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8-2019学年重庆市沙坪坝区第十五中学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8小题,满分24分,每小题3分)1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容器内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若甲容器内只有水,此时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F1;若将一木块放入乙容器中,木块静止时漂浮在水面上,木块静止时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F2;若将一个小球放入丙容器中,小球静止时悬浮在水中,此时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F3;当甲容器内只有水,乙容器内有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丙容器中悬浮着一个小球时,容器内的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均为P则下列四种说法正确的是()AF1F2F3BF1F2F3CF1F2F3DF1F2F32
2、一氢气球下系一小重物,重物只在重力和绳的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和风力的影响,重物匀速运动的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的虚线方向,图中气球和重物G在运动中所处的位置正确的是()ABCD3下列应用中,属于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是()A切蛋糕的“刀”用很细的钢丝制成B很重的坦克安装履带C注射器的针头很尖D建筑设计时,“非承重墙”使用轻质(密度较小的)材料4下列事例应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是()A拦河坝修成“上窄下宽”B用吸管从瓶中吸起饮料C鱼鳔的大小变化使鱼在水中沉浮D飞机飞行时获得升力5如图所示,将一个小球先后放入甲、乙两个盛满不同液体的溢水杯中,小球在甲杯中漂浮,在乙杯中沉底,甲
3、、乙两杯中溢出液体的重力分别为0.5N和0.4N,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小球在甲杯中受到浮力作用,在乙杯中不受浮力作用B小球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为0.5N,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小于0.4NC小球的质量为50gD甲杯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杯液体的密度6质地均匀粗细相同的实心圆柱体A、B 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它们的密度之比A:B1:2,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A:PB1:3则它们的高度之比hA:hB与它们的质量之比mA:mB分析正确的是()AhA:hB1:3BhA:hB2:3CmA:mB3:2DmA:mB1:27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一定质量的水,先后按甲、乙两种方式使物体A和小玻璃杯漂浮在水面上(图中细线重力
4、及体积均不计)设甲、乙两图中物体A和小玻璃杯共同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AF甲F乙 p甲p乙BF甲F乙 p甲p乙CF甲F乙 p甲p乙DF甲F乙 p甲p乙8小吴同学为探究力之间的关系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弹簧测力计下端吊着的铝块逐渐浸入台秤上盛有水的烧杯中,直至刚没入水中(不接触容器,无水溢出)。在该过程中,下列有关弹簧测力计和台秤示数的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台秤示数不变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台秤示数也不变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台秤示数增大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台秤示数增大二填空题(共7小题,满分12分)9如图所示,在一起交通事
5、故中,车头受到所载水泥管的冲击,严重挤压变形,这起事故发生在汽车突然(加速/减速)时,水泥管由于惯性保持原来运动状态所致,水泥管的惯性如此之大是因为它的(质量/速度)大。10如图所示是本学期物理活动课中的两个实验装置。其中能够证大气压强存在的装置是;装置(a)中,手移开后,试管口的薄塑料片下落(选填“会”或“不会”),这是因为塑料片受到的作用。11我国自行设计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可达7000多米。当它下潜到深度为1000米处时,海水对它的压强约为帕(海水的密度近似取1.0103千克/米3),海水对“蛟龙号”每0.1米2的外表面产生的压力为牛。“蛟龙号”继续下潜过程中,所受浮力将
6、(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2某长方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静止在空气中测力计的示数为10牛;若该立方体一半浸在水中测力计的示数变为5.1牛(如图所示),则此时长方体所受水的浮力为牛,浮力的方向为;若撤去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将该长方体放入水中,当它静止时上下表面所受压力差为牛。13意大利的科学家首次用实验的方法测出了大气压强的数值。液面上的气压越大,液体的沸点越。14如图所示,重为10牛的小球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请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小球对地面的压力F。15在图中,重为30牛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它所受的重力G。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满分22分)16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探究牛
7、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方案,试根据探究方案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要让小车每次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这样做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2)小车在水平轨道上滑行时,受到的力一共有个,这些力构成(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3)表面最粗糙,小车在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远;(4)实验中通过观察、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由此可推论: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它将;同时也能说明力是改变物体的原因。17使用微小压强计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图1所示。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选填“漏气”或“不漏气”)把探头放入水
8、中,通过观察U型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探头处水的压强的大小,高度差越大,水的压强(选填“越大”或“越小”)。如图2所示,是用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情境。(1)比较甲图、乙图和丙图,可以得到: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2)在乙图中把探头慢慢下移,可以观察到U型管两边液体的高度差增大,从而得到:在同一种液体里,液体的压强随的增加而增大;(3)在乙图中,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盐水,其他条件不变,则可以观察到U型管两边液体的高度差。18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圆柱体、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盐水,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其装置和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
9、。(1)物体受到的重力为N。(2)物体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N。(3)分析图甲、乙、丙,说明浮力的大小与有关。(4)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无关系,可选图的装置来进行操作。(5)由丁、戊两图可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有关。四计算题(共3小题,满分22分)19我国自主研发了一种氢燃料汽车,它使用氢气代替汽油,在一次测试中,汽车在平直路面上受到2000N的牵引力,该车的质量是1.6t,小车受到的阻力为其重力的0.05倍。求:(g 取10N/kg)(1)汽车受到的阻力是多少N?(2)汽车的合力是多少N?20物块A、B如图所示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物块A的重力G
10、A200N、底面积SA0.01m2,物块B的重力GB400N、底面积SB0.04m2,求:物块B对地面的压强。21一个重为1.96牛、底面积为50厘米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容器足够高)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并向容器内注入重为5.88牛的水,如图(a)所示。(1)求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2)若用一根细绳吊着体积为100厘米3、质量为80克的实心物体A,且使其一半浸入水中,如图(b)所示,求物块A受到浮力F浮;(3)若将绳子剪断,则容器中的水面将会(选填“上升”或“下降”),当物体A再次静止时,求容器对桌面压强的增加量p。2018-2019学年重庆市沙坪坝区第十五中学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参考
11、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满分24分,每小题3分)1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容器内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若甲容器内只有水,此时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F1;若将一木块放入乙容器中,木块静止时漂浮在水面上,木块静止时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F2;若将一个小球放入丙容器中,小球静止时悬浮在水中,此时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F3;当甲容器内只有水,乙容器内有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丙容器中悬浮着一个小球时,容器内的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均为P则下列四种说法正确的是()AF1F2F3BF1F2F3CF1F2F3DF1F2F3【分析】由于三个容器相同,则底面积相同,即可利用FpS比较
1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根据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与容器的总重力即可比较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解答】解:由于三个容器相同,则底面积相同,而容器内的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均为p,根据FpS可知:容器内的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由于木块静止时漂浮在水面上,小球静止时悬浮在水中,根据FG水+G物可知:G甲水G乙水+G木块G丙水+G球由于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与容器的总重力,而三个容器相同,所以,F1F2F3。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固体压强公式的应用,本题关键是不能受液体和容器中物体的影响,一定牢记容器对桌面的压力是属于固体压力。2一氢气球下系一小重物,重物只在重力和绳的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和风力
13、的影响,重物匀速运动的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的虚线方向,图中气球和重物G在运动中所处的位置正确的是()ABCD【分析】以重物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根据平衡条件判断绳子拉力F的方向。【解答】解:以重物为研究对象,重物受到重力和绳子的拉力,合力为零,根据平衡条件得知,绳子的拉力与重力方向相反,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则绳子的方向必定在竖直方向上。故选:A。【点评】本题有一定物理情景,实质上是简单的力平衡问题,考查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3下列应用中,属于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是()A切蛋糕的“刀”用很细的钢丝制成B很重的坦克安装履带C注射器的针头很尖D建筑设计时,“非承重墙”使用轻质(密度较小的)材料
14、【分析】由于压强的大小既与压力大小有关,又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因此应用控制变量法减小压强的途径通常有两种:一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的大小;二是在压力大小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解答】解:A、切蛋糕的“刀”用很细的钢丝制成目的是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所以选项A不符合题意。B、很重的坦克安装展带的目的是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所以选项B符合题意。C、注射器的针头很尖的目的是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所以选项C不符合题意。D、建筑设计时,“非承重墙”使用轻质(密度较小的)材料的目的是减小压力,减小压强,所以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用控制变量法减小压强的这一知识点,这也
15、是本题的解题关键所在。4下列事例应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是()A拦河坝修成“上窄下宽”B用吸管从瓶中吸起饮料C鱼鳔的大小变化使鱼在水中沉浮D飞机飞行时获得升力【分析】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通过实验探究得到的,流体包括液体和气体,流速越快的地方压强反而越小。分析个实例应用原理解答。【解答】解:A、拦河坝修成“上窄下宽”,是因为水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大而增大,下宽能够抵抗大的压强,不符合题意;B、用吸管从瓶中吸起饮料,应用了大气压将饮料压上来,不合题意;C、鱼鳔的大小变化使鱼在水中沉浮,是利用了阿基米德原理,改变排开水的体积,改变浮力实现浮沉,不符合题意;D、飞机机翼上部凸起,在机翼上方的空
16、气流速快压强小,在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慢压强大,便形成向上的升力,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流体压强跟流速的关系,并能用流体压强解释有关的现象。5如图所示,将一个小球先后放入甲、乙两个盛满不同液体的溢水杯中,小球在甲杯中漂浮,在乙杯中沉底,甲、乙两杯中溢出液体的重力分别为0.5N和0.4N,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小球在甲杯中受到浮力作用,在乙杯中不受浮力作用B小球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为0.5N,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小于0.4NC小球的质量为50gD甲杯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杯液体的密度【分析】(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重力相等,求出甲杯中小球受到的浮力;根据漂
17、浮时浮力等于重力可求得甲杯中小球的质量。(2)根据漂浮和下沉时液体密度和球的密度关系,找出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解答】解:(1)小球先后放入甲、乙两个盛满不同液体的溢水杯中,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重力相等,则:甲杯中小球受到的浮力F甲G排甲0.5N;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F乙G排乙0.4N;故AB错误;由于小球在甲杯漂浮,根据漂浮条件可知:G甲G排甲0.5N;小球的质量m0.05kg50g,故C正确;(2)小球在甲杯漂浮,则:甲球,小球在杯下沉,沉入水底,则:乙球,两种液体的密度:甲乙;故D错误。故选:ABD。【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和重力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理
18、解和运用漂浮条件、下沉条件(密度关系)得出两液体的密度关系。6质地均匀粗细相同的实心圆柱体A、B 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它们的密度之比A:B1:2,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A:PB1:3则它们的高度之比hA:hB与它们的质量之比mA:mB分析正确的是()AhA:hB1:3BhA:hB2:3CmA:mB3:2DmA:mB1:2【分析】(1)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压强公式、密度公式、重力公式、体积公式得出圆柱体对地面的压强,然后求出两圆柱体的高度之比;(2)已知两圆柱体的底面积相等以及压强关系,根据压强公式求出两者对地面的压力,再根据重力公式求出两圆柱体的质量之比。【解答】解:(1)根据
19、圆柱体对地面的压强pgh可得:,故A错误、B正确;(2)两圆柱体的粗细相同,则水平地面上的受力面积相等,则SASB;由于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p可知GFpS,则:,根据Gmg可得:,故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压强的计算及其应用,关键是知道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同时要注意规则、均匀物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对水平面的压力可以利用pgh进行解答。7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一定质量的水,先后按甲、乙两种方式使物体A和小玻璃杯漂浮在水面上(图中细线重力及体积均不计)设甲、乙两图中物体A和小玻璃杯共同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
20、p乙,则()AF甲F乙 p甲p乙BF甲F乙 p甲p乙CF甲F乙 p甲p乙DF甲F乙 p甲p乙【分析】(1)由于甲、乙两图中,物体都处于漂浮状态,要比较F甲、F乙的大小,可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进行判断。(2)容器底受到的水的压强和水的深度有关,由于容器底面积一定,当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时,液面就越高,容器底受到的压强就越大。【解答】解:把物体A和容器看作一个整体,即物体A和容器的总重力不变,由图可知,甲、乙中物体都是漂浮在水面上,所以甲、乙两图中物体A和小玻璃杯共同受到的浮力都等于物体A和小玻璃杯的总重力,故F甲F乙;由于两种情况下浮力相等,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水gV排可得:V排甲V排乙;所以,容器
21、中装有的水,液面的高度是相同的;则由pgh可得:p甲p乙。故选:B。【点评】在此题中比较浮力变化的关键是把握住前后两种情况下没有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总重,运用的是整体思想。8小吴同学为探究力之间的关系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弹簧测力计下端吊着的铝块逐渐浸入台秤上盛有水的烧杯中,直至刚没入水中(不接触容器,无水溢出)。在该过程中,下列有关弹簧测力计和台秤示数的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台秤示数不变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台秤示数也不变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台秤示数增大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台秤示数增大【分析】分别对铝块、烧杯及水受力分析,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得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和台秤示数的
22、表达式,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即可判断铝块逐渐浸入台秤上盛有水的烧杯中、直至刚没入水中两者示数的变化。【解答】解:(1)对铝块受力分析可知:铝块受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浮力,由平衡条件得:G铝F+F浮,FG铝F浮,在铝块完全浸没前,V排逐渐增大,F浮逐渐增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逐渐减小。(2)对烧杯及水受力分析可知:受烧杯及水竖直向下的重力,铝块向下的压力F压F浮,台秤的支持力FN,由平衡条件得:台秤的支持力FNG+F压,在铝块完全浸没前,V排逐渐增大,F压F浮逐渐增大,FN逐渐变大,台秤的示数增大。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受力分析、平衡条件、浮力公式,巧妙地选取研究对象,
23、正确进行受力分析是解题的关键;受力分析时要注意整体法与隔离法的应用。二填空题(共7小题,满分12分)9如图所示,在一起交通事故中,车头受到所载水泥管的冲击,严重挤压变形,这起事故发生在汽车突然减速(加速/减速)时,水泥管由于惯性保持原来运动状态所致,水泥管的惯性如此之大是因为它的质量(质量/速度)大。【分析】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跟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都没有关系,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解答】解:水泥管原来与汽车一起运动,当汽车突然减速时,水泥管由于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以原来的速度
24、向前运动,所以车头受到所载水泥管的冲击,严重挤压变形;水泥管的惯性如此之大是因为它的质量大。故答案为:减速;质量。【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惯性的理解和掌握,解释惯性现象时的步骤:确定研究对象,阐明其原来的运动状态;说明哪个物体或物体的哪一部分运动状态改变了;说明哪个物体或物体的哪一部分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说明结论。10如图所示是本学期物理活动课中的两个实验装置。其中能够证大气压强存在的装置是 b ;装置(a)中,手移开后,试管口的薄塑料片不会下落(选填“会”或“不会”),这是因为塑料片受到液体压强的作用。【分析】(1)a图中,手移开后塑料片不会下落,这是因为液体向上的压力把塑料片托住了
25、。(2)b与大气压有关,大气压强的存在可以用实验来证明,我们学过的实验当中就有:马德堡半球实验、瓶吞鸡蛋实验、覆杯实验等。【解答】解:(1)b图中,杯口的纸片不下落,是典型的“覆杯实验”实验,是大气压作用的结果;(2)a图中,手移开后塑料片不会下落,这是因为液体向上的压力把塑料片托住了,证明了液体压强的存在。故答案为:b;不会;液体压强。【点评】此题考查液体压强的特点、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要弄清楚大气压强和液体压强的联系和区别。11我国自行设计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可达7000多米。当它下潜到深度为1000米处时,海水对它的压强约为 9.8106帕(海水的密度近似取1.0103千
26、克/米3),海水对“蛟龙号”每0.1米2的外表面产生的压力为 9.8105牛。“蛟龙号”继续下潜过程中,所受浮力将不变(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分析】(1)根据公式pgh求出海水的压强;(2)知道海水的压强,再根据p求出压力;(3)“蛟龙号”在水面下不断下潜的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水的密度不变,利用阿基米德原理的推导公式F浮液V排g分析判断所受浮力变化情况。【解答】解:(1)1000m深度受到海水的压强为:p海水gh1.0103kg/m39.8N/kg1000m9.8106Pa;(2)由p得,“蛟龙号”每0.1m2外表面受到海水的压力:FpS9.8106Pa0.1m29.810
27、5N。(3)“蛟龙号”潜水艇在水面下不断下潜的过程中,水的密度不变,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F浮V排g可知,潜水艇受到的浮力不变。故答案为:9.8106;9.8105;不变。【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液体压强公式的掌握和运用,得出“蛟龙号”继续下潜过程中排开水体积的变化是突破口。12某长方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静止在空气中测力计的示数为10牛;若该立方体一半浸在水中测力计的示数变为5.1牛(如图所示),则此时长方体所受水的浮力为 4.9 牛,浮力的方向为竖直向上;若撤去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将该长方体放入水中,当它静止时上下表面所受压力差为 9.8 牛。【分析】(1)根据称重法计算出立方
28、体一半浸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2)根据排开水的体积关系求出物体全部浸没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与物体重力比较,根据浮沉条件确定物体在水中的状态;进而求出撤去弹簧秤的拉力将该长方体放入水中,当它静止时受到的浮力;利用浮力的实质(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上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力差)即可求解。【解答】解:(1)由题可知,把物体一半体积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F示5.1N,此时物体所受浮力:F浮GF示10N5.1N4.9N;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水gV排可知,物体全部浸没水中时浮力:F浮2F浮24.9N9.8N;因为物体全部浸没水中时浮力F浮G,所以当撤去弹
29、簧秤的拉力,将该长方体放入水中,当它静止时,物体下沉;因为物体浸没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上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差,所以物体上下表面所受的压力差:FF浮9.8N。故答案为:4.9;竖直向上;9.8。【点评】本题考查了浮力的计算方法(压力差法、阿基米德原理),涉及到用称重法测量物体受到的浮力,知识点不多,要能熟练解答。13意大利的科学家托里拆利首次用实验的方法测出了大气压强的数值。液面上的气压越大,液体的沸点越高。【分析】(1)马德堡半球实验和托里拆利实验都是与大气压强有关的著名实验,但他们的意义和结果却有着较大的区别,一个重在验证大气压的存在,一个重在测量大气压值;(2)压强越大沸点越高。【解答】解:
30、(1)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利用一根玻璃管测出了大气压所能支持的水银柱的高度,是760mm;(2)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故答案为:托里拆利;高。【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大气压的测定实验、沸点与气压的关系的了解与掌握,属于基础题目。14如图所示,重为10牛的小球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请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小球对地面的压力F。【分析】已知的是重力,要求画出的是压力,因此,分析时要搞清在此种状态下,重力与压力的关系,明确三要素,再确定标度,最后画出线段。【解答】解:小球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为10N,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向下,作用点在接触面上。选取标度为5N,过压力的作用点沿垂
31、直于接触面向下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使线段长度为标度的2倍,如图所示:【点评】本题学生容易把力的作用点画在物体重心上;压力的作用点在受压物体的表面,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不能混淆。15在图中,重为30牛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它所受的重力G。【分析】先画出标度,然后根据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过重心表示出重力的大小和方向。【解答】解:画出大小表示10N的标度,然后过物体重心画出竖直向下、大小为30N的重力,如下图所示:【点评】本题的关键是牢记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并且会用力的图示表示力三要素。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满分22分)16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探究牛
32、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方案,试根据探究方案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要让小车每次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这样做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速度相同。(2)小车在水平轨道上滑行时,受到的力一共有 3 个,这些力构成非平衡力(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3)毛巾表面最粗糙,小车在玻璃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远;(4)实验中通过观察、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由此可推论: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同时也能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分析】(1)实验时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下滑,小车到达水平面时获得的速度相等;(2)根据受力分析回
33、答;(3)(4)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小车速度减小得越慢,运动得越远;根据现象推理,若小车不受摩擦力,将做匀速直线运动。【解答】解:(1)每次都让小车自斜面上同一高度从静止开始滑下,目的是使小车滑到水平面上时具有相同的初速度;(2)小车在水平轨道上滑行时,受到的力有:重力、轨道施加的支持力和阻力,一共有三个;小车受到的不是平衡力;(3)由图可知,铺毛巾的表面是最粗糙的,玻璃是最光滑的,所以在玻璃面上滑行的最远;(4)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速度减小得越慢。由此可推理得出: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同时说明力是改变
34、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答案为:(1)速度相同;(2)3;非平衡力;(3)毛巾;玻璃;(4)慢;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状态。【点评】本题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考查控制变量法的运用、受力分析、分析归纳能力及在实验的基础上推理的能力。17使用微小压强计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图1所示。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不漏气(选填“漏气”或“不漏气”)把探头放入水中,通过观察U型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探头处水的压强的大小,高度差越大,水的压强越大(选填“越大”或“越小”)。如图2所示,是用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情境。(1)比较甲图、乙图和丙图,可以
35、得到: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同;(2)在乙图中把探头慢慢下移,可以观察到U型管两边液体的高度差增大,从而得到:在同一种液体里,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3)在乙图中,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盐水,其他条件不变,则可以观察到U型管两边液体的高度差变大。【分析】压强计,其用途是可以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它的构造主要包括U型玻璃管、金属盒、橡胶管和支架等部分。当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受到压强时,U型管两边的液面会出现高度差;压强越大,液面的高度差也越大。(1)此题用到了常用的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比较图甲、图乙和图丙,是控制液体的密度相同,深度相同,改变压强计金属盒的方向,观察U形管两侧的液
36、面高度差是否相等,得出液体内部压强是否和方向有关。(2)在乙图中把探头慢慢下移,是控制液体的密度相同,改变液体的深度,观察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是否相等,得出液体内部压强是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3)在乙图中,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盐水,其他条件不变,是控制深度相同,改变液体的密度,观察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是否相等,得出液体内部压强是否和液体的密度有关。【解答】解:如图1所示装置叫压强计,通常用它来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不漏气,把水的内部压强的大小转换成U型管两边液面高度差的大小来判断,液面高度差越大,表示水内部的压强越大。(1)比较甲图、乙图和丙图,控
37、制液体密度和深度不变,改变探头的方向,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相等。可以得到: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2)在乙图中把探头慢慢下移,控制液体的密度不变,改变深度,可以观察到U型管两边液体的高度差增大,得到:在同一种液体里,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3)在乙图中,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盐水,其他条件不变,控制深度不变,把水换成盐水,密度变大,则可以观察到U型管两边液体的高度差变大。故答案为:不漏气;越大;(1)相同;(2)深度;(3)变大。【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以及液体内部压强的影响因素,注意转换法、等效替代法和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的运用。液体压强是中考必考
38、的一个知识点,需要掌握。18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圆柱体、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盐水,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其装置和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1)物体受到的重力为 5 N。(2)物体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4 N。(3)分析图甲、乙、丙,说明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4)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无关系,可选丙丁图的装置来进行操作。(5)由丁、戊两图可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分析】(1)根据甲读出A的重力;(2)掌握称重法浮力的计算,根据甲、丙的测力计示数由F浮GF计算出浮力的大小;(3)要探究浮力大小与
39、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则应控制液体的密度相同,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不同;(4)要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深度的关系,则需控制液体的密度相同,且浸没的深度不同;(5)由丙丁分别求出物体在水和盐水中的浮力,又V排相同,可得知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解答】解:(1)由知,物体的重力G5N;(2)由甲、丙知,F3N,所以F浮GF5N1N1N;(3)分析图甲、乙、丙,控制液体的密度相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4)要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深度的关系,则需控制液体的密度相同,且浸没的深度不同,所以应选择丙丁两图;(5)由丁、戊两图两种情况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的密度不
40、同,由F浮GF可知浮力不同,可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故答案为:(1)5;(2)4;(3)排开液体的体积;(4)丙丁;(5)密度。【点评】此题是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考查了称重法浮力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密度公式及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同时还考查了有关图象的分析,综合性较强。四计算题(共3小题,满分22分)19我国自主研发了一种氢燃料汽车,它使用氢气代替汽油,在一次测试中,汽车在平直路面上受到2000N的牵引力,该车的质量是1.6t,小车受到的阻力为其重力的0.05倍。求:(g 取10N/kg)(1)汽车受到的阻力是多少N?(2)汽车的合力是多少N?【分析】(1)根据二力平衡条件,由牵引力的大小得出汽车所受阻力的大小;(2)同一直线上方向不同的两个力,其合力大小为二力之差,合力方向与较大的分力方向相同。【解答】解:(1)汽车的质量:m1.6t1600kg;汽车受到的阻力:f0.05G0.05mg0.051600kg10N/kg800N;(2)汽车的合力:F合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陈强离婚后债务承担合同
- 股权分配合同范本及协议
- 病情观察及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护理
- 环保砖厂股权买卖合同
- 化工仪表题库(附答案)
- 跨域线上供应链融资合作协议合同
- 校企合作培养合同书
- 日本餐饮服务培训
- 应急管理制度培训
- 舞龙儿童画课件
- 公安审讯技巧课件
- CSSD灭菌物品召回管理
- 2024-2030年中国液化天然气透平膨胀机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专家版6第六讲 五胡入华与中华民族大交融(魏晋南北朝)
- 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申请表(个人)
- 并网前设备电气试验继电保护整定通讯联调完整资料
- 南方科技大学机试样题练习南方科技大学样卷
- 北京广安门中医院门诊楼层分布图
- 法定代表人登记表
- 钻孔灌注桩施工组织设计
- 足球比赛登记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