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英找准语言训练点有效运用语言文_第1页
黄英找准语言训练点有效运用语言文_第2页
黄英找准语言训练点有效运用语言文_第3页
黄英找准语言训练点有效运用语言文_第4页
黄英找准语言训练点有效运用语言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找准语言训练点 有效运用语言文字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应是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品味,体验特定情境中人物的情感,领会作品的人文内涵,领悟文本的表达方式。从具体的语言文字入手,使学习文本语言与接受人文熏陶融为一体。在这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始终遵循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尝试引导学生研读教材,品读文本,学习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学做真人,让绚丽多彩的语言、魅力无穷的语言成为语文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从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要实现读写结合,关键在于深度挖掘教材,找准读写训练点,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捕捉学生的真切感受,拓展写的空间,让学

2、生乐于动笔。何谓兴奋点?简而言之,即:情动笔动品美写美妙趣横生别出“新”裁。怎样才能找准训练点呢?下面我来谈谈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一、依据单元、课时教学目标、课后的练习,合理选择语言训练点单元教学目标以简练的语言阐述了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与难点,认真解读,可以帮助我们找准本单元的训练点。课时的教学目标与课后的练习也是我们确定语言训练点的主要参照。课时教学目标中的重点与难点是根据文本的内容、课后的练习而确定的。在教学中我们必须要借助语言训练的手段来突破重点与难点二、 教师用心研读教材,找准读写结合的训练点备课时选好训练点并据以设计出训练程序是搞好训练的基础,有时一个大的训练点一旦选定也就理清了教学思

3、路,完成了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备课时选好训练点的关键是认真阅读课文,即所谓“细读文本”。我们语文教师应当以普通读者、教师、学生三种身份细读教材文本,训练点是我们熟悉教材的过程中逐步确定下来的。当初步阅读教材的时候,似乎觉得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随着对教材的逐步熟悉和深入了解,又会觉得值得注意的东西很多很多,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筛选,筛选的根据有年段目标、教材特点,还有课后练习题。读写结合,就是在进行阅读教学的同时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读写结合应该以语言的训练为主。语言训练又分为语言品质和语言法则的训练。语言的品质训练包括语言的准确性、完整性、条理性、具体性等。我们在分析教材时要寻找有无适合此类训练的例子

4、。翠鸟一课,有这样一段话:“有时,小鱼刚隐约可见,翠鸟就蹬开苇杆,像箭一样飞过去,刹那间,叼起一条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这句话中“蹬”、“叼”、“贴”这三个动词很传神。教学中先让学生仔细读读这几句话,说说写出了翠鸟的什么特点,然后画出最能体现翠鸟敏捷的词语。接着把三个动词分别换成“踹”“含”“挨”,让学生比较,哪个更好。课文学完后,让学生写一种动物的活动,用上几个动词,做到用词准确。这样的设计既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也学习了语言表达的准确。有些课文虽然在语言品质方面没有训练点可选,在语言表达或写作方法上却有某些规律性的语言现象值得注意。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的第3、4段,是典型的总分段式,在学

5、生读懂课文了解段式的总分特点之后,让他们按总分段式的表达特点进行仿写训练。再如巨人的花园一文,作者通过巨人拆除围墙前后花园里景物的变化,表达分享使人快乐让生活更美的主题,对比的运用增强了课文的感染力,突出了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具体的情景,让学生使用对比的方法,体会对比的妙处。有些叙事类课文的故事情节往往有需要补白之处,可让学生根据故事情节的需要和自己的想象,进行补白训练。如小木偶的故事一文,让学生续写后来发生在小木偶身上的故事,这个训练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有些课文抒情性很强,很容易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师可以在学生的感情得到激发时,适时进行写的训练,还有些诗歌,可以让

6、学生改写成文章,有些美文可以改成诗歌,这些方法都可以让学生在读写结合的训练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三、在预习中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预习既是学生自学能力提高的有效平台,也是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提高的途径,更是学生课堂学习实践的延伸。因此,在布置学生预习前,向学生提出一定的要求,引导学生自觉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达到有效预习的目的。如:把文章读通读顺,利用工具书学会生字词,根据上下文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意思,把感受深刻的句子多读几遍,并写出自己的体会,把不懂的地方画下来,留到课堂上解决等都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有效方法。通过这样有目的、有重点的预习,为课堂教学的低耗高效做好充分

7、的准备。四、立足教材,坚持“一课一得”一篇文章,语言训练点是很多的。一节课上,朗读要训练,造句要训练,写段要训练名目繁多的训练,在短短的一节课内是很难收到效果的。我们在课前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文本的特点,舍次要的语言训练,突出主要的语言训练点,做到“一课一得”,循序渐进地训练。在课堂上关注一至两个训练点,花时间,练扎实,对学生理解与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大有益处。1、触类旁通放飞词语,读写共融大部分教师只管要求学生积累这,积累那,却很少操心如何让已积累的词汇“活”起来。这些堆积在学生知识库中的“消极词汇”,如果没有训练场让其经常“舒活舒活筋骨”,与现实世界的各种事物挂上钩,拉上手,它们将会悄

8、悄地从孩子的“积累库”里蒸发。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你要把生动的、使人心情激动的词装进儿童的意识。在装进去以后,不要使它成这一枝干枯的花朵,而要像一只离巢飞出的歌鸟,尽情地欣赏周围世界的美。借助词去认识周围世界的事物和现象,并且与此联系地认识词本身的极其细腻的感情色彩。让词在儿童的意识里活起来,欢蹦乱跳,使词成这儿童借助它去掌握知识的工具,这是多么重要。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不仅注重引导学生如何积累,还能设计各种训练的平台,打通积累与运用的管道,让读与写,积累与运用相辅相成,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共同提高。我在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一课时,在本课的结课时,设计了这样的练笔:这节课,我们跟随季老先生的脚

9、步,到德国的哥廷根的大街小巷进行了一趟美之旅,现在我们回到了我们的家乡。此刻你们一定有许多跟花有关的话想说出来,想做一些跟花有关的事。这样吧,拿起你的笔,把你的想法写下来,提示一下(指着黑板上两组词),选用上自己积累词语,让你笔下的花更美。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讲过:什么是训练呢?就是要使学生学的东西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从前辈的话语中,让我们更坚定了语文教学时时不忘借助文本的语言环境,为学生构筑更多理解与运用接轨的平台,让学习语言的输入与输出谐调统一,自主有效地构建学生自己的知识结构。2、向教材借表达方法如学习花钟这篇课文,文中第一自然段写“牵牛花吹起了小喇叭,蔷薇绽开笑脸,睡莲醒来,万寿菊欣然开放

10、-”等等让学生感受同样是“花开了”作者却用了不同的表达,还让我们从中读出各种花的不同姿态、不同性情,可见作者用词的准确、精妙,告诉学生这正是我们写作中所缺乏的。同时强调学生平时要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抓住它们的特点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学完这段后我要求学生回忆平时在校园里和公园里看见过的花,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来仿写一段话。学生写得兴味盎然,如“太阳花在中午十二点向阳开放;傍晚五点左右,茉莉花舒展着自己白花的花瓣;芍药花早上七点绽开了笑脸”等等。学生在模仿课文表情达意的同时也在实践中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之处,掌握相应的表达方式叶圣陶先生提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优美生动的教材,让学生感受

11、语言的精美,学习如何运用语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在表达上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仿写,学习作者的运用语言的方法。3、有的而放矢选材的最佳角度(1)模仿借鉴。创造是从模仿开始的。教材中有不少文质兼美的课文,从中撷取部分,可提供给学生作为习作的蓝本,为他们仿写找寻平台。学生在经历了对内容、情感的体验之后,再反观作者是如何进行表达的,即从表现形式的角度深入学习,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模仿练笔。如火烧云一文,用了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还有的句式,赞美火烧云颜色的变化,教学本课可要求学生先去读读写火烧云形状变化的句子,而后进行仿写。(2)再现情境。有些课文中的短短数语,却描绘出意味深长的意境,内容

12、深刻、隽永,此处安排学生练笔,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使其潜心体悟,展开意象的练笔,再现作者表现的意境,那会文章丰富的内涵就会鲜活起来。如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一句时,我引导学生写:李白在码头怎样送孟浩然,孟浩然又会怎样回答?船渐行渐远,李白又会怎样喊:“”,最后消失在碧水蓝天之间,李白望着江水 叹道:“孟兄啊,”通过练笔,使学生感受到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情深意长,感受到古诗言简意赅的魅力。(3)填补空白。留白是一种运用广泛的艺术表现手法,这种空白并非空而无物,反而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让学生通过入境体验、合理想象,填补这些空白,把简练的写具体,为含蓄的作补充,

13、这样的练笔,不仅让学生把积蓄在心中的情感倾泻出来,而且拓展了学生的情感和思维。 如我在教去年的树时引导学生:书读着读着,好多话作者想说却没说出来,给我们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我们来把作者没说的话出来,行吗?然后出示练习:1伐木工人要砍大树,大树对伐木工人说:“ ”2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好像在说:“ ”3唱完歌,鸟儿又能看了一会儿灯火,好像在说:“ ”练习,有机地把读书与创造思维结合,把读书与说写结合起来,这样的扩展想象练习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听说读写能力。、(4)评头论足。评头论足的对象很多,可以是对教材中人物的评价,可以是对是非曲直的判断,可以是对蕴涵道理的剖析,教

14、师应根据教材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对象。如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可以引导学生:你们想对村子里乱砍滥伐的人说些什么呢?匆匆 一文可以让学生创作关于时间的格言,特级老师于永正执教圆明园的毁灭这样设计练笔:“作为中国人,对霸权主义,对现在还在世界上称王称霸的国家,你不想说几句话吗?4、乐写而不疲训练的最佳密度。每一篇教材设计随文练笔,关键在于精心设计,合理把握训练的密度,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点燃学生的创作热情,让每一位学生读写得轻松,练得实在。长此以往,学生才能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让练笔发挥最语文课上,教师只要紧紧抓住语文之本文本的语言要素,确定准确的读写结合点,明确读写训练的目的,扎扎实实明明白白地进行写的训练,学生就会感受到表达的快乐,喜欢写、会写。 文本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只要有心,每课都会找到这样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