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湖实习报告_第1页
大明湖实习报告_第2页
大明湖实习报告_第3页
大明湖实习报告_第4页
大明湖实习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明湖考察报告 景点简介 大明湖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是繁华都市中一处难得的天然湖泊,也是泉城重要风景名胜 和开放窗口,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素有“泉城明珠”的美誉。它位于济南市中心偏东北处、 旧城区北部。大明湖是一个由城内众泉汇流而成的天然湖泊,面积甚大,几乎占了旧城的四分 之一。市区诸泉在此汇聚后,经北水门流入小清河。现今湖面 46 公顷( 690 亩),公园面积 86 公顷( 1290亩),湖面约占百分之五十三,平均水深2米左右,最深处 4 米。形成 作为一处天然湖泊,大明湖水来源于城内珍珠泉、濯缨泉、芙蓉泉、王府池子等诸泉,有“众泉汇流”之说,水质清冽,天光云影,游鱼可见。大明湖水源充足,

2、排水便利,故有“恒 雨不涨,久旱不涸”的长处,经年水位恒定。水深平均两米左右,最深处约四米,沿湖岸边一 米左右。“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大明湖风景的最好写照。二、现状分析 大明湖虽然蜚声海内,但其设计并非完美,通过仔细观察,我发现大明湖景区存在朴而不 实,华而不丽,绿而不化,桥不灵巧,和而不谐,功能偏倚等问题。? 朴而不实 大明湖景区建筑陈旧,古朴,但总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现代建筑与与古建筑融合不好, 往往有点情致很快就被隐约的现代风吹散,置身其中而又出乎其外,游乐一日不古不今,不奇 不特,宛如在校园里闲逛。? 华而不丽 大明湖景区多处景点设计浮华,玉柱雕龙,烫金华字,过于追求气势

3、,而使景点蒙上了厚 厚的金钱气味,浮华有余,美观不足。? 绿而不化 绿化规划存在缺陷。大明湖不是面积较大的湿地,且湖的周 边狭窄,在规划上应该注重市民的休闲功能,应以树林竹林为主,形成视觉遮断,营造小 范围的景致,不应过于注重草坪。过于注重草坪的风格使得景区绿而不化。? 桥不灵巧 桥的规划很是不如人意,即便是西湖,也只是在苏堤白堤这两个可以通车主要的交通干道 上才有较大的桥,大明湖的桥不通车,南北渚桥(还有一两个桥)这么笨拙的桥抹杀了大明湖 的秀巧。园林的桥应是低缓平和的,桥是景物的连接而不是景物的遮断,北渚桥和鹊华侨很败 笔。? 和而不谐 大明湖在历史上是一个很大的湖,与济南北的东北的齐烟九

4、点之一华山相邻,随着历史的 演变才成为城郊湖、城中湖,园中湖,采用复古形式,现有的建筑群显得很拥挤,尤其是那个 主景观楼与周围的建筑和大明湖的面积不协调,楼的作用是登高望远观景致的,大明湖在大厦 林立的城市中好不容易有了一片开阔的空间,却又被这个不高不矮的楼给挤没了,跟解放阁是 一样得令人惋惜。? 功能偏倚 大明湖规划的定位好像是突出人文景观而忽略了自然景观,这是错误的。大明湖的面积经 历了历朝历代逐渐缩小,如果把所有的历史人文都集中在现在是小小的城中湖的大明湖里,是 不是显得太拥挤了?是不是给人以压抑感?没事的时候来这里三、市场界定 大明湖景区水秀 水灵 水韵,是一个以水为主导,以假山为点缀

5、,以植被(荷花、柳树) 充实内容,以仿古建筑构建骨架,集观景、休闲、娱乐、餐饮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大明湖、 趵突泉、千佛山是济南的标志性景点,声名远播,蜚声海内。且济南是一个兼具历史与现代气 息的都市,山水俊秀,人杰地灵,集聚山东物产,高校林立,常住人口多,人口流动频繁,各 种外来人员众多, 市场广阔。 济南大明湖现已部分向市民开放, 持有本地身份证和本地学生证,在下午六点之后可以免费参观,且新开发部分向社会免费开放。根据大明湖特点,大明湖景区 市场界定为游客类型多样,旅游品种多样,以休闲+旅游为既有模式,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发。大众旅游,休闲型旅游,娱乐型旅游三位一体,现有优化与深度开发

6、相结合,尽力做到 广召八方客,内怡泉城民。四、理论分析4 1、策划要点? 吸引元素的发掘与培育理念定位与形象策划; ? 特色产品的策划与设计产品策 划与项目设计; ? 服务设施的定位与定格设施改造与风格控制; ? 生态环境的保育与 “复 耕”绿化培植与环境改造。4.2 、吸引元素的发掘与培育理念定位与形象策划 还珠格格中一句“大明湖畔的夏雨荷” ,将大明湖推向了观众的视野,引发了人们对大 明湖的无限遐思和眷顾倾向。 因此,大明湖的吸引元素可以内化为 湖畔 烟柳 夏雨 荷花 美女, 物象丰满,形象完美,虚实相映,相得益彰。蛇不见,蛙不鸣;久雨不涨,久旱不涸是大明湖两大独特之处。 2009 年,大

7、明湖荣膺中国 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第一泉水湖。 “中国第一泉水湖” 的桂冠毋庸置疑是大明湖的特色吸引元素, 能够将中国人的“第一”情节调动起来。“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铁公的名句不仅是泉城济南的最好诠释, 更是大明 湖的绝好宣传标语。4 3、特色产品的策划与设计产品策划与项目设计 作为泉城象征之一,大明湖特色景观群星璀璨,明湖八景“七桥风月、秋柳含烟、明昌晨 钟、竹港清风、稼轩悠韵、超然致远、萦堤远水、鸟啼绿荫”各具特色, “一环”、“二湖”、“六 园”、“九岛”、“十八景”景景优美。下面略举实例说明。“济南第一标准庭院”的遐园。园内假山奇石林立,古木参差,环境优雅、清静。有“历

8、下风物,以此为盛”的美称。稼轩祠原为清光绪三十年(公元 1904 年)建的李鸿章生祠,民国初年改作他用, 1961 年 改建为稼轩祠,用以纪念南宋爱国英雄、豪放派词人辛弃疾。湖心亭 泛舟于一碧如镜的大明湖上,可见一方形小岛篇二:旅游资源实习报告 安阳师范学院旅游资源实习报告专业年级: 10 级旅游管理一班 姓名:李艳云学号: 101302032实习时间: 2012年4月13日 4月 18日 实习地点:山东省青岛市栈桥、哥特式教堂、 八大关、五四广场、崂山;山东省泰安市岱庙、泰山;山东省济南市大明湖等。目录一、实习的意义和目的二、实习要求三、实习日程安排四、实习地点1. 哥特式大教堂2. 栈桥3

9、. 五四广场4. 崂山5. 岱庙6. 泰山7. 大明湖五、实习心得旅游资源实习报告一实习的意义和目的旅游资源实习是教学计划的一部分,它是教育学生的实践等解决实际问题的第二课堂,它 是专业知识培养的摇篮。实习中应该深入实际,认真观察,获取直接经验知识,巩固所学基本 理论,保质保量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培养我们的实践经验,开拓我们的视野。在实习中, 我们亲身感受旅游资源,从各个方面感知旅游资源中的各个因素,让我们真正理解旅游资源中 所缺少的和游客真正需要的,在实践中得出真知,可以 为我们以后开发旅游资源做出铺垫。通过此次实习,让我们看到不同的旅游资源,充分地与旅游资源进行全方位的接触,让我 们的理

10、论知识得到实际的验证。 了解旅游资源包含的因子, 了解在学习中应该重点注意的问题, 以及现阶段旅游资源中的缺陷,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二 实习要求1 、 实习期间应该注意自己的着装,不能穿背心、短裤和拖鞋,以免实习过程中跌倒、划 伤造成不必要的危害;2 、 实习期间一定要听从带队老师的指挥,不要擅自离队,更不要随意到处乱逛;3 、 不得迟到、早退、旷实习等,如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时到达或不能去实习应向班长或带 队老师请假;4 、 实习期间仔细观察,认真听老师的讲解,遇到不懂得地方可以提出来,随时做笔记;5 、 实习期间要严肃认真,禁止喧哗打闹。三 实习日程安排1.4 月 13 号晚上 8 点在学校

11、南大门集合登车,第二天早上到达青岛。2.4 月 14 号上午参观哥特式大教堂、老舍公园、栈桥,下午参观八大关、五四广场。3.4 月 15 号参观崂山风景区。4.4 月 16 号到达泰安,参观游览岱庙。5.4 月 17 号登泰山。6.4 月 18 号到达济南,参观游览大明湖,下午返校。四实习地点1. 栈桥。栈桥是青岛的象征。她位于青岛湾中,与市内最繁华的中山路成一条直线,由海岸前伸入海,素有“长虹远引” 之美誉。栈桥初建于光绪十八年(公元 1892 年),是青岛最早的码头。经 1931 年改建和 1985 年整 修,现宽 8 米,全长 440 米。桥南端筑半圆形防波堤,堤内是一座具有民族风格的两

12、层八角亭, 金瓦朱壁,盔顶飞檐,题名“回澜阁” 。栈桥划波斩浪,象一条长龙横卧于碧海银波。循桥渐入,仿佛走进大海的怀抱;伫立阁旁, 层层巨浪澎湃涌来,拍打堤坝,击起万千碎玉;进入阁内,沿螺旋楼梯登到楼上,四周尽是宽 敞的大窗,放眼望去,又是另一番怡人风景, “飞阁回澜”因此被誉为“青岛十景”之一。 秋 天涨潮时,尤以西部岸堤景色最佳,海浪拍岸,激起数十米巨浪,轰然作响,蔚为壮观,退潮 后,海水后退一百米,礁岩沙滩上满是赶海挖蛤蜊的游人。近年来,青岛开展了“挽留海鸥” 活动,每到秋冬风平浪静时,成千上万只海欧在湾内低飞回翔,与蔚蓝的天,远处的回澜阁、 近处观景赏海的人们构成一幅和谐画卷。桥北沿岸

13、辟为栈桥公园,园内青松碧草,花木扶疏,并设有回廊石椅,与沙滩礁石浑然一 体,相映成趣,入夜,华灯齐放,桥上、岸上如株株玉兰盛开,水中波光粼粼,与远处的“琴 屿飘灯”遥相辉映。2. 崂山。 素有海上名山第一的青岛崂山位于黄海之滨,主峰 1133 米,它拔海而立, 山海相连,雄山险峡,水秀云奇,自古被称为神仙窟宅灵异之府。 齐记中亦有泰 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的记载。昔日秦皇汉武帝登临此山寻仙,唐明皇也曾派人进山炼药, 历代文人名士都在此留下游踪,号称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盛时有九宫、八观、七十二 庵,崂山道士更是闻名遐迩。山篇三:实习报告目录青岛简介栈桥八大关崂山简介泰安岱庙泰山济南简介大明湖趵突

14、泉序言:随着经济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 21 世纪最具活力的“朝阳产业” ,旅游业越来越需要有专 业管理能力的人才,并要求这些已有理论基础的人才掌握必要的实际经验,懂得理论与实际的 结合。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和先决条件,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建立在对旅游资源本身 的科学认识和对其内涵的准确把握上。在此前提下,我们作为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学生,应该 寻找更多的实践机会,去了解旅游资源、旅游市场,这样才能促进我们以后更好的掌握专业知 识,实现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实习目的:实习是一种实践,是理论联系实际应用和巩固所学专业知识的一项重要环节,是培养能力 和技能的一个重要手段

15、,更是走向工作岗位的必要前提。本次实习目的有三:一是让我们掌握旅游资源调查、分析和评价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使我 们能将所学的旅游资源课程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进一步有机结合,培养我们独立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让我们熟悉并掌握旅游资源调查报告编写方法,培养我们的科学思维和研究能力,为今后走向社会从事旅游管理及其相关工作打下良好基 础;三是提高了团结协作的能力和吃苦耐劳的能力,养成好的习惯,为将来在工作岗位上承担 各种工作压力打下基础。时间安排:2013 年 4 月 21 日 2013 年 4 月 26 日21 日晚 8:00 左右出发, 22 号早晨抵达青岛。 上午滨海旅游资源 (栈桥)、宗

16、教旅游资源 (天 主教堂)实习,下午城市景区、国外特色建筑及滨海资源(八大关、五四广场等) 。 23 号 宗教旅游资源(崂山,道教及佛教资源) 。24 号上午滨海 3s 资源 ( 金沙滩),下午人文资源(泰安岱庙) 。25 号资源综合实习(泰山) 。26 号城市资源及水资源(济南大明湖) 晚 7:00 左右回到安阳,为期 6 天。人员安排:本次带队老师有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张吉献老师、 李俊民老师、任曼丽老师、李艳娜老师、 张青云老师、邓小兰老师;参与学生为 2011 级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全体学生。正文山东的名片青岛一、简介:青岛,副省级城市,国际著名港口城市,国际滨海旅游度假胜地,国家历史文化名

17、城,中 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国品牌之都,国际帆船之都,世界啤酒之城。青岛是全国 14 个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是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是中国面向世界的 重要区域性经济中心,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二、地理位置: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位于东经1193012100,北纬 35 3537 09。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三、旅游资源: 青岛旅游资源分为五个层次:红瓦、绿树、碧海、蓝天、金沙。历史上经历的殖民地文化 对其建筑风格及城市格局产生重要影响。著名节日有青岛啤酒节、樱花节等。它是海滨丘陵城 市,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历史古

18、迹类旅游资源、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地质地貌旅游资源、 水体旅游资源等。 1 、青岛的标志栈桥栈桥位于青岛湾中,是青岛的象征,青岛栈桥最早是供海军码头使用的木桥,栈桥初建于 光绪十八年(公元 1892 年),是青岛最早的码头。桥体使用巨大的花岗石砌成,全长 440 米, 宽 8 米,以彩砖铺砌,桥面宽敞桥南端筑半圆形防波堤,素有“飞阁回澜” 、“长虹远引”之美 誉。距火车站仅 500 米,步行可到。 我们能够体验到,栈桥附近有很多纪念品店、特色美食店,能够满足游客消费需要,但是 商品质量亟待提高;沙滩上有很多垃圾,需要游客提高保护旅游资源的意识,更需要加强管理。2 、中国最美城区之一八大关 八大关

19、是最能体现青岛“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特点的风景区,位于汇泉角景区北部。面 积 70 余公顷的八大关是以 8 条关隘命名的路而得来的(已增为十条路) 。八大关的特点,是把公园与庭院融合在一起,到处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四季盛开的鲜花, 十条马路的行道树品种各异。如韶关路全植碧桃,春季开花,粉红如带;正阳关路遍种紫薇, 夏天盛开;居庸关路是五角枫 , 秋季霜染枫红,平添美色;紫荆关路两侧是成排的雪松,四季常 青;西南角被称为“爱情角” , 这里绿柏夹道,形成了一个个“包厢” ,为许多情侣们所钟爱。个人认为,八大关的建筑尊重历史,将历史与未来、自然和人文较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这 正是八大关的魅力所在。3

20、、五四广场五四广场因“五四运动”而得名。 广场主体雕塑“五月的风”高 30 米,直径 27 米,采用 螺旋向上的钢体结构组合,以单纯洗炼的造型元素排列组合为旋转腾升的“风”之造型。对面海中有可喷高百米的水中喷泉,整个景区的氛围显得宁静典雅、舒适祥和。这里已成 为新世纪青岛的地标。“浮山湾”,青岛是北京举办 2008 年奥运会的唯一分会场,而这里就是帆船比赛的场地。五四广场荣获国家市政工程最高奖 -金杯奖、国家建筑工程最高奖 - 鲁班奖。这个广场集纪 念性、集会、休闲、娱乐、游览、观光于一体,是青岛市的标志性广场。4 、天主教堂(圣弥厄尔教堂) 是青岛最大的哥特式教堂,由德国设计师毕娄哈设计,兼

21、具哥特式和罗马式建筑的风格。 塔身高 56 米,红瓦覆盖的锥形塔尖上各竖立一个4.5 米高的巨大十字架,塔内悬有四口大钟,一但钟乐鸣奏,声传数里之外。它是中国唯一的祝圣教堂。5 、海上名山第一崂山崂山位于青岛市东北部,有着“海上名山第一”的美称。海拔 11133 米,是我国海岸线第 一高峰,齐记云: “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 。崂山美学特点为秀、奇,易风化成球状(如青蛙石) 。 崂山风景区分为东线(太平宫、仰口、华严寺、那罗延窟、棋盘石) 、西线(华楼宫、法海 寺、月子口) 、南线(太清宫、龙潭瀑、八仙墩) 、北线(北九水、潮音瀑、蔚竹庵) 、中线(巨 峰、虔女峰) 。崂山是道教文化名山,也

22、道教发祥地之一。 道都以“玉清、上清、太清”为三清, “太清” 乃太上清净之界,也就是“神仙”的天堂。太清宫的全部建筑由“三官殿” 、“三皇殿”、“三清 殿”组成。风格清淡简朴。( 1)、太清宫:始建于西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 年)是崂山最大的道观,全真道天下第二道场。道教的“返璞归真”内涵与崂山自然生态互为诠释,浑然天成。现占地 3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 2500 平方米, 共有房舍 150 余间。太清宫共分三个独立院落, 每个院落都有独立的 围墙,单开山门。三官殿这组建筑最大,前后三进院落。殿内塑有天、地、水三官以及真武、雷神等神像。 院内有紫薇、银杏、牡丹、耐冬等花木。特别是正殿前院的

23、两棵干粗合抱的耐冬(山茶花) ,寒 冬季节,满树绿叶滴翠,红花娇艳,犹如落下一层绛雪。据说这两棵耐冬,是明永乐年间道士 张三丰从海岛上移植于此。而山茶花也是青岛是的市花。( 2)、华严寺创建于清代顺治九年( 1652 年)。该寺是崂山现存规模最大的寺院。该寺原 称华严庵, 1931 年更名为华严寺。寺院原为四进院落,有殿堂、僧寮、客房130 余间,建筑面积 2500 余平方米,占地面积 4000 余平方米,为崂山古代建筑艺术之最。该寺现为青岛市文物 保护单位。崂山风景区交通便利,乘坐 304 公交车可以直达。崂山风景区的管理模式比较完善,值得 我们学习和借鉴。篇四:实习报告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1

24、2 级旅游管理专业旅游资源与开发野外实习报告姓名 :xxx学号:专业班级: 12 级旅游管理一班序言2014 年 4 月 20 日晚上 8 点,在学院领导和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旅游管理专业一起乘坐旅游 大巴从殷商文跨越燕赵文化到达齐鲁文化的山东进行为期 5 天的实习,在这 5 天的实习期间, 我们可以一起感受青岛浪漫的海滨风情,泰安泰山的雄伟高大以及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 中 4 月的济南所表现的韵味,遥想当年大明湖畔的“夏雨荷”。通过本次实习,我们的目的重在让同学们吧课堂上的知识与实际相对应,成为一个具有理 论知识和实践的实用型人才,而不是空有一身理论,眼高手低,本次实习重在使同学们多多参 与进去

25、,把课堂搬到野外,通过见到真实的实物来加深印象,可以为我们以后走上社会提供更 多有用的帮助,为我们日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让我们能够更好的就业,成为一个高素 质有能力的人才。在此实习期间我们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到了许多课外的东西,让理论更加生动具体。 学习到了各种旅游资源的特色,也感受了导游这个职业的艰辛以及以后该怎么做,为毕业后的 工作方向奠定了基础。以下是我在本次实习中的一些感悟。目录一、旅游资源(一)自然旅游资源 4(二)人文旅游资源 7(三)宗教 9(四)建筑 10(五)艺术特征 12二、 导游业务 1314 后三、 旅游经济学 13四 、 景 区规 划16一、旅游资源( 一)

26、自然旅游资源1. 栈桥4 月 21 日早上我们来到栈桥,栈桥是青岛海滨风景区内的一个景点,位于青岛市太平路, 与青岛市区繁华的商业街中山路相连,并直接伸入海中 400 多米,当海轮驶入青岛港时, 首先应如眼帘的便是这座青岛的标志栈桥。虽然这次没有机会走在栈桥上,但想象着漫步栈桥之上,可尽收青岛湾的如画美景,簇簇 雪白浪花、点点赤色礁岩,红瓦绿树点缀于海港之滨,飞阁回澜安坐于碧波之上,百年沧桑, 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栈桥展现的是滨海旅游资源,岸边的基岩海岸,黄色的礁石上可以看到有些海洋生物的遗 体在上面,张老师说那是牡蛎,迎着海风偶尔还能见到被海浪冲上岸的贝壳。2. 崂山4 月 22 日早上 9

27、 点多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一起来到崂山, 崂山位于是山东半岛的主要山脉, 最高峰崂顶海拔 1133 米,是我国海岸线第一高峰,有着海上“第一名山”之称。它耸立在黄海 之滨,高大雄伟。当地有一句古语说: “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 ” 青岛城背山面海,绿树成 荫,气候宜人,历来是人们心目中的“避暑胜地” 。张老师给我们讲述崂山山脉形成于燕山造山运动时期,崂山山海相连,海天一色,雄伟壮 观。崂山属于花岗岩地貌景观,山体呈垂直节理发育,球状风化明显,从石头的形状可以观察 到,峰顶耸立,层峦叠嶂,植被覆盖茂盛;在海边我们可以看到形状像青蛙一样的石头,大家把它称为 青蛙石。穿行在崂山之间我们可以感受崂山的

28、美,主要有形象美,崂山也有它雄伟之处,谷间 幽静,也有女孩子的秀气;看到各种山石花草树木与蓝天白云相对应颜色错落有致可以感受它 的色彩美;边走边听着海浪拍打岸边礁石的声音与山间鸟的鸣叫声相附和可以感受崂山的听觉 美;海风吹来带来淡淡的花草的清香让人惬意舒服可以感受它的嗅觉美。3. 金沙滩、唐岛湾公园金沙滩于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凤凰岛 , 南濒黄海,呈月牙形东西伸展,全长 3500 多米, 宽 300 米,是中国北方著名的滨海度假天堂。因为水清滩平,色泽如金,所以得到了金沙滩这 个响亮的名字。金沙滩是中国沙质最细、面积最大、风景最美的沙滩之一,被喜爱它的人们冠 以“亚洲第一滩”的美称。在金沙滩我

29、们可以体会到 3s的享受,光着脚感受海水的温度,迎着海风捡贝壳,感受大海水体旅游资源的形态美,以及与蓝天白云相映衬的色彩美,阳光照在海面泛起的光影美,听着 海浪拍打沙滩的声音美。唐岛湾公园位于青岛市西海岸的黄岛区。是一个围绕唐岛湾两岬而建的大型海岸公园,分 为北岸和南岸两个区域,具有“海上西湖”和“青岛西花园”的美誉。篇五:建筑认识实习报 告 - 济南泉水老建筑建筑认识实习报告 实习目的:观察老济南建筑与水环境状况,了解它的尺度关系和空间感受 实习时间和地点: 2010 年 3 月 11 日在济南护城河沿岸、王府池、泉乐坊和大明湖一带 实习内容:我们一行分成三小组,一同实地调研了黑虎泉、青龙桥

30、、泉乐坊等地的建筑水 环境,然后分三路分别调研了大明湖、王府池和护城河沿岸的一些景观节点和建筑现状,并走 访了当地的居民了解情况。实习的收获和总结: 本次调研我们以护城河、泉乐坊、王府池和大明湖为主要调研节点,每个节点均带着几个 围绕实习目详细展开的问题进行仔细观察体验。详细情况如下:一、在护城河,我们的主题是黑虎泉与周边环境的尺度关系与视觉体验,沿河走廊的袭击 形式所产生的空间体验, 护城河与现代城市纹理的融合与冲突。 黑虎泉是济南老城区的核心区 域。这部分地区的建筑风格既有老济南的独特韵味又有着现代 化城市的璀璨风采。在建筑尺度上,从竖向方向 看建筑尺度被分为完整的三部分:大尺度,近人 尺

31、度,小尺度构件。大尺度的建筑耸立在黑虎泉 周围,与河堤一起把黑虎泉合成一个半封闭空间。 近人尺度的建筑则与人与景共同组成了一个整 体,人在景中,环境又靠人变得活泼有生命力。 同时,近人尺度的建筑小品又使游人觉得水环境 变得更易亲近,更具有生活气息。而小构件的加 入,一方面保证了建筑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又使 得建筑变得更加精致 在这里,泉与人的交流随处可见,当地居民 的日常生活已与泉水,与护城河彻底的融合在了 一起。在泉边,水与人的交流随处可见,当地居 民的日常生活已与水融合在了一起。沿河的步道 也进行了加宽的处理,挑出的平台,沿河的凉亭 以及河边的岩石都是为了这个原因。沿岸的民用 建筑化就是北向

32、窗户的普遍加大加宽,可以取得 很好的景观。二、在大明湖,我们的主题是探究景观建筑与风 景在不同层次上的结合。通过实地观察,我们发现景观建筑与湖水水 平层次关系建筑与湖水在水平构图中的三种关 系: 近景 中景 远景。1. 近景 主体景观建筑控制着附近的水面, 水是建筑的组成部分,依附于建筑。近景下,水的表现力不强,景观建筑由于与平时接触 到的建筑尺度较为接近,故能够观察到其细节,所以滨水景观建筑往往比较注重细节的推敲。 近景建筑一般都会有一些引导性的设计来将游人的视线 引向建筑。例如从屋顶附近垂下的柳枝, 柱子顶端伸展的雀替,这些都可以将视 线向上引导,让建筑本身更受重视。2. 中景 近处以水为

33、主,建筑大部分 被水环绕,建筑对水体的控制力减弱, 水体表现力增强。所以此时建筑除了关 心细节的同时更加关注外立面的表达, 怎样与水体融合衔接。人们往往会更加 在意建筑以及配景整体的美感。3. 远景 水体为主,建筑在构图中占据的体量小,但是控制力却得到了增强。此时建筑非 常注重外立面 , 主要是渲染整体气氛和视野的控制。例如在走过转角之后,看到湖中央的亭子, 人们可能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感受。综上所述,建筑物对水体的控制力体现在近景对视野的控制和远景对焦点的控制。二者会 出现丰富的结合形式。例如园林艺术中画框式的艺术处理,视线遮挡时隐时现的效果等等,会 给人们带来很多美感和趣味性。三、

34、在泉乐坊,我们的主题是人工与天然水景功 能、形象的区别,新建筑对水环境的营造利用。从历史上看,城镇都是依据地形地貌等自然 条件而形成的,又在长期的岁月流逝中,经过几 代人的努力创造发展的。其中包括很多元素,最 后综合的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对于本地 段来说,泉水理所当然地成为区域景象的骨架, 是几百年来形成该区域肌理的最根本的决定性的 元素“临水而居”更是中国传统的居住模式。人 因水而居,水因人而变。从水由原始形态到成为 占有该地区生活核心的位置过程中,人们一直在 扮演着利用者和适应者的角色。这种形态和关系 很大一部分就在建筑与水的关系中体现的淋漓尽 致。在这里,水在一定程度上以小尺度与建

35、筑结 合,增加了建筑的亲和力。这里,水与建筑的尺 度与王府池子有明显区别,泉乐坊的水系比例更 小,突出了建筑的地位。由于建筑的主体较高深, 使得泉水有内向晦暗的色彩倾向,这一点与周围 石质贴面的氛围十分协调,塑造了良好的空间感 受。在建筑的制约下水的形式完全符合了建筑的 形式,水的存在使建筑变得灵动,柔和了石材生 冷的形象。从水到玻璃橱窗再到厚重的石材,建 筑由下到上却有轻到重,整个空间是轻盈的,同 时也是厚重的,这其中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人工水景的运用为营造建筑的形式上起 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对建筑小然而华丽的形式下, 我们观察发现水面似乎已失去了 其功能上的一些必要因素, 气候的调节,

36、对居民生活的辅助,自我清洁的能力,终究因其非天然性和过小的规模而受到限 制。有些地方甚至成为累赘。所以我们认为,真正优秀的水环境建筑应该是有机的,水和建筑 处于平等的地位,水和建筑应该有自己的生命并从内在到外在的各各方面适应对方的韵律。四、在王府池,我们的主题是泉水对民居的制约作用,泉水对古城区格局的影响,民居对 泉水的因势利用,泉水对居民生活方式的影响。古民居主要分布在芙蓉街曲水亭街一 带,此区域于清末民初已形成繁华商业区,民 居形式主要有一进、二进、三进、并列式。对 此区域影响较大的为珍珠泉和王府池及所属水 际空间。泉水与建筑结合紧密, “家家泉水,户 户垂杨,泉水或穿墙入院,或临窗照人,或在 厨房之内,或在屋中床下” ,可谓“郭边万户皆 临水”。泉水溪流达到一定的流量,有空间形态 上具备了明确的领域界面功能,流淌于住户门 前墙角下的溪水将户外空间和巷子公共空间自 然分割开来,实现了空间的自然过渡,比硬质 界面更加柔和开敞,空间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