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三 第6课时 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_第1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1-1/12/be5eebbc-0511-4136-b3dc-54f1a201d467/be5eebbc-0511-4136-b3dc-54f1a201d4671.gif)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三 第6课时 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_第2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1-1/12/be5eebbc-0511-4136-b3dc-54f1a201d467/be5eebbc-0511-4136-b3dc-54f1a201d4672.gif)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三 第6课时 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_第3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1-1/12/be5eebbc-0511-4136-b3dc-54f1a201d467/be5eebbc-0511-4136-b3dc-54f1a201d4673.gif)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三 第6课时 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_第4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1-1/12/be5eebbc-0511-4136-b3dc-54f1a201d467/be5eebbc-0511-4136-b3dc-54f1a201d4674.gif)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三 第6课时 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_第5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1-1/12/be5eebbc-0511-4136-b3dc-54f1a201d467/be5eebbc-0511-4136-b3dc-54f1a201d467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三中国古代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宋元时期,五代宋元时期(公元907年朱温废掉唐哀 帝公元1368年 元朝灭亡)是中国古代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由民族政权对峙到国家统一和科技文化繁荣时期,总体上,国家由分裂割据逐步走向统一 (1)宋代积贫积弱,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最终元朝实现了大统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巩固。另一方面,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继续发展和完善。宋朝中央设立“二府”、参知政事和三司使,削弱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加强皇权 (2)元朝创立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1)南方经济获得较大发展,全国经济重心南移 (2)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3)手工业生产技术
2、和规模进一步发展 (4)商品经济活跃,商业活动突破了“坊”和“市”的界限,纸币的使用标志着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空前水平,1)科学技术发展出现高峰,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与外传 (2)宋代哲学思想理学有了较大发展 (3)宋词、元曲是这一时期的主要文学形式 (4)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文学艺术的世俗性增强,突出代表有宋词和反映市民生活的风俗画,第6课时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考纲要求 1.从汉到元的政治演变2.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发展3.宋明时 期儒 学的发展;科技成就;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文学成就,考点一 宋元时期的政治,考点二 宋元时期的经济与思想文
3、化,宋元时期的政治,1中央 (1)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二府即中书门下和枢密院,长官分别为“同平章事”(后曾设参知政事)和枢密使,分掌_和军事;三司即管理财政的三个部门,长官为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2)元代:中央设_和枢密院,分掌行政和军事,行政,中书省,2地方 (1)宋代:实行路、州、县三级制;派文臣做地方官,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同时抽调地方精兵充实中央禁军,地 方权力大大削弱。地方设置知州、通判、_分割地方行政权、财权,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元代:创立行省制度,全国设_个 行 省,另设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腹里”和 宣政院辖区;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四
4、级,转运使,十,图解历史 二府三司制,误区警示 不能认为行省制度只是地方上的行政制度。行省起初是指临时性的中央派出机构,取代表中央行使权力之意,后逐渐成为固定的地方行政机构,掌管辖内军政要务,主题一从汉至元皇权与相权之争 史料研读 史料(宋代)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 任三省 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 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 (元)脱脱等宋史 问题史料反映了宋代是怎样分割相权的?有何特点,解读,史论拓展 宋元时期对中央“三省制”的发展 三省制,不同时期的统治者都做过一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调整和补充。宋代三省六部之外另设“中书门
5、下”、枢密使、三司使;元代废三省制,只保留中书省,行一省制,主题二汉到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特点与影响 要点拓展 1特点 (1)演变过程中,中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制约,地方则要求独立的自主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始终存在。 (2)中央通过多层次管理,在分权基础上加强对官吏的任免、考核,地方权力逐渐被分割、削弱,集权于中央。 (3)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中书省制,2影响 (1)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在征发徭役、兵役,征收田赋和租税以 及维护地 方的治安 秩 序方面发挥了良好 的作用。 (2)地方行政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保证了多民族封建国
6、家的统一和封建经济的发展。 (3)中央集权过度强化,造成了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地方没有相应自主权,也难以发挥管理的实效,史料探究 汉到元地方制度的演变 解读 史料一 (汉)武帝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而汉为定制封号,辙别属汉郡。汉有厚恩,而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云。 汉书景十三王传中山靖王刘胜 (1)史料信息表 明 汉武帝 针对汉初郡国并存,王国逐渐威胁中央集权现象,颁布了“推恩令”,分割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史料二 诸府置知府事一人,州、军、监亦如之。掌总理郡政其赋役、钱谷、狱讼之事,兵民之政皆总焉。 通判建隆四年(963年),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吏、通判签议连书,方许行
7、下职掌贰郡政,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元)脱脱等宋史 (2)史料信息说明宋代派文臣做知州,管理地方行政,但 受通判监督、牵制,重要公文必须与通判连署才有效;宋 代通过分割地方权力而强化中央集权,基本解决了唐末以来 的藩镇割据问题,史料三 行中书省,凡十一,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国初,有征伐之 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 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明)宋濂元史百官志 (3)史料信息说明元统一后地方上设行中书省,地方行政区划实行行省、路(州、府)、属州(属府)、属县四级制或省、州(路、府)、县三级制
8、。 (4)史料信息说 明行中 书省 类似 于中央的中书省派出机 构,负责地方政治、经济、军事 等,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史观连线 以唯物史观看待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史观理论】 唯物史观亦称历史唯物主义,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科 学的社 会历史观 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 论,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具有辩证的观点,主要理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
9、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史观运用】 以唯物史观看待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唯物史观要求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应辩证地分析和采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应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去审视,对古代监察制度应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去看待。 (1)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对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起到一定的作用。它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成为强化皇权、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 (2)基于专制制度的制约,实际中的监察工作往往因君主的重视程度不同,监察官
10、员只对君主负责而忽视民意、君主难以直接统驭地方官员而监察不力等因素,导致其监察作用非常有限,对点训练 (2015湖北浠水联考)电视剧大宋提刑官讲述的是南宋人宋慈判案的传奇故事。历史上确有宋慈其人,据宋慈墓志铭记载,他先后做过“提点广东、江西、湖南刑狱”。历史上 与宋慈的“提刑官”职能较为类似的有() 参知政事都察院 御史台 刺史 A B C D,B,解析:由题干材料可知,“提刑官”掌管刑狱,具有监察职 能。四个小项中,都察院、御史台和刺史都具有该职能,参知政事掌管行政,与此无关,故答案应为,选B项,一、北宋二府三司制度和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1(2014高考北京卷)唐末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为扭
11、转这一局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 A文官任知州 B设三司使 C设枢密院 D施行将兵法,A,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掌握 宋初 加强中央集 权的举 措。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主要有收精兵、削实权和制钱谷,故首先排除D项,施行将兵法是王安石变法的一项措施。设三司使和枢密院是北宋为制约宰相权力而采取的措施,故排除B、C两项。宋初派文臣任知州,以防止地方武将专权,有力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故选A项,2(2013高考山东卷)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 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 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 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 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A,解析:
12、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变革趋势是中央政府的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政府的权力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以至最终被废除,故A项正确;从秦汉至宋元,除分裂时期外,国家行政大权一直掌握在君主手中,故B项错误;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是在明朝,故C项错误;秦朝的郡县制打破了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故D项错误,3(2012高考海南卷)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 的御史 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 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 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 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 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C,解析:题干主要反映宋代御史与宰相的
13、关系变化 , 以此说明 相权的削弱,皇权的加强,说明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御史掌握的是监察权,A项题干无从反映, D项不符 合史实; 宋代以前的历代统治者为了加强皇权,致力于削弱相权,如 汉代的“中朝”和“外朝”制度、唐代的三省六部制,排除 B项,二、元朝行省制度 4(2012高考北京卷)下图是中国某一朝代都城内中枢机构的分布示意图。该都城是() A唐长安 B宋开封 C元大都 D明北京,C,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图片中提取历史信息,注意图片中的关键词。元朝健全了中央官制,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所以答案选择C项。A、 B、D三项与题意不符,5(2011高考海南卷
14、)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述,元朝时 “所有契丹人,即契丹省的居民,都被迫离开旧都而迁居新 都”。这里的“契丹省”指的应当是() A岭北行省 B辽阳行省 C甘肃行省 D云南行省 解析:契丹,是活跃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民族。辽阳行省辖地包括今库页岛、外东北、西伯利亚东部、中国的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据此可以判断契丹省应为辽阳行省,故选B项,B,1宋元时期的经济 (1)农业:宋代水转_巧妙地利用水力为动力,将灌溉用水提升到高田。 (2)手工业 宋代:棉花种植和棉纺织技术已经推广到福建、广东等地,丝织工艺水平也有新的提高。 元代:棉纺织家_对纺织工艺进行革新,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棉纺织业的发展,宋元时期的经济与
15、思想文化,翻车,黄道婆,3)商业 宋元_商运发展迅速。 宋朝“市”突破了_和_的限制,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吏的直接监管。 宋代都市商业繁盛,_是最繁华的商业中心。 2宋元时期的思想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1)内涵:北宋五子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 “_”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又称新儒学,海外,空间,时间,汴京,天理,2)创立:“二程”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天理的核心是“仁”,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仁”,理学由此产生。 (3)成熟朱熹的学说 主张:理比气更根本;以本体论为基础的关于个人学习、实践的学问;以道统论为依据的社会实践理论。 贡献:将大学、中庸、_、 _集为四书
16、,地位高于五经,成为理学的主要经典。 影响:朱熹在历史上被誉为一代儒学 宗师,地位仅次于孔孟;他的思想作为_儒学,影响了后世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论语,孟子,官方正统,4)理学的新发展心学的产生 陆九渊:南宋思想家,心学的开创者,其核心命题是“_”,其名言是“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心学出现的影响: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 完成。 3宋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学艺术 (1)科技:宋代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北宋_ 创造了活字印刷技术,心即理也,毕升,2)文学 宋词是宋代文学的代表,可合乐歌唱,有 词牌名,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北宋有婉约派词人_和豪放 派词人_
17、,南宋有婉约派词人_和豪放派词人_。 元曲是元代文学的代表,包括元代_和 元 代_两大类,题材广阔,语言幽默通俗,明快 泼辣,形式活泼。代表作是关汉卿的_,柳永,苏轼,李清照,辛弃疾,杂剧,散曲,感天动地窦娥冤,3)艺术 宋代书法艺术的代表是“宋四家”,即苏轼、黄庭坚、 米芾、蔡襄。 _是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主要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文人画,误区警示 “夜市”在唐代即已出现,而不是 北宋开始出现 的,到北宋时期,夜市已经十分发达,以至于“通晓不绝”。 知识拓展 经济重心南移过程,南移情况,奠定基础,开始南移 (安史之乱,完全南移(南宋,误区警示 理学和心学并不是并列的关系,而是
18、从属关系,心学是理学的一个流派,与之并列对应的是程朱理学。 图解历史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关系,易错易混 毕升不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人,因为在隋唐时期就已经有了雕版印刷术,并在 隋唐 时期就开始西 传到阿拉 伯,毕升发明的是活字印刷术。 名师点拨 从汉赋、唐诗到宋词,语言由辞藻华丽、对仗工整、句式严整的文言文到句式活泼、通俗易懂,说明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逐渐平民化。这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为适应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的需要而出现的变化,主题一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要点拓展 1对城市交通贸易的影响:推动了南方沿海 城市 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有了很大的改善,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南 宋完成
19、 经济重 心南移后的元明清 时期工商业城市增多,商品经济发达,2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人口的转移一定程度上致使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迁移,而经济重心的南移又反过来促进了北 方人民进一步南迁。南方的人口迅速膨胀,导致我国 南部、东南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 3对人才教育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导致了人才教育的相应变化,推动了教育科举的发展,也 促进了南方地区教育文化的发展,4对民族关系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促进了民族融合。北方人民的南迁,使游牧民族和汉族有了更深更广 泛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了民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 5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经济重心南移,导致南方某些地区的过度开发,如“放火烧荒
20、、围湖造田”等,一定 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史料探究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解读 史料一朝廷在古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陆游集 (1)史料一信息表明南宋国家财政收入主要依赖江南地区,说明南宋时我国的经济重心南移已完成,史料二北宋科举入朝做官的官员统计 (2)由史料二表格信息可以看出,随着经 济重心的南移,北宋后期南方地区入朝做官的人数逐渐增多,客观 反映了经济重心转移对文化的影响,实质说明文化重心随经济 重心转移而变化,主题二宋元时期商业发展的变化、特点 史料研读 史料潘楼东去十字街,谓之土市子,又谓之竹竿市。
21、又东十字大街,曰从行裹角,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问题史料反映的宋代商业发展相比于唐代有何重大 变化,解读,史论拓展 宋代的“商业革命” 宋代我国出现“商业革命”,商业活动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 制,在空间方面打破了市与 坊界限,在 时间方面 出现了晓 市,夜市繁荣,这一时期四川出现了世界 上最早的纸币 “交子,主题三宋明理学的主张、影响 史料研读 史料一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己何与焉?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河南程氏遗书 史料二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 朱子语类 史料三言
22、敬,无如圣人之言。易所谓“敬以直内,义以方外”,须是直内,乃是主一之义。但存此涵养,久之自然天理明。 二程遗书,史料四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而已。 象山先生全集 史料五知是心之体,心自然 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王阳明传习录 问题据史料一、二指出程朱对“天理”是如何 认识的?据史料三、四、五分析,三则史料对获得“天理”的途径是如何认识的,解读,史论拓展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都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们的自然欲求,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都是继承了孔孟“仁”“礼”的儒学发展的新形式,都有
23、助于维护专制统治,扼杀人的自然欲求;都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理”是世界的本原,心”是万物的本原,强调“格物致知,发明本心”或“致良知,主张人应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主张应以“内心”的自修、自省达到良知,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主观唯心主义思想,主题四古代中国科技的地位、特点及影响 史料研读 史料一英国科技史学家李约瑟曾说:“中国在公元前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 识水平。”中国的科学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 欧洲,特别是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 史料二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人分开,也没 有把社会人与整个自然界分开,可是他们向来主张
24、,研究人类 的唯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 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做科学的解释和推广.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史料三美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在著名的中国,文明的国度一书中写道:“如果诺贝尔奖在中国的古代已经设立,各项奖金的得主,就会毫无争议地全都属于中国。” 问题史料一认为中 国的 科技在 15世纪之 前处于 什么 地 位?史料二中李约瑟指出了中国科技发展的哪些不足?你如何理解史料三中美国学者的评价?实质反映了什么,解读,史论拓展 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地位与影响 1特点 (1)科技思想:注重实践,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 (2)科技内容:应用性强,对事物发展
25、规律的探索不够。 (3)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法。 (4)科技使用: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遏制了科技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并成为科技进一步发展的动力,2地位:中国古代科技13世纪前一直领先世界,是世界科技的辉煌时代,明清时期逐步走向停滞,未转化为近代科技。 3影响:中国古代科技推动了古代农耕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四大发明推动了西方社会向近代的社会转型,史学新论 史学界对宋代商业发展的论述 【史界观点】 观点一“是宋代以前商品经济发展形势下出现的一种新事物,它扎根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变为沟通城乡的经济纽带,而后把与城市相连的部分变为城市的重要市区,使宋代城市达到一
26、个新的历史水平,创出了中国古代城市的新道路。” 赵宝珠,观点二费正清和赖肖尔合著的中国:传统与变革,关于宋朝的第六章第四节的标题就是“商业革命”四个字。他们写道,宋朝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这一迅速发展使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显然高于以前,并产生出直至19世纪在许多方面保持不变的经济和社会模式,观点三宋朝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商业革命的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的生产率显著提高。技术的稳步发展提高了传统工业的产量。同样,水稻早熟品种的引进,使作物在过去只能一季一熟的地方达到一季两熟,从而促进了农业。此外,宋朝
27、兴修的新的水利工程,大大扩大了水田灌溉面积。据估计,11至12世纪,水稻产量增加了一倍。生产率提高使人口的相应增长成为可能,而人口增长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生产。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还增加了贸易量。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思考感悟】 观点一主要描述了宋史专家赵宝珠对中国宋代商业发展的评论。作者认为乡村集市是新事物,是沟通城乡的经济纽带。乡村集市的发展,一方面扩大了城市规模,另一方面在集市基础上产生了新的城市。 观点二、三是西方汉学家或史学家的看法,他们把宋朝的转折点称为一次“商业革命”。这种对历史的解读方式不仅令人耳目一新,而且是言之有据的,
28、对点训练 (2015河南三市调研)有学者认为,从整个都城制度发展历史来看,可以分为前后两大阶段;前一阶段从先秦到唐代,是封闭式都城制度时期;后一阶段从北宋到明清,是开放式都城制度时期,该学者将后一阶段开端定于北宋,其依据是 () A娱乐场所“瓦肆”和纸币交子出现 B居民“坊里”制度和集中贸易的“市”的制度的完善 C以街巷结构为基础的街市制度的形成 D都城规模远超过汉唐,人口突破百万,C,解析:材料中以北宋为开放式都城制度时 期的开端,是因为在北宋时期市坊界限被打破,所以C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项属于先秦到唐代时期,D项规模扩大不能证明题干观点,一、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2
29、014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 民十六户主之。其 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 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 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A,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信息。根据材料中 “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可 知B项的结论错 误。C、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2(2013高考重庆卷)宋代文献记载,真宗时,“诏商旅自京 携便钱至诸州者,所在即给付,无得稽滞。按,太 祖 开 宝 三年置便钱务(机构),许民入钱左藏(国库),给以劵,于诸州 便换。”文中“便钱”是()
30、A自由流通的支票 B中国最早的纸币 C国家发行的债券 D兑换货币的凭证,D,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信息。材料的大体意思是:宋真宗时,允许民间资金进入都城,进行金融兑换业务。商旅携带便钱到诸州可以兑换成货币,以便进行交易。因此,这里的“便钱”显然不是自由流通的支票,也不是国家发行的债券,而是宋代商人兑换货币的凭证。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宋真宗时还未流通。故答案为D项,3(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 此可知宋 代() 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D,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悉与宋代有关的政治经济知识及理解“不抑兼并”及其产生的影响。宋初 中央集 权高 度加 强,A项的说法不正确;由材料中的“不抑兼并”可知宋代土地兼并缓和的说法 错误,C 项不正确;宋 代土地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美食广场服务员工作总结
- 100万吨绿色清洁能源页岩气液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申批备案
- 2025-2030全球电池保护板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工业级4-苯氧基苯酚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桁架式门式起重机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AI虚拟人交互一体机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心理情感咨询服务平台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工业绝热冷却器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重馏分轮胎热解油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消费电子注塑机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春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课件 第十章 浮力 第4节 跨学科实践:制作微型密度计
- 货运车辆驾驶员服务标准化培训考核试卷
- 财务BP经营分析报告
- 三年级上册体育课教案
- 2024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电学实验专项训练含解析
- 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英语试卷(新课标Ⅰ卷)含答案
- 高中英语:倒装句专项练习(附答案)
- 2025届河北衡水数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业务员回款考核办法
- 急性心梗的护理业务学习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