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 小题狂刷22 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新人教版_第1页
高考生物 小题狂刷22 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新人教版_第2页
高考生物 小题狂刷22 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新人教版_第3页
高考生物 小题狂刷22 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新人教版_第4页
高考生物 小题狂刷22 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题狂刷22 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刷基础1为了拯救野生朱鹮,我国各级政府和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野生朱鹮的种群数量不断增长。有关野生朱鹮的食物网如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该食物网中有6条食物链B鱼类和贝类之间存在着竞争和捕食的关系C野生朱鹮可利用的总能量等于鱼类和贝类可利用的总能量之和D环境污染、食物短缺和栖息地的缩小等都是导致野生朱鹮大量减少的原因【答案】C误;环境污染、食物短缺和栖息地的缩小等都是导致野生朱鹮大量减少的原因,D正确。2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学方面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B若人与自然和

2、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C“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答案】B【解析】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A项正确;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能反复利用,B项错误;“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C项正确;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D项正确。3在水库的上游,将废弃农田和盐碱地改造成大面积芦苇湿地,通过生物降解、吸收,可以有效解决城市生活污水和农业生产对水源造成的污染问题,使水库水质得到明显改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芦苇湿地够成了一个在物质和能量上自给自足的生态

3、系统B从废弃的农田到芦苇湿地的变化,体现了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C湿地中生物种类多样,可利用正反馈调节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稳定D大量种植芦苇可以吸收城市污水和农业用水中的有机物污染【答案】B【解析】芦苇湿地需要太阳光能的输入,A项错误;从废弃的农田到芦苇湿地的变化,体现了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B项正确;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C项错误;种植芦苇只能吸收城市污水和农业用水中的无机物污染,D项错误。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不一定都能进行光合作用B在食物链中,每一个营养级的能量都有一部分流向下一个营养级C竞争和捕食是生态系统中两种重要的种间关系D

4、农业生产中,过度耕作导致分解者有氧呼吸加强,是温室效应加剧的一个原因【答案】B 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还有信息传递B信息传递是双向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也是双向的C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向分解者和消费者D一般来说,农田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低【答案】B【解析】生态系统的功能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A正确。信息传递是双向的,物质循环是全球性可反复利用,但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B错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向分解者和消费者的,C正确。一般来说,因为农田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

5、低,抵抗力稳定性也低,D正确。6关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需要能量驱动B所指的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C所说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D所说的循环是指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答案】B【解析】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A项正确;物质循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间的往返循环,即所指的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元素,B项错误;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所说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C项正确;所说的循环是指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D项正确。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

6、类及信息传递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A物理信息的来源可以是无机环境,也可以是生物B植物开花,鸟类鸣叫都属于行为信息C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利用昆虫信息素警示有害动物,可以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答案】B 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沙漠生态系统比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高B抵抗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往往较低C不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是不同的D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其恢复力稳定性越高【答案】A【解析】草原生态系统比沙漠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高,同等强度干扰下,草原破坏的程度小,由于草原环境条件较好,恢复

7、力稳定性高,所以恢复的速度快,A项错误;一般情况下,当一生态系统里的物种丰富度很高时,抵抗力稳定性大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往往较低,B项正确;不同生态系统的低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是不同的,C项正确;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其恢复力稳定性越高,D项正确。【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抵抗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低。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就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相反的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不同的生态系统会因为营养结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抵抗力或恢复力稳定性。9下列能够保护生

8、物多样性的措施是A为美化城市环境,随意从国外引进多种观赏植物B为保护草场,杀死所有危害草原的黄鼠C为控制水葫芦危害,尽量多地将其天敌引入我国D将东北虎迁入野生动物园繁殖,并进行部分野外回归实验【答案】D【解析】随意从国外引进多种观赏类植物可能会造成生态入侵,破坏生物多样性,A错误;杀死所有危害草原的黄鼠会降低生物多样性,应该将有害生物的数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而不是消灭,B错误;引进生物不当可能会造成生态入侵,导致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C错误;将东北虎迁入野生动物园繁殖,并进行部分野外回归实验,这样可以迁地保护生物多样性,D正确。10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

9、保证B各种中药材的药用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D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答案】A的可能,不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D错误。刷能力11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的能量被循环利用BX1过程吸收的CO2总量一定与Y1、Y2、Y3及Z 过程释放的CO2总量相等CZ1、Z2、Z3过程提供的有机物中的碳将全部转变为Z过程释放的CO2中的碳D当该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时,X3过程的能量值约为X1过程的能量值的1%4%【答案】D【解析】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不能循环利用,A错误;X1过程

10、吸收的CO2总量应大于Y1、Y2、Y3及Z过程释放的CO2总量,因为生产者会有一部分未被利用,B错误;生产者、消费者体内的有机物除了被分解者分解外,还有一部分用于自身生命活动,转化为其他物质,C错误;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故X3过程的能量值约为X1过程的能量值的1%4%,D正确。12近年来保定护城河发生严重水华现象,水体发绿发臭,对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造成影响。关于此生态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造成此生态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外来物种入侵B此事件将对该水域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破坏C从生态学角度分析,是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大量繁殖D在湖水中投放以藻类为食的动物将有利于提高该生态

11、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答案】A 刷真题13(2017江苏卷)江苏省徐州市多年来围绕 “一城青山半城湖”理念,实施了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生态效应逐渐显现。下列有关该生态工程的分析评价不合理的是A使物种多样性程度显著提高B使生物群落的组成更为复杂C使生态系统的类型更为多样D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答案】D【考点定位】生物多样性。【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理解生物多样性的程度与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呈正相关,同时理解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14(2016海南卷)人工繁殖的濒危野生动物在放归野外前通常要进行野化训练。如果将人工繁殖的濒危大型食肉森林野

12、生动物放在草原环境中进行野化训练,通常很难达到野化训练目的。对于这一结果,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A野化训练的时间太短,不足以适应森林环境 B草本植物矮小,被野化训练的动物无法隐藏身体C没有选择正确的野化训练环境,训练条件不合适D草原上食肉动物与被野化训练动物激烈争夺食物【答案】C【解析】人工繁殖的濒危大型食肉森林动物应在森林环境中进行野化训练,在草原环境中进行野化训练不能使其适应森林生活。【考点定位】生物与环境【名师点睛】生物与其生活的无机环境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即生物适应环境,环境影响生物,故将某生物转移至新环境中,可能会导致生物无法生存。15(2016天津卷)在丝瓜地生态系统中,丝瓜、昆虫甲

13、、昆虫乙存在捕食关系。下图为某年度调查甲、乙两种昆虫种群数量变化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丝瓜地的碳循环在丝瓜、昆虫与无机环境之间完成B依据随机取样原则统计成虫数量可计算出昆虫种群密度C乙与甲的数量比值代表两种昆虫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乙数量的增加会减少甲种群对丝瓜的摄食量【答案】D【解析】碳循环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而生物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该丝瓜地的丝瓜和昆虫不能代表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A项错误;种群密度是指【考点定位】种群、食物链、生态系统的功能【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效率的概念和食物链中生物数量的变化

14、。属于容易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效率的概念。本题易错选B,错因在于未能正确理解种群概念。16(2016课标1卷)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C“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答案】B【解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都是食物链和食物网,前者具

15、有全球性、可以被生物群落循环反复利用,后者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二者都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A项正确、B项错误;“退耕还林、还草”是提高并保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措施,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C项正确;人类的活动应该遵循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D项正确。【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名师点睛】本题的易错点在于:容易忽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17(2016新课标卷)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B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C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D鹰的迁入改变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答案】C【解析】【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名师点睛】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起点生产者源头光能能量输入相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