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让我忧 ——谈新课程背景下音乐教学的几点反思_第1页
喜让我忧 ——谈新课程背景下音乐教学的几点反思_第2页
喜让我忧 ——谈新课程背景下音乐教学的几点反思_第3页
喜让我忧 ——谈新课程背景下音乐教学的几点反思_第4页
喜让我忧 ——谈新课程背景下音乐教学的几点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上一页 1 下一页附件下载: (已下载0次) 让我欢喜让我忧 谈新课程背景下音乐教学的几点反思摘要:随着音乐新课程的持续实施,近几年很多的音乐教学者将很多新的教学行为带入课堂当中,让看课的人表面上觉得形式多样、课堂丰富、课堂气氛活跃。可实际学生真正掌握的跟音乐相关的知识又有多少呢?音乐的本质去了哪里?真是“让我欢喜让我忧”,本文将针对近几年的一些公开教学课出现的问题展开分析,喜在哪里,忧在何处,我们将怎样去面对问题,改善问题。关键词:音乐 形式 本质随着音乐教育发展,音乐新课程的持续实施,新课程理念持续深入人心,新的教学行为、方式、手段持续涌现,给音乐课堂教学带来勃勃生机景象。比如平时外出听

2、的 “公开课”“展示课”“优质课”“研讨课”,他们的音乐课堂精彩粉呈,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但静下心来,认真思索,便发现,在貌似丰富多彩、热闹非凡的外表下,很多音乐课堂上冲斥着越来越多的非音乐活动,偏离主题音乐,真是“让我欢喜让我忧”,回顾那些课堂“音乐本质去哪儿?学生真正学到了音乐吗?一、喜于增强自主学习 忧于变成自由学习自主学习就是自由学习吗?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唱喜欢的内容,想学习哪部分就学习哪部分,的确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它赋予了学生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力,尊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爱好,是对学生主体的高度注重。不过象我爱我的家乡这样的抒情歌曲,用这种自由学习的方式是否合适呢?而且凭自己的喜好去学

3、习歌曲,那不喜欢的部分怎么办?不喜欢就不学吗?学生真能理解歌曲的真实内涵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设计多种多样,灵活多变的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学会学习,在自主活动舞台上获得水平。但是,当新的学习内容还没有成为学生产生强烈学习欲望的“诱因”、学生还没有对学习内容产生欲罢不能的内驱力时,这样做的结果又会是怎样的呢?自主学习的确需要宽松的教学氛围,但为了学生去自主,教师让出“平等中的首席”,甚至不去组织学生学习,退出教学的舞台,成为一个旁观者,这实质上是把自主学习异化成了放任自流。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把握“自主”与“交流”、“放开”与“放任”的界限。自主学习是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

4、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学习的动力是直接推动学生实行学习的一种内驱力,在这种动力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由学习过程和内容直接引起的兴趣。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成分,也就是求知欲,求知欲带有追求真理的情绪色彩,往往能使人达到乐此不疲的地步。二、喜于强调合作教学 忧于过程流于形式新课程强调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与交流,给音乐教学带来了清新的空气,师生间、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变得更加频繁了。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音乐老师把构建新的学习方式理解成外在的东西,即把注重的焦点放在学生的具体表现形式上,认为把音

5、乐课堂弄得热闹起来,让学生更多地合作、讨论、交流、就是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例如, 在当前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常常会出现一种所谓的“合作”教学:音乐教师先提出一个问题,然后马上分组,让学生展开“激烈”讨论。随之,学生你一言我一语,“象征性”的展开“合作”。两分钟后,学生还没有进入真正的“合作”状态,教师就宣布“合作”已经结束,然后请各小组的代表“小结”发言。这种“合作”,其实是一种典型的形式主义。合作的真正意义和作用并未达到。既浪费了教学时间,又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此外,有的“合作问题”其实并不难,学生“个人”完全能够独立地解决,音乐教师却偏偏把它拿到课堂上让学生实行所谓的“合作”探究

6、。更有甚者,当有领导或其他教师听课时,音乐教师常常带着“公开课”般的微笑,例行公事地巡回走走;或到学习小组里瞧一瞧,看一看;或与某学习小组作作秀,实行一番“深刻”讨论。而在平时无人听课时,却把学生的“合作”当作教师教学中的一种自我“小憩”;当学生实行合作学习时,音乐教师无所事事地在一旁等待或观望。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主要在于部分音乐教师仅仅从形式上接受了新课程的理念,而没有真正把握“转变学习方式”的实质。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注重合作学习的实际效用,要真正深入到合作小组中间去,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并循序渐进地教给学生合作的方法、手段和途径。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学会

7、”音乐,不如让学生“会学”音乐。这样的教学,才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三、喜于注重学科综合 忧于忽视音乐特色现代音乐教学改革中,强调音乐学科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人文精神在音乐教育中的体现。所以教学中音乐与相关学科的综合发展、渗透、互补是十分必要的。但这种综合一定要慎重,稍不注意就会产生喧宾夺主的现象,成为生硬和机械的学科内容叠加的“杂科”。例如,在春晓一课的教学中,某教师的教学设计如下:1、自由讨论春天在哪里?2、诗朗诵春晓,并有感情的学着古人的样子吟诵此诗歌。3、欣赏美术作品春、春色等。4、画自己心中的春天。5、用自己的语言赞美心中的春天。6、最后齐唱春晓。这节课确实有其闪

8、光点,该教师在课中积极溶入了相关学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体现了音乐人文学科的属性,加深了学生对春天的理解。但在这堂音乐课中,其音乐学习部分仅体现在春晓的演唱上,使这堂看似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音乐课变成了不伦不类的综合课。学科间的融合无可厚非,但一定要融合有度,否则就成了简单相加的“杂烩课”;学科综合更要融合有质,否则就会消亡了音乐学科的本质与特性。以音乐为主体,不仅符合音乐学科的性质和特点,而且有利于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那种完全撇开音乐课的特点,将音乐课上成“四不象”的倾向虽然貌似综合,实则是舍本逐末的综合与伪综合。四、喜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忧于淡化教师学科特长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

9、以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点而极大地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但某些音乐教师据次此就认为多媒体是万能的,因而在音乐课堂上过多地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在使用的“度”上出现了偏差:伴奏有伴奏带,范唱用现成的CD,讲解有课件,整堂音乐课不见老师弹琴,不闻老师唱歌,音乐教师沦落为一个设备操作员。难怪有老师说:“现在音乐老师好下岗了,是个老师就能上音乐课,不就是放点音乐,唱两句嘛”音乐教师除了教师职业劳动特点所具有的共性外,还有其个性的一面,即情感性、创造性和示范性的特点。曹理老师曾经说过:“教师在教育劳动中使用的工具,除了教材、教学设备等辅助工具外,主

10、要是教师必须充分运用自身的特长能力、专业技能技巧、道德品质、情感意志等,作为对学生进行教学与教育活动的工具和特殊手段。”过于频繁地使用各种音乐设备,容易使教师之间缺乏有深度的交流,缺乏情感上的沟通。五、喜于重视拓展环节 忧于造成音乐流失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音乐教学中出现了轰轰烈烈的“拓展热”现象。曾几何时,我们的音乐课是封闭的,学生围着教师转,教师围者教材转。而如今,音乐课堂“活”起来了,教学可以超越时空,教材可以为我所用,资源似乎从来没有如此丰富过,一时间,“拓展”成为一个点击率极高的关键词。公开课自不必说,“拓展”往往令听课者眼前一亮,好声一片;就是家常课,也时常让学生上天入地,忙得不亦乐乎

11、是的,音乐教学应该拓展。正如新课标所说:“要注重跨越领域的学习,拓展音乐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音乐综合运用能力。”课堂中好的拓展也许就是这节课的生命线!但是,所有的拓展都有效吗?例如,在一节题为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音乐公开课上,行至尾声,教师做了这样一个拓展:先观看了大量破坏森林、草原及水土流失现象,然后要求学生回家后“调查目前草原破坏状况”,“分析乱砍乱伐、污染可能带来的影响”。此拓展中哪里看到“音乐”的影子?拓展的成果主要是对环境破坏现状的了解和对调查这种方式的掌握,而在音乐方面的收获,却少之又少,微之甚微;就算有也是次要的,导致音乐教学或浮肿变形,或不如歧途造成了音乐的流失。这是我对新课程背景下音乐教学的几点反思,在音乐课改这股春风中,每一位音乐教师都应在实践中处理好发展与继承的关系。多一些踏实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