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相遇和追击问题_第1页
高中物理相遇和追击问题_第2页
高中物理相遇和追击问题_第3页
高中物理相遇和追击问题_第4页
高中物理相遇和追击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相遇和追及问题分析1.相遇和追及问题的实质:研究的两物体能否在相同的时刻到达相同的空间位置的问题。2.画出物体运动的情景图,理清三大关系(1)时间关系:(2)位移关系:(3)速度关系:两者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的切入点。3.两种典型追及问题 (1)速度大者(匀减速)追速度小者(匀速)当v1=v2时,A末追上B,则A、B永不相遇,此时两者间有最小距离;当v1=v2时,A恰好追上B,则A、B相遇一次,也是避免相撞刚好追上的临界条件;当v1v2时,A已追上B,则A、B相遇两次,且之后当两者速度相等时,两者间有最大距离。(2)同地出发,速度小者

2、(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追速度大者(匀速) 当 v1=v2 时,A、B距离最大;当两者位移相等时,有 v1=2v2且A追上B。A追上B所用的时间等于它们之间达到最大距离时间的两倍。4.相遇和追及问题的常用解题方法:画出两个物体运动示意图,分析两个物体的运动性质,找出临界状态,确定它们位移、时间、速度三大关系。 1)基本公式法根据运动学公式,把时间关系渗透到位移关系和速度关系中列式求解2)图像法正确画出运动的v-t图像,根据图像的斜率、截距、面积的物理意义结合三大关系求解3)相对运动法巧妙选择参考系,简化运动过程、临界状态,根据运动学公式列式求解4)数学方法根据运动学公式列出数学关系式(要有实际物

3、理意义)利用二次函数的求根公式中判别式求解。5.追及和相遇问题的求解步骤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往往涉及追及,相遇或避免碰撞等问题,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条件是:两物体能否同时达到空间某位置。基本思路是:分别对两物体进行研究;画出运动过程示意图;列出位移方程找出时间关系,速度关系 解出结果,必要时进行讨论。(1)追及问题:追和被追的两物体的速度相等(同向运动)是能否追上及两者距离有极值的临界条件。 第一类:速度大者减速(如匀减速直线运动)追速度小者(如匀减速直线运动) 当两者速度相等时,追者位移追者位移仍小于被追者位移,则永远追不上,此时两者之间有最小距离。 若两者位移相等,且两者速度相等时,则

4、恰能追上,也是两者避免碰撞的临界条件。 若两者位移相等时,追着速度仍大于被追者的速度,则被追者还有一次追上追者的机会,当速度相等时两者之间距离有一个最大值。在具体求解时,可以利用速度相等这一条件求解,也可以利用二次函数的知识求解,还可以利用图象等求解。第二类:速度小者加速(如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追速度大者(匀速直线运动)。 当两者速度相等时有最大距离当两者位移相等时,则追上具体的求解方法与第一类相似,即利用速度相等进行分析还可利用二次函数图象和图象图象。(2)相遇问题 同向运动的两物体追及即相遇相向运动的物体,当各自发生的位移大小之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间的距离时相遇6.分析追及,相遇问题

5、时要注意(1)分析问题是,一个条件,两个关系。一个条件是:两物体速度相等时满足的临界条件,如两物体的距离是最大还是最小及是否恰好追上等。两个关系是: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时间关系是指两物体运动时间是否相等,两物体是同时运动还是一先一后等;而位移关系是指两物体同地运动还是一前一后等,其中通过画运动示意图找到两物体间的位移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因此在学习中一定要养成画草图分析问题的良好习惯,对帮助我们理解题意,启迪思维大有好处。(2)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一定要注意,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停止运动。仔细审题,注意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眼,充分挖出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刚好”,“恰巧”,最多“,”至少

6、“等。往往对应一个临界状态,满足相应的临界条件。7.追及问题的六种常见情形(1)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追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这种情况定能追上,且只能相遇一次;两者之间在追上前有最大距离,其条件是V加 = V匀(2)匀减速直线运动追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当V减 = V匀时两者仍没到达同一位置,则不能追上;当V减 = V匀时两者正在同一位置,则恰能追上,也是两者避免相撞的临界条件;当两者到达同一位置且V减 V匀时,则有两次相遇的机会。(3)匀速直线运动追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当两者到达同一位置前,就有V加 = V匀,则不能追上;当两者到大同位置时V加 = V匀,则只能相遇一次;当两者到大同一位置时V加 V

7、匀则有两次相遇的机会。(4)匀速直线运动物体追匀减速直线运动物体:此种情况一定能追上。(5)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追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此种情况一定能追上。(6)匀减速直线运动物体追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当两者在到达同一位置前V减 = V加,则不能追上;当V减 = V加时两者恰到达同一位置,则只能相遇一次;当地一次相遇时V减 V加,则有两次相遇机会。(当然,追及问题还有其他形式,如匀加速追匀加速,匀减速追匀减速等,请同学们独立思考)。8.典型例题例1.A火车以v1=20m/s速度匀速行驶,司机发现前方同轨道上相距100m处有另一列火车B正以v2=10m/s速度匀速行驶,A车立即做加速度大小为a的

8、匀减速直线运动。要使两车不相撞,a应满足什么条件?解1:(公式法)两车恰好不相撞的条件是两车速度相同时相遇。由A、B 速度关系: 由A、B位移关系: 解2:(图像法)在同一个v-t图中画出A车和B车的速度时间图像图线,根据图像面积的物理意义,两车位移之差等于图中梯形的面积与矩形面积的差,当t=t0时梯形与矩形的面积之差最大,为图中阴影部分三角形的面积.根据题意,阴影部分三角形的面积不能超过100. 物体的v-t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面积表示位移。 (由于不涉及时间,所以选用速度位移公式。 )解3:(相对运动法)以B车为参照物, A车的初速度为v0=10m/s,以加速度大小a减速,行驶x=100

9、m后“停下”,末速度为vt=0。 备注:以B为参照物,公式中的各个量都应是相对于B的物理量.注意物理量的正负号。解4:(二次函数极值法)若两车不相撞,其位移关系应为代入数据得:其图像(抛物线)的顶点纵坐标必为正值,故有 把物理问题转化为根据二次函数的极值求解的数学问题。 例2.一辆汽车在十字路口等候绿灯,当绿灯亮时汽车以3m/s2的加速度开始加速行驶,恰在这时一辆自行车以6m/s的速度匀速驶来,从后边超过汽车。试求:汽车从路口开动后,在追上自行车之前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距最远?此时距离是多少? 解1:(公式法)当汽车的速度与自行车的速度相等时,两车之间的距离最大。设经时间t两车之间的距离最大。则

10、 解2:(图像法)在同一个v-t图中画出自行车和汽车的速度时间图像,根据图像面积的物理意义,两车位移之差等于图中梯形的面积与矩形面积的差,当t=t0时矩形与三角形的面积之差最大。 v-t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当t=2s时两车的距离最大为图中阴影三角形的面积 动态分析随着时间的推移,矩形面积(自行车的位移)与三角形面积(汽车的位移)的差的变化规律.解3:(相对运动法)选自行车为参照物,以汽车相对地面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汽车相对自行车沿反方向做匀减速运动v0=-6m/s,a=3m/s2,两车相距最远时vt=0 对汽车由公式(由于不涉及位移,所以选用速度公式)对汽车由公式 : (由于不涉及“时

11、间”,所以选用速度位移公式。 )表示汽车相对于自行车是向后运动的,其相对于自行车的位移为向后6m.解4:(二次函数极值法)设经过时间t汽车和自行车之间的距离x,则,思考:汽车经过多少时间能追上摩托车?此时汽车的速度是多大?汽车运动的位移又是多大? 例3.一小圆盘静止在桌布上,位于一方桌的水平桌面的中央。桌布的一边与桌的AB边重合,如图。已知盘与桌布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盘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现突然以恒定加速度a将桌布抽离桌面,加速度方向是水平的且垂直于AB边。若圆盘最后未从桌面掉下,则加速度a满足的条件是什么?(以g表示重力加速度) 解:设圆盘的质量为m,桌长为l,在桌布从圆盘上抽出的过程

12、中,盘的加速度为a1,有 桌布抽出后,盘在桌面上作匀减速运动,以a2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有 设盘刚离开桌布时的速度为v1,移动的距离为x1,离开桌布后在桌面上再运动距离x2后便停下,有 盘没有从桌面上掉下的条件是 设桌布从盘下抽出所经历时间为t,在这段时间内桌布移动的距离为x,有 而 由以上各式解得 :例4.一辆汽车在十字路口等待绿灯,当绿灯亮时汽车以a3 m/s2的加速度开始行驶,恰在这时一辆自行车以v06 m/s的速度匀速驶来,从后边超过汽车,试问:(1)汽车从路口开动后,在追上自行车之前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距最远?最远距离是多大?(2)当汽车与自行车距离最近时汽车的速度是多大?解析:法一:用

13、临界条件求解(1)当汽车的速度为v6 m/s时,二者相距最远,所用时间为t2 s,最远距离为sv0tat26 m.(2)两车距离最近时有v0tat2 解得t4 s 汽车的速度为vat12 m/s.法二:用图象法求解(1)汽车和自行车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得t2 s时,二者相距最远最远距离等于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即s62 m6 m.(2)两车距离最近时,即两个vt图线下方面积相等时,由图象得此时汽车的速度为v12 m/s.法三:用数学方法求解(1)由题意知自行车与汽车的位移之差为sv0tat2因二次项系数小于零,当t2 s时有最大值,最大值smv0tat262 m322 m6 m. (2)

14、当sv0tat20时相遇得t4 s,汽车的速度为vat12 m/s.分析追及、相遇问题的常用方法1)物理分析法:抓好“两物体能否同时到达空间某位置”这一关键,认真审题,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在头脑中建立起一幅物体运动关系的图景2)相对运动法:巧妙地选取参考系,然后找两物体的运动关系3)极值法:设相遇时间为t,根据条件列方程,得到关于t的一元二次方程,用判别式进行讨论,若0,即有两个解,说明可以相遇两次;若0,说明刚好追上或相遇;若0,说明追不上或不能相碰4)图象法:将两者的速度时间图象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然后利用图象求解. 一道“追及和相遇问题”试题的思考和引申sAs0A、B两列火车在同一轨道上

15、同向行驶,A在前,速度为vA10m/s,B在后,速度为vB30m/s,因大雾能见度低,B车在距A车500m时,才发现前方有A车,这时B车立即刹车,但要经过1800mB车才能停下,问:(1)车若要仍按原速前进,两车是否相撞?试说明理由。(2)B在刹车的同时发出信号,A车司机在收到信号1.5s后加速前进,A车加速度为多大时,才能避免事故发生?(不计信号从A传到B的时间)第一问的解法如下:l解:先求B车从刹车到停下来所需时间tB sB由sB =vBtB得 tB= =2s=120s再求在相同的时间内A车通过的位移sA, sA=vAtB=10120m=1200m最后比较sA+s0和sB的大小关系即可判断

16、结果.由于sA+s0=(1200+500)m=1700m故sA+s0sB由位置关系图可知两车会相撞。提问1:通过上面的计算我们知道两车能相撞,试问它们何时相撞?解:设B车刹车后经过时间t两车相遇,依题意有sA+s0=sB而sA=vAt,sB=vBt+at2(其中a为B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根据已知条件很易求出a-0.25m/s2),将sA、sB的表达式代入上式解得t1=31s,t2=129s提问2:为什么有两个解?t2是否有意义?答:A、B两车相撞两次,第一次是B车追上A车,第二次是A车追上B车。两车只能相撞一次,故t2没有意义。提问3:B车追上A车时,哪车的速度大?答:B车的速度大, 因为B

17、车从减速到和A车的速度相等所需的时间为:t= =s=80s,因为t t1,故B车的速度大。提问4:若A、B两车相遇但不会相撞,A车又追上B车时,B车的速度是多大?从B车开始减速到两车第二次相遇共需多少时间?答:由于B车刹车后经过120s后就停下来,故129s时它的速度仍为零。由于B车停止后不能往后倒,故第二次相遇所需时间为:t2= =s=130s。这是一个实际问题,要注意解的合理性。提问5:若开始两车相距700m,试问两车是否会相撞?答:由于sA+s0=1200+700m=1900m,而sB=1800m,即sA+s0sB,故两车不会相撞。提问6:若用第二种方法,即设B刹车后经过时间t两车相撞,

18、方程是否有解呢?答:由sA+s0=sB得 vAt+ s0=vBt+at2即10t+700=30t-0.125t2移项并整理得 t2-160t+5600=0 该方程的判别式为=1602-45600=32000,故该方程有解,即相撞,并且有相遇两次的可能。原来先是B超过A,后来A又超过B,我们不能认为开始时A在B的前面,后来A仍在B的前面,就得出两车不相撞的结论。由此可见用简单的位移关系是得不出正确结果的。提问7:试问:若要使两车不相撞,开始时两车间的距离s0至少为多少?解:设两车经过时间t后相撞,由位置关系易得出:vAt+ s0=vBt +at2即10t+s0=30t-0.125t2移项并整理得

19、t2-160t+8s0=0 要使两车不相撞,即要使该方程无解,即即1602-48s00故s0800m,即开始时两车间的距离至少为800m。提问8:若两车刚好能相撞,相撞时两车的速度有何关系?答:应该刚好相等,刚开始时B车的速度比A车的速度大,两车之间的距离减小,当两车的速度达到相等时,距离最小,之后两车之间的距离将变大,若速度相等时还没有相遇,则两车不会再相遇。若s0=800m时,解得t=80s,此时B车的速度为v B =v B +at=30+(-025)80m/s=10m/s=v A。规律总结:求追及、相遇或相撞问题时,若问两物体能否相撞,一般是设经过时间t后两物体相撞,根据位移关系列出方程

20、,它一般是关于t的二次方程,然后根据判别式的正、负或零来判断,若,则二者能相撞,若,则不能相撞;若问二者何时相撞,解法同上,但要注意解是否合理,是否是实际问题;若问能相遇几次,解出相遇所需的时间,有几个解,就能相遇几次,同样要注意解是否合理;若求两者之间的最大或最小距离,通常求出两物体速度达到相等时各自的位移,两位移之差即为两物体之间的最大或最小距离;也可设经过时间t后两者相距S,根据位置关系写出S的表达式,然后根据二次函数求极值的方法可以求出(一般用配方的方法来求)。这样,该题第二问的解法很易得出:设B车刹车后经过ts两车刚好相撞,则应有:s B= s A+s0即v Bt+a B t2=v

21、A t0+ v A(t-t0)+ a A (t-t0)2+s0 ,30t-t2=15+10(t-1.5)+ a A (t-1.5)2+500刚好相撞,则=0,解得a A =0.16m/s29.总结一.物理模型:同一直线,同向(反向)运动。二.时间关系 1.同时出发,在俩者运动中追及,。 2.同时出发,在一个运动中,一个静止追及,。 3.根据物体运动的特点,核对其运动的时间:确定有无运动的多过程问题。三.出发地点关系 1.同地追及,同一地点出发,最后追及相遇 2.异地追及,不在同一地点,最后追及相遇四.位移关系:A为汽车B为自行车,俩物体的相距,追上时A走过的位移, B走过的位移,。五.追及过程的距离极值问题: 在追及过程中,当,A,B俩物体之间达到距离的极值,可能为最大或最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六.追及过程中的恰好不相碰问题 1.追上的瞬间位移关系: 2.追上的瞬间速度关系:七.追上的瞬间比较加速度,分析二次追及问题1.追上的瞬间位移关系:2.追上的瞬间速度关系:, 3.追上时的加速度关系:八.讨论有无二次追及的可能: 已知A,B俩物体相距,A追及B,讨论追及可能发生的相关问题。1.当A的瞬时速度与B的瞬时速度相等时,即=,A的位移为,B的位移为,则2.讨论与的关系,九.会使用图像法解决追及相遇问题1.找到=相等的时刻2.比较面积发现的关系3.根据斜率比较加速度的关系4.确定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