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江西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突出,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制定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为了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7号),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方案。方案基准期为2007年、实施期为2008-2015年。第一部分 江西气候变化的现状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 近百年来的观测事实表明,全球变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省的气候变化趋势与世界和全国基本一致。为应对气候变化,多年来我省致力于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江西气候变化
2、的观测事实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我省气候也发生了明显变化,观测事实表现为:温度上升趋势明显。1961年到2007年,全省年平均气温上升了0.60。1984年以来升温趋势更明显,到2007年24年间年平均气温上升了0.74,其中2007年全省年平均气温达到了19.2,为近50年来最高,比上世纪70年代年平均值上升了1.3。全省年平均最高气温呈微弱上升趋势,年平均最低气温上升趋势显著。冬季变暖的趋势更明显,冬季平均气温上升了1.3,近20年来暖冬出现频繁。全省年无霜期平均延长15.3天。降水量呈略增多趋势。1961年到2007年,全省年降水量增加了108毫米,但年降水日数则减少了5.9天。1
3、997以来降水日数明显减少,年降水日数平均每年减少了4.1天,强降水事件增加。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增多。一是极端高温事件和极端低温事件呈多发趋势,1997年到2007年高温热浪次数增加了3次;2008年1-2月全省遭受了历史罕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过程,冻雨范围广、持续时间长,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二是旱涝灾害呈增多趋势,强降水事件发生频率和强度增大,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增长,旱涝风险显著增大。三是台风影响加重,2005年9月的“泰利”台风是近30年来对我省造成影响最严重的台风之一。二、江西气候变化趋势 基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江西省气候中心预测结果表明:我省未来
4、的气候变暖趋势将进一步加剧。一是与2000年相比,2020年全省年平均气温将升高0.62(南部)-0.64(北部)之间,2050年将升高约1.6,升温率自南向北增大。二是与2000年相比,2020年全省年降水量将增加1.9%-2.8%,2050年全省年降水量增加约5.4%,呈南多北少趋势。三是未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将加大、强度增强。预计全省高温热浪事件明显增多,其中鄱阳湖地区更加严重;低温冷害事件也将增多,强度更强。全省降水时空分布将更不均匀,降水集中度进一步增强,暴雨、洪涝发生更为频繁、强度更大;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增长,干旱的发生频率、强度、影响范围增大。 三、温室气体排放现状 按照
5、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的测算,2007年全省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22134.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主要温室气体排放源包括:化石燃料燃烧排放二氧化碳 15210.3万吨,占排放总量的68.7%;工业生产过程排放温室气体4721.9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占排放总量的21.3%;农业甲烷排放85.4万吨,折合179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占排放总量8.1%;固体废弃物和废水处理排放甲烷19.5万吨,折合409.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占1.9%。扣除全省当年森林碳汇总量324.3万吨二氧化碳,实际排放总量为2181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人均4.99吨。预计到2015年单位GDP能耗将有所下降,但由于以化石燃料为
6、主的能源结构难以有效改善,工业化、城镇化还将不断推进,要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和人均排放量“双下降”任务相当艰巨。四、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和成就 (一)调整经济结构,推进技术进步。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不断提升发展理念,完善产业政策,转变发展方式,经济总量和发展质量跨上新台阶。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87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550025亿元;三次产业的比例由423820调整为164517319。第一产业比重显著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发生了积极变化,房地产业蓬勃发展,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机械、信息、电子等高技术、高附加值的行业迅速壮大,支撑作用日益明显;电信、旅游、信息服
7、务等行业取得长足发展。这些产业结构的变化,大大增强了经济发展中的节能效益。(二)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省能源消费总量由1995年的23917万吨标准煤增长到2007年的50538万吨标准煤,但同期万元GDP能耗由204吨标准煤下降到092吨标准煤。着力改善能源结构,加大水电开发力度,积极推广农村户用沼气,2007年,全省水电装机达到362万千瓦,农村沼气户用达到134万户。着力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实施江西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控制“两高一资”产业发展,突出抓好工业、交通、建筑三大领域和钢铁、有色、煤炭、电力、化工等重点行业节能减排工程;组织开展 “节能减排全民
8、行动”,提高公共节能意识。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效减少了能源领域的温室气体排放。(三)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 坚持不懈推进植树造林和国土整治,森林覆盖率从1983年的33%提高到2007年的605%。从1983年开始实施山江湖工程,大力开展飞播造林、流域治理、水土保持、移民扶贫,全省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9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37%。从2006年开始实施“生态立省、绿色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绿色生态江西建设工程。到2007年,全省各类自然保护区134个,受保护面积92566平方公里。上述工程的实施,有效提高了林业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四)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政策法规制定。 积极实
9、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法规。在生态保护和建设方面,出台了江西省鄱阳湖湿地保护条例、江西省森林条例、关于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林业生态建设的决议、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关于加强东江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决定、江西省森林防火条例等;在促进资源能源合理利用方面,出台了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办法、江西省促进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发展条例、关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资源节约的若干意见、加强政府机构节约资源工作的实施意见等。这些政策性文件为增强我省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提供了保障。此外,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力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有效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
10、。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78年的1962下降到2007年的78,30年间通过计划生育少生了1200万人,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第二部分 气候变化对江西的影响与挑战 事实表明,气候变化已经并将继续对我省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产生影响,与此同时,加快发展仍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面临的主要任务,现有发展模式和能源消费结构无法在短期内得到根本改善,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给我省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带来严峻挑战。一、气候变化对江西的影响 (一)对农业的影响。 一是导致农业生产不稳定性增加。倒春寒造成早稻烂种烂秧,寒露风提前出现,影响晚稻结实率。温度升高还将导致农作物生长发育速度加
11、快、生育期缩短。二是可能导致我省水稻为主的种植业和以果业为主的经济作物的种植制度和品种发生改变,增加作物对环境变化适应性风险。三是农业生产条件发生变化,水旱灾害频率增加,以及其他不可预见的灾害出现等,对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生产成本和投资等将提出新的要求。四是可能导致多种生物发生变异,特别是一些新的危害植物病虫害和动物疫病的发生。(二)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一是导致森林系统不稳定性增加。由于气温上升,植被带北移,使乡土树种等林种失去原来的生长环境,引起森林结构和布局调整,从而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气候变暖导致森林群落适宜分布范围改变,从而打破原有的森林格局,破坏森林生物群落,进而威胁到生物多样性
12、的安全。二是可能导致野生动植物种类多样性逐步降低,部分种类可能灭绝;随着繁衍栖息、越冬地环境变化,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些野生动物种群落可能迁徙离开我省原居地。三是暖冬会降低害虫的越冬死亡率,将加剧林业有害生物的危害与威胁。四是高温干旱和强雷电天气增多,可能使森林火灾发生更加频繁,火灾损失增大。(三)对水资源的影响。 一是年降水量增加,降雨日数减少,导致极端降水事件增多,地表径流加大,洪涝灾害频率增加,对水资源和水库安全带来不利影响。二是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凸显。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幅度大,年内分配也不均匀,来水与需水在时间上、地域上不协调,加之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较低,
13、各类工程设施的供水能力不足,存在着来水和用水不同步、水热不同期、洪旱灾情并存且出现频繁等问题,工程性缺水较为严重。 (四)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一是导致湿地水位和径流量的变化,引起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时空格局的调整。二是导致湿地生态系统与大气间的碳循环,影响温室气体的排放。三是导致湿地功能退化,候鸟栖息、觅食、繁殖过程和其他动植物种群、群落受到严重影响;鄱阳湖区土地沙化有加大趋势,气候变化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造成不利影响。(五)对疾病防治的影响。 一是可能导致心脑血管病、消化呼吸道病、中暑、意外伤害等疾病严重程度和范围增加。二是可能导致传染病病原体变异、病媒生物孳生扩散、多种传染病的流行病学
14、特征发生改变。三是可能导致病毒性肝炎、霍乱、细菌性痢疾、登革热、脑炎、流行性出血热、钩体病、血吸虫病、禽流感等传染病在我省传播和流行。(六)对基础设施运行的影响。 一是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导致供电、供水、供气系统受损,交通运营受阻。二是极端高温天气导致电力负荷剧增,影响电网正常运行。三是由强降水引发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导致公路、铁路、桥梁等设施受损。四是大雾天气直接导致机场关闭和高速公路封闭,严重影响人流物流通畅。二、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挑战 (一)对现有发展模式提出了挑战。 我省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加快发展是长期面临的重大任务。目前,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资源综
15、合利用率还有待提高,能源消耗较大;“两高一资”产业占有较大比重,产业层次较低、集聚度不高、产业链不长,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给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带来了压力,对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出了挑战。(二)对改善能源结构和革新能源技术提出了挑战。 我省能源消费以煤为主,占到能源消费总量的759%,并且近几年所占比例有所扩大,结构单一。能源开采、供应与转换输配技术、工业生产技术和其他能源终端使用技术较差,能源利用效率较低,全省平均能源效率仅为6438。以煤为主的能源资源和消费结构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难以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从产业结构看,全省正在加快钢铁、有色金属冶炼、硅、氟
16、化工等耗能产业发展,将加大对环境的压力。从消费热点看,居民对空调、汽车等高能耗耐用消费品的需求不断增长,给电力能源供应带来压力。受基础设施条件、产业发展程度和实际需求制约,调整能源结构存在一定困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又面临着技术和资金上的困境,使得在降低单位能源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方面面临巨大困难。(三)对农业生产持续发展提出了长期的挑战。我省是农业气象灾害重发地区,农业生产受气候变化影响大。如何在气候变化的情况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善生产条件,转变生产方式,完善农业疫病防治体系,有效控制植物病虫害和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确保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对提高农业领域适应气候变化和抵御气象灾害能力
17、提出了长期的挑战。(四)对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提出了艰巨的挑战。我省森林结构较为单一,生态公益林面积所占比例较少,尤其是2008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使全省森林遭遇严重破坏,削弱了森林的碳汇功能,再加上我省林业病虫害防治体系和山林火灾应急体系尚不健全,对我省森林资源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提出了艰巨挑战。(五)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出了现实的挑战。 在气候变化的情况下,如何兼顾当前与长远、防洪与抗旱,建立调控有力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加强流域综合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统筹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确保鄱阳湖流域防洪安全、饮水安全和粮食生产用水安全;在发挥河流功能的
18、同时,切实保护好河湖生态系统,以增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对进一步做好水利工作提出现实的挑战。(六)对鄱阳湖湿地生态保护和修复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鄱阳湖湿地被喻为“长江下游气候之肾”,对于维护长江下游生态环境协调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气候变化,加上人口迅速增加和城市、工业、农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致使鄱阳湖湿地水质污染加剧、生物资源被过度利用,湿地生态环境面临较大压力。鄱阳湖越冬栖息的候鸟种群略有减少,湖区沙化土地面积有加大趋势。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七)对救援应急响应能力提出了重大挑战。 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近年来
19、我省极端气候事件、气象次生衍生灾害如暴雨、山洪、干旱、冰冻、森林火灾等呈现加重趋势。政府部门开展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发布、应急响应、抗灾救灾、灾后恢复重建等工作面临更大的困难和压力,对救援队伍建设、救援物资储备和调运等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提出了重大挑战。第三部分 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主要目标 我省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妥善应对气候变化,事关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我们将本着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的态度,认真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生态立省、绿色
20、发展”战略,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以保障经济发展为核心,以节约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为重点,以科学技术进步为支撑,不断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减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生产生活的影响,促进低碳和生态经济发展,为保护全球和我国气候环境做出新的贡献。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可持续发展。 按照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立足江西省情,转变发展方式,突出重点领域,采取有效措施,着力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二)坚持减缓与适应并重。 强化能源节约和结构优化,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加强生态保护工程
21、和防灾、减灾等重大基础工程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切实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三)坚持多项政策并用。 将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财政税收、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产业准入、生态补偿和价格调控等政策有机结合起来、协调运用,充分发挥政策导向、约束和激励作用。(四)坚持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并行。 大力发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节能新技术,引进碳吸收技术和气候适应性技术;严格控制高耗能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提高清洁发展水平。(五)坚持积极参与、广泛合作。 在不违背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加强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国内外合作,积极引进吸收成熟的经验、方法、技术和资金,提高我省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六)坚持统筹兼
22、顾、协调推进。 把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任务和措施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统筹考虑,统一部署,整体推进,确保各项目标落到实处。三、主要目标 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体目标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成效明显,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不断提高,公众的气候变化意识不断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机构和体制不断完善。到2015年,力争实现以下主要目标:(一)温室气体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依法实施节能管理的力度,加快节能技术开发、示范和推广,充分发挥以市场为基础的节能新机制,提高全社会的节能意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努力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到2015年,全省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由2007年的092吨标准煤下降
23、到072吨标准煤,降低20%以上。严格执行冶金、建材、化工等行业的产业政策,落实行业准入条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氧化亚氮排放治理。到2015年,力争使工业生产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稳定在2007年的水平上。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调整能源结构。到2015年,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在我省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10%以上。积极调整种植结构,推广低排放、高产水稻品种和半旱式栽培等技术,加强对畜禽废渣及污水无害化处理,加大沼气利用力度,努力控制甲烷排放增长速度。加大林业生态建设,继续实施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生态公益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等工程和政策措施,在确保2010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3的
24、同时,进一步改善森林质量,增强生态功能,力争到2015年,实现碳汇比2007年增加10%。(二)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明显增强。 采取加强农田基本建设、调整种植制度、选育抗逆品种、开发生物技术、普及推广使用设施栽培和科学灌溉技术等适应性措施,提高农业对灾害性天气的适应能力。到2015年全省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提高到90%。加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野生动植物保护和生态保护重点工程建设,建立重要生态功能区,维护生物多样性,使全省90%的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到2015年,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比例达到9%,森林公园面积达5%以上。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水资源,建立较
25、为完善的防洪减灾和水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增强水资源系统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到2015年,主要河流重点河段和鄱阳湖重点圩堤达到规划确定的防洪标准,基本建立山洪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体系,全面完成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水功能区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重点地区和城市水质性缺水状况得到有效缓解,农村生活用水条件大大改善,农田抗旱能力得到提高。加大水土保持力度,采取多种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土壤侵蚀区、退化土地恢复和崩岗治理,减少土壤碳储量损失。到2015年,治理水土流失区面积75万公顷、崩岗2万处。(三)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水平不断提升。 加强气候变化领域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能力建设,提高对气候变化的监测、预估能力,增
26、强应对气候变化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到2015年,我省应对气候变化的研究和自主创新能力、生态环保的整体科技研发水平和决策能力有显著提高,为有效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加强国内国际技术合作,大力推广适应性技术。到2015年,力争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开发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节能和清洁能源技术应用水平大幅提高,农业、林业、渔业等适应技术广泛推广,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四)公众意识与管理能力进一步提高。 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基本普及气候变化方面的相关知识,提高社会公众对气候变化的科学认识,增强公众防范气候灾害的意识和能力,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完善多部门参
27、与的决策协调机制,建立政府、企业、公众广泛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机制,在编制重大规划、制定相关产业政策、项目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因素。到2015年,建立并形成与未来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相适应的、高效的政策法规体系和管理制度。第四部分 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 积极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把应对气候变化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结合起来,在致力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切实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促进全省和谐发展、绿色崛起。一、改善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 (一)有序发展水电。 充分利用并合理开发水力资源,统筹流域开发,重点推进
28、峡江、伦潭、山口岩、泰和水电梯级开发,新建洪屏抽水蓄能电站;因地制宜开发小水电资源,继续推进农村水电电气化县和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到2015年全省水电装机容量达到400万千瓦。(二)促进火电技术进步。 大力实施“上大压小”工程,加快建设新昌电厂、井冈山电厂、贵溪电厂、景德镇电厂、九江电厂、萍乡电厂“上大压小”工程,全面淘汰125万千瓦小火电机组,大力发展单机60万千瓦以上超(超)临界机组、大型联合循环机组等高效、洁净发电技术;发展热电联产、热电冷联产和热电煤气多联供技术;加强电网建设,采用先进的输、变、配电技术和设备,降低输、变、配电损耗。(三)积极推进核能、风能、太阳能开发利用,推广使用天
29、然气。 加快发展核电,开工建设江西彭泽核电厂一期工程2100万千瓦压水反应堆机组;重点开发鄱阳湖地区风能资源,建设长岭、老爷庙、大岭等风电场,建成20万千瓦的风电装机;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太阳能,大力推广户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和城市太阳能路灯,建设2个集中式太阳能发电项目;加快引天然气入赣步伐,建设川气东送江西支线工程、西气东输二线江西境内干线,覆盖全省设区城市和沿线县级城市供气网络,形成清洁、高效的城市燃气供应体系。(四)加快推进生物质能利用。 在鄱阳湖平原、赣抚平原、吉泰盆地等粮食主产区,大力推广秸秆发电,建成吉安、鄱阳、万载、新干四个生物质发电场,总装机约8万千瓦;在猪、牛生产大县建设规
30、模化养殖场沼气利用工程;合理开发建设燃料乙醇工程;大力推广种植光皮树、东京野茉莉等生物质能源树种;在农村地区大力推广沼气和农林废弃物气化技术,提高生活用能的燃气比例。二、加快结构调整,发展循环经济 (一)严格控制高排放、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严格执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关于加强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准入管理的实施意见,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提高节能环保准入门槛,加快建立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有效控制新建高排放、高能耗、高污染项目,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应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优先发展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的低能耗的信息产业;大力
31、发展服务业,重点发展服务外包研发设计、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着力构建生态工业体系,重点扶持半导体发光材料、光伏等节能产业。(二)强化重点行业节能。 在钢铁和有色金属工业领域,大力推广先进冶炼、延压工艺技术和装备,利用余热、余压发电;在化工工业领域,采用先进节能工艺、新型催化剂和高效节能设备等措施;在水泥行业,大力推广新型干法和余热发电技术,淘汰机立窑、湿法窑等落后生产工艺;在建筑行业,积极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以及优质环保节能的绝热隔音材料、防水材料和密封材料;在交通运输行业,鼓励发展小排量、经济型轿车,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快电气化铁路建设;在商业和民用领域,推广高效节能家用及办公电器
32、,认真贯彻落实民用建筑节能条例。(三)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 按照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利用模式,全面改造工业制造、矿业开发等方面的流程工艺,大力推广清洁生产,着力推进废旧资源及工业废渣、废水、废气再利用,到2015年,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45%。提高城市废弃物、垃圾等资源的综合利用,从源头上减少废弃物、垃圾产生量。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采用垃圾填埋气体燃烧发电,提高对填埋场产生的可燃气体的收集利用水平,减少垃圾填埋场的甲烷排放量。进一步推广散装水泥、鼓励水泥掺废渣,积极开展建筑垃圾与废品的回收和利用,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推广煤矸石制砖。三、建设绿色生态工程,提升碳汇功能 (一)推
33、进林业工程建设。 大力实施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积极推进环鄱阳湖和“五河”防护林工程、铁路公路沿线绿色通道工程、东江源防护林工程建设;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形成“植绿、护绿、爱绿、兴绿”的社会风尚,提高种植成活率;加强森林抚育和改造,大力营造人工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提高生态公益林质量,增强森林涵养水源功能;因地制宜开展生物质能源林基地建设,增强森林碳储存和土地吸收能力;抓好沙化土地监测工作,加快沙化土地治理步伐。(二)加强湿地资源恢复。 巩固退田还湖、退牧还草、还泽、还滩成果,实施鄱阳湖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建立湿地自然恢复区,完善引水设施体系,实施水位和水文周期调节,恢复湿地植被;治理乱
34、堵堰、乱栽树、乱排污,严禁一切破坏湿地的行为。加强柘林湖、仙女湖、上犹江、万安、洪门等重点库区湿地保护,实施小型湖泊、山塘、港汊、农田、溪流湿地保护工程,禁止建设项目非法侵占。加强人工湿地建设,加快湿地动态监测体系和基础数据平台建设,合理开发城市河段、湖泊湿地,建成12个国家级湿地公园。(三)加强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 加强自然保护区、自然遗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保护力度,严格落实各项保护措施,规范开发行为,禁止人为破坏;全面实行天然阔叶林禁伐;加强野生动植物和古树名木保护,搞好野生动植物本底资源调查和古树名木普查建档工作;选育和种植耐寒、耐旱、抗病能力强的树种,提高森林植物在
35、气候适应和迁移过程中的竞争和能力。开发和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技术,特别是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等相关技术,建成种质资源库和濒危野生动物繁育中心,降低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四)健全森林灾害防控体系。 加强森林防火应急体系建设,着力构建森林防火应急平台,完善县、乡专业森林消防队伍、航空护林站和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强化重点防火区林火自动远程监控,加强森林防火阻隔系统建设,切实提高森林火灾的预警、预报、监测、扑救和评估能力。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控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综合监测系统,加强森林病虫害监测预警,加强危险性有害生物的检疫检验、风险评估和除害处理等工
36、作,防止外来有害物种入侵,提高林业工作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到2015年,全省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3以下,无公害防治率达到82%,测报准确率达到86%,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98%。(五)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与生态自我修复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与发展农村经济相结合,积极推进国家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工程、国家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南方崩岗治理工程、面源污染防治、清洁小流域等重点工程建设。强化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坚决制止损坏水土保持设施,从源头上遏制新的人为水土流失产生。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增强应对能力 (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病险水库除险
37、加固,实施灌区续建配套,完善干渠、支渠、斗渠系统,着力搞好田间工程建设。在鄱阳湖平原和吉泰盆地等粮食主产区,加强老旧排灌泵站更新改造,完善灌排体系;在丘陵地区,狠抓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建设田间灌排工程、小型灌区、非灌区抗旱水源工程。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加快山区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设。(二)调整农业结构和种植制度。 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合理统筹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种植,促进优势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形成环鄱阳湖优质稻、赣北“双低”油菜、赣南生态果业、赣西木本油料等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大力发展大棚蔬菜、水果和温棚养鱼等设施农业,力争在精细农业方面有所突破,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调
38、整种植制度,发展多熟制,提高复种指数。(三)加强农业新技术研究与推广。 大力开展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培育品质好、适应性广、产量高的优良动植物新品种;有计划地培育和选用抗旱、抗涝、抗高温、抗冻害、抗病虫害等抗逆品种;大力实施“种子工程”、“畜禽水产良种工程”,在适宜地区,推广改良品种。加强农业新技术示范基地建设,大力开展光合作用、生物固氮、病虫害防治、抗御逆境等方面研究,力争适应性技术研究开发有重大进展。完善农业科技支撑体系,提高推广农业应用新技术的能力。(四)加强动、植物保护。 建立健全农业有害生物预警和动物疫病防控机制,重点加强对有害生物的入侵、植物迁徙性病虫害、动物传染性疾病、因环境变化产
39、生的变异性病害、人畜共患病等监控和防治。(五)减少农业温室气体排放。 选育低排放的高产水稻品种,推广水稻半旱栽培技术、秸秆还田和少(免)耕等耕作方式,增加农田土壤碳贮存,有效降低稻田甲烷排放强度。实施沃土工程和测土配方施肥工程,科学施用化肥,引导增施有机肥,全面提升地力,减少农田氧化亚氮排放。规范规模化养殖,加强畜禽废渣及污水无害化处理,大力推广“猪沼果(渔、蔬)”模式,提高沼气的利用率;禁止沼气产生企业向大气中直接排放沼气。五、强化水资源保护,实现永续利用 (一)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 改变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错误观念,增强全社会节水意识,采取切实可行的综合措施,减少水资源的损失和浪费,
40、提高用水效益、效率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在工业生产中推广节水工艺与中水回用,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喷灌等节水技术,在生活中提倡使用节水设备;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再生利用水平。完善价格调控机制,建立用水价格级差制度;探索建立用水权交易市场,实现用水权有偿转让,引导水资源优化配置。(二)强化水利工程建设。 加强防洪体系建设,完善鄱阳湖第六个单项工程,达到20年一遇防洪标准,完成康山蓄滞洪区建设;加强“五河”重点河段和沿河城市防洪设施建设,重点城市达到100年一遇标准,提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在加强堤防和控制性工程建设的同时,积极退田还湖(河)、平垸行洪、疏浚河湖。加快鄱阳湖、峡江、浯溪口等水利枢纽工
41、程建设,提高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加强水源工程建设,合理调节和调度水资源,基本解决工程性缺水和季节性缺水问题。(三)加大水资源保护。 建立健全流域管理体制,强化综合管理和协调,加强鄱阳湖和“五河”的保护,开展省界、市界、县界水质监测,严格执行环境污染事故问责制度;严格实行排污许可证和总量控制制度,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全面关闭饮用水源一、二级保护区设置的排污口;加强入江、河、湖排污口的监督管理,新建、改建、扩建的入河排污口必须进行充分论证,严格审批;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妥善处理上下游关系,推进流域生态补偿试点;加强水环境监测网络与应急能力建设,提高对水污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六、
42、完善公共卫生体系,保障人民健康 (一)加强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影响研究。 突破传统公共卫生运行机制模式,加强卫生与气象等相关部门合作,加强气候影响污染物的生成和分布研究,建立大气污染对健康影响的监测网络,积累悬浮物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相关的基础数据;加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心脑血管病、意外伤害、中暑、呼吸道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影响研究;开展气候变化对疟疾、登革热、血吸虫等疾病传播媒介的变化研究,强化手足口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病原体产生环境及防控技术研究。(二)加强疾病防控体系建设。 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监测、监控网络,提高突发性传染病监测预报的准确性;加强和
43、完善疾病防控体系,完善健康危害预警系统、应急预案和干预措施,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医疗救治能力、防疫防病能力、心理应对能力;全面提高乡镇卫生院医疗和预防等六位一体能力,增强农村疾病防控能力,有效控制传染性疾病的蔓延;加强基层医卫人员培训工作,切实提高救护水平,到2015年,全省基层医护人员培训率达到95%。(三)提高公众自我保护能力。 普及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影响相关知识,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疫病防御的意识;广泛开展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文明城市、生态文明村等创建活动,倡导健康、环保、节约的绿色生活方式,改善公共机构和社区生活卫生环境;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等活动,切断相关疾病传播途径;加强对儿童、老人、
44、孕妇和敏感行业作业人群的保护,切实增强公众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 第五部分 应对气候变化的保障措施 大力健全应对气候变化的体制机制和决策协调机制,完善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法规体系,建立保障有力的投入机制和全社会广泛参与的行动机制,增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机构 应对气候变化涉及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省政府成立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研究解决全省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问题,制定相关政策措施。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实施我省减缓气候变化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各项工作。省政府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密切配合,形成应对气候变化的合力。充分发挥省气候变化监测评估中心的作用,开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婚礼化妆造型合同
- 2024大数据中心存储设备采购合同
- 2024年度分包合作协议书
- 中考状语课件教学课件
- 2024年度版权返租及授权使用协议
- 2024年国际皮毛市场交易合同
- 乡镇防汛抗旱救灾的应急预案(5篇)
- (2024版)洒水车团队租赁合同(2024版)
- 2024年度软件许可及技术支持服务合同
- 2024年度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合作协议
- 《西方经济学》-完整全套课件
- 中华律师协会 风险代理合同
- 锂离子电池储能电站热失控预警与防护研究进展
- RIGOL-DS1102CD数字示波器的使用方法课件
- 自闭儿童创业计划书
- 解决员工冲突和问题的方法
- 公共机构节能知识讲座
- 幼小衔接那些事儿
- 代人贷款免责协议
- 质子泵抑制剂用药参考汇总
-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四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