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动态监测_第1页
矿山动态监测_第2页
矿山动态监测_第3页
矿山动态监测_第4页
矿山动态监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矿山*年度矿山储量年报采矿权人名称:*年报编写单位:*报告提交单位:*精品.单位负责人: 单位技术负责人: 报告编写单位: *单位负责人: *报告编写人:*报告审查人:*报告提交日期:*精品.目录第一章矿山概况4第一节 矿山基本情况4第二节 矿山地质测量11第二章探采对比20第一节 矿区地质概况变化情况20第二节 煤层及煤质变化情况23第三节 其他开采技术条件等的变化情况28第三章资源储量估算37第一节 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及工业指标37第二节 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及参数的确定37第三节 资源储量估算类型及块段划分38第四节 资源储量估算结果40第四章结论40第一节 资源储量测量结果40第二节 存

2、在问题及建议40精品.附图目录图号顺序号图名比例尺0101*井上下对照图1:*0202*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1:*0303*采掘工程平面图1:*附表目录1、*煤层开采工作面测量成果表2、*截至*年底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报表附件目录附件1、报告编制单位资质证书附件2、采矿许可证附件3、矿山查明资源储量台账(表)附件4、设计资源储量台账(表)附件5、矿山资源储量变动台账(表)附件6、开采结束资源储量比较台账(表)附件7、矿石损失统计台账 附件8、*年矿山储量年报编制委托书精品.第一章矿山概况第一节 矿山基本情况一、目的与任务为了能使政府切实掌握矿产资源合理利用和储量变化情况,建立和完善矿山企业

3、储量动态监督管理档案和台账,促进矿山企业珍惜和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根据*国土资源局关于加强矿山储量动态监督管理的通知(*号),为此,*委托北京市*为该矿编制*年度矿山储量年报。其任务是:查明矿山企业截止*,*号-*号煤层矿山占用资源储量、动用资源储量、核实保有资源储量,为建立矿产资源台账提供依据。二、交通位置*属*煤矿,位于*一带,距*km,行政区划属*。地理坐标:东经*,北纬*。矿区东距*铁路线*km,北达*煤矿铁路专用线*km,*公路从矿区*穿过,*东部为*高速。本矿区与周边公路之间均有柏油路相通,交通运输条件便利(详见交通位置图1-1)。*图1-1 矿区交通位置图三、自然地理概况1、地形地

4、貌精品.井田地处*段,*盆地之东南缘。总的地势为西高东低,最高点为*,最高海拔1237.1m,最低点位于*附近,海拔*m,最大相对高差*m,地貌形态属于低山区。2、水文*自井田北部矿界内不远处流过,全长*km,四季常年流水,流量*m/s,流速*m/s,坡度*,井田内最高洪水位*m。庄河自井田西南部矿界内附近流过,其源头在*一带,全长*km,属季节性河流,雨季流量较大,旱季断流,流量*m/s,流速*m/s,流域面积*km,坡度*,井田内最高洪水位*m。井田地表水分别为向北和向南汇入野川河与原村河,野川河与原村河在井田东南方向的悬壶南村附近汇合,再向东南汇入丹河,在河南境内汇入沁河,后汇入黄河。井

5、田属黄河流域沁河水系。井田北部的杜寨水库,库容量402104m,坝顶标高954.0m,溢洪道标高946.5m,最高蓄水标高946.0m。3、气象本区属东亚季风区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夏季多雨,春秋季多风少雨,冬季寒冷。据*市气象站近几年统计资料,年平均气温10.4,最高气温7月份,平均气温为23.1,最低气温1月份,平均气温-3.9,无霜期175天。年最大降雨量1361mm,平均降雨量557mm。年蒸发量1857mm,为降水量的3倍,气候干燥。年平均相对湿度63%。最大冻土深度为0.39m。风向冬、秋季多西北风,春、夏季多东南风,最大风速14.6ms(2009年)。精品.4、地震据历史记

6、载,晋城地区有史记载的最早一次地震为公元167年6月18日的*地震,至1956年的1700多年间,共发生地震42次,其中4-5级以上的地震有8次。根据*地震基本烈度区划图,该区处于临汾和邢台两大地震带之间的相对稳定区,属太行山亚弱地震带,基本烈度为vi度。据中华人民共和国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市地震设防烈度为6度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四、采矿权设置及四邻关系1、采矿权设置*国土资源厅于2012年6月6日换发了采矿许可证,证号:*,有效期自2012年6月6日至2042年6月6日。矿区范围由*拐点坐标圈定(见表1-1),面积*km2,批采*号煤层,生产规模*万t/a

7、,开采深度为*标高。表1-1井田边界拐点坐标表点 号西安80坐标系(3带)xy1精品.2345678910开采深度2、四邻关系图图1-2 矿区四邻关系图五、开采现状1、生产矿井(1)生产矿井建设情况表1-2 井筒特征表序号井筒特征井筒名称备注主斜井副斜井进风立井杜寨风井1井筒坐标西安80坐标系2提升方位角/()3井筒倾角/()4井口标高/m5水平标高/m第一水平精品.最终水平6井筒深度或斜长/m第一水平最终水平7井筒直径或宽度/m净掘进8井筒断面/m2净掘进9砌 壁厚度/mm材料10井筒装备(3)采矿现状2、小煤矿及老窑开采情况第二节 矿山地质测量为了将本次井下实测工作做好,我单位成立了测量小

8、组,由5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其中测量工程师2名、测量技术员2名、地质工程师1名。测量技术人员主要负责井下实测工作和采掘工程平面图的编制,1名地质工程师配合测量技术人员搞好井下实测工作。一、测量工作(一)实测的内容和要求1、测量仪器索佳set210k防爆全站仪1台套、zhd8200gps单频静态接收机5台套。2、作业依据精品.a、国家测绘局颁发的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b、地质矿产部颁发的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zbd10001-89c、国家技术监督局和建设部联合颁发的工程测量规范gb5002-93d、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发的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3、井

9、口定位的测量(1)近井点的测量近井点测量是在国家等级控制点的基础上,采用gps全球定位系统在矿井井口附近布设的控制点,解算采用gps后处理软件进行基线处理和平差计算。 控制测量完成工作量a. e级gps点10个;b. 收集已有成果资料:国家三角点3个。 控制测量采用基准坐标系统:1980年西安坐标系,中央子午线114;高程系统:1956黄海高程系; 控制测量起算数据分析本区附近有国家三角点原村南山、牛山、十字岭,这三个三角点经实地勘查确认各点保存完好,数据准确可作为起算点使用。 踏勘选点根据收集的控制资料及多次踏勘情况,布设gps控制网,选埋点位均布置合理,并根据gps点位的选择要求,确定其点

10、位,满足通视良好,便于保存gps点位的选择要求。精品.周围应便于安置接受设备和操作,视野开阔,视场内障碍物的高度角不宜超过15;远离大功率无限电发射源(如电视台、电台、微波站等),其距离不小于200m;远离高压输电线和微波无线电信号传送通道,其距离不小于50m;附近不应有强烈发射卫星信号的物体(如大型建筑物等);交通便利,并有利于其他测量手段扩展和联测;地面基础稳定,易于点的保存;点位应保持通视。 gps观测根据有关规程、规范及现有的gps接收机设备情况,采用5台zhd8200gps单频静态接收机进行野外观测,该设备静态测量标准精度为:观测中任一卫星有效观测时间15分钟水平方向:5mm1ppm

11、d(基线10km)5mm1ppmd(基线10km)垂直方向:10mm2ppmdgps控制点进行布网施测时,其主要技术指标要求为:a、卫星高度角15b、有效观测卫星总数4颗c、观测时段长度45分钟d、数据采样间隔15秒e、数据采样方式为l1单频采集精品.f、点位几何形强度因子pdop10每站观测时,在开机前后各量一次天线高,两次测量之差不大于3mm,取其平均值作为天线高。观测员细心操作,随时逐项填写测量手薄中得记录项目,经认真检查,所有规定作业项目均已完成并符合要求后迁站。 gps外业数据处理与检验数据传输与编辑:外业数据采集工作结束后,及时进行数据的传输和基线处理,并进行检验,全部外业数据采集

12、任务完成后,及时进行数据质量的分析,其检验的内容有:a、外业数据采集要完全符合调度命令和规范要求; b、对每一个测站观测的原始数据进行编辑、整理与检核;c、用随机pinnacle gps数据处理软件v1.0版本软件进行基线向量处理,查看处理结果,使其达到较理想的处理结果。 gps网闭合差检验根据规范,gps控制网相邻点间基线长度标准差为:=式中:a为固定误差,a=10mm; b为比例误差系数,b=20mm; d为相邻点间距离,单位为km。a、复测基线的长度较差ds,两两相比较满足下式的规定:ds2 (按实际平均边长计算)精品.b、独立闭合环或附合路线坐标闭合差满足:wx3wy3wz3ws3式中

13、:n为闭合环边数,按实际平均边长计算;ws=重复基线及闭合环检验均满足要求。 gps网平差a、无约束平差gps网无约束平差是在wgs-84坐标系中进行平差,目的是处理由于多余观测误差而引起的网内不符值。本次施测gps网的内部符合精度为:纬度最大中误差: 0.0101m经度最大中误差: 0.0072m最弱边相对中误差为: ms/s=1/194856b、二维约束平差匹配控制点后,对gps网进行1980年西安坐标系下的二维约束平差,gps点平面成果到达如下精度:x方向最大中误差: 0.0280my方向最大中误差: 0.0213m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ms/s=1/39262精品.c、高程拟合平差匹配高

14、程起算数据,拟合大地水准面,推算gps点高程,其结果:高程最大中误差:0.0600m(2)井口位置测量近井点测量结束后分别用红漆对其编号为j1、j2。根据以上计算资料将全站仪架设在近井点j1上精确对中整平,将本点的坐标和高程输入全站仪的测站点数据中,再将j2点的坐标和高程输入全站仪的后视点数据中,然后在后视点j2架设三脚架棱镜精准对中整平,用仪器精确瞄准后视点棱镜中心定向后,将仪器界面切换到极坐标法数据采集瞄准棱镜,利用极坐标观测法直接观测即可得出其井口位置和标高并保存,每个井口测三次检查准确无误后,取三次测量数据的中数作为本次井口定位的成果。每个井口用同样的方法测量,对于通视不太好的井口采用

15、全站仪导线法对其观测(数据见附表)。4、现采掘工程巷道的测量巷道测量使用索佳测绘仪器公司生产的set210k 2秒级防爆全站仪,采用全站仪导线法从近井点起算往井下引点,水平角采用方向观测法一测回,其中2c互差15,同一方向值各测回互差9,距离采用单程一测回读数差10mm,进行记录。高程控制测量采用三角高程测量法与导线测量(巷道测量)同步进行,斜距改正垂直角测定一测回,同一测站指标之差15,仪高和标高采用经验较合格的钢尺量至毫米,并有专人绘制草图,标测各硐室、密闭、掘进头等各采掘现状要素。本次测量将井下巷道进行了实测,不能进入的巷道和密闭由矿方人员说明其情况。导线计算采用简易平差法,坐标和高程值

16、取至毫米,本次实测巷道工作量为11338m,详见采掘工程平面图。精品.5、采空区划定采空区范围根据矿方提供的采掘工程图和6、密闭点的测量本次测量对矿井密闭进行了实测并用红油漆编号,永久性密闭是指靠近矿界或采空区(采空区包括古空区和小窑破坏区)的密闭。(二)完成工作量本次测量起测点为副斜井,沿运输大巷进入巷道,对工作面、采掘巷道进行测量,测线铺设连续。*号煤层测设导线长度*m,井下主要巷道*m,为*采区运输巷。工作面巷道*m,其中*运输顺槽*m,*回风顺槽*m,*第二回风巷* m,切眼*m,*运输顺槽*m,回风顺槽*m。测设导线点*个,其中运输大巷测量点*个,工作面巷道测量点*个。二、地质工作(

17、一)以往资料利用情况 *精品.(二)综合图件编制*三、矿山年度生产状况1、2012年生产计划*2、2012年生产完成情况*3、2013年生产计划*表1-3 2013年度开采储量表(单位:千吨)工作面预计动用量采出量块段平均厚度(m)投影面积(m2)体重(d)预回采率32093202精品.第二章探采对比第一节 矿区地质概况变化情况经过2012年度实际采煤,结合储量核实报告和矿井地质报告,概略总结如下:一、井田地层依据井田钻孔资料,将区内地层由老至新分述如下:1、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2f)为煤系基底,厚60140m,平均100.00m。与下伏地层马家沟组为整合接触。上部为灰色-灰白色巨厚层状隐晶质

18、石灰岩、局部裂隙发育,具方解石脉,间夹有白云岩及角砾状灰岩,局部为泥质石灰岩。中部为灰色角砾状石灰岩,泥灰岩和石灰岩,灰色白云岩和泥质白云岩,局部溶洞发育,裂隙内充填有方解石脉。下部灰色石灰岩,浅灰色中厚层状白云岩,含泥石灰岩,局部有小溶洞。2、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岩性为深灰色铝土质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等组成,底部偶夹透镜状、蜂窝状铁质泥岩,局部富集成铁矿。与下伏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一般厚3.0m。3、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连续沉积于本溪组之上,为一套海陆交互相含煤建造,为井田主要含煤地层之一,由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灰色中细砂岩和5精品.6层石灰岩及78层煤组成,底部以一层

19、灰白色细砂岩(k1)与本溪组分界,本组厚7090m,平均厚87.55m。4、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与下伏太原组呈连续沉积,为一套陆相碎屑含煤建造,为全区主要含煤地层之一,岩性由深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砂岩及煤层组成。上部为灰岩、灰黄色砂岩及泥岩互层,局部夹有两层不可采煤层;中部为灰黄色砂岩、砂质泥岩及3号可采煤层;下部为灰色砂质泥岩,有时相变为黄灰色细砂岩,中夹黄铁矿及灰黑色泥岩,3号煤层位于该组中下部,全区稳定可采,底部以一层灰色细砂岩(k7)与下伏太原组分界,本组厚度4060m。平均厚度45.42m。5、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x)与下伏山西组为整合接触。底部为浅灰色中细粒砂岩,中

20、下部岩性以灰绿色泥岩为主,间夹砂岩;中部以灰绿色、黄绿色砂岩为主,间夹砂质泥岩,顶部为灰色、灰紫色及杂色铝土质泥岩,具鲕状结构,呈网格状构造,其色鲜艳俗称“桃花泥岩”,有时相变为砂质泥岩。本组厚度60.59m。6、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与下伏山西组为整合接触。岩性以杏黄色、黄绿色砂质泥岩及黄色泥岩互层,其中夹不稳定黄绿色砂岩,并夹少量红色砂岩、泥岩、底界以k10砂岩与下石盒子组分界。残留最大厚度约500m。7、第四系中更新统(q2)为松散覆盖层,不整合基岩地层之上,主要为浅红色亚粘土。厚度0精品.30m,平均厚21m。表2-1 区域地层简表界 系统(组)组段符号厚度(m)(最小-最大)

21、岩性描述一般新生界第四系q0-30砾石,黄土及砂岩。21古生界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240-607紫色砂质泥岩、黄绿色砂质泥岩脑杂色砂岩、泥岩。497下统下石盒子组p1x90-170灰绿色砂质泥岩、中粗砂岩、页岩。61山西组p1s40-60灰白色砂岩、砂质泥岩、泥岩、煤层。45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70-90灰白色砂岩、黑色砂质泥岩、3-5层灰岩、煤层。88中统本溪组c2b0-7灰白色铝土页岩、泥碉、1-4层灰岩、煤岩。3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2f60-140中层状豹皮状灰岩,灰白、灰黄色薄层状白云质灰岩,夹灰色黑色中层状灰岩。100二、构造沁水块坳的东缘,晋获褶皱带的西侧。区内地层构造方向与

22、区域构造线基本一致,总体呈一单斜构造,地层走向近南北,倾向西,地层平缓,倾角312。井田南部发育一些小的褶曲构造,中南部有一小型正断层,另外,井田有5个陷落柱地层(据野川精查区资料)现具体分述如下:(1)大北山向斜:发育于井田南部,大北山村至前和村一带,轴向nw-sw,向nw倾伏,南东仰起,两翼基本对称。倾角3精品.7。(2)小北山背斜:发育于井田南部边缘,小北山村至前和村西,轴向nnw,两翼基本对称,倾角35。(3)f1正断层:发育于井田南部y-03钻孔东南,断层走向nne,倾向nnw,倾角70,延伸约250m,断距约7m。(4)x1陷落柱:发育于井田东部,704号孔西北,横断面呈椭圆形,直

23、径140160m,陷壁角70,陷落柱内为上石盒子组砂岩、杂乱无章。(5)x2陷落柱:发育于井田西部,y-38号孔西南,横断面呈近圆形,直径140m,陷壁角70。(6)x3陷落柱:发育于井田中西部,y-38号孔西南,横断面呈圆形,直径150m,陷壁角70。(7)x4陷落柱:发育于井田南部,y-7号孔西南,横断面呈圆形,直径10m,陷壁角70。(8)x5陷落柱:发育于井田西南部,y-7号孔西南,横断面呈圆形,直径7m,陷壁角70。综上所述,井田构造复杂程度属简单类型。三、岩浆岩井田内未发现岩浆岩侵入现象。第二节 煤层及煤质变化情况一、含煤性精品.井田内主要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和石炭系上统太原

24、组。含煤地层总厚132.97m,含煤1012层,可采煤层3层,煤层总厚11.78m,含煤系数8.86%,其中3、9、15号煤层为可采煤层,煤层平均厚度8.68m,可采煤层含煤系数6.53%。其他煤层不可采。表2-2 含煤地层煤层特征表含煤地层煤层编号煤层厚(m)煤层结构顶板岩性底板岩性煤层稳定程度可采性最小-最大平均矸石层数类别p1s10.14-0.140.140简单细砂岩泥岩细砂岩泥岩不稳定不可采20.54-0.680.630简单细砂岩泥岩细砂岩泥岩不稳定不可采34.116.205.4102简单细砂岩、粉砂岩、泥岩细砂岩、粉砂岩、泥岩稳定全区可采c3t60.36-0.360.360简单细粒砂

25、岩细粒砂岩不稳定不可采70.09-0.390.230简单炭质泥岩炭质泥岩不稳定不可采80.08-1.130.470简单细粒砂岩细粒砂岩不稳定不可采90.801.190.9901简单细砂岩、粉砂岩、泥岩泥岩、粉砂岩不稳定局部可采100.15-0.210.180简单细粒砂岩细粒砂岩不稳定不可采110.27-0.40.330简单细粒砂岩细粒砂岩不稳定不可采120.10-0.930.350简单细粒砂岩细粒砂岩不稳定不可采130.40-0.450.410简单细粒砂岩细粒砂岩不稳定不可采152.072.672.2802简单石灰岩泥岩稳定全区可采平均厚度5.41m,可采煤层含煤系数11.91%。1、2号煤层

26、不可采。太原组为一套海陆交互相含煤地层,平均厚度87.55m,本组含煤8精品.9层(6、7、8-1、8-2、9、10、11、12、13、15、号煤层),煤层总厚5.60m,含煤系数6.40%,9号煤层不稳定,局部可采,煤层厚0.801.19m,平均厚0.99m,含煤系数1.13%;15号煤层全区稳定可采,煤层厚2.072.67m,平均厚度2.28m,含煤系数2.60%。6、7、8-1、8-2、10、11、12、13号煤层不可采。二、可采煤层1、3号煤层2、9号煤层3、15号煤层表2-3 可采煤层特征表煤层号煤层厚度(m)煤层间距(m)煤层结构类别矸石层数稳定性可采性顶底板岩性顶板底板34.11

27、6.205.4130.58-73.4652.02简单02稳定全区可采细砂岩、粉砂岩、泥岩细砂岩、粉砂岩、泥岩90.801.190.99简单01不稳定局部可采细砂岩、粉砂岩、泥岩泥岩、粉砂岩31.13-49.6040.37152.072.672.28简单02稳定全区可采石灰岩泥岩三、煤质1、煤的物理性质及宏观煤岩类型3号煤呈黑色、灰黑色,玻璃-金刚光泽,具阶梯状、贝壳状断口,内生裂隙发育,极脆易碎,块状、层状构造,条带状结构。煤岩组成以亮煤为主,夹有镜煤条带和少量暗煤。亮煤以玻璃光泽呈条带分布,镜煤为金刚光泽,结构均一,内生裂隙发育,呈小块状,多充填方解石或黄铁矿,暗煤光泽暗淡,硬度、比重均较大

28、,具韧性,为光亮型煤。精品.9号煤宏观煤岩特征为黑色-灰黑色,以亮煤和镜煤为主,金属-玻璃光泽,断口为贝壳状夹阶梯状,内生裂隙发育,条带状结构,层状构造,质软坚硬,偶见黄铁矿。15号煤宏观煤岩特征为黑色-灰黑色,以亮煤和镜煤为主,似金属-玻璃光泽。条带状构造,粒状、阶梯状断口为主,贝壳状次之,条痕为灰黑色,裂隙较发育,常见黄铁矿充填。2、化学性质及工艺性能可采煤层煤质特征见表3-4。3号煤层为低-中灰、特低硫、特高热值无烟煤;9号煤层为中高灰、高硫、特高热值无烟煤;15号煤层为低灰-中灰、中高硫-高硫、特高热值无烟煤。3号煤层洗选后可作为化工用煤,9、15号煤层经洗选后可作为动力用煤。表2-4

29、 煤层煤质特征汇总表煤层编号煤样工业分析水分灰分挥发分全硫发热量mad(%)ad(%)vdaf(%) st.d(%)qgr,d (mj/kg)最小-最大最小-最大最小-最大最小-最大最小-最大平均平均平均平均平均3原煤0.72-2.5114.70-18.148.81-11.050.30-0.451.3616.410.010.3934.99-35.44浮煤0.59-1.826.83-10.657.94-8.720.34-0.4735.160.859.028.390.419原煤1.01-1.6723.64-38.079.15-14.591.69-7.871.3628.5311.514.7929.4

30、6-35.08浮煤0.39-1.608.17-11.657.40-8.311.34-2.9433.85精品.0.8410.257.842.2615原煤0.64-2.1213.35-21.959.36-10.532.79-4.301.2217.909.413.4834.79-35.73浮煤0.31-1.955.59-8.337.02-7.762.02-2.8935.150.927.327.402.51第三节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和其他开采技术条件等的变化情况一、水文地质条件1、地表水野川河自井田北部边界不远处流过,全长10.0km,四季常有流水,流量0.22-0.687m3/s,流速0.

31、32-0.60m/s,坡度8,最高洪水位948m;庄河自井田西南部边界附近流过,其源头在董峰村一带,全长9.0 km,属季节性河流,雨季流量较大,旱季断流,流量0.0186-0.1822m3/s,流速0.188-0.285m/s,流域面积65km2,坡度7,最高洪水位908m。井田地表水分别向南和向北汇入野川河与原村河,野川河与原村河在井田东南方向的悬壶南村附近汇合,再向东南汇入丹河。井田属黄河流域沁河水系。以上河流雨季时水量较大,旱季水量较小,甚至干枯,属季节性河流。井田北部的杜寨村杜寨水库,建成于1974年,有效库容量402104m3,坝顶标高954.0m,溢洪道标高946.5m,最高蓄水

32、标高946.0m。精品.2、含水层井田内主要含水层(组)从上到下有:(1)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孔隙含水层可直接接受大气降水补给,部分向下补给基岩含水层,部分于沟谷低洼处以潜流的形式补给地表水。由于井田内厚度薄、面积小,虽直接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但冲沟发育,排泄条件好,加上又有石盒子组较厚的泥岩隔水层,所以对下部煤层开采影响很小。主要分布在杜寨河、原村河河谷中,全厚约15m,地下水位高,埋藏浅,为当地主要民用水源,单位出水量0.6771.78 l/s,水质为hco3so4camg(na)型。(2)二叠系上、下石盒子组砂岩裂隙含水层为层间砂岩裂隙水,裂隙发育,层位分布较高,地下水排泄良好,全区出露泉水较

33、多,流量变化较大,涌水量为0.050.22l/s。另据井田北部的王报井田资料及区域资料分析,单位涌水量0.0941.55 l/sm,渗透系数0.4574.60m/d,水质为hco3ca,mg或hco3ca型,矿化度为0.280.71g/1,个别地段大于1g/1。该含水层富水性弱。(3)二叠系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为层间裂隙水,以中粒砂岩为主,一般厚度中间砂岩为8m,k8为4m,厚度变化较大,含水性较弱,据井田y12号水文孔抽水资料,单位涌水量0.0008 l/s m,渗透系数0.00548m/d,水位标高887.36m,水质类型hco3so4(ci)ca,mg型,矿化度467德国度。该含水层富水

34、性弱。精品.(4)石炭系上统太原组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主要由太原组下段15号煤上部的k2、k3、k4 、k 5等灰岩岩溶裂隙各含水层组成。它们在井田内分布稳定、广泛,据钻探资料,以上灰岩岩溶裂隙发育,充填物较少,钻探在揭露它们时多数发生漏水或冲洗液消耗量大、水位下降等现象:1)k2k3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为石灰岩层间溶洞裂隙水,一般厚度k2为5.83m,k3为2.75m,岩层发育稳定,据勘探资料,其浅部溶洞发育,y34孔溶洞高度0.100.65m,深部岩芯完整,裂隙发育较差,水量很小,单位涌水量0.000091l/sm,水质类型为hco3cicamg型。该含水层组地下水流向大致由东向西,与岩层倾向

35、基本一致,含水性强弱与构造、裂隙发育程度及埋藏深浅有密切关系。2)k4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岩性为黑灰色石灰岩,一般厚0.79m,岩溶裂隙发育不均一,据区域北部赵庄勘探区资料,钻进时冲洗液消耗量为0.02312.12m3/h,平均1.938 m3/h。3)k5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为石灰岩层间溶洞裂隙水,k5一般厚4.70m,岩层稳定,含水层强弱与赋存深浅有密切关系,浅部东南地段裂隙发育,据野川勘探资料,钻孔单位涌水量,浅部最大为24 l/sm,而深部为0.000149 l/sm,野川水源y32号孔,因受风化作用及构造影响,裂隙发育,溶洞高达0.90m,含水性强,单位涌水量3.73 l/s精品.m,水

36、位标高861.71m,而位于该井田的y12号钻孔,岩芯裂隙发育差,单位涌水量0.000114 l/sm,水位标高824.39m。水质为hco3so4ca,mg型。(5)奥陶系中统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井田内无出露,埋藏较深,岩性为灰色厚层状石灰岩及薄层泥灰岩,厚400m,据野川井田勘探报告,该含水层组有4层溶洞层,钻孔单位涌量0.7045.50l/sm,水质为hco3so4ca,mg型。地下奥灰水水位标高:井田东北*联片供水源井626.00m(1992年12月)井田南部唐安煤矿马村河南岸水源井615.07m(2004年9月)地下水位总的来说由北往南逐渐降低,推测本井田奥灰水位标高应在617-620

37、m之间。3、隔水层井田3号煤层以上的隔水层基本上已不复存在,目前主要有以下2层。(1)本溪组及太原组底部泥岩类隔水层该隔水层位于15号煤之下,岩性为泥岩、铝土质泥岩等。岩石裂隙不发育,本溪组平均厚度3m,太原组底部平均厚度10.19m。正常情况下在15号煤与奥陶系之间可起到良好的隔水作用。(2)太原组及山西组底部含水层层间泥岩类隔水层区内该隔水层位于3号煤层或基岩风化带之下,主要岩性由泥岩、粉砂质泥岩组成,单层厚度不等,呈层状分布于灰岩、砂岩含水层之间隔断或减弱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精品.4、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奥陶系岩溶水的补给主要是井田外基岩裸露区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入渗补给。井田

38、属区域岩溶水径流区,岩溶水由北向南运移,最终排向三姑泉。石炭系、二叠系砂岩裂隙水,在接受大气降水和季节性河流以及上覆含水层的入渗补给后,顺岩层倾斜方向运移,上部含水层在沟谷中以侵蚀下降泉的形式排泄,下部含水层顺层排出井田外。5、井田水文地质类型井田内地层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312,总体呈单斜构造,断层较少,断距不大。各含水层在正常情况下,一般没有水力联系。层间裂隙水发育于浅部及构造破碎带,含水性随埋藏深度增大逐渐减少。井田奥陶系灰岩岩溶水位标高小于620m,3号煤层底板标高620860m,9号煤层底板标高700810m(可采部分),15号煤层底板标高540760m,奥灰岩溶水对3、9号煤层

39、开采无影响;奥灰岩溶水带压开采范围为井田西北部15号煤层。综上所述,依据煤矿防治水规定,3、9号煤层为中等类型、15号煤层为中等-复杂类型。6、矿坑充水因素分析(1)充水来源1)大气降水精品.降水通过岩土层孔隙及长期开采条件下可相互沟通煤层顶板冒裂带下渗,是矿坑充水的主要来源。受降水的周期性及季节性变化影响,矿坑涌水量随之具有显著的动态特征。2)井筒水井筒穿过揭露范围内所有含水层,其间必有一定量的地下水沿井筒流下,成为矿坑涌水的一部分。3)矿坑顶板冒裂带与老窑水对矿坑充水的影响井田内3号煤层周边新老采空区较多,矿坑顶板冒裂带发育。矿坑顶板,冒裂带及基岩风化带之间可相互沟通,使不同含水层及矿坑之

40、间产生水力联系,对矿井安全生产造成一定危害。4)地表水对矿坑充水的影响井田北侧有杜寨水库,野川河自井田北东侧流过,地表水可能通过侧向渗透进入井田,对矿井造成水害威胁。除以上充水因素外还要做好以下水害防治工作,加强井口上游拦洪堤坝稳固性;加强井下排水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加强隐伏导水构造的探测工作,注意井下水文地质情况变化,防范各类水害事故的发生。(2)矿坑充水通道井田矿坑充水通道主要为矿坑以上的岩土孔隙、裂隙及岩溶、冒落带、陷落柱、基岩风化带、井筒等。另应注意可能存在未查明的断层和陷落柱对矿坑充水的影响。(3)奥陶系灰岩岩溶水与矿坑的关系精品.井田奥陶系灰岩岩溶水位标高小于620m,3号煤层底板

41、标高620-860m,9号煤层底板标高700-800m(可采部分),15号煤层底板标高540-760m,奥陶系灰岩岩溶水对开采3、9号煤层影响不大;井田西部煤层埋藏较深,15号煤层底板最低标高540m,为局部带压开采煤层,在底板标高620m以下带压区开采15号煤层前,需进行专门水文地质勘探,查明峰峰组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方可确定能否安全可采。应当注意的是:当构造导通岩溶水含水层时,形成导水通道,岩溶水突水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应引起矿方重视。7、矿井涌水量根据2011年矿井涌水量观测及联合排水试验情况,目前矿井正常涌水量为30.77m3/h,最大涌水量为35.17m3/h。二、顶底板条件3号煤层顶

42、板为细砂岩、粉砂岩、泥岩,底板为细砂岩、粉砂岩、泥岩。9号煤层顶板为细砂岩、粉砂岩、泥岩,底板为泥岩、粉砂岩。15号煤层顶板为石灰岩,岩石坚硬,底板为黑色泥岩或粉砂质泥岩,较稳定。三、瓦斯本井田开采3号煤层,依据*,*煤矿开采3号煤层瓦斯资料,瓦斯绝对涌出量为16.19m/min,相对涌出量为5.83m/t,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2.88m精品./min,相对涌出量为1.04m/t,属低瓦斯矿井。表2-5 2010-2011年度矿井瓦斯检测结果年份ch4co2瓦斯等级绝对涌出量(m/min)相对涌出量(m/t)绝对涌出量(m/min)相对涌出量(m/t)2010年低瓦斯2011年低瓦斯本井田及周边

43、矿井现未进行9、15号煤层开采,未收集到9、15号煤层瓦斯资料。矿井虽属低瓦斯矿井,但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应加强瓦斯的监测预报和通风管理工作,严格遵守煤矿安全生产规程,以确保安全生产。四、煤尘爆炸性和煤的自燃性1、煤尘据原*煤矿2008年6月*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在该矿井采取3号煤层煤样做了煤层爆炸性测试,其3号煤层煤尘爆炸性测试结果详下表。由表可见,3号煤层火焰长0m,加岩粉量0%,无煤尘爆炸性。精品.本井田现未进行9、15号煤层开采,未收集到9、15号煤层爆炸性危险性资料。根据邻区赵庄煤矿对9号、15号煤层煤尘爆炸性的实验测试无爆炸性结果,可以推断本矿的9号、15号煤层也没有爆炸的危险性

44、,但是在生产过程中还是应该注意防范的。表2-6 煤尘爆炸性测试成果表取样地点煤层火焰长度(mm)抑制煤尘爆炸最低岩粉用量(%)鉴定结论本矿300无爆炸性赵庄煤矿900无爆炸性赵庄煤矿1500无爆炸性2、煤的自燃据原*煤矿2008年6月*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在该矿井采取3号煤层煤样做了煤层自燃倾向性测试,3号煤层自燃倾向性测试结果为不易自然煤层。表2-7 煤层自燃倾向性测试成果表取样地点煤层吸氧量(cm/g)自燃倾向性等级鉴定结论本矿31.04iii不易自燃赵庄煤矿91.25i容易自燃赵庄煤矿151.001.30i容易自燃本井田现未进行9、15号煤层开采,未收集到9、15号煤层煤的自燃倾向性资

45、料,根据邻区赵庄煤矿对9号、15号煤层自燃倾向性的实验测试易自燃结果,可以推断本矿的9号、15号煤层为容易自燃煤层,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防范。精品.五、地温地压根据原*煤矿及周边生产矿井在井下生产中未曾发现地温、地压异常现象,属地温、地压正常区。精品.第三章资源储量估算第一节 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及工业指标一、估算范围及面积本次资源储量估算范围为采矿许可证批准的井田范围,估算3号、9号、15号煤层,面积*km2,开采深度为*m至*m标高。二、工业指标的确定工业指标按照*年*月国土资源部颁发的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中有关规定执行,见表3-1。表3-1 资源储量工业指标表最低可采厚度(m)*最高灰分ad()夹石剔除厚度(m)最高硫分(st,d)最低发热量(mj/kg)第二节 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及参数的确定一、估算方法根据井田内3号、9号和15号煤层层位稳定,厚度及煤质变化不大,产状平缓,地质构造简单等特点,资源储量估算方法采用地质块段法。精品.资源储量估算公式为:qshd/1000式中:q资源储量(千吨)s块段水平投影面积(m2)h块段内煤层平均厚度(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