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期末复习资料2013_第1页
钢结构期末复习资料2013_第2页
钢结构期末复习资料2013_第3页
钢结构期末复习资料2013_第4页
钢结构期末复习资料201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章钢结构材料15、单选题1某碳素钢的化验结果有下列元素:S;Mn;C;P;0;N;Si;Fe。下列()全是有害元素。A. B.C. _D.2关于钢材的强度设计值,下列说法中的()是正确的。A 等于钢材的极限强度氏为钢材的强度标准值除以抗力分项系数C.等于钢材的强度标准值D.等于钢材屈服点的上限值3下列钢结构采用的牌号中,不属于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的是()A. Q235B.Q345C.Q390D.4204下列钢号相同厚度不同的钢板,()钢板的强度最大。A.12mm B .8mmC.20mmD.25mm5.焊接承重结构不应采用下列()钢材。A .Q 420B .Q390C .Q345D .Q23

2、5 沸腾钢6 .符号-12 X 450X 1200表示的钢构件是()A. 角钢B槽钢C .钢管D.钢板7 .在反复的动力荷载作用下,当应力比p=0时,称为()。A. 完全对称循环 B不完全对称循环 C.脉冲循环D.不对称循环8. 在对称结构或构件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应采用(A. 设计值B. 永久荷载为设计值,可变荷载为标准值C. 永久荷载为标准值,可变荷载为设计值D. 标准值9. 在进行结构或构件的变形验算时,应使用()A. 荷载的最小值B.荷载的最大值C.荷载的设计值D.荷载的标准值10. 下列钢结构计算所取荷载设计值和标准值,正确的一组是()a.计算结构或构件的强

3、度、稳定性以及连接强度时,应采用荷载设计值 b .计算结构或构件的强度、稳定性以及连接强度时,应采用荷载标准值c. 计算疲劳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变形时,应采用荷载设计值d. 计算疲劳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变形时,应采用荷载标准值A. a,c B.b,c C.b,dD.a,d11. 验算组合梁刚度时,荷载通常取()A.最大值B.设计值C.组合值D.标准值12. 钢结构更适合于建造大跨度结构,这是由于()A. 钢结构的实际受力性能与力学计算结果最符合B. 钢材具有良好的焊接性C. 钢材具有良好的耐热性D. 钢结构自重轻而承载大13. 大跨度结构常采用钢结构的主要原因是钢结构()A.密封性好B.便于拆

4、装C.制造工厂化D.自重轻14. 关与钢结构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A.建筑钢材的塑性和韧性好B.钢材的耐腐蚀性很差C.钢结构更适合于建造高层和大跨度结构D.钢材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防火性15与混凝土结构相比,钢结构耿适合于建造高层和大跨度房屋,因为(A.钢结构自重大,承载力高C.钢结构自重大,承载力较低16符号 L 125 X 80 X 表示(A.等肢角钢B.槽钢B. 钢结构自重轻,承载力低D. 钢结构自重轻,承载力较低)C. 钢板D.不等肢角钢17.假定钢材是理想的弹塑性体,是指屈服点以前材料为(A.非弹性的B.塑性的C.弹塑性的D.完全弹性的18钢结构设计中钢材的设计强度为()A.强度标准值

5、B.钢材屈服点C.强度极限值D. 钢材的强度标准值除以抗力系数19. 钢中硫和氧的含量超过限制值时,会使钢材()A.变软B.变硬C.冷脆 D.热脆20. 正常设计的钢结构,不会因偶然超载或局部超载而突然断裂破坏,这主要是由于钢材具 有( )A.具有良好的塑性B. 良好的韧性和均匀的内部组织C. 均匀的内部组织,非常接近于匀质和各项同性体D. 良好的韧性21. 钢材的伸长率可以通过()来得到。A.冷弯180度试验B.冲击试验22. 钢材的伸长率市用来反映材料(A.承载能力B.弹性变形能力23. 钢材的冲击韧度Akv值代表钢材的A .冷加工性能B .强度性能C.疲劳试验D.单向一次拉伸试验)的指标

6、。C.抵抗冲击荷载能力D.塑性变形能力C .塑性性能D .韧性性能24. 承重结构用钢材应保证的基本力学性能内容应是()A.抗拉强度,伸长率B.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冷弯性能C.屈服强度,伸长率,冷弯性能D.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25. 对于承受静力荷载常温工作环境下的钢屋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选择Q235钢B.可选择Q345钢C.钢材应有三项基本保证D.钢材应有冲击韧性的保证26. 结构钢的屈服强度()A到D(E)逐级降低A到D(E)逐级提高A到D(E)逐级降低A. 随厚度的增大而提高,并且随质量等级从B. 随厚度的增大而降低,并且随质量等级从C. 随厚度的增大而降低,并且随质量

7、等级从D. 随厚度增大而降低,但与质量等级无关27. 下列哪种元素的含量过高,可引起钢材的热脆”现象?D .硫B .强度、塑性和韧性均提高D .强度提高,塑性和韧性均降低A .硅B .磷C .锰28. 钢材的冷作硬化,使()A .塑性降低,强度和韧性提高C .强度、塑性和韧性均降低29. 在三向应力状态下,钢材转入塑性状态的综合强度指标称为()A .设计应力B.计算应力C.允许应力D.折算应力30. 钢号Q345A中的345表示钢材的()A. fp 值 B.fu 值C.fyv 值D.fy 值31. 建筑钢材的抗剪屈服点和抗拉屈服点之间的关系是(A.fyv=f yB. fyv= J 3 fyC.

8、 fyv=3 3 fyD. fyv=fy/、332钢材的抗剪强度强度设计值fv与钢材的抗拉强度设计值f的关系是(B.fv=3fC. fv= f,3D. fv=f/ 3、填空题1钢结构除疲劳计算外,采用的是概率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2计算结构和构件的强度时,应采用荷载设计值,而计算疲劳时应采用荷载标准值3钢材牌号的完整称呼有四部分组成,分别是:代表屈服点的符号 Q、屈服点的数值、钢材质量等级符号和脱氧方法符号。4规范规定对直接承受动力荷载作用的起重机梁,当应力循环次数 N超过5万次时,应进行疲劳验算。5用于钢结构的钢材主要有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两大类。6符号Q235-B.F表示屈

9、服强度为 235MPa的B级沸腾钢。7工字钢有普通工字钢、轻型工字钢和H型钢。8疲劳应力谱中最大应力和最小应力之差称应力幅,其值总是正的。9根据循环荷载的类型不同,钢结构的疲劳分为常幅和变幅两种。10. 钢结构设计规范采用了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它是从结构可靠度 设计方法转变而来的。11. 钢结构中采用的各类板件和型材,都是经过多次轧而成的,一般薄钢板的屈服点比厚钢 板的大。12. 衡量钢材抵抗冲击荷载能力的指标称为冲击韧性,它的值越小,表明击断试件所耗的能 量越少,钢材的韧性越差。13. 钢材的伸长率指标是通过单向拉伸试验得到的。14. Q235B.F钢中的F表示沸腾钢。15.

10、 型钢代号L 100mmK 80mm中,匚表示角钢。第3章连接一、单选题1. 在对接焊缝中经常使用引弧板,目的是()A.减小焊缝残余变形B.对被连接构件起到补强作用C.防止熔化的焊剂滴落D.消除起落弧在焊口处的缺陷2. 关于对接焊缝的强度设计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一,二和三级焊缝强度设计值与母材相等B. 三级焊缝抗剪强度值低于母材C. 三级焊缝抗压强度值低于母材D. 一,二级焊缝强度设计值与母材相等3. 焊缝连接计算方法分为两类,他们是()A.手工焊缝和自动焊缝B.仰焊缝和俯焊缝C.连续焊缝和断续焊缝D.对接焊缝和角焊缝4. 直角角焊缝有效高度 he ()A. 4mm B.1.2 hf

11、 C.1.5 hfD.0.7 hf5在焊缝施工过程中,最难施焊,而且焊缝质量最难以控制的是()A.平焊 B.横焊C.立焊2仰焊6焊接残余应力不影响构件的()A.整体稳定性B.局部稳定性C.刚度_D.静力强度7侧面角焊缝的计算长度不宜大于()A.40 hfB.60 hfC.80 hf D.120 hf8.钢结构设计规范规定,侧焊缝的最大计算长度为60hf,这主要考虑到()A. 焊缝的承载能力已经高于构件强度B. 焊缝产生的热量过大而影响材质C. 焊缝过长,带来施工的困难D. 焊缝沿长度应力分布过于不均匀9焊条电弧焊焊接 Q345构件,应采用()A.E43型焊条 B.H08A焊丝 C.E55型焊条

12、 D.E50型焊条10. 钢结构焊接常采用E43 型焊条,其中43表示()A.焊条药皮的编号B.焊条编号,无具体意义C.焊条所需的电源电压D.熔敷金属抗拉强度最小值11. 如图所示的角焊缝在P的作用下,最危险点是()。A.a,b B.a,c C.c,d _ .b,d12. 对于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计算正面直角焊缝时()A.要考虑正面角焊缝强度的提高B.要考虑焊缝刚度影响C.取订=1.222与侧面角焊缝的计算式相同(Q235钢和E43型焊条,13.如图所示为单角钢(L80mmX5mm)接长连接,采用侧面角焊缝ffw =160N/ mm2),焊角尺寸hf =5mm。连接承载力设计值(静载)=(

13、)A. 2 O.7hflwffw=2 0.7 5360-10160B. 2 0.7 5 360 160C. 2 0.7 5 60 5 -10 160D. 2 0.7 560 516014.在承受动何的下列连接构造(见图2-25)中,不合理的是()A.分图a B.分图b C.分图cQ分图d15某侧面直角角焊缝 hf=4mm,有计算得到该焊缝所需计算长度30mm,考虑起落弧缺陷,设计时该焊缝实际长度()A. 30 B 38 C 40 D 5016某侧面直角角焊缝hf =6mm,有计算得到该焊缝所需计算长度设计时该焊缝实际长度A.40B50 C 5817如图所示焊接连接中,A .aB. b C .c

14、18如图所示焊接连接中,A.dB.c C.b()D_60最大焊缝应力发生在()。D_.d最大焊缝应力发生在()D.a习题18图习题17图19. 在满足强度的条件下,如图所示1号和2号焊缝合理的hf应分别为()A.4mm,4mm B.6,8C.8,8D.6,620. 钢结构在搭接连接中,搭接长度不得小于焊件较小厚度的()A 4倍,并不得小于 20mm B 4倍,并不得小于 35mmC 5倍,并不得小于 30mm D 5倍,并不得小于 25mm21. 普通螺栓抗剪工作时,要求被连接构件的总厚度乞螺栓直径的5倍,是防止()A板件挤压破坏B螺栓杆剪切破坏C构件端部冲剪破坏 _D螺栓杆弯曲破坏22. 螺

15、栓连接中要求端距2d。,目的是防止()A螺栓产生过大的弯曲变形B螺栓被剪坏C钢材被挤压破坏_D钢板被冲剪破坏23.当沿受力方向的连接长度l115d。时(d。为孔径),螺栓的抗剪和承压承载力设计值应予以降低,以防止()B.螺栓受弯破坏D.端部螺栓提前破坏A.螺栓连接的变形过大C.中部螺栓提前破坏24单个普通螺栓传递剪力时的设计承载力()A. 由单个普通螺栓抗剪设计承载力确定B. 由单个普通螺栓承压设计承载力确定C. 由单个普通螺栓抗剪和承压设计承载力中的较大值确定D. 由单个普通螺栓抗剪和承压设计承载力中的较小值确定25. 与普通螺栓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无关的是()A螺栓抗剪强度设计值B螺栓直径C

16、受剪面数D螺栓孔的直径26. 采用螺栓连接时,栓杆发生剪断破坏,是因为()A边距或栓间距太小B钢板较薄C截面消弱过多D栓杆较细27. 采用螺栓连接时,构件发生冲剪破坏,是因为()A栓杆较细B钢板较薄C截面消弱过多D边距或栓间距太小28杆件与节点板的连接采用22个M24螺栓,沿受力方向分两排按最小间距排列,栓杆的承载力折减系数是()A0.70 B 0.75 C 0.8D 0.929如图所示螺栓连接中,受力最大的螺栓是()A.D B.C C.B DA30如图所示普通螺栓群受弯矩A.a B.d C.c D.bM作用,在计算螺栓拉力时旋转中心应取()31.在如图所示普通螺栓连接中,受力最大的螺栓所在的

17、位置为()A.d B.c C.b D.a32. 摩擦型高强度螺栓的抗剪连接是靠()来传递建立A螺杆抗剪和承压B螺杆抗剪C螺杆承压D连接杆件间的摩擦力33. 采用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其受力时的变形() A比普通螺栓连接大B比承压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大C与普通螺栓和承压型高强螺栓连接相同D比普通螺栓和承压型高强螺栓连接都小34. 承压型高强度螺栓可用于()A直接承受动力荷载B承受反复荷载作用的结构连接c冷弯薄壁型钢结构的连接;十+D_承受静力荷载或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连接35. 如图所示高强度栓群受弯后的旋转中心为()。A.4B.3_C.2D.136. 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中,与单个高强度螺栓的抗剪承

18、载力设计值无关的是()A螺栓的传力摩擦面数B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C高强度螺栓的预拉力D被连接板的厚度37. 承压型高强度螺栓抗剪连接,其承载能力()A比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小B比普通螺栓连接大C与普通螺栓连接相同_D比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大一、单选题1. 轴心受拉构件的强度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是()A 净截面的平均应力达到钢材的抗拉强度fuB 毛截面的平均应力应达到钢材的抗拉强度fuC.毛截面的平均应力达到钢材的屈服强度fyD 净截面的平均应力达到钢材的屈服强度fy2实腹式轴心受拉构件的计算内容有()A .强度B.强度和整体稳定性C.强度,局部稳定和整体稳定D.强度,刚度(长细比)3根截面面积为 A

19、,净截面面积为 An的构件,在拉力 N作用下的强度计算公式为()A . d =N/An fy B. a =N/A WfC. a =N/A W fy D. a =N/An f4 实腹式轴心构件应进行()A. 强度计算B.强度和长细比计算C. 强度,整体稳定和长细比计算D. 强度,整体稳定,局部稳定和长细比计算5. 轴心受拉构件的强度与稳定,应分别满足()A . a =N/An W f, a =N/An WB. ON/A W, ONA W;: fC. oNA 尊,oNAnfD. oNAn 尋,(NA w f6轴心受拉构件的公式N/ ( A) w中的为()A. o cr/f B. o cr/ 丫 F

20、C. o cr/fp D. o cr/fy7轴心受拉构件的整体稳定系数$与()等因素有关。A .构件截面类别,两端连接构造,长细比。B .构件截面类别,两个方向的长度,长细比。C.构件截面类别,计算长度系数,长细比。D .构件截面类别,钢号,长细比。8. 轴心受拉构件的整体稳定系数$是按()条件分类的。A .按截面形式不同分为 a、b、c、d四类。B .按截面板件宽厚比不同分为a、b、c、d四类。C.按截面长细比不同分为a、b、c、d四类。入0x=jx2 +27彳,根据稳定条D .按焊接与轧制不同加工方法分为a、b、c、d四类。9. 已知双肢格构式轴心压杆(缀条式)对虚轴的换算长细比件,对实轴

21、的长细比入y和入x的关系为()A .入y=入xB.入和入y无关C.10. 规定缀条柱的单肢长细比入1=o.7m/ (心ax为柱两主轴方向最大长细比),是为了()A .构造要求B.使两单肢能够共同工作C.保证整个柱的稳定D.避免单肢先于整个柱失稳11. 确定轴心受压实腹柱腹板和翼缘宽厚比限值的原则是()A .等厚度原则B.等刚度原则C.等强度原则D.等稳定原则12. 工字型轴心受压构件,翼缘的局部稳定条件为b1/t w (10+0.1入),其中入的含义为()fyA.构件最小长细比B.构件最大长细比C. 最大长细比与最小长细比的平均值D. 构件最大长细比,且不小于30,不大于100.、单选题1.

22、在梁的刚度计算中要用到()状态。A .承载力极限状态B.正常使用极限C.第四强度准则C.最小应力2. 计算梁的弯曲正应力时,要用到()的几何参数。A.毛截面B.有效截面C.净截面D.最小截面3.在钢结构梁的计算公式MxF当中,当X取大于1.0的数时表示()A.截面进入塑性阶段B.材料进入屈服阶段C.与材料强度有关D.截面仍在弹性阶段4.在计算梁的整体稳定公式A. 1.0旦.0.6C.1.05Mxwf中,xWnx当计算的大于)时,应用代替b。5. 设计时要求梁的抗弯强度,抗剪强度,局部承压强度和折算应力均不超过相应的()A.强度标准值旦.强度设计值C.最大强度值D.允许值6. 梁的支撑加劲肋设置

23、在()A.切应力最大区段B.有起重机轮压的部位C.有固定荷载的部位D.弯曲应力大的区段7. 工字型钢梁截面上腹板区段的切应力分布图为下图中的()A.分图a B.分图b C.分图c D.分图d8当匚max相等而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图所示梁的腹板局部稳定性临界应力最低的为()A.分图aB.分图b C.分图c D.分图d9在钢结构中,工字型梁翼缘板局部稳定的比值牛15. ;35 ,式中b为()B.受压翼缘板得全部宽度D.受压翼缘板得有效宽度A.受压翼缘板的外伸宽度1C.受压翼缘板得全部宽度的-310如图所示的简支梁,除界面放置和荷载作用位置不同外,其他条件均相同,则整体稳定 为()A.分图a最好

24、,分图d最差 旦.分图a最差,分图d最好C.分图b最差,分图c最好 D.分图b最好,分图c最差11.同一根简支梁中,作用四种不同的荷载时所出现的弯矩如图所示( 现整体失稳的是()A.分图a B.分图bC.分图c D.分图dM值相等),则最先出12.在计算梁的整体稳定性时,当判别式计算,则可取()A. 1.0B.0.6C.1.05 D.;11小于规范给定的数据时, 可认为其整体稳定不必613. 在计算工字型梁的抗弯强度时,若不考虑部分塑性发展时,梁的翼缘板外伸宽度比不大 于()A.13 23514. 为保证箱型截面梁翼缘的局部稳定,受压翼缘宽厚比$应不大于(t“ 235“k5旦.40、235C.

25、 15. 235 D.10 0.1 235)为最佳方案。15如图所示钢梁,因整体稳定要求,需在跨中设侧向支点,其位置以(A.分图a B.分图bC.分图c D.分图d191dn二概念解析当梁的抗剪强度验算不满足时,可采取哪些措施?答:应采取的措施是:增大腹板截面面积。增大腹板截面又分为两种思路: 增高腹板高度; 增大腹板厚度。增高腹板高度往往受刚度条件, 使用净空和构造要求限制, 因此最常用的 是增大腹板厚度。三.计算题1某工字钢工作平台简支梁如图所示,简支梁跨度1=6 m ,跨度中间没有侧向支撑。用128a,43I x =7110 cm , Wx=508 cm ;IxSx= 24.6 cm,腹

26、板厚度 tw=8.5mm。上翼缘受满跨均布荷载:一种永久荷载设计值qG=0.51kN/m ; 种可变荷载设计值qQ=8.4kN/m ;钢材为 Q235钢,平台梁的整体稳定可以得到保证。试验算该梁的强度和刚度。600P解:(1 )内力设计值。跨中最大弯矩为1 2 1 2MxqG qQ l0.51 8.4 6 =40.1kN /m8 8支座处的最大剪力为11VqG qQ l0.51 8.46 =26.73kN22x%40.1 10631.05 508 10(2 )强度验算。跨中最大弯曲正应力为2 2=75.2N /mm : f = 215N /mm支座处最大切应力为VSx26.73 10322-1

27、2.8N/mm ::f=215N/mmlxtw 24.6 10 8.5(3 )刚度验算。全部荷载标准值为qkqGqq十=0.51 8.4+1.21.4= 6.425kN/m可变荷载标准值为:qQU=6kN/myyG q在全部荷载标准值作用下挠度为max5qkl35 6.425 63 1091, i 154tl 384EI x 384 2.06 105 7110 104812400在可变荷载标准值作用下挠度为339- max5qQkl5 6 6 101, i 154tl 384 EIx 384 2.06 1057110 104868500梁满足刚度和强度要求。2. 简支梁跨度l=18m,跨中三分

28、点处各有一侧向支撑,如图4-11所示。采用焊接双轴对称工字形截面,梁上翼缘受满跨均布荷载 q,设计值q=20kN/m (包括自重),钢材为Q235钢。 验算此梁的整体稳定性。解:由于 匕工6000 =21.416所以要验算整体稳定性。b1280梁跨中最大弯矩为Mmax=1 ql2 = 120 182 =810kN m8 8梁的截面特性A =12 1.4 28 1.0 100=178.4cm2f210 汉1003 Ix = 1228江1.4 父50.7 + I12 丿=284860cm心鬻论曲宀.4 283 =512曲5122178.4=5.36cm=111.9cm双轴对称工字形截面的钢梁整体稳

29、系数为b= 1.450.60 282 0 282需进行修正, =1.071.070.876,计算梁的整体稳定性矶1.453如图所示的简支梁(自重不计),Q235钢,不考虑塑性发展,均布荷载设计值为 36kN/m 2,MxWx810 103 =167N /mm2 : f =215N/mm20.876 5542 103因此梁的整体稳定性能够得到保证。荷载分项系数为1.4,f=215N/mm 2 ,跨度中央设置一侧向支撑。问梁截面是否满足强度以及刚度要求,并判断是否要验算梁的整体稳定?(已知5qJ3250 l 384ElxE =2.06 105 N / mm2)1212解:(1)M ql 36 6

30、=162kN m8 8=26895cm4lx = 2 20 0.8 25.42 丄 0.6 5012匚max2.0 lxMx型堂1042卅25.8162 1062W,1042 103155.4N/mm f 215N /mm所以正应力满足要求。(2 )刚度验算均布荷载标准值qk =kN /m1.4255qkl35 36 600031. :17 - 384Elx - 1.4 384 2.06 105 26895 1076 T_ 250所以刚度满足要求。(3 )整体稳定性计算 有整体稳定性判别式 上二3000 = 15 : 16b 200所以不必进行整体稳定性验算。 故该梁的强度、刚度及整体稳定均满

31、足要求。、单选题1不需计算疲劳的工字形截面压弯构件,当受压翼缘的自由外伸宽度与其厚度之比13 t时,其强度计算公式中,塑性发展系数Yx 取()A 1.2 B 1.15 C 1.05 D 1.02.弯矩作用在实轴平面内的双肢格构式压弯柱应进行(A. 强度、弯矩作用平面内稳定性、弯矩作用平面外的稳定性B. 弯矩作用平面内稳定性、弯矩作用平面外的稳定性)、刚度和缀材的计算。C. 弯矩作用平面内稳定性、弯矩作用平面外稳定性D. 强度、弯矩作用平面内稳定性、单肢稳定性3. 两端铰接、单轴对称的 T形截面压弯构件,弯矩作用在截面对称轴平面并使翼缘受压。可用下面公式()进行计算。NI.-:Ax:mxM- f

32、N1Wx 1 0.877lI Nex 丿NII.cp AyLtxM xbW1xNIll.AmxMxNNexYx2W4x 1-1.25 丄iv.xAmxM xW 1-x、 Nex 丿Al、II、III B.II、III、IVC、II、IV D.I、III、IV4. 钢结构压弯构件的设计一般应进行的计算内容包括()。A. 强度、弯矩作用平面内的整体稳定性、局部稳定、变形B. 弯矩作用平面内的整体稳定性、局部稳定、变形、长细比C. 强度弯矩作用平面内及平面外的整体稳定性、局部稳定、变形D. 强度弯矩作用平面内及平面外的整体稳定性、局部稳定、长细比5. 两根几何尺寸完全相同的压弯构件,一根端弯矩使之产

33、生反向曲率,一根钢号产生同向曲率,贝y前者的稳定性比后者()A好 B.差C.无法确定D.相同6实腹式偏心受压构件按-=wnf计算强度,它代表的截面应力分布为图中的A.分图aB.分图b C.分图c D.分图d7如图所示T形截面拉弯构件强度计算的最不利点为()A.截面上边缘1点B.截面下边缘2点C.截面中和轴处3点D.可能是1点,也可能是2点tjt8当最大应力构件其他条件均相同的情况下,图中腹板局部稳定临界应力最低的是()A.分图C.分图cD.分图db 19某双轴对称截面的压弯构件承受如图所示不同工况的弯矩作用,图中所示的弯矩大小均相等,仅考虑弯矩作用平面内稳定性时,其轴向受压承载力最大的情况为(

34、D.分图dC.分图cA.分图aB.分图b二计算题1验算如图所示压弯杆在弯矩作用平面内、平面外的稳定性(假设构件三分点处有侧向支撑,即ly=2m )。钢材为Q235BF。已知截面几何特性24A 二 20cm , yi = 4.4cm, I x 二 346.8cm。2解:1弯矩作用平面内稳定A = 1 8 1 12 =20 = 0.002mixIx =4.16cm,Wx=78.82卅,仏 丄=40.3cm3 ay1y2截面对x轴的截面类型为b类,由,x0 = 600 =144杳表得x =0.329Ex1.82 1.2 0.002 78.5 62二 2ea二2 206 10321.1 144= 9kN220 10-178.2kN杳表得,伙=1.0, x1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