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语文版(论语)资料选读第一单元三知能优化演练_第1页
语文语文版(论语)资料选读第一单元三知能优化演练_第2页
语文语文版(论语)资料选读第一单元三知能优化演练_第3页
语文语文版(论语)资料选读第一单元三知能优化演练_第4页
语文语文版(论语)资料选读第一单元三知能优化演练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语文版 ( 论语 ) 资料选读第一单元三知能优化演练【一】 段 下面的文字,完成1 4 。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 “昔者由也 夫子曰: 于其身 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 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 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 。吾 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17.7)子曰:“ 信好学,守死善 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那么 ,无道那么 。邦有道, 且 焉,耻也;邦无道,富且 焉,耻也。” (8.13)阳 欲 孔子,孔子不 , 孔子豚。孔子 其亡也,而往拜之。遇 涂。 孔子曰:“来!予与 言。 ”曰:“ 其宝而迷其邦,可 仁乎?”曰: “不可。好从

2、事而亟失 , 可 知 乎?”曰:“不可。日月逝矣, 不我与。 ”孔子曰:“ ,吾将仕矣。”(17.1)1、以下各 中加点字解 有 的一 哪一 ()a、不曰 乎,磨而不磷 磷:薄b、 其宝而迷其邦迷:迷路,回不了自己国家c、 信好学,守死善 道善:使完善d、可 知 乎知: 明解析: b。迷:混乱,那个地方指任其混乱。2、以下加点字的意 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 ()公山弗 以 畔佛肸以 中牟畔 其宝而 迷其邦孔子 其亡也,而 往拜之a、同,同b、不同,不同c、同,不同d、不同,同解析: c。介 ,因 ; ,然而,却; ,因此,就。3、以下 17.1 文意的理解,不 恰当的一 哪一 ()a、阳 想 孔子

3、,他 :“来!予与 言。 ”可 他的 度是 恭的。b、阳 想争取孔子,但他 政 不同。c、“ 其宝而迷其邦,可 仁乎?”看上去是一番好意,替孔子着想, 那么是假惺惺的。d、孔子曰:“ ,吾将仕矣。 ”看起来是听从了阳 的 , 那么是一种随口敷衍的 。解析: a。 a 从阳 的 中 示了他 硬、蛮横、无礼、不可一世的 度。4、 段 17.1 中,阳 想通 什么方法 到孔子?他 孔子的目的是 了什么?表 了孔子什么 的 度?答:_答案:阳 想通 送孔子小猪的方法迫使孔子来 他,他 孔子的目的是 孔子和自己联合,出来为他办事。从“阳货欲见孔子, 孔子不见” 中表现了孔子尽管想利用一切机会宣传自己的政

4、治主张,却不情愿巴结和讨好政客,不情愿与政客交往的清高和自尊的心态。【二】语言运用5、阅读下面一段话,在横线处补写一句总起句。孔子尽管称赞管仲对国事有贡献,但仍毫不迟疑地攻击他器用排场超过人臣的限度。颜渊是孔子的得意门徒, 他死时孔子痛哭流涕,然而孔子却依照“礼” 的原那么反对厚葬颜渊;又因为 “礼” 的需要, 孔子见南子, 使子路感到特别不快乐。 孔子虽不喜爱阳货的为人,但为了礼尚往来,他仍想趁着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去回拜他。答案: ( 例如 ) 孔子对“礼”特别重视。6、为了配合中国文化在国内外的普及和推广,某电视台开办了一个“文化星河”栏目,专门介绍在中国文化史上产生过巨大妨碍的文化名人。请

5、从下面任选一个名人,联系他们在文化史上的妨碍及研究的现实价值,写一段推介词。要求:紧扣人物的特点,语言简练而有文采。( 请不要超过60 字 )老子、孔子、庄子、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鲁迅答:_答案:略。 ( 结合题干,答案应该能表达该人物的“文化妨碍力”以及“现实价值”)【一】基础知识1、以下各句中无通假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公山弗扰以费畔b、宁武子,邦有道,那么知c、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d、归孔子豚解析:选 c。 a. “畔”通“叛” ,反叛。 b. “知”通“智” ,聪明。 d. “归”通“馈” ,馈赠。2、以下加点词语解释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天之将 丧

6、斯文也 ( 将要 )天生德 于予 ( 道德传统 )b、仪封 人请见 ( 边界 )从者见 之 ( 拜见 )c、韫椟而藏诸 ( 藏 )涅而不缁 ( 染黑 )d、孔子时 其亡也 ( 时常 )好从事而亟 失时 ( 屡次 )解析:选 c。 a. 将:假如。 b. 见: xi n,使得以进见。d.时:通“伺” ,伺察。3、以下句子中加点字,用法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守死善 道b、从者见 之c、那么修文德以来之d、好从事而亟失时解析:选 d。 a、 b、 c 均属于使动用法。4、以下各句加点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a、焉能系而不食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b、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岁不我与c、遇诸 涂韫椟

7、而藏诸d、天之 将丧斯文也君子之 至于斯也解析:选 d。 d均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a. 语气助词,表反问不译; b. 动词,参与,介入/ 动词,等待; c. 兼词,之于 / 兼词,之乎。5、给以下句子中的“以”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陈述句末语气助词,公山弗扰以费畔佛肸以 中牟畔天将以 夫子为木铎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使民以 时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以 勇气闻于诸侯赵王岂以 一璧之故欺秦邪a、 / / / b、 / / / / / c、 / / / d、 / / / 解析:选 b。中的 “以” 为动词 “凭借”;中的 “以” 为介词 “用”;中的 “以”为连词“同时” ;中的

8、“以”为介词“按照” ;中的“以”为连词“来” ;中的“以”表示缘故,相当于“因为” 。【二】阅读理解( 一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 8 题。子畏 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9.5)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7.23)仪封人请见,曰: “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 “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3.24)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13.10)6、解释以下加点的词语。(1) 子畏 于匡畏: _(2) 文不在兹 乎兹: _(3)

9、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与: _(4) 二三子何患于丧乎患: _答案: (1) 拘囚 (2) 指示代词,那个地方(3) 参与,介入 (4) 忧虑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译文: _(2) 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译文: _答案:(1) 天假如不想消灭这种文化, 匡人将能把我如何样呢? (2) 凡是来到此地的君子,我从来没有不得谒见的。8、从孔子“其如予何”中,能够看出孔子有怎么样的胸怀和抱负?答:_答案: (1) 孔子具有相当高的自信力,尽管身处困厄中,也淡定从容,毫无畏惧与悲观。(2) 凭借着对周代道德文化的掌握,孔子更是以天下为己任,有力图天

10、下政治清明的胸怀和抱负。( 二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9 12 题。鲁定公问于 颜回曰:“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对曰: “善那么 善矣。尽管,其马将必佚。”定公色不悦,谓左右曰:“君子固 有诬人也。”颜回退。后三日,牧来诉之曰: “东野毕之马佚,两骖曳两服入于厩。”公闻之,越席而起,促驾召颜回。回至,公曰: “前日寡人问吾子以东野毕之御,而子曰善那么善矣,其马将佚不识吾子奚以知之?”颜回对曰:“以政知之。昔者帝舜巧 于使民,造父巧于使马,舜不穷其民力,造父不穷其马力,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今东野毕之御也,升马执辔,御体,正矣;步骤驰骋,朝礼毕矣;历险致远,马力尽矣,然而犹乃求马不已。臣

11、以此知之。”公曰:“善!诚假设吾子之言也,吾子之言,其义大矣,愿少进乎?”颜回曰:“臣闻之,鸟穷那么啄,兽穷那么攫,人穷那么诈,马穷那么佚。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公悦,遂以告孔子。孔子对曰:“夫其因此为颜回者,此之类也。岂足多哉!”( 选自孔子家语颜回)9、对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君子固 有诬人也固:原来b、昔者帝舜巧于使民巧:灵巧c、是以舜无佚民是:此;这d、岂足多 哉多:称赞解析:选b。此题考查对文言实词词义的掌握情况。b中的“巧”是“高妙” “擅长”的意义。10、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鲁定公问于颜回曰勾践

12、说于 国人曰b、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吾妻之 美我者,私我也c、善那么 善矣此那么 国人之罪也d. 舜不穷其 民力樊哙侧其 盾以撞解析:选 c。 a. 中的基本上介词,可译为“对” 。b. 中的“之”基本上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c. 中前面的“那么”是连词,表示并列关系,后面的“那么”是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 。 d.中的“其”基本上代词,指代前面的人物。11、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鲁定公开始认为颜回对东野毕有偏见,后来,在掌管畜牧的官员的进谏下,他改变了自己的看法。b、颜回认为,不管是驭马,依旧使民,都要持之有方,否那么就会产生严峻的后果。c、颜

13、回认为东野毕的驭马技能尽管比较高明,但他同造父一样,都远未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d、鲁定公心悦诚服地向孔子转述了颜回的话,孔子分析了颜回之因此成为颜回的心理缘故。解析:选b。 a 项中“在掌管畜牧的官员的进谏下”转述有误,应该是听了掌管畜牧的官员的回报,证实颜回判断的正确后,通过深入的对话明白了。c 项中的错误在于“他同造父一样”,那个地方是说他不能像造父那样“不穷其马力”。d 项的错误在于“孔子分析了颜回之因此成为颜回的心理缘故。”意思应该是孔子分析了颜回有这方面的认识能力。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公闻之,越席而起,促驾召颜回。译文:_(2) 不识吾子奚以知

14、之?译文:_(3) 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译文:_解析:文言文翻译是考查考生文言文阅读综合能力的有效手段。文言文翻译应对关键词语提出较高的要求,假如不能正确理解关键词语,就特别难准确翻译出全句。答案: (1) 鲁定公听说了这件事,离开坐席站起来,派人招颜回来( 派人把颜回招来) 。(2) 不明白先生凭什么能够明白这件事呢?(3) 从古到今,没有听说使他的臣民穷困而国家没有危险的啊。参考译文:鲁定公问颜回说: “先生您也听说东野毕擅长驭马吗?”颜回回答说:“擅长是擅长。 然而,他的马今后一定会逃走。”定公面色不快乐,对左右随从说:“君子也会有陷害别人的。”颜回退回。过了三天,饲马人来

15、陈述说: “东野毕的马逃走了,两匹骖马拉着两匹服马进了马厩。”鲁定公听说了这件事,离开坐席站起来,派人把颜回招回来。颜回到了,定公说:“前两天我向先生您询问东野毕驭马,先生你说擅长是擅长。然而,他的马今后一定会逃走,不明白先生凭什么能够明白这件事呢?”颜回回答说:“凭治理国家能够明白。从前帝舜擅长治理百姓,造父擅长驭马。舜不穷尽百姓的力,造父不穷尽马力。因此舜没有逃亡的百姓,造父没有逃跑的马。现在东野毕驭马,登车执辔,正体端坐;急速驾驶,用尽朝礼;经历危险的地方到达远方,马力用尽了,然而还不停的苛求马。我凭这明白。”定公说:“对,的确像先生您所说的那样。先生的话,意义特别大啊,盼望你再说一些?”颜回说:“我听说,鸟急了就会乱啄,兽急了就会乱抓,人急了就会叛乱,马急了就会逃跑。从古到今,没有听说使他的臣民穷困而国家没有危险的啊。”定公特别快乐, 把这件事告诉孔子。 孔子回答说:“他之因此是颜回,确实是如此。不值得去夸奖!”【三】语言表达13、一段时间以来,闻名作家史铁生能否建一座雕像“落户”地坛公园( 史铁生的作品我与地坛妨碍特别大 ) ,成为一些文化人热议的话题。请你以一个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