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 会计规范公认会计原则,一、公认会计原则的产生和发展 (一)对“公认会计原则”的理解,公认会计原则Generally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Accounting Standard) 美国会计学家佩顿和利特尔顿认为:公认会计原则之主体,非会计方法和程序,但为会计方法和程序的指南针。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所属会计术语委员会指出:公认会计原则是所采纳或宣称的一半法则,是为行为或实务确立的基础。 葛家澍认为:会计原则是会计的指导方针,公认会计原则是得到重大权威支持的会计原则。 要点:指导会计实务的规范;得到公认,(二)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的产生和发展 1.产生的
2、原因,2.发展过程,研究形成阶段 20世纪30至50年代,由美国会计师协会制定和发布会计原则,该期间共发布了51份会计研究公告,但不具权威性 公认阶段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成立会计原则委员会(APB) 该期间共出版了31号意见和4号说明,其中第4号说明“企业财务报表的基本概念和会计原则”影响最大。但由于研究工作缓慢而遭到批评,并发生了影响很大的“投资贷项”游说案例。,1962年美国总统肯尼迪为刺激对新工厂和设备的投资,通过了投资税收抵免法案(Investment Tax Credit) 企业在购买高质量的设备时,可以新设备的购入成本的一定比例抵减企业当期应缴纳的所得税。 争议:会计上如何处理这一
3、投资减税额 直接冲销法或流尽法(Flow-through Method) 两种观点 递延法(Deferred Method) 1962年12月,会计原则委员会以微弱优势偏向了递延法 证券交易委员会发布第96号会计系列文告,宣布同时认可直接冲销法和递延法,3.完善与提高阶段,1973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成立,取代会计原则委员会,该机构为民间组织团体,成为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的正式制定机构,至今制定的会计准则有一百多个,并对其他国家及国际性组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美国会计准则中的法律责任: “安然-安达信”事件 1.利用“特别目的实体”高估利润、低估负债 将三家公司排除在合并报表中,导致1997至
4、2000年期间高估利润4.99亿美元,低估负债数亿。 美国会计准则规定:若非关联方对一个“特别目的实体”(Special Purpose Entities)的权益性资本投资超过该实体负债与权益资本总和的3%,即使该“特别目的实体”的风险主要由上市公司承担,也可不将该“特别目的实体”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安然公司通过设立“特别目的实体”,将巨额负债以子公司名义放在了表外,以此作为隐瞒负债、掩盖损失的工具,2.通过空挂应收票据,高估资产和股东权益 安然公司于2000设立了四家分别名为Raptor 、 Raptor 、 Raptor 、 Raptor 公司,为安然公司投资的市场风险进行套期保值,未收到
5、公司的认股款而虚增实收股本。 3.通过有限合伙企业,操纵利润 设立LJM开曼公司使其成为安然公司购买资产的资金来源,调整利润的工具 4.通过合伙企业网络组织,自我交易,隐瞒巨额损失 安然公司拥有错综复杂的庞大合伙企业网络组织,为特别目的设立了约3000家合伙企业和子公司,其中有900家设在海外的避税天堂,2002年7月: 美国正式通过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 萨-奥法案起源于2001年末爆发的美国安然事件,为整顿上市公司秩序、维护投资者信心,美国参议员萨班斯(Sar-banes)和众议员奥克斯利(Oxley)联合提出了萨-奥法案,该法于2002年7月正式获得通过。 萨-奥法案是继美国1933年证券
6、法、1934年证券交易法以来又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律,其效力涵盖了注册于美国证监会(SEC)之下的14000家公司,其中包括了大量的非美国公司。,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意义及主要内容,1.严格界定了上市公司管理者的财务责任和义务 法案的第302条和第906条则分别在民事和刑事方面直接规定了上市公司CEO和CFO的特别书证要求,对违反财务报表披露要求的行为,对个人的处罚额由5000美元提高至10万美元,判处的监禁期限由1年延长到10年,对团体的处罚额由10万美元提高到50万美元,新法案还规定,如果公司财务报告在12个月之内被宣布需要修改,无论修改是基于何种原因,CEO和CFO都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
7、任。 2.强调了公司内部审计的作用和职责 3.对公司的信息披露作了明确要求 4.对公司的外部审计作出了严格规定 (1)禁止审计人员同时为一家公司提供审计和咨询业务;(2)建立一个独立的监管委员会(5名成员,其中2名具备CPA资格),经费由公司承担,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影响,1.法案的推出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公司的管理成本 2.明确了美国的监管机构对外国公司有监管权 3.萨-奥法案对中国上市公司监管起到了很大的示范效应,(三)我国会计原则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前,实行的是高度统一的会计制度 1980年中国会计学会成立 1988年财政部成立“会计准则课题组” 表明:中国会计学会对会计准则的产生起到
8、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权在财政部会计司 1992年11月,财政部签发企业会计准则,要求自1993年7月1日起在全国施行,朱镕基:我国现行会计制度不符合改革开放的要求,迟早要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我们的会计制度改革和发展注册会计师的工作要赶快跟上来。,会计核算的12项一般原则,六个会计要素,会计核算的四个前提,内容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分行业会计制度,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基本会计准则和38个具体会计准则,二、会计准则制定中的利益协调,1.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 是一份经济契约,旨在敦促企业通过一套通用的财务报告披露信息; 增加了会计信息的透明度,限制了企业管理者对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
9、 遵循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告会影响各个相关利益集团的决策行为及既得利益。 2.相关利益集团对会计准则制定的态度 美国: 听证会 咨询 游说活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核心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成为企业跨国上市融资时提供财务报表的编报基础 中国:“理智的冷漠态度” 推测原因:会计准则对管理当局的报酬不存在“敏感性”影响,研究结论,以国企改制为主的上市公司其经营业绩与管理当局的报酬不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管理当局可借助于“内部人控制”,通过操纵利润、粉饰业绩而提取报酬,2.会计准则制定中的博弈,(1)公众利益理论:以实现公众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2)利益集团理论 会计准则的制定必须面对不同的
10、选民,制定机构在平衡各方利益的同时实现自身利益,公司,投资者,准则制定机构,两个疑义,缺乏有足够说服力的工具来衡量,也许制定机构与公众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中国会计原则制定的背景,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 投资者的利益与偏好 不同投资者之间的利益裂痕较大 国有投资者的利益:代理或多重代理,治理权力丧失,行政利益高于经济利益 个人投资者的利益:资金产权清楚,单纯的经济利益,获利期望寄托在股票增值上,高换手率使无法建立稳定的关系,投资者,债权投资者,国有股权投资者,法人股权投资者,机构流通股投资者,个人流通股投资者,中国会计原则制定的变迁,会计准则制定的机构的两难 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目标:追求能产生可靠信
11、息的准则 例如,资产交易偏离市场准则、导致以往会计信息失去预测价值 使人们对会计信息的关系程度下降,使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权威下降 使会计准则在谋求公众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偏斜 如何在相关性与可靠性之间取舍?,案例:世纪星源的资产交易,公司简介 深圳世纪星源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为深圳原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 ,1992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分行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对原野公司进行调查,认定有侵占国有资产、非法转移资产等欺诈行为。1992年7月7日原野股票停牌。1993年3月,深圳政府决定重组原野公司。1993年8月,香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承接原野公司股权的51%,公司易
12、名为世纪星源。,2002年3月5日财经一文曾这样描述世纪星源,世纪星源(深交所代码0005)是中国证券市场上一家看起来平凡不过的上市公司-每年都有些盈利,不很多,因此几乎没有引起过市场的关注,也不大有庄家狂炒,但也不太少。除了其前身是中国资本市场鼎鼎大名的深圳原野,它几乎没有可以引人注目的地方。 世纪星源的前身是深圳原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原野注定要在中国资本市场写下一笔,它是第一家被监管部门认定造价而停牌的上市公司。1994年1月3日,世纪星源股票复牌,它是中国股市第一家停牌后又复牌的公司,公司重组前后结构,深圳龙城星源股份有限公司,世纪星源,丰裕物业公司,国商公司,区投资管理公司,60%
13、,100%,100%,10%,5%,25%,公司重组后结构,世纪星源,香港首冠,长江资源,丰裕物业公司,国商公司,深圳龙城星源股份有限公司,香港丰立,区投资管理公司,100%,100%,100%,60%,5%,35%,100%,100%,60%,港澳控股国际有限公司,百灵公司,港澳控股,Chancery,Edwin,Feston,Launton,Beehive,100%,70%,世纪星源,深圳龙城星源股份有限公司60%,价值9000万元,放弃60%的债权价值10385.9万元,港澳控股,百灵公司70%控股,价值3647.6万港元,账面值61052万港元的债权,付现金0.4亿港元,世纪星源对本笔
14、交易的会计处理,借:长期投资百灵公司39,029,874.69(1.07HKD36476518.40),其他应收款百灵公司653,260,125.31(1.07HKD610523481.6),现金 42,800,000(1.07HKD40,000,000),贷:长期投资世纪星源 90,000,000.00,其他应收款世纪星源 103,859,314.43,投资收益 541,230,685.57,世纪星源1997年的审计单位SZDH会计事务所就上述交易的会计处理请示财政部会计司:,对此项交易所采取的会计处理方法,我们感到难以把握的问题是: 1.此项交易涉及到换股、非货币性交易、债权交换等一系列会
15、计问题,而我国又未对这些交易的会计处理方法作出规定,如何处理有待规范。 2.是否能确认投资收益5.9109亿元,若不能又该如何? 3.在BVI上做交易可以避税,但合并入会计报表后是否要交所得税? 4.换入的物业如何入账?,经请示后的处理,1.港澳控股对百灵公司的股权出资并未实际到位,因而不能计入资产,39,029,874.69元从报表上冲销 2.投资收益由原来的一次性确认改为分期确认,当期确认 272,500,405.44元,递延收益229,700,405.44元 3.所得税18,076,.79元,根据香港税法无须交所得税,案例的启示,1.从侧面反映了我国会计制度由失范走向规范的过程 2.反映
16、了准则制定中各方利益的协调 企业:净资产收益率为20.31%,比1996年提高1倍多,而且由于该笔投资收益递延到未来,1998年世纪星源亏损近两亿的情况下,依然依靠2.89亿元的投资收益而实现利润为正。 投资者:1997年世纪星源每股收益为0.45元,此后股价不断攀升,表明市场对该笔交易的影响作出了反映 会计事务所:既满足了客户的基本要求,也避免了执业的风险 准则制定机构:对信息的披露实施了一定控制,维护了制定者的权威,思考题,通过会计准则制定中的利益协调,你对会计信息及其规范过程有哪些认识?,第四章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一、对构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认识(一)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涵义及其形成,财务
17、会计与报告的概念框架(CF)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Financial Accounting and Reporting) 1936年:Paton 和Litlleton为美国AAA草拟“公司财务报表的会计原则暂行说明” 1940年:Fundamental ideas of accounting Framework 公司会计准则导论指出,这个会计理论框架应当成为一个连贯、协调、内在一致性的理论体系 1980年:美国FASB发表SFAC No.2 CF是由目标和相关关联的基本概念组成的连贯理论体系,财务报告目标,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财务报表要素,财务会计要素确认,财
18、务会计要素计量,财务会计信息呈报,对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会计,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主要内容,(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作用是什么?,核心作用:为会计规范及实务寻找科学的依据 既解释现有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实务,并预测未来的准则和实务 案例:美国1977年FASB制定的FAS 19的变动 关于石油天然气公司钻井的钻探成本会计处理,两种处理,成果法successfull efforts method,完全成本法full costs methods,我国构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意义,作用: 增强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以此为指导我国会计规范与会计实务提供合理依据,并提高会计规范对环境的适应性 在财务会计
19、概念框架的基础上制定会计准则,将提高会计规范的系统性、科学性以及对环境的适应性,规范会计行为的模式,事件处理模式,通用引导模式,(三)构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经济分析,提高准则质量及其有效性,1.构建财务会计概念 框架的收益,弥补准则不足,提高会计规范的全面性,推动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进一步协调,调动企业信息披露动力,2.构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成本,设计、制定成本,实施成本,消除制度摩擦成本,随机成本,二、财务报告的目标,财务会计目标是根据财务会计的基本职能在财务会计活动中期望达到的理想境地 1.财务报告连接企业会计系统与外部环境 2.财务报告连接财务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 3.财务报告检验相关会计理论
20、的有效性 财务报告的目标:为各类会计信息需求者提供有助于进行各种决策所需要的会计信息 。,财务会计的定位: 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所需要的信息,财务会计 信息使用者,财务报告,1.谁需要会计信息?,企业 会计信息,投资人,银行,其他债权人,供应商,公司雇员,客户,其他,企业管理者,国家政府部门,证券交易所、证监会,最突出的为投资者和债权人以及他们的顾问。对于他们的各种决策,以及他们对信息各种用途的研究和论述,远比其他各组外部使用人更为深入,他们的决策对于资源的分配具有重大的影响。此外,为满足投资者和债权人的需要而提供的信息,可能一般地对其他使用者亦属有用。 FASB论财务会计概念,2.我国主要会计信
21、息使用者,政府职能部门 国资委 国家税务局 证监会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 法、德模式重视宏观调控,税务部门为主要信息使用者 英、美模式推崇自由竞争,税务部门为一般信息使用者,投资者 控股股东 非国有的一般投资者 职业投资者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中第32条指出: “企业应当依照章程的规定,向投资者提供财务会计报告”。 债权人 以银行为主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指出:“财务会计报告信息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3.主要信息使用者需要何种信息?“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受托责
22、任观”关心的是受托资源的使用及其管理情况, 财务报告应以反映经营业绩为重心。 “决策有用观”要求提供一切于决策有用的信息,其中亦包括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之信息。,投资者,经营成果,未来现金流,资产的保值增值,债权人,关注的是贷款的风险,资产的收益性、流动性,遵守相关法规、市场秩序的情况,职工收入和就业,纳税情况,政府职能部门,4.财务报告的信息含量,信息含量即信息的有用性 财务报告的信息含量就是财务会计信息是否有用、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理想境界是:对不同信息使用者专门提供一套会计信息 可行的处理方法是:根据市场长期实践所形成的惯例,提供最为通行与认可的会计信息 如何判断财务会计信息
23、含量?,三、财务报告信息质量的特征,(一)了解并评价财务报告信息质量的前提 财务报告信息的本质 财务会计信息是经过对会计要素的记录、确认和计量后所产生的信息,具有价值反映特征 财务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反映企业经济真实状况 以过去的交易事项所引起的资源变化为主 传递财务信息的主要载体是财务报表 报表内容经过严格确认,财务报表作为“主体产品”的质量决定会计信息这一“总体产品”的质量,财务报告信息的构成,报表附注,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公司基本情况,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税(费)项,利润分配,合并报表项目注释,母公司报表项目注释,或有事项,承诺事项,其他重要事项,关联
24、方关系及其交易,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控股公司,财务报表的内容,企业与利益相关人之间的契约关系,根据现金流量的特征,可分为两类: 报告契约关系的财务报表应包括: 企业所拥有的经济资源、承担的经济义务、所有者的剩余权益以及经济活动对它们的影响,企业,债权人,所有者,现金流入,偿还现金,现金流入,支付不确定的现金流,经济资源,主要报表的特点、编制基础与作用,资产负债表,报表特点静态报表,编制基础权责发生制,编制原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作 用,揭示资源总量及分布,反映资金来源及其构成,反映资产流动性水平,揭示企业偿债能力,主要报表的特点、编制基础与作用,利润表,报表特点动态报表,编制基础权责发生
25、制,编制原理:利润=收入费用,作 用,揭示企业经营成果,反映企业盈利能力,考察经营者经营业绩成果,揭示企业偿债能力,主要报表的特点、编制基础与作用,现金流量表,报表特点动态报表,编制基础收付实现制,编制原理:现金流入现金流出=现金流量净额,作 用,反映企业现金增减变动的原因,反映资金来源及运用的信息,提供反映企业整体财务状况的信息,提供分析企业盈利质量的信息,(二)财务报告信息质量要求,例: 银广夏披露虚构巨额利润7.45亿元 上海国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披露为其他公司提供贷款担保的事项,并且未披露其存货计价政策 某上市公司披露的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为2006年年末的数据,未披露该年年初数据,并且
26、其年报到2007年5月20日才披露,财务报告披露内容的质量,财务报告披露形式的质量,财务报告信息质量,1.财务报告披露内容的质量,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 第12条: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第13条: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使用者的决策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第17条: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第19条: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
27、、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可靠性、相关性、及时性、重要性,2.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关系,IASC: 信息必须与使用者的决策需要相关,当信息能够通过帮助使用者评价过去、现在和未来事项或确认更改他们过去的评价从而影响到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时,信息就具有相关性。 当信息没有重要错误或偏向并且能够忠实反映其所拟反映或理当反映的情况以供使用者作依据时,信息就具备了可靠性。 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关系是统一与对立的两个方面: 对立:从二者的表现看,并不总是在同一方向影响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目标的实现,统一,二者共同构成会计信息主要质量特征,有用信息须同时具备,二者都是从信息使用者的角度提出的,二者都要受成本效益等
28、原则的制约,3.财务报告表述的质量,财务报告只有在正确表述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其所要达到的目标,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资产 应收账款 5000,负债,负债,资产 应收账款 5000,附注:坏账准备的提取按照账龄法分类进行,(表内外均没有说明坏账准备的提取方法),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第14条: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利用。 第15条: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 第16条: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第18条:企业对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
29、受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财务报告表述的质量包含: 完整性、充分披露、实质胜于形式、谨慎和透明度等要求,四、财务会计要素,(一)财务会计要素概念的界定及其特性 财务会计要素是财务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对象,是对资金运动具体内容进行科学分类的结果 客观性 目标性 相互依存性 假设性 可分性,(二)财务会计要素体系,1.存量要素与流量要素 存量要素:说明资金在相对静止状态下的结构与规模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流量要素:说明资金在显著变动过程中的存在方式与数量 收入费用 (利润或亏损),2.基本要素、分要素、支要素,财务会计基本要素 是企业经济活动及其资金运动的“基本构件” IASC确定的基本要素 资产
30、、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美国财务会计要素划分: 资产、负债、净资产(权益)、业主投入、业主派得、收入、费用、利得、损失、全面收益。 业主投入:企业收到业主投入的各种资产 业主派得:企业向业主转交资产或承担负债而“减少其在企业里的利益”的交易,我国基本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资产 企业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负债 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所有者权益 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收入 企业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费用 是企
31、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利润 指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分要素:对会计对象基本要素的进一步划分 支要素:分要素的合理延伸,旨在揭示分要素及其内容的变动过程,我国对于六个财务会计要素之间关系的描述,(1)静态要素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动态要素 收入费用(+投资损益+利得损失)=利润,五、当前财务会计理论发展趋势及其主要问题,(一)现代财务会计理论发展的主要动力,1.资本市场的发展 2.信息技术的发展 3.企业组织设计和组织契约意义的凸显 4.相关学科理论的发展,财务会计信息,资本市场,财务会计的本质问题是什么?,例: 一经营服装的业主年初投入10万元,
32、进货支出6万元,另4万元存在银行。 年末有存货5万元,客户未支付的款项为2万元,银行账上有余额6万元。,期初 期末,以上活动形成四个会计的问题 以资产为例,1.哪些资产可以列入某一经济主体的资产负债表? 2.这些资产应该列入哪一时点的资产负债表? 3.这些资产应该列入哪一个具体的资产负债表项目? 4.列入资产负债表的资产项目的具体数据是怎样确定的?,(二)当前财务会计理论研究的主要问题,财务会计基本理论,会计确认理论,会计计量理论,会计记录理论,会计报告理论,权责发生制,历史成本原则,复式记账法,年报中报季报,(三)当前会计理论研究中的主要不足,1.注重“硬”资产(hard assets)核算
33、 忽视“软”资产(soft assets)核算 2.注重法律形式,忽视经济实质 3.注重收益核算,忽视现金流动 4.注重向后看,忽视向前看 5.注重标准化,忽视个性化,(四)会计理论的范式革命,库恩认为:在任何一个既定的时点上,一门学科都是由一个具体的范式所支配的,先是异常,而后是危机阶段,最后终止于一场革命。 1.会计确认:现金流动制与权责发生制的融合 对于权责发生制:,三大缺陷,账面收益不反映现金流量,易为企业当局所操纵,对一些已经形成的权利或义务,由于没有相应的交易活动,无法确认,对一些新出现的经济活动,无法给出恰当的处理,现金流动制:基于可能的现金流量之上来确认收入与费用 并确定利润的
34、方式 利润的确定采用计价观 利润=期末净资产期初净资产,虚拟的现金净流量,视为虚拟的现金净流入,视为虚拟的现金净流出,优点,符合会计目标,反映净财富的变化,全面揭示风险,2.会计计量:以公允价值为主导的多种计量属性并存,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建议:将企业业务分为核心业务与非核心业务,非核心业务运用公允价值计量。 自创商誉可以通过未来现金流量的贴现值确定 IASC发布IAS第39号准则: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对于金融资产与负债,初始确认:以成本价格,再次确认:以公允价值,3.会计记录:以三式簿记为主体的多式簿记,复式簿记的奥秘:分类二分法和因果二分法 基本方程式:资产=权益=负债+股本
35、据几何学的原理,两个维度只能构成平面的图景,若要全方位地反映和把握事物的特征,就要通过三个维度构成的立体景观,三式簿记理论井尻雄士教授,基本方程式:财富=资本=动力 stock flow force 微分三式簿记模式: Dy=f (x)dx Dz=f (y)dy Z=f(x,y)dxdy x、y、z 分别表示动力、资本、财富,4.会计报告:内容多元化和方式实时化,会计报告的改革 (1)拓宽会计报告的内容,使之出现多元化的趋势 “Improving Business ReportsA Customer Focus”AICPA (2)实施实时报告模式(Realtime Report System)
36、 实时报告模式的理论基础:事项法 现行会计经过分配、递延、预提、摊销、汇总等程序易产 生方法错误、信息偏差和损失,会计应当提供“原汁原味”的信息,未来信息,背景信息,企业应增加披露,本章小结,1.财务报告的目标:为各类会计信息需求者提供有助于进行各种决策所需要的会计信息 2.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及所需要的信息 “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 3. 4. 5.,财务报告信息质量要求,披露内容的质量,披露形式的质量,可靠性、相关性、重要性 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关系,完整性 充分披露 实质胜于形式 谨慎和透明度,财务会计要素体系,存量要素与流量要素 基本要素、分要素、支要素,当前财务会计理论研究的主要问
37、题,会计确认、会计计量 会计记录、会计报告,作业题,什么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相关性、可靠性?你对二者的关系如何认识?以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举例说明(限于 2007年以后的实例,字数4000字以下),第五章 财务报告中的收益理论,一、对资本与收益的认识,1.收益的源头资本 资本是提供收益的储蓄 资本是用来继续生产的积蓄 亚当斯密国富论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马克思资本论 资本能带来价值增值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会计学中的资本 通常是指企业出资人投入企业的那部分财产,债权人,投资人,资本,资产,2.收益(income),“财富的增加”,“乃是以不侵犯资本为条件” 亚当斯密 费
38、雪(Fisher)提出经济收益理论,收益的三种形态,精神收益(psychical income),指人类愿望的满足,实际收益(real income),指经济财富的增加,货币收益(money income),指增加资产的货币价值,萨缪尔森 实际收益的来源有三方面:资本收益、风险收益、垄断收益 希克斯 计算收益的实际目的,是为了让人们知道不使他们自己变为贫穷的情况下所可以消费的金额,由此,可以对个人收益下这样一个定义:在期末与期初拥有相同财富的情况下,本期可以消费的最高数额 。 大多数会计学专家和学者认为 收益是指企业在本期已实现的收入与其相关的历史成本之间的差额,几个与收益相关的概念,营业收入
39、- 营业成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3.收益与资本的关系,资本是某一时间点的财富存量(stock of wealth) 收益是指某一时期的财富流量(flow of wealth) 资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如同树和果实之间的关系,二、收益的确认与计量,(一)收益与资本保全 资本保持理论:必须在保证企业原有资本完整无损的前提下确认企业的收益,两种不同的资本保持观念,1.财务资本保持观点(货币资本保持) 认为:资本是业主投入企业的货币 当企业特定时期的名义收入超过其发生的成本和费用,达到了资本保持的目标,超过额确认为收益 在此观点下计算的收益为会计收益,2.实物资本保持观点(实体资本保持) 认为:
40、资本是企业的实物生产能力或经营能力或取得这种能力所需要的资金或资源 在此观点下,确认的收益为经济收益,实物生产能力,所拥有的实物资产,可生产或提供同样数量的商品和劳务,可生产或提供同样价值的商品和劳务,3.四种会计模式,计量尺度和计量基础的改变 名义货币单位 / 财务资本保持模式 一般购买力单位 / 财务资本保持模式 名义货币单位 / 实物资本保持模式 一般购买力单位 / 实物资本保持模式,例:某企业期初资产净值为5000美元,期末资产净值为8000美元,若期末要维持与期初相同的实际生产能力需要的资产净值为6000美元,该期内物价上涨,指数为105%。 名义货币单位 / 财务资本保持模式 收益
41、: 8000-5000=3000美元 一般购买力单位 / 财务资本保持模式 收益:8000-5000(1+5%)=2750美元 名义货币单位 / 实物资本保持模式 收益:8000-6000=2000美元 一般购买力单位 / 实物资本保持模式 收益:8000-6000(1+5%)=1700美元,对会计收益的评价,会计收益,支持会计收益的理由,反对会计收益的理由,客观且可验证,符合稳健性原则,有利于反映管理人员经营绩效,反映的不是企业全部收益,成本得不到弥补,各年会计收益缺乏可比性,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价值失去意义,某公司2008年经营成果有关信息如下: 营业利润为1000万元; 营业利润中投资收益
42、为500万元(其中委托投资收益160万元); 营业外收入为220万元(其中处置固定资产获得90万元); 获得补贴收入280万元; 作为投资者,你对该公司的经营成果如何评价?,(二)收益的确认两种观点,本期经营收益观(Current Operating Income Concept) 企业的收益只反映本期的经营(活动)收益,非常项目的收益不包括在内。,涉及两个问题,经营收益与非经营收益的区分,本期收益与非本期收益的区分,本期经营收益观,损益满计观(All- inclusive Income Concept) 企业收益既包括经营收益也包括非经营收益,理由,经营收益与非经营收益难以划分,将年内收益全
43、面反映,使用者据以作出独立分类,更具客观性和被使用者理解,(三)收益的计量,1.收益的计量单位 以货币为计量标准(Standard Measurement) 优点:综合反映各项实物指标 缺点:币值不稳定造成影响,2.收益计量的两种观点,(1)收入费用观 通过收入与费用(成本)的直接配比来计量企业的收益,收入,费用(成本),收益,优点,客观且可验证,得到合理的年度收益,缺点,费用分摊无准确标准,含较多的主观判断,(2)资产负债观 基于资产和负债的变化来计量企业的收益 例:企业购入一项投资 FASB:FASB同意SEC报告中的观点在给定的框架下分析资产和负债及其变化,对于制定财务报告准则是最合适的
44、方法。,购价为100万元,一年后为120万元,计量企业的收益更全面,收益20万元,三家上市公司主要收益指标 单位:万元,(四)全面收益的形成,1.收入(revenue)与费用(expenses),收入的两种论点,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企业日常活动及其之外的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收入,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特点:日常活动中产生;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收入的确认标准: 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可靠性 收入确认需满足的四个条件: 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买方 未保留与所有权相联系的
45、继续受理权或对商品实施控制 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流入企业 相关的收入与成本能可靠地计量,费用: 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所有者分配利益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费用的确认时间取决于收入的认定,费用,广义:费用是企业的全部耗费,狭义:费用仅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耗费,收入与费用的配比(matching) 三项原则 结合因果关系确认费用 合理和系统地分配费用 成本发生时确认费用,费用,收入,配比,联系,2.利得与损失,利得(Gains) 企业非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损失(Loss) 企业非日常活动中发生的、
46、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益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特征: a 发生于非正常经营活动 b 由于偶然事件所产生,AICPA第四号会计名词公告: 对成本、费用、损失的界定,成本:购置资产所支付的金额,费用:产生经济利益的成本耗用,损失:未产生营业收入的成本耗用,未耗用成本,成本(取得未来经济利益的代价),已耗用成本,资产,费用,(未来的经济利益),(已耗用,即实现的经济利益),例:ST鼎天2003年的情况 2003年度实现净利润816.98,每股收益0.11元,从而扭亏为盈 主要原因:出让股权收益1579.91万元;出售不良资产、冲回坏账准备和减值准备等共2214.7万元;获得德阳市
47、政府一次性财政补贴1960万元。 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收益为-0.54元,表1 ST公司1998年利润来源构成情况 单位:元,资料来源:中国上市公司资料库1990-1999,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表2 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占利润总额的比重,表3 资产重组收益占利润总额的比重 单位:万元,按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每股收益差额排名前十名(2000年),3.关于非经常性损益,正常经营性损益之外的、一次性或偶发性损益 注意要点 非经常性损益包括收益和损失 非经常性损益主要产生于与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领域 补贴收入 补贴收入应根据其持续性判断,收到退还的增值税,国家规定按销量或生产量给予的定额补助,
48、属于国家财政扶持领域给予的补贴,四、收益与现金流量,现金流量:企业在特定的会计期间现金的流入量、流出量及其二者相抵消后的差额,收入,成本、费用,现金流入的增加,现金流出的增加,收益与现金流量评价,1.收益、现金流量,二者谁更重要? 现金流量信息更重要观: 现金是企业主体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实体的资源 收益信息更重要观: 收益信息比现金流量信息更全面,尤其是评价短期盈利能力时,t1,t2,t3,t4,t5,t6,收益接近现金,收益小于现金,2.评价方法,(1) (2) (3) (4) (5),销货收现率,=,销货收到现金,销售收入,成本付现率,=,购货支付现金,销货成本,营业利润变现率,=,经营活
49、动净现金流量,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变现率,=,投资活动净现金流量,净利润,净利润变现率,=,净现金流量,投资收益,五、收益均衡假说,1.收益均衡的定义 有多种会计技术被用来影响连续会计期间净收益的分配 ,其目 的是为了均衡或抹平期间净收益的振幅。 海沃思 可以把报告收益的均衡定义为是对一些盈利水平所做的有意的变动,使其目前被认为对企业是正常的,在这个意义上讲,收益的均衡反映了部分企业的管理当局试图在所允许的合理的会计和管理原则范围内减少其盈利的异常变动。 贝德曼 收益均衡分为真实的收益均衡与人为的收益均衡。 达施彻,马尔科姆,2. 收益均衡的动机,假设的提出: 相对于变动幅度比较大的盈利流量,稳
50、定的盈利流量能够支付高水平的股利,稳定的收益减少了企业风险的总体水平。 贝德曼 戈登提出的命题 公司管理当局选择会计原则的标准是其效用或财富的最大化 股东对公司的业绩满意度强化了管理当局的地位和报酬 相同的满意度要依靠企业收益的增长和稳定性,契约动因:薪酬约定、长期借款合同 (如果违反合约的代价是高昂的,管理者就会千方百计避免违约) 政治动因:减少政府的关注 税收动因:减少税负 首席执行官的变动:提高奖金、推迟被解雇 首次公开发行证券:影响股票价格,公司的奖金计划,推出:公司管理当局在一定的权力范围内 均衡报告收益 均衡收益的增长率,奖金金额,净收益,下限(L),上限(U),3.收益均衡的途径
51、,摊销费用 应收账款的变动 应付账款和应计负债 存货的调整 注销巨额资产 实现利润最小化 实现利润最大化 利润平滑,4.收益均衡的特点,从足够长的时间看,盈余管理并不增加或减少企业实际盈利,而是改变企业实际盈利在不同会计期间的反映和分布。 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 盈余管理与会计信息的信号作用有关 盈余管理的客体主要是公认会计原则、会计方法、会计估计 盈余管理的手段与利益表现形式复杂,如何评价盈余管理? 认为弊病很多,应当消除 为什么仍然一直存在? 认为盈余管理的存在具有有利的一面,契约观,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收益的确认与计量理论,收入与现金流量,收益均衡,资本与收益,资本的内涵,收益及其形
52、式,收益与资本保全,两种观念,四种模式,财务资本保全,实物资本保全,收益的确认与计量,收益的计量,全面收益的形成,确认的两种观点,本期收益观,全面收益观,收入费用观,资产负债观,收入费用配比,利得、损失,思考题,1.在评价企业经营业绩时,你认为采用收益指标的信息与现金流量指标信息,哪一种信息反映更合理? 2.试比较会计收益与经济收益,从信息受用者的角度评价这两个收益指标的利弊,并根据某上市公司实际利润的构成说明非经常性损益对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要求以2008年某上市公司年报数据为例),第六章 资产计价理论,一、资产的含义及其性质,1.资产的含义 在财务会计理论中,资产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自2
53、0世纪30年代以来,很多会计学者就资产的概念进行研究,主要由以下五种不同的观点: 资产是未来的服务 资产是有关账户的借方余额 资产是已经发生的成本 资产是经济资源 资产是未来的收益,2.资产的特征,资产应当具有如下特征: 资产蕴含着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 特定的个体对资产具有排他性的控制权 产生上述经济利益的交易或事项已经发生 有学者认为,资产还应当具有如下特征:,资产必须能以货币计量和反映,资产可以是有形的或无形的,资产的价值是变动的,资产的收益性与风险性同在,二、资产计量,1.资产计量的概念 资产计量即以特定的计量尺度对资产的价值进行数量化描述,也就是对资产进行的货币性量化过程,确认应予记录的
54、资产项目,对应予记录的资产项目进行货币计价,两个内容,三大目的,作为收益计量的一个必需步骤,向投资者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向债权人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2.资产的计量属性,(1)确定资产计量属性应该考虑的因素 计量对象 计量依据 计量环境 计量效果,3.资产计量的可能属性,历史成本,即原始成本,是指取得资产时的实际交易价格; 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在本期重新购置持有资产所要付出的代价; 现行市价,又称可实现净值,指在本期将持有资产出售可收回的价值净额; 未来重置价值,又称未来成本,是指在未来某时点上购置资产时可能要付出的代价; 预期脱手价值,即未来售价,是指在未来将持有资产出售可收回额价值净
55、额; 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是预计某项资产未来可能产生的现金净流入的现值。,4.资产计量的主要模式,度量单位,计量属性,5.资产计量模式的选择,(1)影响资产计量模式选择的有关理论 事实性基础与目的性基础 事实性基础观念强调的是真实性,即要求尽可能反映计量对象的真实状况,并且在计量时要做到客观、公正。 目的性基础关注计量的结果是否满足计量的目的,也就是要求通过计量所生成的信息要符合信息使用者的主管需要。,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 受托责任观认为,资产是企业的经济资源,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最根本的目标就是向企业资源的供应者提供信息,即向投资者反映企业资源的受托者也就是管理当局的受托经营管理责任,因此,所
56、选择的资产计量模式应当能最充分地反映管理当局对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决策有用观则是从信息使用者角度出发,而且主要是外部信息使用者,如投资人、债权人、政府管理机构等。因为财务会计的基本职能就是提供对信息使用者决策有用的信息。,契约观与信息观 契约观认为,企业不过是一系列契约的结合,形成契约的各方面即与企业有不同利益关系的集团或组织,契约的制定和执行与财务会计信息有着密切的关系,体现在契约条款的订立要以会计信息为依据,契约的执行或事后的监督也要利用会计信息上。 信息观实际上源自决策有用观,该观念强调采用信息含量最高的计量模式,通常认为面向未来的信息要比面向过去的信息的含量要高,这一观点支持以未来现
57、金流量为基础的计量模式。,6.影响资产计量 模式选择的环境因素,经济体制因素 会计技术因素 经济环境因素,三、存货的计量,存货:指正常的经营活动中用于销售的商品和以销售为目的的政策活动中所耗用的原料和物品。 IASC的定义:在正常营业过程中置存以便出售;为了出售而处在生产过程中的;为在生产并供销售的商品或服务过程中消耗的。 我国2006年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中的第3条对存货的界定: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生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存货计量的目的,确定期间净收益,反映企业拥有存货的实际经济价值,预计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四、
58、固定资产的计量,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必要条件,通常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或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物资形态的资产。 一般认为固定资产具有如下特点: 固定资产指的是有形资产,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它们将用于促进其他商品的生产或为客户提供服务; 固定资产使用期限较长,但其经济寿命仍然有限,在使用期满(或特定的使用价值已消耗)时,将予以废弃或重置; 固定资产是非货币性的,其效益来自使用(或报废时出售)它们的服务; 固定资产的价值较高,其价值是在使用过程中,逐渐转移到产品或成本中去的,而通过产品的销售获得补偿。,固定资产计量的目的,为折旧费用的确定提供依据,反映企业主要资产的经济价值,向信息使用者提供能预测未来现金流量的相关信息,固定资产计量基础的选择,产出价值计量基础,投入价值计量基础,五、技术资产的计量,技术资产(technological assets)又称技术型无形资产,指本身不具有独立实体,有赖于一定的技术载体才能展现的,在一定时期内能对特定主体的市场经济行为产生影响并未其带来经济效益的经济资源。,资产,有形资产,无形资产,专利,非专利技术,工业版权,土地使用权,商标,商誉,技术资产,技术资产的特点: 劳动成果创造性,使用价值具有高增值效应 生产的一次性 风险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绿色能源项目开发与投资合同
- 托管班学生托管合同协议书
- 手房买卖合同买方有利
- 项目落地实施全周期工作方案
- 影视剧设备租赁合同书
- 外卖合同范本大全
- 顺丰物流运输合同
- 合租协议书范本
- 委托租赁协议合同
- 挖掘机设备采购合同
- DB32-T 4752-2024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通.用技术要求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试题
- 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规范
- 《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微课
- 《肺部疾病 案例分析-原发性肺癌》课件
- (高清版)WST 402-2024 临床实验室定量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的制定
- 中英对照版-中文版-The-Dead-By-James-Joyces死者-詹姆斯-乔伊斯
- 2024年广东深圳高三二模英语读后续写试题讲评课件
- 校园安全派出所
- 餐厅值班管理培训
- (正式版)JBT 11517-2024 刮板取料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