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语中有关“仁义礼智信”的名句篇一:2016年一模前名著阅读汇编(教师版)论语中有关“仁义礼智信”的名句1.【原文】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译文】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解析】孔子讲“仁”,不仅是要“爱人”,而且还有“恨人”。只有做到了“仁”,才会有正确的爱和恨。2.【原文】樊迟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译文】樊迟问孔子怎样是仁,孔子说:“仁人对难事,做在人前面。有收获时,他得在人后,这可以说是仁了。”3.【原文】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译文】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仁德人喜爱山;聪明人灵活,仁德人专一
2、。聪明人快乐,仁德者长寿。”4.【原文】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译文】子贡说:“如果有人普遍照顾百姓又能确实济助众人,这样如何呢?可以称得上行仁吗?”孔子说:“这样何止于行仁,一定要说的话,已经算是成圣了!连尧舜都会觉得难以做到 啊!所谓行仁,就是在自己想要安稳立足时,也帮助别人安稳立足,在自己想要进展通达时,也帮助别人进展通达。能够从自己的情况来设想如何与人相处,可以说是行仁的方法了。”5. 【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
3、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6. 【原文】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译文】孔子说:“有志之士,仁义之人,不能为了求得保住性命而损害仁,而应舍生忘死来维护仁义。”7.论语原文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译文】子夏说:“广泛学习钻研,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出问题并且联系实际去思考,仁德就在其中了。”1.【原文】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译文】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2.【原文】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原文】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译文】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
4、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就在其中了!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贵,对我来说,(那些富贵)就象(天上的)浮云。”3.【原文】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原文】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智,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约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译文】子路问怎样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说:“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清心寡欲,卞庄子的勇敢,冉求的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增加文采,就可以算完人了。”又说:“现在的完人又何必这样呢,见到财利时,能想到道义;见到国家有危难时,愿付出生命;长期处于贫困的境遇也不忘平日的诺
5、言,也就可以算做完人了。”4.【原文】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译文】樊迟问怎样才是“智”,孔子说:“专心致力于(倡导)人民应该遵从的仁义道德,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不可沉迷于靠鬼神求福),就可以算明智了。”又问仁,答:“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就算仁了。”5. 【原文】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恭近於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译文】 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6. 【原文】子曰:“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
6、人.”【译文】孔子说:“真正的通达是:品质正直,懂礼义;善于观察别人讲话的脸色;常考虑如何谦恭待人。”1.【原文】子曰:“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译文】孔子说:“不合符礼教的话不能看,不合符礼教的东西不能听,不合符礼教的东西不能说,不合符礼教的事不能做。”2.【原文】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译文】孔子说:“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你一旦这样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赞许你是仁人了.实行仁德,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3.【原文】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大小由之。有所不行
7、,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王的治国方法,先贤流传下来的道理,最可贵的地方就在于此(依礼行事).无论大事小事,如果只是死板地按照和谐执中的办法去做,有时也会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而不依照礼制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4.【原文】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译文】 孔子说:“我完完全全按照周礼的规定去事奉君主,别人却以为这是诌媚呢。”【解析】孔子一生要求自己严格按照周礼的规定事奉君主,这是他的政治伦理信念。但却受到别人的讥讽,认为他是在向君主谄媚。这表明,当时的君臣关系已经遭到破坏,已经没有多少人再重视君臣之礼了。5. 【原文
8、】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译文】孔子说:“处于上位却不宽容,向人行礼没有敬意,面对丧事毫不悲伤,我还有什么期待呢?”6.【原文】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译文】孔子说:“能够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那还有什么困难呢?不能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怎么能实行礼呢?”7. 【原文】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译文】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8.【原文】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1.
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原文】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译文】孔子说:“子路啊,我告诉你的知识,你都知道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2.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原文】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译文】樊迟问怎样才是“智”,孔子说:“专心致力于(倡导)人民应该遵从的仁义道德,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不可沉迷于靠鬼神求福),就可以算明智了。”又问仁,答:“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就算仁了。”3. 【原文】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
10、乐,仁者寿。”【译文】孔子说:“聪明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聪明智慧的人活跃好动,有仁德的人沉静稳重;聪明智慧的人快乐,有仁德的人长寿。”5.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原文】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译文】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条,我都没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子贡说:“(这正是)老师您的自我表述啊!”6.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zh)?”【译文】孔子说:“与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是一件美事.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1.【原文】子曰:“道
11、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译文】孔子说:“治理一个大国,要严肃认真地处理政事,讲究信用,节省财用,爱护臣下,根据农事的忙闲合理使用民力。”2.【原文】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译文】孔子说:“年轻弟-子,在家孝顺父母,出门敬重兄长,言语谨慎守信博爱众人,亲近仁人。做到这些后还有余力,就用来学习文化典籍。”3.【原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译文】子夏说:“对待妻子,能看重其品德而不看重其容貌;侍奉父母,能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献出生命;与朋友交往,
12、说话守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经过学习,我必定说他学习过了。”4.【原文】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不会有威严;从事学习,学业就不会巩固。要把忠诚和信实作为(待人处事的)主导思想。不跟与自己不同道的人做朋友。犯了错误,要不怕改正。”5.【原文】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译文】有子说:“诺言符合义的原则,才可以实践诺言。恭敬符合礼的原则,才可以免遭耻辱。依靠自己的亲族,也就可靠了。”6. 【原文】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13、【译文】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他怎么做人哩!(就像)大车少了輗,小车少了軏,车子还怎么能走呢?”7. 【原文】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译文】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古代文献,行为规范,对人忠心,诚实守信。8. 【原文】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译文】孔子说:“说话一定兑现,做事一定果决。这是(不懂变通的)固执的小人呀!不过也可以算是再次一等的士了。”9. 【原文】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译文】子张问孔子,怎样做可以称仁。孔子说:
14、“能将五种品德施行于天下,就可以称仁了。”子张说:“请问哪五种。”孔子说:“恭敬,宽厚,信实,勤勉,(给人)恩惠。恭敬就不会招来侮辱,宽厚就能得到众人拥护,信实就会得到别人任用,勤勉就会有成绩,(给人)恩惠就足以使唤人。”10. 【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办事没有尽心尽力吗?与朋友交往没有做到诚实守信吗?老师传授的学业没有经常复习吗?”文学名著推荐与阅读复习梳理西游记 作者吴承恩,明朝小说家。【主要内容】:本书主要描述了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和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故事,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
15、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由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一起保护唐僧取经等三大部分组成。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战胜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功成圆满,终成正果。【阅读感受】:这部小说善于说故事,可读性强;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它所塑造的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使人过目不忘;全书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像和大胆奇特的夸张。【人物形象及对应的典型情节和性格特征】孙悟空: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三借芭蕉扇本领高强、勇敢机智、爱憎分明、忠心耿耿、敢作敢当、敢于反抗喜欢“戴高帽”、好胜心强、爱搞恶作剧特殊本领:筋斗云七十二变 火眼金睛 武器:金箍棒猪八戒: 高老庄招亲
16、、四圣试禅心、三打白骨精、女儿国遇难一方面好吃懒做、爱搬弄是非、耍小聪明、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另一方面又不失忠勇和善良、战斗勇猛、能知错改错、淳朴憨厚唐僧:三打白骨精、四圣试禅心、女儿国遇难崇信佛法、严守戒律、目标明确、坚定执着;但有时贤愚不分、好坏不辨沙和尚: 流沙河皈依佛门、三打白骨精、四圣试禅心、保护唐僧西天取经路上,任劳任怨,忠心不二(二)历年历届考题汇编1.【2008年北京中考】西游记是一部神话小说,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唐僧的大徒弟孙悟空曾自称“齐天大圣”,他能一个跟头翻十万八千里,他还能七十二变,是一个极富神话色彩的艺术形象。2.【11年朝阳二模】:读破万卷书
17、,神交千古人:古典名著中塑造了众多经纶满腹、性格鲜明的人物。读战国策,我们走近了善于进谏的的邹忌。读水浒传,我们结识了直率鲁莽的黑旋风李逵、足智多谋的 智多星吴用 。读西游记,我们感动于唐玄奘的 信念坚定(心地善良?)、孙悟空的忠心耿耿。3.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作者是明代的 吴承恩。西游记以丰富想象描绘奇异的神魔世界的同时,也借唐僧师徒在西天取经途中斩妖除魔的故事,表现了 惩恶扬善(邪不胜正) 的古老主题。其中“三打白骨精”、“计盗紫金铃”、“ “真假美猴王”等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水浒传篇二:论语经典名句一、论语中关于儒家思想的经典名句1、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18、。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泰伯篇)2、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论语卫灵公篇)3、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 ;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篇)4、子曰:“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篇)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篇)6、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篇)7、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篇)8、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篇
19、)9、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篇)10、孔子谓季氏曰“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八佾篇) (八佾():古代舞蹈奏乐,八个人为一行,这一行叫一佾。八佾是八行,八八六十四人,只有天子才能用。诸侯六佾,大夫四佾。)二、论语中关于教育思想的经典名句1、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篇)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篇)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殆。” (论语为政篇)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篇)6、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
20、,不耻下问,是以为之文也。” (论语公冶长篇)7、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论语述而篇)8、 子曰:“不愤不汽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反则不复也。”(愤:心求通而未得;悱:口欲言而未能。)(论语述而篇9、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日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篇)10、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篇)三、论语中关于为人处事的经典名句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篇)2、子曰:“见贤而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篇)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
21、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篇)4、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篇)11、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尔)12、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而篇)13、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篇)(译文:朴实多于文采,就未免粗野;文采多于朴实,又未免轻浮。文采和朴实想适当,这才是个君子。文质彬彬: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来多用来指人文雅有礼貌。)14、 知者乐水,仁这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篇)1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篇)1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篇)12、道不同,不相为谋。 (
22、论语卫灵公篇)13、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卫灵公篇)14、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论语卫灵公篇)1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篇)1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篇)1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篇)18、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篇)19、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篇)20、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论语阳货篇)21、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论语季氏篇)2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颜渊篇23、往者不可
23、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微子篇2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篇)2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论语为政)26、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论语子路篇27、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篇)2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篇)四、富于情感生命鲜活的孔子1、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24、于予与改是。”( 论语公冶长篇)(杇:,泥工抹墙的工具叫杇,把墙壁抹平也叫杇。何诛:责备什么呢?)2、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论语子罕篇3、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论语子罕篇4、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篇)(译文:孔子道:“没有人知道我呀!”自贡道:“为什么没有人知道您呢?”孔子道:“不怨恨天,不责备人,学习一些平常的知识,却透彻了解很高的道理。知道我的,知识天吧!”)5、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言曰:
25、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论语述而篇)6、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1” 论语雍也篇(译文:孔子去和南子相见,子路不高兴。孔子发誓道:“我假若不对的话,老天厌弃我!老天厌弃我!”)据说汉人取名讲究“女诗经,男楚辞,文论语,武周易”,不知这种说法从何而来,不过现代人取名字确实很喜欢引经据典。这是好事。今人多有数典忘祖的倾向,外国语大学遍布全国,却不曾听说有一个国学学院(据说有还是有的,不过都相当低调)。取名的时候,终于想到祖宗了,于是临时抱佛脚的不在少数。1、蓁蓁(音真)。周南桃夭:“桃之夭夭,其叶蓁蓁”。蓁蓁,茂盛貌。2、燕飞。邶风燕燕:
26、“燕燕于飞,差池其羽”。3、淑慎。邶风燕燕:“终温且惠,淑慎其身”。淑慎,和善谨慎。如台湾有艺人名萧淑慎。4、惠然。邶风终风:“终风且霾,惠然肯来”。惠然,顺从貌。5、静姝。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2010版三国里就加了个叫静姝的角色Orz。下文还有个“静娈”,都是娴静美丽的意思。6、炜彤。邶风静女:“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彤:红色。炜:光彩。7、洵美。邶风静女:“自牧归荑,洵美且异”。洵美就是很美的意思。郑风叔于田:“洵美且仁”、“洵美且好”。8、燕婉。邶风新台:“燕婉之求”。燕婉:安静和顺,也指如意郎君。字面漂亮,但这一篇新台主旨是讽刺卫宣公的乱伦,上下文的意思不是很好,慎用。
27、9、如云。鄘风君子偕老:“鬒发如云,不屑髢也”。如云:像云一样众多。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屈原湘夫人:“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10、邦媛。鄘风君子偕老:“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邦:国家。媛:美女。另有“邦彦”郑风羊裘:“彼其之子,邦之彦兮”。彦:杰出的人才。如北宋有词人名周邦彦。11、灵雨。鄘风定之方中:“灵雨既零”。灵雨:及时雨。需要指出的是,南方人分不清前后鼻音,该词极易被念成“淋雨”,再取个“落汤鸡”的外号就是顺利成章的事了><12、朝雨。鄘风蝃蝀:“朝隮于西,崇朝其雨”。指早晨的雨。唐时王维有诗曰:“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13、芃芃(
28、音朋)。鄘风载驰:“我行其野,芃芃其麦”。芃芃:草木茂盛貌。值得一提的是,该篇的作者许穆夫人是我国见于记载的第一位女诗人。14、绿竹。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青青”。15、琇莹。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充耳琇莹”。琇:宝石。莹:光亮透明。16、巧倩、美盼。卫风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上文连用六个比喻,赞美卫庄公夫人的美貌,文字很美。17、佩玉。卫风竹竿“巧笑之瑳,佩玉之傩”。篇三:经典论语名句五十条带翻译经典论语名句五十条 带翻译求学篇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讲解】学习了,而能按时去实践,不也高兴吗!有朋友自远方来,(切磋学理
29、),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埋怨,不也是君子吗!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讲解】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不贪图饮食的满足、居室的舒适(不把精力放在吃住上),而求做事勤快、说话谨慎,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请教,这样做,就可以说是一个好学的人了。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讲解】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讲解】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温故知新)【讲解】温习已知的旧知识,
30、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论语为政【讲解】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立足与社会,四十岁时能通情达理遇事不再疑惑,五十岁时懂得了天命的道理,六十岁能听的进不同的意见,到了七十岁时已经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7、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讲解】早上懂得了真理,晚上就死去,也是可以的(爱真理胜于爱生命)。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举一反三)【讲解】(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怎么也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
31、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四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出另外三个角,就不再往下教他(新知识)了。9、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讲解】发奋时候竟忘记吃饭,快乐时候就忘记了忧愁,把自己就要老了这件事也不放在心上,如此罢了。”10、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讲解】古代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然后去为国家、人民服务),现在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给别人看(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和任用)。1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讲解】懂得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以它为乐。立志篇1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32、【讲解】读书的人不可不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重任在身而路程遥远。1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讲解】三军中可以夺取统帅,但是不可能强迫改变一个平民百姓的志向。1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讲解】到了一年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谢的。品德篇15、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讲解】仁,距离我远吗?只要我想要做到仁,仁就随着心念到了。1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讲解】自身言行正当,即使不下命令,别人也会跟着行动;若自身言行不正当,即使三令五申,别人也不会跟着行动。17、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讲解】花言巧语,装出和善的面
33、孔。这种人,心里不会有多少“仁德”(这种人不会有真正的爱人之心)。18、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讲解】有了过错,别人都能看到;改了,人们都会敬仰他。19、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讲解】世界上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有很多思想一致的人和他在一起。20、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讲解】 一个人的高尚的品质和外在的表现一致,然后才能成为君子。21、君子不器论语为政【讲解】君子不要像器具一样(只有一种固定的用途,要在任何环境都能发挥君子的作用)22、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讲解】人格高尚的人不可用小事情考验他,却可以委以重任;人格低下
34、的人不可委以重任,却可用小事情考验他。2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杀身成仁)【讲解】有志之士和仁人,不会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只会勇于牺牲来成全仁。2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讲解】做不应该做的事从而做官发财,对我来说,好比是天空浮来浮去的过眼烟云。25、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讲解】聪明的人不会疑惑,实行仁德的人会忧愁,真正勇敢的人,不会畏惧。26、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讲解】聪明智慧的人爱水,有仁德的人爱山。聪明智慧的人爱活跃,有仁德的人爱沉静。聪明智慧的人快乐,有仁德的人长寿。27、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讲解】在实行仁德之事的时候对自己的老师也不要谦让。2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讲解】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29、过而不改,是谓过已。论语卫灵公【讲解】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真叫过错呢。30、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讲解】君子不因为别人的话说得好就提拔他,也不因为别人的品德不好就废弃他的正确意见。31、孝弟(t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讲解】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根本。3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讲解】看见贤人就应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过氧化锌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调压箱市场发展状况及营销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装饰天花板制造行业运行状况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蜜蜂养殖与蜂产品加工行业运营状况与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莴苣和菊苣行业运营状况与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膜片式微孔曝气器行业前景趋势及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行业运行趋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粗粮饮料市场发展趋势及前景调研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硝酸异辛酯行业运行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眼影市场运行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乡镇卫生院院感知识培训
- 中国航天日扬帆起航逐梦九天(课件)-小学主题班会通用版
- 老年医学概论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浙江大学
- 幼儿园食堂生鲜进货记录表
- nasm cpt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3年吉林省吉林市统招专升本民法自考真题(含答案)
- 幼儿园大班教案《改错》含反思
- 国企治理三会一层详解
- MT 211-1990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质量检验规则
- GB/T 8888-2014重有色金属加工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贮存和质量证明书
- GB/T 18400.4-2010加工中心检验条件第4部分:线性和回转轴线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检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