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教学反思_第1页
陋室铭教学反思_第2页
陋室铭教学反思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岗位大练兵之教学反思陋室铭教学反思陋室铭是我参加双城市教学新秀比赛时所讲的课,出完课后,总有些意犹未尽,索性把当时的感受和课后的反思总结几条如下:1联想与想象是语文的翅膀,缺少联想与想象的语文课也就缺少了灵性。为此,在进行教学时,让学生在清幽的古筝曲中展开想象的翅膀,以“透过文字,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的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使陋室之雅具体地表现出来,为突出陋室“何陋之有”张本。而以往教学此文时,为突出“陋室不陋”这一重点,一般设计的题目为“陋室环境如何?陋室主人交往情况怎样?陋室主人有怎样的兴趣爱好?”提问琐碎,学生也不明白回答这些问题的目的何在。而改动后有力地突出了重

2、点,也解决了难点。现语文教学的现实意义。因此,课上在分析完陋室主人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情操之后,我设计了一个小讨论:“今天的你如何看待这种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做法?”这个问题的设计应是学生最有话说的部分,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有些怯场,我也没有留下足够的时间,一起参与学生的讨论,导致学生没有充分讨论和大胆发言,这是我的失误。3培养学生主动质疑,大胆发问的习惯和能力。因此我设计了一个学生质疑发问的环节,鼓励学生从读书中发现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环节因为留的时间相对充足些,学生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问题,如“为何以陋室铭为题?”“为何自比名人居室?”“篇末为何引用孔子的话作为结束语?”“为何

3、自比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为何将平民比作白丁,是否歧视平民?”等等。学生在质疑的过程中,也在思考着如何解答这些问题,这个思维的过程本身就是教学的目的。4语文课上应有琅琅读书声,尤其是文言文。陋室铭是一篇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名篇。课堂上无论是范读、散读、齐读,目的都是让学生从读中去悟作者的感情,品味文字的美感。因此我设计了四次读书,开篇散读,是为了使学生正确把握停顿和节奏,初步感知作者感情。接着一生范读是为了启发学生的想象。第三次读是明确本文写作目的后的齐读,是读出对作者节操的赞美之情。上课结束时还有一读(或背),是为了体会本文一直押韵,只最末一句不押韵的作用,品味文字的美感。但最后这一读

4、,因下课铃响而导致未能实现,是一大遗憾。5借助多媒体教学,使学生感受陋室之雅,也使学生的想象有了具体的对照,学生中有不认同者,我正好趁此机会说:“这正是文字的魅力”。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果然碰到了类似情况,因此我进一步向学生介绍读书的好处。雅致的动态画面配以广陵散等音乐,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艺术熏陶。因为语文本身与艺术是密切相通的。6语文课是美的教学,老师本身的语言也应是美的。在教学中我力争做到不讲或少讲“水话”,使自己的授课语言更规范、更优美。也许这一点带来了相应的弊端:似乎更拉远了原来就已很感陌生的师生距离。而我在自己班上课,因为师生有感情基础,学生也适应和习惯了我这样的教学方式,所以

5、在自己班上课是得心应手的。因此我反思之余也顿生一丝迷惑与彷徨:外出与不熟悉、没有感情基础的学生交流,是否还该保持规范、优美的授课语言和一贯的授课风格?如何更好地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陋室铭的评课材料陋室铭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传世美文,通过对陋室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讲究道德修养的思想。文章语言精辟,采用大量的修辞方法,对偶工整,对比鲜明,引经据典,托物言志,具有一种韵味如歌的音乐美。虽然字面不会给学生的阅读造成多大困难,但要真正深刻的感悟理解本文中的道理与美学的因素,却非一件易事。一、教学内容:初中语文第二册第141页。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理解并正确评价作者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节操。 学习托物

6、言志的写法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赏析韵文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主动质疑问难的能力。 3、素质目标: 独立性:鼓励学生根据各自的生活经验, 对课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进行不同角度和阐释。实践性:通过反复诵读,了解“铭”这种文体的基本特点;阅读后尝试口头作文,进行形象思维训练。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 对描写“随室不陋”的句子理解。可启发学生联想和想象,进行形象思维训练,帮助学生理解大意,把握全文主旨。 反复诵读中品味语言文字的美感。 难点 : 对首尾陪笔作用的理解。 创新点:鼓励引导学生展开联想,透过文字展开形象,构筑图画美 。 培养学生主动质疑问难的能

7、力。该课堂在如下方面表现出创新:第一:课型设计创新。本节课的课型设计为“诵读课”,让学生在“诵读”中完成对课文的感知,理解与赏析。围绕学习目标,设计了自由读、齐读、个人范读、个体品读、表情朗读、配乐朗读等环节,通过各种“读”,展开评议,老师指点,让学生感知语言,揣摩作者的感情,充分“发挥文章的巨大感染力”。在这样的课型中,教师讲析的分量大幅度减少,老师指导、调控的作用大大增强;学生读得投入,听得认真,故而能及时发现问题,激活了学习气氛,使课堂教学的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第二:思路设计创新。一般老师教文言文,往往在课堂上忙于支解活生生的艺术品解释字义、词义、句义,甚至逐字逐句翻译;挖掘典故、修辞

8、;机械地归纳主旨;这样的教学,难于引导学生进入佳境。本节课冲破旧模式,根据初中生年龄、心理特征,遵循美育规律,注重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由于多媒体的运用,使诗、画、乐的介入变得自然生动。雅致的动态画面配以«广陵散»的清幽的古筝曲。美的图画使人赏心悦目,这可感的视觉形象,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情感,驱遣他们的想像,引导学生进入意境。古筝曲的轻重缓急,高低抑扬,营造了一特殊的氛围。让学生在这可感的声音形象中,合上书本,微闭眼睛,凝神静想。“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陋室的环境,设置等情景仿佛在学生眼前展现。学生们争先恐后描述这情景,情不自禁地发出啧啧赞叹。他们的脸上绽开了灿烂的笑,想象的翅膀张开了。这不但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容量,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而且使学生尽情地感受到了美的熏陶。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形象思维,激发了浓厚兴趣和创新意识。课堂教学中还注意强调在教师点拔下学生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的作用。这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学中鼓励学生主动质疑,并采用分组讨论,全班交流的形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