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最新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理(含解析)_第1页
贵州省最新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理(含解析)_第2页
贵州省最新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理(含解析)_第3页
贵州省最新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理(含解析)_第4页
贵州省最新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理(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可修改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21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理(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35题,每题两分,共70分)与10年相比,我国人口中010岁人口比重下降了4.8%,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增加了近1.3亿。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 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已经逐步降低,但人口数量增长仍然很快的主要原因是( )A. 人口基数大B. 出生率低C. 死亡率低D. 没有相应的计划生育政策2. 因此,新世纪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 )A. 控制人口盲目流动B. 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C. 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D. 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答案】1. A 2. B【解析

2、】【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我国人口的相关知识。【1题详解】近年来,由于计划生育成效显著,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仍净增人口1000多万A正确。【2题详解】人口流动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因此不能控制人口盲目流动,可以引导人口的流动,避免盲目性A错误;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尽管采取计划生育政策,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2011年年末,比上年末增加644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604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1.93,导致人口总数还是不断膨胀因此新世纪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减缓人口增长速度B正确;由于生活水平、医疗水平的提高,人的寿命延长;又因人口基数大,导致人口老龄化加速,而人

3、口老龄化是不能遏制的C错误;由于实行计划生育,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因此不能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D错误【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3.人口自然增长的快慢由下列哪个因素所决定( )A. 人口出生率B. 人口死亡率C. 人口自然增长率D. 人口数量【答案】C【解析】人口的自然增长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要素影响。其中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决定人口增长的快慢。选择C项。4.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过程大致是(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人口增长模式

4、的转变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生存条件的改变导致了死亡率的下降,因此转变过程首先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然后出生率下降,最终二者均达到较低水平,完成转变过程。故正确的排序为。考点: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过程5.关于人口增长模式地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多属于“现代型”B. 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多属于“原始型”C. 我国各地的人口增长模式都已进入“现代型”D. 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处于原始型向传统型过渡的阶段【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人口的增长模式。【详解】目前,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多属于“现代型”,A正确。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再生产正处于“传统型”,但也有一

5、些国家的人口再生产已进入或正要进入“现代型”,如韩国、新加坡等,B错误;我国人口再生产目前已进入现代型,但部分偏远内陆地区还是传统型,C错误;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处于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的阶段,D错误。【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6.假定下图反映了德国、中国、美国、尼日利亚四国目前的人口再生产状况,哪么A、B、C、D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地区出生率()死亡率()A1.710.66B1.01.2C4.01.4D1.50.9A. 美国、德国、中国、尼日利亚B. 中国、德国、尼日利亚、美国C. 尼日利亚、德国、中国、美国D. 美国、德国、尼日利亚、中国【答案】B【解析】试

6、题分析:从表中数据可知,自然增长率A地区为1.05%,B地区为-0.2%,C地区为2.6%,D地区为0.6%。从世界各地区的情况看,目前发达国家或地区已经完成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即处于“现代型”,表现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而德国等欧洲国家人口连续多年为负增长;我国由于实行积极的人口政策,人口转变速度较快,人口再生产已经进入“现代型”;非洲国家是发展中国家高出生率、高自然增长率的典型代表。考点:该题考查人口再生产类型。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是( )A. 永久性移民增加B. 迁移形式以国家组织为主C. 移民的主要原因是战争D. 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答案】D【

7、解析】【分析】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新特点。【详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新特点是永久性移民的比例明显减少,迁移形式也更加趋于多样化;移民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D正确。【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8.当今世界人口的主要迁入地有( )北美 拉美 西亚 东亚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主要考查了世界人口的迁移二战前后,从人口迁移的变化来看:欧洲由人口迁出变为人口迁入;南美洲由人口迁入变为人口迁出;美国和大洋洲仍然是人口迁入区【详解】北美经济发达,吸引人口迁入,正确;拉美

8、经济相对落后,人口以迁出为主,错误;西亚因石油资源开发吸引了人口的迁入,正确;东亚人口以迁出为主,错误D正确。【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9.改革开放后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是( )A. 由城市流向农村B. 由南方流向北方C. 由落后地区流向发达地区D. 由内地流向边疆地区【答案】C【解析】【分析】主要考查了我国人口的流向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人口迁移特点是流量大,流向改变(流动人口增加,自发流动为主);其影响因素是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经济差异、农村中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政策允许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详解】改革开放后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是从中西部到东部、从

9、内地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由落后地区流向发达地区C正确。【点睛】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改革开放后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10.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是: ( )A. 科技水平B. 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C. 资源状况D. 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答案】【解析】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要保证人类社会的 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拥有足够的自然资源。所以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11.有关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正确叙述是:( )A. 无论生产力发展水平如何,整个地球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都是无限的B. 目前,世界人口已大大超过了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C. 照目前情况

10、发展下去,未来地球人口不会达到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D. 地球环境人口容量可作为调控世界人口增长的重要参考依据【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环境人口容量。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资源的丰富程度、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其中资源的丰富程度和科技水平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而资源状况则是影响人口承载力大小的首要因素。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详解】无论生产力发展水平如何,整个地球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都是有限的,A错误;目前,世界人口小于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B错误。照目前情况发展下去,未来地球人口会达到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C错误;地

11、球环境人口容量可作为调控世界人口增长的重要参考依据。D正确。【点睛】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熟记相关知识进行解答12.下列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口容量是一个地区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B. 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指标C. 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D. 其数值主要受土地资源的限制,变化不会太大【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人口的合理容量。【详解】人口容量是环境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产物,并非是一个地区所能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A错误。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B错误。人口合理容量,它是一个“虚数”,与生活消费水平呈负相关,与资

12、源、科技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呈正相关。C正确,D错误。【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13.中共中央在“十七大”中再次重申我国社会发展应采用“科学的发展观”,其核心是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 )A. 长期存在的资源短缺B. 庞大的人口数量C. 严重的环境问题D. 不利的外部环境【答案】B【解析】【分析】试题考查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障碍。【详解】我国资源的相对短缺是由于人口过多造成的;环境问题的出现,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都有一定的关系,从现实情况看,还不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我国庞大的人口数量,已成为制约我国发展的一个沉重包袱,是我

13、国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B正确;目前,我国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对外友好交往频繁,对外环境不断改善。故选B。14.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 ( )A. 资源量B. 科技水平C. 生产能力D. 消费水平【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其中资源,环境,科技与环境人口容量的正相关性,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性。选择D项。(2008年高考江苏卷)下图为“我国1990一2007年某城市各区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一2题。15. 区土地利用类型应为()A. 商业用地B. 工业用地C. 政府机关用地D. 居住用地16. 【小题2】下列关于该城市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 该

14、城市总人口明显减少B. 区商业服务等级最高、种类最多C. K滨河带适宜建开放式公园D. 高新技术产业区应建在区【答案】15. B 16. C【解析】【15题详解】读图可知,该城市不同区域的人口密度在变化但总体来说城市人口总数在不断增长;图中商业区不是城市中心商务区所以它的商业服务等级不是最高的,服务种类也不是最多的;位于中心商务区,人口密集,不适宜建高新技术产业区;K滨河带位于城市的中心区,可以修建开放式公园。【16题详解】读图可知,地位于河流的下游环城公路附近,且人口密度呈增长状态,综合判断该区为工业区,所以土地利用方式为工业用地。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5、。17. 在竞争环境下,城市的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的A. 规模的大小B. 重要程度C. 付租水平D. 政府的决策18. 土地租金高低取决于下列因素中的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土地利用方式 交通通达度 企业的支付能力A. B. C. D. 【答案】17. C 18. B【解析】【17题详解】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下,城市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要看各种经济活动付租能力强弱和付租意愿强弱,地价最高的地区,往往被经济效益最高的经济活动拥有,因此,付出租金的高低是决定该块土地用途的主导因素,选C。【18题详解】土地租金高低取决于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通达度,付租能力决定土地利用方式;企业的

16、支付能力决定该块土地的用途,但不能决定租金的高低。据此分析选B。【点睛】影响城市地租高低的主导因素是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通达度,距离市中心越近,交通通达度越高,租金越高。读“某城镇略图”,完成下面小题。19. 图中所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A. 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B. 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C. 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D. 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20. 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在甲处布局印染厂主要是因为其()A. 距离城市较远B. 位于城区河流下游C. 地处盛行风下风向D. 靠近铁路21. 若乙处为新开楼盘,下列房地产开发商的广告词中,能反映其优美自然环境的是()A. 毗邻大学,学术氛围

17、浓厚B. 交通便利,四通八达C. 视野开阔,俯瞰全城D. 绝版水岸名邸,上风上水【答案】19. D 20. B 21. D【解析】试题分析:【19题详解】图示位于市中周围,且位于河流上游,盛行风的上风向,所以应为住宅区;图示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人口流动量大,应为商业区;图示位于市中心周围,且位于河流下游,盛行风的下风地带,应为工业区。故选D。【20题详解】印染厂排放污水多,而甲处位于河流下游,对城区的水污染小,故选B。【21题详解】图示乙处位于河流沿岸及上游,且位于盛行风向的上风地带,所以广告词可以为:绝版水岸名邸,上风上水。故选D。考点: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图为我国某中等城市常住人口数量与距

18、市中心远近的关系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2. 图中1区域常住人口数量较少的主要原因是该区域()A. 环境极差B. 地价太高C. 交通不便D. 设施不全23. 图中3区域可能属于()A. 工业区B. 住宅区C. 商业区D. 行政区【答案】22. D 23. C【解析】试题分析:【22题详解】读图分析区域位于城市中心,地价高,主要是支付能力强的中心商务区、商业区分布,住宅区分布较少,故常住人口数量少,答案选B。【23题详解】读图分析可知区域常住人口数量最多,住宅区的人口多,故为住宅区,B对。考点:影响城市常住人口布局的因素。下图为“三个区域的人口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24. a、b区域的人口

19、增长模式分别属于()A. 现代型和原始型B. 原始型和过渡型C. 现代型和过度型D. 传统型和现代型25. 影响c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 医疗卫生水平较低 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A. B. C. D. 【答案】24. B 25. B【解析】【24题详解】根据图例,a区域人口增长模式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属于原始型。b区域的人口增长模式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属于过渡型,B对。c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属于现代型。A、C、D错。【25题详解】生产力发展水平,是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主要动力。影响c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

20、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对。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人口出生率高,错。医疗卫生水平较低,人口死亡率高,错。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导致人口出生率低,对。B对,A、C、D错。【点睛】人口增长模式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属于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属于过渡型。人口出生率在1左右,是低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小于1,是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26.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总人口数达到13.71亿人,比10年前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人数约增加了7400万人。其中广东省已成为全国人口第一大省,作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广东省尚未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原因是( )A. 人口自

21、然增长率高B. 家庭规模减小C. 城市化速度缓慢D. 青壮年劳动力迁入数量多【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广东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生活水平、就业机会、社会保障、教育等条件优越,吸引大量的劳动力,即广东的人口机械化增长快。选D。考点:本题考查人口的空间变化27.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减慢了人口老龄化进程 加强了迁入区和迁出区的联系,缩小地区经济差异调节了地区间人才的分布 缓解了交通运输压力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主要是劳动力人口迁移,改变了区域人口年龄结构,减慢了人口老龄化进程,对。加强了迁入区和迁出区的联系,有利于缩小地区经济差异,对。外出人口多

22、有一技之长,加剧了地区间人才的分布,错。人口迁移,加重了交通运输压力,错。A对,B、C、D错。28.下列现象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A. 我国运动员到巴西里约热内卢参加奥运会B. 贵州农民到广东务工C. 从重庆调往遵义工作定居D. 中国居民赴日旅游【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人口迁移是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空间流动行为。住所不变更的空间移动,如季节移动、短期旅行等不属于人口迁移。我国运动员到巴西里约热内卢参加奥运会,贵州农民到广东务工,中国居民赴日旅游,定居地没有发生长时间变化。属于人口流动,不是人口迁移。从重庆到遵义工作并定居,符合人口迁移的定义,故选C。【考点定位】人口迁移【名师点睛】人口迁移是人

23、口移动的一种形式,判断人口迁移的标准一般有三:1.是否跨越行政区,至少跨越县级行政区。2.是否变更定居地。住所不变更的空间移动,不属于人口迁移。3.时间限定。一般认为定居地发生了“永久性”“长期性”变化,才属于人口迁移。题目中的ABD项的定居地都没有发生变更,不属于人口迁移。29.有关人口迁移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 自然环境是影响人口迁移及空间分布的最主要因素B. 经济因素是引起自发性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C. 经济越发达,人口在地区间的迁移受经济因素的影响就越小D. 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是为了追求更高的收入【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自然环境因素对

24、人口迁移的影响逐渐减小,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越来越大。自古以来,经济因素是引起自发性人口迁移的最根本因素。人口迁移的强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经济越发展,人口在地区间的迁移力度越大。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是为了追求更优的生活环境。故A、C、D三项错误,B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点评:该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同学们对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其影响的分析能力。30.人口合理容量()A. 总是小于环境承载力B. 等同于环境人口容量C. 等同于环境承载力D. 总是大于环境人口容量【答案】A【解析】【详解】人口合理容量是在有效、持续利用资源,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一定地区

25、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总是小于环境承载力,环境承载力是最大人口数量,A对,B、C、D错。31.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说法正确的是()A. 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B. 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C. 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是决定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D. 科技发展水平决定着获取资源的数量,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答案】A【解析】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A对。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小,B错。资源状况是决定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C错。科技发展水平决定着获取资源的数量,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D错。故选

26、A。下图反映了亚洲某国人口增长与构成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回答问题。32. 该国人口变化趋势的一个突出特征是A. 年轻劳动力过剩B. 老龄化趋势显著C. 自然增长率上升D. 人口出生率较高33. 示意图显示,该国人口平均寿命状况是A. 平均寿命延长,女性长于男性B. 平均寿命延长,男性长于女性C. 平均寿命缩短,女性长于男性D. 平均寿命缩短,男性长于女性34. 人口金字塔示意图所示的亚洲某国,最可能是A. 中国B. 日本C. 印度D. 泰国【答案】32. B 33. A 34. 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32题详解】该国由1980年2000年2025年,人口年龄

27、金字塔的底部变窄,上部变宽,说明老年人口的比重在不断上升,即老龄化趋势显著。B正确。【33题详解】根据图中6080岁老年人口比重呈明显增加趋势,反映老龄化趋势显著,且平均寿命延长,女性长于男性A正确。【34题详解】从2000年和2025年人口金字塔图看出,各年龄段所占的比重相差不大,几乎相等,这是发达国家“现代型”人口增长类型的突出特点只有日本是发达国家,C正确。虽然中国目前已属于现代型,但在1980年中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过渡型,予以排除。【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35.在竞争环境下,城市的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的A. 规模的大小B. 重

28、要的程度C. 付出租金的高低D. 由政府的决策【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于城市中的土地在地理位置和交通通达度方面的不同造成了地租的差异,地价高的地区往往被支付地租能力高的产业占用,所以在竞争环境下,城市的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的付出租金的高低,故选C。【考点定位】城市土地利用方式选择二、多选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36.属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是( )A. 商业用地B. 政府机关用地C. 沙漠用地D. 绿洲农业【答案】A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判断。【详解】城市土地利用指城市中工业、交通、 商业、文化、 教育、卫生、住宅和公园绿地等建设用地的

29、状况。A、B正确。沙漠用地属于自然地,C错误。绿洲农业属于农业用地,D错误。【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37.关于城市功能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城市各类功能区之间界线模糊B. 商业区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C. 工业区多位于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处D. 住宅区低级住宅区与中高级住宅区存在分化【答案】B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详解】城市功能区之间没有明显的界线,住宅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住宅区低级住宅区与中高级住宅区存在分化,商业区多位于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处,工业区多位于城市的外缘,B、C错误。【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

30、解读地理信息及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38.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有( )A. 经济因素B. 历史文化因素C. 战争因素D. 婚姻因素【答案】A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原因。【详解】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有: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等。其中历史因素是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基础,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分化影响显著,社会因素主要影响住宅区的分化。AB正确。战争因素和婚姻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没有影响。【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读城市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地租立体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39. 分别代表的城市土地用地类型是( )A. 商业中心用地B.

31、 商业中心用地C. 工业用地D. 外围商业用地40. 土地用地类型所形成的城市功能区主要特征有( )A. 经济活动的繁忙程度仅次于工业区B. 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大C. 建筑物高大稀疏D. 内部存在着明显的分区【答案】39. AC 40. B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及原因。【39题详解】图中地租最高,为商业中心用地,位于商业中心用地外围,地租较高,为外围商务区;占地面积最大,为住宅区,位于城市的外缘,为工业用地。AC正确。【40题详解】A. 商业区是经济活动的繁忙程度最高的功能区,A错误。 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大,内部存在着明显的分区,BD正确。建筑物高大稠密,C错误。【点睛】本题难度低,掌握城市地租分布的基本规律:自市中心向外逐渐递减,并掌握商业区布局的两种基本原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