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四川省成都市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四川省成都市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四川省成都市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四川省成都市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28分)1. ( 2分)中国的创新发展战略使科技领域不断取得新成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智能机器人只能通过声音信号控制B. 北斗卫星导航是通过光纤传递信息C. 无人自动驾驶汽车行驶不需要消耗能量D. 用5G手机上网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解答】解:A、智能机器人具备形形色色的内部信息传感器和外部信息传感器,如视觉、听觉、触觉、嗅觉。除具有感受器外,它还有效应器,作为作用于周围环境的手段,故A错误;B我国自行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定位、导航和通信等功能,它传递信息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 B错误;C无人自动驾驶汽车行驶也

2、需要消耗能量,故C错误;D 5G手机上网属于移动电话,所以它传递信息是通过电磁波来实现的,故D正确。故选:Do2. (2分)如图所示,将手机充电器插入家庭电路插座中,即可为手机充电。充电器为手机充电时的输出电压约为()A. 1.5VB. 5VC. 110VD. 220V【解答】 解:充电器为手机充电时的输出电压较小,在5V左右。故选:B。3. ( 2分)如图所示为音叉共鸣实验: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用橡皮锤敲击其中一个音叉,另一个未被敲击的音叉也会发出声音。此现象可以说明()11A. 声音能够传递能量B. 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C. 声音传播不需要时间D. 物体不振动也可产生声音【解答】解:A、一个

3、音叉被敲击发声时,另一个没有被敲击的音叉也会跟着振动发声,即两音叉产生了共鸣现象,此现象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A正确;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该实验中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故B错误;C声音的传播有一定的速度,因此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故C错误;D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此实验不能证明物体不振动也可产生声音,故D错误。故选:A。4. ( 2分)关于原子核和核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核是由电子、质子和中子组成B. 核能的使用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C. 现有核电站利用核裂变释放的能量来发电D. 氢弹爆炸时的链式反应是可控的【解答】解: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故A错

4、误;B核能的使用会对人类产生危害,如核辐射、核泄漏等危害很大,故B错误;C现有核电站是利用可控制的核裂变释放的能量来发电,故C正确;D氢弹爆炸是核聚变的结果,核聚变是不可控的,故D错误。故选:Co5. ( 2分)如图是汽车四冲程发动机的一个冲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冲程是做功冲程B. 该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 这种汽车对环境没有污染D. 此发动机的效率可达 90%【解答】解:AB图中两个气门都关闭,火花塞点火,活塞向下运动,所以该冲程是做功冲程,其能量转化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 A正确,B错误;C该汽车的燃料是汽油,排放的尾气会污染空气,故C错误;D汽油机的效率在 20%- 3

5、0%右,不可能达到 90%故D错误。故选:A。6. ( 2分)下列情形与大气压强无关的是()A. 高原上用普通锅不易煮熟米饭B. 用吸管吸饮料C. “玉兔”号在月球上留下“足迹”D. 马德堡半球实验【解答】解:A、高原上用普通锅不易煮熟米饭,是因为海拔越高,大气压越低,而水的沸点越低造成的,与大气压强有关,故A不合题意;B用吸管吸饮料时,吸走管内空气,使管内的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饮料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吸管,流入口中,故B不合题意;C “玉兔”号在月球上留下“足迹”,是压力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使月球表面发生了形变,与大气压强无关,故 C符合题意;D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强的

6、存在,故D不合题意。故选:Co7. ( 2分)如图所示,“和谐号”动车满载旅客从成都东站缓缓驶出前在西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坐在列车上的乘客相对于车站是静止的B. 列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列车的惯性减小了C. 列车受到的牵引力和铁轨对它的支持力是平衡力D. 列车加速前进时,它受到的牵引力大于它受到的阻力【解答】解:A. 坐在列车上的乘客相对于车站来说其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列车上的乘客相对于车站是 运动的,故A错误;B. 惯性大小取决于物体的质量,列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列车的质量没有改变,惯性大小也 不变,故B错误;C. 列车受到的牵引力和铁轨对它的支持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方向也不是相反的,所以

7、二力 不是平衡力,故 C错误;D. 列车加速前进时,合力向前,则它受到的牵引力大于它受到的阻力,故D正确。故选:Do& ( 2分)下列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A. 只要低于36V的电压,人体都可接触B. 三脚插头较长的那只脚无用,可以去掉C. 用布擦台灯前将其插头从插座中拔出D. 发现有人触电时,可直接用手去拉触电者【解答】解:A. 对人体的安全电压通常是不高于36V,指的是在正常状况下;但是人如果用潮湿的手触碰接近36V的电源时候也有触电的危险,因为潮湿状态下, 人体的电阻大大减小, 通过人体的电流就会变大,尽管是低于 36V的电压,人体触碰也有安全隐患,故A错误。B. 三角插座中间的长脚是

8、为了把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接地,能有效防止触电,不能去掉三脚插头较长的那只脚,故 B错误。C. 为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用布擦台灯时,应该断开开关或者把插头从插座拔出,故C正确。D. 当发现有人触电时,不应该直接用手拉触电者,因为人体是导体,直接用手拉会让施救者也触电;正确做法是:切断电源,如果找不到电路开关的情况下可以用绝缘棒把导线挑开, 故D错误。故选:Co9. ( 2分)将一枚重为0.5N的蛋放入一杯均匀盐水中,静止时如图所示,然后向杯子里加入一些清水,则()B.鸡蛋的重力增加D.鸡蛋所受浮力为 0.5NA.鸡蛋会下沉C.鸡蛋所受浮力变大【解答】解:由图知,鸡蛋静止时悬浮在盐水中,鸡蛋所受浮力

9、等于其自身的重力,即F浮=G= 0.5N ;向杯子里加入一些清水,盐水的密度减小,鸡蛋排开盐水的体积不变,根据F浮=p液gV排可知,鸡蛋受到的浮力变小(即此时鸡蛋所受浮力小于0.5N ),鸡蛋的重力不变,鸡蛋的重力大于受到盐水的浮力,所以鸡蛋会下沉; 综上分析可知,A正确,BCD错误。故选:Ao10. (2分)如图所示的情景中,关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力发电,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D.c.张弓待发,弓静止,所以没有能量过山车冲上高处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加【解答】解:A、水力发电,将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A错误;B在空中飞行的C919,由于是运动的,所以具有动能,由于在空中,所以还具有重力

10、势能, 故B错误;C张弓待发,弓静止,但发生了弹性形变,所以弓具有弹性势能,故C错误;D过山车冲上高处的过程中,速度减小,高度增加,所以重力势能增加,故D正确。故选:Do11. (2分)1738年伯努利发现了流体压强与流速有关,以下选项利用伯努利这一发现的是( )A. 机翼受升力使飞机飞上蓝天B. 火箭受推力飞向太空C. 轮船经船闸从下游开到上游D. 潜水艇从海底上浮【解答】解:A、飞机的机翼做成上凸下平的形状,当飞机运动时,流过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流过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小、 压强大,机翼上下方就有了向上的压力差,便形成向上的升力,利用了伯努利这一发现,故 A符合题意。B火箭的燃料燃

11、烧时高速向后喷出热气流,从而获得向前的推力,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 的原理,故B不符合题意。C轮船过船闸是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故C不符合题意。D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上浮或者下潜。当潜水艇把水排出水舱后潜水艇上浮;当潜水艇往水舱充水时潜水艇下沉,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o12. (2分)关于分子和物体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杯子里的水可以任意倒出,说明水分子间没有引力B. 固体间能扩散,表明固体物质分子是运动的C. 把0C的冰块加热熔化成 0C的水,其内能不变D. 用力搓手,手发热是通过热传递增加手的内能【解答】解:A、杯子里的水可以任意倒出,说明水具有流动性,不能说明分子间没有引

12、力,故A错误;B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固体间能扩散,表明固体物质分子在不停地 做无规则运动,故 B正确;C把0C的冰块加热熔化成 0C的水,该过程中冰吸收热量,其内能会增加,故C错误;D用力搓手,由于需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所以手发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手的内能,故D错误。故选:B。13. (2分)实验小组为医院病房设计呼叫电路,在病人需要护理时,闭合床头开关,就能及时通知值班室里的护土,图中最合理的设计方案是()【解答】 解:AC各病床的灯为并联,电铃在干路上,故AC错误;B各病床的灯为并联,电铃在干路上,无论哪个房间闭合床头开关,所控制的灯与电铃连通,电铃响,灯发光,就能及时通

13、知值班室里的护土,B正确;D错误。D虽然也能满足要求,但用了三个电铃,不够合理;故选:B。14. (2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反映电动机基本原理的是()B.D.【解答】解:A、将通电导线放在小磁针之上,是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故A不符合题意;B该图反映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与电动机的原理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C若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说明电路中产生了电流, 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故 C不符合题意。D图中有电源,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是电动机的原理图,故D符合题意。故选:Do、填空题(每空 2分,共2 分)15. (4分)以镜正衣冠,如图所示,小红

14、由远及近走向平面镜的过程中,她在镜中像的大小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周围的同学都能看见小红,是因为光照到 小红身上,发生了光的 漫 反射。【解答】 解:因为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与物距的大小无关,所以小红在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是虚像,当小红由远及近走向平面镜的过程中,她在镜中的像的大小不变。周围的同学都能看见小红, 是因为光照到小红身上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所以周围同学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这是漫反射。故答案为:不变;漫。16. (4分)学校排球联赛中,小婷迎面而来的球扣向了对方场地,如图所示,说明力可以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排球上有许多花纹,是采用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

15、法来增大摩擦力 。【解答】 解:(1)小婷将迎面而来的球扣向了对方场地,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排球上有许多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采用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力。故答案为:运动状态;摩擦力。17. (4分)小明在实验室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每隔30s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据此作成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 水 会 (选填会”或“不会)汽化。【解答】解:小明在实验室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每隔30s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据此作成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继

16、续吸热,温度不变;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水不会沸腾,但蒸发不会停止,蒸发在任何条件下都能进行,故水还会汽化。故答案为:不变;会。18. (4分)如图,是三种类型剪刀的示意图,请你为铁匠师傅选择一把剪铁皮的剪刀,你会选择 C (选填” A”、“B”或“C”)剪刀,这样选择的目的是为了省力。之E匚【解答】解:由图片可知,C剪刀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可用来剪铁皮,目的 是为了省力。故答案为:C;力。19. (4分)如图所示,用细线悬挂的磁体 AB,磁极未知,当闭合电路并关 S后,磁体的B 端与通电螺线管左端相互排斥, 则B端是磁体的 N极,断开开关S,磁体静止时,B端会)。【解答】解:当闭合

17、电路并关S后,电流从螺线管右端流入, 左端流出,根据安培定则可知,螺线管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由于磁体的B端与通电螺线管左端相互排斥,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可知,B端是磁体的N极;由于地磁的N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的S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由于受地磁场的影响,磁体静止时,B端(N极)会指向地理的北方。故答案为:N;北方。20. (4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开关S闭合后,把滑片 P向右移动,则滑动变阻器路中的电流变小,根据 U= IR,电压表示数将变小。故答案为:变大;变小。21. (4分)如图所示电路,关 S闭合后,两灯均发光,电压表测的是灯Li (选填“ Li“或“ L2 ”)两端电压。

18、一段时间后,两灯均熄灭,但电压表有读数且示数较大,电流表无读数,则故障可能是Li断路(选填“ Li短路”、“Li断路”或” L2断路”)。tLi【解答】解:如图所示电路,小灯泡Li和L2的连接方式为串联;电压表测量Li两端的电压; 一段时间后,两灯均熄灭,但电压表有读数且示数较大,电流表无读数,电路中无电流,电 压表两接线柱到电源是通路,导致这种电路故障的原因可能是Li断路。故答案为:Li; Li断路。22. (4分)如图甲是一种家用电器,图乙是其简化的电路图,已知RV R,电暖器的部分参数如表中所示。闭合开关 S,要让电器处于第二档工作,则应再将开关S 闭合;若电暖器在第二档正常工作 iOm

19、in,则产生的热量是 6.9 x io5 J额定电源220V功率选择一档 950W二档 1150W三档2100W17甲乙-可知,功率最小,电暖【解答】解:由题可知,RV R2;闭合开关S、S时,R?单独接入电路,电路中电阻最大,根据P=器处于第一档;、TTI一闭合开关S、S时,R单独接入电路,电路电阻较大,根据P=可知,功率较大,电暖器RP=可知,功率最大,电暖R处于第二档;闭合开关S、Si、S2时,Ri、R2并联,电路中电阻最小,根据 器处于第三档;工作时间 t = 10min = 600s,电暖器在第二档正常工作10min产生的热量:5Q= W= Pat = 1150WK 600s = 6

20、.9 X 10 J。故答案为:S; 6.9 X 105。三、作图与计算题(共 16分、计算题在解答时应写出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23. (2分)在图中,F是透镜的焦点,a、b是烛焰发出的两条光线,a与两焦点的连线平行, b经过透镜中心。请作出a、 b两条光线通过透镜之后的光路图。【解答】 解:a这条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其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过焦点;b这条入射光线过焦点,过焦点的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24. (2分)质量均匀的小球 a从地面冲上弧形轨道,如图所示,是小球 a向上运动的某一 状态,请画出此时小球所受重力及小球对弧形轨道压力的

21、示意图。【解答】解:小球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在小球的球心,方向竖直向下,过球心沿竖直向下画一条有向线段,标上符号“ G;压力的作用点在弧形轨道上,方向垂直于弧形轨道向下,过作用点沿垂直轨道向下画一条有向线段,标上符号“ F”如下图所示:25. (6分)歼20是由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设计、成都飞机工业公司制造的中国第五代隐身重型歼击机。由网络查面得到下列数据。其中,最大飞行速度2.8马赫,表示歼20的最大飞行速度是空气中声速的 2.8倍。(1 )若空气中声速取 340m/s,求歼20以2马赫的速度飞行10min运动的路程。(2) 如图所示,空载的歼 20停在水平地面,若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4m

22、3,求地面受到的压强。(g取10N/kg )空载质量最大飞行速度作战半径最大飞行高度17吨2.8马赫2200千米18500 米【解答】解:(1)根据题意可得,歼20的最大飞行速度 v= 2.8马赫=2.8v声=2.8 X 340m/s=952m/s ,根据v =旦可得,歼 20飞行10min运动的路程:s= vt = 952m/s X 10 X 60s = 571200m= t571.2km。(2) 飞机停在水平地面上:F 压=G= mg= 17X 103kg X 10N/kg = 1.7 X 104N,F4地面受到的压强:p=- =7* 1殳N = 4.25 X 104Pa;$0.4m3答:

23、(1 )歼20以2马赫的速度飞行10min运动的路程571.2km。(2) 地面受到的压强 4.25 X 1O4Pa。26. (6分)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R、F2为定值电阻,已知电灯 L的伏安特性曲线(即电流随两端电压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当开关S、S3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0.26A ;当开关S、S闭合,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25A ;当开关S闭合,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0.2A 求:01234&78乙?r卜 JIN-1 卜-十JL3J- In卜+-1 I (1 )当开关S, S3闭合,S2断开,(2)当开关S3闭合,S、S2断开,5min内电

24、路消耗的电能是多少?F2消耗的电功率是多大?【解答】解:(1)当开关Si、S3闭合,S2断开时,定值电阻 Ri、R2被短路,只有电灯 L接入电路,如下图所示:30I电流表的示数为0.26A,由灯泡L的伏安特性曲线可知,L两端的电压5V,则电源电压u= Ul= 5V,5min内电路消耗的电能为:W= UIit = 5VX 0.26A X 5 X 60s = 390J ;(2)当开关S2、S3闭合,S断开时,R2和灯泡L被短路,只有定值电阻 R接入电路,如下 图所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25A ,定值电阻Ri的阻值为:U卉1厂RRi、R2和灯L串联接入电路,如下图所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3 =

25、0.2A,由图象可知 Ul= 3V,由欧姆定律可得 R两端的电压:U = I3R = 0.2A X 4Q = 0.8V ,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得,Ra两端的电压:Uk= U- ULU = 5V- 3V- 0.8V = i .2V ,则 R 消耗的电功率:U2I3= i .2V X 0.2A = 0.24W。答:(i )当开关S , S3闭合,S2断开,5min内电路消耗的电能是 390J ;(2)当开关S3闭合,S、S2断开,R消耗的电功率是 0.24W。四、实验与探究题(共 i 4分)27. (6分)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的实验中,小红同学选用两个不同的小灯泡组 成了如图甲所示的串联

26、电路,然后用一个电流表分别接在a,b,c三处去测量电流。甲乙(1)她先把电流表接在 a处,闭合开关后,发现两灯的亮度不稳定,电流表的指针也来回 摆动。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B 。A. 某段导线断开B. 某接线柱处接触不良C. 某灯泡被短路D. 电流表被烧坏(2)她排除故障后,重新闭合开关,电流表的指针指示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所测的电流值为 0.22 Aq(3)她测量了 a, b, c三处的电流,又改变灯泡的规格进行了多次实验,其中一次实验的测量数据如下表,在分析数据时,发现三处的测量值有差异。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la/(A)I b/ (A)lc/ (A)0.160.150.14A. 可能是因为测量误差

27、造成的B. 是因为没有对电流表调零造成的C.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本来就不等D. 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的过程中,电流越来越小【解答】解:(1) A.若某段导线断开,电路断路,则灯不发光,电流表没有示数,不符合 题意;B. 某接线柱处接触不良,则电路时通断,发现两灯的亮度不稳定,电流表的指针也来回摆动,符合题意;C. 某灯泡被短路,则灯不发光,电流表示数大小不变,不符合题意;D. 电流表被烧坏,则电路断路,灯不发光,电流表没有示数,不符合题意;故选B;(2) 她排除故障后,重新闭合开关,电流表的指针指示位置如图乙所示,电流表选用小量 程,分度值为0.02A,则所测的电流值为 0.22A。(3)

28、 A.测量过程中总是存在误差,A正确;B. 若是因为没有对电流表调零造成的,则电流总是偏大或偏小;B错误;CD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相等,CD错误;故选A。故答案为:(1) B; (2) 0.22 ; (3) A。28. ( 8分)在“测量石块的密度”实验中:(1 )小李同学首先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 则石块的质量为43 g。(2 )为了测量出石块的体积,小李同学先往量筒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如图乙所示,他的操 作合理吗?为什么?答:不合理;加水量太多,再浸入石块后总体积可能超出量筒的量程(3) 四个小组测量出的石块密度如下表所示: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332

29、.5 X 10 kg/m2.6g/cm 3232.6 X 10 kg/m2.5g/cm 3其中错误的是第三 组的测量结果。(4) 对实验进行评估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DA. 放置天平的操作台面不水平,测出的质量偏大B. 放置天平的操作台面不水平,测出的质量偏小C. 先测石块体积,后测石块质量,测出的密度偏小D. 先测石决体积,后测石块质量,测出的密度偏大【解答】解:(1) 由图甲可知,石块的质量:m= 20g+20g+3g= 43g;(2) 由图乙可知,量筒中加水量太多,再浸入石块后总体积可能超出量筒的量程,所以这 样操作是不合理的;(3) 由表中数据可知,第一、二、四组的数据比较接近,都在2.

30、5g/cm 3 - 2.6g/cm 3或2.5 x 103kg/m3- 2.6 x 103kg/m3之间,而第三组:2.6 x 102kg/m3,明显相差比较大,可能是少算 了一个“ 0”造成的,故此组数据错误。(4) AB.放置天平的操作台面不水平,会影响天平的调节,但只要天平调平了,其测出的质量依然是准确的,故 AB错误;CD先测石块体积,后测石块质量,取出石块时,由于石块上沾有水,则测得的质量偏大, 而体积测量值是准确的,由密度公式可知,所测出的密度偏大,故C错误、D正确。故答案为:(1) 43;(2)不合理;加水量太多,再浸入石块后总体积可能超出量筒的量程;( 3)三;( 4) D。五

31、、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10分,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小题有二 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分,有选错的得 0分) 29( 2 分)我们的生产与生活总离不开能量及其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提高能量利用中的转化效率是节能问题的核心B. 全自动洗衣机工作时,电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C. 吊装码头上,只要货物受到的合力为0,它的能量就不变D. 用燃气灶烧水,只要调大火力,燃气灶的加热效率就提高【解答】 解:A、现在节能的主要措施中,提高能量利用中的转化效率是节能问题的核心,故A正确;B全自动洗衣机工作时,大部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还有少部分转化为内

32、能,故B错误;C吊装码头上,如果货物匀速竖直上升或竖直下降,其受到的合力为0,它的动能不变,但它的高度变化,所以重力势能改变,则机械能就改变,故C错误;D热效率是指有效利用的能量占燃料完全燃烧释放总能量的百分比;用燃气灶烧水时,调 大火力, 散失的热量也会增加, 则水吸收的热量占燃气完全燃烧释放总能量的百分比不一定 增大,因此燃气灶的加热效率不一定会提高,故D错误。故选: A。30( 2 分)如图,成都锦江之上,夜色中的安顺廊桥流光溢彩,让游人流连忘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小张看到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因为光从水中射入空气,再进入小张的眼睛B. 小郑取下近视取镜,看到廊桥变模糊了,是因为廊

33、桥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面C. 小陈拿出携带的放大镜观看远处的廊桥,看到了廊桥倒立的像,这个像是实像D. 小李用手指组成方框“取景”,方框离眼睛越远,“取景”范围越小,是因为光沿直线传 播【解答】 解:A、小张看到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因为桥反射的光经水面反射,进入小张的眼睛,故A错误;B小郑取下近视取镜,看到廊桥变模糊了,是因为小郑近视,晶状体太厚,廊桥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面,故 B正确;C小陈拿出携带的放大镜观看远处的廊桥,放大镜是凸透镜,此时u 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可以看到了廊桥倒立的像,这个像是实像,故C正确;D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当眼镜向方框远离时,从B点靠近到A点时,所看外面景物范围的

34、大小变化如图:因此,看到外面的景物范围逐渐变大,方框离眼睛越远,“取景”范围越小,故D正确;故选:A。31. (2分)用两只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相同体积的水和某种油加热,在开始和加热3min时各记录一次温度,如下表所示。已知p水=1.0 x 103kg/m3. c水=4.2 x 103J/ ( kg?C),33p油=0.8 x 10 kg/m,加热的效率都为 90%油的末温没有达到它的沸点,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加热时间(min)03水的温度(C)1828油的温度(C)1843A. 这种油的比热容为 1.68 x 103J/ ( kg?C)B. 这种油的比热容为 2.1 x 103J/ (

35、 kg?C)C. 因为这种油的密度比水小,所以它的比热容比水小D. 加热效率没有达到 100%,是因为电加热器没有把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解答】解:AB取两种液体都加热了 3分钟为研究对象,因为是用的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且加热效率都为90%所以Q水= Q油,设它们的体积为 V,则水的质量:m*= p水V,油的质量:口油=p油V,因为Q*= c水m水(t水一t o),0油=c油m油(t油一to)所以c水p水V( t水一t 0)= c油p油V( t油一t 0),4.2 x 103J/ (kg?C) x 1.0 x 103kg/m3x (28C 18C) = c 油 x 0.8 x 103kg/m3x

36、 (43C 18C)解得:c油=2.1 x 103J/ (kg?C)。故A错误、B正确;C密度和比热容都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二者的大小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故C错误;D加热效率没有达到100%,主要是因为电加热器产生的热量没有全部被液体吸收,而是存在一定的损失,而不是因为电加热器没有把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故D错误。故选:B。32. (2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每个滑轮的重力为10N,物体A的重力 G= 100N,物体B的重力GB= 40N,对A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 F= 110N,使A以0.1m/s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 撤去拉力F1,在A的右侧加挂一个与它相同的物体,如图乙所示,对B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

37、拉力F2,使A以0.2m/s的速度匀速向左运动。绳重及滑轮转轴处的摩擦等次要因素忽略不 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B.乙图中,C.乙图中,D.乙图中,pA受到的摩擦力为110NF2的大小为45NP点处受到的拉力为 145NF2做功的功率为2W【解答】解:A、因为B物体重40N,则B拉左侧绳子的力 Fb= G= 40N,2Fb由图知有两段绳子吊着动滑轮,不计绳重及滑轮转轴处的摩擦等,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 =G动+F左(F左为动滑轮下面绳子的拉力), 所以 F 左=2Fb-G动=2X 40N- 10N= 70N,由图甲可知,当 A以0.1m/s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时,受向右的拉力Fi、向左

38、的摩擦力f、向左的拉力F左,这三个力平衡;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 A受到的摩擦力:f = Fi- F 左=110N- 70N= 40N,故 A错误;二者向左做匀速运动,所以绳子对整体向左的拉力F左=f= 80N,B乙图中,撤去拉力 Fi,在A的右侧加挂一个与它相同的物体,A以0.2m/s的速度匀速左运动,此时压力变为原来的 2倍,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变为原来的2倍,即f=2f = 2X 40N= 80N,F左、向右的摩擦力 f ,因把A和它右侧的物体看做一个整体,该整体受到向左的拉力已知动滑轮的重力为 10N,且n= 2,不计绳重及滑轮转轴处的摩擦等,所以滑轮组中每段绳子的拉力为:F=(

39、G动+F 左)=计( 10N+80N = 45N,以B为研究对象,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F2+GB= F,所以 F2 = F- G = 45N- 40N= 5N,故 B错误;C乙图中,P点处受到的拉力为定滑轮的重力和三段绳子向下的拉力,则P点处受到的拉力为:F= 3F+G定=3 X 45N+10W 145N,故C正确;D乙图中,A以0.2m/s的速度匀速向左运动,因为有两段绳子吊着物体,所以拉力F2的运动速度为:绳=2va= 2X 0.2m/s = 0.4m/s ,则F2做功的功率为:N F2V绳=5NX 0.4m/s = 2W 故D正确。故选:CD33. (2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O 1

40、0V (恒定不变),R= 8Q ,闭合开关S后,V2表的示数为7V,把甲电路中的两个电压表换成两个电流表,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S后,A 表的示数为 1.75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Rr* U甲A.甲电路中V表的示数为5VB.乙电路中A表的示数为2.25AC.甲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2.5WD.乙电路中R消耗的功率为10WRi 和 F2【解答】解:图乙中三个电阻并联,电流表 Ai测量R和R3中的电流,电流表 A测量中的电流,通过F2的电流:I 2=1.25A ,通过F3的电流:I 3= I ai - 12= 1.75A 1.25A = 0.5A ,R =y107 a. ba=20 Q根据欧姆定律可得,

41、F3的阻值:图甲中,三个电阻串联,电路中的电流: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U = U- Uv2= 10V- 7V= 3V,可得,1I3V0. 25A=12QA、甲电路中V表的测量电阻 Ri和F2的电压,示数为:UVi= I ( R+R2 )= 0.25A X( 12Q +8 Q)= 5V,故 A 正确;C甲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P= UI = 10VX 0.25A = 2.5W,故 C正确;B图乙中三个电阻并联,电流表A测量R和Ra中的电流,I A2= li +12=+|2=一+ 1.25A = 0.83A+1.25A = 2.08A,故 B 错误; :-D乙电路中R消耗的功率:Pi = UIiU

42、2(10V)2128.3W,故D错误。故选:ACo 六、综合题(共10分第35题在解溶时写出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只写出最答案的不能 得分)34. (1分)初三实验小组的同学决定设计一个简易的身高测量仪,可用器材有电压恒定的 电源、电压表、电阻丝、定值电阻、开关、导线(若干)等。他们的设想是:用滑片在绷直 的电阻丝上滑动代替滑动变阻器;将电压表改装成身高显示仪-所测身高越大,显示仪示数越大,且刻度均匀。(1)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老师指出他们的设计有不够合理的地方。你认为下列分 析正确的是 C 。A移动滑片P时,电路的总电阻没有变化B. 当所测身高越大时,电压表的示数越小C. 电压表的示数变

43、化量跟身高变化量不成正比D. 电压表的示数不能由零变化到最大刻度值(2 )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设计出了正确的电路,是图四个电路中的丁 电路。TTnrrrrrrrrrrrrrrTTTTTT甲乙丙丁(3) 确定正确的电路设计方案后,小组成员开始对器材的参数进行选择。他们采用了电压为12V的电源,一根长为80cm的均匀电阻丝(0.5 Q /cm )、量程为03V的电压表。为了让测量仪测量身高的范围达到最大,且测量精确度最高,选择的定值电R阻值应该为 120 Q。(4) 禾9用选定的器材,小组同学连接好了测量电路,对身高为160cm的小曾进行测量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1.5V ;对小杨进行测量时,电压

44、表的示数为1.2V,则小杨的身高为152(1) 由图知,变阻器 R2与电阻Ri串联,电压表测变阻器 R2两端的电压,A、移动滑片P时,F2接入电路的阻值改变,电路的总电阻等于两个电阻之和,所以总电阻 也会发生改变,故 A错误;B当所测身高越大时, Ra接入电路的阻值越大,根据串联分压规律可知,电压表的示数变 大,故B错误;C图中身高的变化量决定了变阻器Ra的电阻变化量,该电路中的电流I压表的示数:Uz . ?R,由此可见,电压表的示数与F2接入的阻值不成正比,则电压K + Kg表示数的变化量与 Rz的阻值变化量不成正比,所以电压表的示数变化量跟身高变化量不成 正比,故C正确;D当滑片在最下端时

45、,变阻器的阻值为零,电压表的示数为零;当滑片在最上端时,变阻 器接入的阻值最大,电压表的示数也最大,因此,电压表的示数能由零变化到最大刻度值,故D错误。故选:Co(2) 由甲电路图可知,变阻器Rz与电阻R串联,电压表测电阻Rz两端的电压,人身高越高,F2电阻越大,电压表示数越大,但由于电压表的示数变化量跟身高变化量不成正比(见第一问C的解析),所以刻度并不均匀,不合题意;由乙电路图可知,变阻器 Rz与电阻R串联,电压表测电阻 R两端的电压,人身高越高,Rz电阻越大,电压表示数越小,不合题意;由丙电路图可知,变阻器 艮与电阻R串联,人身高变化不会改变 艮接入电路电阻的大小,电压表测Rz上半部分那

46、段电阻两端的电压,身高越高,电压表示数越小,不合题意;由丁电路图可知,变阻器 Rz与电阻R串联,人身高变化不改变 Rz接入电路电阻的大小,整 个电路电流I不变。电压表测 Rz下半部分那段电阻两端的电压,其示数为:U2= IRz下,所以电压表示数与电阻 Rz的阻值成正比,因此刻度是均匀的,且身高越高,电压表示数越大, 符合题意。故选:丁。(3 )由上述分析可知,正确的电路为丁图。3V40=0.075A由于丁图中电流大小始终不变,所以电路中的总电阻始终为:R总12V0, 07 5A=160 Q电阻丝的最大阻值为:R= 80cmX 0.5 Q /cm = 40 Q , 当电压表示数最大为 3V时,测的是全部电阻丝两端的电压,此时电路中的电流:则定值电阻 R阻值应为:Ri= R总-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