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苏教高中语文必修二导学案第四专题林黛玉进贾府第一课时_第1页
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苏教高中语文必修二导学案第四专题林黛玉进贾府第一课时_第2页
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苏教高中语文必修二导学案第四专题林黛玉进贾府第一课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林黛玉进贾府(第一课时)班级 姓名 小组 【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和红楼梦。2、了解课文中怎样描写贾府这一典型环境,理解环境描写的特点。【学习重难点】1、了解作者和红楼梦。2、理解环境描写的特点。【导学流程】1、 基础感知,. 作者简介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大约生于1715年,卒于1763年。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他出身于贵族世家,曾祖曹玺、祖父曹寅、父辈曹颙、曹頫祖孙三代四人,相继连任江宁织造达六十年之久。康熙年代,是曹家的鼎盛时期,康熙六次南巡,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其中四次是在曹寅任内。雍正继位后,开展了一场凶残的斗争,排除异己,其父曹頫因牵连其间,被抄家,从此衰落,

2、曹雪芹正值由盛而衰的过程,由贵公子降为“寒士”。 早年过着豪华的公子生活,晚年却穷愁潦倒,卖画度日,生活于贫困之中。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不能不引起他对过去经历的一切作一番痛苦而深刻的回忆,从而产生思想上的矛盾:一方面,少年时代贵族家庭生活在他身上留下的烙印,使他对本阶级怀有温情的眷念,思想上带有空幻的色彩;另一方面,社会的腐败,统治阶级的丑恶,使他对本阶级的面目有了认识,性格上具有叛逆的特征。这些都为他写出红楼梦这部伟大的作品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曹雪芹写作红楼梦的具体年月已无从知晓,只能从第一回中知道他“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写成。红楼梦共120回,前80 回在曹雪芹去世前10年左右

3、就已经传抄问世。到了18世末纪,高鹗()续写了后40回,补成了现行的120回本。所以说红楼梦绝不是一般的文学创作,是曹雪芹饱含血泪写成的。2.红楼梦红楼梦原名石头记,“红楼”即朱门之意,是豪门贵族的代称,“红楼梦”意为无论多么煊赫的权势,到头来无非是南柯一梦。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顶峰,所以有人慨叹道:“开讲不谈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全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为中心,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和腐朽本质,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发展趋势。本文选自红楼梦故事的第三回金陵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是全书的序幕组成部

4、分之一。本文以林黛玉进贾府的一天行踪为线索,通过她的所见所闻,介绍了贾府的一大批批重要人物,展现了贾府与众不同的豪华,拉开了红楼梦故事的帷幕。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女娲补天 在“女祸补天”的故事中,作者特意描写了一块“无材补天,幻形入世”的顽石。这便是随贾宝玉一起降生,又为贾宝玉随身佩戴的“通灵宝玉”。它对贾宝玉的叛逆性格有隐喻作用;一方面暗示他无“补天”之材,是个不符合封建社会要求的蠢物”;另一方面也暗示他与封建主义相对立的思想性格,具有像从天而降的顽石一样的“顽劣”性,难以为世俗所改变。 木石前盟 “木石前盟”主要交代了这块“无材补天”的顽石与绛珠仙草的关系。说明这顽石

5、在投胎入世之前,曾变为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了一棵“绛珠仙草”使其得以久延岁月,后来遂脱去草木之态,幻化人形,修成女体。在这顽石下世之时,她为酬报灌溉之德,也要同去走一遭,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这绛珠仙草便是林黛玉的前身。正因为有这段姻缘,在林黛玉初见宝玉时才有“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的感觉;贾宝玉也觉得“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至于“还泪”之说,正与节选部分“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相照应。 第2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第2回是交代贾府人物。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简要地介绍了贾府中的

6、人物关系,为读者阅读全书开列了一个简明“人物表”。第3回 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第3回是介绍小说的典型环境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林黛玉进府的行踪是这一回中介绍贾府人物、描写贾府环境的线索第4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第4回是展现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把贾府置于一个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来描写,使之更具有典型意义。同时由薛蟠的案件自然带出宝钗进贾府的情节。第5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第5回是全书的总纲。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隐喻含蓄地将红楼梦众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红楼梦只流传下80回,遗失了结尾,因此,对于红楼梦中人物的命运,基本上是依据这些隐喻揣摸出来的。至此,全书的主要人物、环境背景、发展脉络、人物命运基本上交代出来,小说的情节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