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学精品课件:乳岩_第1页
中医外科学精品课件:乳岩_第2页
中医外科学精品课件:乳岩_第3页
中医外科学精品课件:乳岩_第4页
中医外科学精品课件:乳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九节 乳岩,乳岩是发生在乳房部的恶性肿瘤。相当于西医的乳腺癌。 其临床特点是乳房肿块,质地坚硬,凹凸不平,边界不清,推之不移,按之不痛,或乳窍溢血,晚期溃烂则凸如泛莲或菜花,总不外乎六淫侵袭,肝脾气郁,冲任不和,脏腑功能失调,以致气滞、血瘀、痰凝、邪毒结于乳络而成。 (1)忧思郁怒,七情内伤,则肝脾气逆。肝郁则气血瘀滞,脾伤则痰浊内生,痰瘀互结,经络阻塞,结滞于乳房而成。 (2)肝肾不足,冲任失调,脏腑及乳房的气血失和,气滞、痰凝、血瘀互结而发病。 (3)六淫邪毒乘虚入侵,与痰、瘀互结,蕴阻于乳络而成。 (4)肝肾阴虚,阴虚则火旺,火旺则灼津炼痰,痰毒瘀血互结乳房而成。 (5)手术或放疗、化

2、疗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会耗伤气血,或影响脏腑功能而导致痰浊瘀血内生。若正气亏虚,或邪毒炽盛,四处旁窜,可产生多种变证,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多见于4060岁女性男性少见。 体检发现或偶然自己发现乳房内有无痛性肿块,边界不清,质地坚硬,表面不光滑,不易推动,常与皮肤粘连而呈现酒窝征,个别可伴乳头血性或水样溢液。 后期随着肿块逐新增大,可产生不同程度疼痛,皮肤可呈橘皮样改变;乳头内缩或抬高。 晚期,乳房肿块色红高突,溃烂后疮口边缘不整齐,中央凹陷似岩穴,有时外翻似菜花,时渗紫红血水,疼痛明显,诊断,图,本病经手术和或放疗、化疗后,仍有可能出现各种变证。 本病属恶性肿瘤,预后不良,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

3、辅助检查 (1)钼靶x线摄片可见致密的肿块阴影,范围比实际触诊要小,形状不规则,边缘呈现毛刺状,密度不均匀,可有细小成堆的钙化点,常伴血管影增多增粗,乳头回缩,乳房皮肤增厚或凹陷。 (2)B超检查可见实质性占位病变,形状不规则,边缘不齐,光点不均匀,血流丰富。 (3)病理切片检查可作为确诊的依据,诊断,乳癖好发于2545岁女性。月经前乳房疼痛、胀大明显,有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状或片块状肿块,边界不清,质地柔韧,肿块和皮肤不粘连,常见双侧乳房发病,鉴别诊断,乳核多见于2025岁的女性,乳房肿块形如丸卵,质地坚实,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活动度好,病程进展缓慢,乳痨好发于2040岁女性,乳房肿块有1个或

4、数个,初期肿块质地中等,边界不清,可与皮肤粘连,肿块成脓时变软,溃破后形成瘘管,经久不愈,治疗,宜中西医结合综台治疗,辨证论治,内治,外治,肝郁痰凝证 冲任失调证 正虚毒炽证 气血两亏证 脾胃虚弱证 气阴两虚证 邪毒旁窜证,其他疗法,手术、内分泌、 中成药,1)加强防癌知识宣传,推广和普及乳房自我检查方法。 (2)重视乳腺癌高危人群的定期检查。 (3)积极治疗乳腺良性疾病。 (4)患病后要乐观开朗,积极配合治疗,定期复查。 (5)谨慎使用激素替代疗法及有关保健食品和用品,预防与调护,证候:情志抑郁,或性情急躁,胸闷胁胀,或伴经前乳房作胀,或少腹作胀;乳房部肿块皮色不变,质硬而边界不清;苔薄,脉

5、弦。 治发:疏肝解郁,化痰散结。 方药:神效瓜蒌散合开郁散加减,肝郁痰凝证,证候:月经紊乱,素有经前期乳房胀痛;或婚后未育,或有多次流产史;乳房结块坚硬,或术后患者伴对侧乳房多枚片块质软;舌质淡,苔薄,脉弦细。 治法:调摄冲任,理气散结。 方药:二仙汤合开郁散加减,冲任失调证,证候:乳房肿块扩大,溃后愈坚,渗流血水,不痛或剧痛;精神委靡,面色晦暗或苍白,纳食量少,心悸失眠;舌质紫或有瘀斑,苔黄,脉弱无力。 治法:调补气血,清热解毒。 方药:八珍汤加减。酌加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石见穿、露蜂房,正虚毒炽证,证候:多见于晚期或手术、或放疗、或化疗后,形体消瘦,面色萎黄或晄白,头晕目眩,神倦乏力,少气

6、懒言,术后切口色黑或流脓,日久不愈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补益气血,养心安神。 方药:香贝养荣汤加减,气血两亏证,证候:手术或放疗、或化疗后,神疲肢软,食欲不振,恶心欲呕,肢肿倦怠;舌质淡,苔薄白或腻,脉细。 治法:健脾和胃。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若见口腔黏膜糜烂、牙龈出血等症者,治宜清养胃阴,方用益胃汤加减,脾胃虚弱证,证候:多见于手术、放疗、或化疗后,形体消瘦,短气自汗或潮热盗汗,口干欲饮,纳谷不馨,夜寐易醒;舌红少苔,脉细或细数。 治法:益气健脾,养阴清热。 方药:四君子汤合知柏地黄汤加减,气阴两虚证,证候:多见于晚期或手术、放疗、或化疗后,形体消瘦,神疲乏力。局部或对侧乳房皮

7、肤结节,质硬不移;或骨髂持续疼痛,如针扎锥刺,行动不便;或胸痛,咳嗽,痰中带血或咯血;或鼓胀,面目俱黄,胁痛腹胀,纳少呕恶,溲赤便结;或头痛,呕吐,神昏目糊,抽搐,甚者昏迷。 治法:扶正祛邪,化浊解毒。 方药:随证选用调元肾气丸加减;六味地黄汤合百台固金汤加减;茵陈蒿汤合归芍六君汤加减;羚羊钩藤饮加减。常加半枝莲、蛇舌草、蛇六谷、龙葵、干蟾皮等,邪毒旁窜证,适用于有手术禁忌,或已有远处转移而不适宜手术者。初起用阿魏消痞膏外贴;溃后用海浮散、红油膏外敷;坏死组织脱落后,改用生肌散、生肌玉红膏外敷,外治,手术治疗、化疗、放疗:手术仍是本病治疗的首选方法,多采用改良根治术。 内分泌治疗:近年在本病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