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金融工具风险及相关会计问题研究(财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解析_第1页
衍生金融工具风险及相关会计问题研究(财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解析_第2页
衍生金融工具风险及相关会计问题研究(财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解析_第3页
衍生金融工具风险及相关会计问题研究(财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解析_第4页
衍生金融工具风险及相关会计问题研究(财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摘要:1关键词:1引言2一、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问题3(一)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分类3(二)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成因3(三)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控制4二、现行会计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处理5(一)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5(二)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计量5(三)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信息披露6三、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相关会计问题6(一)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导致的风险问题6(二)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导致的风险问题7(三)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导致的风险问题8(四)内部会计控制失控导致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10五、衍生金融工具风险防范的会计对策10(一)完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处理准则10(二)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

2、体系11(三)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降低道德风险12结论12参考文献13衍生金融工具风险及相关会计问题研究摘要:衍生产品市场的快速崛起成为市场经济史中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企业或金融机构运用衍生金融工具一般是为了达到两种目的:第一进行套期保值,规避风险。第二进行投机,可能会产生高额利润,也可能会导致严重损失。企业由于操作金融衍生工具引发巨额亏损或破产的事件多不胜数。如何使衍生金融工具发挥保值增值作用的同时不给企业带来惨痛的损失,深入探讨衍生金融工具风险及相关会计问题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因此,在以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为基础,深入分析,并以会计的视角研究衍生金融工具风险成因及对策。关键词

3、: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会计风险引言2007年10月以来,起源于美国的经济危机拖垮全球经济,使全球市场低迷经济倒退。美国次级贷款一个小小的衍生金融工具,为何有如此巨大的能量,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人们将原因归结为对金融衍生产品缺乏监管,两千年初,巴菲特就对衍生金融工具下过断言,对衍生金融工具的泛滥深深的感到担忧。事实证明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但是对衍生产品的评价,还是要一分为二辩证的看待的,我们既要看到衍生金融工具能够规避风险,正确运用能带来巨大的利益的好的一方面,也要看到衍生金融工具其本身存在的风险,同时,也必须看到,对企业或金融机构规避风险有利的衍生工具,并没有使风险真正的消失,更有可能会是风

4、险扩大化,在一定的情况下,引发更大的灾难。因此,企业或金融机构在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规避风险,进行投资时,完善对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管理与控制是非常重要的。1.国外文献综述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外就开始了对衍生金融工具的规范研究。主要通过会计计量角度来研究,并对历史成本会计进行了批判,确认公允价值会计的地位。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 (2002年2月)在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提到的在会计计量中运用现金流量信息和现值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IASC)(1998)研究成果。确认并达到共识:现有会计准则已不能适应新的金融工具发展的要求,急需制定准则满足需求;新准则应考虑交易的实质,并具有足够的弹性,能够包容

5、金融市场上的创造性。巴塞尔协议(1998)规定了金融工具的计量和资本充足比率,这是在没有一个适应的新的准则下,金融自身风险的管理和控制所作的努力。国际会计准则委员(2001)发布现值问题文稿攻克了公允价值应用的现值计量难题为公允价值在会计理论和实务中的运用创造了条件。并且成立了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委员会。委员会对制定金融工具的有关会计准则做出了规范:首先应解决披露和列报问题;然后应解决确认和计量问题。并认为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确定公允价值的应用范围时,充分地考虑了我国的国情,作了审慎的改进。我国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根据我国企业运用衍生金融工具状况,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会计准则。2.国内文献综述我国

6、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研究起步较晚,多为介绍国际准则的进展和国际上一些准则的比较分析,缺乏系统性的创新性研究。王川(2009)在衍生金融工具风险及相关会计问题研究通过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种类、成因的研究,讨论了对衍生金融工具相关的会计问题等,提出了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风险管理的理念和相关风险管理措施。穆殿昆(2010)在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问题研究对我国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问题进行了比较客观的评价,并论证了金融工具会计研究的必要性,,在总结国外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的基础上,提出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应在以公允价值的原则下,考虑综合性原因作出调整。张忱(2010)在浅谈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的风险问题中对衍生

7、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风险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对此问题提出措施。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指南(2008)规范了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时所使用的会计科目,通过“衍生工具”科目对企业的衍生金融工具其公允价值的变动进行核算。3.文献综述评析综观上述文献,可以发现国内外学者、组织、政府部门对衍生金融工具方面的会计研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取得了瞩目的成果,逐渐完善衍生金融工具确认、计量、披露的准则,指导了如何处理衍生金融工具问题,通过这些准则,衍生金融工具应在表内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属性进行表内确认,在报表附注中详细披露衍生金融工具相关信息得到普遍的认同,由于衍生金融工具复杂性多样性,衍生金融工具

8、的信息披露仍不充足,公允价值很难确定等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以更好的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规范。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金融风险的认知得到提升更加注意其防范,为了规避风险,衍生金融工具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但是衍生金融产品所带来的高收益、高风险,让许多的投资者有了套期保值的可能,也加大了投资者在市场上的投机行为,使得金融风险更加难以控制。二十世纪末以来,几乎给全球带来灾难性影响的经济危机都与衍生金融工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巴林银行和中航油的破产和近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都是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失败引起的,衍生金融工具给我们带来的巨大风险的同时,我们却无法从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情况的重要会计信息上发现问题

9、并获得相应的财务警报,甚至在公司宣告倒闭时我们仍然一无所知。因此,能够及时的在会计报表中反映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情况,并能够获取正确的相关会计信息,对企业的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管理与防范,以及企业的内部控制都起到关键作用。在对企业运用衍生金融工具所产生的风险及相关的会计问题进行研究,并探讨将如何使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及时准确的满足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以及通过内部会计控制降低衍生金融工具给企业所带来的风险灾难。一、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问题衍生金融工具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为避险,而衍生金融工具的价值是随着基础金融工具的变化而变化的,其基础金融工具本身既存在风险,因而衍生金融工具从产生初始就存在着风险,这

10、种风险是难以消除的。因此,企业或金融机构在运用衍生金融工具的规避风险的同时也应该重视衍生金融工具本身存在的风险,避免产生巨大的损失。(一)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分类可将风险归纳为5类: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法律风险、营运风险、流动性风险。(二)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成因1.衍生金融工具的内在风险因素(1)衍生产品对价格的反应剧烈。(2)跨期交易产生的远期风险。(3)会计披露问题。2.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外部影响因素(1)金融市场的开放。(2)网络信息技术的引用。(3)国际游资“热钱”的影响。3.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企业影响因素(1)企业缺乏风险意识。(2)交易目的带有很大投机性。(3)企业会计处理存在人为操

11、作的可能。(4)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三)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控制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控制是在建立在对各种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认识、衡量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以达到在最少的成本的前提下获取最大的安全保障及最大的收益的目的。1宏观管理方面以衍生金融工具相关管理机构来说,不是片面的关心某个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风险,而是关心衍生金融工具市场风险事件对整个市场的系统性影响,“多米诺骨牌效应”及传染效应更是加大了这种系统性的影响。多米诺骨牌效应是指在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中,一个很小的初始能量就可能产生一连串的连锁反应。以此相关管理当局从宏观上管理衍生金融工具市场的风险可以通过减低风险的总量及

12、减少单个风险事件对整个市场体系的影响来实现管理。(1)国际监管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国与国之间的金融交易更加自由化、全球化,各国的金融市场相互依赖的程度也进一步增强,随之风险也在各国市场之间转移、扩散。一个国家针对自己内部的监管只能对一国的内部市场起作用,无法解决来自国际金融的风险。因此,必须不断探索途径和方法,加强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国际合作与监管。(2)国内监管对国内监管是衍生金融工具市场进行监管的基础。国内对衍生金融工具的监管可以同过一下三个方面来实现。第一努力提供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完备衍生金融工具市场。使衍生金融工具市场能够更好的发挥转移风险及价格发现的功能;第二完善衍生金

13、融工具市场的担保制度,提高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安全性。把好三道防线:贯彻执行初始和维持保证金制度;实施持仓限额制度;增加日间保证金追加条款,实行价格限额、逐日盯市制度、会员间层层担保制度。达到控制信用风险,交易风险,保证结算安全的目的。第三提高金融机构的防御力抵抗来自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产生的冲击。2微观管理不同种类的风险,应予以不同的管理方法:(1)针对市场风险的管理,通过对冲或头寸重组降低超过交易主体所能承受风险总规模的市场风险,进行自我保护(2)针对信用风险的管理,市场交易主体应通过交易对手的信用级别来确定每一交易对手的信用额度,对相同信用级别的交易对手,尽量减少与每一家的交易量,以减少信用风

14、险的总额,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另外,还可以通过严格的措施的来降低信用风险,如要求交易对手提高抵押、保证、信用证、支付保证金等等措施。(3)针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通过对控制处于流动性较低的产品的交易量及对资金的流动缺口实行额度控制,保证资金的流入与流出相对平衡。(4)针对营运风险的管理。不可抗力的因素如:自然灾害和事故造成的风险主要通过购买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来转移。经营上的漏洞和失误则可以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控制风险警戒,交易员职业道德教育和技能培训,等等措施进行管理。(5)针对法律风险的管理。交易方要确保交易对手有权力从事因素金融工具交易活动,及有法律依据履行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并有能力履行衍生金融

15、工具合约的义务,在条约中应目前规定交易对手的抵押品或保证金可用于弥补交易方的损失,并清楚列明交易对手违约时应支付的罚金。除此之外,企业对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和披露,能够直接放大或是缩小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因此合理的运用会计处理方法更有利于披露风险,并处理风险。二、现行会计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处理(一)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会计确认作为会计运行的初始阶段,可以将其分为初始确认、后续确认和终止确认三个阶段。在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中并没有针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准则,而是将衍生金融工具与原生金融工具一起归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进行会计确认。有如下规定:(1)初始确认,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

16、工具确认和计量中,新增了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两项项目,同时把衍生金融工具归为其中的一部分来确认。会计准则中有如下规定:企业在签订衍生金融工具合约时,作为交易的一方,应当将一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予以确认,这就是初始确认。新准则中所规定的初始确认最关键的条件为:企业签订和同,成为交易一方时。因为,衍生金融工具合约签订的时,企业实质上已经成为合同上交易双方中的一方,所以,企业签订和同,成为交易一方时进行初始确认,这正反映了交易日会计的实质。(2)终止确认,新准则对金融资产和负债的终止确认进行了规定:终止确认是指金融资产和负债从企业在会计处理中予以转销。予以转销应满足下列条件:第一,合同权利终止。第二,

17、金融资产已经发生转移。第三,金融负债的现时义务解除。(二)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计量会计计量是整个会计运行的核心,计量包括对两个方面的选择:一是计量属性的选择;二是计量单位的选择。计量属性可分为历史成本、公允价值属性。而计量的内容则包括资产、负债及损益的计量。在会计中,确认与计量是密不可分的,确认是计量的前在条件,而计量是把已确认的交易量化入的重要步骤。FASB和IASC修订了会计要素的定义,衍生金融工具得以在财务报表内中确认,但却使会计计量成为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核心和难点问题。传统会计一般是以历史成本为原则,资产和负债登入账簿后一般不在更改。历史成本一直被当作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计量属性,历史成本

18、反映企业取得资产或负债时所付出的代价,提供有关过去时点的信息,即初始投资成本数额,具有很高的客观性、可靠性。但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也存在缺陷,尤其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出现,历史成本很难再适用。而相对于历史成本而言,公允价值更具有优势,公允价值是指交易双方共同认同的,公平基础上所确认的价值。公允价值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公允价值是在公平的条件下交易双方履行合约的依据。第二,公允价值具有抽象性,是一种潜在的交换价值,通过现行市场价值、未来现金流量的贴现值等媒介才能得到体现。以公允价值计量衍生金融工具能提供更具有相关性的会计信息,能更好的满足信息需求者的要求。主要通过以下几点来实现:第一,公允价值信息可以

19、外部使信息使用者真实的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经营成果,做出正确的决策。第二,公允价值信息能够使企业内部的信息使用者正确的评价企业决策,提高管理效率。第三,公允价值可以真实地反映企业资产和负债的变动,维护各方面的利益。但是公允价值也不非完美,具体问题下文将予以介绍。(三)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信息披露会计信息披露是为了能使信息需求者合理的评估企业经营情况。充分披露会计信息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重要性原则,企业的所经营的业务繁多,不可能披露所有的会计信息,而且披露过多的信息还会影响信息需求者的判断,因此,要充分的披露会计信息,应按照重要性原则着重披露某部分会计信息和忽略另一部分会计信息。(2)成本

20、效益原则,会计信息的产生需要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过程复杂。因此,企业在披露会计信息是应注意成本和效益。(3)决策有用的原则,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该以满足投资者决策的需求,使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能够尽可能的掌握相关信息,并做出正确的判断,因此会计信息的披露,应遵循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原则,即信息必须要能够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并具有时效性。(4)定量披露和定性披露的结合原则,企业经营的业务繁多其会计业务也尤为繁琐,仅仅依靠定量披露根本无法满足信息需求者的需求,遵循定量与定性披露相结合的原则有助于报告使用者了解企业的整体情况。会计披露可分为两种,广义上的会计披露是指披露的信息包括财务报表内的项目和财务

21、报表附注中的解释和说明。狭义上的会计披露则仅披露的是财务报表附注中对表内项目的解释或说明。信息的本质是把事物与现象的属性、结构、联系进行一种整体的再加工,信息最终的成型还需要进行一定的处理加工。因此,我们可以把会计信息看成会计主体经过一系列的整合加工后取得的信息由此可见,会计信息不仅是公司价值运动一种经济信息,还是一种可以数据化的经济信息。但是并不是所有会计信息都可以用货币计量,因此有学者将会计信息一分为二:货币信息和非货币信息。并将会计信息定义为:会计主体经过整理分析后获得的反映其价值运动的经济信息,综上所述,会计信息就是会计主体以企业经济活动为基础,利用科学的方法对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最

22、后得出能够反映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状况以及经营成果的一切有价值的经济信息。上市公司必须严格遵守企业会计准则,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会计信息披露,帮助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此外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还受会计信息披露成本、审计质量、政府监督力度、会计人员自身的素质等因素的影响。三、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相关会计问题(一)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导致的风险问题(1)衍生金融工具和原生金融工具使用相同的会计确认准则,但两者的性质却不同。衍生金融工具与原生金融工具有本质上的区别,前者是对会计主体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或流出,后者主要是过去发生的交易事项。衍生金融工具实质上派生于原生金融工具的金融合约,合约的订

23、立只能给合约双方带某种权力或承担某项义务,并不与原生金融工具相同代表过去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而是建立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之上。原生金融工具交易相对衍生金融工具而言所存在的风险种类较少,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存在更多的风险,且很难确定交易的盈亏结果。(2)衍生金融工具与原生金融工具确认原则不同原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其实质是不管在何时地发生交易凡是属于本期的收入或费用都记入到本期中。而衍生金融工具只有在当收入与费用已经发生才能确认,才能进行会计核算,衍生金融工具作为一种契约形式,只是规定了签约双方享有某种权力或某种义务,交易事项都在未来发生。(3)衍生金融工具与原生金融工具确认时

24、点不同原生金融工具在交易发生时就可以进行会计确认,而衍生金融工具具有跨期性其交易事项是在未来时点进行的,因此,会计确认的时点应在未来的时点。但是,正因为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时点在将来,在这段时间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也就存在着风险,为加强衍生金融工具的控制管理,又需要在签约时予以确认。(4)衍生金融工具用于套期保值还是用于投机获利难以确定企业运用衍生金融工具的主要目的可以分为两个:一是为了套期保值,规避风险;二是为了投机,获取收益。原生金融工具较少用于套期保值,就算有也比较好确认。而衍生金融工具用于套期保值的确认存则较为难以确认。第一,衍生金融工具是用于投机获利还是套期保值其确认不够明确;第二

25、,将衍生金融工具打包确认用于套期保值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因此,打包是多项衍生金融工具组成一个组联合确认,对确认的准确性发起挑战。(5)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科目不够详细在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指南规范了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时所使用的会计科目,通过“衍生工具”科目对企业的衍生金融工具其公允价值的变动进行核算。而衍生工具是一个共同类科目,可以用于核算资产也可以用于核算负债,因此,企业在确认上就会出现确认资产与负债都使用同一科目的问题,而这可能就会使会计科目反应内容太过笼统。(二)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导致的风险问题衍生金融工具是一种在未来履行的合约,以合约为基础规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而交易却是在未来某

26、一时点履行或完成。从本质上说,衍生金融工具是人们对未来利率、汇率、商品价格等诸多因素的发展变化所作的主观预期,结果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可能盈利也可能亏损,企业将承担高风险和高收益。因此,会计主体应及时的提供有关衍生金融工具现实及未来的信息,并关注衍生金融工具价值变化状况,为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依据。但以决策有用性的角度看,历史成本只是反映了企业取得资产或负债时所付出的代价,提供的只是过去时点的信息,并不能反映衍生金融工具的现时价值及未来趋势。一旦企业环境巨大变化同时引起价格的波动,这时仍使用历史成本计量原则,就很难及时的反映信息,会计信息也就失去相关性,也就不能真实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

27、业绩,也就无法为使用者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衍生金融工具的杠杆性,只要很少的初始投资就能给企业带来巨额的利润或损失。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仅仅反映企业在签订衍生金融工具合约时所付出的代价,既初始投资额,却忽略了衍生金融工具随后的真实价值及其风险和收益。因为,衍生金融工具并不是传统交易,在某个时点之后即就可完成。从合约的签订到最终的履行都有一段或长或短的时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衍生金融工具的市场价格并不是保持一层不变。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的传统计量模式根本无法反映合同市价的变动,不能反映企业在衍生金融工具方面的利益和所承担的风险,,更影响使用者做出的正确决策,实际上损害了企业外部利益相关团体的利益。衍

28、生金融产品的公允价值很难确认,很多市场价格确定的公允价值也无法使人信服,现实中企业往往通过两种方法估量公允价值:一是企业自己估量,这带有很大的主观性或是寻求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做出估计。二是通过咨询公司估量。目前在我国通过咨询公司来估量的价值仍不是很让人信服。(三)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导致的风险问题(1)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无法在报表上得到全面的披露一直以来,衍生金融工具只能在会计报表附注及其他报告中进行表外披露,因为衍生金融工具的特殊性、复杂性,使其无法在财务报表中进行表内披露。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对衍生金融工具披露进行了笼统的规定:“在报表附注中反映外汇合约、利率期货、远期合约和利率套期等衍生

29、金融工具的初始成本,说明其计价方法。”由于衍生金融工具与传统的会计要素的定义相违背,所以无法在表内进行确认。传统的资产是指过去发生的交易事项而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传统的负债是指过去发生的交易事项而产生的现时义务,这种义务将会引起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衍生金融工具特殊的地方在于它是未来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而不是由过去的交易事项所引起的。这个特殊的地方与传统会计要素的定义有着明显的冲突,因此衍生金融工具无法在表内进行确认只能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这样的信息披露不能准确、全面的反应衍生金融工具价值及风险水平。新准则明确了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为衍生金融工具的表内确认

30、提供了依据。同时结合国外将衍生金融工具分为金融资产、金融负债的做法进一步进行将衍生金融工具在资产负债表内中披露,利润表中计入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增强了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信息还是不能得到全面的反映是因为传统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存在的局限。(2)公允价值计量导致报表数据产生波动性一直以来,衍生金融工具作为表外业务,以历史成本为原则按合约签订时的价值对外披露,忽略了对衍生金融工具的后续计量,在传统会计中,历史成本计量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历史成本是对过去的经济事项的付出,是交易双方一致认同的价值,这符合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要求;第二,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使得经

31、济业务有足够的依据,得到可靠的计量;第三,以历史成本为原则便于对经济业务的审计。但是历史成本计量也并非没有缺陷,历史成本计量忽略了市场价格变化的波动对实际成本的影响,历史成本是过去的经济事项的实际付出。衍生金融工具却有这很强的不确定性,会随着基础金融工具的价格变化而变化,如果使用历史成本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计量,这很难反映衍生金融工具价值的变化,使得信息的使用者无法正确的判断企业存在的潜在风险或潜在收益。新的准则中有规定:除非是套期工具,否则衍生金融工具应该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且交易费用及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所谓的公允价值是指熟悉情况并自愿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基础上进行

32、资产交换或债务结算的金额。尽管在实际运用中,以公允价值来计量衍生金融工具的价值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衍生金融工具特性使得它的必须使用公允价值。公允价值计量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信息的使用者也可以获取的更多有信息。新准则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是一个重大进步,但是公允价值是会随着市场变化而变化,容易使报表数据产生波动性。美国次贷危机有许多人将其归咎为“公允价值”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公允价值的特性使得其价值波动性很大,随之账面价值也发生波动,容易造成人们对市场恐慌。(3)表外披露内容不够充足、没有统一的格式过去把衍生金融工具当做表外业务进行披露,仅要求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笼统地披露。新准则运用后,以公允

33、价值计量并将衍生金融工具加入到表内披露,人们通常认为表内信息比表外信息更为重要。然而,这样的观念正受到来自衍生金融工具的挑战,第一:在报表中只能报表日披露衍生金融工具的价值。衍生金融工具有很强的杠杆性,只要很少的初始投资就能进入市场,但是随之而后的价值变化却可能很大,使得信息的使用者无法得知其中的高风险。第二:公允价值的产生也是个问题,具不具备权威性也值得思考。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更加重视表外信息的披露。新准则虽然对衍生金融工具的披露做了详细的规定,但是仍存在问题:第一披露不够详细,企业在会计报告中披露的只是关于整体衍生金融工具的信息,很少详细到具体的某个衍生金融工具,投资者无法获得详细的相关于

34、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信息。第二没有披露有关公允价值估值模型的信息。第三没有将风险信息量化披露,只在定性方面披露。第四没有对损益政策进行披露,投资者无法得知企业是如何确认利润的。第五没有披露未实现损益方面信息使信息使用者难以评估企业经营风险与业绩。第六披露的格式不规范。以上问题导致信息的使用者无法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和风险进行正确的判断。表外披露内容不够充足、没有统一的格式的问题仍然存在。(4)没有及时的披露会计信息会计信息是否得到及时的披露直接关乎到会计信息的质量,所谓的及时性是指讲求实效,处理及时,以便及时利用。信息的价值是就有时间性的,及时的信息价值很高,直接影响决策,所以,及时性及时的

35、披露直接关乎到会计信息的质量。衍生金融工具以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这就使得其价值可能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巨大的变化。因此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的及时披露就愈发的重要,以便能够迅速的做出有效的决策。传统会计报表大都按月、按季、按半年甚至按年披露, 这与衍生金融工具要求的及时披露相矛盾。英国巴林银行倒闭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在其宣告破产之前,巴林银行的会计年度报告尚未对外公布。直接导致投资者蒙受巨大损失。总之,衍生金融工具的价值一直都是在变动中,传统的、定期的披露报告,己无法满足投资者对于信息的及时性和相关性的要求,急需新的披露方式代替传统披露方式。(四)内部会计控制失控导致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1)由

36、于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复杂性,使得管理控制人员不能很好的了解金融衍生工具所存在的风险,如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等,只有进行具体操作的相关人员能够清楚相关状况,一旦两者之间缺乏审计监督等应有的内部控制就会引发严重的后果。(2)由于衍生金融工具具有极强的杠杆性,只要很小的投入就能操作大量的资金,在这种情况下现金支出限额的内部控制措施就失去了原有的作用。(3)由于衍生金融的运用常常与企业的战略目标挂钩在一起,一旦企业高层直接操作衍生金融工具,相关的内部控制措施将失去作用。(4)由于衍生金融工具具有很强的活力,不断的创新。随之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企业的内部控制措施无法与之相适应没有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加上

37、衍生金融工具的操作对专业知识要求较高,有些企业管理控制着并不能详细的了解整个运作过程。五、衍生金融工具风险防范的会计对策(一)完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处理准则会计信息在衍生金融工具交易风险的控制中起这至关重要的作用,解决传统意义上的会计理论与不断创新的衍生金融工具的矛盾,完善衍生金融工具相关的会计准则可以做到减低衍生金融工具风险。在保证会计准则相对稳定的前提下,针对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及时的丰富和修改会计准则,达到降低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目的。(1)完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标准在国际上已经有了一系列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确认问题的研究成果,如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制

38、定的准则都很具有代表性。通过对两者之间的确认准则比较和分析,总结如下:制定针对衍生金融工具特点的会计确认准则,并与原生金融工具区分开来。对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可分为两步进行,通过初始确认、后续确认和终止确认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会计确认。初始确认:根据衍生金融资产和负债的权利与义务是否在实质上已转移来判断是否确认。合约签署当天,衍生金融工具合约双方相关的权利和义务就已经发生,并且合约的签订一定会造成会计主体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入或流出。故而,交易双方完成签订合约时,就必须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初始确认。通过初始确认报表的使用者就可以评估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并对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进行了解。后续确认:衍生金融工具

39、合约从签订到履行的这段时间内有诸多不可预知因素,衍生金融工具的价值在这段时间内可能会发生较大的波动,在波动较大时,进行后续确认。后续确认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第一,公开交易市场的,应当实时确认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并分析对企业的影响。第二,不存在活跃市场的,要确定公允价值是如何计算并参照什么样的标准,同时分析可能的价值给企业带来的影响。终止确认:当衍生金融工具合约完成交易时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终止确认。增设会计科目:衍生金融资产和衍生金融负债。设置衍生金融资产科目,具体核算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的合约购买方标的物的金额,当企业签合约时确认为资产,记为借方,后期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时,调整本科目,合约

40、到期或者合约转移时,记为贷方。设置衍生金融负债科目,具体核算衍生金融工具的合约卖出方标的物的金额,当企业签订合约时确认为负债,记为贷方,后期确认公允价值变动,调整本科目,合约到期或者合约转移时,记为借方。(2)完善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计量标准传统会计理论中,一般是以历史成本作为会计计量的基础,但是衍生金融工具在确认时只发生了权利和义务并没有进行交易,而衍生金融工具所标的的标的物的价格变化波动频繁,衍生金融工具的价值也随之波动变化,如果对衍生金融工具用传统的会计理论中的历史成本为原则计量,在会计报表上就无法体现可能发生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潜在的损失和收益,使用者也就无法获得真实的会计信息。因此,在会计

41、计量衍生金融工具时应当使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3)规范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的披露标准FASB 和IASC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的披露提出了建议:改进现行的会计报表结构。现有的会计报表不能真实的反映金融资产和负债的价值,也不适合衍生金融工具的复杂性,适当的变更会计报表结构,可使报表更加的真实、准确。披露交易过程中的详细信息,如交易金额、合同条款等等内容,同时,对会计处理时采用的会计政策进行披露,采用不同的会计政策,会计处理方式也会有所不同,造成得出的会计信息没有可比性。披露会计政策的信息直接关乎到报表的可用性。鼓励企业披露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情况及经营目标等信息。企业的经营目标直接影响企业的决策,

42、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情况则可以更好的了解企业的利润来源及风险偏好,有利于报表使用者正确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及潜在价值。详细披露到具体的某个衍生金融工具投资者获得详细的相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信息;披露有关公允价值估值模型的信息;将风险信息量化披露;对损益政策进行披露,投资者得知企业是如何确认利润的;披露未实现损益方面信息使信息使用者难以评估企业经营风险与业绩;规范披露的格式。(二)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控制关系到企业管理层、审计机构以及企业各层管理机构相互监督,相互配合。目的是为了加强企业的风险管理。由于衍生金融工具一直在不断的创新与变化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产生各类问题,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

43、体系关乎到整个企业的运行与发展。优化内部控制环境,健全治理结构,明确分工。制定针对衍生金融工具的内部会计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保证其清晰可行。严格实行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权限分离制度,相关工作人员职责明确,不得相互兼任。建立健全内部会计预警机制,完善的风险管理系统有利于企业对内部风险的控制,而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可以及时并迅速的对风险做出反应,保证了风险管理系统的高效运行。因此,企业应当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针对不同的投资组合所产生的各项风险制定相应的投资风险限额。主要应制定:止损限额;缺口或到期阶段限额;其他风险度量方法。加强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内部会计控制、评估计量和监测。在我国,衍生金融产品市场属于刚刚兴起的市场,许多企业并不具备对衍生金融产品风险进行评估,计量和监测的能力,进而加大了衍生金融产品市场的潜在风险。因此,企业应当建立专门的机构进行衍生金融产品风险的评估、计量和监测,正确评估自身对风险的抵御能力。(三)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降低道德风险企业的会计人员是会计信息的生成者,直接影响着会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