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二语文暑假作业精选_第1页
高中高二语文暑假作业精选_第2页
高中高二语文暑假作业精选_第3页
高中高二语文暑假作业精选_第4页
高中高二语文暑假作业精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 高中高二语文暑假作业精选2019 高中高二语文暑假作业精选一、课内双基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 袅袅 (ni o)得鱼忘筌 (shu n)疏朗 (sh ) 翩翩起舞 (pi n)b. 皎皎 (jio)窸窸窣窣 (su )褐绿 (h)缠绵悱恻 (min)c. 灼灼 (shu) 四处漂泊 (b)触及 (ch)空气湿润 (rn)d. 寒砧 (zh n)冉冉升起 (r n)凄清 (q ) 笑声爽朗 (shu n)【答案】 d(a. 筌读 qub. 窣读 s;c. 灼读 zhu。 )2. 这篇文章实际上是谈论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为什么把说木叶作为标题 ?下列说法不正

2、确的一项是 ( )a. 把标题定为说木叶,就可以把古诗中的意象木叶作为论题,围绕它展开全文。b. 作者先排除古代诗人考虑文字洗练的因素,再探寻它用于秋天的情景中蕴含有落叶的因素,最后从中得出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并加以阐发。c. 从现象谈到本质,从个别谈到一般,从具体谈到抽象,既深入浅出地阐发了理论,又易于为广大读者所接受。第 1页d. 如果把题目定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也无不可。因为作者考虑到读者是中学生,力求写得浅显易懂,深入浅出,所以采用这个标题。【答案】 d( 作者写本文时并未想到它被收入课本,也不是专为中学生写的。)3. 下列对句子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 袅袅兮秋风,

3、洞庭波兮木叶下。( 九歌 ) 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文章开头紧扣题目,说明木叶的来历,以及对后代诗歌产生的影响。b. 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引用这些诗句,都是为了说明古代诗人特别喜欢使用木叶一词,因此木叶在古诗中很常见。c. 木叶是什么呢 ?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设问开头,引出对木叶与树叶在诗歌运用上的分析。d. 如屈原在橘颂里就说:后皇嘉树,橘徕服兮。而淮南小山的招隐士里又说: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木

4、叶就是树叶,引用诗句说明古诗句中树和叶是常见的,而树叶连用不常见。第 2页【答案】 b( 引用诗句说明这些诗人使用木叶是受了屈原的影响,是从屈原的诗句中得到了启发。)4. 对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这句话的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指代木,木就是树,二者是同一概念,但两个词的形象色彩不同。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或者说木质的形象色彩,使人更多地想起树干,而很少想到非木质的叶子。所谓暗示性是特指词语的形象色彩。b. 这指代木,木具有木质材料的影子。人们一看到木,就想起树干,很少想到树叶。 木是秋风叶落情景中的鲜明的形象。所谓暗示性,应该是词语的形象色彩和联想的意义。c. 影子是

5、指躲在概念背后的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是就诗歌语言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含蓄性特征而说的。d. 影子是指词语字面意义之外的意味,它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只有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才能捕捉到影子,也就是课文所说的语言形象一切潜在的力量。【答案】 a( 暗示性不仅仅指词语的形象色彩,还包括联想义。 )5. 下列对文章 1-4 自然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第 1 段,说明从屈原九歌开始,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文章举了谢庄 月赋、陆厥临江王节士歌 、第 3页王褒渡河北为例。b. 第 2 段,说明木叶就是树叶,但是古代诗歌中有用树的,有用叶的,就是用树叶的

6、十分少见。大量的是用木叶,后来又发展到用落木。c. 第 3 段,说明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于叶字。由此可见,在诗歌中,概念相同的词语,也有可能在形象上大有区别。d. 第 4 段,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答案】 c( 关键在于木字。)6. 捕捉文中信息,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a. 木叶这个独创性的词语,源出于屈原九歌: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木叶之所以成为历代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对象,是因为历代诗人们受到屈原诗的影响和启发。b. 落木这个独创性词语,源出于杜甫的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人杜甫创造出了千古流传的形象鲜明的诗句。使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

7、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c.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 桑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曹植诗中的落叶是碧绿柔软的,是春夏之交饱含水分的繁密的叶子,屈原诗中的木叶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二者的颜色、质感、密度、动感都有所不同。d. 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第 4页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诗中的黄叶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飘零之意,而且颜色湿黄而非枯黄。木叶是风中飘零的枯叶,属于风而不属于雨,是典型的清秋性格。【答案】 b( 使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错,这是屈原九歌中的意境。)二、文本精品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7 10 题。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

8、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 ; 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 ; 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 ?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

9、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 所谓: 午阴嘉树清圆。 ( 周邦彦满庭芳 ) 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 也第 5页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7. 从结构上说,这段文字起到什么作用?_【答案】这一段由木叶第一个艺术特征入手深入分析,引出诗歌语言的暗示性。8. 下列关于诗歌语言中暗示性问题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其实就是说诗歌语言容易引起读者

10、的联想和想象。b. 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故意不让人察觉。c. 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是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把语言形象中的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的结果。d. 具有暗示性语言的诗歌往往给人以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感觉。【答案】 b( 故意不让人察觉不对。 )9. 关于木会暗示着落叶的原因的解说中,不正确的一项是第 6页( )a. 木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b. 木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叶子。c. 木与落叶有着必然的联系,想到它是正常的。d. 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答案】 c( 必然的联系不对。)10. 古代诗歌中常用叶来替代

11、树叶的原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树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b. 用树叶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c. 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d. 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树叶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答案】 b( 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三、课外延伸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 14 题。秋天的心林清玄我喜欢唐子西语录中的两句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这是说山上的和尚不知道如何计算甲子日历,第 7页只知道观察自然,看到一片树叶落下就知道天下都已是秋天了。从前读贾岛的诗,有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之句,对秋天萧瑟的景象

12、颇有感触,但说到气派悠闲,就不如一叶落知天下秋了。现代都市人正好相反,可以说是落叶满无不知秋,世人只会数甲子,对现代人而言,时间观念只剩下日历,有时日历犹不足以形容,而是只剩下钟表了,谁会去管是什么日子呢 ? 三百多年前,当汉人到台湾来垦植移民的时候,发现台湾的平埔族山胞非但没有日历,甚至没有年岁,不能分辩四时,而是以山上的刺桐花开为一年,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初到的汉人想当然的感慨其文化落后,逐渐同化了平埔族。到今天,平埔族快要成为历史名词,他们有了年岁,知道四时,可是平埔族后裔有很多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刺桐花了。对岁月的感知变化由立体到平面可以如此迅速,怎不让人兴叹 ?以现代人为例,在农业社会还

13、深刻知道天气、岁时、植物、种作等等变化是和人密切结合的。但是,商业形态改变了我们,春天是朝九晚五,冬天也是朝九晚五 ; 晴天和雨天已经没有任何差别了。这虽使人离开了看天吃饭的阴影,却也多少让人失去了感时忧国的情怀和胸怀天下的襟抱了。记得住在乡下的时候,大厅墙壁上总挂着一册农民历,大人要办事,大至播种耕耘、搬家嫁娶,小至安床沐浴、立券交易都会去看农民历。因此到了年尾,一本农民历差不多翻烂第 8页了,使我从小对农民历书就有一种特别亲切的感情。一直到现在,我还保持着看农民历的习惯,觉得读农民历是快乐的事,就看秋天吧,从立秋、处暑、白露到秋分、寒露、霜降,都是美极了,那清晨田野中白色的露珠,黄昏林园里

14、清黄的落叶,不都是在说秋天吗 ?所以,虽然时光不再,我们都不应该失去农民那种在自然中安身立命的心情。城市不是没有秋天,如果我们静下心来就会知道,本来从东南方吹来的风,现在转到北方了 ; 早晚气候的寒凉,就如同北地里的霜降 ; 早晨的旭日与黄昏的彩霞,都与春天时大有不同了。变化最大的是天空和云彩,在夏日明亮的天空,渐渐地加深蓝色的调子,云更高、更白,飘动的时候仿佛带着轻微的风。每天我走到阳台抬头看天空,知道这是真正的秋天,是童年田园记忆中的那个秋天,是平埔族刺桐花开的那个秋天,也是唐朝山僧在山上见到落叶的同一个秋天。若能感知天下,能与落叶飞花同呼吸,能保有在自然中谦卑的心情,就是住在最热闹的城市

15、,秋天也不会远去 ; 如果眼里只有手表、金钱、工作,即使在路上被落叶击中,也见不到秋天的美。秋天的美多少带点潇湘之意,就像宋人吴文英写的词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一般人认为秋天的心情会有些愁恼肃杀。其实,秋天是禾熟的季节,何尝没有清朗圆满的启示呢?我也喜欢韦应物一首秋天的诗: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第 9页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在这风云滔滔的人世,就是秋天如此美丽清明的季节,要在空山的落叶中寻找朋友的足迹是多么困难! 但是,即使在红砖道上,淹没在人潮车流之中,要找自己的足迹,更是艰辛呀 !11. 本文在开篇和接近结尾两处各引用了诗句,请分析

16、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_【答案】开篇引用唐子西语录中的两句诗,写出了通过观察自然,就知道天下都已是秋天了,突出了秋天给人一种气派悠闲的感觉,引出话题。结尾引用韦应物一首秋天的诗,是为了表现出秋天的清朗圆满,美丽清明,为后文作者抒发寻找自己的足迹,更是艰辛的感慨作铺垫。这两处的引用,都表现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 意思相近即可 )12. 作者笔下的秋天的心,体现在哪些方面?答:_第 10 页_【答案】秋天的心体现在:气派悠闲之意; 感知自然之心 ;感时忧国的情怀和胸怀天下的襟抱; 在自然中安身立命的心情 ; 谦卑的心情 ; 清朗圆满,美丽清明的情怀。 ( 意思相近即可 )13. 理解下面两句话的

17、含义。(1) 平埔族快要成为历史名词,他们有了年岁,知道四时,可是平埔族后裔有很多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刺桐花了。答:_(2) 春天是朝九晚五,冬天也是朝九晚五 ; 晴天和雨天已经没有任何差别了。答:_【答案】 (1)汉族逐渐同化了平埔族,使他们有了文化,却远离了自然,平埔族后裔已经失去了感知自然、逍遥自在的心。 ( 意思相近即可 )(2) 商业形态改变了人们对岁月的感知,春夏秋冬千篇一律,失去了感时忧国的情怀和胸怀天下的襟抱了。14. 作者认为即使在红砖道上,淹没在人潮车流之中,要找自己的足迹,更是艰辛呀,谈谈你的理解。答:第 11 页_【答案】我认为这句话是有道理的。随着文化和商业的不断深入,人

18、们逐渐失去了感知自然的情怀,进而失去了悠闲、谦卑、清明美丽的心灵,忙忙碌碌的生活会让人们不断地脱离自然,忙碌追逐的过程中很少有人会静下心来审视自己,这样会逐渐失去自我,被社会同化。( 认为这句话没有道理也可,只要理由充分即可)四、高考热点15. 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中,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现在我们大学工科一年级开这门阅读与写作课,来替换以前的写作课。 _ 。不少学生总是企望一蹴而就很快能写好文章,不明白多阅读会阅读才能提高写作水平。写作是输出,阅读是输入因为,写作和阅读不能分家输入质量不高,输出便成了无源之水道理是明摆着的,但付诸实践十分困难这样,提高写作水平往往也就成为空谈_

19、第 12 页_【答案】16. 给下面的新闻加一个标题,要求句式整齐 ( 对举 ) ,不超过 15 个字_中国天气网讯 8 月以来,宁夏中北部高温天气频现,借助高温天气,被誉为中部干旱带的精华,石头缝长出的西瓜珍品硒砂瓜销售火爆,成为高温天气里的消暑佳品。近日,宁夏高温天气频现, 8 月上旬,大武口、银川、灵武、吴忠、青铜峡、中宁高温日数为 2-4 天,吴忠、银川、青铜峡、灵武达到或创 1961 年以来同期最高记录,吴忠持续高温天数位列 1961 年以来第二位。炎热的夏季,口感甜美、营养丰富的宁夏特产硒砂瓜理所当然成为大家的消暑佳品。同时全国大部分地区也处在高温酷暑天气中,市场需求量很大,今年宁

20、夏的硒砂瓜销售价格也适中,因此销售火爆。 据统计, 产区每天派出 200 辆车外运,外运量高达 4000 吨左右。【答案】宁夏连续高温,硒砂瓜销售火爆17. 请从竹旦月三字中任选一个,参照下面文字中画线句子的形式进行仿写。中国汉字有着无穷的魅力。其独特的形美和义美,随时都能勾起人们无限的联想和想象。例如:一个马字,让你仿佛看第 13 页到了鬃毛飘扬昂首长啸的骏马,孤独踯躅在寂寞的沙场。一个雨字,让你仿佛看到了漫天的小雨淅淅沥沥地洒落,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答:_【答案】示例一:一个竹字,让你仿佛看到了翠绿秀颀的万竿斜竹,在阳光里筛下斑驳的影子,耳边竹风飒飒,地上竹影婆娑。示例二:一个旦字,让你仿

21、佛看到了一轮红彤彤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云蒸霞蔚,气象万千。五、读写创新18.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一群游客正在兴致盎然地参观一座古老的宅院,他们很纳闷,这座宅院的屋檐为什么特别大 ?为什么在屋檐下面还做了一间小巧的屋子 ?他们正在争论,导游告诉他们:这是供路过此地的流浪汉挡风遮雨,歇脚过夜的。游客们哑然了,同时感到一种从远古流传过来的温暖。也许,我们没有能力做一个屋檐,那就在自己的心里搭一个屋檐吧。因为,人心毕竟比屋檐大。请以心灵的屋檐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第 14 页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作文。【写作指向】这是一道非常好的话题作文。命题形式虽然传统,但话题新鲜

22、引人,富有感染力,且自然深刻。尤其是其结尾部分内涵明显,并富有广度。如温暖一词能引发我们的无限联想,再如在自己的心里搭一个屋檐明显提示应从心灵的角度行文,这跟话题呼应。话题很有意境,给考生营造了一个比较开阔的思维空间。该话题为譬喻类话题,考生必须弄明白屋檐一词所含有的象征义 ( 比喻义、引申义) ,这对考生理解题意、选择最佳切入点、拓展思路、丰富文章内容等方面,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审题层面来看,应从屋檐的作用,尤其是温暖一词来多角度思考, 积极思维, 话题中屋檐应含有如下内涵与特征:爱想他人所想,急他人所急,学会关爱、怜爱、博爱,真正的奉献不问对象。容包容、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能原谅

23、、体谅、理解、谅解他人。助援助、捐助,扶助弱者,不唯回报是图,不要太吝啬自己的爱心,要保留一份悲悯情怀。经过这样的细化,就可避免屋檐内涵的泛化,而使文章的笔力高度集中。从选材层面来看,对屋檐的构建者和享用者的选择,应充分注意到两者之间的落差,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第 15 页讲,落差的大小与文章的震撼力是成正比的。从切入层面来看,应从细节入手,从一言一行入手,于细微处体现主旨和精神会更具有真实感、真切感、真挚感。只要你有细心观察之眼、普施大爱之情、纵横捭阖之思,即可笔下生花。【佳作赏读】屋檐下江苏盐城解放路实验学校徐小龙下雨了 ! 我泡了一杯清茶坐到窗台边,在大自然的喧哗声中,享受着这难得的宁静与凉爽。窗外的雨滴争先恐后地落下,近处的屋顶上,有数不清的雨花溅起,形成一层淡淡的轻烟。渐渐地,家乡小镇那红砖青瓦在雨中变得更加清晰,也更加美丽悦目起来。这些红砖青瓦,让我倍觉亲切。是啊,我的童年就是在小镇的红砖青瓦间度过的。那里不是很大,如要绕完小镇,半小时足矣。整个小镇洋溢着浓郁的朴素气息。记得那时,镇上只有一两幢楼房,更多的是红砖青瓦的平房,每一户人家的屋檐下总有一条走廊。下雨天,在泥泞中玩耍,一定会挨大人们的训斥的,孩子们便在那屋檐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