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案例与分析_第1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案例与分析_第2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案例与分析_第3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案例与分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地震中的父与子情景式教学案例与分析在语文教学中,应多注重创设一种恰当的情景,通过对情境的体验,激发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及学习的深度。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生动的故事,其中蕴涵着丰厚的人文资源。语文教学的任务显然不仅仅在于单纯地教会学生识字,认词,读文,分段或概括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更重要的是应该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故事背后所传承的人文精神。然而,由于小学生还缺乏抽象思维能力 , 教学中若仅仅是通过课文分析或是以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方式来将课本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告诉给学生的话 , 学生得到的只是空洞的说教 , 苍白无力 , 即使在思想上能接受 , 在行动中也是无所适从的。因此 , 为了真正让

2、语文教学传承人文之道 , 针对小学生善于形象思维的认知特点 , 结合现实,开展情景式教学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情境式教学是指在教学中通过多环节、多手段来创设一种情境交融的氛围 ,一种有形与无形组成的“教学情意场” ,使学生“触景生情” ,领会文章所表达的人文精神,认同文章所传递的思想感情,从而自然而然、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在课前,我让学生观看电影片段唐山大地震,感受在地震中的父爱和母爱。课上再以 512 大地震中的许多鲜活的实例来讲述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 , 阐释情景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教材内容梗概:1989 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 , 30 多万人在不到几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

3、的伤害。在混乱中 , 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 , 便冲向他 7 岁的儿子的学校。 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漂亮的三层教学楼, 已经变成一片废墟。但是万分悲痛的他想到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 , 我总会跟你在一起”正是凭借这一坚定信念 ,这位父亲孤身一人 , 不顾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 , 经过 38 个小时的挖掘 , 终于救出了自己的孩子和其他 14 位同学。情景教学案例:一、结合实际 ,营造情景气氛(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 , 教师首先展示这次 512 汶川大地震的相关视频图片并提出问题 , 引导学生用 3 一 4 分钟时间再次熟悉文本 , 理清思路。然后进入教学主要环节之一,结

4、合实际 , 营造情景气氛。)师:同学们 , 大家都知道,在 5 月 12 号我们祖国的四川发生了 8.0级的强烈大地震,在这次地震中有许多的人不幸遇难,其中也有许多向我们这样正在教室上课的孩子,在上课之前,我们首先向他们表示我们的哀悼!(班长:起立!全班默哀一分钟) 以前我们上语文课 , 老师都要提一些问题帮助你们学习 , 今天 , 我也要提问题 , 但不多 , 就一个 , 想知道这是个什么问题吗?老师暂时不告诉你们 , 让你们来猜一猜。当然 , 猜不是乱猜 , 要有根据 , 要有所准备 , 怎么准备呢请听清楚第一 , 认真读课文 , 边读边想 , 老师会抓住哪些词句来提问 , 会在哪里提问

5、, 如果在这里提问 , 我该怎么回答。第二 , 根据自己习惯的方式 , 读课文。你可以放声朗读 , 你可以默读 , 你也可以边划边读。第三 , 读完后你还可以跟同桌互相交流 , 听明白了就开始吧! (学生快速地读课文并在小组中进行讨论 , 教师巡回指导。)师:现在老师想听听你们的猜测 , 谁先来?(请 4 一 5 位学生交流他们所猜出的问题 , 学生会提出各种各样的猜测 , 教师予以鼓励。 )师:刚才同学们提出了很多非常有意义的问题 , 说明大家刚才对文章的阅读很细致、很认真 , 而且还很善于思考。老师也提出一个自认为价值较大的问题 , 我是根据课文的最后一个小节提出的。师生齐读:这对了不起的

6、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师:大家认为这位父亲了不起吗?(板书:了不起)让我们先来认识这位父亲。大家都觉得这位父亲了不起 , 那些周围的人们 , 那个孩子的父亲就更加觉得这位父亲了不起了。我们相信他们之间一定会谈论些什么或者对这位父亲说些什么 , 下面就请你们续写这篇课文。假如你是其他那 14 个孩子的家长中的一员 , 此时你会对这位父亲说些什么呢?把你们对这位父亲的敬佩之情融人在文字中。 (学生快速地写着自己的感受 , 教师巡回指导。)师:请已经写完的同学来给大家读一读你写的感言,好吗?还没写完的同学也可以按自己的思路来交流你所设想的感言。(请2-3 位学生交流自己所写的感言,然后让他

7、们找出自己用来表达对这位父亲敬佩之情的词语 ,并板书。学生会使用“坚持不懈”、“坚强”、“坚守承诺”、“永不放弃”等词语。【分析】教学一开始 , 以大地震导入的视频、图片,创设情境,将学生的思绪拉向了地震的惨烈现场。又在此情景下提出问题 , 表面上看是让学生来猜测老师将会提出什么问题 , 实质上是教师通过学生的猜测结果来更好地把握学情 , 了解学生对课文的把握程度 , 以便于后续的教学环节更好地结合学生的实际。教学中 , 布置学生写感言 , 而且是要求以其他 14 位学生家长的“身份” 来写 , 这种“角色替代”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很快进人事件情景中去 , 感悟情景中人物的真实感受 , 并用恰当的

8、语言表达出来。不仅如此 , 通过课堂交流学生所写的结局 , 使这些发自内心的情景感受进一步在课堂上扩散 , 直至形成弥漫于整个课堂的情景气氛。大家都沉浸孩子被救的喜悦中 , 沉浸在对这位父亲的无限崇敬和无尽感激之中。二、结合实际,讲述在这次 512 地震中的一个亲情故事师:下面,我就讲述一个发生在这次汶川大地震中的故事,地震发生后已经 70 多个小时了,当救援队员扒开废墟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母亲弓着身子,她的怀里抱着一个孩子,孩子嘴里含着母亲的乳头,没有受到一点伤害,安详的睡着了,而这位母亲,身上多处受伤,已经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后来,救援队员发现在这位母亲的身下有一个手机,她在最后的时间里,在手

9、机上存了一条这样的短信,也是她留给孩子的最后一句话,短信是这样写的:“孩子,假如你还活着,请你记住,妈妈爱你”。师:多么伟大的母爱,大家听了这首诗之后有什么感受,结合今天我们学的课文中的父爱,请同学们认真思考,课下把你的内心感受写成一篇作文。【分析】语文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语言文字等外在形式的解读和把握上 , 更应该揭示形式背后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内容。但是 , 小学生限于知识经验与实际能力 , 对客观事物的体验是模糊的 , 情感也不很丰富 , 难以独立地把握文章所隐含的道理 , 而结合实际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 , 它能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得富有很强的感染力 , 而且最能激发学生的情感。通过教师有感情的讲解及朗读,把握语调的轻重变化 ,语速的快慢变化 ,停顿的长短变化 ,语气的有缓有急、抑扬顿挫、有起有伏 ,让学生充分想像课文中这位父亲及后来这位母亲在漫长的等待时间里所经受的磨练和煎熬,形成对当时情景的体验,进一步体味父爱及母爱的“了不起”。使学生在学习中情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