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一液压泵静态性能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油泵的主要性能技术指标,学会测定油泵的流量特性,学会测量油泵的压力、流量、容积效率、总效率和输入、输出功率的方法。二、实验设备:QCSOO3液压传动教学实验台: 一台机械式转速表: 一块电子秒表: 一块图 1-1 液压泵静态性能实验原理图图 1-1 为液压泵静态性能实验原理图,图中18YB 型双作用式叶片泵为本实验的被试泵,其额定工作压力为63 kgf/cm2 ,额定流量为6ml/r。图中节流阀10 为本实验的模拟载荷阀。油泵的工作压力由节流阀10 调节,其压力值可由压力表P12 1 读出。测量流量由流量计读出,温度由温度计读出,时间由秒表读出,测量空
2、载流量qk 时把节流阀10 开到最大,油泵输出油液经节流阀10 直通流量计回油箱,此时液压泵输出的工作压力接近零压。图中溢流阀11 为本实验的安全阀,其调整的安全压力值为70kgf/cm2 。三、实验内容:1. 液压泵的流量特性:液压泵因存在缝隙有流量泄漏,泵的工作压力越高,其泄漏越大。通过实验测出压力与流量的关系曲线。q=f(P 12-1 ) ,即为泵的流量特性。2. 液压泵的容积效率:油泵的容积效率是泵在额定工作压力时的实际流量q 与理论流量qt 的比值,- 1 -即 :qvqt理论流量qt 可根据测出的液压泵转速和泵的尺寸结构参数按公式计算出。叶片泵的计算公式:qt2 R 2r 2(R
3、r )bZ Bnpvcos在实际生产实验中,一般可用液压泵在零压时的空载流量qk 代替理论流量 qt , 则qvqk当测不到空载(压力为零时)流量时,在泵的流量特性曲线q=f(P 12-1 )中,把各压力点时算出的输出流量用描点法连成实际输出的流量曲线,该曲线与纵轴的交点即为空载流量qk 。3. 液压泵的总效率:液压泵的总效率 :POPip9.8110410 3qpq式中 : PO 油泵输出功率,KW, P0p q601000612KWT2nTnPi 油泵输入功率,KW, Pi Tn60KW10009549p 液压泵的输出压力,kgf/cm2q 液压泵的输出流量,l/minT 一液压泵输入转矩
4、,N m- 2 -n 一液压泵的转速, r/min在实验台中,可通过测出油泵的输入转矩和油泵的转速,利用上述公式得到油泵的输入功率。在卧式实验台上,油泵输入转矩T 采用电机平衡法测量,如图1-2 所示, Tmg L ( N m),油泵的转速用机械式转速表测量。图 1-2 电动机平衡法测量转矩示意图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1) 检查溢流阀11 的旋钮是否调松,应将溢流阀ll的调压弹簧调至最松 ( 注意不应该松到螺帽脱出 ) 。检查实验台上的各旋钮是否在初始位置上,如不在,调至初始位置上,检查各电器旋钮是否在初始位置上,如不在,调至初始位置。2) 按启动按钮,使泵运转三分钟,观察是否有异常现象。使油泵
5、压力为零压(即空载),由压力表 P读出,即 P2,此时通过调节杠=0kgf/cm12-112-1杆上的平衡重块或加砝码,使杠杆调平,记下砝码质量。由此算出的Pi 为泵的空载输入功率。3) 将节流阀10 逐渐关死,让所有的油液全部流经溢流阀11 回油箱,这时调节溢流阀11 使系统压力为P12-1 =70kgf/cm 2,即为泵实验的安全压力。4) 安 全 压 力 调 好 后 , 把 节 流 阀 10 阀 口 逐 渐 开 大 , 使 泵 口 压 力 从12-1=70kgf/cm2减小到最小值,接近于零压。重新调平杠杆(配重不动,加P砝码使杠杆调平。因为通过加砝码不易调平,所以可以先加100g 或更
6、多砝- 3 -码,然后调节节流阀10 开度,使杠杆达到平衡),测量并记录此时的泵口压力P12-1 、通过流量计(即通过节流阀流出的)的油液体积V(流量计指针每转一圈为过油体积10 升)及所用时间t 、泵转速n (用转速计测量,注意转速计量程)和砝码质量m。5) 然 后 每 间 隔 5kgf/cm 2 ( 压 力 在 20kgf/cm 2 以 下 ) 时 , 或 每 间 隔10kgf/cm2( 压力在20 63kgf/cm 2 ) 时,记录一组数据,直到63kgf/cm2。6)将节流阀10全部打开, 使系统工作压力降至最小。调松溢流阀11,使实验台处于正常状态,按停止按钮,使油泵停止工作。7)整
7、理实验数据,画出油泵流量特性曲线q f ( P121 ) ,使曲线与纵轴相交得到空载流量q;计算油泵的输入转矩T 、输入输出功率Pi 、 PO 、k容积效率V 、总效率和机械效率m ,填写实验报告。四、实验结果:1) 实验数据经整理后,添入实验报告的实验记录表格中。2) 根 据 测 得 的 实 验 数 据 , 做 出 被 试 泵 的 压 力 一 流 量 特 性 曲 线qf (P12 1 ) 、 压 力 一 容 积 效 率 特 性 曲 线Vf ( P12 1 ) 、 压 力 一 总 效 率f ( P12 1 ) 特性曲线。五、思考题 :1)油泵的容积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提高泵的容积效率?2)
8、影响油泵总效率的因素有哪些?- 4 -实验二节流调速回路性能实验一、实验目的:学会测定各种节流调速回路的性能,做出其速度负载特性曲线,分析比较三种节流调速的性能,分析比较节流阀调速和调速阀调速的性能。二、实验装置:QCSOO3液压传动教学实验台: 一台电子秒表: 一块实验原理图如图2-1 ,图中左半部分为节流调速系统液压原理图。图中有三个节流阀,一个调速阀,其中节流阀7 用于进油节流调速,阀8 用于回油节流调速,阀9 用于旁路节流调速,调速阀6 用于进油调速阀调速,以便和进油节流阀调速进行比较;右半部分为加载系统液压原理图。油缸19 为工作油缸,油缸20 为加载油缸,也就是利用油缸20 给油缸
9、19 进行加载,通过改变溢流阀11 来调整负载压力(即改变油缸20 右腔的压力P3 ),便可得到不同的负载。缸19 和缸20 无杆腔的压力,分别由压12力表P52 和 P12 3 读出。三、实验内容:节流调速性能实验中,包括了三种节流调速回路的实验和一个调速阀节流调速实验,可测得每一种节流调速回路的速度负载特性,做出特性曲线,进行分析比较。1. 节流阀进油节流调速回路性能实验实验原理如图2-1 所示,油缸19 为工作油缸,油缸20 为加载油缸,节流阀7 为被试阀。如果两缸的活塞面积相同,油缸活塞密封摩擦力为F ,活塞面积为A1 ,则活塞的受力平衡方程式为:P5 2 A1 F P12 3 A1所
10、以油缸19 的工作压力P5 2 为 :P5 2 F P12 3A1- 5 -节流阀的压力差为:PP4 2 P5 2 P4 2FP12 3A1图 2-1节流调速回路性能实验原理图故通过节流阀的流量q 为 :qCATP则活塞的运动速度v 为 :qCATCATP4 2FA1A1PP12 3A1A1式中 : C 流量系数AT 节流阀开口面积因为式中的C 、 AT 、 A1 、 P4 2 、 F 均可为常数,当节流阀的开口面积- 6 -调定后,油缸19 的活塞运动速度随加载油缸20 的压力改变而变化,因此通过溢流阀 11加载使油缸20 的压力 P12 3 改变,对应的可测出进油节流调速的速度与负载的关系
11、,做出速度负载特性曲线vf ( P123 )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1)将旁路节流阀9 和调速阀 6 阀口关闭,回油节流阀8 开启到最大开度,并将进油节流阀7 调到适当开度,使缸19 运动速度适中。2)启动油泵1,使油缸19 往复运动,启动油泵18 ,使油缸 20往复运动,待油温达到25以上方可开始做实验。3)调整溢流阀2 ,使油泵 1 的工作压力P4 1 =7Mpa。4)调整溢流阀11使加载缸的工作压力P12 3 从 O到 6Mpa,每隔1 Mpa ,记录一组负载压力与油缸19 活塞运动速度的数据(见实验报告表格),共七组。5)每调一个加载压力P12 3 时,用秒表记下活塞行程L的时间,并换算
12、成速度,并记录缸杆伸出过程中进入节流阀6 的压力 P4 2和进入缸的压力P5 2 (即节流阀6 的出口压力) ,并计算节流口的压力差。6)改变进油节流阀7 开度, 再重复上述实验一次,取其数据的平均值,做出速度负载特性曲线vf (P12 3 ) 。2. 节流阀回油节流调速性能实验实验原理如图2-1 ,油缸19 为工作油缸,油缸20 为加载油缸,节流阀 8 为被试阀。具体实验步骤如下:1) 将进油节流阀7 和调速阀6 开启到最大开度,旁路节流阀9 关闭,并将回油节流阀8 调到某一开度。2) 启动油泵1,使油缸19 往复运动,启动油泵18 ,使油缸20 往复运动,待油温达到25以上方可开始做实验。
13、3) 调整溢流阀2 ,使油泵l 的工作压力P4 1 =7 Mpa 。- 7 -4) 调整溢流阀11 使加载缸20 的工作压力P从 0 到 6 Mpa,每隔 1 Mpa123记录一组负载压力与油缸19 活塞运动速度的数据,共六组。5) 每调一个加载压力P时,用秒表记下活塞行程L 的时间,并换算123成 速度 , 并 记 录缸 杆 伸 出 过 程 中的 泵 口 压 力 P4 1 和 进 入 节流 阀8的 压力P5 3 ,并计算节流口的压力差。6) 再重复上述实验一次,取其数据的平均值,做出速度负载曲线。3. 节流阀旁路节流调速性能实验实验原理 :如图 2-1 ,油缸19 为工作油缸,油缸20 为加
14、载油缸,节流阀9 为被试阀。具体实验步骤如下:1)将调速阀6 关闭,进油节流阀7和回油节流阀8 开启到最大开口,并将旁路节流阀9 调到某一开口。2)启动油泵1,使油缸19 往复运动,启动油泵18 ,使油缸 20往复运动,待油温达到25以上方可开始做实验。3)调整溢流阀2 ,使油泵l 的工作压力P4 1 =7 Mpa 。4)调整溢流阀11 使油泵18 的工作压力P12 3 从 0 到 6 Mpa,每隔 1 Mpa记录一组负载压力与油缸19活塞运动速度的数据,共七组。5)每调 1 个加载压力P123 时,用秒表记下活塞行程L 的时间,并换算成速度,并记录缸杆伸出过程中节流阀9 的进口压力P4 2
15、和出口压力P5 3 ,并计算节流口的压力差。4. 调速阀进油节流调速回路性能实验实验原理: 调速阀进油节流调速回路性能实验原理如图2-1 ,调速阀6为被试阀,油缸19 为实验速度油缸,油缸20 为加载油缸。如果两缸的活塞面积相同,油缸活塞密封摩擦力为F ,则活塞的受力平衡方程式为:P5 2 A1 F P12 3 A1- 8 -所以油缸19 的工作压力P5 2 为 :P5 2 F P12 3A1调速阀的压力差为:P P4 2P5 2=P4 2F-P-12 3A1由于调速阀中的减压阀的自动调节作用,使调速阀中的节流阀两端的压差保持不变,所以通过调速阀的流量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具体实验步骤如下:1)
16、 将进油节流阀7 和旁路节流阀9 关闭,回油节流阀8 开启到最大开口,调速阀6 调到某一开口。2) 启动油泵1,使油缸19 往复运动,启动油泵18 ,使油缸20 往复运动,待油温达到25以上方可开始做实验。3) 调整溢流阀2 ,使油泵1 的工作压力P4 1=7 Mpa 。4) 调整溢流阀11 使油泵18 的工作压力P12 3 从 0 到 6 Mpa,每隔1 Mpa记录一组负载压力与油缸19 活塞运动速度的数据,共七组。5) 每调一个加载压力P12 3 时,用秒表记下活塞行程L 的时间,并换算成速度, 记录缸杆伸出过程中进入调速阀7 的压力P4 2 和进入缸的压力P5 2(既是调速阀7 的出口压
17、力,又是流出节流口的压力),并计算调速阀前后的压力差。四、实验结果:1) 实验数据经整理后,添入实验报告的实验记录表格中。2) 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绘制三种调速回路的速度负载特性曲线。3)根据各个回路中节流口前后压力差分析、比较三种调速回路的性能。五、思考题 :1)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比较三种调速回路的性能?2)分析比较进油节流阀调速与进油调速阀调速的性能?- 9 -实验三液压基本回路设计实验一、实验目的:掌握设计和搭建液压基本回路的方法, 验证各种基本回路的工作原理和功能,掌握各种液压基本回路的搭建特点。二、实验装置:Bosch 液压传动教学实验台: 一台;秒表:一块;液压元件:单向可调节流阀、
18、普通节流阀、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 O、 M)型、三位四通手动弹簧卡珠定位( O、 M)型换向阀、三位四通手动弹簧对中型( O、 M)换向阀、减压阀、蓄能器、截止阀、双杆活塞缸、液压马达各一个、压力表三个;液压油管、快速管接头若干。三、实验内容:(一)设计减压回路利用现有元件,设计一个减压回路,主回路执行元件为液压马达,减压回路执行元件为液压缸,并用压力表测出各执行元件入口处的压力,要求液压缸缸杆先伸出(夹紧工件后) ,液压马达才启动。用压力表测量减压阀前后压力,记录数据填入表格。(二)设计节流调速速度换接回路利用现有元件,设计一个节流调速速度换接回路,执行元件为液压缸,要求
19、液压缸缸杆有两个以上的伸出速度。测量缸杆伸出速度,并记录数据。四、实验结果:1) 画出实验原理图,记录实验数据并计算。2)画出实验原理图,记录实验数据并计算。五、思考题:1) 通过实验数据说明减压阀的工作原理。- 10 -实验四行程程序控制系统实验一、实验目的:熟悉气动系统中的行程程序控制方式,即一个气缸移动一定的距离后发出讯号,控制其它的气缸动作,初步掌握程序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二、实验装置:本实验所用气动元件如下:气源、气动三大件、双作用气缸2 个、行程阀4 个、二位五通气控换向阀2 个、二位三通手动换向阀1 个、单向节流阀2 个。图 4-1 行 程 程序控制系统实验 原理参考图三、实验内
20、容:本实验的两个气缸的动作顺序如下图所示,要求两个气缸的工进速度可调,采用行程阀控制,自动实现整个工作过程,一个工作循环后停止。- 11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1) 熟悉所需实验元件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2) 根据实验要求,设计、绘制气动回路。3) 安装实验回路。4) 调试实验回路,采集实验数据,绘制实验曲线,分析实验,完成实验报告。5) 拆卸回路,并将元件清点放好。四、实验结果:1) 绘制行程程序控制系统的气动回路。2) 绘制实验工况图。3) 对所设计的气动回路进行说明。五、思考题 :1) 气动三大件的组成是什么,其安装的次序如何?2) 如果气缸 A 缸和气缸 B 的动作顺序如下图所示,气动系
21、统的主控阀控制回路是怎样的,试画出其原理图。- 12 -实验五双作用气缸的“与”、“或”门控制实验一、实验目的:熟 悉 双 作 用 气 缸 的 间 接 启 动 , 二 位 五 通 双 稳 记 忆 阀 的 操 作 及 使 用 ,“或”门 ( 梭阀 ) ,“与”阀 ( 双压阀 ) 的应用,掌握用“或”门连接,“与”门连接的回路来控制执行机构。二、实验装置:气源、气动三大件、双作用气缸、多路接口器、单向节流阀、二位五通气控换向阀、“或”门阀、“与”门阀各1 个,二位三通手动换向阀4 个。图 5-1 双作用气缸的 “ 与”、 “ 或 ”门控制实验原理参考图三、实验内容 :采用双作用气缸的往复运动,完成
22、自动线上料工序,要求该装置可以两地启动,上料缸行程到终点时停止,两地同时发出返回信号方可返回,该装置如图 5-2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13 -1) 熟悉所需实验元件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2) 根据实验要求,设计、绘制气动回路。3) 安装实验回路。4) 调试实验回路,采集实验数据,绘制实验曲线,分析实验,完成实验报告。5) 拆卸回路,并将元件清点放好。图 5-2 自动 线 上料工 序图四、实验结果:1) 绘制控制系统的气动回路。2) 绘制实验工况图。3) 对所设计的气动回路进行说明。五、思考题 :若把回路中的“或”门阀、“与”门阀用二位三通气动换向阀替换,实现同样的功能回路应该如何改动?-
23、14 -实验六气压传动逻辑控制回路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际的设计、安装、实验,加深理解气动元件在气压传动系统中所起的控制作用,提高分析、设计逻辑控制系统的能力。二、实验装置:Bosch 气压传动实验台,所用气动元件如下: 空气压缩机1 台,调理装置( 气动三大件) 、双作用气缸2 个、多路接口器1 个、二位五通气控双稳换向阀2 个、二位三通气动换向阀( 常开 )2 个、二位三通手控换向阀4 个、或门型梭阀4 个。图 6-1气压传动逻 辑 控制回路实验原理参考图三、实验内容:设计、安装,调试一个逻辑控制系统,该系统由气缸A、气缸B、四个二位三通手动换向阀(a 、 b 、 c 、 d) 组成,其
24、中对四个换向阀a 、 b 、 c 、 d 及两个气缸A、 B 的动作要求如下:- 15 -1) 阀 a 接通, A 缸退回、 B 缸进给;2) 阀 b 接通, A 缸进给、 B 缸退回;3) 阀 c 接通, A 缸退回、 B 缸退回;4) 阀 d 接通, A 缸进给、 B 缸进给;5) 阀 a、 b 都接通, A 缸和 B 缸均进给 ;6) 阀 a、 b、 c 、 d 都不通, A、 B 两缸保持原状态。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1) 熟悉所需实验元件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2) 根据实验要求,设计气压逻辑控制回路;3) 安装实验回路;4) 调试实验回路,采集实验数据,绘制实验曲线,分析实验,完成实验报告。5) 拆卸回路,并将元件清点放好。四、实验结果 :1) 绘制控制阀 a、 b、 c、 d 及气缸 A、 B 的动作关系真值表。2) 绘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业务外包合同服务协议书条款
- 不锈钢门窗承包加工安装合同
- 净化隔墙工程合同
- 储能能源管理合同
- 药物治疗基础练习试题及答案
- 国际贸易合同类型
- 窖口租房合同范本
- 财务专业知识培训
- 简单合伙开店合同范本
- 乐器购买简易合同范本
- 《地基基础-基桩静荷载试验》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工程交付使用表
- 电子物证专业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质量检验控制流程图
- 人教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知识总结
- 2022年江苏对口单招市场营销试卷剖析
- 【课件】第7课 西方古典美术的传统与成就 课件高中美术鲁美版美术鉴赏
- 同等学力工商管理综合复习资料(全)
- 外科学教学课件:骨盆及髋臼骨折
- 欣赏 牧童短笛
- 关键过程(工序)和特殊过程(工序)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