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公园调查报告2篇word版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4/11/eccdce4b-a2aa-4506-a283-bb5d24191bba/eccdce4b-a2aa-4506-a283-bb5d24191bba1.gif)
![2021年公园调查报告2篇word版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4/11/eccdce4b-a2aa-4506-a283-bb5d24191bba/eccdce4b-a2aa-4506-a283-bb5d24191bba2.gif)
![2021年公园调查报告2篇word版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4/11/eccdce4b-a2aa-4506-a283-bb5d24191bba/eccdce4b-a2aa-4506-a283-bb5d24191bba3.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编word文档 下载可编辑从7月11号开始到7月13号,也就是今天我们的调研之路已经走了两站了,接下来的这一站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走的这一站就是五龙潭公园。五龙潭公园内有11处名泉。分别是五龙潭,古温泉,贤清泉,天镜泉,西蜜脂泉,还有新入选的月牙泉,官家池,回马泉,虬溪全,玉泉以及濂泉。首先先介绍一下我们的计划和路线调研前期开会商议调研整体框架,进行具体分工。调研的前一天晚上开会制定出第二天具体的调研细节,路线和内容。调研当天回学校之后整理当天资料。针对每一个泉,我们都会放上一张网上的照片和我们调研照的照片以进行对比说明。7月12号晚上我们团队开会制定7月13号的具体调研内容,列出11个泉的地理
2、位置和特征,方便寻找。并查询最近的交通路线。7月13号早上8点准时出发,乘坐66路公交车在西门站下车,往北走大约150米到五龙潭公园。接下来介绍一下我们对五龙潭内各个名泉的调研五龙潭五龙潭又称龙居泉、灰湾泉,潭水深达6米余,是济南最深的一处泉水,水流常年不涸。五龙潭曾列为金、明、清三代七十二名泉。五龙潭泉群为济南四大泉群之一,周围有泉29处。相传,昔日五龙潭水深莫测,每遇天旱,到此祷雨辄应。元朝初年,潭边建庙,内塑五方神龙,后人便称其为五龙潭。关于五龙潭的形成,历史记载和民间传说很多。元代散曲家张养浩在复龙祥观施田记中说“闻故老言,此唐护国公秦琼府邸遗址,一夕雷雨,溃而为渊。”北魏时,五龙潭边
3、建有“客亭”,唐代称“历下亭” 。关于五龙潭的传说,是众说不一,但是大家对于五龙潭是秦琼的府邸这一说法没有质疑。五龙潭水面宽阔,比较清澈,从远处看像是一面镜子,但是那并不是说水澄澈如镜,而是那狂阔的湖面对光的反射,仔细看看潭水,虽然能比较清楚的看见鱼在游动,但是也能看见泉水的浑浊。潭的西面有亭台楼阁,东侧有假山林立。比较有一番意境。这两张图的最大不同不是拍摄角度的不同,而是我们进行调研的时候五龙潭的泉水已经不是像网上这张照片那样水源源不断的注入五龙潭里面了,是几乎没有水流出来了。而且我们拍到的这张照片中五龙潭的水似乎已经不像以前那么清澈了。古温泉其泉如名,古朴而温润。和五龙潭一样,古温泉也是金
4、明清三代名泉。之所以叫做古温泉是因为即使在寒冬季节,该泉水温常年保持在18c左右,泉水有水汽散发,水面仍然暖气飘袅。古温泉被东侧被规则的修葺着,北侧则和竹林相接,西侧与亭台相连,泉水与亭台楼榭交互融合,更显古色古香。古温泉是五龙潭公园内比较浅的一个泉了,而且泉水十分清澈,一眼能忘到底部,泉内的金鱼都能数的非常清楚。古温泉南侧就是党政机关旧址,在这文化政治底蕴比较浓厚的地方,原本清秀的泉也变得深刻了。过去,这里是东流水街,所以古温泉在古代又称“东流水泉”,历代沿泉多有建筑。清代康熙年间,历城人张秀在此建一庭院,名“漪园”,当时的诗人汪士慎曾作游漪园记,描述古温泉的景致“济南发地皆泉,而其奇尤在城
5、西。温泉者,七十二泉之一也。”很容易看出这两张照片的最大不同是拍摄的季节不同,上一张是冬季,而我们拍的是夏季。人们往往走到贤清泉跟前还在寻找贤清泉,看不出眼前这泓沉静的碧水就是贤清泉。我们也是那人们中的几员。我们也是走到贤清泉跟前还没有意识到它,要不是通过贤清榭我们还真不敢确定那就是我们要找的贤清泉呢。贤清泉北侧紧挨着贤清榭,南侧杨柳垂荫,贤清榭两侧柱上的题“茶仙”鹤“烹茗”似乎透露出此处是品茶休闲的好去处,隐约中流露出了贤清泉的幽静之特点。也挣说明了这朴实无华的贤清泉确有圣贤隐居山野之风。贤清泉不仅具有归隐之风而且水势很好,早在清代,按察使沈廷芳曾在贤清园记略中赞道“济南名泉甲天下,旧传七十
6、有二,其著者为趵突、为珍珠,而贤清实具二泉之体而微焉者也。”清乾隆时期(1736-1796)利用悬清泉建成一所水景园“朗园”,景色怡人。现在,朗园早巳湮没,清泉仍在。和五龙潭,古温泉一样也是金明清三代名泉。在网上这张贤清泉的照片中可以看见泉底了,这样看来贤清泉并不是很深,我们拍到的贤清泉是水还比较多的时候。而且这两张照片拍摄的地方并不一样,是选择了房子两个不同的面。天镜泉水面平静如镜,日月星云倒映池中,如天垂镜,天镜泉也因此而得名。用“天光云影共徘徊”来形容天镜泉是再合适不过了。但可惜的是我们是白天去调研的,无法感受天光云影共徘徊的美景和意境了。天镜泉在古代也是备受关注的一个泉了,它位于五龙潭
7、公园西南角,又名“江家池”,因明代江浚六世祖江湖来济南定居在泉边,故名。明万历年间(1573-1620),山东提刑按察副使张鹤鸣,见其泉水明如镜,景物倒映,“如天垂镜”,将其改名为天镜泉。清道光济南府志载“天镜泉即江家池,方广一亩,可鉴须眉。”天镜泉是五龙潭泉群中的第二大泉,不仅盛水期水势很好水很清凉,而且地势也很好,现在已经被“包裹”在饭店的院内了,饭店在盛夏时节把成箱的啤酒直接放在泉里,似乎天镜泉已经变成天然的冷藏室了,虽然泉再饭店内,可以提高客人用餐的愉悦性,还可以为饭店提供便利,但是这也使得天镜泉的观价值降低了,不仅使游客们找不到它而且即使知道它在这里,又有谁愿意跑到饭店里去看泉呢?虽
8、然清澈见底,鱼如穿梭,上下荡游,好像在琉璃池中,很是好看。而且有诗描写天镜泉,“池涌千珠乱,天垂一镜明。”但是如果一直被包裹在饭店里边,渐渐地天镜泉就失去了它原本天然特性了吧。天镜泉的这两张照片最明显的区别是,它的用途不同了,第一张的它还是“自由的”,第二张的它已经被酒店包裹着了,第一张的它还是用来为游人观光的,第二张的它已经为酒店冰啤酒了,已经为酒店服务了。月牙泉位于五龙潭公园东南隅,有不规则形状的自然石围成,四周垂柳。刻在难免石头上的月牙泉三个比较奇特,我们差点没有认出来,经过询问最终才得以确认。网上曾说 济南各种形态的泉水都有,但没有一个如月牙泉般奇妙。见到月牙泉的人无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
9、神工,泉水从高出地平面近三米的山石上飞泄而下,在山石的碰撞下,激溅起蒙蒙雨丝,飘者如练,断者如珠,撒落在一池碧水中。清人王培荀在乡园忆旧录中记载“月牙泉,在西北外北巷中,故名。月牙泉泉水极其清澈,有王氏宅临泉,隔一墙,内有巨池,蓄红鱼数十头,长几尺余,粗如巨桶,不知养自何年。” 古人也曾赞过月牙泉,但是我们看到的月牙泉并非如此奇特,虽然月牙泉中有高出水面三米多的蘑菇云状山石,但是已经不再往外流水。是因为7月的济南还没进入丰水期还是因为人为原因水位下降导致蘑菇云状山石不往外喷水?这就将是我们要研究的了。现在的月牙泉和以前的最大区别就是泉中间的蘑菇石不往外涌水了。我们了解到,在xx年7月17日月牙
10、泉出现了如下图所示的30余年未见的 “月牙飞瀑”奇观,这是由于暴雨使得济南水位上涨导致的,但是在xx年1月12日,随着省城地下水位的不断下降,月牙泉出现了复涌之后的首次间歇性停喷。因月牙泉在群泉中喷涌水位最高,它的停喷预示着省城地下水位出现了大幅下降。在今年即xx年7月13号,我们进行调研的时候,蘑菇石上已经不是稀稀拉拉的流水了,而是几乎就看不见有水从上边流下来。这说明今年的水位比xx年同期水位还要低。西蜜脂泉虽然是属于五龙潭泉群,但它并不在五龙潭内,而是在五龙潭南门西侧的关帝庙内。该泉水势良好,盛水期泉溢池清,泉水汨汩自池底涌冒,从池北壁石洞中往东北方向注入五龙潭,蜜脂泉分东西蜜脂泉,因泉水
11、甘甜似蜜,故名,明朝晏璧曾赋诗赞美西蜜脂泉道“西池泉味比东强,何必天寒割蜜房。莫道脂甘能悦口,试将一饮胜天浆。”做一个假设如果让你在济南名泉中选一泉饮用,你一定会首选蜜脂泉,因为蜜脂泉名给我们的印象太甜美了,它的名非常吸引人。但是现在是不是还是“泉如其名”呢?我们调研的过程中,发现东西蜜脂泉的泉水水质都不一样,西蜜脂泉比东蜜脂泉稍微清澈一点,但是水中青藻漂浮,还有一直乌龟和非常少的几条金鱼,看见这样的泉水是不是还敢拿起来喝呢?虽然现在的蜜脂泉不像诗词里形容的那样“甜蜜”但是作为金明清三代名泉,还是需要保护和研究的。虽然蜜脂泉外表没什么变化,可是它的“内容”已经不是以前那样了,泉水不再像以前“何
12、必天寒割蜜房”了。但是现在的西蜜脂泉充满了关帝庙内的文化,在南侧的墙上都是中外交流文化的纪念照片。关帝庙内还汇集了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关公文化资料,包括各种关帝庙、关帝像等,并有很多国际文化交流学者前来交流,蜜脂泉在文化的熏染下也变得更加深刻,但是似乎它原本名泉之名很少被记起了。官家池听起来很有些官宦世俗之气,但泉池自然生成,周围更是自然石驳成。颇有自然的味道。官家池泉名的由来,是因为相传古时为一官宦人家居住,此处泉水水质甘美,取自池内泉水生出的豆芽与其他地方的完全不同,本地居民多到此取水,官家池因而得名。官家池泉眼众多,水质清澈甘美,冬温夏凉,泉水周围桃花戏水,绿柳夹岸,茅亭翠竹,小桥卧波。正
13、如诗中所述的“池是官家汇众泉,涌出珍珠纯天然。游人泉不知醉,茅亭翠竹到泉边。”管家池泉水是非清澈,能清晰的看见水中游鱼。而且在官家池旁边有一块写有“禁止泡脚” 的警示牌。这不仅说明了对管家池的保护,还说明了泡脚现象曾经有出现过,我们希望人们可以自觉的保护泉水,而不是靠这样的明文规定来强行制止。我们拍到的官家池并不像给你显示的照片那么虚幻,那么美,只是觉得我们的更显示一点,获学士拍摄工具的不同造成效果不一样,但是第一张中的官家池泉水更加清澈。回马泉位于五龙潭公园内南侧,条石砌池岸,十分规整。水面与“净池”相连,池中间建一曲桥回廊,设有座栏,供游人凭栏观鱼泉,名“曲池观鱼”,南岸石壁上嵌“回马泉”
14、石刻。回马泉地势较低,水涌旺盛,池中有几十处泉眼,池底水清见底,虽然睡眠和净池相连,但是游鱼却很少在回马泉内“徘徊止步”都集中在净池内。看似简单的回马泉,其实背后有着动人的故事。相传五龙潭内建有唐朝武将秦琼府邸,一日秦琼在此遛马,战马腾空,马蹄落地处出现泉眼,故取名为回马泉。这一个个传说一个个故事更能让人们相信五龙潭公园是神秘的。虬溪泉位于五龙潭公园内东北方,或许因为它的位置亦或许因为它的“与世无争”虬溪泉不像其它的泉那样引人注目,来这里的人很少,但是看过虬溪泉的人,无不为它的清幽而动心。虬溪泉为假山石垒砌的不规则泉池,泉边绿柳翠竹环抱,池水碧透,池中央有一条弓形石,石中部有一泉眼。它不是天然
15、泉而是20世纪60年代,水文地质部门在此钻探,钻孔中涌水甚盛,遂作为一处泉眼保留。于是才有了今天的虬溪泉。虬溪泉意境十分清幽,前面介绍的贤清泉是让人有种想隐于世的感觉,而虬溪泉的安静则是让人有种想在此排忧的“冲动”。这两张虬溪的照片基本上没有什么很大的变化,只是可能因为光的不同和水底绿苔的映衬显得第二张的虬溪更加清澈灵动。位于五龙潭公园东南侧的玉泉,用自然石垒筑驳岸,形状十分奇异,上刻玉泉二。泉边假山,翠竹,泉自石下流出,溶入水溪与月牙泉相汇后流入五龙潭。玉泉是我觉得在济南的最特别的一个泉,不仅在于它泉水外涌的独特,还在于它让帝皇和平民共饮一泉水,共烹一壶茶。玉泉泉水玉洁冰清,为优质矿泉水,可
16、以直接饮用,饮后有涤尽尘嚣,令人心旷神怡之感。清乾隆南巡路经此地,品尝玉泉水后题诗曰“灵泉清霖涤烦疴,功德由来利物多。”常有附近居民至此汲水烹茶,形成一道独特的景观。我发现玉泉水是五龙潭内唯一有游人直接接来饮用的泉水,这应该是对玉泉水质的极大肯定。但是,也真是由于这样,很多游人在周围聚集,造成周围人群太过拥挤,我们进行取水都十分困难,这样的现象并不利于游人的参观。濂泉地处五龙潭公园西北隅,泉池由自然石砌垒,形状是非不规则,北岸水边石上刻濂泉名,四周垂柳成荫。濂泉池面积广阔,水质清澈。水中游鱼清晰可见,濂泉池中立一小亭,名“寒玉亭”,亭接水廊,廊接“濂轩”。这里似乎是整个五龙潭内人最多的地方,濂
17、池不是五龙潭最大的泉,不是水最深的,也不是鱼最多的,甚至更不是最清澈的,为什么会有最多的游人呢?其实不难理解,濂池是整个五龙潭内最适合孩子玩耍的地方,寒玉亭和濂轩都为孩子们提供了广阔的空地来玩水,而且泉水使得周围空气清凉。所以濂池几乎成为了五龙潭内最受欢迎的地方。这两张关于濂池的照片给人的感觉就是明显的不同,第一张不像是夏天的濂池,而且周围没有人,濂池内似乎也没有鱼,相对于第二张就想的生动的多,第一张是从濂池背面像南拍,第二张则是从濂池南面像北拍。方向不同,角度不同,给人的感觉就很不同。我们团队和济南大学西校还有山东建筑大学的同学在五龙潭的合影这是7月13号的调研,总的来说,五龙潭的各个泉比较
18、集中,有利于我们调研的进行,通过这11个泉和我们在11号以及12号的泉水调研进行对比,能够得到这样几个结论在旅游景点内的泉水的保护比较到位,污染的现象相对较少。旅游景点内的泉都比较集中,而且几乎没有出现断流,泉水干涸不涌的现象。景点内的泉以前的样子和现在几乎没有什么改变,人为改造破坏现象较少。我们觉得,应该将72名泉都进行保护,不能只是针对景点内的泉水进行保护,可以通过法律手段以及增加政府对非景区内的名泉的关注来加强对泉的治理,即使不能保证泉水不断流但至少要保证泉水不受污染。关于济南趵突泉公园之园内17名泉的调查报告调研时间:xx.15调研地点:济南趵突泉公园调研对象:趵突泉公园内14名泉调研
19、方法:实地走访调查,询问当地人对泉的了解调研人:济南大学泉城学院社团联合会成员路线:乘66路车到东门下车(即趵突泉东门)背景: 趵突泉公园位于济南市中心繁华地段,南倚千佛山,北靠大明湖,东与泉城广场连接,是以泉水、人文景观为主的文化名园。1956年,趵突泉被整修辟为公园,历经几次扩建,逐渐建成以泉为主、小巧玲珑、步移景异的泉石园,面积从不足4公顷,扩至10.5公顷。趵突泉又名槛泉,为泺水之源,至今已有二千七百年的历史。趵突泉,三窟并发,声如隐雷,“泉源上奋,水涌若轮”。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摄氏18度左右。严冬,水面上水气袅袅,像一层薄薄的烟雾,一边是泉池幽深波光粼粼;一边是楼阁彩绘,雕梁画栋,构
20、成了一幅奇妙的人间仙境。历史: 据史书记载,桓公十八年(公元前694年)“公会齐侯于泺”,“泺”即趵突泉。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说“泺水出历县故城西南,泉源上奋,水涌若轮。”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始称此泉为趵突泉。清人任弘远历经二十年专事纂史修治,予以记载。 千百年来,无限神奇和充满了诗情画意的趵突泉,倾倒了无数名人。诸如宋代曾巩、苏轼,金代元好问,元代赵孟頫,明代王守仁,清代王世禛、蒲松龄、何绍基等都有咏泉佳作。康熙、乾隆皇帝也曾在趵突泉边御封趵突题诗刻石,颂扬名泉。趵突泉名胜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泺源堂、娥英祠、望鹤亭、观澜亭、尚志堂、李清照纪念堂与易安旧居、沧园、白雪楼、万竹园、李苦禅纪念馆
21、、王雪涛纪念馆等人文景观或气势恢宏,或古朴典雅,与其众多名泉、碑文石刻承载了济南的历史文化和名泉文化,源远流长和具有传统特色的元宵节灯会、曲山艺海、望鹤品茗、四海灯谜等活动则发展丰富了趵突泉的文化内涵。新建景区泺苑、百花园、五三纪念园、船站各具特色又与老景点浑然一体,同映成辉。地理位置: 趵突泉公园位于济南市中心,趵突泉南路和泺源大街中段,南靠千佛山,东临泉城广场,北望大明湖,面积158 亩。趵突泉公园是以泉为主的特色园林。趵突泉位于济南趵突泉公园内,名列济南72名泉之首。泉池略呈方形,周围石栏,池内清泉三股,喷涌如白雪三堆,构成济南八景之一的“趵突腾空”。清乾隆皇帝封该泉为“天下第一泉”趵突
22、泉又名槛泉,为泺水之源,至今已有二千七百年的历史。趵突泉,三窟并发,声如隐雷,“泉源上奋,水涌若轮”。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摄氏18度左右,严冬,水面上水气袅袅,像一层薄薄的烟雾,一边是泉池幽深波光粼粼,一边是楼阁彩绘,雕梁画栋,构成了一幅奇妙的人间仙境。景区特色:趵突泉公园位于济南市中心,始建于1956年,经几次扩建,现今面积已达10.5公顷,是以泉水为主的文化公园。 园内名泉众多,尤以趵突泉闻名遐迩,享誉天下。趵突泉位居济南七十二泉之冠,是泉城济南的标志,素有“游济南不游趵突泉不成游”之说。 趵突泉与其附近的金线泉、漱玉泉、柳絮泉、马跑泉、无忧泉等二十多处名泉组成趵突泉群,是济南四大泉群之首。
23、趵突泉历史悠久,古称“泺”,据河南安阳出土的甲骨文考证,趵突泉距今已有3500余年的历史。相传,乾隆皇帝南巡时,在济南观看了趵突泉后,大笔一挥,御封为“天下第一泉”,并留下趵突泉游记石刻碑文。一、漱玉泉: 泉流北涧瀑飞琼,静日如闻漱玉声。纤手掬来清彻骨,高人宜尔濯尘缨。1、历史故事、相关人物相传这里是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故居所在,李清照曾于此掬水梳妆,填词吟诗,她的作品漱玉词即以此泉命名。清田雯有诗“跳波溅客衣,演漾回塘路。清照昔年人,门外垂杨树。”清代学者任宏远在柳絮泉访李易安故宅诗中写道“为寻词女舍,却向柳泉行。秋雨黄花瘦,春流漱玉声”。2、个人感受从趵突泉公园东门进入向右拐,顺着一条青
24、石小路往里走,两边是一排排葱绿的树,环境优美。在大约三分钟步行后我们见到了漱玉泉。漱玉泉泉池呈长方形,池长 48米,宽31米,深2米。四周围以汉白玉栏杆。在泉的周围挤满了游客,泉水清洌见底,十分清凉。在泉的右侧是有关该泉的石碑,记载着漱玉泉的由来。泉水的周围是葱郁的垂柳,清风拂来沁人心脾。四周环境很好,在漱玉泉的北方是著名诗人李清照的纪念馆,文化氛围浓厚。环境保护工作也很好。漱玉泉碑漱玉泉取水二、马跑泉马蹄踏破迸飞泉,流出齐城浅水边。八骏曾闻驰八极,百年几见海成田。1、相关历史传说相传北宋大将关胜在抗金时,被金兵包围在渴马崖一带,口渴难忍,其战马前腿刨地出一清泉,故名“马跑泉”;另一传说关胜在
25、西门前与金兵鏖战,壮烈战死,战马见此,仰天长嘶,前腿刨出一湾清水。为了纪念这位民族英雄,后人就把此泉称为“马跑泉”。济南竹枝词云“刨地出泉烈士马,当年碧血漾清波;淙淙千古一溪水,犹如将军爱唱歌!”马跑泉又是测水泉,泉池中有一块50厘米高的鹅卵石,如果泉水达到这块石头,趵突泉源的三股水便能喷涌而出。2、个人感受马跑泉位于趵突泉公园“李清照纪念堂”东侧。从漱玉泉向北望去就可以看见跑马泉。泉池长米,宽米有余。池岸由已溶蚀的石灰岩岩石砌垒,曲折起伏,参差交错。泉水从石隙中流出,沿池底小溪向东北流去,注入护城河(西泺河)中。马跑泉泉池周围,怪石嶙峋,绿树掩映,显得格外幽雅别致。跑马泉取水池中鱼儿快乐的畅
26、游。三柳絮泉金线池边杨柳青,泉分石窦晓泠泠。东风三月飘香絮,一夜随波化绿萍。1、历史、文化在金代名泉碑及明清文献中均有记载,迄今已有近千年历史。柳絮泉周围多柳树,阳春三月,泉花与柳絮共舞,甚是迷人。因泉中气泡翻飞,银光闪闪,泉花串串,常年“泉沫纷繁,如絮飞舞”而得名。在xx年4月新评出的济南七十二名泉中,柳絮泉名列第4位。柳絮泉曾被列为金、明、清三代七十二名泉。东晋女诗人谢道韫曾以柳絮来形容飘雪,以胜过了其兄的“撒盐”之说。2、个人感想柳絮泉是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柳絮泉坐落在趵突泉公园内漱玉泉西侧,泉池呈南北长方形,长5米,宽3米,深5米,池壁用大理石砌成,四周饰汉白玉石雕栏杆,池东栏杆中间镌
27、“柳絮泉”三。柳絮泉泉水与漱玉泉相比泉水不是十分清澈,池水并不深,但是其围栏比较高,离水面较远,不易于我们取水。由于时间的关系,池的四壁上已有了一层薄薄的青苔。在我们去水的过程中并没有发现泉眼以及泉水的来处。柳絮泉取水(取水有妙招)由于池深不易取水,故用绳子与矿泉水瓶组成取水的装置用于取水,十分顺利的取到了水,虽然花费时间较长。四金线泉水纹浮绿影摇金,倒挽银河百尺深。中有锦鱼三十六,碧波荡漾任浮流。1、历史、文化由于水面有一条游移飘动的水线波纹,映日凝望,宛如一条金光闪闪的金线浮于水面,故而得名。宋人吴曾在能改斋漫录中作了极为生动的描述“石甃方池,广袤丈余,泉乱发其下,东注城濠中。澄澈见底,池
28、心南北有金线一道隐起水面,以油滴一隅,则线纹远去。或以杖乱之,则线辄不见,水止如故,天阴亦不见。”曾巩金线泉诗云“玉甃常浮灏气鲜,金丝不定路南泉,云依美藻争成缕,月照灵漪巧上弦2、与老金线泉的关系明清时期,金线尚能清晰地见到,后因改建泉池,基底遭到破坏,水面亦随之缩小,水势减弱,金线则从此消失。年,趵突泉公园扩建时,在原金线泉东约米处一所石砌雕刻的小池中,也出现了金线。于是人们便将这泉称为“金线泉”,并将清同治九年()江苏吴兴丁彦臣题写的“金线泉”三石刻移嵌在这泉的东壁上。而将原金线泉改称“老金线泉”,由济南书法家李仲余新题“老金线泉”(隶书)四嵌刻于池壁。老金线泉3、个人感想” 金线泉位于趵
29、突泉东北侧,尚志堂与皇华轩之间。泉池呈长方形,原长丈,宽丈。金线泉的左侧就是柳絮泉,在金线泉与柳絮泉之间有一个长方形的洞口,该洞口位于金线泉的左石壁下方中间,连接着柳絮泉,不知洞口是否流通。如果洞口是流通的话,那么柳絮泉的泉水有可能是经金线泉而流入到柳絮泉内,这样的话,那么柳絮泉的泉水就与金线泉的泉水是一致的。在取水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金线泉的泉眼,虽然很小。但它存在。金线泉的泉水有些混浊不清,泉水保护措施不是很好。五、皇华泉金线池东涌碧泉,皇华使节耀齐川。圣恩浩荡宽如海,散作甘霖遍八埏。1、历史、文化皇华泉(亦名木鱼泉),其名取自诗经小雅“皇皇者华”。“皇华”的词义是皇帝派来的使者,此后,人们
30、又进一步引申为称颂使臣。至于“皇华泉”是为纪念或颂扬哪朝哪代哪位使节而得名,已无从可考。有人说,这个使者是汉文帝刘恒派来济南笔录今文尚书的晁错。但老济南说,皇华泉是人们用来纪念大舜的。相传古时历山(今济南千佛山)下有三首蛇为害,舜奉尧的命令率勇士斩杀三首蛇,为百姓除害。后来当地百姓便以趵突泉畔两眼并排的清泉纪念舜。一为皇华泉,称颂舜秉承尧的旨意施恩于民;一为卧牛泉,纪念舜曾耕于历山。2、个人感想皇华泉在柳絮泉西、趵突泉公园鱼展室门前东侧,与卧牛泉相对。如今的皇华泉呈长方形,长3米,宽1米,深2米,周围绕以石雕栏杆。水自池底沙际涌出,然后由暗道流入趵突泉。池内北壁嵌“皇华泉”石刻,为1980年济
31、南当代书法家魏启后题写。xx年4月新评出的济南七十二名泉中,皇华泉名列第3位皇华泉的泉水上面漂浮着许多杂物污染了池水,影响了池水.留给游客不好的印象.在皇华泉的对面便是公园泉水的地下水位表。随时随刻的告诉我们济南地下水位的高低,同时也可以起一个警示的作用,要求人们保护泉水,爱护泉水。在水位表的四周是喷水的龙头,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像池中央喷水,使得池内的水一直满满的,吸引了大批的游客。皇华泉取水在皇华泉正对着的就是皇华轩.部分游客在这购买一些特产带回家.六、卧牛泉昔闻陶墓有牛眠,今见齐州溢井泉。千载历山遗胜迹,秋风禾黍满虞田。1、历史、文化据吟卧牛泉诗中“千载历山遗胜迹”、“今见齐州溢井泉”的诗句
32、,可见此泉出露较早,当年泉水喷涌极盛,常年满溢。金名泉碑、明七十二名泉诗均收录。因常有耕牛躺卧泉旁休息的传说而得名。2、个人感想卧牛泉位于趵突泉公园鱼展室前,东邻皇华泉。泉池呈长方形,池壁用块石垒成。池长3米,宽41米,深2米,水自池底沙际涌出,晶莹碧透。北岸石栏上嵌“卧牛泉”名刻。在卧牛泉的左边是柳絮泉、皇华泉、金线泉,这四个泉池集中在一起,使得我们的调研活动得以节约大量的时间去寻找其他泉水,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卧牛泉取水七趵突泉渴马崖前水满川,江心泉迸蕊珠圆。济南七十泉流乳,趵突独称第一泉。历史、文化趵突泉 位居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被誉为天下第一泉,位于济南趵突泉公园泺源堂之前,趵突泉是最
33、早见于古代文献的济南名泉。xx年,有专家根据河南安阳出土的甲骨文考证,趵突泉有文记载的历史,可上溯至我国的商代,长达3543年。宋代曾巩为其定名为趵突泉。亦有槛泉、娥英水、温泉、瀑流水、三股水等名。所谓趵突,即跳跃奔突之意,反映了趵突泉三窟迸发,喷涌不息的特点。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泉源上奋,水涌若轮,“觱涌三窟,突出雪涛数尺,声如隐雷。”金代诗人元好问描绘为“且向波间看玉塔”,元代著名画家、诗人赵孟頫比之为“平地涌出白玉壶”,清代诗人何绍基喻之为“万斛珠玑尽倒飞”,清朝刘鹗老残游记载“三股大泉,从池底冒出,翻上水面有二、三尺高”,历城县志中对趵突泉的描绘最为详尽“平地泉源觱沸,三窟突起,雪涛数
34、尺,声如隐雷,冬夏如一”。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则认为趵突泉是“海内之名泉第一,齐门之胜地无双”。 趵突腾空为明清时济南八景之首。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出京时带的是北京玉泉水,到济南品尝了趵突泉水后 ,便立即改带趵突泉水,并封趵突泉为天下第一泉。泉在一泓方池之中,北临泺源堂,西傍观澜亭,东架来鹤桥,南有长廊围合,景致极佳。泉池中放养金鱼,大者长逾三尺。泉东侧隔来鹤桥有望鹤亭茶社,专为游人提供用趵突泉水沏的香茶。如今趵突泉泉北有宋代建筑“泺源堂”(现为清代重建),堂厅两旁楹柱上悬挂有“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的对联;西南有明代建筑“观澜亭”,亭前水中矗立的石碑,上书“趵突泉”三,为明代书法家胡缵宗所写,池东为“来鹤桥”,桥南端耸立一古色古香的木牌楼,横额上有“洞天福地”、“蓬山旧迹”样。个人感想趵突泉是公园内的主景,泉池东西长30公尺,南北宽20公尺,泉分三股涌出平地,泉水澄澈清洌。泉的四周有大块砌石,环以扶栏,可凭栏俯视池内三泉喷涌的奇景。水清澈见底,水质清醇甘洌,含菌量极低,经化验,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是理想的天然饮用水,可以直接饮用。可见趵突泉的泉水保护措施到位,同时也与其他的泉水水质混浊不清成了鲜明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担保协议模板 公司
- 2025年银行人民币综合授信额度合同
- 政府机关机房建设与管理措施
- 信息技术项目团队人力资源措施
- 政府部门信息公开与保密管理措施
- 中国合资经营协议书(3篇)
- 2025年消防安全设备维护与管理合同
- 2025年度国有土地使用权分配策划协议
- 2025年企业销售代表合作协议样本
- 2025年全球废旧物品回收与检验合作协议
- 2023版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 六年级口算训练每日100道
- 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的评估新技术
- 专项债券在燃气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融资作用
- 四川省泸州市2024年中考地理试卷(附解析)
- GB/T 44255-2024土方机械纯电动液压挖掘机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
- DL∕T 1785-2017 电力设备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技术导则
- GE-LM2500+G4航改燃气轮机在舰船和工业上的应用
- 2024山东能源集团中级人才库选拔(高频重点提升专题训练)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融合教育完整版本
- 武汉市江夏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带答案】-109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