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瓦洛诗艺读书笔记_第1页
布瓦洛诗艺读书笔记_第2页
布瓦洛诗艺读书笔记_第3页
布瓦洛诗艺读书笔记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诗艺(第一章)的读书笔记对于诗,很多都人会有敬而远之的态度。 诗歌是通往心灵的小径”,而这条小径有又太 神秘了,常叫人遍寻不着,更别说走了 大多数的人更愿意奔向小说、 戏剧这样的康庄大 道,因为它们要好走得多。久而久之,诗歌就越来越少人问津了。如今的我们读网络文学,读微博段子,读年终财报??但鲜有人再读诗了,诗歌的时代似乎已远离我们。某一天,读了布瓦洛的诗的艺术,我发现,这本被公认为是古典主义文学的法典.的书令我有了重新审视诗歌的兴致。以下便是我读诗艺(第一章)的一些想法与感悟。一、肯定诗人必须有灵感,必须有自知之明如果他感觉不到吟咏的神秘异秉,如果星宿不使他生来就是诗人,则

2、他永远锢毕在他 那褊小才具里??还是不要自苦吧,强学诗终会失败,莫以你爱吟咏就认为你有天才,也 该怕学诗不成,到头落得空欢喜,你应该久久衡量你的才华和实力。”由这段可见,布瓦洛认为诗人并非人人可当的,合格的诗人必须要有天赋与灵感。这似乎有悖于我们说的 有志者事竟成”,可怜诗歌创作的确并非仅靠后天勤奋便可达到的,真正 优秀的诗歌需要有绝妙的灵感,这便要求诗人必须要有异于常人的才华一一而才华与灵感这些东西真是勉强不来的,它是上帝给诗人的馈赠。中国有俗话说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但依我看来,这样 吟”出来的 诗”是难有精品的,这样培养出的 诗人”也是不合格的一一他们顶多只能算是诗匠,所做

3、之诗有 匠气,而无才气。因为音韵、平仄、对仗这些形式上的技巧或许可以通过后天的练习培养出 来,但诗歌的 意境”却绝不可能靠技巧获得的 一一而意境”却恰恰正是诗歌的灵魂 一一它只 能在诗人灵感的火花迸发的刹那被捕获。因此,布瓦洛奉劝那些平庸之人不要强学做诗,向往着文艺生涯,要走这艰难途径,还是不要自苦吧,强学诗终会失败,莫以你爱吟咏就认为你有天才,也该怕学诗不成,到头落得空欢喜,你应该久久衡量你的才华和实力。”二、提出诗歌韵与义理的配合不管写什么题目,或庄严或戏谑,都要情理和音韵永远地互相配合,二者似乎是仇敌却并非不能相容;音韵不过是奴隶,其职责只是服从??在理性的控制下韵不能束缚理性, 义理得

4、韵而愈明。”诗歌本是灵感的果实, 其迷人之处正在于有高明的义理。音韵会使得诗歌锦上添花, 但它绝非是诗歌的主角。 如果我们一味追求音韵的华丽而忽视其他,那么诗歌义理的表现力就必然会被削弱,这便是一种本末倒置的愚蠢行为了。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兴起的永明体”诗,便是一个因过分讲究音韵而影响义理的反面例子。从现存的一些资料中,可以看出当时的人对声律的要求是相当精细繁琐并十分严格的:宫商之声有五,文字之别累万。以累万之繁,配五声之约,高下低昂,非思力所学,又非 止若斯而已。十字之文,颠倒相配,字不过十,巧历不能尽,何况复过于此者乎??轮?扁不能言之??(南史?陆厥传载沈约答陆厥书),可见永明体对音律的苛

5、刻要求,必 然会给诗坛带来了一些弊病。诗歌的创作,必须要首先明晰韵为理服务”这一原则,切不可本末倒置。我认为,在不影响义理的表达的前提下,适当追求音韵的美, 可以令诗歌的音韵与义理相辅相衬、熠熠生辉,会令诗歌更加完美;但是若过分追求音韵,以理就韵”那么音韵便会化为一副无形的枷锁,捆绑住义理这一诗歌的灵魂。三、强调理性高于一切的观点首先要爱理性:愿你的一切文章永远只凭着理性获得价值和光芒。”布瓦洛的 理性”是指君主专制政治的要求与道德规范,如忠于国王、忠于公民义务、个人服从国家整体利益。以此看来,我不免觉得布瓦洛的所谓理性”多少有些取悦上流社会的审美趣味的意思,显得有些饱受,我认为这是布瓦洛在他

6、所处的那个时代的难以回避的局限 性。我们的诗歌的确需要布瓦洛的理性”,但在此之外,那些注重人的内心需求、肯定个人的力量的 感性”也是不可少的。布瓦洛是一位坚定的崇古主义者,在古典主义者的眼中一切文艺样式都应该与理性完全结合”而布瓦洛又特别指出,戏剧必须与理性完全结合 ” 情节的进行、发展要受理性的指挥,绝不要让冗赘场面淹没着主要目的”切不可乱开玩笑,损害着常情常理:我们永远也不能和自然寸步相离。”四、强调 开宗明义”否定浮夸俗滥也有时一个作家肚子里意思太多,不说尽一个对象绝不轻易放过。如遇到一座宫殿,便先写它的面景;然后又写些平台请你去一一光临;这里是一个石阶, 那里是一个走廊;那里又是一个阳

7、台,栏杆都发着金光。他数着天花板上圆和椭圆的藻井;到处都是雕花呀,到处都是绶带形。我跳过了二十页想看看是否结束,哪知还是在花园,简直是无法逃出。莫学这些作家啊,避免这浮词滥调,累赘的无用细节你应该一概不要。凡是说得过多的都无味而可嫌;??谁不知适可而止就永远无法写作。”中国人称那些表述毫无节制,冗杂乏味的文章 像老太太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可见文 章的表述必须要有节制,不懂得取舍主次只是一味地倾泻语言, 这样只会令人生厌。文章尚 且如此,那么一向讲究精炼的诗歌就更要避免浮夸俗滥了。冗杂的叙述会妨碍主体思想的表达,不仅令人厌烦,更叫人不得要领。因此,我认为布瓦洛提倡的 写四个字删三个字”,并非

8、只是完美主义者的强迫症 一一它是一种耐心斟酌,懂 得区分主次,懂得取舍的创作态度,这值得我们所有人去学习。五、肯定诗歌语言风格的风雅”,否定俳优打诨无聊的俳优打诨蔑视着常情常理,曾一度眩人眼目,以新颖讨人欢喜。从此只见诗里面满是村俗的调笑;从巴纳斯神山里到处是市井嘈杂;大家滥咏狂讴,越来越肆无忌惮??最俗恶的滑稽家居然也有人赞赏;哪怕就是笪素西都找到人来捧场。但是,最后,朝廷上感觉到这股歪风,它憎恶着诗坛上这种荒唐的放纵,辨认出率真自然不同于俳优俗滥?们要学马罗的那种风雅的戏谑,把滑稽的村俗语丢给新桥卖药人。”语言风格方面,布瓦洛强调风雅”(要雄壮而不骄矜,要风雅而无虚饰”),他把民间语言视作

9、为 鄙俗卑污”、市井嗷嘈”。布瓦洛的这些观念体现了法国专制政治的文化统一化、 规范化的要求,以适应上流社会的审美趣味,我认为这其中有合理的、 值得肯定的地方,但也有其局限性和保守性。我认为,以今天的眼光看来,布瓦洛是的观点完全是站在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对立面。他仅仅看到了高雅文化的尊贵,却完全没有意识到草根的民间俗文化的活力。老百姓才是一个国家的主题,老百姓们乐意接受那些市井嗷嘈”,说明她们肯定是有其优点的,一味地否定抹杀它们存在的合理性那断然是不正确的作法。举几个例子:小说在中国古代文化作品里头一直被视作末流”,它们被认为仅仅是消遣之物,登不上厅堂,但看如今,四大名著四本小说早已得到了人们高度的

10、肯定;五四时期, 新文化运动提倡推广白话文,这曾引起很多人的反对,因为从文言文”到白话文”转变,似乎是 雅对 俗”的妥协,但历史最终却证明,这样的妥协是值得且伟大的;十月份,莫言得 诺贝尔文学奖,我看了一个他的演讲,莫言说,他在小说创作中常爱加入高密方言,因为他 觉得 俗不可耐”的方言显得鲜活、有感染力 ???所以,我认为布瓦洛一味排斥市井语言有其局限性,有点矫枉过正的味道。六、提倡创作诗歌要慢慢推敲,不求迅速从从容容写作吧,不管人怎样催逼,万勿以敏捷自豪,求迅速只是傻气:你说笔头很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快,一篇诗走笔而成,这不说明你多才,只说明你欠精审??劝?你从容地忙着,总不要失去耐心,还要十遍、二十遍修改着你的作品:要不断地润色塔,润色、再润色才对;有时候 要增添,却常要割爱删弃。”布瓦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