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简介_第1页
各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简介_第2页
各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简介_第3页
各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简介_第4页
各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简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各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简介第9 期(总第 12 期)英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经验一、发展现状英国是最早提出“创意产业”定义的国家,其创意产业发展历程具有典型的特征。英国曾经是“世界工厂”,后来失去了制造业大国的地位。1997 年 5 月,英国政府为调整产业结构和解决就业问题,首相布莱尔提议并推动成立了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这个特别工作组分析英国创意产业的现状并提出发展战略,提出把创意产业作为振兴英国经济的重要手段。1998 年英国政府出台了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明确提出了“创意产业”(CreativeIndustries)的概念,并积极采取措施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这些措施主要包括:在组织管理、

2、人才培养、资金支持等有关方面逐步加强机制建设;对文化产品的研发、制作、经销、出口等实施系统性扶持;逐步建立完整的创意产业财务支持系统,包括以奖励投资、成立风险基金、提供贷款及区域财务论坛等作为对创意产业的财务支持。至 2000 年英国创意产业已获得了一定发展,据英国跨部门商业注册机构(Inter-DepartmentalBusinessRegister, IDBR )统计显示,英国创意产业企业已达122,000家,约占企业总数的 7.6% ,其中四分之三集中于软件与计算机服务业、音乐、视觉和表演艺术方面。英国创意产业产值分布情况创意产业的发展推动英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创意产品生产国。2

3、001 年英国文化、 媒体与体育部发表英国创意产业专题报告( CreativeIndustryMappingDocument),该报告显示, 2001 年英国创意产业产值约为 1125 亿英镑,占英国当年 GDP 的 5% ,已超过任何制造业对 GDP 的贡献。2002 年,创意产业成为英国第二大产业(仅次于金融服务业),创意产业注册企业数约有12.2 万家,雇佣总人数达 190 万,成为英国雇佣就业人口的第一大产业。此外,英国创意产业实现出口115亿英磅,约占英国外贸出口总额的 4.2% 。2003 年政府对创意产业采取了税收优惠等政策性扶持,创意产业进一步成功推动了英国出口,有效抵补了货物

4、贸易逆差。经过几年的发展,从1997 年至 2005年间,英国已培育了12 万多家创意企业,与创意产业相关的从业人员数量占英国就业人口的一半。发展创意产业已成为英国推动经济增长与降低失业率的有效策略。此外,以伦敦为代表的几大城市逐渐发展成为全球“创意城市”的典型。创意产业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和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二、发展策略英国创意产业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政府的积极推动。英国政府的推进措施主要集中在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研究、从业人员技能培训、数字化推动、企业财政扶持等方面。1.加强产业的基础研究创意英国对创意产业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研究,除了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和英国创意产业专题报告两份报告之外,英国又

5、相继进行了相关的基础性研究:1998 年,出版的出口:我们隐藏的潜力(Exports:OurHiddenPotential)研究了创意产业的出口政策与做法;1999 年,发布的地区的规模( TheRegionalDimension)研究了创意产业的地区发展; 2000 年,下一个十年 ( TheNext10Years )从教育培训、扶持个人创意及提倡创意生活三方面,研究如何帮助公民发展及享受创意;2004 年,创意产业经济评估(CreativeIndustriesEconomicsEstimates)公布了创意产业产出、出口、就业等统计数据,介绍了产业的发展现状。这些研究为英国政府制订创意产业

6、政策提供了完整的信息支持,从而保证了政府产业政策的有效性、连贯性、一致性。2.注重数字化对创意产业的影响近年来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创意产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此,英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积极推动创意产业数字化发展:1998 年对下议院特别委员会所提出的“多媒体革命”做出响应,开始积极计划应对数字化潮流;2000 年,研究数字化对音乐消费的影响及知识产权保障的重要性;2002 年,研究了数字科技对电影生产及销售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数字化发展趋势的电影产业政策。数字化技术不但大大缩短了创意产业的创作过程,降低了创作成本,提高了创意产品的创作质量,而且也促成了创意产品销售渠道和消费者消费习惯的

7、深刻变化。此外,政府利用数字化技术丰富民众生活,开发多家博物馆并将所有数据档案数字化,并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支持民众的创意发展,提供公民与创意接触的机会,使人们享受创意生活。3.加强创意企业资金扶持英国创意产业以中小企业为主,这些企业在发展中往往会面临资金短缺、研发投入不足等问题。因此,政府积极支持那些有创新能力的个人或企业,为其提供发展所需的资金,这也是1997 年创意产业专责小组成立后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目前英国对创意企业或个人资金扶持主要采用两种措施:一是提供信息支撑,为企业提供各地创意资金支持的相关机构;二是通过英国科学、技术及艺术基金会(NationalEndowmentsforSci

8、ence,TechnologyandArts,NESTA )为具有创新点子的个人提供发展资金等。美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经验一、美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近况与英国沿用的“创意产业”相比,美国则采用“版权产业”(CopyrightIndustries)的分类方法,按此新分类方法,英国所指的13 项文化创意产业,几乎已全部列入美国所指的版权产业。早在 1990 年,美国国际知识产权联盟(简称 IIPA) 已利用“版权产业”的概念来计算这一特定产业对美国整体经济的贡献。1990 年, IIPA 第一次调查与版权保护有关的产业对经济的影响和在贸易中的地位,第一次将美国版权产业的不同组成部分归到了一起。1

9、990 年 11 月, IIPA 委托有关机构首次发表美国经济中的版权产业报告; 1992 年 9 月,发表美国经济中的版权产业:1977-1990年;此后分别于1993 年 10 月、 1995年 1 月、 1996 年 10 月、 1998 年 5 月、 2000 年 12 月、 2002 年 4 月、2004 年平均每一两年发表美国版权产业系列报告。 这些报告从增值、 就业和出口等方面反映了美国版权产业概况及对美国经济做出的贡献。“ 2004 年报告”与以前发布的 9 个系列报告不同的是,它采用了新的统计口径:在以前关于版权产业的九个经济报告中, IIPA 将版权产业分为以下四个部分:核

10、心、部分、发行、版权关系。这是 lIPA 在 1990 年的首个报告中发展和界定的。“ 2004 年报告”与以前发布的 9 个系列报告不同的是,它采用了新的统计口径:在以前关于版权产业的九个经济报告中,IIPA 将版权产业分为以下四个部分:核心、部分、发行、版权关系。这是 lIPA 在 1990 年的首个报告中发展和界定的。在“2004 年报告”中, IIPA 仍然使用这四种分类,但为了与国际标准相一致,IIPA 采用由世界知识产业组织 (WlPO) 界定的四种版权产业分类:核心版权产业,交叉产业,部分版权产业,边缘支撑产业。其中,西雅图与旧金山人均拥有的创意企业数量最多,紧随于它们后面的是洛

11、杉矶与丹佛大都市统计区。i 这里所指的创意企业包括博物馆、交响乐团、电影院、建筑公司和广告公司。全国的创意企业有54.8 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4.3% ),就业人数达299 万(占总就业人数的2.2% )。根据艺术美国人(AmericansfortheArts) 2005 年公布的美国创意产业报告,2005 年,全美的创意产业企业上升到了57.8 万家,占总数的4.4% ;创意产业的就业人口为290 万人,占总数的2.2% 。二、核心版权产业经营现况在美国,创意经济是知识经济的核心内容,更是其经济的重要表现形式,没有创意,就没有新经济。阿特金森和科特于1998 年明确指出,美国新经济的本质,

12、就是以知识及创意为本的经济,新经济就是知识经济,而创意经济则是知识经济的核心和动力。美国人发出了“资本的时代已经过去,创意的时代已经来临”的宣言。一般来说,美国的知识产权产业可以算是涵盖了我们理解意义上的创意产业内容,其关注焦点主要集中在具有知识产权的创意经济上。除此之外,非营利组织“艺术美国人”(AmericanofArts)也开展了创意产业的研究,只不过其关注点与知识产权产业有所区别,主要集中在具有文化与艺术属性的各产业上。据统计,到2001年,美国的核心版权产业为国民经济贡献了5351 亿美元左右,约占国内总产值的5.24 。美国在文化政策制订方面也显的与众不同,未设立文化部,至今没有一

13、个正式的官方文化政策。但实际上美国是第一个进行文化立法的国家。以美国核心产业的产业经营状况加以分类说明,包括:电影产业、广播产业、流行音乐产业、动画产业与出版产业等产业经营模式与措施。( 1 )电影产业:几 10 年以来,美国电影产业一直舫是国际市场的主导力量。美国电影产业采用明星制、大规模广告投入等措施塑造其产品,即使成本上升,但也增加了收入。另外,美国电影公司因应日与俱增的竞争,其策略是把电影的生产制作移向海外,以便降低生产成本,规避贸易壁垒。美国电影产业的另一项特点是辅助市场的存在,其包括录像带出租、付费有线电视和网络电视等。(2 )广播电视产业:美国广播产业的发展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扶持。

14、从1934 年颁布的通讯法到1996年的电信法的一系列修改,政府对商业广播电视的限制一步步放宽,使得过去80 多年美国的商业广播电视体制,在自身竞争与政府扶持之下蓬勃发展并日益成熟起来。( 3 )流行音乐产业: 美国流行音乐产业为最典型的美国文化产业之一。 随着美国文化市场的完善与技术的创新,流行音乐的制作更体现出产业制作的特质唱片公司一方面需要透过研究开发和市场调整来打通市场,另一方面又需要收集情报、舆论和相关统计来调整音乐产品的生产。( 4 )动画产业:美国的迪斯尼业务领域的具体经营如下:利用电视网络及电视节目以增加收入;生产各种影片、动画片、电视节目和上演舞台剧,积极利用影视娱乐发展业务

15、;利用相关产品及网络电子服务发展动画产业;利用主题公园和游乐场进行市场营销来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5 )出版产业: 美国图书市场依靠美国图书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舫有很好的销路,一直处于图书出版的霸主地位。三、加强版权保护战略在当前美国贸易赤字继续扩大的情况下,美国版权产业作为美国出口最重要的部分,在出口和海外销售上持续快速增长。 2002 年,尽管遭遇到盗版和全球整体经济衰退等状况,美国核心版权产业中四个部分的海外销售和出口仍然增长了1.1% ,达到了 892.6 亿美元。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随着美国版权产业的崛起,美国为了维护其经济利益,促进其版权产业发展和全球竞争力的提升,开始全面

16、实施版权战略,加强版权保护,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 )重视版权保护美国政府相当重视对版权产业的保护,政府机构中设有版权办公室(隶属于国会图书馆,主要负责版权的登记、申请、审核等工作,以及为国会等行政部门提供版权咨询);美国贸易代表署(负责知识产权方面的国际贸易谈判);商务部国际贸易局和科技局;版权税审查庭;海关(主要负责知识产品的进出口审核)等相关的行政部门。除此之外,随着版权产业发展的需要,美国政府还成立了一些直属政府部门的工作小组,加强版权的监督与保护。如克林顿政府的“美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顾问委员会”、“信息政策委员会”等。(2 )加强版权立法美国政府先后通过了版权法、半导体芯片

17、保护法、跨世纪数字版权法、电子盗版禁止法、伪造访问设备和计算机欺骗滥用法等一系列版权保护法规,形成了全球保护范围最广、相关规定最为详尽的法律系统。美国近年来不断修改版权法,推出了包括数据库保护在内的众多立法议案,不断完善版权保护制度,为版权产业的繁荣提供法律保障。(3 )实施数字化版权保护战略美国是数字化技术及应用方面全球领先的国家。随着互联网、数字技术的进步,为版权产业国际化、数字化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了适应数字化时代对美国版权产业发展的要求,美国积极实施数字化版权保护战略。美国1998 年 10 月通过了跨世纪数字版权法(DigitalMillenniumCopyrightArt),该

18、法针对数字技术和网络环境的特点,对美国版权法做了重要的补充和修订,为大众和版权产业界提供数字化版权保护。(4 )推动版权保护国际合作70 年代以后,美国版权产业获得了巨大发展,逐渐成为世界最大的版权产品出口国,国际版权保护对美国经济的意义日益突现。在美国版权产业界的积极推动下,美国开始积极加入国际版权保护体系,不断推动国际版权保护加强合作,为美国版权产品和版权产业在海外提供了更好的保护。美国经过多年努力, 于 1998年加入伯尔尼公约,为版权提供双边的保护。此外,美国还积极推动建立与国际贸易相关的新型国际版权保护体制,通过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的机会,最终形成了TRIPS 协议,不仅提高了国

19、际知识产权的保护水平,而且建立了有效的法律实施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四、美国文化 意 展 美国的版 法律制度是 展版 的重要法律保障,且版 保 的完整与否,是反映与衡量版 展水平的重要指 。美国在 方面尤其 得效仿,加 版 管理、 范市 秩序、 合法 益等等,以促 版 :1、政府提供 大的法律和有效的制裁:整体而言,美国文化政策的基本原 是 内放松管制, 外境外 。美国政府 然没有文化部 ,但却 文化 予扶持,否 美国文化 不会有如此大的 模。然而, 种支持并非是盟来自政府 自上而下 的,而是自下而上来完成的,政府只是提供 松的外部 境和 格的法律保 。2、鼓励外来投 :在自由和安全的 境下,美

20、国文化 采取的是多方投 和多种 的方式,鼓励非文化部 和外来 本的投入, 突 在美国文化 的跨国 形 。而且,只有 的投 境才能吸引更大的投 ,使流 的 本 集中在文化 中 商机。3、定期的 :美国政府没有刻意提出 意 的方案,是因 意 在美国根基 固,是美国第一大出口 ,在私人企 (如迪斯尼、好莱 )的 下雄霸世界。表面看似无 而治, 美国政府早在1977 年就率先开始做有系 、定期的文化 。我国上海文化 意 正在重 的 煌 全球的国 化大都市,无 是 、 敦、巴黎 是 京,文化 均是其最重要的支柱 之一。在上世 二三十年代,有“ 方巴黎”之称的上海,文化 也一 繁荣 盛当然 种繁荣 有畸形

21、的成分。 50 多年来,由于城市功能定位的 化,上海的文化 一度 低 。但作 一个极适合服 展的城市, 上海重振其文化 又 在必然,而且, 2010 年世博会 上海文化 提供了上佳的勃 机遇。 意 已 跑全国, 影 制作 欲再成王者上海的文化 已 走在称雄全国之路上, 代,也将在国 市 上 得自己的份 。而且在全球化目前文化 增加 占上海 GDP 么到“十一五”期末可占到上海的比重已达到6,如果其在“十一五”期 保持15 的年增 率,那GDP 的 9 10 。届 ,文化 将是上海当仁不 的支柱 。有望跻身支柱产业之列上海社会科学院撰写的2006 文化产业发展蓝皮书收录了上海文化产业“十一五”发

22、展研究(下称研究)。研究称,上世纪90 年代中期以来,上海文化产业连续多年保持较高增速,并已成为上海现代服务业中的主要产业之一,且有向支柱产业发展的趋势。按国家统计局颁布的文化产业统计口径测算,目前上海文化产业增加值占上海GDP 的比重已达到6,如果其在“十一五”期间保持15 的年增长率,那么到“十一五”期末可占到上海GDP 的 9 10 。届时,文化产业将是上海当仁不让的支柱产业。去年 9 月,上海公布2005 年文化产业发展相关情况:文化产业总体运行情况良好,文化产业结构、质量、品种、效益均得到改善和提升,呈现平稳健康快速增长的态势;文化产业继续以高于上海经济平均增速的速度发展,总产出达

23、2081.01亿元,实现增加值509.23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 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2 ,增幅高出全市GDP 增速 2.1 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 ,同比提高0.1 个百分点。研究认为,“十一五”时期是上海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性机遇期,从纽约、伦敦、巴黎、东京、悉尼等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情况看,文化产业均是其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而2010 年世博会的筹备和举办,将为上海文化产业的发展不断开拓政策、资源、市场等方面的空间,直接促进上海文化产业的总体提升,总体上领跑全国。去年 9 月,首演不到一年的大型多媒体杂技剧“ERA时空之旅”迎300来了场第演出,文化部将其制作方上海

24、时空之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定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以表彰该公司在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自主创新、运作文化产业项目上的显著成绩。不仅是“时空之旅”,在研究执笔者、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文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巫志南博士看来,上海文化产业中有很多行业、企业、产品都在全国占优势地位,比如,上海大剧院的运行情况属全国最好;上海游戏产业占全国市场的70 ;上海文广传媒集团的IPTV 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市场份额上都是全国领先的;全国城市生活服务类报纸十强中,上海占了一半;东方明珠是第一家文化类上市公司,还入选最具发展潜力的上市公司50 强;而跨地区、跨媒体的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其发展潜力和发展概念也在

25、全国领先;上海的新媒体中,分众传媒是全国规模最大的液晶电视广播网,被国际风险投资界视为资本运作范例;出版业中,世纪出版集团规模居全国第二,仅次于中国出版集团,新华传媒则是中国出版发行业的“第一股”;在电影业方面,上海的票房连续13 年居全国第一。有人认为,上海的文化创意不如北京。巫志南则说,要说不如,上海的创意产业只有在高层协调机制上不如北京上海已经有75 个创意产业集聚区, 比北京多, 但投资力度不如北京,北京每年投入10 亿多元,上海没有这么多,政府的支持力度还不够大。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的文化产业曾在全国独领风骚:电影、出版、演艺等方面的辉煌,至今仍令许多文化界人士津津乐道。而目前,上

26、海的影视制作业明显未达到王者的地位。研究指出,上海大型国有影视企业的原创能力趋于弱化,虽然部分民营影视企业提供了一定支撑,但昔日的辉煌仍待恢复。巫志南对此的看法是:这是有历史原因的。当年上海是开放的租界,谁都能来“跑码头”,机制最灵活。另外,虽然当时好的作品不少,但糟粕也很多,应该辩证地看。解放后,环境变了,文化中心北移,上海的文化地位次于北京,转而着力打造经济中心,成为全国最大的产业城市,文化自然弱化。另外,上海这几年也出产了很多在全国叫得响的电视剧,如亮剑、诺尔曼? 白求恩等。分析 2005 年本地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上海也认识到了自身的一些薄弱环节:上海文化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的进度比较缓

27、慢,与上海的文化产能不相匹配;上海需要积极发挥其在新兴媒体、出版、文化高科技、创意产业、演艺、娱乐、动漫游戏等方面的产业优势,突破体制、机制、空间限制,走向全国大市场;需要从政策、资金等多方面加大对外向型文化企业、文化产品的支持,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巫志南告诉第一财经日报,上海发展文化产业,有一个环节没运作好,就是行业协会。行业协会应该是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直接面向企业进行服务,做政策解读、信息整理和发布、企业需求和意愿的采集等工作,而上海相当多行业协会的负责人是由退下来的政府官员担任的,其管理模式带有很浓厚的政府色彩。研究认为,根据上海世博会的文化产业属性,结合上海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基础

28、、技术和产业创新取向,有必要将会展业、传媒业、文化信息业、文化制造业、文化旅游业、艺术服务和娱乐业、文化中介服务业作为发展重点。巫志南说,在已经做得比较好的领域,上海仍有发展空间,如游戏业,不光是盛大、九城,还有好多企业做得不错,例如,上海润星网络公司原创的游戏软件销售到北美、东南亚、印度等地,估计今年出口额将达 10 亿元。另外,新兴领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比如3G 网络即将开通,这种无线、高速、宽频传输的新方式仿佛开通了一条高速公路,文化产业就相当于这条路上跑的各种车。上海已着手研究手机报刊和手机电视,一旦3G 网络正式开通, 上海这方面的产业必然高速发展。“上海要抓住这个机遇,打通文化领域

29、和信息领域的瓶颈,整合两方面的力量。”巫志南说。上海文化产业走出去的空间也很大。巫志南说,2005 年上海文化服务贸易“逆差”有所改善,图书、电子出版物的版权输出有较大幅度增长,共输出版权354 项,比上年增加 96 项;图书出口达121 万册,出口收入达3885 万元;文艺演出、展览出口达221 批次,出口收入达 1667万元。对外印刷服务收入达13.5 亿元。目前,上海文化产业的管理职能还分散在不同部门。巫志南认为, 关键是要建立一个有效的高层协调机制,而不能利益部门化。同时,政府要加大投入,上海每年科技投入达财政支出的3 ,教育也接近3,而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只占1 多一点。事实上,国外政府

30、对文化产业的直接资助额非常少,但有大量社会基金在资助。如果我国的税法大力鼓励社会捐赠,政府完全可以不对文化产业扩大投入,让社会资金去运作就行。而目前,上海文化产业还需大量政府资金的扶助。这方面最新的一个尝试是:去年12 月底,上海东方惠金文化产业投资资金在浦东张江正式设立,该投资资金由上海市委宣传部和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共同发起设立,将以政府资金为引导,实现多渠道吸引民间资金、外资及社会资金参与的资本放大效应。上海这几年很想重建“电影高地”,而且花了很多精力。巫志南一行最近去了浙江横店调研,那儿是国家影视基地,吸引了 5 万多个“横漂”, 影视产业的各个链条上人才云集,甚至很多“北漂”已经变成了“

31、横漂”。横店集团的一个副总裁给上海的影视业“把脉”说,上海搞拍摄基地肯定不行上海土地成本高,拼不过。上海可以做的,一是最尖端的后期制作,用最好的设备、吸引国际上最著名的后期制作公司到上海来落户,这方面顶尖企业目前都在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主要为好莱坞服务;二是交易,因为上海有国际电影节。民间资本已在上海的文化产业中崭露头角。截至 2005 年底,上海拥有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的186家机构中, 159 家为民营机构;上海还有营业性文艺表演团体85 家,其中 43 家为民营剧团;演出经纪机构 157 家,其中民营演出机构占78 。巫志南表示,上海文化产业的发展动力主要是企业。其中的国有企业,

32、活力虽还不够,但作用大,比如世纪出版集团在出版业、SMG 在广播影视业、新华发行集团在发行业、上海大剧院在演出业,均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些国企的机制还要进一步搞活。而上海的民营文化企业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在上海的娱乐业、游戏业、印刷业等行业,民营企业已逐渐占大头。就文化产业中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地位问题,巫志南说:“政府扶持力度不一样,国有演艺企业的工资、待遇、作品开发、研发、演出补贴都由政府提供,而民营企业得不到相当的待遇。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每年的资助项目中,国企多,民企少。应该把国企和民企摆在同等的位置上,看作品、看演出、看人。”世界各国创意产业发展状况英国是全球最早提出“创意产业”的国

33、家,根据其定义,“创意产业”是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并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以促进整体生活环境提升的产业。通常包括软件开发、出版、广告、电影、电视、广播、设计、视觉艺术、工艺制造、博物馆、音乐、流行行业以及表演艺术等十三项产业。美国是全球文化创意产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从1996 年开始,文化创意产品超过其他所有传统产业,成为美国最大宗的出口产品。 到 2002 年,美国文化 -创意产业产值达到5351 亿美元,占 GDP 的比重达到5.24% 。另据统计, 1997 2001 年间英国以文化为主体的创意产业年增长率达到8% ,是同期英国总体经济增长

34、2.6% 的 3 倍多,成为英国发展最快的产业。国外各地区创意产业发展状况美国到 2002年,美国文化 -创意产业产值达到5351 亿美元,占GDP 的比重达到5.24% ;创造就业800万个,接近全国总就业人数的6%英国 2002 年,创意产业增加值达809 亿英镑,成为英国第二大产业;到 6 月,创意产业雇佣总人数为190万,其后继续增长,成为该国雇用就业人口的第一大产业韩国 2005 年韩国的游戏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43 亿美元。 其中网络游戏已经成为游戏市场的主导,占整个市场的 62% 。手机游戏持续快速发展,增长率达到45%新加坡 2002年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 的 2.8% 3.2

35、%香港 2001 年创意产业为香港带来461.01亿港币,占GDP 的比重为 3.8% ,就业人员比例达到5.3%资料来源: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数据中心另外据专家介绍,目前创意经济每天创造220 亿美元的产值,并以5% 的速度递增。在一些国家增长得更快,美国为14% ,英国为12% 。文化创意产业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各城区经济争装“创意引擎”。近年来,我国创意产业也有很大发展,尤其是香港、台湾地区,创意文化产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崛起。上海、深圳、成都、北京等地积极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正在建立一批具有开创意义的创意产业基地。上海是我国创意产业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据统计,目前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

36、产值已经占到全市GDP 的 7.5% 。2005 年 4 月 28 日,上海市首批18 家“创意产业集聚区”由市经委正式授牌,近30 个国家和地区的400 多家各类设计创意企业入驻在这些园区内,集聚了1 万多名创意人才,为上海开创了一个新型的充满无穷潜力的新产业。不仅上海、还有南京等市各中心市区均依托各自人才、区位以及资源优势,争装“创意引擎”,设立各种创意产业基地和园区,欲抢占创意产业发展战略高地。上海、南京两市各区建设创意产业基地和园区情况城市城区创意产业基地和园区上海黄浦区利用豫园的旅游资源,成立上海市工艺品旅游纪念品设计展示交易基地卢湾区“8 号桥”、广告湾、泰康路艺术街等综合性体验经

37、济园区和以创意设计产业为主的创意产业基地静安区昌平路990 号和 1000 号,上海市新型广告动漫影视图片产业基地徐汇区依托周边高校,建立“创意设计工厂”、“乐山软件园”和“虹桥软件园”等长宁区天山路时尚产业园,以时尚艺术、服装设计、品牌发布等为主要特色普陀区莫干山路50 号,入驻了60 多家画廊和艺术工作室,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春明文化都市园区”杨浦区黄浦江岸线15.5 公里区域内,崛起集环境设计、建筑设计、工业设计、软件设计等原创设计于一体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上海滨江创意产业园闸北区上海多媒体谷,已吸引了飞利浦(中国 )投资公司、凤凰数码科技等40 余家软件设计企业入驻南京玄武区投资7000万

38、,占地 100 亩,建设文化产业园,并将按照WTO 知识产权的要求打将其造成国内之最,还计划将板仓街打造成为全国著名的主题文化产业街。白下区正在打造南京第一家“创意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下关区在大力建设静海寺天妃宫文化旅游街区等资料来源: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数据中心动漫产业是我国各城市发展创意产业的突破口。据专家介绍,动漫产业被称为21 世纪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是继 IT 产业后又一个经济增长点。统计显示,2004 年全球游戏、动画业相关衍生产品产值在5000亿美元以上。在日本,动漫艺术及相关产业规模仅次于旅游业,已经成为六大支柱产业之一。我国动漫产业有着每年总计200 亿元的庞大市场,动漫产业

39、无疑将成为未来几年中国经济的热点话题。为此,我国先后设立了19 家国家级动画基地。深圳、宁波、无锡、长沙等城市也纷纷以发展动漫产业为突破口来发展本地创意产业。国内部分城市动漫产业发展状况城市动漫产业发展现状深圳全国最早的动画制作基地之一,目前有相关企业有500 多家,从业人员近万名,每年创造数亿元产值上海中国动画产业的诞生地,目前建设有静安区动漫硅谷杭州截至 2005 年 7 月,杭州已有动漫游戏企业51 家,其中规模较大的影视动画生产制作企业23 家,周边产品开发类企业 15 家,注册资金达 3 个多亿元,从业人员 1 万余人宁波市信息产业局与我国动画漫画原创基地北京电影学院达成合作意向,合力打造动漫产业基地。设立国家(宁波)动漫研究中心,举办宁波亚洲动漫论坛南京全市的动漫制作企业超过10 家。2005 年 7 月,中国最大的网络游戏运营商盛大公司南京分公司暨全国最大的游戏测评基地落户南京,标志着南京市在游戏产业的发展跨上新台阶资料来源: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数据中心政策扶持是各地发展创意产业的有利保障。创意是人类的高级思维,更需要高端的政府服务。大力发展创意产业是我国各地区实现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