,但在生产中应防止瓦斯聚集造成的瓦斯事故的发生。 所有煤层火焰长度均大于400mm,各煤层均具爆炸性危险,该井田为有爆炸性危险煤层的井田。因此,矿井建设必须考虑通风设计,加强井下通风,采取有效的综合防尘、降尘措施,并建立完善的防尘、喷雾、洒水管路系统,安置防火设施,严防井下明火,以确保安全生产; 井田内各煤层均有自燃倾向,建井生产时,应经常清理井巷煤粉,密封采空区和老巷。同时将井上煤堆掩土盖砂,隔绝空气,避免氧化,以防煤炭自燃。1.2.5.1 区域水文地质概况区域水文地质区划属于陶(乐)灵(武)盐(池)

49、台地水文地质区中的西部低丘台地裂隙孔隙水亚区,其范围:西以马鞍山、面子山为界,北以长城,东及南边界至石槽、枣泉一带。面积约1500km2。本区地下水的形成与分布受自然地理及地质条件控制,呈现出西北地区待有的干旱、半干旱区的水文地质特征,并可划分为任家庄丁家梁矿区、碎石井矿区、鸳鸯湖矿区等水文地质分区。1. 岩石含水性地下水按其含水层埋藏条件和水力性质不同,可划分为孔隙潜水含水层组、裂隙、孔隙含水层组及岩溶裂隙含水层组。 孔隙潜水含水层组本含水层组由各种成因类型的第四系松散堆积层组成。在地貌上构成山间小型洼地及沟谷等 孔隙裂隙含水层组本含水层组由第三系、白垩系、侏罗系、三叠系、二叠系与石炭系等组

50、成。 岩溶裂隙含水层组该含水层组仅包括下古生界以奥陶系灰岩为主的地层,主要分布于横城矿区,大部为第四系及第三系掩盖,仅在马鞍山北端黑山一带有零星出露。其富水性一取决于岩溶发育程度与地貌条件。2. 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区域年均降水量200mm,蒸发量1784.3mm,地下水补给主要以大气降水为主。排泄方式除蒸发形式外,大部分渗入地下,沿基岩面(风化层面)迳流,或汇集于地形地洼地区形成潜水,或沿沟谷迳流汇入西天河,补给西天河沟谷潜水,向西汇入黄河。1.2.5.2 井田水文地质条件1. 含水层组划分及其水文地质特征勘探区内按含煤组、岩性组合及含水层水力性质埋藏条件等,由上而下划分为以下五个主要含水层组: 第四系孔隙潜水含水层组()本区第四系厚1.027.68m,平均厚9.38m,地下水主要赋存于风积沙、小型洼地及沟谷冲洪积层中。 风积沙潜水:分布于勘探区全区,沙层多形成新月型流动沙丘、半固定、固定沙丘,一般厚度10m余。 风积冲洪积潜水:根据基岩界面等高线图及第四系地层厚度等值线图分析,该含水层主要分布于基岩剥蚀面低凹地区。 侏罗系()含水层组 直罗组砂岩裂隙孔隙层间承压含水层组()本含水层组全井田发育,广泛分布,西部剥蚀变薄或缺失上含水层组:包括底部砂岩含水层隔水顶板以上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