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最新精选范文_第1页
中班科学教案最新精选范文_第2页
中班科学教案最新精选范文_第3页
中班科学教案最新精选范文_第4页
中班科学教案最新精选范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班科学教案最新精选范文 从科学的特定成就中抽身出来,探讨一系列关于科学工作之重要性的问题。这本书面向那些对科学意味着什么以及科学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感兴趣的人。而且,它没有预设任何科学知识,也不要求读者熟知哲学。以下是整理的关于中班科学的教案,欢迎查阅!中班科学教案1活动意图:指南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之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本次活动源于幼儿熟悉而且特别感兴趣的一项活动吹泡泡。幼儿吹吹、玩玩中产生了疑问:不同的吹泡器吹出的泡泡都是圆的吗?因此,设计了这一活动。活动目标:1.尝试用不同形状的吹泡器吹泡泡,发现吹出的泡泡都是圆的。2.能积极参与讨论并大胆说

2、出自己的想法,集体记录实验结果。3.在吹泡泡的过程中体验发现的快乐。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活动准备:1.红色圆形、黄色正方形、蓝色三角形的贴纸若干,泡泡水若干,抹布两块,纸杯20个,记录表一份。2.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吹泡器各20个,吸管20个,五边形一个。活动重点难点:活动重点:本次活动的重点为了解不同形状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圆的。活动难点:将尝试运用记录的方式,探索、表达、交流的过程得出结论。活动过程:1.游戏吹泡泡导入教师: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我们一起玩一个有趣的游戏吹泡泡小朋友想玩吗?请小朋友轻轻地走到桌子前面,拿起吸管吹吹看,再仔

3、细观察泡泡是什么形状的?(不能对着别人的眼睛吹,注意别弄到眼睛里。)2. 师幼讨论:用不同形状的泡泡器,能吹出怎样的泡泡。(1)认识记录表。教师:看看这里,老师画了不同形状的吹泡器(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表示小朋友想出来的,眼睛表示小朋友看到的。(2)教师:我们用圆形吹泡器吹出的泡泡会是什么形状的?小朋友想一想?(猜想的记录下来)(3)教师:如果我们用三角形的、正方形的器具吹泡泡,泡泡会是什么形状的呢?3. 幼儿实验,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上。(1)幼儿分组实验。教师:请小朋友自己去试一试,圆形吹泡器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教.案出自:教案网.)等会把答案告诉老师好不好?请小朋友

4、轻轻地走到桌子前面。去吹泡泡吧!(2)师幼小结,并记录下来。教师:请小朋友说说刚才用圆形吹泡器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请幼儿自己贴上)(3) 教师:请小朋友自己去试一试,三角形吹泡器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等会把答案告诉老师好不好?请小朋友轻轻地走到桌子前面。(4)幼儿分组实验。教师:老师还准备了正方形的吹泡器,小朋友想玩吗?(.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我们一起去吹泡泡吧!(5)师幼小结,并记录。教师:你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请幼儿自己贴上实验结果)4. 共同分析幼儿记录表,原来无论用什么形状的吹泡器,吹出来的泡泡都是圆形的。活动延伸:小朋友在生活中还有许多奇妙的现象,比如我们今

5、天吹得泡泡在阳光下是彩色的,你们想去看吗?那就跟老师来吧!活动反思:这节科学活动泡泡是圆的吗,适合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在生活中也很常见,孩子们总是对一些玩的游戏比较感兴趣,孩子们喜欢五颜六色的泡泡,对泡泡充满了好奇心。这节活动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幼儿动手动脑大胆探索,所以利用幼儿的玩具制作了不同形状的泡泡器(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圆形)让幼儿来探索、实践。首先,以游戏吹泡泡开始,让幼儿观察泡泡的形状,然后再抛入问题用圆形的器具能吹出圆形的泡泡?那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能吹出什么形状的泡泡呢?让幼儿自己大胆想象。记录猜想的结果,然后再来论证,让孩子自主探索。在这次活动中,幼儿积极探索,兴

6、趣浓烈,观察不同形状的器具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让他通过自己的论证发现,不管用什么形状的吹泡器具,它吹出来的泡泡都是圆的。中班科学教案2活动目标:1. 感知探究磁铁吸铁的现象,喜欢玩磁铁。2. 尝试运用磁铁的特性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问题。3. 培养幼儿探索兴趣和思维能力。4. 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5. 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活动准备:人手一快磁铁,每组数种材料(内有积木、塑料管 雪花片、回形针、钥匙、硬币、玻璃珠、小剪刀、瓶盖、布、纸、铁夹、挂坠等)活动过程:1. 出示磁铁,引出课题老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出示磁铁),你们认识吗?请大家把新朋友跟摆

7、在面前的木头、塑料比一比,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小结:这个新朋友比塑料和木头沉,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磁铁(幼儿重复一遍),它特别好玩。2. 幼儿探索活动老师: 磁铁特别好玩,你会发现它有许多的秘密,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好多东西,请大家试一试。幼儿动手操作,老师巡回指导。老师:刚才,小朋友玩得很开心,你们发现了什么,举手说一说?提问:磁铁能吸住什么东西?不能吸住什么东西?小结:磁铁会吸铁制品,磁铁会吸铁,平时,我们也叫它吸铁石。磁铁能吸住铁制的东西,吸不起来的就不是铁做的。3.自由操作:在班级周围寻找能被磁铁吸住的物体和玩具。4.动脑筋、想办法(1)打捞小汽车-一个粗心

8、的小朋友把他的玩具汽车弄丢到金鱼缸里去了,现在请小朋友想办法把它打捞上来。(不能直接用手)(2)老师有两张漂亮的图片想摆在铁板上给小朋友看,可它老丢下来,怎么办呢?(3)老奶奶缝衣服时,一不小心针掉在了地上,老奶奶找来找去怎么也找不到,十分着急,请小朋友帮忙想办法。5.自制磁铁玩具-跳舞的小兔子。让幼儿更深的体验磁铁的本领。(1)出示范例,教师演示跳舞的小兔子。(幼儿感到很好奇。)(2)引导幼儿探索:怎样使小兔子动起来?(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自由讨论。)(3)总结:用一个回形针插入小兔子的底部,然后用磁铁隔着纸板去吸小兔子,此时小兔子会按磁铁移动的方向动起来,就好象小兔子在跳舞。(让幼儿进一步了

9、解磁铁隔着物品能吸铁的特性。)延伸活动:引导幼儿回家后自制跳舞的兔子玩具。活动反思:磁铁是幼儿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品,磁铁能够吸铁的特性决定了它备受幼儿青睐。在这次科学活动中,孩子们通过玩一玩、说一说、想一想、找一找等形式,知道了磁铁能吸住铁制的物品。所以也叫做吸铁石。孩子们在自主的动手操作探寻中,发现了有趣的自然科学现象,在集体的相互交流中,满足了幼儿积极表现自己的机会,从而很好地调动了幼儿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增进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这也达到了我们支持探索的出发点和归宿。中班科学教案3活动目标:1、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2、知道瘪的乒乓球受热恢复原状的

10、办法。3、培养幼儿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活动准备:若干乒乓球、空玻璃杯、热水、吹风机、筷子。活动重点难点:活动重点:认真观察实验。活动难点:理解瘪的乒乓球重新变圆的办法。活动过程:一、导入:引出乒乓球。1、小朋友们玩过哪些球或见过那些球啊?(举手回答)2、老师给大家到来了很有趣的球,认识的小朋友就大声喊出它的名字吧!3、那么它跟小朋友们认识的篮球比怎么样啊?有什么不同和一样的地方啊?(利用比较了解乒乓球的大小、轻重)4、可以找小朋友掂掂拍拍篮球在拍拍乒乓球。5、小朋友们比较的非常好,那么如果老师给你一个乒乓球

11、你想怎么玩啊?(师范给大家看)二、实验。1、小朋友们玩的很高兴,可是老师这里有一瘪的乒乓球在哭泣说:我不小心被踩瘪了,谁能帮助我呢?2、小朋友们快动脑筋想一想有什么好办法让它变回原来的样子呢?(小朋友说出自己的想法)3、小朋友们真棒,积极动脑筋想问题。4、老师也想了一个办法我们一起来看看能不能帮助它呢?5、看看老师准备了什么?(幼儿说出准备的材料)6、那这些有什么用呢?老师要做什么呢?(引发幼儿兴趣)7、接下来我们要做一个小实验,仔细看哦!8、老师这里有一个空玻璃杯,把瘪的乒乓球放进杯子里然后倒入开水,想想开水倒进去后会发生什么呢?乒乓球会不会在水底不出来了呢?哇!原来乒乓球浮在了水面上(过一

12、小会)老师现在要用筷子取出乒乓球,小朋友们想想老师为什么不直接用手去拿呢?(引导幼儿说出里面是热水,直接用手很危险,倒入开水环节也会涉及安全问题)9、咦,乒乓球瘪的地方怎么不见了呢?哪里去了呢?(引导幼儿说出瘪的地方鼓起来了)乒乓球又变得圆圆的了10、小朋友们想想为什么倒入开水后,乒乓球就变回原来的样子了呢?(小朋友们猜想)小结:乒乓球的肚子里都是空气,瘪的时候空气被挤得压在了一起,用开水烫,里面的空气感觉很热,肚子里的空气开始膨涨就是越来越大,瘪的地方就撑起来了,所以乒乓球又圆了11、小朋友你们学会这个办法了吗?活动延伸:会跳舞的乒乓球。1、乒乓球变圆了很开心,它说:谢谢小朋友,我要给你们跳

13、支舞2、乒乓球会跳舞好神奇啊!小朋友们想看吗?3、拿出吹风机,吹风机把乒乓球吹起来并在空中跳舞4、乒乓球跳的好看吗?(文.章出自屈老师教.案网)我们来给它鼓鼓掌5、小朋友们把会跳舞的乒乓球告诉给爸爸妈妈让他们和你一起分享好不好?小结:小朋友们今天的课有趣的乒乓球你们开心吗?那我们以后多做一些有趣的小实验好不好?今天的课就到这里让我们跟客人老师说再见吧!活动反思:受热膨胀是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但是幼儿年龄较小,可能见过却不明白其原理甚至说不出原理的名称,所以本节课真正的目标是体验发现的乐趣。中班幼儿的思维发展特点仍然是具体形象的,所以不要求幼儿说出乒乓球恢复原来样子的复杂科学的原理,只需要知道

14、用什么办法就可以了,因此只是用简单形象的语言讲解乒乓球遇到开水是怎样变圆的,整个过程多以提问猜想为主然后进行验证,既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发好奇心又培育想象力发展,既然设计的是一节小实验,就顺便让幼儿观察欣赏和乒乓球有关的有趣实验,因此设计了会跳舞的乒乓球,只是让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充满好奇心,由于时间等问题不可能让幼儿一一操作,所以在幼儿离园时可以告诉家长回家和幼儿一起尝试。至于乒乓球可以进行有趣的制作可以作为一节美工课单独去设计,让幼儿了解并动手操作,因此本节课没有涉及,实验时会有一些变量存在,可能过程会和预想的不同,这一点要有所准备。中班科学教案4活动目标1、了解新奇的猪笼草、毛毡苔、捕

15、蝇草等吃虫草的特性,对一些奇怪的植物产生兴趣。2、在游戏中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物体的特征。3、感受大自然的奇妙。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活动准备1、游戏音乐。2、多媒体图片:奇怪的植物吃虫草。3、幼儿用书第12页。指导要点1、活动重点:了解新奇植物吃虫草的名称和特性,知道它们的样子。2、活动难点:了解吃虫草吃掉虫子的过程,愿意在游戏中用恰当的动作表现。3、指导要点:通过故事引导、多媒体图片观察认知来了解吃虫草的样子和特性,并用肢体动作 表现帮助幼儿理解吃虫草吃掉虫子的过程。活动过程1、欣赏故事失踪的苍蝇提问:小虫子哪去了?(

16、被吃虫草吃掉了)2、运用多媒体图片逐一了解吃虫草的名称及特性,感受大自然的奇妙。(1)认识吃虫草,说说吃虫草的本领。提问:图中都有哪些吃虫草呢?它们有什么本领?小结:这些都是吃虫草,它们不声不响地长在野外,悄悄地吃掉很多令人讨厌的害虫。(文.章出自屈老师教.案网)我们生活中有哪些是害虫呢?(引导幼儿说出苍蝇、蚊子等害虫的名字)(2)观察吃虫草的样子,猜猜它们是怎么吃掉虫子的。请幼儿说说不同吃虫草的样子,提问:它们会怎么吃虫呢?小结:能吃掉苍蝇的草叫捕蝇草。捕蝇草的叶子是椭圆形的,叶子周边还长着牙齿,像很多蝇索。苍蝇来了,叶子就会合拢起来,把它关在里面,然后把她消灭掉。猪笼草,椭圆形的大叶子下长着一个长口袋,虫子来了若掉进这个长口袋,就再也出不来了,被猪笼草吃掉了。3、幼儿分组翻看幼儿用书。(同伴之间轮流讲讲不同的吃虫草是怎样吃掉虫子的)4、游戏:吃掉小虫子(1)用肢体动作表现吃虫草的特征。提问:刚刚我们看了这些吃虫草的图片,它们都是一样的吗?谁能用动作表现捕蝇草(猪笼草、毛毡苔)的样子呢?(2)幼儿两人一组,一人扮演吃虫草(可以是捕蝇草、猪笼草、毛毡苔,提醒幼儿吃虫草的动作是不一样的),一人扮演小虫子,在吃虫草里飞来飞去。当老师的音乐声一停,吃虫草立即捉住小虫,然后轮换角色游戏。5、延伸活动:世界上还有好多奇妙的植物,小朋友下次看图书,看电视发现了有趣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