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级IE工程师IE工业工程基础知识讲义IE基础(一)内容引言第一章动作分析第一章秒表测时法第三章资源规划第四章工艺路线的定义与维护第五章流水线平衡分析方法弓|言(1-9页)美国工业工程师学会(AIIE )对工业工程的定义是:工业工程是 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设 置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门知识和 技术,以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 定、预测和评价。日本对工业工程(IE )的新定义日本IE协会(JIIE )成立于1959年。当时对IE的定义是在美国 AIIE于1955年的定义的基础上略加修改而制定的。其
2、定义如下:“ IE是对人、材料、设备所集成的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实施。 为了对系统的成果进行确定、预测和评价,在利用数学、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中的专门知识和技术的同时,还采用工程上的分析和设计 的原理和方法。”此后,根据AIIE的修改和补充,又在“人、材料、设备”上加 上了信息和能源。JIIE根据IE长期(特别战后)在日本应用所取得的成果和广泛 的应用,IE不论在理论上和方法上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JIIE深感过去的定义已不适于现代的要求,故对IE重新定义。其定义如下:“ IE是这样一种活动,它以科学的方法,有效地利用人、财、物、信息、时间等经营资源,优质、廉价并及时地提供市场所需要 的商品和服
3、务,同时探求各种方法给从事这些工作的人们带来满足 和幸福。”这个定义简明、通俗、易懂,不仅清楚地说明了IE的性质、目的和方法,而且还特别对人的关怀也写入定义中,体现了“以人为 本”的思想。这也正是IE与其它工程学科不同之处。这个定义可供 我们了解IE的参考。工业工程的发展简史科学管理时代(20世纪初30年代中期)工业工程时代(20世纪30年代后期现在)1, 吸收数学与统计学知识,创立了一系列IE原理与方法,(30年代后期40年代中期)2, 运筹学发生影响的时期(40年代中期70年代)3, 工业与系统工程时期(70年代现在与未来) IE的发展趋势1 ,研究对象和应用范围逐步扩大到系统整体;2,广
4、泛采用计算机和管理信息系统作为支撑;3 ,制造过程向高效,集成,和柔性的方向发展。 (CAD/CAM,FMC/FMS,CIMS,MRPII,ERP,JIT)4,突出重视生产率和质量的研究.5,更加重视人的作用,注重研究人与机器的最佳结合,要研究在高效率设施条件下,人的适应性和提高生产率的问题!勒和吉尔布雷斯的研究事例:1. 铁锹研究 1898年,泰勒在匹斯连钢公司发现以下现象: 当时,不管铲取铁石还是搬运煤炭,都使用铁锹进行人工搬运,雇佣的 搬运工动不动达五六百名。优秀的搬运工一般不愿使用公司发放的铁 锹,宁愿使用个人拥有的铁锹。同时一个是基层干部要管理五六十名搬 运工,且所涉及的作业范围又相
5、当广泛。在一次调查中,泰勒发现搬运工一次可铲起 3又1/2磅(约1.6公斤) 的煤粉,而铁矿石则可铲起38磅(约17公斤)。为了获得一天最大的 搬运量,泰勒开始着手研究每一锹最合理的铲取量。泰勒找了两名优秀的搬运工用不同大小的铁锹做实验,每次都使用秒表记录时间。最后发现:一锹铲取量为 21又1/2镑(约10公斤)时,一 天的材料搬运量为最大。同时也得出一个结论,在搬运铁矿石和煤粉时, 最好使用不同的铁锹。此外,还展开生产计划,以改善基层管理干部的 管理范围。进一步的,还设定了一天的标准工作量,对超过标准的员工, 给予薪资以外的补贴,达不到标准的员工,贝S要进行作业分析,指导他 们的作业方式,使
6、他们也能达到标准。结果,在三年以后,原本要五六百名员工进行的作业,只要140名就可以完成,材料浪费也大大降低。2. 砌墙动作的研究吉尔布雷斯从事的是建筑业。十九世纪末的建筑业,砌砖墙是施工的一 个重要部分。吉尔布雷斯发现不同的施工者在不同的场合下动作各不相 同,他认为其中一定存在一种最合理的施工方法,能使效率最高,施工 人员的疲劳度也最低。例如:当时,砌墙时砖头摆放在地面上,施工人员必须一次次的弯腰选 择砖头,选择比较良好的侧面。这样,不但施工人员容易疲劳,效率也 不可能高。吉尔布雷斯通过一系列研究,改进了施工方法,在施工人员 容易取放的高度上设置了一个摆放砖头的同时,另一只手拿着沾满混凝土的
7、抹板,改以前的单手作业为双手作业。经过这样的改进后,施工速度是以前的三倍以上,施工人员的疲劳度也 大降低。从以上事例中我们可以发现通过实施IE改善,不但可以生产效率得到 提升,而且可以降低员工劳动强度,并且为绩效管理提供了基准。对企 业而言,无疑是求之不得的好事。特别对于我国目前大多数企业而言, 多数属劳动密集型企业,管理以直觉为主,引进 IE 一定可以收到巨大 的成效。工业工程师(1) 工业工程师扮演的角色1, 工业工程师是诊断工厂、改善企业体质的医生2, 长期计划的规划者3, 多元化经营的构想者4, 多专长人力管理的促成者5, 高阶层决策的顾问者(2)工业工程师的任务1、人活动的子系统设计
8、-产品(货物与服务)的设计-过程的设计-制造(生产)系统的设计-物流设施规划-工作流程设计-工作地设计-维护与辅助工作程序设计-安全程序设计,等。2、管理控制子系统设计-全信息系统设计-组织设计-资源配置与定位-质量保证系统设计-运作控制-库存控制-MRP/MRP2/ERP JIT 或TOC系统的设计-人力资源规划与控制-再造(Reengineering ) 3、公用服务子系统设计-目标战略与规划、建模、分析和决策-市场研究与营销(market ing)-供应保障(Logistics) 与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企业内外部合作-企业业绩测试、评价与改进-政策法规与沟通的支
9、持数据库-金融与投资监测、分析与决策-再造决策,等。4、企业测度指标-第一类测度指标:?产销量、库存和运作费用,或?生产率、成本和利润率?交货期(T)、成本(C)和质量(Q),等。-第二类测度指标:?质量水平 ?企业竞争力?员工索质,等。5、运作规划与控制-产品开发 -营销计划-对信息流、物流的规划与控制-CRM-供应商选择、管理与合作-米购与库存控制 -财务控制-外部变化(干扰)IE工业工程师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基本方法(一) 问题的解决与决策 (problem solving & decision making )(1) 确定问题:先了解问题性质及症结所在。(2) 分析问题:从找资料、记录现况
10、、了解限制条件、探讨问题, 以深入问题。(3) 寻求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案。(4) 评估诸项方案,决定最佳决策。(5) 米取行动。(6) 考核行动结果,再提更佳解决途径。(二) 系统与方法工程( system & method engin eeri ng ) 从资料收集、组织、分析以及如何安排等数理计算及专门技术的方法来解决难题。(三) 工业工程的基本方法(简单介绍)1、调查与实证:提问技术2、定量分析:量化分析3、简化4、连续改进5、不断创新6、抓主要矛盾TOC方法 工业工程公理及意识IE公理:“一个人工或人参与的系统总是可以改进的,除非它已经消亡 或不值得再利用了”IE意识: 不断改进创新的意
11、识, 以人为中心的意识, 成本和效率意识, 问题和改革意识, 全局和整体意识, 工作简化和标准化意识, 快速响应需求意识等。让我们记住” there is always a better way!IE工业工程常用技术66732中:美国G.萨尔文迪主编的工业工程手册根据哈里斯对英国 家公司应用IE的实际情况调查统计, 常用的方法和技术为以下(1)方法研究;(2)作业测定(直接劳动);(3)奖励;(4)工厂布置;(5)表格设计;(6)物料搬运;(7)信息系统开发;(8)成本与利润分析;(9)作业测定(间接劳动);(10)物料搬运设备运用;(11)组织研究;(12)职务评估;(13 )办公设备选择;
12、(14)管理的发展;(15)系统分析;(16)库存控制与分析;(17)计算机编程;(18 )项目网络技术; (19 )计划网络技术; (20)办公室工作测定;(21 )动作研究的经济成果;(22) 目标管理;(23) 价值分析;(24) 资源分配网络技术;(25 )功效学;(26)成组技术;(27 )故事与可操作性分析;(28) 模拟技术;(29) 影片摄制;(30) 线性规划;(31 )排队论;(32)投资风险分析。以上内容是按应用的普及及程度大小次次序排列的第一章动作分析一、动作分析的目的与方法(一)动作分析的目的1、动作的定义按工艺流程、作业和动作的顺序分析制造系统。从投入原材料开始 到
13、成品为止的流程称为工艺流程。一旦确定了工艺流程,紧接着要确定 要一道工序最理想的作业方法。在实施各种作业的时间,操作者身体的 各个部位,如手、足、眼等有一个一个的活动。在此,我们将动作定义为工艺流程和作业的具体实施方法,如为寻 找、掘取、移动、装配必要的目的物、操作者身体各个部位的每个一个 活动。2、动作分析动作分析的定义:按操作者实施的动作顺序观察动作,用特定的记 号记录以手、眼为中心的人体各部位的动作内容,把握实际情况,并将 上述记录图表化,以此为基础,判断动作的好坏,找出改善着眼点的一 套分析方法。通过对各种各样的作业不断地进行动作分析,可进入“在日常生产 中不管对任何作业者抱有问题意识
14、,仔细观察事物,判断动作的好坏, 构思设计更好的动作顺序和方法” 这样的境界。这种境界称为动作意识。 对管理人员而言,具有动作意识是理所当然的事。操作者也要培训出动 作意识。3、动作分析的目的 简单地讲,动作分析的目的是把握动作的现状,找出问题并加以改 善,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操作者身体部位的动作顺序和方法;(2)了解以两手为中心的人体各部位是否能尽可能同时动作, 是否 相互联系;(3)明确各种动作的目的,动作过程中的必要动作和不必要动作;(4)了解必要的作业动作中两手的平衡。(二)动作分析方法可以分类以下两大类:目视动作观察法、影像动作观察法。 基于目视动作观察的有动素分析和双手操
15、作分析法,基于影像动作 观察的对应于不同类型的作业有高速摄影分析 (也称为细微动作影像分 析)、常速摄影分析、慢速摄影分析及 VTR 分析 (也称为录相摄影分 析)等。下面简介其中常用的一种:动素分析,就是观察人体中的手、 足动作和眼、头活动,把两手的动作顺序和方法与眼睛的各种活动联系起来,用18个描述动作最小单位的动素记号记录动作并加以分析的一种 方法。二、动素分析(一)动素与动素分析的概念1、概述在双手操作分析中如果把握了作业动作的实际情况,可以得到一定 程度的改善。但在此步,仅把握和分析了动作大概的实施顺序和方法, 还不能深入探讨每一个细微的动作和状态动素分析就是把作业动作进 一步细分为
16、手、足、眼、头等人体各部位的一个一个的动作,以便进行 极其细微的分析和讨论。吉尔布雷斯把这些以手、 眼活动为中心的基本动作总结为 18 种,并 将之取名为动素。 这种用动素记号详尽分析动作实际状态的方法就是动 素分析。动素分析,就是通过观察手、足动作和眼、头活动,把动作的顺序 和方法与两手、 眼的活动联系起来详尽地分析, 用动素记号记录和分类, 找出动作顺序和方法存在的问题,单手等待以及不合理动作、浪费动作 等问题并加以改善的一种分析方法。2、动素及其记号前面提及的 18 种动素可以分成以下 3 大类动素:第1类为有效动素, 即进行作业时必要的动作。 主要有:伸手、握取、 移物、定位、装配、拆
17、卸、使用、放手、检查等 9 种。对操作者的动 作进行分析时,这类动素应该取消的不会很多,分析、改善的重点是如 何缩短其时间。第2类为辅助动素。 主要有:寻找、发现、选择、思考、预置等 5 种 虽然此类动作有时是必要的,但有了此类动作后,将延缓第1类动作的实施,使作业时间消耗过多,降低作业效率,除了非用不可者外应尽量 取消。第3类为无效动素。主要有:拿住、不可避免的迟延、休息和可以避 免的耽搁等 4 种。由于此类动素不进行任何工作,这是一定要设法取 消的动素。(二)动素分析的目的和用途1、动素分析的目的(1)把动作分类归纳成 18 种基本的最小动作单位, 了解每个动作 的过程和状态,明确动作的顺
18、序、方法与双手、眼、足、头等人体各部 位动作之间的关系。(2)区别必要动作、 辅助动作和不必要动作, 找出产生辅助动作和 不必要动作的原因。2、动素分析的用途(1)取消不必要的动作;(2)探讨最适当的动作顺序;(三)动素分析的方法动素分析的对象是普通的重复进行的手工短作业,由于区分动作的 记号多达 18 个,因此与双手操作分析相比,需要更细微且一无遗漏地 分析动作。动素分析的步骤几乎与双手操作分析相同表6-2动素的名称、记号、代号与定义类别序号名 称记号代号例:用书 桌上放着 的铅笔写 字 动素定义 及注意事 项|记号说明第一类为元成 工作所必 要的动作 有效动素1伸手TE把手伸到 放置铅笔
19、的位置处空手移动 接近或离 开目的物 的动作空 手、移动 距离指实 际路径, 此动素不 能取消可 以改善: 缩短距 离,减少 其方向的 多突,尤 其是突 变。空手的形状2握取nG用手抓住 铅笔用手或身 体的某一 部位抓取 或控制目 的物的动 作手指, 时间很 短。改善 一次握取类别序号名 称记号代号例:用书 桌上放着 的铅笔写 字动素定义 及注意事 项|记号说明多件;改 进物体以 利握取; 工具物体 预先放好 以利握 取。|用手抓目的物的形状3移物TL用手抓住 铅笔移动用手或身 体的某一 部位承受 载荷改变 目的物位 置的动 作,拉送, 推送和滑 送也属于 此类动 素,减量, 适当器 具。手中
20、放置着目的物的形状4定位9P把铅笔尖 对准写字 的位置把手持的 目的物与 其他的装 配或使用类别序号名 称记号代号例:用书 桌上放着 的铅笔写 字动素定义 及注意事 项|记号说明的目的物 取得正确 有位置关 系的动作|把目的物放在指尖的形状5装配#A为铅笔套 上笔套使两个或 两个以上 的目的物 合并的动 作|组合形状6拆卸卄DA打开铅笔 套将一物分 解为两个 或两个以 上目的物 的动作从组合形状中拆除一物体7使用UU正在写字 的时候利用器具 或装置所 做的动作。用手 改变目的 物形状态,性质 的动作也类别序号名 称记号代号例:用书 桌上放着 的铅笔写 字动素定义 及注意事 项|记号说明属于此类
21、 动素自动,减少 注意力英语Use的第一个字母U8放开RL把手中的 铅笔放下放开由手 或身体的 某一部位 控制着的 目的物的 动作。改 进:减少 放开的注 意力;在 运输途中 放手从手中落出目的物的形状9检杳0I检查所写 的字是否 正确将目的物 的性能、 质量、数 量与规定 标准相比 较的支 作。取消 或合并; 改善条类别序号名 称记号代号例:用书 桌上放着 的铅笔写 字动素定义 及注意事 项|记号说明件,减少 时间放大镜的形状第二类将延缓第 一类动作 辅助动素10寻找6SH寻找铅笔 放在何处用眼、手 等五种感 官寻找目 的物的动 作|用眼寻找目的物的形状11发现F看见铅笔在寻找动 作之后,
22、找到目的 物瞬间的 动作|用眼看到目的物的形状12选择ST从数支铅 笔中选择 恰当的一 支铅笔使作五官 从数个物 件中选定 目的物的 动作指向目的物的形状13思考PN回忆忘记以思考为 主的理解类别序号名 称记号代号例:用书 桌上放着 的铅笔写 字动素定义 及注意事 项|记号说明掉的单词和判断等 心理活动用手摸着头的形状14预置PP改正铅笔 的握持以 便于写字为了便于 下一个动 作的实施 调整目的 物的位置 使其正好 处于最好 的朝向而 完成的动 作保龄球瓶立着的形状第三类与工件 无关的动作动素15拿住nH在写字的 时候要压 紧纸用手或身 体的某一 部位保护 目的物维 持原状的 动作I用磁石吸住
23、目的物的形状16不可避免 的迟延UD用于停电 而无法写 字由于机械 的自动进 给而造成 的等待以类别序号名 称记号代号例:用书 桌上放着 的铅笔写 字动素定义 及注意事 项|记号说明及双手操 作时的某 只手的空 闲。迟延 不是有效 动作,但 操作者不 负责任|人被绊倒的形状17可以避免 的耽搁1OAD由于观望 别处而停 止写字不含有效 动作,但 操作者可 以控制的 迟延。|人躺着的形状18休息1R由于手发 酸而停止 写字为了恢复 疲劳,身 心活动处 于休息状 态|人坐在椅子上的形状三、动作经济原则(一)动作经济原则的定义在生产现场最必要的是人、机器和物料,称之为生产的三要素。 在生产的三要素中
24、,必须正视,操作者的体力是不能贮存起来的。 为此,应重视在生产中省力装置和机构的使用,推进机械化的实施,将 操作者用在非用人不可完成的工位上,改善作业环境,实施合理化的作 业方法,取消作业中的不合理、 不稳定因素和浪费, 充分发挥人的潜力。 因此,有必要遵循动作经济的原则来分析和研究生产现场的作业动作。在作业过程中要经济地使用动作,必须观察和分析动作:(1)是否只使用右手而让左手空闲着;(2)工作是否处于难于处理的位置;(3)若使用工夹具是否减少人数也能轻松地进行作业;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改善,既可以提高作业的效率,也能确保产品的 质量。要追求动作经济,必须具备动作意识,经常分析一个一个的操作动
25、 作,彻底排除动作中的不合理成分和浪费,达到动作意识:(1)明白合理动作与不合理动作的区别;(2)明确动作错误的原因,判断合理动作,认获得进一步改善;(3)全身心地投入动作研究, 思考合理动作方法、 作业配置和工夹 具。以上三条称为动作意识,具备动作意识后可以进一步提高问题意识 和改善意识。动作经济原则,就是人为了以最低限的疲劳获取最高的效率,寻求 最合理的作业动作时应遵循的原则。(二)动作经济的 4 条基本原则1、减少动作的数量2、双手同时进行动作3、缩短动作的距离4、轻松动作(三)关于动作的三要素 动作方法 作业现场布置 工夹具与机器四、动作经济原则的应用(一)基本原则| 减少动作数动作数
26、越多,作业时间越长。因此,要避免不必要的动作,物料和工具的放置要便于使用,尽量减少动作数,或一次完成2个以上的动1、关于动作方法(1)取消不必要的动作如果存在不必要的动作,当然要使作业时间变长,使宝贵的时间消耗在无用的动作上。例如:利用定量容器取消计数动作结果造成动作浪费(二)基本原则II 双手同时进行动作 人们经常用一只手代替万用夹钳等夹拿住工件, 因此有必要经常注意到同时使用双手动作,同时要改善作业现场和工夹具以便于双手同时动作。1、关于动作方法(1)双手同时开始同时完成动作(2)双手对称、反向同时动作例如:人们经常利用夹钳拿住待加工零件,另一只手将螺钉放入螺 孔,然后再拿取电动起子锁紧螺
27、丝,可以利用特殊工装夹具将工件固定 然后一只手取螺钉,同时另一只手取电动起子锁紧螺钉。(三)基本原则III 缩短动作距离1、关于动作方法(1)便于用最适当的人体部位动作(2)用最短的距离进行动作例如:利用桥式操作台缩短动作范围。改善前改善后2、关于作业现场布置(1)在不防碍作业的前提下尽量使作业区域狭窄3、关于工夹具与机器(1)利用重力和机械动力送进、取出物料激剧改变方向连续圆滑改变方向(2)用人体最适当的部位操作机器 例如:运用滑槽缩短工件的运送作业距离(四)基本原则IV 轻快动作(1)使动作不受限制轻松进行(2)利用重力及其他机械电磁力动作(3)利用惯性力和反冲力动作(4)连续圆滑地改变运
28、动方向五、动作经济原则的发展巴恩斯的 22条原则动作经济原则为吉尔布雷斯首创,后经多位学者研究改进,美国巴恩斯将此原则分为 22条,归纳为三大类:(一)关于人体的运用(第1 8条)1 、双手应同时开始并同时完成其动作。2、除规定的休息时间外,双手不应同时空闲。3、双臂的动作应该对称,反向并同时进行。4、手的动作应以最低的等级而能得到满意的结果。5、物体的运动量应尽可能地利用,但是如果需要肌力制止时,则应将其减至最 小的程度。6、连续的曲线运动,比方向突变的直线运动为佳。7、弹道式的运动,较受限制后收控制的运动轻快自如。8、动作应尽可能地运用轻快的自然节奏,因节奏能使动作流利及自发。二)关于工作
29、地布置(第 9 16条)9、工具物料应放置在固定的地方。10、工具物料及装置应布置在工作者前面近处。11、零件物料的供给,应利用其重量坠送至工作者的手边12、下移应尽量利用重力实现。13、工具物料应依最佳的工作顺序排列。14、应有适当的照明,使视觉舒适。15、工作台及座椅的高度,应保证工作者坐立适宜。16、工作椅式样及高度,应能使工作者保持良好的姿势。三)关于工具设备(第 17 22条)17、尽量解除手的工作,而以夹具或脚踏工具代替。18、可能时,应将两种工具合并使用。19、工具物料应尽可能预放在工作位置上。20、手指分别工作时,其各指负荷应按照其本能予以分配。21、设计手柄时,应尽可能增大与
30、手的接触面。22、机器上的杠杆、十字杆及手轮的位置,应能使工作者极少变 动姿势,且能最大地利用机械力。第二章 秒表测时法一、概述(一)、秒表测时法的定义秒表测时法是作业测定的一种主要技术,以秒表为主要计时工具, 通过对工序作业时间的直接测定,并经过评比和宽放,从而建立和制订 按规定标准完成一项作业的标准时间。(二)、秒表测时法的特点1、以工序作业时间为对象,常应用于第二阶次的工作;2、在一段时间内,连续地直接观测并记录作业人员的作业时间消耗;3、需要评比;4、常应用于重复循环型作业。(三)、秒表测时法的用途1、对于新作业,用于制定标准时间;2、对于旧作业, 因原有作业方法或材料发生变化, 用于
31、修订原有标 准时间;3、比较工时标准与实际工时的差别, 可以及时发现与处理生产中的 问题;4、为制订工资奖励制度提供科学的依据;5、便于在生产前预先确定成本,控制预算;6、决定工作日程及工作计划;7、决定机器的使用效率,并用以帮助解决生产线的平衡。(四)、秒表测时法的测时工具1、秒表2、记录板3、记录表(见表1-1 )4、铅笔5、计算器6、测量距离及速度的仪器等表1-1常用秒表测时主表秒表测时主表部门:研究号:作业:总第页共口号页车间/机器:号工具和量具:111开始时间:111结束时间:111延续时间:111操作人:1 1111时钟号:产品/零件:号研究人员:图号:材料质量:日期:审定人:、亠
32、 注意:现场平面布置图、装配图、部件图见反面或另面工作评比秒表扣除基本工作要素说评比秒表扣除基本要素的明的说明读数时间时间读数时间时间厶二、秒表测时法的实施步骤(一)、选择研究的作业这取决于秒表测时的目的。通常进行秒表测时是出于下列原因:1、新作业,过去没有标准时间;2、原有作业方法或材料发生变化,必须修订原有标准时间;3、生产中出现瓶劲,要研究改进措施;4、配合方法研究,确定更合理的作业方法;5、为实施新的工资奖励制度作准备;6、某些作业成本过高,要研究改进措施。作为秒表测时研究的作业, 必须是经过方法研究后确定的标准作业, 即首先要确保方法正确(二)、选择操作者通常在所选择的作业上工作的操
33、作者不止一个,选定的人员应该是 一个“合格工人”。即能使用正确有操作方法,受过良好的训练,具有 相当的实际操作经验,操作技术在同类操作人员中达平均选进水平,并 能与工作研究人员进行良好的合作。(三)、收集和记录一切可能影响工作开展的有关作业、操作人员和环 境条件的资料。需要收集的资料可分为以下几类:1、需要时可迅速检索和鉴别研究内容的资料:2、可正确识别制造的产品或零件的资料:3、能正确识别工艺、方法、工厂或机器的资料:4、能识别操作者的资料5、研究的期间6、工作条件温度、湿度、照明度、噪声以及其它影响操作者生理与心理的资料(四)、将作业划分为单元为便于评比,并确保生产工作(或有效时间)与非生
34、产工作(或无 效时间)分开,需要将作业划分为单元。1、划分的目的(1)便于评比。一个作业所包括的动作,不但数量多,且性质亦很 复杂,很难评比其快慢。因此将作业分为若干单元,每一单元的动作不 但数量减少,并且均为性质相同的动作,个别评比每一单元的快慢要容 易而准确得多。而这些个别单元的时间加起来,亦同样等于整个作业的 总时数,这就是为什么要分解作业的主要原因。(2)介绍一作业内容的最好方法, 就是将此作业分为若干具体可量 计的单元。详细记述的单元还可做为“作业标准”培训新工人。(3)可对不同类型的单元进行鉴定和区分, 以便不同的单元按其类 型得到适当的处理。(4)便于检验工作方法,这样可以很快地
35、发现遗漏的或增加的单元。(5)确保生产工作(或有效时间)与非生产工作(或无效时间)分 开。(6)如已制定出每个单元的标准时间, 将其综合, 即为整个作业的 标准时间。且以后单元如遇有增减时,亦可迅速算出其标准时间。2、单元的类型1、重复型单元:是在作业的每一工作循环中都出现的单元。 例:拿起零部件进行组装的单元; 将完工的零件放在一旁的单元等。2、临时型单元: 是一种不在作业的每一工作循环中出现, 而是定时 或不定时出现的单元、例:校正压力或机器安装;接受工厂指令临时性单元是一种有用的工作,是作业的一部分。它将包括在最终的作业标准时间内。3、固定型单元:是一种在任何情况下基本时间保持不变的单元
36、。 例:启动机器,检测尺寸;旋紧螺帽,安装刀具。4、变化型单元:是基本时间随产品,设备或工艺的特性(如规格、 重量、质量等)不同而变化的一种单元。(五)、测时测时方法包括归零法、累计测时法、周程测时法、连续测时法1、归零法:在第一单元的始点启动秒表,于第一单元的终点按停秒表,读取表上读数,然后使表针回复到零位。次一单元开始,再开动 秒表,如此不断记录每一单元时间,这一方法的优点是不必进行减法运 算,缺点是因要归零,所以费时,易漏记。2、累计测时法:用两个秒表,由一连杆机构连接。一标开动,另 一表停止; 一表停另一表即开动, 停止表上的时间, 读取后即归回零位 此法最大缺点是携带不便。3、周程测
37、时法:单元甚小且周程甚短的作业,可用此法。此法采 用每次去掉一个单元的办法来测时。4、连续测时法:为了避免秒表指针归零时产生的时间累计误差,连续测时法在启动秒表后,持续不停的进行测定,即在每个单元的始末 处,从转动的指针位置读取并记录时间值,各个要素的时间值待观测值 终止后,用减法求之。测时后需对记录的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检查各个观测时间,删去 其中的异常值。(六)、计算正常时间 所谓正常时间则是以一种不快不慢的正常速度完成工作所需的时间。正常时间二观测时间X评比系数某作业的正常时间二刀每一单元的观测时间X 评比系数。(如何求评比系数将在下一节详细阐述)(七)、确定宽放时间如果以正常时间为标准
38、时间,则必然使操作者从早到晚工作,而不 能有任何的停顿或休息。所以在制定标准时间以前,必须找出操作时所 需的停顿或休息,加入正常的时间,这才符合实际的需要,也才能使操 作者稳定的维持正常的操作。这种进一步进行修正的时间称为“宽放时 间”。宽放时间的种类(1)休息宽放时间: 消除在特定条件下从事特定工作产生的生理和 心理疲劳,并照顾工人个人的需要所给予的宽放时间,休息宽放时间的 长短取决于工作的性质。休息宽放时间有两个主要组成部分: 固定宽放时间和可变宽放时间。固定宽放时间包括: 个人需要的宽放时间: 用这种宽放时间可离开工作地点, 满足个 人需要,如盥洗,上厕所、喝水,许多企业一般规定占基本时
39、间的 5-7%。 基本疲劳的宽放时间: 这种宽放时间, 一般是常量, 主要考虑到 工作时体力的消耗和缓解单调乏味的心理状态, 一般占基本时间的 4%。这种规定适合于坐着工作,在良好工作条件下人事轻微劳动,以及只正 常使用手、脚和感官的工人。可变宽放时间:是在工作条件与上述情况情况显著不同情况下附加 在固定宽放时间中的时间,比如由于环境条件恶劣无法改善,使得工作 进增加了紧张和精力,等等。(2)意外宽放时间: 是一小部分宽放时间, 用以从事合法的和预料 到的工作项目或诞误,由于不正常发生或发生得不规律,所以精确衡量 是不经济的。通常规定此类宽放时间不得超过正常时间的 5%。(3)特别宽放时间:
40、可用于不属于工作循环正常部分、 但对顺利完 成工作至关重要的任何活动。这种宽放时间可以是永久性的,也可以是 临时性的,确定时应当慎重。按发生的情形可分成 2 类 周期动作宽放时间:如刃磨工具、清洁机器或工厂、周程检查、 发生在一固定间隔或某一定周期之后的动作时间。 干拢宽放时间: 一人操作多台机器, 当在这台机器操作时, 另一 台机器已停止,等待来操作。(4)政策宽放时间:政策宽放并非“作业测定”的一部分,但应用 上实际有效。它是作为管理政策上给予的宽放时间。它不但能配合事实 上的需要,而且能保持“作业测定”的原则不受破坏。例如因某种原因,某类工人在市场上的工资已升高,按工厂标准工 资已无法雇
41、到此类工人时, 则可以将其差额用 “政策宽放” 的给予补偿。 其它如材料的品质不良,或机器的机能欠佳时,也都给予此类宽放,当 这些影响因素消失时,这种宽放也就取消。3、宽放时间计算的基本模式个人需要固定基本疲劳宽放时间紧张和过劳环境可变宽放时间总宽放时间-I-在特定情况下使用休息宽放时间基本时间工作量政策宽放时间宽放时间计算的基本模式见图2-1从模式中可以看出,休息宽放时间是唯一加入基本时间的主要组成 部门。其它宽放时间,如意外的、政策的和特别的宽放时间,只在某些 情况下才使用。宽放率(%)=(宽放时间/正常时间) X 100%(八)、第八步骤:计算标准时间标准时间可用以下几个公式计算标准时间
42、二平均观测时间 x评比系数+宽放时间标准时间二正常时间+宽放时间标准时间二正常时间x ( 1+宽放率)三、评比的等级为了有效地对观察的操作与理想速度进行比较,必须有一个数字等 级供评估。这时评比可以作为一种系数,乘观察的时间,求出正常。使用的评比等级有多种,最常用的速度评比等级有100130, 75100, 6080, 0100共4种,其中0100的速度评比等级是英国 标准学会批准的等级。表3-1是根据上述级别所定的各种工作速度。表中列出了各等级评 比的标准及参考的数字,每个等级的较低数字,表示计时工资制的工人 达到的工作速度,较高数字表示在奖励制度推动下努力工作达到的正常 速度,如果工人的操
43、作超出了标准速度,评比高于等级的上限,如果工 人的操作低于标准速度,则所取评比低于等级的下限。这样,作业测定 人员可根据他的观测,选取当的数字作为速度评比。选取时一般按5的 倍数取齐,例如不取73 , 91而取75, 90表8-8主要评比等 级的各种工作速度等级可比的步行速度60-8075-100100-1330-100说明英里/小时公里/小时标准0000 无活动40 50 67 50甚慢;笨拙,乱摸,操作 23.2者似在半睡状态,对工作无兴趣。60 75 10075稳定,从容,不忙乱地操3 4.8作,如同未实行计件工资制在适当监督下工作的工80 100100120人,似乎缓慢,但在观察 下时
44、间并无有意地浪费。133 100 轻快有条理地进行工作, 4 6.4 (标准测速)正如一个实行计件工资制 的合格工人,有信心地达 到了必要的质量标准和精确度125 167 125 甚快;操作者表现有高质 5 80 自信心,操作熟练,动作 协调,大大超过中等训练 水平工人。150 200 150 特别快;精神集中,紧张, 6 9.6似乎不能持久,只有少数 拔尖的工人才能达到这种 “完美”的水平。第三章资源规划一、资源规划的相关概念(一)相关概念生产资源指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人员、设备、场地、老化装置、周转工具、备件、辅料以及工具工装等资源。其中,主要生产资源包括人员、设备、场地等资源;辅助生产资
45、源包括老化装置、周转工具、备件、辅料以及工具 工装等资源。资源规划指通过分析、计算,作出相应的生产资源需求量的预测、计划方案以及对场地进行合理地分配和布置。(二)目的规范和指导华为公司电装事业部规划生产资源需求量的业务 行为和评审、选择和调整方案的行为,保证资源规划结果的合理性与满 意性,以及规划业务本身的规范化、协调与高效。(三)适用范围适用于华为公司电装事业部制定资源需求量规划的部门,根据生产目标,进行生产资源规划的业务行为。二、资源规划的相关内容(一)规划过程简介根据上级下达的规划任务或主动根据生产形势需要,IE与调度部门准备各种参数值、整理加工计划并经过相应的专项评审,确定数套(2套以
46、上)输入方案。IE部门根据各方案所确定的参数、计划和标准 工时计算、预测各方案相应的人员、设备等主要生产资源的需求量,并 计算、确定辅助生产资源的需求量,提交相关主管评审,评审通过之后 提交多方案(2套以上)的规划报告。1(二)输入与输出1、输入:标准工时、加工计划、规划所需的各种参数值。2、输出:生产资源规划报告。三、资源规划流程(一)规划流程图1、生产资源总规划流程图结束2、主要生产资源规划流程图开始000确定各参数现值E、事业部门各种预期参数值 /IE、调度部门确定各参数现值IE、调度部门001002预测计划期参数值IE、调度部门003NOOK004相关主管005006OK007计划评整
47、理加工计划调度部门相关主管确定加工计划调度部门NO008确定计划期参数值IE、调度部门IE部门加工计划 计划部门整理标准工、机时标准工、机时IE部门009计算工、机时需求IE部门011计算设备需求计算直接人员需求场地规划IE部门IE部门IE部门013确定外协比例调度部门014调整规划IE部门015NO016OK规划评审目关主管” 主要资源规划报表提交规划报告IE部门3、辅助生产资源规划流程图000生产计划调度部门特殊策略IE部门独立需求相关部门开始下达辅助资源规划任务电装事业部001002NOOK规划参数IE部门确定计划期参数值 IE、调度部门参数评审0030)04005006007周转工具规
48、划老化资源规划辅料规划备件规划工具规划iE部门IE部门焊接工艺科设备科PE、生产部门111r1r008目关主管NO009OK提交正式规划IE部门辅助资源规划报表结束9 流程说明(二)流程说明1、生产资源总规划流程说明01 主要生产资源规划IE、调度部门对设备、人员、场地等主要生产资源进行规划,流程图与流程 说明详见本流程 8.2与9.2 ; 02 辅助生产资源规划IE、调度部门对辅助生产资源包括老化装置、周转工具、备件、辅料以及工具等辅助生产资源进行规划,流程图与流程说明详见本流程 8.3 与9.3;2、主要生产资源规划流程说明000 下达规划任务事业部华为公司各事业部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向I
49、E和调度部门 以及上游计划部门下达年度资源规划任务、月度滚动计划任务以及 临时规划任务,明确计划期的时间以及其它必要的信息; 001 确定各规划参数的现值IE、调度部门利用概率统计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各影响资源需求 结果的规划参数的现值,包括:工作效率、间接异常率、设备利用 率、维修比例、中试比例、计划外因素(综合预留率)、班次与制度工时、外协比例、在制 / 库存比例等;002 预测计划期的参数值IE、调度部门根据各参数的变化趋势以及未来环境的变化,预测各参数在未来计划期内的值;003 参数评审相关部门主管对于以上各参数,由工程部门、调度部门、生产部门、事业部相关主管进行评价、审核,需作重
50、大调整的由IE、调度部门重新制定;004 确定计划期参数值IE、调度部门根据评审结果,IE与调度部门分别确定各种规划参数在计划期内的合理预测数值;005 整理加工计划调度部门对上游计划部门提供的加工计划进行核对,并整理成为规划所需要的格式。对不合理的部分向相关部门进行反馈和纠正;006 计划评审相关部门主管对于整理后的加工计划,由调度部门、工程部门、生产部 门、计划部门、相关事业部主管进行检查、评价、审核,需作调整 的由调度部门与计划部门协商修订计划;007 确定加工计划调度部门根据评审结果,调度部门最终确定、提供资源规划所需要 的正确的加工计划;008 整理标准工时、机时IE部门对经过评审确
51、定的加工计划中涉及的项目,给定各工序的 标准工时,并整理成为规划所需要的格式;009 计算工、机时需求IE部门IE 部门根据既定的规划模型和计算关系,利用所确定的多 方案加工计划和的各预测参数,计算完成各方案计划生产任务所需 要的人工工时和机器机时;010 计算设备需求IE部门根据制度工作时间、班次等参数,计算设备需求;011 计算直接人员需求IE部门根据制度工作时间等参数,计算直接人员需求;012 场地规划IE部门根据物流规划、作业流程规划、设备人员规划、中试新产 品转产的独立需求,IE对场地的需求量和分配、布置进行规划,包 括生产区域和办公区域,祥见场地规划作业指导书; 013 确定外协比例外协专家团、调度部门外协专家团与调度部门调查现有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3710-2025科学数据安全审计要求
- 养殖库房出售合同范本
- 单位锅炉人员合同范本
- 个体工商合同范本
- 专业白蚁防治服务合同范本
- 养老机构销售合同范本
- 医疗设备议标合同范本
- 化工钢材采购合同范例
- 介绍费协议合同范本
- 劳务派遣合同劳动合同范本
- 铜及铜合金物理冶金基础-黄铜
- 煤矿信息化管理制度
- 金融科技学-完整全套课件
- 物理学史中国古代物理学
- 导管滑脱应急预案演练住院患者导尿管道滑脱
- (完整)小学语文考试专用作文方格纸
- 软考中级网络工程师学习笔记(考点归纳总结全)
-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质量分析
- YS/T 914-2013动力锂电池用铝壳
- GB/T 28193-2011表面活性剂中氯乙酸(盐)残留量的测定
- 油田化学剂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