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工程师基础知识[专用课件]_第1页
消防工程师基础知识[专用课件]_第2页
消防工程师基础知识[专用课件]_第3页
消防工程师基础知识[专用课件]_第4页
消防工程师基础知识[专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注册消防工程师,基础知识,1,1,内容展示,消防基础知识,燃烧基础知识 火灾基础知识 爆炸基础知识 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3,2,内容展示,第一章燃烧基础知识,第一节 燃烧条件 一、燃烧的本质 1、燃烧(Combustion): 是可燃 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 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 的现象,4,3,内容展示,燃烧的充分条件,一定的着火能量,一定浓度的可燃物,一定的含氧量,相互作用,6,未受抑制的链式 反应,4,内容展示,三、在消防中的应用,防火方法: 灭火方法,7,5,内容展示,1)控制可燃物质 (2)隔绝空气 (3)消除点火源 (4)设防火间距,防火方法,8,6,内容

2、展示,1)隔离法 (2)窒息法(15%) (3)冷却法 (4)抑制法,灭火方法,9,7,内容展示,第二节 燃烧类型,一、燃烧类型的分类 1、按照燃烧形成的条件和发生瞬 间的特点,燃烧可以分为着火,和爆炸,着火,自燃,点燃,化学自燃,热自燃,10,8,内容展示,第二节 燃烧类型,爆炸,2爆炸 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转变成另一种状态, 并在瞬间以机械功形式释放巨大的能量, 或是气体、蒸汽瞬间发生剧烈膨胀等现象。 化学爆炸,物理爆炸,核爆炸,11,9,内容展示,第二节 燃烧类型,二、闪点、燃点、自燃点 通常采用不同的燃烧性能参数描述气 体、液体、固体可燃物的燃烧特性,12,10,内容展示,一)闪燃与闪点

3、,1、闪燃:可燃液体遇火源后,在其表面上产生 的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是可燃液体着火的前奏 或火险的警告。 2、闪燃原因:在较低的温度下,可燃液体的蒸 发速度较慢时,当其小于蒸气燃烧时的消耗速度 时,遇火源就只能维持瞬时燃烧。 3、闪点(flash point):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 ,可燃液体表面能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13,11,内容展示,1)用于评定可燃液体火险性的大小; (2)作为可燃液体的分类、分级标准; 甲类危险可燃液体:闪点28 乙类危险可燃液体:28 闪点60 丙类危险可燃液体:闪点60 丁类难燃烧物品 戊类不燃烧物品 (3)据此确定安全生产措施; (4)成为选择灭火剂供给强度的依据

4、,闪点的实用意义,14,12,内容展示,二)燃点,1、燃点: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应用外部热源 使物质表面起火并持续燃烧一定时间所需的最低 温度。 2、燃点与闪点的关系。 易燃液体燃点一般高出其闪点1-5,评价液体 火灾危险性时,一般用闪点,固体的火灾危险性 一般用燃点来衡量,15,13,内容展示,三)自燃点,自燃点:在规定的条件下,可燃物质发生自燃的 最低温度。 影响自燃点变化的规律(因素):不同的可燃物 有不同的自燃点,同一种可燃物在不同的条件下 自燃点也会发生变化。可燃物的自燃点越低,发 生火灾的危险性就越大。 液体、气体受压力、氧浓度、催化、容器 材质、比表面积等因素影响 固体受受热熔融

5、、挥发物的数量、固体颗 粒度、受热时间等因素影响,16,14,内容展示,燃烧(火焰,反应前混合情况,流体力学特性,物理状态,均相火焰,传播速度,预混火焰,层流火焰,缓燃火焰,爆炸火焰,多相火焰,湍流火焰,扩散火焰,一边混合 一边燃烧,蜡烛燃烧 气体火炬,液体和固体,的燃烧 多相悬浮,系统的燃烧,喷雾燃烧 粉煤爆炸,正常火焰,森林火灾,爆轰火焰 气体爆炸,气相流动 特性为湍流 喷雾燃烧 多相燃烧,燃料与 氧化剂 均为气体 气体燃烧 气体爆炸,气相流动 特性为层流,层流射流 燃烧 煤气灶,燃烧前 充分混合 煤气灶 瓦斯爆炸,气体,气体 液体 固体,气相 多相,气相 多相,气体,液体 固体,气体 液

6、体 固体,气体预混 液体 固体,另外,还有移动火焰与驻定火焰、有焰燃烧与无焰燃烧,17,第三节 燃烧方式及其特点,一、气体燃烧,15,内容展示,二、液体燃烧 (一)沸溢 1、沸溢,热波在油品中传播时,乳化水或自由水 蒸发,形成大量油包气气泡,最后发生向外 溢出的现象。1水分石油,45-60分钟沸溢 2、沸溢的发生条件 (1)原油具有形成热波的特性 (2)原油中含有乳化水或自由水 (3)原油的粘度较大,18,16,内容展示,二)喷溅 1、喷溅 热波下降到水垫层,使其中的水大量蒸发,蒸气 压迅速升高,把上部的油品抛出罐外的现象。 2、喷溅的发生条件,原油具有热波特性 原油底部存在水垫层 高温层与水

7、垫层接触,3、喷溅发生的时间与油层厚度、热波移动速度、及油 的燃烧线速度有关 19,17,内容展示,2009年12月,杨迎,20,18,内容展示,第四节 燃烧产物,一、燃烧产物的基本概念 燃烧产物:由于燃烧而生成的气体、液体 和固体物质。 1、完全燃烧产物(Products ofComplete Combustion):不能再继续燃烧的产物。 2、不完全燃烧产物(Products ofIncomplete Combustion):能继续燃烧的产物。 3、烟(Smoke):由燃烧或热解作用所产生的 悬浮于大气中可见的固体和(或)液体微粒,21,19,内容展示,第四节 燃烧产物,22,一、燃烧产物

8、的基本概念 二、几类典型物质的燃烧产物 二、燃烧产物的危害性,20,内容展示,第四节 燃烧产物,三、燃烧产物的危害性 (一)缺氧窒息作用 (二)毒性、刺激性及腐蚀作用 (三)高温气体的热损伤作用 (四)烟气的爆炸性 (五)烟气的减光性,23,21,内容展示,第二章火灾基础知识,第一节 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 一、火灾的定义 二、火灾的分类,24,22,内容展示,火灾分类及灭火器材选用,根据物质燃烧特性把火灾分为六类。 A:固体火灾(如纸张、木材、衣服、塑胶等引起 的火灾) 可用水型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 B:液体火灾(如酒精、汽油等) 可用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卤代烷灭

9、火器,23,内容展示,C:气体火灾(如煤气、液化石油气、天然气 等引起的火灾,可用干粉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 D: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锂等及禁水物质引起的火灾) 这类火灾多因遇湿、遇高温自燃引起,灭火时忌用水、泡沫及 含水性物质,也不能用卤代烷、二氧化碳及常用的干粉灭火器, 一般用干沙掩埋的方式灭火,24,内容展示,E:电器火灾(一般带电设备所引起的火灾) 可用二氧化碳、干粉、卤代烷灭火器(禁止用水)。 F: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火灾(如动物油脂 或植物油脂) 厨房灭火系统,25,内容展示,火灾损失的分级规定,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2011,26,内容展示,第二章火灾基础知识,第二

10、节 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 一、电气 二、吸烟 三、生活用火不慎 四、生产作业不慎 五、设备故障 六、玩火 七 、 放 火 八 、 雷 击,29,27,内容展示,第二章火灾基础知识,第三节 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 一、建筑火灾蔓延的传热基础 热传导 热对流 热辐射,30,28,内容展示,第二章火灾基础知识,第三节 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 二、建筑火灾的烟气蔓延 (一)烟气的扩散路线 (二)烟气流动的驱动力 烟囱效应 火风压 外界风 31,29,内容展示,第二章火灾基础知识,第三节 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 二、建筑火灾的烟气蔓延 (一)烟气的扩散路线 (二)烟气流动的驱动力 (三)烟气蔓延的途

11、径 孔洞开口穿越墙壁的管线和缝隙 闷顶内外墙面 (区分水平蔓延途径和竖直蔓延途径,32,30,内容展示,第二章火灾基础知识,第三节 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 三、建筑火灾发展的几个阶段 初期增长 充分发展 衰减 (轰燃,33,31,内容展示,平均温度降到最大值的80%时,火灾进入衰减熄灭阶段,32,内容展示,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爆炸的定义和分 类,理解爆炸极限与温度极限的概念与应用, 掌握常见爆炸危险源的特征及爆炸形成机理,第三章爆炸基础知识,33,内容展示,第一节爆炸的概念及分类 一、爆炸的定义:由于物质急剧 氧化或分解反应产生温度、压力增 加或俩者同时增加的现象,称之为 爆炸,

12、34,内容展示,爆炸的破坏作用 高温、高压 冲击波 碎片冲击,35,内容展示,二、爆炸的分类 (一)物理爆炸 特点:爆炸前后物质的化学成分均不改变,例如:液化气、 油桶 (二)化学爆炸 特点:物质的化学成分和性质均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爆 炸速度快、直接造成火灾、具有很大危险性。例如:各种炸 药的爆炸、粉尘蒸气和空气混合。 (三)核爆炸 如:原子弹、氢弹、中子弹,第一节爆炸的概念及分类,36,内容展示,化学爆炸分为以下三种: 1炸药爆炸 2可燃气体爆炸 3可燃粉尘爆炸 粉尘是指分散的固体物质。粉尘爆炸是指悬浮于空气中的 可燃粉尘触及明火或电火花等火源时发生的爆炸现象。可燃粉 尘爆炸应具备3个条件

13、,即粉尘本身具有爆炸性、粉尘必须悬 浮在空气中并与空气混合到爆炸浓度、有足以引起粉尘爆炸的 火源,第一节爆炸的概念及分类,37,内容展示,粉尘爆炸特点: 连续性爆炸是粉尘爆炸的最大特点,因初始 爆炸将沉积粉尘扬起,在新的空间中形成更多 的爆炸性混合物而再次爆炸; 粉尘爆炸所需的最小点火能量(见本章第三 节)较高,一般在几十毫焦耳以上,而且热表 面点燃较为困难; 与可燃气体爆炸相比,粉尘爆炸压力上升较 缓慢,较高压力持续时间长,释放的能量大, 破坏力强,38,内容展示,目前已发现的爆炸性粉尘有以下7类,1)金属类如镁粉、铝粉、锰粉; (2)煤炭如活性炭、煤等;(3)粮食如淀粉、面粉 等; (4)

14、合成材料如染料、塑料;(5)饲料如鱼粉、血 粉; (6)农副产品如烟草、棉花;(7)林产品如纸粉、木 粉等 单选:下列粉尘中()粉尘不可能发生爆炸。 A.生石灰B.面粉C.铝粉D.煤粉,39,内容展示,爆炸极限一般认为是物质发生爆炸必须具备的浓 度范围。对于可燃气体、液体蒸气和粉尘等不同形 态的物质,通常以与空气混合后的体积分数或单位 体积中的质量等来表示遇火源会发生爆炸的最高或 最低的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浓度极限,简称爆炸极 限,第二节爆炸极限,40,内容展示,除助燃物条件外,对于同种可燃气体, 其爆炸极限受以下几方面影响。 (1)火源能量的影响。 (2)初始压力的影响。 (3)初温对爆炸极限

15、的影响。 (4)惰性气体的影响,41,内容展示,二、可燃粉尘的爆炸极限 可燃粉尘的爆炸极限通常用单位体积中粉尘 的质量(gm)表示。因为可燃粉尘爆炸浓度 上限太大,以致在多数场合都不会达到,所以 没有实际意义,通常只应用粉尘的爆炸下限。 表1-3-2列出了部分粉尘的爆炸下限,42,内容展示,四、爆炸极限在消防上的应用 物质的爆炸极限是正确评价生产、储存过程 的火灾危险程度的主要参数,是建筑、电气和其 他防火安全技术的重要依据。控制可燃性物质在 空间的浓度低于爆炸下限或高于爆炸上限,是保 证安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的基本措施之一。 具体应用有以下几方面,43,内容展示,1)爆炸极限是评定可燃气

16、体火灾危险性 大小的依据,爆炸范围越大,下限越低,火 灾危险性就越大。 2)爆炸极限是评定气体生产、储存场所 火险类别的依据,也是选择电气防爆形式的 依据。爆炸下限小于10 ,甲类;大于等于 10 ,乙类,44,内容展示,3)根据爆炸极限可以确定建筑物耐火等级、层 数、面积、防火墙占地面积、安全疏散距离和灭火 设施。 4)根据爆炸极限确定安全操作规程,例如,采 用可燃气体或蒸气氧化法生产时,应使可燃气体或 蒸气与氧化剂的配比处于爆炸极限范围以外,若处 于或接近爆炸极限范围进行生产时,应充惰性气体 稀释和保护,45,内容展示,第三节爆炸危险源,发生爆炸必须具备两个基本要素:一是爆炸 介质,二是引

17、爆能源。两个基本要素两者缺一 不可。在生产中,爆炸危险源可从潜在的爆炸 危险性、存在条件及触发因素等几方面来确定, 具体包括能量与危险物质、物的不安全状态、 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管理缺陷等,46,内容展示,第三节爆炸危险源,一、引起爆炸的直接原因 通常,引起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物料原因 (二)作业行为原因 (三)生产设备原因 (四)生产工艺原因,47,内容展示,二、常见爆炸引火源 根据前文所述,引火源是发生爆炸的必要条件之一, 常见引起爆炸的引火源主要有机械火源、热火源、电火源 及化学火源,见表-3-3,第三节爆炸危险源,48,内容展示,第三节爆炸危险源,什么是最小点火

18、能量? 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每一种气体爆炸混合物的起爆 最小点火能量,毫焦(mJ)为最小点火能量的单位,49,内容展示,本章思考题 1.爆炸有几种类型? 2.爆炸浓度极限的概念是什么?其在消防中的 意义主要有哪些? 3.粉尘爆炸的条件有哪些? 4.什么是最小点火能量? 5.常见爆炸引火源有哪些?电话机热 6.引发爆炸的常见原因有哪些,50,内容展示,第四章易燃易爆危 险品消防安全知识,51,内容展示,危险品的定义:有爆炸、易燃、 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 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 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 要特别防护的物品,52,内容展示,易燃易爆危险品:危险货物分 类和品名编号(G

19、B6944- 2012)和危险货物品名表 (GB12268-2012)中的爆炸 品、易燃气体、易燃液体、易燃 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和遇水放 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氧化性物质 和有机过氧化物,53,内容展示,第一节爆炸品,爆炸品系指受到高温、摩擦、 撞击、震动或其他外界作用,能迅 速发生爆炸品剧烈化学反应,瞬间 产生大量气体和热量,形成巨大的 压力而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 破坏的物品,54,内容展示,性质,1)爆炸性 (2)敏感性,57,55,内容展示,第二节易燃气体,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中第二类 气体中易燃气体项属于易燃易爆危险品范 畴。具体指温度20,标准大气压时,爆 炸下限13 ,或燃烧范

20、围不小于12个百分 点的气体,56,内容展示,第二节易燃气体,一、易燃气体的分级 级:爆炸下限10 ,或不论爆炸下限如 何,爆炸极限范围12个百分点 级:10 爆炸下限13 ,并且爆炸极 限范围12个百分点 实际应用中,甲类、乙类,57,内容展示,第二节易燃气体,二、易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 (一)易燃易爆性 (二)扩散性 (三)可缩性和膨胀性 (四)带电性 (五)腐蚀性、毒害性,58,内容展示,第三节易燃液体,一、易燃液体的分类 级:初沸点35 级:闪点23 ,并且初沸点35 级:闪点23 并 35,且初沸点 35 ,或闪点35并60,初沸 点35且持续燃烧 实际应用中的分类,甲乙丙,59,内容

21、展示,第三节易燃液体,二、易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 (一)易燃性 (二)爆炸性 (三)受热膨胀性 (四)流动性 (五)带电性 (六)毒害性,60,内容展示,第四节易燃固体等,一、易燃固体 易燃固体是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 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 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 但不包括已列入爆炸品的物质,61,内容展示,第四节易燃固体等,一、易燃固体 (一)易燃固体的分类分级 根据燃点的高低,燃烧物质可分为易燃固 体和可燃固体,燃点高于300的称为可 燃固体,燃点低于300的为易燃固体, 易燃固体按其燃点的高低、燃烧速度的快 慢、放出气体的毒害性的大小通常还分成 二级,62

22、,内容展示,63,内容展示,第四节易燃固体等,一、易燃固体 (二)易燃固体的范围 固态退敏爆炸品(湿爆炸品) 自反应物质 极易燃烧的固体和通过摩擦可能起火或促 进起火的固体,64,内容展示,第四节易燃固体等,一、易燃固体 (三)易燃固体的火灾危险性 燃点低、易点燃 遇酸、氧化剂易燃易爆 本身或燃烧产物有毒,65,内容展示,第四节易燃固体等,二、易于自燃的物质 (一)分类 发火物质和自热物质 (二)火灾危险性 1、遇空气自燃性 2、遇湿自燃性 3、积热自燃性,66,内容展示,第四节易燃固体等,三、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火灾危险性 1、遇水或遇酸燃烧性 2、自燃性 3、爆炸性 4、其他,67,内

23、容展示,第五节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一、氧化性物质 火灾危险性 1、受热、被撞分解性 2、可燃性 3、与可燃液体作用自燃性 4、与酸作用分解性 5、与水作用分解性 6、强氧化性物质与弱氧化性物质作用分解性 7、腐蚀毒害性,68,内容展示,第五节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二、有机过氧化物 火灾危险性 1、分解爆炸性 2、易燃性,69,内容展示,第二篇,第二章生产和储存物品的 火灾危险性分类,知识要点 1、不同种类物质危险性判定指标 2、生产和储存物品危险性分类方法 3、常见危险物质的火灾危险性类别,70,内容展示,固体危险性主要评价指标,熔点和燃点是主要指标 粉尘爆炸浓度下限 遇水燃烧固体遇水反应速度 自燃固体自燃点 其他影响因素:反应危险性、燃烧危险性,毒害性、 反应性等,71,内容展示,气体危险性主要评价指标,爆炸下限和自燃点 爆炸浓度极限范围越大,爆炸下限越低,越危险 自燃点越低,火灾爆炸危险性越大 其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