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2.3.4.5.6.7.8.9.升华和凝华(精英卷含解析)、单选题(本大题共 10小题,共 20.0 分) 对下列自然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 远距离运输食品加入干冰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防止食品腐烂 B. 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是水汽化而来的水蒸气 C. 内陆地区温差大时因为泥土、沙石的比热容比水小 D. 冬天屋顶上的霜是水蒸气凝华而来的 下列关于水循环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 冰川上的积雪汽化直接变成水蒸气,升入空中 B. 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时,有的熔化成小水滴,有的凝固成小冰晶 C. 积雪液化后变成水,汇入江河 D. “云雨露雾霜雪雹”都是水,只是水的不同状态 2.今年,
2、内蒙古多地出现零下 40 摄氏度极低气温,再现冰雾天气。所谓冰雾,就 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大量微小冰晶组成的雾下列关于冰雾的形成,正确的是 ( ) A. 由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C. 由水蒸气凝华形成的D.水从海洋到陆地的大循环中经历的物态变化是 A. 液化 B. 汽化 C.由水蒸气凝固形成的由水蒸气汽化形成的()先液化后汽化 D. 先汽化后液化16.将杯中的液态氮(沸点为-196 C)倒入盛有奶浆的碗制作冰淇淋,观察到杯中液 态氮沸腾,杯外壁出现白霜,则 ()A. 杯中液态氮放热B. 杯中液态氮温度不断上升C. 杯中液态氮不断吸热,温度保持-196 CD. 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下列现象发生
3、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A.B.C.D.3、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秋天,清晨出现的雾 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 张乾同学做了一个实验:将碾碎的卫生球粉末和小树枝放入封闭的烧瓶中,然10.后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烧瓶,发现卫生球的粉末越来越少,停止加热后,一会儿烧 瓶内的树枝上出现了洁白、玲珑剔透的人造“雪景”,对以上实验现象,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A. “雪景” B. “雪景” C. “雪景” D. “雪景” 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A. 深秋夜晚树叶上形成露珠 C. 寒潮袭来路面上的水结冰 冬天,结冰的湿衣服也能晾干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4、. 液化 B. 升华 C. 凝固 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 ( ) A. 铁水被浇铸成工件 B. 冰冻的衣服也会干()是卫生球升华而成的是卫生球凝华而成的的形成经历了汽化和液化两个物态变化过程 的形成经历了升华和凝华两个物态变化过程()B. 初冬凌晨草木上结霜D. 极寒天气室外的冰块变小()D. 凝华第 2 页,共 21 页C. 冬天寒冷的早晨,室外物体上常常挂着一层霜D. 冬天用湿手摸室外的铁器时觉得粘手二、多选题(本大题共下列连线正确的是11.5小题,共15.0 分)()12.13.A.B.C.D.回声 蒸发 光的折射频率声音温度液化升华凝华制拎凸透镜成橡 测距离摄氏度 赫茲 分贝冰拣的
5、衣物变干 冬天人呼岀的气 霜的形成分辨不伺乐器的声音口十障目,不见素山音色不同 光的言线传播 响度很大下列关于物理概念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一定降低B. 物质从气态变成固态叫凝华C. -10 C的冰放在0C的水中会熔化D. 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C.D.但不能再真空中传播气温低于水银凝固点的地方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 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北方的冬天,为了除去路面的冰,护路工人常在路面上撒大量的盐 冬天寒冷的早晨,室外物体上常常挂着一层霜,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第13页,共21页)而成的小冰粒14.小绿总结的下列说法中,
6、错误的是()A. 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B. 物质由固体直接变为气体叫做凝华C. 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择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D. 声音和光都能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15.下列关于物理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质从固态变成气态叫做升华B. 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叫做反射角C.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D. 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16.“千手观音”演绎得淋漓尽致,给人以美的熏陶.(1)如图所示,观众看不见邰丽华 (领舞者)身后站着的 其她舞蹈者,这是因为光的 的
7、缘故.(2 )佛光普照,梵音如丝,聆听脱俗乐音,我们能分辨 出究竟是何种乐器在发声,因为不同的乐器发声,其是不同的.(填“音调”、“音色”或“响度”17.18.(3)舞台上云雾缭绕,宛如天庭,它们是固态二氧化碳 时吸热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成小冰晶或 成小水珠而产生的效果.(填物态变化)(4)聋哑少女听不清声音,她们是如何感知音乐节奏的?训练中,技术人员通过加大音量,使音箱、舞台产生 ,从而使靠在音箱上或站在舞台上的聋哑少女感觉到音乐节奏的变化.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 海以及大地表面层中的水不断 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 低,有的
8、成小水滴,有的 成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云中小水滴和小冰越来越大,就会下 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 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在冰箱门附近会出现“白气”,小水滴,在此过程中要热,与原来的水是,这一过程 热量(选填“吸附”或“放出”会结一层厚厚的霜,形成霜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内能从低温转移到高温环境但这一过程是要消耗电能的. 有性的.寒冷的季节,晚自习时教室的窗玻璃上会出现一些冰花,)的水蒸气发生 而形成的。北方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结“冰花”, 这个过程水蒸气要热。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0分)21.老师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时19.20.形成“白
9、气”的物态变化过程),冰箱冷冻室箱壁上 冰箱工作时虽然把冰箱内的 这说明能量转移和转化是它是由_ (教室内/教室外“冰花”是水蒸气生成的,(1)密闭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的碘颗粒,将玻璃泡浸入开水中,如图所示,仔细观察一会儿玻璃泡内弥漫了 色的气体,碘的这个物态变化叫 (填物态变化名称),需要(2)有同学认为碘是先由固态变为液态,再由液态变为气态,请根据下表你认为碘 的状态变化是理由是物质熔点/ C沸点/ C碘113.7184.2O22.以下是我们前不久做的两个实验:A. 如图甲对碘锤缓慢加热,会看到碘锤内充满 ,停止加热,会看到锤内壁和顶部出现.依据现象,判断这种物态变化是固态和气态之间的直
10、接变化.停止加热,温度降低,碘蒸气才能凝华,说明凝华 热.B. 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n :5 n一占I乙(1)采用这种“水浴法”加热的优点是 (2)应选用颗粒 (选填“较大”或“较小”(3)图丙是某同学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一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冰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这样判断的依据是 .(4)该物质的熔点是 C;该物质在10分钟时处于 态;该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持续的时间是 min .(5)分析丙图可知,该物质固态比液态时升温 .(选填“快”或“慢”)23.请你根据自己对生活现象的观察、动手实践的经验及物理课中所学的知识,将如图所示四个实例的描述
11、补充完整。图A: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约半分钟后,易拉罐的下 部和底部的温度较低,空气中的 遇冷(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白霜。图B: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 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 铃声的响度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这说明(选填“空气”或“真空”)传播了声音。图C:用手(选填“轻”或“重”)划桌面,使坐在桌子左侧的小华在空气中不能听到划桌子声; 控制声音响度的大小和声音传播的距离 ,小华把耳朵贴在桌面上,能够听到划桌子声,证明桌子能够传声。图D :把点燃的蜡烛放在音箱前, 此现象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_)的冰块做实验.当音箱发出声音时, _(选填“信息”
12、或观察到烛焰随着声音“舞动”。“能量”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SIbBTh16.0 分)24.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下面的空格处填入相应的内容.VJf21乙fe丙(1)如图甲所示,“”).如图乙所示,如图丙所示,如图丁所示,T所使用试电笔的方法正确的是(选填戊“”或通电的线圈放在磁场中会转起来,利用此原理可制造 烧瓶中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会重新沸腾,说明 把少量碘放入锥形瓶中,瓶口加盖玻璃片微微加热后,停止加热,碘蒸气凝华,瓶中充满紫色的碘蒸气,此过程中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看到的现象是 .(5)如图戊所示,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课堂上做实验时偶然发现:当导线 中通过电流时,它
13、旁边的磁针发生了偏转, 他进而继续研究,终于证实了 机.UM步F剤ft他搜集了一些能。它是利用向后喷 的道理。14圈,轨道上离地面最近点 飞船的速度增大,势能25. 结合图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2003年10月15日9时,随着火箭发动机的轰鸣,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将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送入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飞天梦,(见图所示)它是喷氨发动机的一种.自带烯料和氧化刑,它工作 时不需要空气,可以衽大气层外工作,点火时,熾料和氧化剂在晞烧室混合燃烧,向后喷出 强大的气?,同时气体时火箭产生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 从而推动火箭前进长征二号F火箭的发动机是一种二级火箭发动机.小宇利用
14、星期天到青岛会展中心观看了有关“神舟五号”的航天展, 问题,回到班中想要考考你:(1) 长征二号F火箭:它的发动机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 出气流使自身受力前进的,这是运用了力的作用是(2) 飞船的运行过程:飞船沿椭圆轨道围绕地球运行了 200km,最远点350?从远地点到近地点运行过程中,(选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3) 返回大气层:这时飞船与大气层发生剧烈摩擦,变成一个火球,将能转化为能,因此给飞船降温十分重要, 一种重要的降温方式就是“烧蚀防热”:在飞船表面涂有一层高分子固体材料,让这些材料在发生物态变化时吸收热量,你认为可能发生的物态变化有六、综合题(本大题共 3小题,共30.0分
15、)(1) 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雾霾天气”成了人们关注和议论的话题。雾的形成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形成小水滴;霾的形成是由于大量极细微的尘粒、烟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空气混蚀的现象。雾和霾的本质区别是雾是液态,霾是 态,霾在吸入人的呼吸道后对人体有害,严重会致死。请你提出颂治理霾形成 的措施(2) 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交界面AB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AB成30。角(如图),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 83则反射角的大小为,折射角的大小为 ,分界面AB的半部分是空气(选填“上”或“下”)(3) . 一群失聪的风华少女用精美绝伦的舞蹈把我国佛文化中的“千手
16、观音”演绎得 淋漓尽致,给人以美的熏陶,善的启迪。如图所示,观众看不见领舞者身后站着的 其他人,是因为光的 的缘故。聆听乐音,我们能分辨出究竟是何种乐器在发声,因为不同的乐器发出声音时, 是不同的。舞台上烟雾缭绕,是因为固态二氧化碳 时吸热,从而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放热 而产生的效果。.* _hI(4) 小李从平面镜里看到平面镜对面的电子钟的示数如图甲所示,这时的实际时间是,视觉的产生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在眼球内部,各种器官和组织组成了眼球的折光系统,整个折光系统相当于一个 镜。若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经(近视、无视)眼,屮(5) 普通教室一般长约为1.29?/?,则一间普通教室中空气的质量约为
17、温度图象,从图中你能得出什么信息:8m,宽约为6m,高约是_m,若空气的密度约为kg;如图所示是水的密度(至少写出一条)。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情况如图乙所示,则这个人患了可配戴装有 镜片的眼镜加以矫正。(6) 经常提到的:小孔成像、平面镜成像、投影仪银幕上成像、 放大镜 中正立的像。其中属于实像的有 ;属于虚像的有 ;由于直线传播而成的像有 。(各空都填序号);夏天,打开冰棒的包装纸,常常会(1) 化雪天比下雪天冷,是因为雪熔化要 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 现象。(2) 在发高烧的人手心、脚心,额头涂抹酒精可以起到降温作用,这是因为酒精在 时热量。如图是固体清香剂、 关。(填物态变化名称黄山
18、雾淞和屋檐下冰凌的图片,它们分别与(4)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砂石的大;现代火箭用液氢作燃料,是因为它有较大的而内陆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是由于海水的(5)小丽同学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悬挂着的泡沫小球, 则泡沫小球 带电;若泡沫小球被排斥,则泡沫小球定”或“不一定”)发现泡沫小球被吸引, 带电。(选填“-R为定值电阻,?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电流表??,电流表??_) (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 关S后,在滑片P从图示位置向左端移动的过程中, 电压表V 。(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神奇的激光 被称为“最快的刀”、激光是20世纪的重大发明, “最准的尺”和“最奇异的光”。激
19、光是一种颜色单纯的光, 的光,激光具有超强的能量密度,26. 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激光器发出的光通过三棱镜后不会被分成不同颜色 可以在直径几百纳米的范围内产生几百万度的高温,工地上,激光刀可切割坚硬和柔软的材料,对切割部位进行局部照射几秒钟便 能切割好。激光刀还是外科医生的好帮手,用它做手术没有丝毫机械撞击,而且又 快又精准,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等,如血管瘤、脑部手术等。激光单色性好、方向性强、测距精度高,使得测量人造卫星、月球等远目标的距离变成现实。宇航员在月球上安放激光反射器,激光器从地球向月球发射一个激光脉冲信号,月球上的反射器能够将激光脉冲原路返回,激光脉冲从发出到接收时间间隔为2
20、.56?激光也被作为电影素材,在科幻电影 星球大战中天行者使用的激光剑能释放出一道长约Im的纯能量束,战斗时悄无声息。(1)激光的传播 (需要/不需要)介质,它 (可能/不可能)是白光。激光刀在切割坚硬或柔软的材料时,材料所发生的物态变化可能是 (只需答出一种即可)(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3 X 108?/?则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为 m。如果星球大战中的激光剑刺向你,你可以利用 (黑色衣服/无色玻璃板/平面镜)把激光挡回去,那么拿剑者将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5)激光可以在直径几百纳米的范围内产生几百万度的高温,这是光能转化为 (电能/化学能/内能)。第 22 页,共 21 页答案和解析
21、1. 【答案】 B【解析】解:A、运输食品时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腐烂,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降温,而不是利用熔化吸热,故 A 正确B、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后形成的液态小液滴,故B错误.C 、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相比, 沿海地区水多, 水的比热容大, 在相同的吸放热条件下, 水的温度变化小,昼夜温差小,故C正确.D 正确D、冬天屋顶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小冰晶,故 故选 B(1) 干冰降温是利用了升华吸热;(2) 壶嘴的“白气”属于液化现象;(3) 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相比,沿海地区水多,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在相同的吸热 条件下,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在相同的放热条件下
22、,水降低的温度少,昼夜温差 小;而在内陆地区,沙石的比热容较小,白天,在相同的吸热条件下,沙石的温度升高 的多;夜晚,在相同的放热条件下,沙石降低的温度多,昼夜温差大;(4)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 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 物质各处于什么状 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2. 【答案】 D【解析】【分析】物质物质由气态变为液物质由液体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 由固态变为液态过程叫做熔化; 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叫做凝固; 态过程叫做液化;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本题考查的
23、是物质的三态变化。【解答】A. 冰川上的积雪升华直接变成水蒸气,升入空中,故A错误;B错误;B. 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时,有的液化成小水滴,有的凝华成小冰晶,故C. 积雪熔化后变成水,汇入江河,故C错误;D 正确。D. “云雨露雾霜雪雹”都是水,只是水的不同状态,故 故选 D 。3. 【答案】 C【解析】 略4. 【答案】 D【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 我们要能够分析出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究竟是哪一 种。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物体由气态直 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熔化要吸热。【解答】再由水蒸气水从海洋
24、到陆地的大循环中经历的物态变化是先由水变为水蒸气即先汽化, 液化成水滴即液化。故选 D 。5. 【答案】 C解析】分析】 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包括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汽化是吸热过程; 物质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过程放出热量。 此题考查了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及吸放热情况,是一道联系实际的应用题,难度不大。解答】A. 液态氮的沸点为-196 C,在常温下立即沸腾,此时会吸收热量,此选项错误;?液态氮的沸点为-196 C ,沸腾过程中液态氮迅速成为气体,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C 选项正确, B 选项错误;D.液态氮沸腾过程中吸收大量的
25、热,使奶浆和杯子的温度极速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杯子,在其表面凝华形成霜,此选项错误。故选 C。6. 【答案】 A【解析】 解:A、冰的消融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吸热;B、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是空中水蒸气变成液态,是液化现象,放热;C、雾是空中水蒸气变成液态,是液化现象,放热;D、霜的形成是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是凝华现象,放热。故选: A。 首先根据物质状态的前后变化,判断物态变化类型,再判断吸放热情况。 物态变化中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和升华;放热的有:凝固、液化和凝华。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有两个: 一是认识自然现象各属于什么物态变化; 二是掌握各种物态 变化的吸放热情
26、况。7. 【答案】 D【解析】【分析】卫生球的粉末是固态的, 粉末变少实际上是变为了气态, 固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升华; 停止加热,气态的卫生球就会受冷,树枝上的“雪景”就是固态的卫生球粉末形成的, 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考查的方式比较好, 需要我们对物态变本题是通过一个实验来考查升华和凝华的知识, 化知识灵活掌握。【解答】卫生球粉末和小树枝放在封闭的烧瓶中, 用酒精灯加热, 卫生球粉末受热就会升华变为 气态,所以卫生球的粉末越来越少;停止加热,气态的卫生球就会重新凝华为固态的卫 生球粉末,粘在树枝上,形成“雪景”。故选 D 。8. 【答案】 B【解析】解:A、深秋夜晚树叶上形成露珠是水蒸气
27、遇冷液化形成的,属于液化现象, 故 A 错误;B 正确;C 错误;D 错误B、初冬凌晨草木上的霜是气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华现象,故C、寒潮袭来路面上的水结冰是液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固现象,D、极寒天气室外的冰块变小是固态变为气态,属于升华现象, 故选: B由气态变为液态叫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 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 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 物质各处于什么状 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9. 【答案】 B【解析】 冬天,结冰的湿衣服也能晾干,衣服上
28、的冰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其中发生的 物态变化是升华现象;所以 B 选项正确故选 B10. 【答案】 C【解析】解:A、铁水被浇铸成工件,由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不符合题意;B、冰冻的衣服会变干,是衣服上的冰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不符合 题意;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由气态变成的固态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符合题意;D、冬天用湿手摸室外的铁器时觉得粘手,是手上的水遇冷由液态变成了固态,属于凝 固现象,不符合题意故选 C(1) 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 -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 态变化;(2)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
29、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 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活中物态变化的分析, 关键是明确物质变化前后所处的状态, 属于常 见题目的考查11. 【答案】 ABD【解析】解:A、禾U用回声定位来测量距离,禾U用蒸发吸热来制冷,凸透镜成像是利用 光的折射,故 A 正确;B、 频率单位是赫兹,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故B正确;C、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升华现象,冬天呼出的“白气”是液化现 象,故 C 错误;D、根据音色分辨不同的乐器的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响度大,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是光 的直线传播,故 D 正确。故选:
30、 ABD。 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物态变化、温度、声音的知识、各物理量的温度分析各 个选项。本题考查光沿直线传播现象、光的折射现象、声音的知识、物态变化等的掌握情况,本 题的知识点多,要认真读题,分清每种现象所对应的知识。对常见光学现象分类记忆,会很容易解答本类题型。12. 【答案】 AC【解析】 解:A、物体放热时,比如: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但温度不变,故温度不一 定降低,故 A 错误;B、 物质从气态变成固态叫凝华,故B正确;C、-5 C的冰块放在0C的水中会熔化。冰可以吸收水的热量,但无法达到熔点,所以 不会熔化,故C错误;D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31、不能再真空中传播,故 D 正确。故选: AC。(1) 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但温度不变;(2) 物质从气态变成固态叫凝华;(3) 冰的熔点是0C,熔化时要继续吸热。物态变化、熔化的条件、声音的传播等知识,是(4)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能再真空中传播。 要正确理解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中考常考的题目。13. 【答案】 ACD【解析】物态变化,熔点和凝固点,利用所学知识,解决 !【分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实际问题,体现了学以致用,有意义(1) 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故在确定温度计的使用范围时,要 注意液体的沸点和凝固点。(
32、2) 汽化是指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它需要吸热。(3) 晶体的熔点跟晶体的种类、是否有杂质、压强等有关,晶体中有杂质可以降低晶体 的熔点。(4) 凝华:物质从气态不经过液态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解答】故气温低于水银凝固点的地方不能使A. 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用水银温度计,故 A 正确;B. 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态的小水珠吸热汽化变为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故B 错误;C. 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降低冰的熔点也就是降低了水的凝固点,故北方的冬天,为了除去路面的冰,护路工人常在路面上撒大量的盐,故C正确;D 正确。D.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而成的
33、小冰粒,故故选 ACD。14. 【答案】 BCD【解析】 解:A、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运动状态有两个特点:经过的路线是直线,速度保持不变.故 A 正确;B、 物质由固体直接变为气体叫做升华.故B错误;C、 任何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运动的物体也可作为参照物.故C错误;D 、声音和光都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D 错误故选 BCD 经过的路线是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物质由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由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任何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 声音靠介质传播,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的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此题考
34、查了匀速直线运动、 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参照物的选择原则和声音与光的传播特 点,是一道综合题,难度不大15. 【答案】 ACD【解析】 解:A、物质从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故A正确;B、 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反射角,故B错误;C、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质量不随物态的形状,状态,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故 C 正确;D、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故 确。故选: ACD 。(1) 物质从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2) 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反射角;(3)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随物态的形状,状态, 位置的变化而
35、变化;(4) 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本题考查物态变化、光的折射,反射、以及质量的定义,知识点较多,难度不大。16. 【答案】 (1) 直线传播; (2) 音色; (3) 升华、凝华、液化; (4) 振动【解析】 解:(1) 观众看不见领舞者身后站着的其他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 传播的,光不能穿过不透明的物体(2)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也就不同因此不同的乐器 它们发出的音色也不同(3) 舞台上烟雾缭绕是使用干冰,也就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利用干冰的升华吸热,而导 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放热,凝华成小冰晶或液化而形成小水珠飘
36、浮在空中形成雾(4) 因为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因此训练中,技术人员通过加大音量,使音箱、舞台产 生振动,从而使靠在音箱上或站在舞台上的聋哑少女感觉到音乐节奏的变化 故答案为: (1) 直线传播; (2) 音色; (3) 升华、凝华、液化; (4) 振动(1) 观众看不见领舞者身后站着的其他人,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2) 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音色是不同的(3) 舞台上烟雾缭绕,是因为固态二氧化碳升华时吸热,而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放 热凝华成小冰晶或液化而生成的小水珠(4)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此题是基础知识的综合考查,涉及的知识有光的直线传播、声音的特性和物态变化,要 注意辨别其应用17
37、. 【答案】 汽化;液化;凝华;熔化;吸由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现象; 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 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吸热【解析】 解: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汽化变成水蒸气; 水蒸气凝成小水滴, 水蒸气凝成小冰晶, 小冰晶变成小水滴, 故答案为:汽化;液化;凝华;熔化;吸 从水发生物态变化前后的两种状态结合物态变化的定义来确定是发生了哪种物态变化 认真审题,从题目中的告诉的信息中可以确定解题的思路如水蒸气凝成小水滴18. 【答案】 液化;放热;凝华;方向 【解析】 解:(1) 冰箱门附近常常出现“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 珠液化是放出热量的冰箱冷冻室箱
38、壁上会结一层厚厚的霜,是冷冻室内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成的小冰晶(2) 内能从低温环境到高温环境,消耗电能,说明能量的转移和转化具有方向性 故答案为:液化;放热;凝华;方向(1) 冰箱门附近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液化是放出热量的冰 箱冷冻室的霜是冷冻室内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成的小冰晶(2) 能量的转移和转化具有方向性冰箱是生活中常用的家用电器,通过冰箱的使用考查了液化、凝华、紫外线、能量转移 和转化的方向性等,一个常用的用电器涉及了这么多的物理知识,可见物理是有用的19. 【答案】 教室内;凝华。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生活中的凝华现象,掌握凝华的定义和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寒冷的
39、季节, 教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凝结成小冰晶附着在玻璃上, 形成“冰花”,属于凝华现象。故答案为:教室内;凝华。20. 【答案】 凝华 放解析】分析】 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判断物态变化的主要依据是看物质由什么状态变为 了什么状态,从而得出结论。物态变化是热学中最基本的知识,也是中考必考的知识点,需要掌握。【解答】是由室内空气中的水北方寒冷的冬天, 早晨居民楼窗户的玻璃上的“窗花”是固态的, 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凝华形成的,凝华是一个放热的过程。故答案为:凝华 放。21. 【答案】 (1) 紫 升华 吸热(2) 固体直接变为气体 开水的温度达不到碘的熔点解析】分析】 物
40、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根据在 1标准大气压下, 水的沸点为 100,而且水在沸腾过程中, 不断吸热, 温度不变, 结合表格中的数据来分析解答。本题考查了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以及我们对碘这种物质的了解,比较简单,属于 基础知识的考查。【解答】(1) 给玻璃泡中的碘加热,碘就会吸热升华为紫色的碘蒸气,所以看到碘颗粒减少,同 时玻璃泡内弥漫了紫色的碘蒸气,这个物态变化为升华,需要吸收热量;(2) 由于在 1 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 100,而且水在沸腾时,温度不变,所以在汽化完以前, 水的温度不会超过 100 ,而根据热传递的知识可知,碘的温度
41、也不会超过 100,由表中的数据可知,达不到它的熔点,所以碘不会熔化,所以碘的状态变化是由固体直 接变为气体。故答案为:(1) 紫;升华;吸热;(2) 固体直接变为气体;开水的温度达不到碘的熔点。B、(1) 受热均匀;需要吸收热会看到锤内壁和顶22. 【答案】A、紫色碘蒸气;固态碘;整个过程没有出现液态碘; 放;(2) 较小; (3) 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 (4)0 ;固液共存; 10; (5) 快【解析】 解: ?对. 碘锤缓慢加热,会看到碘锤内充满碘蒸气,是升华现象, 量; 停止加热, 碘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板会放出热量直接变成固态的碘, 部出现碘颗粒, 依据整个过程没有液态碘出现现象,判
42、断这种物态变化是固态和气态之间的直接变化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华,凝华是一个放热过程B.(1) 将装有固体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是水浴法, 采用水浴法,使物体受热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 便于记录实验温度,缺点是加热温度一般不会超过100C (2) 应选用较小颗粒的冰块做实验,较小的冰块受热均匀(3) 由图象知,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即有熔点,所以冰是晶体5 分钟10 分钟5min升高了 10 C,液态时5min升高了 5C,故(4) ?段所对应的纵轴的温度为 0C ,这就是这种物质的熔点; 该物质在 10分钟时处于熔点温度,是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物质从第 开始熔
43、化,到第 15分钟结束,共持续(5) 分析图丙可以看出,该物质在固态时 该物质该物质在固态时比液态时升温快整个过程没有出现液态碘;放; B、(1 ) 受热均匀;(4)0 ;固液共存; 10;(5) 快故答案为:A、紫色碘蒸气;固态碘;(2) 较小; (3) 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A. 物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体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在物态变化的六个过程中,熔化、汽化和升华过程都需要吸收热量,凝固、液化和凝华 过程都需要放出热量B. (1) 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实验时,一般都采用水浴法,物体的温度变化比 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2) 较小的冰块
44、比较大的冰块受热均匀;(3) 据物质熔化的特点知,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即为晶体,且该不变的温 度是熔点;(4) 图中有一段时间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变,说明这是晶体熔化的图象,此时对应的温度 点,就是它的熔点在温度低于熔点时,物质呈固态熔化持续的时间就是温度不变的 那一段时间(5) 通过比较图象中相同时间内温度变化的多少,可判断升温的快慢,要其他条件相同 时,物体升温越快,说明比热容越小此题考查了学生对碘的升华实验和冰的熔化实验等知识的掌握, 要掌握晶体熔化过程中 的特点;晶体与非晶体最大的区别就是看是否有一定的熔点,从图象上分辨,最大的不 同就是晶体有一段时间只吸热而温度不变,我们应该学
45、会区分23. 【答案】 水蒸气 凝华 变小 空气 轻 不变 能量【解析】 解: (1) 往冰上撒盐, 使冰中参入杂质, 降低冰的熔点, 使冰熔化, 熔化吸热, 测得易拉罐中冰和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C ;同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成小冰晶附在易拉罐外的下部和底部形成霜;(2) 当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时,传声介质越来越少,所以传声效果越来越不好, 实验过程中听到声音响度越来越小,这说明平时空气传播了声音;(3)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效果不同,固体传声效果最好。声音通 过空气传播,效果差,所以附近的其他同学听不到声音;而当耳朵贴近桌面时,声音通 过桌面传入耳朵,效果好便清
46、晰听到声音;(4) 点燃的蜡烛放在正在发声的音箱前,由于音箱的纸盆在振动,带动空气振动,故发 现烛焰随着声音来回摆动,表明了声音能传递能量。故答案为:A:水蒸气;凝华;B:变小;空气;C:轻;不变;D:能量。(1)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过程需要放出热量;(2) 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离开了传声的介质声音就不传播了,一切固体、液体、气体 都可以作为传声介质,真空是不能传声的;(3) 贴近桌面听到声音说明桌面 (固体)可以传声;附近的其他同学听不到声音说明空气 的传声效果差;根据以上知识可解答此题;(4) 声音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 本题主要考查了声现象,以及物态变化,难度
47、不大。24. 【答案】 ;电动;气压减小,液体沸点降低;升华;紫色会逐渐消失,瓶内出现 碘固体;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解析】 解: (1) 图手接触笔尾金属体,笔尖接触火线或零线氖管发光的是火线, 氖管不发光的是零线使用方法正确 图手没有接触笔尾金属体,无论接触火线还 是零线氖管都不发光,使用操作错误(2) 乙图中,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利用这个实验原理可制作电动机;(3) 丙图中,烧瓶里刚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又重新沸腾了,是因为浇上冷水,烧 瓶内水蒸气遇冷的外壁液化成水, 烧瓶内气压减小, 水的沸点降低, 水重新沸腾起来 说 明水的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减小,液体沸点降低(4) 在烧瓶里
48、放少量的固态碘颗粒,然后把烧瓶放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瓶内出现紫色 气体,是因为固态碘直接变成了碘蒸气弥散在瓶内,这说明碘发生了升华现象; 停止加热,紫色会逐渐消失,瓶内出现碘固体,碘蒸气直接变成了固态的碘,这说明碘 蒸气发生了凝华现象(5) 图戊的实验中, 当导线中通过电流时, 它旁边的磁针发生了偏转, 他进而继续研究, 终于证实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故答案为: (1) ;(2) 电动;(3) 气压减小,液体沸点降低;(4) 升华;紫色会逐渐消失,瓶内出现碘固体;(5) 电流周围存在磁场(1) 使用测电表辨别火线与零线时,手要与测电表尾部的金属体接触,决不能与笔尖的金属体接触;(2) 通电导体在磁
49、场中受到力的作用,人们利用这个原理制成了电动机;(3) 液体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4) 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的现象称为升华,在升华过程需要向周围吸收热量;物质 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在凝华过程需要向周围放出热量(5) 奥斯特实验证明了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 这是第一个发现了电和磁存在联系的实验 本题所涉及的都是物理学中常见的小实验, 这些实验揭示了不同的物理规律或原理, 都 是我们应该熟知的,有一定综合性,但难度不大25. 【答案】 机械;相互;减小;机械;内;熔化;升华 【解析】 解:(1)火箭发动机工作寸,将燃料燃烧释放的内能转化为火箭的机械能;火 箭利用向后喷出
50、气流使自身受力前进,这是运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道理。(2) 飞船从远地点到近地点运行过程中,飞船的速度增大,高度减小,所以动能增大, 势能减小;(3) 飞船与大气层发生剧烈摩擦,变成一个火球,此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飞船表面的高分子固体材料, 在发生物态变化寸吸收热量, 可能发生的物态变化有熔化、 升华。故答案为: (1) 机械;相互;(2) 减小;(3) 机械;内;熔化;升华。(1) 火箭发动机工作寸, 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其升空主要是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 动能的影响因素是质量和速度,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是质量和高度,二者之间可以 相互转化,据此判断;(3) 摩擦生热的过程是
51、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固体材料吸热可能会发生熔化或升华。 本题以航天知识为内容考查了能量的转化、力的作用的相互性、物态变化等知识,体现 了物理知识在高科技领域的应用,值得我们关注。(1) 液化 固 多植树,少开车26.【答案】(2)60 37(3) 直线传播音色 升华 液化(4) 10 :51 凸透 近视 凹透3185.76水的密度在40?寸密度最大(6) 解析】 分析】(1) 雾的形成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小水滴;霾的形成是由于大量极细微的尘 粒、烟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空气混蚀的现象;(2)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 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
52、于入射角;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角小于入射角;(3) “千手观音”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的缘故;不同乐器发音不同,是因为它们的音色 不同;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形成的雾;(4)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眼球的折光系统相当于一个凸透 镜;若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经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则这个人患了近视眼,可配戴装有凹透镜;(5) 利用 ?= ?计?算物质的质量;水的密度在40?寸密度最大;(6) 小孔成像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实像; 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成的虚像; 投影 仪银幕上成像是凸透镜成的实像; 放大镜中正立的像是虚像。此题考查了物态变化中的液化、升华等;光的反
53、射定律和折射规律;平面镜中寸钟的问 题;密度的计算; 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声音的特性等知识, 都是基本知识点, 难度不大。解答】(1) 雾的形成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小水滴;霾的形成是由于大量极细微的尘 粒、烟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空气混蚀的现象。雾和霾的本质区别是雾是液态,霾 是固态,霾在吸入人的呼吸道后对人体有害,严重会致死。请你提出颂治理霾形成的措 施:多植树,少开车;(2)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交界面AB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 AB 成 30角,入射角为 90- 30= 60;根据反射定律知道,折射角等于入射角, 则反射角为 60;反射光线与界面夹角为 30,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 83,则折射角与界 面夹角为: 83- 30= 53,所以折射角为: 90- 53= 3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温州乐成寄宿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第二学期4月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 郴州市汝城县2025届六年级下学期小升初真题数学试卷含解析
- 怎做消防安全
- 护理瞳孔观察的方法和内容
- 幼儿爱眼护眼课件
- 学校教务处工作总结
- 半事化宿舍管理
- 引流管的更换护理要点
- 数学培训成果展示
- 电工电子技术 课件 51.集成运放线性应用电路-比例运算电路-60.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
- 企业劳动关系课件
- 2025年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中考零模地理试题(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期中检测卷(含答案)
- 2024年共青团入团积极分子结业考试题库及答案
- 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英语试卷
-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1.2点亮小灯泡-教科版(15张)(5)ppt课件
- 最新版水系综合治理工程规划工作大纲
- 缺铁性贫血临床路径2016年版缺铁性贫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
- 冲压工艺作业指导书
- 教学常规各种检查记录表(共6页)
- 橡胶坝毕业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