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煤矿特殊开采方法 电子教案 杜计平 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采矿系2003年11月,2,特殊开采方法目录,序论 第一章 开采引起的岩层与地表移动 第二章 建筑物下采煤 第三章 铁路下采煤 第四章 水体下采煤 第五章 承压含水层上采煤 第六章上行式开采顺序采煤 第七章 难采煤层开采,3,特殊开采方法目录,第八章 深矿井开采 第九章 水力采煤 第十章煤与煤层气共采,特殊开采方法序论,为采矿系地下采煤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一、开设特殊开采方法目的,为采矿工程毕业设计做准备,让学生开阔煤矿开采的视野,培养学生适应不同条件下的采矿工作能力,5,采矿工程毕业设计,一般部分:煤矿新井初步设计专题部
2、分:论文工业场地煤柱留设、开采上限,6,煤矿开采的三性,认识煤矿开采的的特殊性、艰巨性和困难性,二、特殊开采方法内涵,特殊困难条件下开采; 采用特殊工艺方式开采 集合 S,S,AA,A,A 特殊困难条件下的开采,三下一上( 建筑物下、铁路下、水体下和承压水上,有冲击地压危险的煤层,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煤层,三软煤层,深部,边角煤,极薄煤层,A 采用特殊开采工艺方式,短壁开采 充填采煤 上行开采 水力采煤 煤与煤层气共采 煤的地下气化,10,房柱式采煤,11,充填采煤,12,上行开采,13,水力采煤,特殊开采方法主要研究的内容,AA 特殊和困难条件下对开采造成的影响 保证安全生产和合理生产应采取
3、的措施 特殊工艺方式的特点和特色,三、我国三下一上压煤的基本情况和例子,三下一上压煤量(亿t) (%) 建筑物下 87.6 63.6 水体下 20 14.5 铁路下 19 13.8 承压水上 11 8.1 137.6,村庄压下压煤量占建筑物下压煤量的55%,占矿井储量的1030%, 解放一半可供66个年产100万t的大型矿井开采100年; 我国已从三下采出7亿t左右,约占压煤的5%; 从1978年以来,每年从三下采出3000万t,例子1 徐州地方煤炭公司(天龙集团)沛城煤 徐州西北62km 1972年建矿,1981年投产; 1980年统计 可采储量1520万t 城下压煤700万t 影响地面建筑
4、面积,49万平方米; 1981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决定沛城搬迁, 征地1500亩,预计搬迁时间20年,搬迁费用2亿元,例子2 徐州矿业集团公司 1995年统计: 工业储量 13.37亿t; 三下压煤 5.11亿t; 储量的特点:两多、 两少、 一快。 薄煤层多, 三下压煤多 后备资源少 , 生产水平储量少, 2.48亿t(分布在深部),2.44亿t 动用储量快,每年动用储量2000万t以上,四、地下开采与地表塌陷,垮落法管理顶板 地表形成大面积塌陷区 地表塌陷面积:煤层开采面积的1.2倍左右。 至1996年,全国有40万公顷土地塌陷; 每采1万吨煤要塌陷0.2公顷土地 塌陷面积平均每年增加2万公顷
5、 复垦率为22,五、主要参考书,徐永圻等中国采煤方法图集,煤炭工业出版社 王全庄译矿山岩层与地表移动,煤炭工业出版社 采煤学下册,中国矿业学院等院校 煤炭工业出版社,21,主要参考书,国家煤炭工业局制定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06 朱银昌陈庆禄张铁岗难采复杂煤层的开采北京等:世界图书出版社, 1998 何国清杨伦凌娣等矿山开采沉陷学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9914,六、学习中注意问题,上课注意听讲,把讲得内容弄懂; 难学,一些数据不要求记,方法要知道,原理要清楚; 科技含量较高, 尽量不要缺课,第一章 开采引起的岩层与地表移动,第一
6、节 开采引起的岩层移动 第二节 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 第三节 地表移动与变形预计 第四节 地表移动与变形参数分析,第一节 开采引起的岩层移动,一、充分采动区、岩石压缩区、最大弯曲区和底板隆起区 1、围岩根据变形分区:应力状态和变形,25,图1-1,26,岩层移动和变形分区,充分采动区 最大弯曲区:岩层向下弯曲的程度最大 顶板压缩区 底板压缩区 支承压力引起沿垂直方向压缩 工作面区域以外地层下沉 不均匀隆起区 底鼓 应力降低 均匀隆起区 水平挤压,煤体下方 采空区下方 (高应力压缩) 低应力 h侧向水平应力,h,h,KH,H,h,h,底板,二、垮落带、断裂带和弯曲带,1、三带的形成,29,1)垮落
7、带,垮落带 不规则垮落带,呈杂乱堆积。 规则垮落带,岩块堆积排列较整齐 碎胀性:1.3 1.5,体积增大 导水:水、水砂和泥浆容易通过 高度,30,2)断裂带,曾称做裂隙带。 裂隙带(左右断裂,上下离层) 弯曲,整体断裂,大致垂直于层面的裂隙, 离层,一般导水,又称导水断裂带 厚煤层第一分层以后的分层开采时,断裂带高度上升,但上升的幅度较初次采动大为减小,31,3)弯曲带,断裂带之上至地表 又称弯曲下沉带或整体移动带 保持整体性和层状结构,不存在或极少存在离层裂隙。 隔水,岩性较软时,隔水性能更好,采深较大,弯曲带的高度可能大大超过垮落带和断裂带高度之和 弯曲带上方地表一般要形成地表下沉盆地,
8、盆地边缘往往要出现张裂隙,其深度约3 5m,一定深度后闭合消失,32,不出现三带的可能性,浅部无弯曲下沉带 充填开采无垮落带,33,2三带的空间轮廓形状,轮廓形与倾角 (1)0 35 垮落带 开采期间,垮落带的高度基本上是相同 开采完毕,中间较低,两端较高的枕形轮廓 断裂带 两端边界超出,呈马鞍形,最高点位于采空区斜上方,34,36 54,垮落带 上部岩块下滑或滚动 上部继续离层、断裂、破碎和垮落, 下部垮落带高度较小,断裂带 上大下小,上部的轮廓大致呈抛物线,与采空区边界齐或略偏外,35,3)=5590,岩块滚动下滑,迅速充填下部, 上部,边界煤柱片帮、碎裂、抽冒, 垮落带和断裂带上边缘急剧
9、向上发展,大大超出上边界 垮落带、断裂带呈耳形或上大下小的不对称拱形,36,3、 垮落带与断裂带的高度,垮落带与断裂带的高度 (1)主要影响因素 顶板岩性 煤层倾角 采高及厚煤层分层次数 采空区范围 采空区处理方法,37,顶板岩性对两带的影响,顶板坚硬,两带高度较大,之和可达18 28倍采高 顶板松软破碎时,两带高度较低,采厚的9 12倍,38,煤层倾角对两带的影响,倾角小于35时,岩块就地堆积。垮落带和断裂带上边界离煤层的高度基本上是相等 倾角35 54时,垮落岩块下滑。 倾角大于54时,岩块下滚,下部垮落的发展很小,上部发展很高,39,采高及厚煤层分层次数对两带的影响,一次采全高或分层初次
10、开采时,两带高度与采高呈近似直线关系 分层或近距离煤层群重复开采,两带高度随分层次数增加而递减,40,采空区范围对两带的影响,采空区范围大时,两带充分发展,反之受到限制,41,采空区处理方法对两带的影响,全部垮落法:上覆岩层破坏发展最充分,弯曲、离层、断裂、垮落,达到一定高度 充填法:无垮落带,断裂带高度也明显降低 煤柱支撑法:两带高度介于之间,42,垮落带高度的计算公式(倾角为035及3654)单一煤层的垮落带最大高度,覆岩为极坚硬岩层公式,w 垮落过程中顶板下沉值,覆岩为坚硬、中硬、软弱岩层或其互层公式,43,垮落带高度公式(倾角为035及3654,厚煤层分层开采,44,导水断裂带高度计算公式(倾角为035及3654)(单一薄及中厚煤层或厚煤层分层开采,45,急斜煤层,h,46,垮落带及导水断裂带高度(倾角为5590,注: h区段或分段垂高,m;M煤层法线厚度,m,47,近距离煤层垮落带和断裂带高度,层间距大于下煤层开采形成的垮落带高度 上下煤层的垮落带高度不重合,而断裂带高度可能重合,上下煤层的断裂带最大高度可按近距离上下煤层的厚度分别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融资租赁合同标准化编制规范与实例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安装工程分包安全管理责任协议
- 二零二五版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材料供应协议
- 2025版财产分配与遗产继承争议解决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版罐车租赁与运输保险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集装箱货物运输保险经纪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版高科技产品进出口供销合同
- 2025版冷链物流零星维修与保障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电竞场馆场地租赁及赛事组织合同
- 二零二五年绿色环保电梯安装合同
- 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常识
- AltiumDesigner课件教程-原理图、pcb设计
- (完整版)笔录模板
- 如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课件
- 芜湖中电环保发电有限公司芜湖中电环保发电垃圾焚烧线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表(模板)
- 工程施工会计科目
- JJF 1251-2010坐标定位测量系统校准规范
- GB/T 7384-1996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氧基化衍生物羟值的测定乙酐法
- GB/T 4835.1-2012辐射防护仪器β、X和γ辐射周围和/或定向剂量当量(率)仪和/或监测仪第1部分:便携式工作场所和环境测量仪与监测仪
- GB/T 35538-2017工业用酶制剂测定技术导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