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县市级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_第1页
永和县市级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_第2页
永和县市级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_第3页
永和县市级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_第4页
永和县市级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永和县2011年市级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第一章项目概要1.1项目名称:永和县2011年市级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1.2项目呈报单位:永和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1.3项目实施单位:永和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1.4项目建设性质:新建1.5项目建设年限:一年1.6项目负责人:白宏生职务:永和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1.7项目区地理位置、涉及的范围永和县地处山西省西部吕梁山脉南端,东临隰县,西靠黄河,北连石楼,南邻大宁。2011年项目区位于县城东南35km,涉及桑壁镇的长索村。项目区总土地面积0.13万亩。1.8项目建设规模、主要建设内容主要建设内容为:1.8.1农业措施机修梯田420亩

2、(其中撂荒地45亩),投资50.48万元;机耕路2公里(干结碎石路),投资22.6万元;农业措施总投资73.08万元。1.8.2.林业措施营造水保林567亩,投资39.09万元;营造防护林13亩,投资3.63万元。林业措施总投资42.72万元。1.8.3其他措施项目管理费4.2万元。1.9投资预算1.9.1总投资预算及构成项目预算总投资120万元,全部申请市级财政资金。1.9.2资金投向农业措施投资73.08万元,占总投资的60.9%;林业措施投资42.72万元,占总投资的35.6%;项目管理费用4.2万元,占总投资的3.5%。1.10效益项目工程全部完工后,新增坡改梯420亩(其中新增耕地4

3、5亩),年可新增粮食5.33万公斤,项目区农业总产值26.46万元;通过生态林建设,森林覆盖率达到43.08%,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76.92%,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1.11经济技术指标项目正常发挥效益后,新增农业总产值9.56万元,项目区农民纯收入增加总额9.31万元,项目静态投资回收期4.61年,动态投资回收期5.98年,投资利润率21.69%,财务净现值102.68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0.34%,效益费用比1.13。第二章项目区基本情况2.1自然概况2.1.1地理位置及范围桑壁镇土地治理项目位于县城东南35公里处的桑壁镇长索村,东至长索村口、西邻圪堆头村、北与2009年市级出让金项目相

4、连、南与桑壁村大墓垣流域接壤。2.1.2水文气象项目区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全年较为温和,四季分明,具有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间有暴雨,秋季凉爽间有短时连阴雨,冬季漫长干燥寒冷少雪的温带季风特点。年平均气温9.5c,最高气温35c,最低气温-22c,年平均日照2555.4小时,无霜期平均为183天,年平均降雨量510.9mm,主要集中在69月份;全年大于10的积温为4395。永和县水文地质区域性发育的含水层主要表现为砂岩裂隙含水层;也有极少量局部发育的第四纪冲积洪积有砂砾空隙水含水层。全县各类含水层均随降雨变化,表现雨季来临水位上升,干旱季节水位下降的季节特点;大气降水是全县地表水补给来源

5、。2.1.3地形、地貌及土壤永和县地质构造属吕梁山大背斜的南端西翼,地表构造为新生代第四纪风积马兰黄土所覆盖,海拔高程在900-1150米之间,东高西低,自然坡度在5%以内,其主要组成为灰黄色、灰褐色亚砂壤土或粉砂壤土,结构较为疏松。空隙度大,垂直节理发育。黄河岸畔地表覆盖多为新生代第四纪中更新老黄土;主要为钙红色、黄色、棕黄色亚粘土,土壤容重1.21.4克/立方厘米,ph值7.07.9,田间最大持水率5065%,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9.51g/kg,全氮含量平均0.45g/kg,速效磷含量平均10.6g/kg,速效钾含量平均102mg/kg,适宜耕种。项目区属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区,土壤质地为轻壤

6、,土层深厚。2.1.4水资源项目区位于桑壁河上游,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77.2mm,据永和县水资源管理委员会提供资料,项目区地下水储量87.6万立方米,可开发利用58.4万立方米。2.1.5自然灾害受治理程度所限和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项目区自然灾害频繁,主要有旱灾、冰雹、大风、霜冻等,特别是干旱,对项目区农业生产危害极大。2.2社会经济状况2.2.1人口及劳力项目区所在桑壁镇辖13个行政村,37个自然村,44个村民小组,1567户,6117口人,全镇总面积183平方公里。项目区位于该镇中部,涉及长索一个村,农村人口665口人,137户。2.2.2土地利用状况及农业生产水平项目区总土地面积1300

7、亩,其中垣坡地375亩,撂荒地45亩,现有林地地300亩,荒山荒坡地567亩。土地资源丰富,土地开发的潜力较大,开发后土地的利用率会大大提高。项目区主要种植玉米、土豆和小杂粮。垣地和川地是永和县传统的粮食主产区,随着近年来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区域内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以前有了很大提高。2.2.3地方财力及农民收入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26800万元,财政总收入完成165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480元。2.2.4科技服务体系项目区桑壁镇设有农业科技服务站,但缺少技术员,农业技术服务网络、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尚未完善。2.3基础设施状况2.3.1水利工程现状项目区地处垣面,地下水埋藏深,

8、开发利用难度大,主要靠天吃饭,既不保水又不保肥,水土流失十分严重。2.3.2田间工程现状项目区农田机耕道路严重缺乏,其他农业基础设施几乎为空白,农业结构调整缓慢,农村产业化和现代化水平较低,垣面地形不规则,有10度左右的坡耕地,小块田颇多;2.3.3农业机械及农机服务设施现状项目区现有旋耕机3台,小四轮、三轮车85台,小型发电机8台,配套农机具6套,农机总动力0.12万千瓦。2.3.4林业工程现状项目区基本无较大的乔木,郁闭度不高,虽有现有林地300亩,但未成林,森林覆盖率很低,项目区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环境很差,。2.3.5电力、交通设施现状项目区现有50kva变压器1台,仅能满足村民生活用电

9、的需求,项目区与乡村公路相连,交通条件较为便利。田间道路只有一些人行小道,且道路弯曲、不平,农业机械无法通行。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3.1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3.1.1中低产田面积大项目区的420亩耕地全部是中低产田。这些耕地大都是较缓坡地,水土流失严重,土壤瘠薄,加之干旱缺雨,造成生产能力不高,粮食亩产量长期得不到提高,如玉米亩产量徘徊在250公斤,从而制约了农业的经济效益。3.1.2对农业的投入不足项目区与全县一样,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第二、三产业有了快速发展,大部分农村劳动力投向这两个产业,农村经济总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都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但忽视了对第一产业即农业的投入,因而造

10、成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缓慢、农业生产条件不能迅速改善、农业科技水平较低、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应用不力、田间管理粗放,从而制约了农业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高。3.1.3农业结构调整缓慢为了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项目区的农民已经开始重视农业结构的调整,加大了苹果的种植面积,并以市场需求来调整种植品种。但是从总体上看,由于信息、技术、市场、观念及机制等条件的限制,农业的总体调产的步伐还相对缓慢,突出反映在仍以粮食种植为主,产量与质量等方面没有突破性进展;畜牧业和果业发展力度不够,还没有做到农林牧协调发展。3.1.4农产品科技附加值不高在大力应用科学技术的大环境下,这里的农民也在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农业科技,在提高农

11、业生产力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相对来说,由于农民文化水平、科技素质、和经营观念的限制,使得农业科技含量还是不高,还不能尽快应用新技术来改造传统农业,不能使农业迅速实现技术升级,从而使农产品的科技附加值不高,影响了经济效益,这在已经实现规模经营的粮食种植上表现尤为明显。3.1.5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滞后粮食种植是这里的支柱产业,但目前还是以生产和销售原粮这一初级产品为主,虽然也开始一些加工,也是初加工,而能够提高各种粮食附加值的加工业尤其是精深加工业尚未规模性发展,还没有大型龙头企业,从而难以继续增值,这必然要影响粮食种植业业的经济效益,也制约了这一产业水平的提高与规模经营的发展。3.1.6农业产

12、业化水平低在商品经济大潮的推动下,这里的农民已经从小农经济向市场经济迈进,为了提高经济效益正在向产业化方向发展,但由于思想不够解放,观念尚未彻底更新,使农业的产业化建设进展缓慢,有不少农民的生产经营没有规模,商品性差,附加值低,管理落后,还没有实现高水平的产业化经营。3.1.7干旱缺水由于降水分布不均,气温偏高;河流不仅径流量少,而且大部分已经断流,难以发展灌溉农业,提高复播指数,所以干旱是该县农业的最大制约因素。3.1.8水土流失较严重永和县地处黄土残垣沟壑区,土壤为绵黄土,土质松软,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在造成大量的表土流失的同时,也使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大量减少,土壤中有机质和腐殖质含量较低,这

13、又是一制约农业生产力提高的重要因素。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3.2.1项目建设将加快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农业综合开发是国家支持和保护农业并对其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也是夯实农业基础的战略措施。因此,抓住国家大搞农业综合开发所提供的优惠政策与财政扶持的机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全面系统规划,实行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垣、坡、沟、河、川综合治理,农、林、牧,产、加、销协调发展,将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这必然为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推动社会进步创造条件,从而加快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3.2.2将推动农村调产和提高

14、农业产业化水平农业综合开发的一项主要内容是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根据自然条件和市场需求,以优质农产品开发为中心,因地制宜的开展农田基本建设,改良土壤,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增强农民科技素质,推广应用现代农业实用技术,开发新生产领域与新产品,培育新经济增长点,这将为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奠定基础、提供方向和内容,从而推动农村调产。3.2.3是落实科技兴农战略和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农业综合开发的基本指导思想,只有落实科技兴农战略,才能把农业综合开发搞好搞快,为此,在项目实施中要把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放在重要地位,一定要全方位地提高项目区的科技实力,这

15、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和综合效益。农业综合开发对科技进步的推动,可以有效地促进农业由外延开发为主向内涵开发为主转变,由增加农产品产量向提高农产品质量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从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3.2.4有效地推动新农村建设和小康社会建设本项目的重点是通过以改造中低产田为主的土地治理,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并提高其质量,改善生产条件,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规模种植,持续地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使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加,农村综合实力不断提高,从而有效地推动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小康社会建设,保证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惠农政策落到实处。3.2.5通过示范将提高区域农业现代化水平开展现代化农业建设是中

16、低产田改造的重要内容。项目区在土地治理中,将大力运用先进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设施,使现代农业水平大幅度提高,并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必然为周边乡村和全县做出示范,从而使得区域农业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3.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3.3.1具有实施经验永和县地处山西省主要水土流失区,自然条件较差,为了充分利用土地、光热、降水等农业资源,并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力,一直就十分重视以水土保持为中心的土地治理,并成功实施了20082010三年省立项农业综合开发。在工作方法和建设策略等方面都积累了许多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这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借鉴,可以避免走弯路,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加快建设

17、进度,提高建设质量。3.3.2具有自然资源优势项目区地处临汾西北边远山区,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雨热同步;劳动力数量多,这些都为项目实施提供了资源保证。3.3.3有强有力的技术保证永和县有比较完善的县、乡(镇)二级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每个乡镇都有农林牧水机技术服务站;各乡镇都配备有科技副乡(镇)长,大部分村民委员会设有科技副主任,还培育了一定数量的农业科技示范户,并有数千名农民技术员。3.3.4具有新型集资机制永和县在认真落实土地承包50年不变的基础上,深化改革、创新机制,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农田基本建设,采取集体规划、农民承包的办法,大力开展以水土保持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3.3.

18、5群众积极性高通过长期的实践,项目区的广大群众和干部已经深刻地认识到,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必须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为了能够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增加收入,尽快建设成全面小康社会,广大农民对开展土地综合治理和农业综合开发的要求十分迫切,积极性很高,项目区长索村召开了村民大会,一致要求组织实施该治理项目,并做出了大力支持项目建设的决定,这为项目实施奠定了可靠群众基础。3.3.6领导决心大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努力增加农民收入,这在项目区已经形成共识,并纳入了永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县委和县政府领导对这一项目十分重视,为了加强对项目建设的领导,专门

19、成立了永和县农业综合开发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处理日常工作。所有这些都为项目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3.3.7示范带动作用强项目区所在的长索村,有着优越地地理位置,交通便利,辐射作用大。项目完成后,对推动周边县的农村科技进步、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区域调产和加快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等都有积极的示范作用,会受到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民群众地支持。第四章初设依据和标准4.1初设依据:本项目初步设计依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有关规定和标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与项目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29号);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建设标准(试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标准(国农办200448号);国家农

20、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管护暂行办法(国农办2008183号);山西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预算编制规定;山西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支持加强土地治理项目前期工作的意见;山西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图集;黄土高原黄土型耕地瘠薄培肥型改良技术规范ny/t310-1996;关于建立2011年市级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库的通知(临农办201138号);其它国家、地方现行相关的规范、标准及法规。4.2项目建设标准本项目工程的建设严格按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实施,主要包括:坡耕地治理、成片造林等建设内容,建设内容符合项目区治理面积不低于1000亩,治理程度

21、达70%以上的总体要求。本项目建设任务为土地整理1000亩,项目投资标准亩均1200元。具体措施标准:4.2.1机耕路:布局合理,顺直通畅。干道要与乡、村公路连接,能满足中型以上农业机械的通行,路宽4米,便于农机进出田间作业和农产品运输。4.2.2平田整地:以机械平整和人工平整相结合,对垣面的坡耕地进行平整。熟土覆盖生土,平面达到里低外高、田面平整,达到保水保土保肥。对于小块田实行大块平整,使其利于产业结构调整。4.2.3水土保持林:当年人工造林成活率90%和三年后保存率达85%以上,林地内不存在连片面积1亩以上宜林的无林地块。4.2.3路旁植树在机耕路两侧树排水沟内栽植,株距3米,树坑80厘

22、米见方,单行栽植;当年成活率95%和三年后存活率达到90%。第五章项目建设规划和总体布局5.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色”为目标,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农民持续增收;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进项目区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综合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农业园区,着力推进项目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5.2规划布局根据项目区实际,按垣面、荒坡地分两个层次进行综合规划,合理安排工程布局。垣面地通过机修梯田措施,达到土地平整化,

23、截留地表径流水变成基本农田;荒坡地通过营造水土保持林,增加植被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机耕路建设,与乡、村公路连接,满足中型以上农业机械的通行,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防护林栽植,既保护了路边排水沟不被冲刷,又对基本农田起到防护作用。5.3建设规模主要建设内容为:5.3.1农业措施机修梯田420亩(其中撂荒地45亩),新开硬化机耕路2公里。5.3.2林业措施建设水土保持林567亩,路旁植树13亩。第六章项目区主要工程设计6.1农业措施6.2.1机修梯田机修梯田420亩(其中,新增耕地45亩,主要来自对未利用且地势平坦的荒草地、部分管理不善退化成荒草地的草地及林地、地埂进行开发整理),

24、综合项目区外围形状,项目区内地形、地物、权属、道路、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减少挖填方量,针对不同的地形,分别采取不同的土方计算办法:大多数地块采用断面法进行计算,部分地面起伏较大田块采用网格法进行计算,计算简图如下:单位面积土方量按下式计算:v=1/2(b/2h/2l)=1/8bhl式中:v单位面积土方量(m3),b划分单元的长度(m),h划分单元内部的高差(m),l划分单元的宽度(m)。根据在项目区测量的三个典型地块,应用上式计算结果,项目区亩均动用土方350m3。梯田外坡要求在一定的土质和坎高的前提下,要保证梯田的安全稳定,在梯田高度小于2m的情况下,结合当地土质情况,本次梯田外坡取70,梯田

25、埂高、顶宽均为30cm,内外坡比均为1:0.5,土壤含水量适度,土壤干容重1.55t/m3以上。(机修梯田工程典型设计)附后。6.2.2机耕路新建机耕路2km,全部为干结碎石硬化路面。干道与乡、村公路相接,满足中型以上农业机械通行要求,路宽设6米,两边(含排水沟与行道树)各宽1米,硬化路面宽4米;便于农机进出田间作业和农产品运输;结合山区地形条件,按照因地制宜、节约投资原则,机耕路最大坡度小于15%,最大转弯半径不小于15m;开挖断面边坡1:0.5,回填断面边坡1:1.5,回填土方为黄壤土或红粘土,按最优含水量控制,土方干容重1.55t/m3以上,路基高度高于地面0.5m以上。主干机耕路砂砾化

26、,铺筑砂砾15cm,满足雨天通行要求。全部机耕路两侧均开挖排水沟,排水沟为梯形断面,底宽0.4m,深0.3m,边坡1:1。6.2林业措施6.3.1农田防护林工程1、树种选择:由于侧柏对土壤的干旱及潮湿均有一定的抗性,生长迅速,利于成材。且防风固沙生态效益好。因此护路林植树选择侧柏。2、栽植要求:规划在项目区机耕路两旁单行栽植刺柏,形成护路林带,路两侧各植一行,要求株距3m,苗高1.5m,地径3公分,栽植数量1335株。栽植的树苗要求当年成活率达到95%以上,三年保存率达到90%以上。3、技术要求:平整树沟:结合修路开挖树沟,树沟宽1m,沟面、沟底平整,捡尽原有的树根杂草。挖坑:按设计株距3m定

27、点,树坑规格为80cm80cm80cm整地时间为2012年3月,挖坑时要求生熟土分放,熟土先回填。苗木:选用3年以上的苗木,尽可能选用当地苗木,适地适树,要求根系完整,无病害、无机械损伤的壮苗。在选好苗木的同时,要把苗木分放,按不同级别的苗木进行栽植,以利苗木生长。栽植:2012年4月进行栽植,栽植时要做到随起苗,随运苗,随栽苗,栽植应将苗木垂直放入坑中,以熟土回填并做到三埋两踩一提苗,分层覆土,分层踏实,然后进行浇水,待水渗不起泥时,扶正、培土、踏实,最后盖一层虚土或用塑料薄膜覆盖。管理:苗木成活后,要落实专人管理,适时进行浇水、施肥、中耕锄草并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保证苗木成活率及保存完好。

28、2012年5月下旬检查成活率,即时补植补栽,苗木规格及其他要求与第一次相同6.3.2水保林工程1、树种选择:主栽培品种为刺槐。2、栽植要求:根据当地林带的最适疏密度,为达到最佳防护效能,规划在项目区流域两侧坡地及部分垣地以鱼鳞坑整地为主栽植刺槐,鱼鳞坑标准为10.8m,栽植株距为23m,采用坑两侧各栽植一株的方式进行栽植,每亩需苗木220株,尽可能选用当地苗木,适地适树,栽植要求当年成活率达到90%以上,到三年完好率达到85%以上。3、技术要求:刺槐造林整地时间安排在2011年10-11月,春季土壤解冻后气候适宜的时候进行苗木栽植,刺槐苗应苗干匀称,充分木质化,根系发达,根长不小于20厘米,根

29、幅不小于20厘米,地径不小于1厘米,无病虫害及机械损伤。栽植时,埋土一定要实,填一层土,踏实一层,防止土层风干,适当浇水。虫害主要有小皱椿,早春成虫上树前,可在树干基部和林内越冬场所喷撒50%倍硫磷乳剂1000倍液药杀成虫。产卵盛期可剪枝烧毁。4、有林地要进行适时管护,农发工程完工后,结合国家林权制度改革,交付村委及村民管护,采用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乡镇及村委要成立管护领导组进行监督,并签订管护合同,管护经费多渠道筹集,统一管理,县农发办进行随机抽查,工程管护一年后,由农发办组织林业、农业等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到实地进行验收,树木成活率、工程完好率达到要求时适当补助一些管护经费。(造林典型设计)

30、附后第七章投资预算7.1采用定额和主要材料价格7.1.1定额依据定额参照山西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预算编制规定,对于部分小型机电设备及金属结构设备安装,按照规定,近似采用设备价格的10%选取。7.1.2材料价格材料根据山西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预算编制规定编规进入预算,然后依据山西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关于发布临汾市建筑工程材料指导价格的通知”所发布的价格,结合当地实际进行材差计算。7.2项目预算编制依据7.2.1编制依据1、财政部关于农业综合开发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3号;2、财政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3、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颁发国家农业综

31、合开发项目建设试行标准的通知;4、山西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预算编制规定;5、山西省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预算编制手册;6、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农民筹资投劳管理办法(试行)(国农办2005239号;7、关于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科技推广费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农办200613号。8、关于下达2009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项目控制指标和编报项目计划有关事宜的通知晋财农发20094号;人工工资按照工长8.13元/工时、高级工8.13元/工时、中级工7.5元/工时、初级工6.88元/工时,投劳折资6.25元/工时计算。主要材料、水电价格、施工机械使用费皆按照“基础单价编制”的规定确

32、定。9、关于建立2011年市级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库的通知(临农办201138号);10、其它国家、地方现行相关的规范、标准及法规。7.3预算成果项目预算总投资120万元,全部为市级财政资金。7.3.1资金投向农业措施投资73.08万元,占总投资的60、9%;林业措施投资42.72万元,占总投资的35.6/%;项目管理费用4.2万元,占总投资的3.5%。7.4.资金筹措方案7.4.1投资筹措项目预算总投资120万元,全部申请市级财政资金。第八章效益分析8.1生态效益本项目以小流域为单元,由上而下,沟坡兼治,层层设防,节节拦蓄,形成拦沙蓄水的格局。通过营造水保林和经济林,大大提高了当地的植被

33、覆盖率,防治了水土流失,项目区治理度达到76.92%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43.62%,生态环境得到极大地优化,人居环境也有了根本性地改变。8.2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每年新增粮食产量5.33万公斤,农业总产值26.46万元,项目区每年新增农业总产值9.59万元,农民纯收入总额9.31万元。农民人均收入增加391元。8.3社会效益项目实施后,一是农产品质量提高,总量增加,商品率提高,可以促进当地农民增收;二是可以抚育当地优势产业基地的形成,间接带动农产品初加工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三是可以促进当地农民种植习惯的改变和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四是对非项目区的示范作用,扩大农业综合项目的广泛影响。8.4.经

34、济财务评价8.4.1基本数据根据国家农发办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提纲要求,本项目只作综合性财务评价,不进行水利单项工程分析。1投资预算及资金筹措农业措施投资73.08万元,占总投资的60.9%;林业措施投资42.72万元,占总投资的35.6%;项目管理费用4.2万元,占总投资的3.5%。2计算期和折现计算基准点进行财政盈利分析时,计算期15年。其中:建设期为1年,正常运行期14年。折现计算的基准点,选在建设期第一年的年初,基准点序号为0,各项费用和效益均按年末发生和结算。3财务基准折现率及投资回收期依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提纲要求,财务基准折现率i=8%;静态

35、投资回收期pt=6年,生态项目属于社会公益性质的建设项目,分析期一般为15至20年。8.4.2经济评价依据1国家农发办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提纲。2水利部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3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8.4.3产出效益费用预测根据项目经济评价的投入产出取价原则,取当地农作物价格前三年平均价格为基础,玉米1.8元/公斤。单产也以前三年平均值为基准,并假定在计算期内保持不变。项目区实施前种植玉米0.037万亩,实施项目后,按全部种植玉米,预测农作物单产、总产及效益;栽植刺槐0.06万亩,每亩220株,10年可长成坑木,坑木每根3

36、0元,每亩10年可增加木材蓄积价值3300元,即每年增加330元/亩。农产品产量、产值预测表产品名称旱玉米水保林合计种植面积无项目3750375(亩)有项目420567987亩产量无项目2500(公斤)有项目350总产量无项目9.37509.375(万公斤)有项目14.7014.7产品单价元1.8330总产值无项目16.875016.875(万元)有项目26.4618.71145.178.2.4费用分析8.2.4.1农作物生产费用分析项目经济评价参照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与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共同完成的农业项目经济评价手册所规定的方法和参数进行,结合项目区实际,本区农业生产费用构成包括:种子、化

37、肥、农药、机械等。依据当地农业生产经营状况,确定亩生产费用如下:农作物生产费用分析表产品名称玉米水保林合计无项目有项目种子6060120化肥8070150农药551525人工费30302080合计175165353759.2.5净效益计算9.2.5.1农产品净收益计算根据“农作物亩产、总产量、总产值预测表”、“农作物生产费用分析表”建立净效益计算表如下:经济效益计算表内容玉米水保林合计种植面积(亩)无项目3800380有项目420567987总产值(万元)无项目16.875016.875有项目26.4618.71145.171亩费用(元)无项目1750有项目16535200总费用(万元)无项目

38、6.650665%有项目6.931.98458.91净效益(万元)无项目10.225010.23有项目19.5316.726536.26净增效益(万元)9.3116.7326.03经济净增收益26.03万元新增粮食产量=5.33万公斤农业总产值=19.53万元新增农林总产值=26.03万元农民纯收入=391.45元8.3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8.3.1社会效益项目实施完成后,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和农业新技术、新产品的引进,干部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科学种田水平普遍提高,农民重视粮食生产和农业投入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公共财政惠及农

39、村、惠及农业、惠及农民的社会效益将以乘数效应得到体现。8.3.2生态效益通过综合治理,项目区生态环境将得到显著改善。可新增水保林面积567亩。闲置农田得到复耕,农田基本建设水平大幅度提高,新增耕地面积45亩,区域气候条件、农田质量、水土流失、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从而产生出较大的生态效益。8.4.1经济指标计算根据以上对项目区农作物产品亩产、产量、产值、费用及他相关投入和效益等的分析,建立项目“投资效益(现金)流量表”见下页。依据项目效益流量表中的数据,按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中给定的公式、列表计算各项经济指标如下:(1)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 n公式:(cico)t(1+firr)-t=0

40、t=1式中:ci现金流入量co现金流出量(cico)第t期的净现金流量n项目计算期计算成果:firr=20.34%(2)财务净现值(fnpv) n公式:fnpv=(gico)t(1+ic)-tt=1式中:ic设定的折现率计算成果:fnpv=102.68万元项目效益现金流量表单位:万元年序号总投资净收益累计净收益折现系数净收益折现净收益折现累计0120-120-1201-120-120126.03-93.96850.925924.10-95.90226.03-67.9370.857322.32-73.58326.03-41.90550.793820.66-52.92426.03-15.8740.

41、73519.13-33.78526.0310.15750.680617.72-16.07626.0336.1890.630216.410.34726.0362.22050.583515.1915.53826.0388.2520.540314.0629.59926.03114.28350.500213.0242.611026.03140.3150.463212.0654.671126.03166.34650.428911.1665.841226.03192.3780.392110.2176.041326.03218.40950.36779.5785.621426.03244.4410.34058

42、.8694.481526.03270.47250.31528.21102.68合计102.68财务净现值=102.68内部回收率=20.34%动态回收年限=5.98人均新增=391.45静态回收年限=4.61(3)投资回收期(pt)借助“项目投资效益(现金)流量表”,应用下面的公式计算。t-1(ci-co)ii=1公式:pt=t-1+(ci-co)t式中:t各年累计净现金流量首次为正值或零的年数。计算成果(静):pt=4.61年(4)动态投资回收期(pt)借助“投资效益流量表”中“折现累计”列数据应用下列公式计算:t-1(ci-co)ii=1投资回收期(pt)=t-1+(ci-co)t计算成果

43、:(pt)=5.98年(5)投资利润率(e)e=26.03/120。=21.69%(6)经济效益费用比(rbcr)根据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规定,经济效益费用比所计算的效益应为毛效益。按“农作物产量、总产量、总产值预测表”中所列数据及其他数据,建立“经济效益费用比计算表”如下。经济效益费用比年序号效益bi费用ci(万元)折现效益费用(万元)合计投资生产费用系数折现值折现值012012010120126.038.918.910.925924.108.25226.038.918.910.857322.327.64326.038.918.910.793820.667.08426.038.918.9

44、10.73519.136.55526.038.918.910.680617.726.07626.038.918.910.630216.415.62726.038.918.910.583515.195.20826.038.918.910.540314.064.82926.038.918.910.500213.024.461026.038.918.910.463212.064.131126.038.918.910.428911.163.821226.038.918.910.392110.213.501326.038.918.910.36779.573.281426.038.918.910.3405

45、8.863.041526.038.918.910.31528.212.81合计222.68196.26经济效益费用比(ebcr):222.68/196.26=1.13经济效益费用比(ebcr)计算公式:nbt(1+is)-tt=1222.68ebcr=1.13n196.26gt(1+is)-tt=18.4.2经济评价结论基于以上计算,可以得出:本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20.34%,财务净现值102.68万元,高于基准值;静态投资回收期4.61年,动态投资回收期5.98年,小于规定的6年。该项目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生态效益非常显著。故该项目可行。第九章施工组织设计和实施计划9.1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制为

46、使永和县2011年度市级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顺利实施,经农业综合开发领导组研究决定,成立该项目工程建设指挥部。指挥部具体负责项目工程和自筹资金筹集管理,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各项工程高标准、高质量按期完成,总指挥:白宏生(县农发办主任)副总指挥:段永林(桑壁镇镇长)成员:王春龙(县水利局工程师)任明山(桑壁镇副镇长)刘乃春(桑壁镇水保站站长)毛书平(桑壁镇林业站站长)指挥部主要职责为:(1)项目规划设计、工程预决算及工程验收报账;(2)组织安排项目工程的实施;(3)认真落实群众筹资投劳;(4)及时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5)加强项目区工程进度和质量监督、监理工作。9.2

47、施工管理为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和工程建设质量,在项目的实施、建设过程中,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9.2.1实行项目资金公示制。继续坚持立项前召开群众代表大会,通过“一事一议”的形式,对开发面积、建设内容、筹资渠道进行预案公示,最后民主表决;项目批复后把各项措施的任务量、财政投资额、群众应该负担的筹资投劳数,张榜公布,主动接受社会各界和群众的广泛监督。9.2.2实行单项工程和工程材料招投标制:在项目区或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公开招标,严格按照设计标准和技术规范执行。9.2.3实行工程承包合同制:经过招投标竞争确定后,中标单位要与工程建设指挥部签订合同,严格合同质量要求和工期,除不可抗拒因素外,逾期违约在所得

48、工程款中扣除20000元违约金。9.2.4实行工程质量监理制:我们将配合监理单位,按照上级有关规定,把财政资金投资的工程项目全部纳入监理范围,对一般工程也加强行业监督和群众监督。通过严把材料质量关、施工技术关、竣工验收关,保证财政资金安全和工程质量优良,使其持续长久发挥效益。9.2.5实行工程完工四级验收制:单项工程完工后,首先是施工队自验,其次是技术人员查验,第三是工程指挥部初验,最后由农发办和监理单位全面验收。9.2.6实行县级报账制:在资金管理上,严格按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执行,全部实行县级报账制。9.3实施计划项目建设任务确定之后,工程建设指挥部根据项目区实际安排组织施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按照不同工程采取不同措施加强施工管理,与监理机构、受益乡村组成质量监督组,共同监督项目实施。在农业工程中,主要发挥大兵团作战方式,发挥机械施工作用;在林业措施中,主要监控苗木质量、监控栽植质量。在施工工期安排上,合理配置资源,具体安排如下表:项目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