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渤海湾客滚船审图原则(2004)1. 概述1.1 本原则适用于航行于渤海湾水域近海航区的新建客滚船(不包括高速客滚船和火车渡船)。1.2 本原则所述船舶系指具有滚装处所或特种处所的客滚船。1.3 驾驶车辆进入客滚船并随船航行的司机及随车人员均属乘客。1.4 鉴于渤海湾客滚船实际航线情况,此类船的安全操作与管理、稳性、车辆系固、首尾门等应特别加以重视。1.5 设计原则要求(1) 不考虑装运危险货物和载有危险货物的车辆。(2) 适当纳入IMO公约新要求。(3) 安全操作和管理要求。(4) 舒适性原则,尽可能设计具有良好的横摇性能,为此建议对船体线型、舭龙骨作专门考虑,并尽可能设置减摇装置。(5)
2、应考虑到实际营运中对车辆超载的不可控而带来的绑扎困难或经常处于横风状态航行,必须采用减摇装置。(6) 应尽可能考虑到应急状态下对结构和设备的需求,以满足在应急情况下的操作与安全。(7) 除露天甲板的车辆处所外的车辆处所,应考虑设计成为闭式车辆处所。1.6 渤海湾水域系指大三山岛灯塔(385150N,1214929E)与成山角灯塔(372341N,1224207E)连线以西的水域。2. 适用的审图依据2.1 法定要求(1) 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4)对客船和滚装处所/特种处所的适用部分(以下简称法规)。(2) 交通部主管部门有关管理文件。(3) SOLAS公约及其修正案中对客船和滚
3、装船的适用部分。(4) IMO关于车辆系固的有关决议。(5) 起重设备法定检验技术规则(1999)2.2 船级要求(1) 中国船级社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2001)及其修改通报(以下简称钢规);(2) 中国船级社材料与焊接规范(1998)及其修改通报。(3) 中国船级社船舶与海上设施起重设备规范(2001)3. 证书3.1 按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4)要求签发证书并复核和确认相应的计算书:(1) 客船适航证书(2) 船舶载重线证书(3) 船舶吨位证书(4) 乘客定额证书(考虑航行时间时应按照实际营运的服务航速计算)(5) 防止油污证书(6) 生活污水证书(如需要时)3.2 船级
4、证书(1) 船体入级证书(2) 轮机入级证书(3) 除CCS钢规入级符号外,还授予以下附加标志: 船舶类型附加标志:客滚船 Ro/Ro Passenger Ship 航区限定附加标志:如近海航区 Greater Coastal Sevice 定航线附加标志:如烟台大连间航行 Yantai-Dalian Sevice 4 送审图纸资料4.1 法定部分(1) 法规附录有关图纸目录。(2) 另增加以下项目: 系固设备(船体上构件和绑扎装置及系固装置)的配备和布置图; 车辆系固计算书; 货物系固手册; 全船密性分隔布置图; 滚装处所和特种处所排水系统布置图(包括排水口的详情); 撤离分析计算书; 船舶
5、安全和防污染操作程序手册(备查); 减摇装置功能原理说明书及船上布置图(备查)。 船长决策支持系统(备查)。4.2 船级部分(1) CCS钢规对干货船和滚装船的适用部分;(2) 首、尾门及车辆跳板的结构图及强度计算书;(3) 车辆甲板结构强度直接计算书(如需要时);(4) 横向强度直接计算书。5. 具体要求5.1 法定部分(1) 载重线按法规第3篇及第4篇第21章1.3的要求。滚装甲板(舱壁甲板)以下处所的水密完整性应符合本局国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第4篇第2-1章B部分第20-2条1款的规定。(2) 完整稳性 按法规第4篇第7章关于客船的要求。其中,2.2.2的内容修改为:任何载有车辆的
6、装载情况下,经自由液面修正后的初稳性高度GM值应不小于0.3 m,计算时车辆及其所载货物的重心高度同(3)。(3) 破舱稳性按法规第4篇第2-1章对客船的要求,其中,载客400人及以上的客滚船还应满足本局国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第4篇第2-1章第8-2条的要求;计算破舱稳性时,特种处所/滚装处所的渗透率按0.9计取;车辆及其所载货物的重心高度按以下规定组合计算: 空车重心高度(假定油箱内装满燃油)按车辆设计资料确定; 车载货物重心高度取车辆货厢底板以上限定载货高度的1/2处。(4) 消防 对于距最近陆地航行超过20n mile的客滚船,应满足现行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国际航行海船)第
7、4篇第2-2章对客船的相关要求。 a、 对于距最近陆地航行不超过20n mile的、载客100人及以上的客滚船,应满足现行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国内航行海船)第4篇第2-2章载客500人以上或载客100人以上客船(某些适用规定)的有关要求;b、对于距最近陆地航行不超过20n mile的、载客100人以下的客滚船以及航行时间不超过4h的车客渡船应满足现行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国内航行海船)第4篇第2-2章载客500人以下或载客100人以下客船(某些适用规定)的有关要求。c、特种处所和滚装处所的结构防火、探测和报警、灭火系统的设置、甲板排水等应满足现行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国际航
8、行海船)第4篇第2-2章对特种处所和滚装处所的要求。 上述和未涉及者均应满足现行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国内航行海船)第4篇第2-2章对客船的有关要求。 在设计客滚船的脱险通道时,应按MSC/Circ.1033“客滚船简易撤离分析指南”的要求运用撤离分析方法计算乘客撤离时间。(5) 救生设备与装置 按法规第4篇第3章对客船的要求,其中,救生艇、筏的配备可按如下三者之一要求,且对于吊架降落的救生艇筏,其在登乘位置时吊架顶部至最轻载航行水线之间的高度应尽可能不超过15m:a、按国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第4篇第3章第26条对短程国际航行客滚船的要求配备;或b、救生艇的配备不少于全船总容量的3
9、0(每舷至少应配备1艘机动救生艇),以及抛投式救生筏(自行扶正的/带顶篷的两面可用的)加海上撤离系统的配备不少于全船总容量的80或吊架降落救生筏(自行扶正的/带顶篷的两面可用的)的配备不少于全船总容量的80;或 c、救生艇及吊架降落救生筏(自行扶正的/带顶篷的两面可用的)的配备不少于全船总容量的50(每舷至少应配备1艘机动救生艇),以及抛投式救生筏(自行扶正的/带顶篷的两面可用的)加海上撤离系统的配备不少于全船总容量的60或吊架降落救生筏(自行扶正的/带顶篷的两面可用的)的配备不少于全船总容量的60。 按SOLAS第III章第29条对客滚船长决策支持系统的要求。 每件救生衣除按要求外,还应配备
10、一盏符合IMO 国际救生设备规则2.2.3要求的灯。 海上撤离系统的存放应符合下列要求:a、 在海上撤离系统的登乘站和最轻载航行水线之间的船侧不应有任何开口,并应设有保护该系统免受任何突出物影响的设施;b、海上撤离系统应布置在能安全降落的位置,应特别注意离开推进器及船体陡斜悬空部分,并应尽可能使海上撤离系统能从船舷平直部分降落下水。c、每一海上撤离系统的存放应使通道或平台,或其存放或操作装置均不会妨碍任何其他救生设备在任何其他降落站的操作。 配备海上撤离系统时应确保登乘地点和平台或救生艇筏之间的通信联系。 配备海上撤离系统时还应设置使用该系统的船上训练辅助设备。 客滚船应设有一个直升飞机搭乘区
11、域。(6) 航行设备按法规第4篇 第5章的要求执行,航区为近海航区,但同时要考虑海事局有关VDR的配备要求。(7) 无线电通信设备按照法规第4篇第4章的要求执行,海区为A1以外海区。(8) 信号设备按照法规第4篇第8章的要求执行。(9) 防污染按法规第5篇的要求,且应满足油污水零排放及设置与航程相适应的污油水舱。(10) 车辆系固 车辆运动加速度与力的评估按IMO CSS货物堆装与系固安全实用规则附则13中“改进的计算方法”及海安会通函 MSC/Circ.1026货物堆装与系固安全实用规则修正案。还应注意各车辆甲板在基本加速度表中甲板位置的确定。对于其他确定运动加速度的方法应提供资料,经本社认
12、可可接受。 车辆甲板上系固设备的配置可参考IMO A.581(14)决议滚装船运输道路车辆系固装置指南。 上述IMO CSS货物堆装与系固安全实用规则附则13及IMO A.581(14)决议滚装船运输道路车辆系固装置指南见中国船级社货物系固手册编制指南。(11) 其他安全要求 应按法规第4篇第2-1章1.14要求在驾驶室设置指示器。(12) 机电设备除满足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4)的要求外,还应考虑中国船级社的钢质海船规范的相关要求。(13) 舒适性要求 船员舱室设备应参照法规第7篇的要求。 乘客定额及舱室设备应参照法规第8篇的要求,且保证乘客每人至少有座位。5.2 船级部分5.
13、2.1 船体结构5.2.1.1 规范计算(1) 船体结构应满足CCS钢规第2篇第1章、第2章、第4章、第9章、第15章和第8篇第5章的有关适用要求。(2) 船体结构的总纵强度应满足CCS钢规第2篇第2章第2节的要求。当强力甲板下舷侧外板具有较大的开口,使舷侧外板明显降低了向强力甲板传递剪力时,强力甲板及其以下开口范围内的纵向连续构件对总纵强度的有效性可采用有限元直接计算来确定。5.2.1.2 直接计算(1) 一般要求 车辆甲板结构同时设置强横梁和纵桁时宜采用直接计算法来确定强横梁和纵桁的尺寸。 船体结构横向强度的直接计算。(2) 设计载荷船舶运动加速度 (A) 船舶运动时的摇摆周期和摇摆角应按
14、下列各式计算: (a) 横摇周期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横摇转动半径,没有确切数值时,可按下式估算: 其中: 船宽,m; 满载工况下的初稳性高,没有确切数值时,可按下式估算: =其中: 船宽,m。 (b)最大横摇角应按下式计算,但不得大于0.523: 式中:-见(A)(a); 船宽, ; 系数,应按下列各式取值: 无舭龙骨的船舶; 有舭龙骨的船舶; 具有减摇装置的船舶。 (c)纵摇周期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船长,。 (d)最大纵摇角应按下式计算,但不得大于0.14: 式中: 方形系数; 加速度系数,应按下式计算: 其中: ,取不大于0.2; 船长,; 航速,knot; 系数,应按下列各式计算
15、: 当 L 90m 时; 当 90m L300m 时; 航区系数,应按下列各式取值: 0.95,近海航区; 0.90,沿海航区; 0.85;遮蔽航区。 (B) 船舶运动时的加速度应按下列各式计算: (a)横荡加速度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见(A)(d)。 (b)升沉加速度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A)(d)。 (c)横摇角加速度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横摇周期,sec,按(A)(a)计算; 最大横摇角,rad,按(A)(b)计算。 (d)纵摇角加速度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纵摇周期,sec,按(A)(c)计算; 最大纵摇角,rad,按(A)(d)计算。 (e)横向合成加速度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16、: 横荡加速度,见(B)(a); 横摇角加速度,见(B)(c); 最大横摇角,见(A)(b); 计算点到基线的垂向距离, ; 横摇转动轴和纵摇转动轴到基线的垂直距离,应按下列两式计算,取小者: 其中: 型深,; 吃水,。 (f)垂向合成加速度应按下列两式计算,取大者: 式中: 升沉加速度,见(B)(b); 横摇角加速度,见(B)(c); 纵摇角加速度,见(B)(d); 计算点到尾垂线的纵向距离,; 计算点到纵中剖面的横向距离,; 船长,。 车辆甲板结构强度直接计算时,甲板设计载荷PV应按下式计算: M kN 式中: 重力加速度,9.81 m/s2; 垂向合成加速度,m/s2,见(B)(f);
17、M 计入的车辆质量,t。车辆甲板结构强度计算时,可采用均匀分布载荷施加于计算模型上。 横向强度直接计算时,假定船舶横倾至最大横摇角,各层甲板设计载荷如下:a) 车辆甲板载荷为垂向载荷PV和横向载荷Pt,分别按下式计算: + 0.5M kN + 0.5M kN式中: 重力加速度,9.81 m/s2; 最大横摇角,见(A)(b); 垂向合成加速度,m/s2,见(B)(f); 横向合成加速度,m/s2,见(B)(e);M 计入的车辆质量,t。(b)上层建筑和甲板室的甲板载荷为垂向载荷pV和横向载荷pt,应分别按下式计算: kN/m2 kN/m2式中: 重力加速度,9.81 m/s2; 最大横摇角,见
18、(A)(b); 垂向合成加速度,m/s2,见(B)(f); 横向合成加速度,m/s2,见(B)(e);横向强度直接计算时,可采用均匀分布载荷施加于计算模型上。(3) 计算模型直接计算模型可采用二维或三维梁系或板梁组合模型,模型范围应按以下选取: 车辆甲板结构:以车辆甲板的纵桁和强横梁作为主要分析对象,纵向应至少取二分之一的甲板长度,也可根据载荷分布、甲板结构及其支撑结构(如支柱、舱壁等)的具体情况,选择某一段典型的甲板结构计算模型。无论模型长度如何,载荷选取应考虑整层甲板范围。 横向强度:以甲板的主要构件及其支持结构(如支柱、舱壁、舷侧结构以及横向强框架等)的主要构件作为主要的分析对象,模型范
19、围垂向取整个型深及以上的各层甲板及其支持结构,横向取整个船宽,纵向在船中处至少取5档强框架长度或一个设计车长,取大者。(4)边界条件 对于边界条件的约束处理首先应明确主要的分析对象,并根据结构的受力及变形特点给出适当的边界约束。 车辆甲板结构强度计算时,为尽量减少边界约束对车辆甲板结构强度计算结果的影响,边界条件宜施加在距车辆甲板平面之上和/或之下的适当距离处。对于模型的前后端面,垂直于端面方向的线位移为零,绕端面内两坐标轴的角位移为零。 横向强度计算时,为尽量减少边界约束对横向强度计算结果的影响,边界条件宜施加在舱壁甲板以下足够远的距离处,对于模型的前后端面,垂直于端面方向的线位移为零,绕端
20、面内两坐标轴的角位移为零。(5) 许用应力 二维或三维梁系模型:许用弯曲应力为: = 165/k,N/mm2,但对横向主要构件取180/k,N/mm2;许用剪切应力为: = 94/k,N/mm2;式中:k 材料换算系数,按CCS钢规第2篇表1.5.1.4选取; 弯曲应力,N/mm2; 剪切应力,N/mm2。 板梁组合模型:许用剪切应力为: = 94/k,N/mm2;许用相当应力e为:式中: k 材料换算系数,按CCS钢规第2篇表1.5.1.4选取; x 平面应力状态下结构任一点X坐标方向的正应力,N/mm2; y 平面应力状态下结构任一点Y坐标方向的正应力,N/mm2; xy 平面应力状态下结
21、构任一点X坐标方向的剪切应力,N/mm2。5.2.2 舾装按CCS钢规第2篇第3章的适用要求。5.2.3 轮机按CCS钢规第3篇的适用要求。5.2.4 电气装置(1)应按CCS钢规第4篇和以下的规定。(2)车辆处所或特种处所的电缆走向应避免遭受机械损伤,如不可避免,应采取防止机械损伤的措施。例如:加金属覆板或穿管敷设。(3) 在车辆处所或特种处所失火的情况下需继续工作的设备的电缆,包括其供电电缆,应采用耐火电缆或采用其他等效的防火措施。这类电缆至少应包括下列安全设备的供电电缆和控制电缆: 通用紧急报警系统; 探火和失火报警系统; 灭火系统和灭火剂施放报警系统; 公共广播系统; 指挥电话; 动力
22、操作防火门的控制和动力系统以及所有防火门的状态指示系统; 动力操作水密门的控制和动力系统以及它们的状态指示系统; 应急照明; 低位照明系统; 有线电视监视系统; 舵机系统; 应急消防泵; 电力推进电路。(4) 车辆跳板控制系统应符合钢规第8篇第5章第3节5.3.6的规定。(5) 可根据需要设置向船上车辆供电的插座,插座应与开关连锁,当开关处于“接通”位置时,插头不能插入或拔出。(6) 如救生艇筏有被船舶减摇鳍造成损坏的危险,则应设有由有效的由应急电源驱动的、能将减摇鳍收回船内的设施;驾驶室应设有由应急电源操纵的指示减摇鳍位置的指示器。(7)应按CCS钢规第4篇第2章第2节的要求配备下列照明:
23、应急照明; 低位照明; 附加应急照明; 临时应急照明。附录 操作手册编写要求操作手册可参照交通部关于客滚船安全和防污染操作程序手册的要求编制,但至少应包括下列资料:(1) 船舶的主要要素;(2) 船舶及其设备的说明;(3)救生艇筏及吊放、登乘装置的说明和操作;(4) 探火和灭火设备的说明和操作; (5)灭火设备布置图;(6) 结构防火及脱险通道布置图;(7) 无线电通信设备与航行设备的说明和操作;(8)特殊气象及大风浪中安全航行操作,包括减摇、侧推装置、操舵等的使用、加强车辆舱巡视、航向、航速、锚位的选择等;(9) 相关设备的维护保养须知;(10) 滚装操作程序和限制、包括最大营运重量、重心位
24、置和载荷分配,包括根据操作限制最坏情况而要求的货物或车辆系固布置和程序;(11)防污染操作程序,包括加装燃油、垃圾及污水处理等(12) 指示危急情况或危及安全的故障报警方式与应采取的对策(包括弃船的撤离程序); (13)船员上岗及在岗培训程序。附件 交通部主管部门印发的有关海上客滚船检验管理文件汇总文件名称生效日期主要有关内容备注交海发200026号文“关于加强海上客滚船检验工作的通知”2000111所有跨省、区航行的海上客滚船一律由中国船级社检验;检验标准按92法规及其修改通报进行检验,1999年9月1日以后建造的船舶按99法规进行检验。交海发200093号文“关于加强客滚船安全管理的通知”
25、2000223每艘船舶都应确定安全适航风级。安全适航风级由船公司综合考虑船舶的技术状况、航区自然环境、航行时间、航线特点等因素提出,跨省航行的船舶应向中国船级社提出核准安全适航风级的申请,中国船级社核准后应出具书面审核意见;船舶应综合考虑其车辆舱的承载能力、系固能力;车辆之间必须留出足够的消防通道;禁止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和载运装有危险货物的车辆;凡有大通舱车辆处所的客滚船,必须在车辆处所加装纵向隔壁或立柱;对车辆和货物的系固要求及成立专业绑扎队伍。海船舶字2000 165号文“关于执行部93号文件的通知”2000328凡有大通舱车辆处所的客滚船是指船宽较宽(纵向装载5排车以上)、其车辆舱的左右舱
26、壁为左右舷船壳板且其间没有设置任何纵向隔壁或立柱的客滚船。交公安发2000 144号文“关于加强客滚船消防安全管理的通知”2000317提高客滚船消防安全意识,加强车辆安全检查,落实消防安全措施,客滚船严禁运输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毒害、放射性物品。交海发2000318号文“关于开展客滚船运输安全评估的补充通知”2000627检验标准为1999年9月1日前建造的客滚船按92法规及其修改通报进行检验,也可按99法规进行检验;破舱稳性不满足92法规要求的客滚船,不得运载普通旅客。运载车辆时,每车至多可有两名工作人员(含司机)随船;对防火结构不满足92法规要求的客滚船给出等效处理或替代措施;对于有充足
27、资料证明在核定的安全适航风级的情况下,系固措施能够保证所载车辆稳定,不发生位移的客滚船,经中国船级社核准,可免装纵向隔壁或立柱。交海发2000489号文“关于对客滚船运输安全评估审批的通知”2000919客滚船评估结论为基本合格、限期整改、取消营运资格。客滚船限期整改完成的时间不得超过2000年12月31日。交海发2000 614号文“关于执行吨位丈量有关问题的通知”200011.23对沿海航行船舶的吨位丈量停止执行99法规的要求,应按92法规的吨位丈量有关要求执行;新建沿海航行船舶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按92法规规定丈量和签发船舶吨位证书。交海发2001 285号文“关于加强琼州海峡客滚船检验工作的通知”200164检验的标准为交海发200026号文和交海发2000318号文的要求。原船技监字1997209号文停止执行;新建客滚船应严格按现行法规和规范进行审图和建造检验;开敞式客滚船应严格按规范核定乘客定额,自2002年1月1日起,除每辆车可允许2名工作人员(含司机)随船外,此类船不得运载普通旅客;客滚船的围蔽式车辆处所应加装固定式灭火装置;应按92或99法规要求配备救生设备,如配有气胀式撤离滑梯,其救生艇、救助艇及吊架降落救生筏可用气胀救生筏代替;客滚船满足沿海航区规范的船舶开航条件限制为6级风,满足近海航区规范的船舶开航条件限制为7级风,开敞式客滚船抗风等级一律不超过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娱乐行业宣传活动总结
- 通讯设备行业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 二零二五年度航空发动机机油专业供应及维修合同3篇
- 个人车辆抵债协议书(二零二五版)债权债务解除条款4篇
- 2025版老旧小区水电改造工程承包协议书2篇
- 二零二五年度电商小商品购销合作合同规范文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进口建筑材料质量检验合同范本6篇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住宅装修工程环保验收合同2篇
- 生活服务保安工作总结
- 装修设计行业销售工作总结
- 知识图谱与大模型融合实践研究报告
-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卫生检验技术(初级(师)211)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指导
- 0-9任意四位数手机密码排列组合全部数据列表
- 碳排放管理员 (碳排放核查员)技能考核内容结构表四级、技能考核要素细目表四级
- 物业五级三类服务统一标准
- 分期还款协议书范本
- 2024年东南亚人用疫苗市场深度研究及预测报告
- 【采购管理优化探究文献综述3000字】
-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 第23课《出师表》课件(共56张)
- GB/T 3953-2024电工圆铜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