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课程建设构想_第1页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课程建设构想_第2页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课程建设构想_第3页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课程建设构想_第4页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课程建设构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课程建设构想 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政府、高校、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大学生就业难表现出结构性失业和选择性失业并存的特征,不能简单地归结于高校扩招。应对就业困难的严峻挑战,从高等学校的角度分析,笔者认为不仅要注意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以适应市场和社会需求,而且还要切实加强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课程建设,以增强学生择业就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有必要对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课程的性质、特点、现状、内容、教法、考核、管理、条件与师资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和反思。 一、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的课程性质、特点 1 、课程性质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应是一门

2、学校结合经济社会发展、职场动态变化、国家法规政策、学生个体需求与专业培养目标,通过规范的课程开发确定一系列教学内容,采取形式多样的方法和途径,帮助学生获得有关职业、择业、就业与创业知识、技能以及经验,促进学生选择、获得并准备从事一项与个体匹配的职业并力求获得职业生涯发展成功的课程。 2 、课程特点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实质上是一门独特的通识类课程,不仅与大学英语、形势政策、高等数学等公共基础课比较差异较大,而且与学科专业类课程比较差异更显著。其课程特点可以归结为五个方面。 (1)综合性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的教学内容涉及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人才学、咨询学、礼仪学等多门学科知识。借鉴西方发达

3、国家职业、就业指导和生涯辅导的成功经验,这门课程应是建立在职业生涯辅导基础上的全方位的系统化的指导,要与学生的职业发展愿望相结合,与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相结合,与社会和市场的要求相结合。 (2)政策性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教学中应渗透理想信念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宣传国家的就业法规政策,引导学生把实现职业理想与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结合起来。 (3)全程性 职业生涯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循序渐进且不可逆转的过程。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也应是一个贯穿从入学到毕业的完整的大学教育全过程,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学习、心理与生活特点,设计相应的教学目标、教

4、学重点和教学方法,指导帮助学生自主进行选择、适应、获得或转换职业。 (4)实践性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是认知、实践与体验相统一的过程。不仅要引导学生认知职业世界、自我世界和社会环境,端正职业态度,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学生提高择业、就业、创业和生涯管理的能力,强化职业行为。学生就业主体的积极参与和获得体验是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最为突出的特点。 (5)实效性 着眼于学生自我认知、自我管理和生涯发展的能力培养,着力于学生择业、就业和自主创业过程中的释疑解惑,是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的吸引力和生命力所在。教学质量如何不仅体现在学生对于教师的教学测评分数中,更是体现在学生求职就业时的职业素

5、养和实践能力展示中。 二、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的课程内容、教法与考核 1 、课程内容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作为学校培养人才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教学对象要从毕业生向全校生延伸,教学内容要适应大学期间不同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实际,以年级和专业为划分单元,构建各有侧重、相互衔接并逐步深化的不同教学模块。 (1)职业篇:主题为“生涯意识与职业规划”,授课对象侧重一年级学生。 以特质因素论、人格类型论、生涯发展论、社会学习论、认知信息加工论等职业指导理论为基础,阐述职业对于提升人的生命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重要性、职业与专业之间的关系、所学专业对应的相关职业和行业的就业形势、

6、大学阶段对于职业生涯发展的深刻影响,强化生涯发展、职业规划和社会角色意识;分析影响职业生涯发展的个人、职业和环境因素,打造职业生涯发展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了解自我的兴趣、能力、人格和价值观以及测评工具,整合形成职业期望;厘清职业生涯发展决策的影响因素和方法步骤,构建积极的自我对话,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和大学学业计划,提高自我觉察和控制监督能力,成为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主人。 (2)学业篇:主题为“职业能力与素质拓展”, 授课对象侧重二年级学生。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一般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内涵。阐述产业、行业的划

7、分和概况、职业分类方法和类型、人才评价标准;了解劳动力市场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职业信息的内涵和获取途径;明确目标职业对于专业技能、通用技能以及个人素质的要求,把握专业技能与所学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评估个体职业素养的现状,探索提高专业技能、通用技能和个人素质的方法路径;开发闲暇时间尤其是寒暑假期间开展与目标职业相关的实习见习活动;掌握不良习惯的克服矫正方法。力求实现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由能力本位向素质本位的转变,从单纯的学习者的角色向综合的懂得经营自己和管理自己的职业人角色转变。 (3)就业篇:主题为“求职准备与心理调适”,授课对象侧重三年级学生。 这一阶段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帮

8、助学生参照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果断抉择,克服心理偏差,加强自我调节,在为升学或求职做积极有效的准备中把握机遇。从宏观层面上,阐述国家就业制度改革、就业法规政策与形势、与专业相关的行业就业现状、就业市场和就业程序;从微观层面上,介绍求职具体问题的应对策略,对于考研、留学或职业资格认证等方面还应给予个性化的咨询指导;从心理层面上,了解就业压力的内涵、来源和缓解方法,分析求职择业过程中各种类型的心理偏差和内在原因,增强对自我、对他人和对社会的适应性。 (4)事业篇:主题为“角色转换与创业发展”, 授课对象侧重四年级学生。 毕业生在从学生角色向职业角色的转换过程中,由于受到社会环境、家庭背景、自我评价、

9、人格心理、观念意志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伴随着新旧角色的冲突。毕业阶段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应突出职业适应、职业发展和创业指导方面的教育。阐述学校与职场、学生与职员的差别以及初入职场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厘清影响职业成功的内在因素和外部条件;分析乐业、敬业、精业的重要性;了解人际关系对于职业发展的作用、人际沟通的方式方法;介绍创业内涵、创业意义、创业知识、创业方法、创业者素质以及与大学生创业相关的政策法规,强化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和创业素质。 2 、课程教法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是集理论课、实务课和经验课为一体的综合课程,而且其经验课程的属性更加突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凸显学

10、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以学生而不是以教师为中心,强化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格外重要,教学方式应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共性与个性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等特点,要对学历、年级、专业相同的学生进行归类,要适当控制班级规模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 (1)案例式教学 案例式教学关键是要设计特定形式的教学材料案例,并掌握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案例的特殊技巧。要重视典型案例的资料收集和案例库建设,特别要注意引用近两届本学校、本专业毕业生在职业、学业适应与发展和择业、就业与创业过程中的鲜活实例。 (2)模拟式教学 模拟式教学是指通过对事件或事物发生与发展的环境、过程的模拟或虚拟再现,让

11、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进而在短时间内提高能力的一种虚拟实践性教学方法。大致可以分为组织准备、情景模拟、归纳提炼和评估总结四个基本环节,其中,组织准备是基础,情景模拟是主体,归纳提炼和评估总结是关键。如组织模拟面试、师范类专业模拟授课、模拟说课等。 (3)分组式教学 分组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通过共同探讨、互相补充等方式来获取知识的互助性学习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分组的标准可以是年龄、性别、兴趣、特长或者自由组合,分组的数目、小组的规模应当在教师的掌控范围之内。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或求职就业过程中遇到的特定问题,采用头脑风暴、课题探究、角色扮演等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同

12、伴间的交流、解释和答疑,深化对知识、能力的理解,促进对态度或观念的转变。 (4)报告式教学 主题报告或专题讲座是一种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多为宏观就业形势、就业法规政策、人才市场动态、成功人士创业经历或就业信息发布等。要多采取“请进来”的方式,邀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专家、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主管、职业中介负责人或职业生涯成功人士、杰出校友到学校做报告,现身说法,拓宽视野。 (5)网络式教学 网络可以超越时空,具有即时性、交互性和开放性。网络式教学是指突破传统的面对面课堂教学形式,以网络技术和计算机为依托,提供教学资源和在线功能,通过在线方式学习特定课程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13、。针对学生在职业适应、生涯发展和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网络教学平台可设置生涯规划、职业测评、简历制作、面试技巧、职场礼仪、专题点播等板块,实现信息共享、政策发布、网上招聘、远程面试和指导咨询功能五位一体。 3 、课程考核 考核内容应包括对于职业、就业和创业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以及实际形成的职业发展规划能力状况。由于职业发展规划与大学学习、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因此,要把学生对自我内在世界和外部工作世界的了解程度、短期大学学业目标和长期职业发展目标的确定和落实方案纳入考核范围。宜采用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重在过程评价的方式,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记录职业发展过程中的自我了解、职业了解和职业决策过程。对于知

14、识部分可以通过考试进行量化考核,对于能力部分可以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以及师生访谈进行定性考核,再结合课堂出勤和作业完成情况按一定比例评定综合成绩。 三、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的课程管理、条件与师资 1 、课程管理 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的成功运作必须在组织上要有专门机构负责并有一名校级领导分管,应将学生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工作从学生工作部门分离出来,成立学校职业与就业指导服务中心、院系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办公室两级组织以及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研究所或教研室,明确工作职责。采取多种途径调配任课教师,将课程设置和课时纳入各个专业的教学计划,完善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教材使用、

15、学生成绩评定办法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办法,加强教学检查督导,建立健全教学文档和管理文档,力争在合格课程的基础上建设成为一门重点课程或精品课程。 2 、课程条件 适当的稳定的经费投入是确保师资培训、设备购置、教学研究、调研考察等工作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和学生特点的校本教材与相关辅助材料的开发尤为重要,是加强课程针对性、个性化以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要避免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当前,教学软件、教学课件、测评工具、音像资料、网络课程等载体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建设比较薄弱,应逐渐予以充实、改进、提高和完善。 3 、课程师资 建立一支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是职业发展与就业指

16、导课程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由于课程针对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估,实践性、应用性特点明显,直接影响学生的生涯发展、职业抉择和学业进程。因此,教师的个性品质比教师本人的知识、能力更加重要。美国学者盖伊认为一名有效的职业指导教师应具备以下特征:对人具有浓厚的兴趣、充满好奇心并喜欢探究;具有倾听的能力,善于沟通,喜欢与别人交流;善于理解别人、设身处地考虑问题;较强的情感洞察力,善于处理各种情感问题;内省,对自己的能力有清醒的认识,并善于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把握自己;宽容,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幽默,可以发现生活中积极有趣的一面。教师可以从有一定工作经验有志于职业与就业指导的学生辅导员或学生工作干部中挑选成为专职教师,也可以从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学科的专任教师中挑选成为兼职教师,还可以从社会上选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