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共4页]_第1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1-1/20/50f89228-da25-4786-8465-d66946bbdc65/50f89228-da25-4786-8465-d66946bbdc651.gif)
![《大自然的语言》[共4页]_第2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1-1/20/50f89228-da25-4786-8465-d66946bbdc65/50f89228-da25-4786-8465-d66946bbdc652.gif)
![《大自然的语言》[共4页]_第3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1-1/20/50f89228-da25-4786-8465-d66946bbdc65/50f89228-da25-4786-8465-d66946bbdc653.gif)
![《大自然的语言》[共4页]_第4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1-1/20/50f89228-da25-4786-8465-d66946bbdc65/50f89228-da25-4786-8465-d66946bbdc654.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1. 了解物候学的内容、意义、规律和发展前景等有关知识,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2. 学习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的一般规律来安排文章顺序的方法。3. 掌握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4. 学习说明语言的准确、生动和恰当地运用对偶、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二. 教学重点、难点: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3.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三. 教学安排: 2课时。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第三单元我们学习了的几篇说明文, 他们都属于事物
2、说明文,这个单元我们开始学习说明文的另一种类型,即事理说明文。今天我们学习大自然的语言 。二. 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1. 生字词:连翘()翘()尾巴衰()草连天鬓毛衰()落()叶丢三落( )四落()枕观()测玄妙观()差()异差()遣差()劲参差()2. 学生集体朗读3根据课后练习一,快速准确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意。(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明确:(1)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2)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
3、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3)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4)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学生对于第四题,文中有些提示学生的标志性词语,如: “首先是为了 此外 此外还有 对于 还可以 也还可以 为了 ”这些标志性词语对信息的筛选、概括很有参考价值。4. 引导学生理清本文的层次。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说明了什么?本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 1 至 3 段,说明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第二部分, 4、5 两段,说明物候观察对农业的重要性。第三部分, 6 至
4、10 段,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第四部分, 11、12 两段,阐明物候观测研究的意义。5. 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本文的说明顺序。文章首先介绍物候、 物候学的对象, 然后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最后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通常说明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有三种, 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也就是事理顺序,如由一般到特殊、由主到次,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文章四部分内容有密切的内在联系; 第一部分引出说明对象, 第二部分对此作具体阐释, 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进一步深入, 又是第四部分说明的基础。全文采用逻辑顺序,条理分
5、明,介绍的物候学知识通俗易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三. 精读课文 6-10 段,探究局部的说明顺序1.学生齐读 6-10 段2.提问: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换?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明确: 不能调换。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 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大。另外,纬度和经度是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个地点的高下差异, 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 最后一个是时间因素, 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排列顺序。 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一个设问句引出, 接下来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井然,条理清晰,易于接
6、受。第二课时一. 精读课文,体会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1.引导学生逐段分析第一部分。(1)与重拟第一段相比较?语言具有什么特点?这样写出这些起着什么作用?重拟第一段: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第 1 段,以生动的写景笔调, 写出了一年四季不同的自然现象。 文章并不提 “物候”二字,而从常见的自然现象写起, 完全符合人们由浅入深, 从现象到本质这一认识过程。同时,在写法上有如向读者展示出一幅幅四季风景图, 将各个季节的物候现象描述得有声有色,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对物候现象产生了兴趣。文章用“过后”
7、 、“再过”、“不久”、“于是转入”、“到了”、“准备迎接”等词语表示时间的推移,灵活而不呆板。这一段中描写四季的词语不仅准确、 生动、 形象, 而且配合十分恰当。 如“大地” “苏醒”,“草木” “萌发”,“花”“次第开放” (写春天) ;“植物”“孕育果实” (写夏天);“昆虫”“销声匿迹” (写秋天);“衰草连天” ,“风雪载途” (写冬天)。虽然还没有接触到“物候”的概念,却让读者知道了物候的种种现象。为进一步说明物候作了铺垫。(2)第 2 段说明了什么?语言具有什么特点?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第 2 段,第一句是全段的中心,说明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农事安排的关系。 第二
8、、 三句列举了三个例子, 写出了杏花 “传语”、桃花 “暗示”和布谷鸟 “唱歌”与农事的关系,用拟人的笔调写来,十分生动,情趣盎然。这里为什么用两句来说明,而不用三个分句组成一组排比句呢?因为杏花、 桃花是植物, 而布谷鸟是动物, 两种不同类型的物候现象不宜合在一个句子里说。 此外, 前一句说的是春季的物候, 后一句说的是夏季的物候。同时,前后两句的句型也不同。由此可以看出,标点符号完全是为内容服务的。(3)第 3 段和上文有什么关系?写出了什么内容?第 3 段,在前两段的基础上,直接点明物候和物候学的内涵。首先点明“物候”就是上文所介绍的种种自然现象, 然后从古代到近代,从起源到发展,从知识
9、到科学,介绍了“物候学”的形成及其功用。这一部分介绍很引人入胜, 文章不从概念出发, 而先写人们常见的自然现象,语言准确,描写生动,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物候”这一说明中心上来,写得甚有情趣。2. 引导学生解题。本文介绍的是有关物候方面的知识,但文章标题却用“大自然的语言” ,采用这种说法有什么好处呢?明确:首先,这种说法,将大自然拟人化了,将物候现象说得生动而有情趣;其次,切合读者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望,具有启发性。3. 引导学生分析第二部分。这一部分说明了什么?怎样说明的?第二部分说明了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其中第 4 段先指出活生生的生物是观测物候的 “活的仪器” ,它虽“复杂”,却“灵敏”
10、;又指出观测的数据对农业的作用, “简便”而“易掌握” 。第 5 段则用具体的植物名称、具体的数字,具体说明了物候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一段说明,一个实例,就有理有据地说明了事理。4引导学生逐步分析第三部分。(1)第 6 段这个独句段,在行文上起着什么作用?第 6 段是一个设问句,单独成段,领起下文四段; “首先 ” 、“第二 ” 、“第三 ” 、“此外 ” 。纲举目张,重点突出,眉目清晰。(2)第 7 段说明了什么?怎样说明的?第 7 段说明纬度对物候的影响。 主要说明两层意思。 第一层说“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 ,这是读者很明白的自然现象,只一笔带过。第二层说“物候现象南北差异
11、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 ,读者不易明白,就举例详加说明。(3)第 8 段说明了什么?怎样说明的?第 8 段说明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是“经度的差异” 。先讲道理:这“是离海洋远近的关系” 。这一点可能会与人们所想的情况不同,因此接着连举两例来加以说明,使人确信无疑。(4)第 9 段说明了什么?怎样说明的?第 9 段说明影响物候的另一因素是“高下的差异” 。先用一句话说明一般情况:“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然后,用“不过”二字转折过来,详细解说“逆温层”这一特殊情况。文章对逆温层出现的季节、时间、气候条件、高度、原理和现象等作了具体的解
12、说,使读者一目了然。(5)第 10 段说明了什么?在说明方法上具有什么特点?第 10 段说明物候现象来临迟早的古今差异。写得简略,只用资料来说明这种现象。以上四个段落的起始句, 写得灵活而有变化,读起来不枯燥、不呆板。 分别写了四个影响物候现象的因素,按影响的大小依次排列,从主到次,条理清楚。5引导学生分析第四部分。这一部分说明了什么?是怎样结束全文的?这一部分说明了物候观测研究的意义, 以表达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 争取农业更大丰收的愿望,结束全文。第 11 段首先说明物候学的性质:接近生态学和农业气象学。然后分别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用“首先”突出其主要意义。其他意义用“对于” 、“确定”和
13、两个“可以利用来”略说四点。最后再说对山区农业发展的意义。第 12 段,提出“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的希望。结尾又提“大自然的语言” ,紧扣了本文的标题。三.进一步理清本文说明顺序本文还十分注意段内层次的安排。 有的以时间为序。 如第 1 段按一年四季的时序说明;第 3 段说到物候知识的起源和发展,是从古代到近代说明。有的以空间为序,如第 8段列举两例,一例是大连与北京相比,一例是烟台与济南相比,安排也很顺当。又如第 9 段说明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 第一句提出观点,统领全段。下面分两层说明。 第一层(第 2 句)说明常规情况,这种情况一般人都理解, 只用一句带过;第二层(第 3-
14、8 句)说明另一种特殊情况。第一层写得也极有条理。先用一句表示转折,领起下文。然后举例说明。举例时先解释,什么是逆温层,后说理,再说明具体情况,这种特殊情况不是一般人所能了解的,所以说明详尽。四.说明方法: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是举例子、作比较和打比方等。举例子的方法运用最普遍。举出具体的例子来对比较抽象的道理做深入浅出的说明,便于读者理解。如说明物候对农业的重要性时,举出了 1962 年由于没有注意根据物候观测播种花生而受损害的实例。举例的多少要根据需要。 一般只需举一例即可, 也有举两例甚至更多的。如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一般人可能会认为近海地区的气温比内陆地区暖和,而事实上近海地区的春天反比内陆地区寒冷,举一例读者可能会认为是偶然性, 所以连举两例,足以使人信服了。作比较也是说明文常用的方法。 通过比较, 可以使事物的特征更加突出。 如说到纬度的差异对物候现象来临的影响时指出: “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二十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时间只比北京早十天。 ”本文还多处运用打比方的方法。 打比方的目的是使抽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深度研究与前景趋势报告(定制版)
- 2024年中国钢铁行业节能减排行业调查报告
- 中国车用仪表制造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健康生活课件
- 萧山区指纹门禁管理办法
- 薪酬福利管理办法中体检
- 蛋糕店冷库管理办法细则
- 衡水土地合作社管理办法
- 医疗保障管理课件
- 装修质量保证金管理办法
- 嘉峪关市招聘公办幼儿园编制外聘用制教师考试真题2022
- 塔吊基础沉降观测记录
- 综合日语说课讲课公开课一等奖市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
- 教师职业道德(高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茶楼服务员的礼仪培训资料
- GB/T 5976-2006钢丝绳夹
- GB/T 4169.3-2006塑料注射模零件第3部分:带头导套
- GB/T 12325-2008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
- 医德医风培训
- 新《高等教育学》考试复习题库450题(含各题型)
- 日照正济药业有限公司创新原料药及制剂研发生产项目一期工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