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份月考试题 高二地理第一次月考_第1页
九月份月考试题 高二地理第一次月考_第2页
九月份月考试题 高二地理第一次月考_第3页
九月份月考试题 高二地理第一次月考_第4页
九月份月考试题 高二地理第一次月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32014第 一 学 期思南县第九中学 高二地理第一次月考(考试时间:90分钟 命题人:廖汉荣)第卷(单项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多选、不选或错选均不得分。)1.产生自然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B C D. 2.关于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 B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分界线 C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分界线 D. 水田农业和旱作农业分界线读古诗:“五月炎蒸气,三时刻漏长。夏随风里热,梅逐雨中黄”,据此回答34题3.“五月炎蒸气”所描述的地理现象是 ( ) A

2、. 夏季潮湿炎热的天气 B. 春季增温快的现象 C. 印度雨季来临前的天气 D. 春季潮湿炎热的天气4.这四句所描述的地区是 ( ) A. 东南沿海地区 B. 四川盆地 C. 台湾海峡两岸 D. 长江中下游地区5.青藏高寒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 A. 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B. 河谷地区气温较高,风力较小 C. 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D. 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6.我国各大河流中,流经三大自然区的河流是 ( ) A. 长江 B. 黄河 C. 黑龙江 D. 珠江7.青藏高原以东,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全年都可生长农作物,主要原因是( ) A1月平均气温0 B1月平均气温2

3、5 C湿润地区水分有余 D植被均为常绿阔叶林8.我国北方有些居民没有后窗,这反映出当地 ( ) A. 光照较强 B. 风沙大 C. 冬季寒冷 D. 雨水多 9.下列关于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与对应形成原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 ) A. 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受宗教思想的影响 B. 从北到南,房屋进深、高度和坡度都逐渐增大便于雨水的排泻和屋内通风纳凉 C. 建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北方地区地价和建筑材料价格高 D. 建同样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北方地区地广人稀 读“我国沿32N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回答1012题。10.A地形区丰富的新能源是 ( )

4、 A天然气、石油 B太阳能、地热能 C生物能、核能 D水能、风能11.A地形区土地利用主要类型是 ( ) A林地 B草地 C耕地 D沙漠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C地形区是华北平原 B. A地形区是塔里木盆地 C. B地形区的河流多属内流河 D 夏季A、B、C三地,气温的日较差最大的是A13.有关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地表水的补给以雨水为主 B. 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极其微弱 C. 自东向西植被为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D. 影响人类生产活动的主要因素是植被稀少14.我国东部季风区雨季主要集中在59月,是因为该季节 ( ) A太阳高度大 B受东亚

5、地区暖流的影响 C受湿润的西风带控制 D受暖湿的夏季风的影响15.下列地理现象与其形成原因的组合,不正确的是 ( ) A塔里木盆地沙漠广布气候干旱,风力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明显 B东部季风区土壤较肥沃气候暖湿、多森林植被 C青藏地区气候寒冷、冰川广布海拔高度影 D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纬度位置影响16.气候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景观以落叶阔叶林为主的自然区是 ( ) A内蒙古高原 B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C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D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17.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地形地貌特征是 ( ) A. 以大平原和高原为主,从西到东地势降低 B平原广布而三面环山的马蹄形结构 C. 以

6、山地、丘陵与盆地为主,地貌结构复杂 D多低山丘陵 读下表我国某地区地貌类型比例以及土地利用现状图。据此回答1819题。地貌类型占土地面积比例海拔粮食作物平原20%200 m水稻丘陵60%200500 m水稻、冬小麦中、低山15%5003 000 m春小麦、马铃薯高山5%3 000m18.综合图表,该地区最有可能是( )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东南地区19.该地平原面积小,但耕地比重高的主要原因是( ) 开垦历史悠久 地形平坦,便于开垦 人多地少,过度垦殖 土壤肥沃,便于农耕 A B C D读下表,完成2022题( 三个经济地带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的变化( ) )年份198019

7、8519901995比重增减东部52352953858360中部31231129827636西部1651601641412420.三个经济地带划分的依据主要是 ( ) A经济发展水平 B改革开放的程度 C经济发展潜力 D地理位置21.下列关于三个经济地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东部中部西部 B经济发展速度:东部中部西部C东部经济在发展,中西部呈现负增长 D东部与中西部差距有所扩大22.既位于西部经济地带,又跨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原区的省区是( ) A陕西B四川C内蒙古D甘肃23.目前,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是 ( ) A东部地带的产业结构相对较优

8、,一、三产业比重较大 B中部地带的产业结构较优,一、二、三产业比例均衡 C西部地带的产业结构最优,一、二、三产业均在2741%之间 D中西部地带第一产业比重较大,生产力水平较低24.我国东部经济地带所具有的优势是 ( ) A经济国际化程度高 B能源、矿产资源具有明显的地区优势 C有色金属工业发达 D发展边境贸易25.西部大开发中,首先要 ( ) 抓好基础设施的建设 加快科教发展和人才开发,推进科技创新 大力发展工业,迅速脱贫致富 搞好生态环境建设 A. B C D第卷(综合题 共50分)二、综合题(3个小题,26题21分、27题22分、28题7分,共50分)26.仔细读自然区域(右图),按要求

9、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所在的区域为_区,C为_区,D为_区。(6分)(2)C地与其他地区比较,夏季气温最突出的特点是_,形成这种气候特征的根本原因是_。(4分)(3)C、D的交界处上有为_山、_山和_山。(3分)(4)下表中数据分别为我国四大地区四城市的气候资料,其与图的对应关系是(4分)A_ B_C_D_城市代号一月平均气温()七月平均气() 年降水量(mm)4.04.65004.7266413.327.91220122081(5)C区的主要地貌单元是 。(1分)(6)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分布于 区。(1分)(7)荒漠化最严重的是 区。(1分)(8)D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 (1分)27

10、.下图是“沿北纬40中国境内年降水量和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年降水量和年太阳辐射总量之间存在的相关性是 ,由东到西降水量变化产生的原因是 。甲地年降水量与太阳辐射量之间关系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2)图中年降水量和年太阳辐射量曲线相交点的年降水量为 mm,该等降水量线在农业生产类型上是 区和 区的分界线,在植被发展类型上是_植被和 植被的分界线。(3)限制甲地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该地种植业发展类型为 农业。(4)甲地年降水量和年太阳辐射量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是 光照强,农作物可一年两熟 小麦颗粒饱满 瓜果甜度高 水稻种植面积广 A. B. C. D28.(

11、7分)读我国三个地带的产业结构图133,回答下列问题:(1) A、B、C三个地带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最大的分别是、。(2) A、B、C代表的经济地带分别是A B C (3)从产业结构情况看,我国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程度较高。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座位号 密封线 高二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答题卡第卷(选择题 共50分)本题得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 第卷(综合题 共50分)26.(21分)仔细读自然区域(下图)和表中数据(下表),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城市代号一月平均气温()七月平均气() 年降水量(mm)4.0

12、4.65004.7266413.327.91220122081(1) 图中A、B所在的区域为_区,C为_区,D为_区。(6分)(2)C地与其他地区比较,夏季气温最突出的特点是_,形成这种气候特征的根本原因是_。(4分)(3)C、D的交界处上有为_山、_山和_山。(3分)(4)上表中数据分别为我国四大地区四城市的气候资料,其与图的对应关系是(4分)A_ B_C_D_(5)C区的主要地貌单元是 。(1分)(6)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分布于 区。(1分)(7)荒漠化最严重的是 区。(1分)(8)D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 (1分)27.(2分/空,共22分)下图是“沿北纬40中国境内年降水量和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 (1)图中年降水量和年太阳辐射总量之间存在的相关性是 ,由东到西降水量变化产生的原因是 。甲地年降水量与太阳辐射量之间关系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2)图中年降水量和年太阳辐射量曲线相交点的年降水量为 mm,该等降水量线在农业生产类型上是 区和 区的分界线,在植被发展类型上是 植被和 植被的分界线。(3)限制甲地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该地种植业发展类型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