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块、测量方案专项施工方案_第1页
地块、测量方案专项施工方案_第2页
地块、测量方案专项施工方案_第3页
地块、测量方案专项施工方案_第4页
地块、测量方案专项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测测 量量 放放 线线 专专 项项 施施 工工 方方 案案 四川省第六建筑有限公司 2012 年 4 月 24 日 目目 录录 一、编制依据一、编制依据.3 二、工程概况二、工程概况.3 三、测量准备三、测量准备.3 四、平面定位放线及轴线传递四、平面定位放线及轴线传递.4 五、测量定位细部操作五、测量定位细部操作.5 六、高程控制六、高程控制.7 七、标桩保护七、标桩保护.7 八、垂直度观测及沉降点埋设、保护八、垂直度观测及沉降点埋设、保护.8 附件:本工程规划坐标、控制桩引测、轴线控制的坐标系列表 一、编制依据一、编制依据 1、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2、 建筑变形测量

2、规程 (JBJ/T82007) 3、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B128972006) 4、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0) 5、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50497-2009) 6、建筑施工手册 (第四版) 7、由成都华宇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的本工程施工图。 8.我公司有关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的管理规定及本企业执行的 ISO09002 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汇编。 9.按照国家现行施工标准,国家及省市有关安全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 筑法 、 建筑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 10、甲方对本工程测量工程的要求及本公司现有的施工技术条件。 二、工程概况二、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南城都汇

3、商住项目第六期商业(#18 地块)总承包工程 工程地点:成都市南部新区石羊片区 建设单位:和记黄埔地产(成都)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成都华宇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四川凯来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四川省第六建筑有限公司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59538,由地下 2 层地下车库、地上三层商业部分 组成,建筑高度 14.5m 的多层建筑,地上建筑面积为 28906 平方米、地下 2 层建筑面 积为 29442.0 平方米,负二层主要为汽车库,设备用房等,负一层为自行车库,商铺。 地上三层均为商铺。地下两层层高分别为 5.35m(负二层)/4.5m(负一层) ,地上三层 层高分别为 4.5m(一

4、层)/4m(二层)/4m(三层) 。 地下室依据后浇带分六个施工段,分别为 17 轴/AM 轴为第一施工 段,713/AM 轴为第二施工段,1317/AM 轴为第三施工段, ,1722/AM 轴为第四施工段,2226/AM 轴为第五施工段,2731/HM 轴为第六施工段 三、测量准备三、测量准备 本工程在施工中测量定位、轴线投放比较困难,精度要求较高,我项目施 工从土方工程起,为保证施工测量的精确度,拟安排 3 名专业测量工程技 术人员负责该项目的测量工作;项目部应提高重视程度,组织测量人员认 真熟悉图纸;轴线控制采用电子全站仪,水准点高程控制采用水准仪,层 高控制采用钢卷尺。本工程采用的一些

5、测量仪器,经检测后方能投入使用, 主要仪器见下表: 序号仪器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 1 电子全站仪 DJD2A-1 台 1 2 水准仪 AL325 台 2 3 铅直仪 J3 台 1 4 红外线测距仪 GTD3000 台 1 四、平面定位放线及轴线传递四、平面定位放线及轴线传递 建筑物的定位放线是确定建筑物平面位置的关键环节。施测中必须 保证精度,杜绝错误,认真熟悉建筑图和结构图,平面轴线网定位方法如 下: 1、根据业主提供的坐标点、水准点,使用全站仪定位各个单体工程 的四大角点位置及高程、设置标桩,并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设立并保护 各个单体工程的标桩。 2、根据桩位图及相关图纸,计算各个单体

6、工程的坐标及其与四大角 点坐标的关系,使用全站仪测量定位、设置中心桩,并将其延长投测到基 坑之外,设立标桩,作为各个单体工程轴线的控制桩。 3、在以控制桩作为建筑物各轴线的控制轴线,这些轴线上其他点的 定位及轴线的向上传递都必须以此控制轴线为依据。 4、计算各轴线交点处其他桩位的坐标及其与控制轴线的关系,使用 激光测距仪进行测量定位。 5、以上各项测量过程中,对照已有的桩位,进行比较,如有桩位错 误,及时通知业主处理。 6、测设各细部尺寸。 7、当控制网测定并经自检合格后,通知甲方验线。在收到验线合格 通知后,方可正式使用。 五、测量定位细部操作五、测量定位细部操作 1、在砼垫层上投测筏板边线

7、、墙、柱中心线、轮廓线 基础垫层打好后,根据轴线控制桩,用全站仪把控制轴线投测到垫层上, 并进而测量其他各轴线交点、细部尺寸,用墨线弹出筏板边线、墙、柱中 心线、轮廓线,以便筏板侧模板。由于整个结构的建筑均以此为准,它是 确定建筑物位置和结构尺寸的关键环节,因此,严格校核无误后方可进行 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2、暗柱中心线投点 下层楼面砼完成后,要将柱列中心标高引测到本层,作为上一层 柱子、平台支模的依据。 中心线引测方法;将经纬仪安置于柱中心线端点上(距要投测柱 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柱高的 1.5 倍) ,照准柱子下端的中心线点,仰视向上 投点。若经纬仪与要测放在柱子的距离太近,仰角大而不便投点时

8、,将中 心线端点用倒镜法向外延伸便于测设的地方。纵、横中心线交点偏差,当 柱高在 5m 以下时为+3mm。 3、暗柱垂直度测量 柱身模板支好后,用经纬仪检查柱子的垂直度。若现场通视困难, 就用平行线投点法来检查柱子的垂直度。从而将柱身的模板校正。方法如 下: 1)在暗柱模板上弹出暗柱的中心线。 2)在地面上根据柱列中心线,作距柱中心线 1m(不要超过 2m)的平 行线。 3)在平行线上安置经纬仪照准平行线,此时由一人在柱模上端持一 横放水平的木尺,木尺的零点对正柱模板上端中心线,从望远镜仰视木尺, 若十字线正好对准木尺 1m 处,则柱模板正好垂直,否则应调整模板到垂 直为止。 4)暗柱模板校正

9、后选择不同行列的 23 根柱子,从暗柱下端已测好 的标高点,用钢尺沿柱身往上量距,引测两、三个同一高程点子标于柱上 端模板上,然后在平台模板上设置水准仪,以引上的任一标高为后视,施 测柱顶模板标高,再闭合于另一标高点,以资校核。 4、抄平 当楼层模板钢筋定位后,测量人员用水准仪进行抄平,即在每根柱钢 筋上打两个比楼面设计标高 300500mm 的水平标高,在钢筋上用红漆做 好标记,供施工人员使用。 六、高程控制六、高程控制 (一)(一) 0.00 以下施工测量以下施工测量 地下结构施工平面控制采用外控法,进场并办理控制点移交手续 后,首先对场区内平面控制点进行复核。经核对无误后,依据施工图 及

10、控制点进行施工主要轴线的测设,并将控制轴线向外偏移 1m,在其延长线上适当位置设立轴线控制桩(轴线控制桩位置不宜 离建筑物太近,以防基坑位移造成控制桩位置偏差),作为土方开 挖及地下室施工阶段平面放线的依据。 A、轴线控制桩的校测、轴线控制桩的校测 1. 在建筑物基础施工过程中,对轴线控制桩每半月复测一次,以防桩 位位移,而影响到正常施工及工程施测的精度要求。 2. 采用测量精度 2”级、测距精度 2mm+3ppm 的全站仪,根据首级控 制进行校测。 B、轴线投测方法、轴线投测方法 1.0.00 以下的基础施工一般采用经纬仪方向线交会法来投测轴线、引 测投点误差不应超过3mm,轴线间误差不应超

11、过2mm。 2.首先依据场区平面轴线控制桩和基础开挖平面图,测放出基槽开挖 上口线及下口线,并用白石灰撒出。当基槽开挖到接近槽底设计标高时, 用经纬仪分别投测出基槽边线和集水坑控制轴线,并定出控制桩指导开挖。 3.待垫层、底板打好后,根据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将全站仪架设 在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轴线标志),将所需的 轴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上,在同一层上投测的纵、横轴线不得少于 2 条, 以此作角度、距离的校核。一经校核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放出其它相 应的设计轴线及细部线。并弹墨线标明作为支模板的依据。模板支好后, 应用两经纬仪架设在两条相互垂直的轴线上检查上口的位置。

12、在各楼层的 轴线投测过程中,上下层的轴线竖向垂直偏移不得超过3mm。对电梯井位 的平面控制,在测量放线中是一个该注意的问题,在电梯井位附近设置纵、 横控制轴线各一条, 确保电梯井平面位置的正确性;施工放样技术要求如 下表: 建筑物 结构特 征 测距相 对中误 差 测角中 误差 () 测站测定 高差中误 差(mm) 起始与施工 测定高程中 误差(mm) 竖向传递 轴线点中 误差(mm) 混凝结 构 1/200005153 4. 在施工过程中,每当施工平面测量工作完成后,进入竖向施工,在 施工中,每当墙柱浇筑成形拆掉模板后,应在墙柱侧立面投测出相应的轴 线以供下道工序的使用。 5. 当每一层平面或

13、每段轴线测设完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 时填写报验单,报送报验单必须写明层数、部位、报验内容并附一份报验 内容的楼层放线记录表,以便能及时验证各轴线的正确程度状况。 6. 基础验线时,允许偏差如下: L30 m 允许偏差5 mm 30 mL60 m 允许偏差10 mm 60 m90 m 允许偏差20 mm (C) 、0.00 以下结构施工中的标高控制以下结构施工中的标高控制 1. 高程控制点的联测 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以判断场区内水准 点是否被碰动,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 2. 0.00 以下标高的施测 为保证竖向控制的精度要求,对每层所需

14、的标高基准点,必须正确测 设,在同一平面层上所引测的高程点,不得少于三个。并作相互校核,校 核后三点的较差不得超过 3mm,取平均值作为该平面施工中标高的基准点, 基准点应标在塔吊立面位置,根据基坑情况。设置在较稳定位置,所标部 位,应先用水泥砂浆抹成一个竖平面,在该竖平面上测设定施工用基准标 高点,用红色三角作标志,并标明绝对高程和相对标高,便施工中使用。 3. 待模板支好检查无误后,用水准仪在模板内壁定出基础面设计标高 线。拆模后,抄测结构 1 米线,在此基础上,用钢尺作为传递标高的工具。 操作示意图如下: S2 a a b=H0-H1+a-a+b 公式(1) b-S2水准仪的塔尺读数;

15、H0 -首层标高基准点高程; a-S2水准仪在50米钢尺上读数; b -S1水准仪的塔尺读数。 a -S1水准仪在50米钢尺上读数; 图3 高程的竖向传递 S1 H1 b 待测楼层 塔尺2 H0 b 地面 塔尺1 H1 -待测楼层设计标高; 钢尺 标高基准点 (二)(二) 、 0.00 以上施工测量以上施工测量 0.000 以上楼层平面控制采用内控法。 A、平面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 建筑物0.00 以上的轴线传递,采用经纬仪方向交会法, 1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1) 、内控点布设 为了以后施工中,既不影响小流水施工作业,又兼顾整体平面测量布 局,本工程平面控制内控点布 10 个点。如图所示 B

16、、支立模板时的测量、支立模板时的测量 1. 中心线及标高的测设 拆模后,根据轴线控制点将中心线测设在靠近柱底的基础面上,且离 柱或墙边 20cm 处投线,即进行双线控制,并在露出的钢筋上测设标高点, 供支立柱子模板时定位及定标高使用。 2. 柱子垂直度检测 柱身模板支好后,先在柱子模板上端标出柱中心点,与柱下端的中心 点相连并弹出墨线。将红外线测放仪设在两条相互垂直的轴线上,对柱子 的垂直度进行检查校正或用挂线法。 3. 柱顶及平台模板抄平 柱子模板校正好后,选择不同行列的 2-3 根柱子,从柱子下面已测设 好的 1 米线标高点,用钢尺沿柱身向上量距,引测 2-3 个相同的标高点于 柱子上端模

17、板上。在平台上置水准仪,以引测上来的任一标高点作为后视, 施测各柱顶模板标高,并闭合于另一点作为校核。 C、高程的传递、高程的传递 在第一层的柱子和平台浇筑好后,从柱子下面的已有标高点(通常是 1 米线)向上用钢尺沿柱身量距。 1. 标高的竖向传递,应用钢尺从首层起始高程点竖直量取,当传递高 度超过钢尺长度时,应另设一道标高起始线,钢尺需加拉力、尺长、温度 三差改正。 2. 施工层抄平之前,应先校测首层传递上来的三个标高点,当较差小 于 3mm 时,取其平均高程引测水平线。抄平时,应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 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并进行一次精密定平,水平线标高的允许误差为 3mm。 0.000 以上标

18、高测法,主要是用钢尺沿结构边柱向上竖直测量,本 工程一至三层至少要由 3 处向上引测,屋面各楼层结构分别由 3 处向上引 测,以便相互校核和适应分段施工需要,引测步骤是: 先用水准仪根据两个水准点,在各向上引测处准确测出启始标高线 (一般多测+1.000 米标高线) 。 用钢尺沿铅直方向,向上量至施工层,并画出水平线,各层的标高线 均应由各处的起始标高线直接量取。高差超过一整钢尺长度时,应在该层 精确测定第二条起始标高线。如果外墙有突出墙面的装饰线条时,在外架 高程传递(吊钢尺) 钢尺 上用吊钢尺的方法,在装饰线以上测出第二条起始标高线。 七、标桩保护七、标桩保护 1、对业主提供的原始坐标点、

19、水准点及首层各控制轴线的控制点进 行保护,在坐标点和水准点标桩四周围砌砖。厚 300 高 300300 红砖保 护井,上覆盖七层板,并用标识牌标识,以防被破坏。 2、利用业主提供的原始坐标点和水准点对,对基础工程所建立的平 面轴线和高程进行复测和复核,并准确无误后,建立轴线控制标桩,并将 平面轴线引测到围墙上,用红漆标明轴线编号。 3、对平面轴线桩进行保护,将标桩设置牢固,在标桩四周围用 C20 细石砼保护,设标识牌标识。 4、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在基坑周边须引设轴线控制桩和高程控制 基点,对这些轴线控制桩也须用 C20 细石砼进行保护和标识。 5、当基础工程完成,施工至+0.000 位置,须

20、对平面控制轴线引测复 测,标高抄平,将平面控制轴线引测至各个单体工程内。 八、垂直度观测及沉降点埋设、保护八、垂直度观测及沉降点埋设、保护 (一)垂直度观测 测量竖向垂直度时,各层均应由初始控制线向上投测。层间垂直偏差 不得超过 3mm。建筑物全高垂直测量偏差为 3H/10000,且不大于 30mm。为 保证其垂直度满足规范要求,除测量把关外,还应做好以上工作,以便柱 模中线,吊线锤,对中后合模;拆模后,柱上弹中线,检查柱垂直度。做 到柱有检查、层有记录。外墙大面及大角,应使用经纬仪进行观测。其作 法是:在首层将控制轴线引测到楼外四周一定距离,分别设置控制点。墙 外同侧控制点应布置在与控制线引

21、到楼层外侧,作出标记,以备观测。各 观测标记应在同一竖直面内。观测时用经纬仪配管目镜,置经纬仪于控制 点,严格对中,自下而上进行垂直观测,每两层观测一次,作好垂直度控 制。 (二)沉降点埋设及保护 根据设计图纸中总平放线图于建筑物的南面准确埋设沉降观测点, 观测点的埋设按现场勘测单位的要求配合进行,并把观测点的保护纳入施 工总承包的管理范围,严加保护。沉降观测水准基点采用砼结构柱上预埋 式,采用不锈钢,设标识牌标识以防被破坏。沉降观测由专业施工队伍进 行。沉降观测工作由专业施工队伍进行,施工前编制专题施工方案,土建 单位将协助做好预留预埋工作,并为观测提供方便,沉降观测点与设计院 商量后确定留设位置。 (三)沉降观测工作的要求 1、该工程共 4 层,为防止不均匀沉降对结构的影响,因此须进行基 础沉降分析,每天进行基础沉降观测。 2、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结果。 3、固定使用水准仪和水准尺、钢卷尺。 4、使用固定的水准点。 5、按既定的日期、方法及路线进行观测。 (四)沉降观测需向业主提供的成果 1、建筑物0.00 层平面图,图上应标出观测点位置和编号。 2、下沉量统计表。 3、观测点的荷载、时间下沉量曲线图。 工程竣工后,移交建设单位继续观测到该建筑物沉降量稳定为止。 九、测量工程的检查验收工作 每次测量完毕后,项目安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