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考复习生命科学4,绿色植物的水盐代谢,考点1看图指认绿色植物根、茎、叶的结构,1根:根尖是根吸收的主要部位,根尖由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根毛区组成。_是植物吸水最主要的部位,根毛区,2茎:茎由树皮、_、木质部、_等组成。 树皮具有保护作用,其中韧皮部中有输导 。有机物在叶中形成后,在茎的树皮中 地运输。 木质部中有输导_。水分和无机盐是从 根 向枝端运输,形成层,有机物的筛管,髓,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由上而下,自下而上,3叶:叶片由叶表皮、叶肉、叶脉组成。表皮上有半月形的_,保卫细胞中间的小孔是_。如图是叶片结构示意图,a指的是叶脉,有输导和支持作用;b指的是表皮,有保护作用;c指的是叶肉,
2、有制造和贮藏营养的作用,保卫细胞,气孔,1(2019齐齐哈尔)准备移栽的茄子幼苗和黄瓜幼苗,根部总是带有一个土团,主要原因是( ) A防止烂根 B保护根毛,可以更好地吸收水分 C防止营养物质流失 D促进根的生长,B,2(2018金华、丽水)松材线虫病被称为“松树癌症”,松材线虫通过松褐天牛传播,寄生在木质部,破坏细胞,导致松树枯死。如图为松树茎的横切面,松材线虫寄生的部位是( ) A甲 B乙 C丙 D丁,D,3.(2018湘潭)下列有关植物根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处细胞与处细胞虽然功能不同但是遗传物质相同 B处细胞生长速度很快,根的生长只与该区有关 C处的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出,这一特点是
3、与其运输功能相适应的 D处细胞分裂时,细胞膜和细胞质先一分为二,最后细胞核分裂,A,4.据图回答: (1)植物进出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_ (2)写出图中序号所示结构名称:_,属于_组织,和属于_组织,具有运输的功能的结构的是_ (3)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时,所需二氧化碳从_处进入叶内,该结构的张开和闭合受_控制,所需水分通过图中_所示部分运输而来,叶片,上表皮,下表皮,保护,营养,叶脉,气孔,保卫细胞,5(2018长沙)在校园生物模型制作活动中,小锋利用废弃的羽毛球拍、绿豆、透明硬塑料板以及标签纸(绘制了保卫细胞)等制作了叶片结构模型,如图所示,1)该模型形象地展示了叶片结构的三部分,其中透明硬塑料
4、板模拟表皮,绿豆模拟_,羽毛球拍中的网格细线模拟_。 (2)用透明塑料板模拟表皮是因为表皮无色透明,这有利于绿豆模拟的结构接受充足的_进行光合作用。 (3)某同学指出该模型还有不足之处,如标签纸上的是_,这是_的“门户”和气体交换的“窗口”,所以应将部分剪裁挖空,叶肉(或叶肉细胞,叶脉,光照,气孔,蒸腾作用,考点2知道缺失氮、磷、钾等矿物质元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植物的一生中需要量最大的是_等元素。不同的元素对植物生长起不同的作用,植物在不同的生长期需求量也不同,氮、磷、钾,1氮黄磷红钾褐;2N壮枝叶K根茎P管花B管果,1(2019潍坊)番茄种子开始萌发到长出第一片新叶时,两片子叶仍具有生理功能
5、。某同学用缺氮的营养液培养上述若干幼苗,然后对幼苗进行如下不同处理,随后对叶片进行观察,最先出现缺氮症状的是( ) A剪掉根尖的幼苗 B剪去一片子叶的幼苗 C剪去两片子叶的幼苗 D完整的幼苗,C,2.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矿质元素,其中必需元素就多达 14 种,需要量比较大的有氮、磷、钾、钙、镁、硫、铁等。为了探究植物根系是否等比例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选用两株各方面均相同的水稻,通过改变光照来调节蒸腾作用,然后测定水稻根系所处溶液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提出假设】植物根系等比例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 【实验设计】根据上述研究目的,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及记录如表: 为了确
6、保上述假设的普遍适用性,表中的X、Y 等应为_ _,不同的矿质元素(XY等应为P、K、Ca、Mg、S、Fe中的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矿质元素,数据处理】要初步证实假设成立与否,实验后对表中的数据应按下列_方式处理。 A比较 m1m2和n1n2两个比值 B比较m1n1和m2n2的大小 C比较 m1m2和n1n2的大小 【实验结论】植物根系不是以等比例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A,考点3说出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利用和散失过程,1吸收 (1)吸收方式:主要是_。 (2)吸收部位:器官_,主要区域根尖的_。 (3)吸收条件:根毛细胞中的细胞液浓度_土壤溶液浓度(可记忆为水往高处流);2运输 (1)
7、运输的部位是木质部中的_。 (2)植物体内的水分运输是自下而上的,从根茎叶。 3利用和散失 (1)利用:约1%用于 。 (2)散失:约99%用于,渗透吸水,根毛区,根,大于,导管,光合作用,蒸腾作用,4蒸腾作用 (1)蒸腾作用概念:进入植物体内的水分以_的形式通过植物的叶散失到体外的现象。 (2)气孔和保卫细胞,水蒸气,a.气孔是两个半月形保卫细胞之间的小孔,是叶片蒸腾作用时水蒸气散失的通道,也是二氧化碳和氧气进出叶片的通道。一般植物叶片下表皮的气孔 上表皮。 b.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 ;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多于,张开,闭合,3)蒸腾作用的应用 带土移栽,适量浇水,增强吸水的功能。 剪去
8、部分枝叶,遮阳,尽量在傍晚移栽减弱蒸腾作用,防止植物失水枯死。 (4)蒸腾作用的意义 有效降低叶片温度; 为植物对水的吸收和运输提供动力; 促进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1.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溶液浓度的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时,利用新鲜的萝卜、浓盐水、清水等实验材料,按右图所示进行实验。请据图回答: (1)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_ (2)观察比较萝卜条的变化,可推测A烧杯中盛放的是_。观察比较萝卜条的变化,这是因为萝卜细胞液浓度大于B烧杯中液体的浓度,萝卜细胞发生了_ (填“失水或“吸水”)的过程。 (3)用糖拌西红柿时,我们会发现盘中渗出很多汁液,这是由于糖
9、溶液浓度_ (填“大于”或“小于”)西红柿细胞液 浓度的缘故。 作物一次施肥过多,会出现萎蔫现象,最简 便有效的解决办法是_,浇水,溶液浓度,浓盐水,吸水,大于,2. 从四个不同地区采集的同一种植物的叶,测出气孔的数目并计算平均值,数据如图所示,据图分析可知,降水量最大的地区是 (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A,3.如图所示曲线能正确表示在晴朗的高温天气状态下,绿色植物蒸腾作用强度变化的是(,D,4.(2018包头)下表是某地小麦在不同发育期需水量的测量数据。结合表中数据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小麦的需水量随表中各发育期的推移而增加 B小麦在灌浆期平均每天需水量
10、最大 C小麦吸收的水分只有一小部分用于构建自身 D小麦返青期需水量最小,与其蒸腾作用弱有关 各发育期的天数和需水量,B,考点4 实验 观察叶片表皮上、下表面的气孔数,1在“观察植物叶表皮的气孔”实验中,你观察到的表皮细胞的颜色 是( ) A绿色 B黄色 C无色 D蓝色,2某同学观察蚕豆叶表皮临时装片时看到如图视野。 请据图回答问题: (1)蚕豆叶表皮由许多形状不规则的 _ 组成,另外还有成对的半月形的细胞 _。 (2)表示的是_,它是叶片散失水分以及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的“门户”。 (3)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则A气体是_,B气体是_,表皮细胞,保卫细胞,气孔,二氧化碳,氧气,C,3.小叶同学在
11、研究蚕豆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密度(单位面积气孔数目)时,采用了以下三种方案进行实验。 方案一:用显微镜观察同一张蚕豆叶片的上、下表皮装片。 方案二:把新鲜的蚕豆叶片浸没在60 左右的热水中(如图所示),观察叶片两面的气泡数目,方案三:在一株生长旺盛的蚕豆植株上选取一片蚕豆叶,用滤纸把它上、下表皮的水分吸干,将两张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滤纸(遇水会变红)相对应地贴在叶片上、下表皮的表面,并用回形针将其固定,观察贴在叶片 上、下表皮上的滤纸,哪一张先变色,哪一张的颜色深一些。 (1)采用方案_可以观察到叶片的保卫细胞。 (2)方案二中观察到 _ 现象,说明叶片下表皮气孔密度比上表皮大,下表皮冒出的气泡
12、数目比上表皮多,3)小叶采用方案三进行实验,贴上滤纸后经过较长时间, 发现两张蓝色滤纸颜色都变为一样红。小叶同学认为蚕豆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同样多,与方案二实验结论不一致。于是去问老师,老师询问了小叶的实验过程 后,指出小叶用方案三所做实验的结论不可信。你认为老师这样判断的 理由是 _,实验时间过长导致两张滤纸都吸收了足够多的水分,一,考点5 实验 探究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1小李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中各加入等量的蓝墨水和红墨水,将芹菜的叶柄从基部沿中间切开,分别插入两个烧杯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左侧的叶片显现出蓝色,右侧的叶片显现出红色。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3、(1)在Y处将叶柄横切,观察到横切面上有许多的红点,这些红点出现的位就是导管所在的位置,说明导管的作用是 _。 (2)若在X处将叶柄横切,横切面上看到的现象是_ (选填一项)。 A左边蓝点多红点少,右边红点多蓝点少 B周围的一圈是蓝点,中间是红点 C蓝点和红点混合,均匀分布 D左边是蓝点,右边是红点 (3)小李同学继续进行下列实验:在甲、乙两烧杯中加入等量的红墨水, 将两烧杯放在温度较高的同一地方,但只在乙烧杯中插入新鲜的芹菜。一 段时间后,液面下降较快的是_烧杯,该烧杯液面下降较快主要是由于 叶片发生了_作用,运输水和无机盐,D,乙,蒸腾,2(2018杭州下城模拟)小乐在研究植物对水分的运输
14、和散失时,完成了如下实验。回答问题: 实验一:验证“茎运输水的部位在木质部”。 取粗细大小相似、叶片数相同的同种木本植物枝条3根,分别标记为A、B、C。将每根枝条的下端用刀片削成面积相似的斜面,按表所示方法处理(其中B组待填);将处理好的枝条插入盛有稀释红墨水的烧杯中(如图所示);置于适宜的环境中30分钟后取出枝条,用刀片横切各枝条的中上部,用放大镜观察横切面的染色部位,并记录在表中。 (1)B组枝条的处理方法是 _。 (2)若将B组枝条纵切,用放大镜观察纵切面的染色部位,观察到越靠近枝条的顶端,颜色变得越来越浅,可以进一步证明_,除去树皮的带叶枝条,根吸收的水分是通过木质部的导管自下而上运输
15、的,实验二:取粗细大小相似、叶片数相同的同种木本植物枝条3根,分别标记为A、B、C。枝条A保留全部叶片,枝条B摘除部分叶片,枝条C摘除全部叶片,然后将处理好的枝条分别插入、三个规格相同且盛有等量清水的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并在每个量筒中滴加油滴,让油滴铺满水面。将这三个装置放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24小时后,观察量筒中液面的变化,3)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_。 (4)实验现象:三个量筒中液面下降幅度由大到小依次为 _(填序号,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进行的吗,为研究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选取两枝带有较多不定根和叶的枝条。用刀片对其中一枝进行树皮环割处理。环割部位离不定根的距离约为4厘
16、米,环割树皮时去掉约2厘米宽的树皮(如图)。把它们的根分别浸在土壤浸出液中,土壤浸出液液面在环割处下方。放在阳光下培养,两周以后进行观察。(1)实验中对两枝枝条进行不同处理的目的是_ 。(2)实验中该同学“对树皮进行环割处理”基于的假设是_ 。(3)两周后,可通过观察枝条上的不定根或_的变化来判断假设是否成立,考点6 实验 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1.(2019宁波)将两株生长状况相似的新鲜绿萝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水培装置,同时用透明塑料袋密封,如图所示。立即将装置甲放在阳光下,装置乙放在黑暗环境下,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都放置4小时,1)实验后发现,两塑料袋内壁都有小水珠, 装置内液面都下降。这主要
17、是植物的 _作用 引起的。 (2)实验后,用仪器测定两塑料袋内的气体含量, 发现氧气含量较高的是装置_(选填“甲”或 “乙”)。 (3)与实验前相比,装置乙中绿萝的有机物总量会 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蒸腾,甲,减少,2(2019泰安)某兴趣小组利用同一植物的新鲜枝条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实验处理如图所示,甲是去掉叶片的枝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油的作用是防止量筒中的水分自然蒸发,影响实验效果 B装置甲和丁组合,可探究叶片是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C装置乙和丙组合,可探究气孔在叶片上、下表皮分布的多少 D乙、丙、丁中,水分通过茎和叶脉中的筛管,由叶表面的气孔散失到大气,D,U形管左右液面出现高度差,并能保持一段时间,阔叶植物的蒸腾作用比针叶植物强,实验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地产税务筹划法律法规-全面剖析
- 2024-2025学年四川省泸州市第十五中学校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
- 2024年清华附中天府学校招聘事业人员笔试真题
- 2024年湖南邵阳学院招聘笔试真题
- 2024年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
- 贵金属市场动态-全面剖析
- 城市绿化项目实施中的难点与技术措施
- 移动应用在差旅服务中的应用-全面剖析
- 风电项目施工质量保障措施
- 电动汽车电池技术-全面剖析
- CRPS电源设计向导 CRPS Design Guide r-2017
- GB/T 9345.1-2008塑料灰分的测定第1部分:通用方法
- GB/T 3452.2-2007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第2部分:外观质量检验规范
- 化工废气处理技术课件
- 四川省自贡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及行政区划代码
- 卷烟厂电气专业笔试题
- 小学劳动课《劳动安全教育》
- 畸形舌侧沟临床对策培训课件
- 标准变压器用电负荷计算表
- DB12∕T 822-2018 路用高粘结力环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
- “两票三制”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含检查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