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云南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及地域格局_第1页
4.8云南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及地域格局_第2页
4.8云南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及地域格局_第3页
4.8云南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及地域格局_第4页
4.8云南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及地域格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云南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及地域格局摘要:云南农业产业集群属于我国产业集群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做好这方面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云南产业集群进行了概述的基础上,以斗南农业产业集群以及新平茶叶产业集群为例对其发展模式及地域格局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希望能够为这一方面的研究起到一定的指导及促进效果。关键词:云南;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地域格局;Astract:Yunnan agricultural industry cluster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industrial clusters, research in this a

2、rea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take Dounan agricultural industry cluster as example on the basis of Yunnan industrial clusters ,outlined its development model and the geographical pattern , and to explore which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hoping for this study and play a role

3、in guiding and promoting effect.Keywords: Yunnan; agriculture; industrial clusters; development model; geographical pattern;1、绪论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在人口高度膨胀的背景下,农业相对于以往任何一个时期来说,其承担的责任都要大很多。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及质量也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除了通过引入科技,提升农业的产值之外,利用农业产业集群模式也是一个可行性很高的措施。目前,关于农业产值集群发展模式的研究也比较多,而且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基本较为成

4、熟,实践也较多,甚至部分以农业产业集群为依托的特色农产业以逐步转变为一个地区或者国家的经济支柱产业,比如美国加利福尼亚的葡萄酒产业集群、比利时的养鸡产业集群、丹麦的养猪产业集群、荷兰的花卉产业集群等。波特(1998)曾对加利福尼亚的葡萄酒集群结构及竞争优势进行了分析,此集群涵盖了数千葡萄种植园、数百家商业酿酒企业、众多葡萄灌溉、收割、储存以及包装、广告公共关系等产业,使得这一产业在这个地区获得了非常快速的发展。对于我国来说,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出现相对于发达国家要落后一些,但是也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并在某种程度上发挥出了很好的效果。比如河北清河羊绒集群的羊绒产量占全国产量的80%、山东金乡的

5、大蒜占到了全国产量的25%和出口额的70%、云南斗南的花卉占到了全国市场份额的33%等。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关于农业产业集群的研究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而云南省产业集群具有非常强的代表性,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非常少,即便有一些研究也多属于零零散散的研究,因此对其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级地域格局进行分析不仅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有一定补充及完善作用,也能够直接为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基于此,本文希望不但能够产生一定的学术指导作用,也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现实促进意义。本文研究将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主要是对本文的研究背景以及研究意义进行分析,第二部分则概述云南地区农业集群的特点,第三部分则属于案例分析

6、,主要结合云南斗南的花卉以及新平茶叶产业集群模式及地域格局特点进行分析,探析形成这种模式及地域格局的内因及外因,最后一部分则为总结和展望,重点对本文的研究成果及不足进行探讨。2、云南农业产业集群概述所谓产业集群,其英文为cluster,主要指的是某一区域中特定产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和其经营发展过程中相关组织及机构等行为主体,利用比较复杂的关系联合在一起所构成的空间聚积体,这属于处在等级制和市场之间的新空间经济组织形式。而农业产业集群则属于产业集群的一种,曹明红(2004)曾对农业产业集群进行以下定义:将农业活动作为中心,利用专业化的支撑机构以及奇异,通过共性以及互

7、补性使农业在某一区域中进行聚集,进而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而这种合作密集网络就被称之为农业产业集群。另外,宋玉兰及陈彤(2005)则对农业产业集群进行以下定义:在靠近农产品生产基地的一个区域中,利用特殊企业以及关联机构的支撑,使具有互补性及共性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聚集在一起,进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以云南省当前的情况来看,在农业产业方面已经有了相当不错的成绩,数据显示,2012年,云南省通过对农业龙头企业进行扶持,加深农业园区的建设,对其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起到了很强的推动作用,其高原特色产业得到了有效的发挥,比如生猪、蔬菜、饲料、蔗糖、橡胶、茶叶、家禽、水果、肉牛、马铃薯等产业产值都超过了百亿元。另外,

8、在农业产业集群方面,云南省也有非常大的进展,比如新平地区的烤烟产业集群、甘蔗产业集群,斗南的花卉产业集群等,都有非常强的代表意义。本文将主要以斗南花卉农业产业集群为例进行分析。3、案例分析3.1云南斗南花卉产业集群案例分析3.1.1斗南花卉产业集群现状斗南属于我国云南昆明地区的一个近郊县,而呈贡县斗南镇则属于当地的一个村庄,这一地区的交通非常不发达,和传统花卉消费市场之间的距离也非常远,整体的基础设施很不完善,也比较缺乏强有力的技术及人才支持。但是,在这种背景下,斗南却在很短的时间中就成为了我国的鲜花第一村,统计数据显示,斗南出产了云南省80%的鲜花,其中夏季的时候,斗南的花卉占到了全国份额的

9、25%,冬季则更是高达33%。目前,斗南的鲜花中有80%销往了我国的个大中城市,还有一部分种苗级切花已经返销到欧洲,至于蝴蝶兰等较为高档的花卉,则已经开始批量出口到比美地区。从1983年开始到1999年斗南花卉有限公司成立,再到当前其成为亚洲最大的鲜花交易市场,在短短的三十年里面,斗南谱写了一段传奇,而现在,我们用中国花卉的“晴雨表”和“风向标”来形容斗南也一点都不过分。而进一步来看,斗南之所以能够获取今天的成就,有其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斗南花卉市场的发展符合农业产业集群理论,以下将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3.1.2斗南花卉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及地域格局在斗南花卉产业集群中,起先后经历

10、了初生期、成长初期、成长后期以及升级期这几个阶段,目前,其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以及地域格局是比较合理的,以下将从花卉生产、融资、广告包装等几个角度进行分析。在生产方面,斗南花卉生产具有非常大的先天优势,其和滇池的距离仅为112公里,占地面积为415平方公里,在土质方面,其土壤异常的肥沃,而且具有含量非常高的有机质,整体光照也很充足,加之气候比较温和,因此对于花卉的生产非常有利。在这种条件下,斗南已经转变为了专业花卉种植镇,其周边的村子也成为了花卉种植村,部分农民开始在其余的县中进行土地的城堡,以此进行花卉的种植。融资方面,要想将产业做大做强,仅仅依靠生产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多个支柱产业的配合,对

11、于斗南花卉产业来说,融资产业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目前,斗南花卉市场已经对香港阳光基金、香港荣丰集团等进行引进,建立了斗南花卉产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使得其无论实在资金、运营模式方面,还是在管理团队方面,都和国际实现了接轨,为其二次创业提供了非常强的活力。品牌经营,对产业链进行打造对于产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缺乏了科研、培育体系以及销售体系的支持,将导致花农和企业各自为政,最终使得种植的专业化及规模化不足,更难以塑造品牌店形象,而斗南目前在这方面做得还是不错的,其已经在我国建设了5个“分中心市场”、10家斗南花卉旗舰店以及500家斗南花卉特许经营加盟连锁店。另外,在香港及马来西亚等地区,斗南

12、也已经有了大型旗舰店,为斗南花卉市场影响力以及辐射能力的提升起到了很强的促进作用。旅游方面,斗南花卉市场的发展也带动了旅游行业的发展,而其旅游行业的发展也为其花卉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目前,每一天大约有66 大类、350 万至 500 万支鲜花上市交易,而斗南也被授予“全国鲜切花定点批发市场”、和“全国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以及“中国花卉之乡”等荣誉称号,其旅游品牌已经初步形成。其他方面,除了上文中分析的几个方面之外,斗南在花卉产业集群的很多协作行业也有很好的发展,其地域的大体格局已经初步形成,为其后续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限于篇幅,本文不再对其进行一一详述。3.1.3斗南地区花卉

13、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斗南地区花卉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其花卉的经营尚没有形成规模化,以当前的形势来看,在斗南地区,主要还是通过农民来完成花卉的种植,整体比较分散,没有产生规模化发展的事态。另外,花卉公司作为斗南花卉生产基地的主导,也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在这种背景下,由于花农本身比较缺乏种植技术,因此,公司要想从花农手中获得质量比较高的花卉还存在一定的难度,这也对公司的规模化经营造成了限制。其次,产品的科技化比较差,对于大部分花卉生产者来说,由于其科技文化水平的限制,导致在对现代科学技术利用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具体来看,对于斗南花卉生产者来说,其主要还是依靠以

14、往水稻机蔬菜种植的经验来进行花卉的种植,这就使得在品种选择、种植技术、病虫防治以及保存方法方面还存在着非常多的不足之处。第三,检测过程中比较缺乏标准化,目前,在云南斗南地区花卉种植的过程中,对于花卉质量的检测还有很大的不足,因此,整体的交易价格也存在较大的浮动,对花卉价格体系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最终使得花卉的单位价格一直在下降之中。第四,关联产业发展不足,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花卉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其关联产业已经发挥了很强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整体发展时间比较短,因此,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在这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距,对其长远发展造成了限制。具体来说,这些关联产业包括运输行业、广告行业、包装行业、销售行业

15、等。第五,市场的规范化比较差,在斗南花卉市场中,起零售市场非常混乱,这主意体现在小商小贩对于花卉基地的价格造成了很多扰乱,而且还有很多交易不是很道德情况发生。(2)斗南花卉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首先,加强政府对于花卉产业的扶持,使其经营的规模化得以提升。对于云南来说,斗南花卉属于其花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发挥着龙头的作用,更是此地区农民奔小康的支柱产业,要想有更好的突破,必须加强政府对其的扶持,并进行大力的招商和引资,这样才能够为花卉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更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其次,加大技术投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于花卉生产来说,其同样适用。以当前斗南花卉产业集群的现状来说,提升其花卉的质量是提升经

16、济效益的必经道路。具体来说,当前市场的需求在不断的变化,因此我们要开发出更多的花卉种类来迎合市场。此外,技术投入的另一个重点要放在花卉的加工方面,这对于斗南花卉的差异化经营非常有利。具体来说,主要是利用加工来制作各种香水级工艺制品,提升整个农业产业集群的附加值。第三,构建统一规范检测标准,做好这一工作对于提升花卉生产质量非常有利,进而能够提升花卉的价格。具体的工作中,必须要由政府对这一标准进行制定,我们可以进行花卉鉴别知识手册的发放,引导消费者更多的了解花卉知识。当然,市场的检测也要由相关部门对其进行加强。第四,对市场秩序进行整顿及规范,由于斗南花卉的小商小贩对斗南花卉的交易秩序造成了很多的扰

17、乱,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这方面的整顿,具体来说,可以对花卉零售区域进行重新的建设,使其获得进一部的扩大。此外,对于小商小贩,也进行人口核实,并进一步收取合理的管理费用。第五,加强关联产业的建设,以旅游产业来说,我们要将斗南花卉的声誉以及昆明新城的建设作为契机,对斗南花卉旅游项目进行大力的建设,比如可以根据不同的季节开展一些花卉摄影活动,为各种摄影爱好者提供很好的平台。另外,也可以加强对自己的宣传,并进行一些旅游纪念品的开发,比如干花工艺品、饰件、鲜花精油、鲜花香水、花茶等。当然,除了旅游产业之外,还有加强对于其他一些关联产业的扶持力度,这里限于篇幅,不再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3.2云南新平茶叶产

18、业集群案例分析3.2.1云南新平县县茶叶产业集群现状在新平县,种茶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其境内哀牢山由于自然条件非常独特,为茶叶的种植提供了很大的优势。当前,新平县茶叶种植面积达3.5万亩,投产面积达3.37万亩,茶叶种植农户6374户,茶叶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平掌、建兴、者竜、水塘四个乡镇,种植品种主要是无性系良种“云抗10号”、“凤庆绿茶”、“长叶百毫”和“大叶茶”几个品种,其中“大叶茶”种植面积占全县种植面积的95%以上。另外,该县共注册茶叶加工企业9家,拥有各类机械100余台,初加工能力500余吨,精加工能力100余吨,茶企业共有职工150余人。其中,平掌玉碗茶厂2011年获得QS认证,2

19、003年获得无公害食品认证;者竜茶厂生产的“云峰毫茶”牌茶叶于1999年在天津举办的中国专利新技术产品博览会荣获茶叶金奖;2006年9月22日,龙泉茶厂生产的“普洱茶砖”在“首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会”茶王评选活动中荣获金奖、旗下品牌“花腰女儿”金瓜贡茶在会“南山乔杯”茶叶评比中获金奖、“普洱茶砖”茶在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全国名茶质量竞赛中获得金奖。新平茶叶产品已经销往浙江、四川、广州以及日本等。去年,此县的茶叶总产量为175万公斤,其产值更是高达2357万元。3.2.2云南新平县茶叶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及地域格局对于云南新平县来说,其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及低于格局具有很多不同于斗南花卉产业集群

20、的特点,以下将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1)种植面积规模比较大,对于云南新平县来说,种植茶叶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其中:平掌、者竜面积最大,分别达18817亩和11100亩,茶叶产业已经成为了这两个乡镇的主要支柱产业。(2)茶叶品种品质比较高。当前新平县种植的茶叶品种包“凤庆绿茶”、“括长叶百毫”、“云抗10号”以及“云南大叶种茶”等,主要集中在云南哀牢山半山区一带,种植区域的海拔高度处于1200米2200米内,由于这一区域中自然条件非常优越,使得茶叶的生长非常适合。(3)加工企业形成规模。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在新平县中,茶叶注册加工企业的数量达到了9家,其占地的面积更是高达20亩,资产总额1.4亿元

21、,注册商标32个。在茶叶加工的过程中,主要的模式为手工作坊加工以及企业加工这两种模式,集体企业形成公司(或茶场)原料生产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家庭手工作坊生产的晒青茶自产自销。企业加工的茶叶占鲜茶产量的40%左右,60%左右的鲜茶由家庭手工作坊加工。但是,由于加工企业中存在很多小作坊,导致其竞争力还存很多不足之处。另外,在地域分布上,可谓是“星罗棋布”。(4)茶叶品牌基础非常好,由于新平县一直致力于茶叶产业的良好发展,使得茶叶品牌有着很好的基础。举例来看,某家茶厂1996年注册的品牌商标,1997年被中国云南名茶大观收录, 2011年获得QS认证,2003年获得无公害食品认证; (5)市场销

22、售网络已经基本成型。在发展茶叶经济的过程中,市场建设是最基本的部分。在当前的新平县中,一些企业已经在乡镇及县城中进行了销售店的设立,通过批发兼营销的方式对茶叶进行销售,并在广州设立了专门的销售点,使得茶叶远销至四川、广州、浙江及日本等地区。另外,一些小型的加工企业则于乡镇集镇中进行销售,无固定的经营场所。对于大宗绿茶来说,主要是以精茶加工材料以及散装的形式销往省外,因此特别容易出现价格的波动,但整体来看,其销售量大且销量比较稳定,还存在着供不应求的势态。 (6)已经初步显现经济效益。2012年云南新平县全县茶叶总产量175万公斤,茶叶产值2357万元。3.2.3云南新平县茶叶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

23、及对策(1)新平县茶叶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首先,管理较为粗放,基建滞后,原材料供应方面存在不足。具体来看,当前县茶园面积4.5万亩,但是,对于每亩来说,其产量只有30公斤上下,至于部分农户分户管理茶园,由于长时期缺乏科学的管理,导致有效的灌溉面积非常小,这就使得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比例低。另外,伴随着加工企业的不断建设,基地接受和生产出现了突出的脱节情况,进而导致企业原材料的供应缺乏稳定性,使其价格存在较大的波动。其次,加工企业设备差、整体能力较弱,而且品牌比较杂乱。对于茶叶来说,其初加工是比较简单的,因此,当前新平县小规模加工企业非常多,但是由于规模小、基建差,导致竞争力非常差。弱小、散,技术设

24、备差,茶叶品牌杂乱。第三,茶叶的销售网络单一,导致其市场占有率比较低。具体来看,由于没有专业交易市场,使得很多质量高的茶叶只能够在本地销售。另外,部分茶叶由于缺乏好的包装,使其卖价比较低,导致企业利润也很低。第四,产业化水平低,缺乏品牌意识以及精深加工。对于此县的茶叶龙头企业来说,其整体实力还存在很大的不足,这就导致了其辐射能力比较差,缺乏规模化连片种植,大多数为零星种植。另外,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由于对品牌的研发有很多认识上的不足,使得缺乏包装、打造,对茶饮料、茶食品、茶保健品等再加工产品的深度思考,整体利用效率很低。(2)针对新平茶叶产业集群问题的对策 首先,大力发展茶叶的种植面积,提升管

25、理力度,在云南新平地区,重茶叶栽培轻管理的观念非常普遍,这种思想上的不重视正是此地区很多问题的根源,因此我们首先要转变思想认识,在此基础上对茶叶种植面积进行大力的发展,并进行规范化连片种植以及科学化管理,促进茶叶种植的产业化。其次,对种植区域进行合理的规划,并对品种的改良进行强化,提升茶叶的质量。当前新平县在茶叶种植面积上虽然并不小,但是由于缺乏规模化连片种植,使得茶叶的产量并不高。针对这一情况,要对茶叶种植区域进行合理的规划,并使其品种得到改良,这是茶园改造工作的前提。具体来看,针对适宜种植区域,要做好勾图规划的工作,并建立数字以及资料基础。此外,还要加强对于新平地区野生茶及古树茶的调查工作

26、,并从数量、分布、年代、品种等几个角度做好基础资料的构建。第三,对龙头企业进行扶持,使茶叶产业获得更好的发展。前几年由于市场效益不佳,导致茶叶价格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茶农放弃了茶园管理的工作,针对这种情况,政府更应该加强对于龙头企业的扶持,并对其技改、市场开拓等行为进行鼓励,使其影响力的有提升。具体来看,我们要加强其先进设备的引进,并鼓励企业进行QS认证以及发展绿色有机产品。此外,高科技的利用也是一个重要的部分,要积极的开发茶饮料、袋泡茶以及茶多酚等产品,使其产业链得以有效延伸。第四,加强品牌与文化的塑造。当前新平县中的茶叶品牌非常多,但是却缺乏有知名度以及影响力的品牌,在这种情况下,做好茶文化的引进是关键。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茶叶的包装设计、文化底蕴以及品质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打造,利用标准化生产促进茶叶往安全、优质的方向发展。另外,还要对重大节庆及重要活动进行积极利用,举办各种茶艺表演、举办茶艺比赛、品茶等活动,使整体的文化氛围得以营造。最后,加强科技培训,使人才队伍得以壮大。在当前新平县茶叶种植、加工的过程总,技术人才比较缺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