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ppt_第1页
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ppt_第2页
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ppt_第3页
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ppt_第4页
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可持续发展及其进程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中国可持续发展政策,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及其进程,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由来 20世纪中叶,随着国际环境污染的日趋加重,特别是西方国家公害事件的不断发生,环境问题频频困扰人类。 在解决环境问题的长期探索中,国际社会逐渐认识到,单纯依靠控制污染技术是解决不了日趋复杂和广泛的环境问题。 只有实现生态可持续性和经济可持续性,人类才有可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1.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萌芽(1),美生物学家雷切尔卡逊(Rachel Karson)在潜心研究美国使用杀虫剂所产生的种种危害之后,于1962年发表了环境保护的科普著作寂静的春天。 她通

2、过对污染物的富集、迁移、转化的描写,阐明了人类与大气、海洋、河流、土壤、动植物之间的密切关系,初步揭示了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她告诉人们:在人对环境的所有袭击中,最令人震惊的,是空气、土地、河流以及大海受到各种致命化学物质的污染。这种污染是难以清除的,因为它们不仅进入了生命赖以生存的世界,而且进入了生物组织内。,1.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萌芽(2),1968年各国的几十位科学家、教育家和经济学家成立了非正式的国际协会罗马俱乐部(The Club of Rome) 它的工作目标是关注、探讨与研究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使国际社会对人类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等诸多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 1972年以D.梅

3、多斯(Dennis.L.Meadows)为首研究小组向该俱乐部提交了第一份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 她指出:由于世界人口增长,粮食生产、工业发展、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使得地球的支撑力将会达到极限,经济增长将发生不可控制的衰退。,2.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1),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召开,这是人类首次将环境问题纳入世界各国政府和国际政治的事务议程。,大会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向全球呼吁:现在已经到达历史上这样一个时刻,我们在决定世界各地的行动时,必须更加审慎地考虑它们对环境产生的后果。 她提醒人们:由于无知和不关心,我们可能给生活和幸福所依靠的地球环境造成巨大且无法挽回的损失。,2.可

4、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2),1980年,联合国向全世界呼吁:“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自然资源利用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持续发展。” 1983年,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ECD),联合国要求该组织以持续发展为基本纲领,制订“全球的变革日程” 。 1987年, WECD把历经4年研究和论证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提交给联合国大会,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2.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3),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的里约宣言,把可持续发展进一步阐述为“人类应享有与自然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成果的生活的权利” 。 把可持续发展战略列为全球发展战略,制定了具有划时代意义

5、的行动计划21世纪议程,使这一战略思想被世界各国所接受。,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sustainable development,定义: “可持续发展”一词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在文章和文件中,十多年来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有近二百种说法。 目前国际社会相对公认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1987年,世纪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二、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1、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思想 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 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谋求社会的全

6、面进步,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必要的,必须通过经济的增长来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增强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 停止发展是消极的,是没有出路的,它不能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危机。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生态环境恶化的一个重要根源是贫困,只有发展,才能摆脱贫困,提高生活水平,才能为解决生态危机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绝对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 以自然资源为基础,与生态环境相协调。保证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和环境成本,使人类的发展控制在地球的承载力之内。 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是有限制条件的,没有限制就没有可持续发展。 对不可再生资

7、源合理开发,节约使用;对可再生资源不断增殖,永续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世界各国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目标可以不同,但发展的本质应当包括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创造文明的社会环境。 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经济发展是基础,自然生态保护是条件,社会进步是目的。,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1)公平性原则 同代人的公平 代与代之间人的公平 公平分配有限资源 (2)持续性原则 其核心指的是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 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 (3)共同性原则 人类共同的责任和义务。,3、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环境保护 清洁生产 可持续消费 公众参与 科学

8、技术进步 法制建设 国际合作,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率和减少人类和环境的风险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 对生产过程: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 有毒原材料 对产品:要求减少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 对服务: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将环境保护纳入综合决策,转变传统增长模式 变革社会观念,发展适度消费的新大众消费模式 开发同环境友善的技术,实现清洁生产,发展同自然相容的产业体系 发展和完善环境保护法律和政策 提高全社会环境意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新文明,第二节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的可持

9、续发展战略建立的基础,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深化和扩展环境保护战略,中国21世纪议程初步提出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模式,但在实际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仍然是一个长期过程。,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第一部分 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与政策 第二部分 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三部分 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四部分 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中国21世纪议程初步提出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模式,但在实际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仍然是一个长期过程。,中国目前的现状,(1)拥有庞大的人口,其中低素质的人口和贫困人口比例很大; (2)自然资源基础薄弱,人均占有的资源

10、十分贫乏,土地、水和重要矿物资源的可供量很少,环境容量狭小; (3)科学技术基础薄弱和国民文化素质与环境意识不高的问题不会在短期内得到解决,特别是忽视环境与资源的意识、行为和政策在一些方面还是根深蒂固的。 (4)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各国争夺世界资源和环境空间的竞争也非常激烈,中国获取国际资源和环境空间受到了极大限制。,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和任务,在1996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实行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这两个根本性转变,把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作为两项基本战略,提出了“实施这两大战略,对于今后十五年的

11、发展乃至整个现代化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要加快科技进步,优先发展教育,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到2000年,力争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部分城市和地区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到2010年,基本改变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城乡环境有比较明显的改善。,中国面向2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行动,1同环境保护和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相适应,构筑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体系。 它包括三个层次:把可持续发展原则纳入经济立法;完善环境与资源法律;加强与国际环境公约相配套的国内立法。,2同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有效利用市场机制保护环境。 它包括三个方

12、面:加快经济的改革,减少和取消对资源消耗大、经济效率低的国有企业的补贴;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自然资源价格体制;推行环境税。,3同经济增长相适应,将公共投资重点向环境保护领域倾斜,并引导企业向环境保护投资。 4与新的宏观调控机制的发展相配套,建立环境与经济综合决策机制,其核心内容是政府的重要经济和社会决策、计划和项目,要按一定程序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要建立对政府的环境审计制度。,5同政府体制改革相配套,建立廉洁、高效、协调的环境保护行政体系,加强其能力建设,使之能强有力地实施国家各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第三节中国可持续发展政策,一、中国的环境政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政策。 谁污染、谁治理的政

13、策。 强化环境管理的政策。,二、环境政策的深化和发展,从当前中国环境状况来看,中国只是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压力下,避免了环境质量急剧恶化的局面。总体而言污染还相当严重,生态破坏还在不断加剧。 从中国今后人口、经济增长的趋势看,环境保护将会长期面临巨大压力: 发展原则:如可持续发展原则,预防污染原则,污染者负担原则,经济和资源利用效率原则,污染综合控制原则,公众参与原则,环境与经济发展综合决策原则,等等。,近期中国环境保护政策深化和发展的目标,(1)建立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一体化决策机制,使经济发展政策、规划能有效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主要手段是建立政策、规划与计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2)建立环境

14、保护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机制,建立完备有效的监督手段; (3)建立污染综合控制和全过程控制体系,采用清洁生产的各种手段; (4)应用各种创新的环境经济手段,如环境税、排污权交易等; (5)鼓励企业和社会各界采取各种自愿行动,如实施ISOl4000,政府环境管理机构同企业的自愿协议,绿色产品标志等; (6)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三、推进“绿色新文明”建设,循环经济,一、循环经济的由来 “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是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与传统的线性经济模式(资源-产品-废物)相对应。,循环经济,广义循环经济: 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涉及每个公民、每个家庭、每个社区、每个企业、每个地区乃至整个民族。 狭义的循环经济: 通过废物资源化来发展经济,相当于“废物经济”、“垃圾经济”范畴。,循环经济,二、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3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