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山早行》教学设计[共3页]_第1页
《商山早行》教学设计[共3页]_第2页
《商山早行》教学设计[共3页]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商山早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能够借助注释读懂并能初步鉴赏温庭筠的诗歌。2. 鉴赏温庭筠高超的写景状物技巧,弄清商山早行的“言外之意”。3. 了解羁旅类诗歌的常见意象和思想感情。二、教学重点: 鉴赏温庭筠高超的写景状物技巧。三、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本诗的“目前之景”和“言外之意”四、教学方法: 诵读与鉴赏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二、作者简介温庭筠:本名岐,字飞卿每入试,押官韵,凡八叉手而八韵成,有“温八叉”之称。温庭筠幼时随家客游江淮,后定居于今陕西户县郊野 , 靠近杜陵,所以他曾自称杜陵游客。晚唐时期第一个致力于写词的人,其词辞藻华丽,浓艳精致,被称为“花间派鼻祖”。

2、诗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词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三、知人论世纵观温庭筠的一生, 他是在落寞和漂泊中渡过的。 他自幼聪敏,才思过人。然而他性格放浪不羁,恃才傲物 , 得罪权贵,屡试不第,仕途上备受压制,生活坎坷。晚年的温庭筠景况极其凄凉,他穷困潦倒,身名狼籍,落魄江湖,甚至因醉卧街头而遭夜巡兵毒打。最终,温庭筠贫病交加,客死他乡。四、写作背景这首五言律诗, 是温庭筠在唐宣宗大中末年离开长安赴襄阳的途中, 经过商山时所写的。 当时的温庭筠已经 48 岁,饱尝了人世的颠沛流离之苦。五、抓住意象,析“异乡景”1、诗中的哪些句子描绘了“异乡”的景色?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3、2、诗歌是怎样扣“早”的?答:(1)直接表现:晨起动征铎(清晨起床,车马铃声叮叮当当,旅客套马、驾车活动已暗含其中。)(2)间接表现:鸡声茅店月(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 (雄鸡报晓,残月未落)1人迹板桥霜(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枳花明驿墙(明反衬天暗,说明“早”)3、赏析“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此联选取了哪些意象表现景色,抒发了什么感情?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借景 抒情凄凉清冷,寂寞悲伤用现代汉语把六个意象扩写成一段话。示例:诗人一边思念着故乡和亲人,一边往前走。路上,雄鸡在不住地高声啼叫,仰望天空,寒星闪烁,月亮依然高挂天中,环顾四周,早春的旷野和荒凉的山岭以及三三两两的农舍村

4、店,全都洒满了银色的月光。再往前走了一程,道路要走过一道小涧壑,这涧壑上面搭了一座简易的木板桥,板桥上面铺满了一层浓浓的白霜, 浓霜经人行走踩踏以后, 已经留下了许多杂乱而又清晰的足迹。 看到这情景,诗人不得暗发感叹:唉,前面的那些旅客比我还要辛苦,他们走得更早啊!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六、展开想象,品“故乡情”1、诗中的哪一句描绘了“故乡”的景色?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虚实相生以乐景衬哀情七、挖掘字词,悟“心中情”1、作者借“异乡景”“故乡景”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用诗中的一个字来概括。“悲”:奠定全诗感情基调,点明诗歌主旨。(诗眼)2、首联“悲”换成“思”好不好?为什么?答:(1)因思乡念亲而悲, 但 “悲”字分量很重, 意蕴深沉, 它所表现的情感远远超越了 “思”,更为深沉,更为厚重,更为浓烈。(2)悲旅途不便,山险路陡(3)悲仕途多舛 (4)悲前途未卜总结这首诗选取了一些富有意味的典型意象,运用意象叠加、借景抒情、虚实相生、反衬等手法,表现了作者旅途中的孤独寂寞,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仕途失意的落寞情怀。八、学以致用,迁移拓展1、回忆初中阶段的羁旅诗宿建德江 送友人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