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马原第四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神经网络:马原部分,神经网络:马原马哲唯物史观,第一节 社会矛盾及其规律,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基本问题 1.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2.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唯物论:哲学基本问题是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第二,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即存在和思维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在历史观中的贯彻和表现就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唯物史观: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第一节 社会矛盾及其规律,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基本问题 1. 唯
2、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2.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1 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1.1 历史观 是人们在认识社会历史现象、解决社会问题时所采取的根本观点。 1.2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在对待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问题上,根据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划分了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1)唯物史观主张社会存在第一性,社会意识第二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唯心史观主张社会意识第一性,社会存在第二性,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第一节 社会矛盾及其规律,1 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1.3 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 (1)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
3、动机,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 (2)只看到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1.4 唯物史观的创立(是社会历史观的伟大变革) (1)把唯心史观彻底地驱逐出社会历史领域。 (2)实现了自然观与历史观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统一,使其成为彻底完备的科学理论体系。 (3)给社会历史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4)在实践的基础上研究社会主义,使社会主义成为科学,第一节 社会矛盾及其规律,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基本问题 1.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2.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2.1 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的
4、总和,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 2.1.1 自然地理环境 (1)作用:任何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是人民生活和生产的自然基础,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反过来,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要受到社会发展状况的制约,反对自然地理环境决定论) (2)方法论意义: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平衡,是社会得以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第一节 社会矛盾及其规律,2.1 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
5、素和物质生产方式。 2.1.2 人口因素 (1)作用:任何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人口。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的作用。适度的人口对社会发展起加速作用,过密或过疏的人口对社会发展则起延缓作用。(反过来,人口因素要受到社会生产状况和社会制度的制约,反对马尔萨斯人口决定论) (2)方法论意义:要优化人口数量和质量,从而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 【高频原理01:自然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作用原理谈环境问题,第一节 社会矛盾及其规律,2.1 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 2
6、.1.3 物质生产方式 (1)定义:是人们为获取物质生活资料而进行的生产活动的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及决定力量。 (2)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第一,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第二,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全部社会生活。 第三,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第一节 社会矛盾及其规律,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基本问题 1.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2.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2.2 社会意识 2.2.1 含义及结构 (1)含义:社会意识是
7、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2)结构:可以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依据反映的主体不同划分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依据反映的层次不同)以及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依据是否有阶级政治性) 。 (3)作用: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本质上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识形态,因而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适应新形势,我们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第一节 社会矛盾及其规律,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基本问题 1.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2.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2.2 社会意识 2.2.2 意
8、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 (1)意识形态:反映社会经济关系、阶级关系的社会意识,具有鲜明的阶级政治性,主要包括艺术、宗教、伦理道德、政治法律思想、哲学以及一部分社会科学。其中,政治法律思想是最直接、最集中地反映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中居于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 (2)非意识形态:不具有阶级政治性,反映的是自然现象和特定的社会现象,主要包括自然科学、某些特定的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心理学、语言学、逻辑学,课后作业命题人1000题 单选 :98、99、100、102、103 多选 :117-121,第三节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马原第四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神经网络:马原马哲唯物史观,第一节 社
9、会矛盾及其规律,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基本问题 1.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2.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2.3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相互区别 第二,相互联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2.3.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2)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3)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第一节 社会矛盾及其规律,2.3.2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并非消极被动地受制于社会存在,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
10、,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进步的社会意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见、推断未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落后于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则阻碍社会的发展。 (2)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社会意识有自成系统、前后相继的历史链条,因而具有历史继承性。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任何社会意识,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物质力量并作用于社会存在,影响历史的发展,第一节 社会矛盾及其规律,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基本问题 1.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2.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2.3
11、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相互区别 第二,相互联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第三,方法论意义 2.3.3 方法论意义 (1)它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社会发展包括社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神经网络:马原马哲唯物史观,第一节 社会矛盾及其规律,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两大规律 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2.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1.1 生产力 1.1.1 定义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12、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1.1.2 基本要素 (1)劳动者最活跃、主导作用 (2)劳动资料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3)劳动对象现实生产的必要前提 (4)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第一节 社会矛盾及其规律,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两大规律 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2.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1.2 生产关系 1.2.1 定义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反映的是人与人的关系)最基本 生产关系具有客观性和历史性。 1.2.2 内容 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
13、产品分配关系。 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决定性的,第一节 社会矛盾及其规律,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两大规律 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2.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1.3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1.3.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居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 第一,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第一,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第二,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
14、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第一节 社会矛盾及其规律,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两大规律 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2.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1.3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1.3.2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 (1)基本内容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其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一,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变化发展的方向和形式。 第二,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反之将起着阻碍作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循环往复、不断推动社
15、会生产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更高阶段。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社会形态发展的普遍规律,第一节 社会矛盾及其规律,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两大规律 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2.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1.3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1.3.2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 (2)意义 第一,这一规律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第二,这一规律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是我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科学依据。 第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课后作业命题人1000题 单选 :101
16、、104-108 多选 :122-130,第三节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马原第四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 社会矛盾及其规律,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两大规律 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2.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2.1 经济基础 2.1.1 定义 经济基础即社会的经济结构,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2.1.2 把握两点 (1)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 (2)经济体制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第一节 社会矛盾及其规律,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两大规律 1
17、.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2.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2.2 上层建筑 2.2.1 定义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2.2.2 内容 (1)上层建筑由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两部分构成 (2)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的关系 首先,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意识形态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其次,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影响并制约着人们的思想理论观点。 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第一节 社会矛盾及其规律,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两大规律 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2.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18、,2.2 上层建筑 2.2.3 国家 (1)起源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2)实质 国家的实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国家是统治阶级实施统治的暴力工具,其实质维护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 (3)国家和社会完全统一之日,也就是国家消亡之时,第一节 社会矛盾及其规律,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两大规律 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2.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2.3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2.3.1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产生、性质、变革)。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
19、有反作用。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服务的方向、方式、效果)。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既可以起促进作用,也可以起阻碍作用,第一节 社会矛盾及其规律,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两大规律 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2.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又叫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又叫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第一节 社会矛盾及其规律,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两大规律 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2.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
20、筑,2.3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2.3.2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 (1)基本内容 第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适应起促进作用,不适应起阻碍作用。 第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上层建筑既具有对经济基础的依赖性,又具有相对独立性,这就使上层建筑不会完全地、绝对地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它们之间总会有矛盾。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联系构成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第一节 社会矛盾及其规律,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两大规律 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2. 经济基础和
21、上层建筑,2.3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2.3.2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 (2)意义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这一规律也是我们观察和研究社会历史的一把钥匙。 在当代中国,深入理解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必须正确把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利益关系,并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加快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以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巩固经济基础的要求。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层建筑就要适应新的要求不断进行改革。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条普遍规律,神经网络
22、:马原马哲唯物史观,第一节 社会矛盾及其规律,三、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1. 一般规律 2. 特殊形式,3.1 一般规律 (1)社会形态定义:社会形态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2)社会形态内容: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 (3)方法论意义:社会形态的范畴要求我们全面地、具体地、历史地分析社会及其发展。 (4)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殊形式 马克思、恩格斯揭示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些规律决定了社会形态的更替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但是,由于社会发展的复杂
23、性和曲折性,社会形态更替在遵循一般规律的同时,也会表现出一些特殊的形式,第一节 社会矛盾及其规律,3.2 特殊形态 3.2.1 统一性与多样性 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和主体的选择性使社会发展过程呈现出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特征。 (1)统一性 从纵向看,社会形态运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表现为社会形态依次更替。 从横向看,社会发展过程的统一性表现为同类社会形态具有共同的本质。 (2)多样性 从纵向看,不同的民族可以超越一个甚至几个社会形态而跨越式地向前发展。 从横向看,多样性是指即使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在不同国家也会显现出不同特点等。 (3)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关系,三、社会形态更替的一
24、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1. 一般规律 2.特殊形态,第一节 社会矛盾及其规律,3.2 特殊形态 3.2.2 必然性和人民的历史选择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根源于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和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相统一的过程。 (1)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社会更替归根到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其中,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最终的决定意义。 (2)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一方面,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的表现 另一方面,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的原因(一个民族之所以作出这种或那种选择,有其特定的原因,三、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1. 一般规律 2.特殊形
25、态,第一节 社会矛盾及其规律,3.2 特殊形态 3.2.3 前进性和曲折性 社会形态的更替,还表现为历史的前进性与曲折性、顺序性与跨越性的统一。 (1)社会发展的决定性、统一性必然决定了社会发展的前进性、顺序性社会发展的总方向、总趋势是前进的。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主要是指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基本趋势,其实历史过程是一个扬弃的过程。 (2)社会发展的选择性、多样性决定了社会发展是曲折性、跨越性社会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社会发展过程的曲折性是指社会前进过程中所出现的反复、停滞和倒退现象。 (3)要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来看待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曲折现象,坚信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三、社会形
26、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1. 一般规律 2.特殊形态,课后作业命题人1000题 单选 :109-112、114 多选 :131-140,第三节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马原第四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神经网络:马原马哲唯物史观,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五大动力,一、社会基本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根本动力,1.1 社会基本矛盾的基本内容 1.1.1 定义 (1)社会基本矛盾就是指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的推动作用的矛盾。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1.1.2 原因 (1)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
27、过程的始终; (2)规定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 (3)是其他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 (4)规定并反映了社会的基本结构的性质和基本面貌,囊括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5)四个要素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形成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即两个“一定要适合”的规律,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五大动力,一、社会基本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根本动力,1.1 社会基本矛盾的基本内容 1.1.3 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关系 两对基本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基本的矛盾,决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28、的产生和发展。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也会影响和制约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1.1.4 社会基本矛盾的方法论意义 (1)只有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结合起来观察,把社会基本矛盾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才能全面把握整个社会的基本面貌和发展方向。 (2)当前我国正在全面深化改革,这是由我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决定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完善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五大动力,一、社会基本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根本动力,1.2 社会基本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生产力是社
29、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第一,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第二,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 第三,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标志; 要坚持“生产力标准”就是要把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判断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是实践标准在社会中的集中体现。 (2)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3)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五大动力,一、社会基本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根本
30、动力,1.3 社会主要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含义 社会主要矛盾是处于支配地位,在社会发展过程一定阶段上起主导作用的矛盾。 (2)社会主要矛盾和社会基本矛盾的关系 社会基本矛盾是其他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规定和制约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体现。 (3)社会主要矛盾和社会基本矛盾的方法论意义 在实际生活中,社会基本矛盾往往要通过具体的社会矛盾表现出来,我们不仅要认识社会基本矛盾,而且要在此基础上认识社会中的各种具体矛盾,特别是社会主要矛盾,要认识和抓住主要矛盾,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五大动力,一、社会基本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根本动力,1.3 社
31、会主要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4)社会主要矛盾不是一成不变的 社会主要矛盾是处于支配地位,在社会发展过程一定阶段上起主导作用的矛盾。 (5)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意义 第一,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判断形势和确立工作重心的客观依据。 第二,社会主要矛盾及其转化的原理,对于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増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五大动力,2.1 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
32、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 (1)阶级的产生。 (2)阶级的本质。 (3)阶级斗争的根源。 2.2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中。 2.3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直接动力,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五大动力,3.1 社会革命的实质 3.2 社会革命的根源 3.3 社会革命的作用 革命对社会发展起巨大作用。“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是“社会进步和政治进步的强大推动力”。 社会革命及时社会基本
33、矛盾运动的结果,又是推动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动力,三、社会革命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重要动力,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五大动力,4.1 改革的性质 改革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部分质变,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 (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作为体制的根本转变,是第二次革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4.2 改革的作用 改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集中表现在,它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4.3 改革的方法论意义 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四、改革
34、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重要动力,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五大动力,5.1 科学技术的含义 (1)科学是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相关的活动。 (2)广义的技术包括生产技术和非生产技术。狭义的技术是指生产技术,即人类改造自然、进行生产的方法与手段。 科学和技术是辩证统一的整体。在今天,科学活动与技术活动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出现了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的趋势,日益融为一体。 5.2 科学技术革命的作用 科技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科学技术特别是科学技术革命是 “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科学技术主要是通过促进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
35、式的深刻变化来推动社会发展的,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重要动力,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五大动力,5.3 正确把握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双重作用) 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 (1)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两重性 首先,科学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对社会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其次,科学技术的作用既受到一定客观条件如社会制度、利益关系的影响,也受到一定主观条件如人们的观念和认识水平的影响。科学技术在运用于社会时所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最后,正确认识和运用科学技术,关键取决于社会
36、,首要的就是有合理的社会制度保障科学技术的正确运用,始终坚持使科学技术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让科技为人类造福。 (2)“全球问题”的出现,深刻地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矛盾,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重要动力,课后作业命题人1000题 单选 :109-112、114 多选 :131-140,第三节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马原第四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神经网络:马原马哲唯物史观,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作用,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唯心史观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 一是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 二是只看到个人在历史上的作
37、用,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唯物史观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 一是从客体的角度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二是从主体的角度回答了人民群众和个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作用,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1 两种对立的历史观 (1)英雄史观 唯心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出发,否认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抹杀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 英雄史观的产生有其深刻的认识根源、社会历史根源和阶级根源。 (2)群众史观 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前提出发,坚持物质资料生产方
38、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强调的是物质生产的主体人民群众的作用,认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3)唯物史观在考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时坚持的原则,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作用,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1 两种对立的历史观 (3)唯物史观在考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时坚持的原则 首先,唯物史观立足于现实的人及其本质来把握历史的创造者。 其次,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历史创造者问题。 再次,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 最后,唯物史观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作用,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2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1.2.1 人民群众 (1)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2)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3)在当代中国,凡是拥护、参加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人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 1.2.2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主要表现在: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环境污染治理分层管理办法
- 二手房交易市场动态
- 养殖场客户服务与满意度
- 药店设备养护管理办法
- 公路声屏障维护合同范本
- 文化产业招投标技术标范本
- 谈判技巧培训委托协议
- 城市供水合同谈判教案
- 工程勘察承包合同
- 学校拆墙改造工程合同模板
- 光伏工程光伏场区箱式变压器安装方案
- 颅底骨折的护理查房
- 医生类抖音代运营方案(综合)
- 掘进自动化工作面研究及应用新的
- 99D102-1 6~10kV铁横担架空绝缘线路安装
- 如何积极应对人工智能时代带来的各种挑战800字
-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发展过程纪实簿
- 小班《中国传统节日春节》
- 综述性论文写作-课件
- 祛淤通脉三圣药川芎、血竭、地龙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理工英语4》期末题库及答案(试卷号:1388)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