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知识要点_第1页
产业经济学知识要点_第2页
产业经济学知识要点_第3页
产业经济学知识要点_第4页
产业经济学知识要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总论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或系统(一)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 三次社会大分工之后,实际上已形成了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等产业部门。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分工进一步深化。表现为新兴产业部门不断出现和产业分工越来越细。马克思曾经从物质生产的角度阐明社会分工有三种形式:一般分工、特殊分工和个别分工。产业是一般分工和特殊分工的表现形式,一般分工是特殊分工的基础。 (三)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集合 产业应该具有以下某种同类属性或特征:第一,从需求角度来说,是指具有同类或相互密切竞争关系和替代关系的产品或服务;第二,从供应角度来说,是指具有类似生产

2、技术、生产过程、生产工艺等特征的物质生产活动或类似经济性质的服务活动。产业应该具有的活动是专指具有经济性质(即为一定的经济目标服务)的各项活动,不包括政治、社会等活动。同时,产业应该具有的经济活动是指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特征的所有经济活动,而不是某些经济活动或部门经济活动。 (三)产业是介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产业经济学是研究具有某些相同特征的经济组织集团的发展规律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及其发展 企业企业在产业经济学中的地位

3、:【1】.企业是产业分析和研究的出发点:产业简单地说就是具有某类共同特性的企业群或企业集合。不同企业所具有的某类共同特性就成了划分产业的基准。 【2】.企业行为本身就是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对象:同一产业内企业的数量和规模是划分不同市场结构的重要依据。而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下,处于不同地位的企业具有不同的市场行为,各个企业不同的市场行为又是决定其各自市场绩效的决定性因素。所有这些正是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企业在经济中的作用:1.企业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当今社会企业是整个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资料的生产者,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 2.企业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人类进步的主要力量:追逐利益

4、最大化的内在动机与优胜劣汰的外在竞争压力要求企业必须不断采用新技术和设备,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 3.企业是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企业是整个社会投资的主体,也是研究与开发的主体。 企业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1】 企业将成为我国产业发展的主体和突破口: 第一,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最终还要靠企业来完成; 第二,企业能否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创新,是产业能否不断发展的关键; 第三,企业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微观基础、国家优化资源配置的措施,如果没有企业的呼应,就不能落到实处; 第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自身

5、的努力; 第五,由于银行不良债权主要是企业经营不善或相互拖欠造成的,因此防范金融风险,企业也负有很大责任。【2】企业是产业结构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这一系统工程的中心环节。p92第四章 市 场一, 市场结构含义对市场内竞争程度及价格形成等产生战略性影响的市场组织的特征。基本类型1.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完全竞争也称为“纯粹竞争”,也就是说市场上不存在任何垄断因素。这种市场结构的特点是:(1)产业集中度很低。 (2)产品同一性很高。 (3)不存在任何进入与退出的壁垒。 (4)完备信息。2.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 完全垄断即只有一个买者或卖者的市场 。其市场结构的特点是:(1)产业的绝对集中度为100%

6、 。(2)没有替代产品 。(3)进入壁垒非常高。3.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 寡头垄断市场是指少数大企业控制着产业市场大部分产品的供给,它们具有较高的市场份额。这是一种介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以垄断因素为主同时又具有竞争因素的市场结构。它的主要特点是:(1)产业集中度高。 (2)产品基本同质或差别较大。 (3)进入和退出壁垒较高。 4.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垄断竞争是一种比较接近现实经济状况的市场结构,它介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且偏向完全竞争。它的主要特点是:(1)产业集中度较低。 (2)产品有差别。 (3)进入和退出壁垒较低。决定市场结构的因素:市场集中度:1.用于表示在特定产业或市场中,

7、卖者或买者具有怎样的相对的规模结构的指标。2.3.产品差异化程度:所谓产品差别化,是指企业在其提供给顾客的产品上,通过各种方法造成足以引发顾客偏好的特殊性,使顾客能够把它同其他竞争性企业提供的同类产品有效地区别开来,从而达到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目的。进入和退出壁垒。进入壁垒的两种定义:一是贝恩提出的,进入壁垒是“和潜在的进入者相比,市场中现有企业所享有的优势。这些优势是通过现有企业可以持久地维持高于竞争水平的价格而没有导致新企业的进入反映出来的”。二是施蒂格勒提出的,他认为进入壁垒是新厂商比老厂商多承担的成本。进入壁垒的构成因素:绝对成本优势 、规模经济 、产品差异化 、政策法律制

8、度 、阻止进入策略行为。退出壁垒定义:就是企业在退出某个行业市场时所遇到的阻碍。退出壁垒的构成因素:资产专用性和沉没成本、解雇费用、政策法律的限制。二市场行为:含义:指企业在市场上为实现其目标(如利润最大化、更高的市场占有率等)而采取的适应市场要求不断调整其行为的行为。企业在充分考虑市场的供求条件和与其他企业的关系的基础上,所采取的各种决策行为。包括:价格策略、产品与广告策略、研究开发、排挤竞争对手的行为、卡特尔、暗中默契行为。三市场绩效含义:在一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条件下市场运行的最终经济效果。第五章 竞 争 静态竞争:是指在寡头垄断市场上,各竞争参与人只竞争一次,同时作出决策且对各参与人

9、可能有的策略和相应的得益都完全了解的竞争模式。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企业(主要是大型集团化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为实现一定的战略目标而组建的松散企业联盟。战略联盟是一种企业间暂时的组织形式,所以又有人称之为虚拟组织或中间组织。战略联盟本身虽是企业为了合作、协同获得共同竞争优势而组建的,但这并不是说在联盟内部就没有相互之间的控制和竞争,甚至在联盟的运作过程中,有可能出现联盟内企业为了私利,对其他企业作出背叛的行为,从而损害了其他加盟企业和整个联盟的共同利益。第六章 演 变一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具有内在的联系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具有内在的联系。产业结构的高变换率会导致经济总量的高增长

10、率,而经济总量的高增长率也会导致产业结构的高变换率。二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1.从供给的角度来说,a.b.人口因素影响着劳动力的供给程度和人均资源拥有量以及可供给能力的程度。所以,依据一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和水平,保持适当的人口增长率,提高人口素质,对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合理化有着重要的影响。c.科技进步是推动一国产业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一国的产业结构表现为一定的生产技术结构,生产技术结构的进步与变动都会引起产业结构的相应变动,一旦技术发生变革,产业结构将会发生与之相适应的改变。技术水平的不同决定了比较劳动生产率的不同,技术进步又引起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产业结构转换的动力来自比较生产率的差异

11、,它表现为生产要素从比较生产率低的部门向比较生产率高的生产部门转移;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升级主要取决于部门之间生产率增长速率的差异。 d.资金供应状况资金供应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一方面包括资金的充裕程度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另一方面包括资金在不同产业部门的投向偏好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可以说,资金供应总量和资金供应结构的变化是产业结构改变的直接原因。 2.需求因素 a.消费需求,消费需求变动与人口数量、人均收入水平、经济发展周期、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需求变化一是需求总量的增长,二是需求结构的变化。需求总量与结构变化都会引起相应产业部门的扩张或缩小,也会引起新产业部门的产

12、生和旧产业部门的衰落。 1.人口的增加和人均收入水平的变化。v 一般地说,人口愈多,消费需求的绝对量就愈大。v 人均收入水平的变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也是巨大的。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必然促使需求总量的增长;需求总量的变化又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化。2.个人消费结构。v 个人消费结构不仅直接影响着最终产品的生产结构和生产规模,而且间接地影响中间产品的需求,进而影响中间产品的产业结构。 v 多层次的消费需求结构将会带动多层次的产业结构的递进升级。 b.投资需求投资是企业扩大再生产和产业扩张的重要条件之一。资金向不同产业方向投入所形成投资配置量的比例就是投资结构。不同方向的投资是改变已有产业结构的直接原因

13、。 3.国际贸易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a) 社会分工打破国家界限,导致了国与国在资源、产品、技术、劳务等方面的交换,即国际贸易。 b) 国际贸易是通过本国产品出口刺激本国需求增长和外国产品的进口以增加国内供给来影响本国产业结构的。 c) 进出口贸易有利于各国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获得比较利益。 4.国际投资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a) 国际投资也是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国际投资包括本国资本的流出即本国企业在外国的投资以及外国资本的流入即外国企业在本国的投资。 b) 对外投资会导致本国产业的对外转移,外国投资则促使国外产业的对内转移。这两方面都会引起国内产业结构的变化。 第七章 关 联

14、一、产业关联的涵义 产业关联是指产业间以各种投入品和产出品为连接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二)产业间联系方式的类型 l 单向联系与多向联系;l 顺向联系和逆向联系;l 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三、投入产出的涵义a.投入产出的“投入”,是指产品生产所消耗的原材料、燃料、动力、固定资产折旧和劳动力。b.“产出”是指产品生产出来后所分配的去向、流向,即使用方向和数量,又叫流量,例如用于生产消费、生活消费和积累。 第八章 优 化(一)产业结构优化的涵义 a) 产业结构优化是指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的过程。 b) 产业结构优化过程就是通过政府的有关产业政策调整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实现资

15、源优化配置与再配置,来推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二)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内容1.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容包括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产业结构优化的对象、产业结构优化的措施或手段、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等等。2.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就是要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最终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1.供给结构的优化。v 供给结构是指在一定价格条件下作为生产要素的资本、劳动力、技术、自然资源等在国民经济各产业间的可以供应的比例,以及以这种供给关系为联结纽带的产业关联关系。v 供给结构包括资本(资金)结构、作为供应因素的投资结构、劳动力供给结构、技术供给结构,以及资源禀赋、自然条件和资源供应结构等。 v 产

16、业结构优化就是要对这些因素进行结构性调整。2.需求结构的优化。 v 需求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收入水平条件下政府、企业、家庭或个人所能承担的对各产业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比例,以及以这种需求为联结纽带的产业关联关系。v 需求结构包括政府(公共)需求结构、企业需求结构、家庭需求结构或个人需求结构,以及以上各种需求的比例;它也包括中间(产品)需求结构、最终产品需求结构,以及中间产品需求与最终产品需求的比例;还包括作为需求因素的投资结构、消费结构,以及投资与消费的比例等。 v 产业结构优化也要对这些因素进行结构性调整。3.4.产业结构效应含义;是指产业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效果,即对经济增长发挥着一种特殊的

17、作用。(一)产业的关联效应产业的关联效应就是指一个产业的生产、产值、技术等方面的变化通过它的前向关联关系和后向关联关系对其他产业部门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二)产业的扩散效应 扩散效应是指某些产业部门在各个历史间歇的增长中,“不合比例增长”的作用对其他关联产业产生的影响。(三)产业结构优化的机理就是通过四步过程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1.调整影响产业结构的决定因素。 调整产业结构的决定因素就是要调整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也就是要调整投入结构和产出结构,其中包括调整国际贸易结构和国际投资结构,从而改变产业结构2.产业结构得到优化。 产业结构优化既是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

18、产业结构优化的结果一方面是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另一方面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3.产业结构效应发挥作用。产业结构效应是指产业结构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产业结构的优化必然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的作用。4.国民经济得到持续快速发展。国民经济在产业结构效应的积极作用下取得比正常增长速度快得多的增长。 产业结构高度化(一)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涵义 产业结构高度化主要是指产业结构从低水平状态向高水平状态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根据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二)创新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影响 所谓创新,按照熊彼特的观点,是指引入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以提高社会潜在的产出能力。具体表现

19、为三个方面:创造出新的商品和服务;在既定的劳动力和资金的情况下,提高原有商品和服务的产出数量;具有一种扩散效应的功能,这种扩散效应能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创新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既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 1.创新对产业结构的直接影响。 不论哪一种方式,创新都将引起生产要素在产业部门之间的转移,导致不同部门的扩张或收缩,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有序发展。 2.创新对产业结构的间接影响。 创新对产业结构变化的间接影响也有两种方式:一是创新通过对生产要素相对收益的影响而间接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化。二是创新通过对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的改变而间接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化。 衡量产业优势地位主要有三种标准:一是附加价值高低,附加

20、价值高的产业就是占有优势地位的产业;二是产业产值,产值比重大的产业就是优势产业;三是产业关联效应,受原材料供应影响较大的产业如果后向关联效应大就说明它是具有优势地位的产业,受最终需求影响较大的产业如果前向关联效应大就说明它是具有优势地位的产业。 主导产业的实现形式 从世界各国的实践来看,主导产业的实现形式无非如下两种:1.市场自发调节。 采取这种形式的国家认为,市场竞争和供求关系足以促进具有竞争能力的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也可以通过市场供求和价格机制来实现,没有必要制定产业规划和为对某些主导产业进行扶持而制定产业政策。同时认为,政府对选择主导产业的认识不如市场力量更有权威性。 2.政府积

21、极干预。 采取这种方式的国家通过制定产业政策,选择主导产业和确定产业发展序列,不断促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概念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是指产业与产业之间协调能力的加强和关联水平的提高,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产业结构合理化就是要促进产业结构的动态均衡和产业素质的提高。(四)地区产业结构的涵义地区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按照一定划分标准划分的经济区域内产业与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 地区产业结构的特点 地区产业结构也可以说是资源有效配置的经济结构与空间结构的结合。地区产业结构往往各具特色,不能自成体系。一般来说,地区产业结构具有以下特点:1.地区产业结构中往往并不具备一国国民

22、经济的所有部门。2.地区产业结构中一般都具有若干个在全国具有专业化分工优势的产业部门。3.各地区比较优势不同,专业化部门各异,产业结构往往存在明显差异。4.地区产业结构之间互补性、依存性较强。三、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影响地区产业结构的主要因素是地区性的特殊条件,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地区要素禀赋。地区生产要素的特殊性决定了地区产业结构与其他地区产业结构的不同。2.需求结构导向。需求结构是产业结构演进的推动力。3.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地区间的经济联系越紧密,产业的结构效应就越能发挥作用。 4.生产的地区集中度。生产的地区集中度是指一个国家某产业产品在某地区的生产规模在全国中的比重。 除以上

23、因素外,地区的政治法律环境、经济政策环境、交通条件、历史文化背景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地区产业结构。这些因素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共同决定了地区产业结构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同时也构成了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基础和途径。 第九章 布 局产业布局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各部门、各环节在地域上的动态组合分布,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运动规律的具体表现。产业布局理论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生存空间的扩展,以及生产活动的内容和生产空间拓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产业布局条件产业布局条件是指产业布局时的外部环境。它包括多种因素,既包括物质化的硬环境,也包括非物质化的软环境。 产业布局特点第一,各个产业由于自身的技术经济要求不

24、同,而在布局上呈现出不同特征。第二,各地区根据自身条件,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形成不同的产业结构,形成各具特色的多种产业的地域组合。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一、地理位置因素二、自然因素三、人口因素四、社会经济因素五、科学技术因素地理位置因素地理位置是对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经常有影响的因素,它能加速或延缓地区经济的发展。因为地理位置不仅关系到自然条件,而且还关系到交通、信息和一系列社会经济条件。(一)地理位置对第一产业布局的重要影响第一产业,主要是农业,由于受到光、热、水、土等条件的严格限制。因此,在地球上,处于什么样的地理位置,就决定了该地区第一产业的发展方向。同时,农业生产也受当地运输条件以及相应的市

25、场供求制约。地理位置反映地区多种生产条件,地理位置的优越与否,即表现在这些方面的差异上。(二)地理位置对第二、第三产业布局的直接影响世界上许多地方的产业并非都分布在能源基地、矿产和其他原料地,而是分布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的地方,如综合运输枢纽、海港、铁路沿线等,多为不同规模的加工中心,并汇集众多的第三产业部门。地理位置还可以直接影响到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顺序,那些交通方便、距离经济发展中心较近的地区资源,因其经济价值较大,总是首先得到开发。 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包括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两个方面。自然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包括未经人类改造、利用的原始自然环境,还包括经过人类改造利用后的自然环

26、境。自然资源是指自然条件中被人利用的部分。自然因素是产业布局形成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 (一)自然资源对第一产业的决定性影响由于第一产业的劳动对象直接来自大自然,各种自然资源的分布,也就是相应的第一产业分布的地区。同时,各种农作物、不同种类的树木、禾草等的生存环境不同,对自然条件的要求也各有不同,所以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直接制约着第一产业的布局。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与生物资源共同综合作用,决定大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布。(二)自然资源对第二、第三产业布局的间接影响自然因素对第二、第三产业布局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第一产业发挥作用的。自然资源对第二产业的影响主要有重工业中的采掘业、材料工业、重型机械,

27、以及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和食品工业,它们多分布在工业自然资源或农业自然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另外,工厂厂址的地形、面积、工业用水等也离不开自然条件,有些地区还深受这些条件的限制。自然因素对第三产业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对旅游业的作用上。 (三)自然资源直接影响到产业布局的大格局 由于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对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等方面具有直接、间接的影响,在市场经济与竞争的条件下,产业活动势必首先向最优的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分布区集中,形成一定规模各具特色的专业化生产部门,进而完成产业劳动地域分工的大格局。 (四)自然条件各要素对产业布局的影响稳固的地质基础是制造业、建筑业发展的前提。平原区利于大规模现代化

28、耕作、灌溉,有开阔的场地供制造业、建筑业使用和发展各种运输线路,是最优的产业布局场地。山区、丘陵多地势起伏,影响对内、对外的经济联系,不宜发展保鲜的果品和耗原、燃料多的制造业。盆地地区,空气流通差,不宜发展冶金、化工等工业。气候除对农业影响最大外,对水利枢纽、航海航空、露天采矿、飞机制造以及旅游业等影响很大。水不仅影响农业布局,还可以直接用作工业原料,内河航运、海洋航运则直接使用水的浮力。动、植物的分布也决定了某些产业的布局。 人口因素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这两方面的属性对产业布局都有深刻的影响。(一)作为生产者的人对产业布局的影响人口数量对市场规模和资源开发程度有较大影响。人口质量或人口

29、素质也对产业布局产生重大影响。(二)作为消费者的人对产业布局的影响人口的消费状况对产业布局也有明显的影响。各个地区人口数量、民族构成和消费水平的差异,要求产业布局与人口的消费特点、消费数量相适应。 社会经济因素影响产业布局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有历史基础、市场条件、国家的政策、法律、宏观调控、国际政治条件、价格与税收等。(一)历史基础产业布局具有历史继承性,已经形成的社会经济基础对再进行产业布局具有重大影响。在进行产业布局时,就要根据具体情况,充分利用积极因素,改变其不利的方面,使产业布局合理化。 (二)市场条件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已成为影响产业布局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的条件。因此,产业布局时,

30、必须首先通过市场调查、预测,了解市场需求状况,以便合理布局。同时,还要根据市场行情的变化趋势,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从而改变产业布局,以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 (三)国家的政策、法律和宏观调控1.正确的政策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合理布局,反之,则会对经济的发展带来消极后2.法律对产业布局有相当的影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产业布局,主要受市场需求控制,比较注重效益,但往往具有较大的盲目性,造成产业布局的波动性和趋同化。 (四)国内、国际政治条件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国内、国际政治环境,一个政局不稳、动荡不安的国家,其经济很难获得发展,当然也就谈不上合理的产业布局。(五)价格与税收条

31、件1.价格对产业布局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国家的价格政策、产品地区差价及产品可比价格等方面2.税收也对产业布局产生重要作用。 科学技术因素科学技术是构成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重要条件之一。(一)自然资源利用的深度和广度对产业布局的影响技术进步不断地拓展人们利用自然资源的深度和广度,使自然资源获得新的经济意义。(二)产业结构对产业布局的影响技术进步不断地改变着产业结构,特别是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往往伴随着一系列新的产业部门的诞生。 地区性产业布局(一)地区性产业布局的依据1.自然环境上有一定的类似性和关联性。2.经济发展与布局现状有相似性和互补性。3.拥有实力雄厚的经济中心。

32、1.传统社会的产业布局。 传统社会的产业布局问题实质上是农业布局问题。2.工业化初期的地区性产业布局。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地区,产业结构由落后的农业逐步向现代化工业为主的工业化结构转变,工业以原料指数较高的劳动密集型初级产品的生产为主,大多趋向布局在劳动力丰富的原材料产区。 县域经济基本发展模式: 1工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 2专业市场发展为先导的发展模式; 3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模式;县域经济区域协调、平衡发展对策:1中西部县域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同时积极开展循环经济;2积极把握国家宏观调控机遇,积极探索省县乡管理体制改革途径;3壮大民营经济,发展产业集群,加强区域创新能力培养;4将小城镇建设与发展

33、特色产业有机结合。第十章 产 业 政 策含义:是一个国家的中央或地区政府为了其全局和长远利益而主动干预产业活动的各种政策的总和。产业政策在多数情况下都需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才能付诸实施,也就是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经常充当实现产业政策目标的基本工具,它们之间是相互交叉、不可截然分离的。产业政策的本质是一种政府行为,是一种非市场性质的经济调控手段,是政府管理经济的基本工具。制定和推行产业政策是政府经济职能的重要实现形式。产业政策的作用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 实现超常规发展,缩短赶超时间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实现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趋利避害,保障国家

34、的经济安全产业政策的局限性就促进产业发展的目标而言,产业政策并非对任何产业都具有同等的作用 ;产业政策本身并非是万能的魔杖,片面夸大产业政策作用是不可取的 ;产业政策的实施是需要一定的成本和代价的 ;产业政策作为政府行为,也存在失败的可能性 。产业政策的分类a根据功能定位的不同,产业政策可分为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产业布局政策和产业技术政策。 b 根据政策的对象领域的不同,产业政策还可以分为农业政策、能源政策、对外贸易政策、金融政策、环保政策、中小企业政策。 c根据政策目标的不同,还可以对产业政策进行细分,如产业结构政策就可以细分为战略产业扶植政策、衰退产业调整政策、新兴技术产业化政策

35、。产业政策评估含义:是指在全面掌握信息的前提下,依据特定的标准,对某项产业政策实施的影响、效果进行度量、分析和评价。产业政策评估的意义:a产业政策评估是客观、公正地评价产业政策效果的基本途径。b产业政策评估是及时纠正产业政策偏差、合理调整产业政策目标和手段的前提条件。 c产业政策评估是产业政策走向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必由之路。 产业政策评估的原则和一般标准a福利经济学原则是否符合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福利 。b生产力标准 否有利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c综合效益标准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综合收益,或者等量的投入获得更大收益。 d国际竞争力标准是否有利于增强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福利经济学原则:最大多数

36、人的最大福利1“帕累托最优状态”虽是一种抽象的理论,但可以作为产业政策评估的重要原则。当一项产业政策的实施使得大部分人受益,而使小部分人利益受损时,如果能够采取配套措施,对受损者的利益予以补偿,只要这一补偿明显低于受益者的福利量,那么社会福利总量仍可得到增加,并更加接近帕累托最优状态。也就可以断定该项产业政策是可取的。2长期以来,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一直是福利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大量产业政策的实践证明,在公平与效率关系中,“效率”通常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不断提高“效率”,才能为实现“公平”奠定可靠的物质基础。以公平为由限制追求效率的政策,往往会导致低效现象的蔓延,并最终使“公平”总是与低效、贫

37、困为伍。而成功的产业政策则通常是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并以增进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福利为宗旨的。 3根据福利经济学的观点,产业政策作为公共意志的产物,应当努力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福利。是否符合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福利,应当作为衡量产业政策成败优劣的重要尺度。换句话说,有助于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福利的产业政策就是成功的政策;相反,背离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福利原则的产业政策肯定是失败的政策。生产力标准1各国的产业政策虽然多种多样,但它们的共同目标都与“提高生产力水平”密切相关。无论各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如何不同,也无论各国的历史文化差异多大,生产力水平高低都可以成为统一的衡量标准。2是否有利于生产力水

38、平的提高,理所当然可以充当衡量产业政策优劣与成败的标准。3生产力的内核是科学技术,但科学技术的发达同人类福利的增长并不总是成正比例关系的。对生产力标准应当附加伦理尺度。综合效益标准一项产业政策的实施,既有经济效益,也有社会效益、政治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既有直接效益,也有间接效益;既有正效益,也有负效益;既有短期效益,也有长期效益。因此,在进行产业政策评估时,我们需要全盘考虑各种效益因素,只有这样才可以避免评估的片面和失真。这就是建立“综合效益标准”的主要根据。综合效益标准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政策评估框架,其方法是通过对实施某一政策所涉及的各种“成本”和“收益”进行全面的综合性比较分析,最后以政策总

39、成本和政策总收益的比率,来判别该项产业政策效果的优劣。 综合效益标准提示我们,成功的产业政策应该是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综合收益,或者等量的投入获得更大收益的政策。忽视环境和资源代价,片面追求产值增长的传统观念显然是不符合“综合效益标准”的。发展中国家应当努力避免那种为片面追求产值而不惜发展高能耗、高污染、低技术含量小型企业的产业政策,因为它在生态环境效益和综合效益维度上是负值。国际竞争力标准1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显著的今天,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增强已成为各国产业政策的核心目标。因此,是否有利于增强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必将成为各国在21世纪衡量产业政策成败得失的重要尺度。2产业政

40、策的决策者必须高度重视这一新趋势。只有更加自觉地从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角度出发去统筹安排整个产业政策体系,才能在战略上站稳脚跟,才不致于在21世纪的较量中失利。 3产业国际竞争力标准要求我们在制定产业政策时,不仅要注重对民族工业的保护和扶植,而且要充分考虑本国的资源禀赋,通过有选择地扩大对国际市场的参与,来发挥本国的比较优势,通过增强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来实现公众福利的最大化。政策类型(一)产业组织政策的概念界定a所谓产业组织政策,是指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效果,由政府制定的干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调节企业间关系的公共政策。b产业组织政策是市场经济实践的产物,其产生的依据在于:市场力量本身并不能自

41、发地避免过度竞争,也不能防止大规模企业凭借其垄断地位,采用共谋、卡特尔和价格歧视等不正当手段来获取高额利润、抑制竞争。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有必要以立法形式制定市场规则、规范企业的市场行为,从而提高市场效果。 (二)产业组织政策的分类a从政策取向看,各国已有的产业组织政策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鼓励竞争、限制垄断的竞争促进政策(即反垄断、反托拉斯和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政策),它着眼于维持正常的市场秩序;另一类是鼓励专业化和规模经济的产业合理化政策,它着眼于限制过度竞争的作用。这两类政策虽然取向不同,但它们都有法律依据,且在法理上是相容的。b从政策对象看,产业组织政策可分为市场结构控制政策和市场行为控制政

42、策两大类。前者是从市场结构方面禁止或限制垄断的政策,如降低市场进入壁垒,控制市场集中度等;后者是从市场行为角度控制各种妨碍竞争和不公正交易行为的发生。 产业合理化政策,是旨在促进规模经济形成、改善产业组织结构、建立大批量生产方式和增加产业利润、实现产业振兴的基本政策。产业结构政策的涵义 a所谓产业结构政策,是指政府制定的通过影响与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来促进经济增长的产业政策。b在技术不断进步基础上的产业结构高度化是贯穿现代经济增长全过程的一条主线。 从具体内容看,产业结构政策通常包括:幼小产业保护政策 ,主导产业选择政策 ,战略产业扶植政策 ,衰退产业调整政策产业结构政策的重要性:1.在工

43、业化过程中,产业结构转换的能力、速度与效率,是一国经济发展态势的内在制约要素。自由放任的市场机制极易在产业结构转换过程中造成大量的资源闲置与浪费,无法自动实现产业资源的最优配置。这就要求政府以产业结构政策为手段,去弥补市场失灵的不足。 2.产业结构政策集中体现着政府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干预能力与效率。其优劣,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国经济的兴衰成败。3.在整个产业政策体系中,产业结构政策始终占有中心和主导地位。战略产业是指能够在未来成为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的新兴产业。它首先是一种新兴产业,但并非所有新兴产业都可以成为战略产业。要成为战略产业就必须具备三大基本特征:一是能够迅速有效地吸收创新成果,并获得与

44、新技术相关联的新的生产函数;二是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可望获得持续的高速增长;三是同其他产业的关联系数较大,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在制定和实施战略产业扶植政策时,务必重视防止出现两类失误:1.战略产业的选择失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并密切关注高新技术领域的前沿动态,根据最新信息从核心技术、核心产品的层面,及时对战略产业的定位进行反馈式修正,尽量避免全局性的选择失误。 2.效益低下、资源浪费的失误。国际经验表明,政府为扶植战略产业所作的投入,并不总是同其收益成正比,它往往伴随着一定程度的效益低下与资源浪费。避免这类失误的主要对策是:减少违背经济理性和效率原则的行政干预;尽可能

45、发挥企业的活力与研究开发的自主性;发挥市场机制在政府资源投入中的调节功能;发挥专业机构对公共资金使用的指导、监督、咨询和评估作用。衰退产业调整政策的主要措施1.加速设备折旧。通过制定和实施衰退产业设备的报废量、报废时间表,采取促进折旧的特别税制,对因设备报废而产生的损失提供部分补偿等政策措施,来加速其设备折旧。 2.市场保护、援助。通过限制竞争品进口剧增对衰退产业实施一定的保护,。政府还可以通过价格补贴和参与采购、促销活动,对衰退产业实施援助。但这类措施不宜长期采用,否则容易引发消极后果。3.促进转产。政府可以通过立法指定某个衰退产业部门减少或停止生产某些产品,协助其选择适宜的转产方向,提供转

46、产所需的设备贷款,发放转产补贴等措施,加速其产业转换过程。4.技术与经营支持。政府通过协调专利与技术推广部门的工作,对衰退产业转产的目标领域提供及时的技术和经营上的指导、咨询与援助。这对衰退产业的调整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5.转岗培训。即利用政府所掌握的公共教育与培训设施,对不适应转产后新岗位技术要求的职工提供培训服务。经验证明,随着新兴产业对员工素质要求的提高,绝大多数转岗职工都需要接受转岗培训。而企业本身的培训设施和培训能力往往又不足以自立。总之,为了减少衰退产业调整引起的社会经济震荡,政府有必要建立完善的社会化援助体系。 产业布局政策a一般指政府机构根据产业的经济技术特性、国情国力状况和各

47、类地区的综合条件,对若干重要产业的空间分布进行科学引导和合理调整的意图及其相关措施。b产业布局政策的特点: 1.从产业布局政策的内容上看,主要包括地区发展重点的选择和产业集中发展战略的制定。2.从产业布局政策的目标来看,产业布局政策往往与特定的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相关联。 3.从产业布局政策的实施手段上看,产业布局政策主要是规划性的,同时也包括一定意义上的政府直接干预。产业技术政策,是指国家对产业技术发展实施指导、选择、促进与控制的政策的总和。它以产业技术为直接的政策对象,是保障产业技术适度和有效发展的重要手段。中小企业的地位与作用实践证明,各国中小企业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的功能:(1)创造就业机会

48、,提高就业率。(2)满足人们日益复杂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提高生活质量。(3)作为大企业垄断的制约力量,促进市场竞争。(4)加快技术创新与技术扩散,推动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高级化。(5)缓解经济危机的冲击,为经济结构调整提供宽松的外围环境。(6)扩大税基、税源,增加财政收入。7)充当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国民经济的活力。(8)促进农村发展与进步,缩小城乡差别,扩大农村市场,缓解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 产 业 规 制产业规制是政府或社会为实现某些社会经济目标而对市场经济中的经济主体作出的各种直接的和间接的具有法律约束力或准法律约束力的限制、约束、规范,以及由此引出的政府或社会为督促产业经济主体活动符合

49、这些限制、约束、规范而采取的行动和措施。简要地说,产业规制是政府或社会对产业经济主体及其行为的规制。(M)a依照规制实施的主体的不同,产业规制包含政府规制、社会规制和行业自律规制。b政府规制是政府为实现某些社会经济目标而对经济主体作出的各种直接的法律约束力的限制、规范,以及由此引出的政府为督促经济主体行为符合这些限制、约束、规范而采取的行动和措施。c社会规制是指与政府规制相对独立,对经济主体作出的各种直接和间接的准法律的限制、规范,以及由此引出的社会为促进经济主体行为符合这些限制、规范而采取的行动和措施。d行业自律规制又可称之为行业管理,它界于政府规制和社会规制之间,主要是指行业协会对本行业企业的规划、协调,因而是一种具有综合性的自组织规制。 所谓政府主导产业规制,就是指在企业、市场、政府三者关系中政府既调节市场,同时也直接引导企业,并将侧重点放在后者上的一种产业规制模式。(一)民间主导产业经济的主要特征 1.比较强调自由企业制度。市场经济自由的重点落在企业自由上,企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拥有比较完整、充分的权利,通常是在企业目标的框架内,由企业自行决定生产什么、生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