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中历史(必修三),主要内容:古今中外的思想文化、科学技术 结构:本书共分为八个专题: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专题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学习方法:,要掌握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 : 1、文化由经济、政治所决定,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 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我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是什么?是如何形成、发展
2、的?(第1课) 2、这一思想是如何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第2课) 3、这一思想是如何发展变化的?(第3、4课),【课程标准】知道儒、道、法、墨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 点;认识“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意义。,一、“百家争鸣”的局面:,“百家”,形容学术流派的纷杂。史记中按照诸子学说的主要倾向,将其划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 “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概念解析:,指春秋战国时期,不同文化风格、不同学术主张的派别相互竞争,同时相互学习
3、、相互吸收的形势。,“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1)经济:铁犁牛耕的出现、推广,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2)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瓦解。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力量在争衡、较量。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3)社会阶层:“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因而特别礼贤下士; “士”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
4、想主张治国的政治愿望。 (4)思想文化:私学的兴起。 从“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在社会上,一批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被称为“诸子百家”。 (5) 科技上,科学技术取得了较大进步,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社会大变革,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B周王室衰微,新的统治阶级尚未建立绝对的权威 C各诸侯为实现富国强兵,重用知识渊博的文士 D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使文化下移,逐渐形成“士”阶层,A,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
5、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大地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上述材料认为,百家争鸣出现文化觉醒的基本条件是( ) A独立的知识分子阶层形成 B贵族中的士阶层地位上升 C诸侯争霸对人才的需求 D社会大裂变对文化的破坏,A,10,(一)儒家学派 (二)道家学派 (三)法家学派 (四)墨家学派,11,儒家学派,1、代表,春秋孔子儒家创始人 战国孟子继承和发展 战国荀子先秦儒家集大成者,先秦儒学是关于道德修养与政治理想的学说,代表学派、代表
6、人物及其主张:,儒家学派:,1、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尊为“至圣”。,孔子是这样概括自己一生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这段名言反映了孔子志向专一,执著探索,不断完善自己的一生。对我们今天立志成才,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有着深刻的启迪。,材料1,材料2,子曰:“仁者爱人。” 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论语雍也,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材料3,1.子
7、曰:“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论语颜渊,知识点拔,请结合教材概括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知识梳理,“仁”,的思想,(1),孔子说“仁者爱人”。“爱人”-体贴别人、关心别人、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反映了孔子倡导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思想。,“仁”的思想含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礼”,的思想,(2),狭义:周礼 (西周建立的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的等级名分制度) 广义:总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 恢复周礼反映了孔子在政治
8、上的保守性,“克己复礼”即仁,a、于社会: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 b、于个人: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3),天命思想,“敬鬼神而远之”,把主要精力放在人和社会方面,把探讨和解决社会的实际问题放到首位。-务实,(4)政治思想:为政以德(民本思想),(5)中庸 “和而不同” 含义: a、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能恰到好处; b、将各种正确的原则、思想等妥善加以调和,使他们互相补充,互相制约。 (6)伦理观:性相近,习相远。,课外延伸,请说说孔子在国内外产生了什么影响?,开创儒家学说,儒家思想后来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也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孔子的思想飘洋过
9、海,影响深远。,孔子在汉城,孔子在柏林,B,2、孟子:,孟子,战国时期儒家的著名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奠基人,被尊为“亚圣”,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孟子为经典著作。,2、孟子:, 把孔子“德治”的思想发展为“仁政”思想, 发挥民本思想,“民贵君轻”(民本思想),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材料反映了孟子的什么思想?,孟子曰:“省刑罚、薄税敛”。,“养浩然之气”:舍生取义、重义轻利。,孟子提出道德规范有四种,即仁、义、礼、智。他认为大丈夫应该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伦理观上:主张“人性本善”,C,3、荀子:, “天行有常”, “制天命而用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10、。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君舟民水(民本思想), 重“礼”、法,(1)生平:战国,(2)主张:,荀子认为自然界的发展是有其规律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在自然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 这是唯物主义的思想倾向。 反映了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人类对自然认识、利用和改造能力的增强。, 王道、仁义, 性恶论、“化性起伪”,主题升华,儒学思想中哪些具有现实意义?,教育理论: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因材施教等 伦理道德:孝、仁义、诚信等(社会主义荣辱观) 维护社会稳定:仁、德治、民本思想等(取消农业税) 维护国家统一:大一统思想(统一祖国) 个人修养: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己所不欲,勿
11、施于人等,先秦儒学是关于道德修养与政治理想的学说,道家学派老庄之学,1、道家学派的整体特点:,这一学派以“虚无”的“道”为世界的根本,以因循自然的“无为”、“逍遥”为处世的方法。,2、老子(春秋,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
12、欲而民自朴 。” 老子,知识梳理,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 A不以人助天 B制天命而用之 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解析:本题为最佳选择题。“制天命而用之”和“天行有常”是荀子的思想,排除B、D项。选项A出自庄子南华经,原文是“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意指上古时的有识之士顺应自然,不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去破坏自然规律,或去影响自然,典型体现了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出自道德经,“刍狗”指古代祭祀时用草扎的狗,在祭祀之前,人们对它敬若神明,祭祀一结束,就被丢弃了。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地无
13、所谓仁慈,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主旨是建议人要效法天地的“无所谓仁,也无所谓不仁”的精神,养成这样的胸襟。,A,3、庄子:,(3)“逍遥”的人生哲学:崇尚自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这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1)把“道”作为最高的原则,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2)提出“齐物论”,即齐一万物,任何事物本质上相同,没有区别。,逍遥的境界:“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4)他在文学艺术上,如寓言、散文上有深邃的哲理智慧和神奇浪漫主义风格,对后世有深远影响。,战国时期,道家代表,庄周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道家思想,著有庄子一书,后人称他为庄子,把他
14、和老子合称为老庄。,法家学派,代表人物:李悝 主张: 商鞅 重法 主张: 吴起 申不害 重术 慎到 重势 韩非子(法家思想集大成者),法家 韩非子,理论来源,观点主张,集权观:加强君主集权,改革观:“不期修古,不法常可”、,法、术、势三派,道家思想,法治观:厉行赏罚,奖励耕战,发展趋势,作 用,两汉以后,独立体系逐渐消失,被儒家吸收。,为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和秦始皇统一全国奠定理论基础。,知识梳理,“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 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 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 民,皆守株之类也。”,守株待兔,请思考:韩非子守株待免的故事反映了
15、法家什么样的政治观点?,认为社会是发展变化的 治理国家的政策、措施必须与时俱进。,知识点拔,适应地主阶级建立新政权的需要,适应了社会大变革的需要,适应了地主阶级兼并战争的需要,课堂探究: 结合韩非思想分析为什么说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备受推崇?,“兼相爱、交相利”,2、思想主张:,非攻 尚贤 尚同 尚力 非乐 非命 节葬 节用,3、墨家风气:,刻苦简朴;,苦干和自我牺牲;,讲求实际功利(实用)。,1、核心思想:,(四)墨家:,纪律严明;,墨翟 战国 代表小生产者利益,4、墨家认识论和逻辑学方面的贡献(三表法、类、故),5、“墨辩”学派及墨家学派的湮灭,经济:,政治:,阶级:,文化:,生产力大发展,井田制崩溃,分封制、宗法制崩溃,周王室衰微,诸侯展开争霸兼并战争,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士”阶层活跃,私学兴起,知识理解,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剧烈动荡的历史阶段,为什么在这样的时期会出现思想文化活跃的局面?,荀子关于人与自然的认识,孔子、老子、墨子的思想主张,孟子、韩非子的思想主攻,认识: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产物,“百家争鸣”的意义,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 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成为中国思想文化取得显 著进步的重要条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1-2026年中国乌鸡白凤丸市场竞争策略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2025年中国智能云台控制器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ct复合原料及可降解环保餐具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
- 2025年中国智慧餐厅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1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课时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2雷雨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第1章无菌操作技术实践第3节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学案苏教版选修1
- 2025年中国绝缘鞋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钥匙扣民族陶娃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中国LED照明市场运行态势研究报告
- 浅谈第三方物流的仓储管理
- 21ZJ111 变形缝建筑构造
- 医院各委员会职责制度
-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改良经皮经肝胆道镜术New
- 2万吨马铃薯深加工(淀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服饰品设计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颅脑横断层解剖09课件
- 2023年同等学力申硕英语真题
- 2023年04月广东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许可审查中心招考聘用医疗器械注册审评员(员额)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安捷伦N9020A频谱仪操作说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