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 高三历史自测试题1-4答案_第1页
高考历史复习 高三历史自测试题1-4答案_第2页
高考历史复习 高三历史自测试题1-4答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三历史自测试题1参考答案CDBC BBDDC DCB38、(1)有教无类(2分);贵贱有序(2分)。孔子的主张既有进步性又有保守性。(2分)(2)宋词、话本、南戏、风俗画、四大家书法。(2分,答对两点给2分)专制主义的强化(2分);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2分)思想控制的加强。(2分)(3)美国承认、尊重外来文化;(2分)中国对外来文化存有排斥心理。(2分)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增强了综合国力。(答大唐盛世亦可) (2分)(4)政治、经济的的发展推动文化的发展,先进的文化可推动社会的进步;(2分)文化是在借鉴、融合中不断发展的;(2分)文化具有多样性、民族性。(2分)39、(1)主要原因:器物变革

2、的探索失败(或洋务运动的失败)(2分);列强掀起瓜分狂潮,民族危机严重;(2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2分)(2)范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2分);邓小平作出改革开放决策,开辟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2分) 启示:别国的经验必须与本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发挥巨大作用(2分)(3)成就:a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通过国企改革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2分)c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分)(4)主要问题:a中国的经济发展过分依赖出口、依赖外国技术和设备;(2分)b中国

3、缺乏独立科研和创新开发的精神。(2分)A他的观点不正确。理由:长谷川庆太郎的根据以偏概全,过分夸大技术与专利的作用和影响。(4分)B他的观点是正确的。理由:当代中国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出口和投资拉动,中国本土企业的许多核心生产技术还要依赖美日等西方发达国家,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较低。(4分)C他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比较偏激。理由:综合前面二者的理由即可。(4分)(只有对观点的评价没有理由不给分;学生列举的理由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高三历史自测试题2参考答案DDAD BBABB CDD38. (20分)(1)目的:维护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2分)角度:俭以治国、俭以持家、俭以修身。(3分)(2

4、)观点:个人与家庭应提倡节俭;国家应该尚奢。(2分)依据:尚奢可繁荣地方经济;尚奢消费可扩大就业;尚奢可增加他人收入。(3分)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2分) (3)观点:尚俭是导致中国贫弱和败亡的原因,反对节俭,提倡消费。(2分)意义:促进人们消费观念转变;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救亡图存。(答出“促进人的自由和平等发展”也可得分。)(6分)39(16分)(1)条件:思想家们的理论探索;惨痛的战争教训。(2分)(2)意图:维护美国的安全;促进欧洲经济的恢复,稳定资本主义秩序;控制西欧;遏制苏联(或遏制共产主义在欧洲的蔓延)。(6分)(任答三点)(3)变化:西欧试图摆脱美国控制(美欧关系分化)。

5、(2分)原因:美国经济相对衰落,欧共体经济实力增强;在美苏两极格局下(或美苏争霸),西欧谋求自身安全。(4分)影响:冲击两极格局,推动世界多极化格局。(2分)高三历史自测试题3参考答案题号121314151617181920212223答案BACADBCBCDAC38(30分)(1)西周的等级制度。(2分)把天理和伦理道德联系起来。(2分)(2)议会与国王。(2分)结果:议会取得胜利(或建立了君主立宪制)。(2分)原因:国王专权不得人心;议会代表资产阶级利益,随着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英国有宪政的传统;光荣革命推翻王权;权利法案限制王权。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封建势力妥协的结果。(6

6、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3)雅尔塔体制。(2分)发展经济,成为经济大国;对外追随美国;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口号。(6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4)问题:欧美国家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对中国商品进行反倾销调查。(2分)对策:提高中国企业自身竞争能力,适应新的国际经济形势;提高国家综合国力,争取规则制订权;团结国际力量,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6分,每点给2分,言之有理,即可给分)39(22分)(1)西周实行分封制,诸侯有较大独立性,导致后来王权衰微;(2分)秦朝废分封,行郡县,加强中央集权。(2分)答案一:易中天的说法是正确的。“封建”即“封土

7、建国”,指中国古代的分封制,体现中央与地方关系。分封制下诸侯有较大的独立性,王权衰弱。(3分)答案二:易中天的说法不正确。“封建”的含义则是指一种生产关系,一种社会形态。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从秦到清,君主专制不断得到加强。(3分)答案三:两种说法都是正确的。两个“封建”的含义是不同的。易中天的“封建”是指分封制;“封建专制主义”中的“封建”是指封建社会这种社会形态。(3分)(2)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2分)不正确。(1分)梁启超反对的是全盘否定传统文化;主张把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梁启超在游历欧洲过程中目睹了西方社会的弊端。(3分)(3)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3

8、分)改革先后失败,最终苏联解体。(2分)主观上,我党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左”倾错误的影响。(2分)客观上,中国面临严峻的国际形势。(2分)高三历史自测试题4参考答案CBAD DCBAB CAD38(26分)(1)同:关注人,以人为本;异:中:强调社会责任、社会秩序、统治者权威;西:强调个人自由、个性发展、民主政治。(说明:异同每点2分,只答异或同最多得2分。 ) (2)变化:认识的范围不断扩大。(3分) 不足:对中国的国情(文化)一缺乏深入的认识。(3分) 特点:由器物(物质)至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精神)。(每点1分,共3分)说明:有其它相同或者相近表述,如“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等,同等给

9、分。只列相应史实最多给2分。(3)原因:美苏冷战(3分) 如何:对内改革,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对外开放,先后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2分)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2分)(4)阻碍因素:文化的差异;国家利益的冲突;意识形态的矛盾等。(每点2分,本问共4分) 推动因素:社会发展的需要;科技的进步;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每点2分,本问共4分)说明:阻碍或推动因素每点2分,同时答阻碍和推动因素的只按其中一种给分,本问最多不超过4分。39(26分)(1)不同:前者:崇尚节俭、注意积储、力戒奢侈。(2分)后者:奢侈豪华。(2分)理解:文艺复兴提倡人性,(2分)主张追求现世生活中的幸福。(2分)(2)有。(1分)开放后,洋货大量涌入,受西方消费观念影响,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民主政治的发展,(2分)上海商人们由敛转奢,(2分)是近代中国的缩影,有代表性。(4分)否。(1分)开放的上海,洋货大量涌入,受西方消费观念,电影报刊等大众传媒的影响、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民主政治的发展(2分),上海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