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中考初中化学气体和固体的除杂分离和提纯1 红磷在密闭的容器内加热,下图能正确表示容器内物质总质量的变化关系的是。ABCD【答案】 C【解析】【分析】【详解】红磷在密闭的容器内加热,当温度达到红磷着火点时,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前后容器中总质量不变。故选C。2 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描述的是( )A加热高锰酸钾固体B在密闭容器中点燃碳C等质量的镁和氧气充分反应D发生的反应为2KNO 32KNO 2 +O 2【答案】 C【解析】【分析】【详解】A、加热高锰酸钾固体过程中有氧气生成,随着反应的进行剩余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小,高锰酸钾反应完,剩余固体的质量不再变化,选项A 正确;B、在密闭容器中
2、点燃碳,虽然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但二氧化碳仍在容器中,因此在密闭容器中碳元素质量不变,选项B 正确;C、镁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反应中镁和氧气的质量比为:质量的镁和氧气充分反应后,应该是氧气有剩余,选项(2 24) (16 2)=3 2,故等 C 不正确;D、根据化学方程式2KNO32KNO2 +O 2,可以计算出反应中KNO3、 KNO2、 O2 的质量比为:(2 101) (2 85) (162)=202 170 32,图中数据正确,选项D 正确。故选C。3 图像中的化学,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表示足量碳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燃烧B表示将锌片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C表示
3、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锌粉和镁粉D表示分别加热等质量的甲、乙两份固体制取氧气,甲为氯酸钾,乙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答案】 C【解析】【分析】【详解】A、足量碳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燃烧,碳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压强增大,点燃由于碳燃烧消耗了氧气,生成了二氧化碳,C+O2CO2 ,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与消耗氧气的体积相同,故最后容器冷却至室温后,压强又恢复至原压强,不符合题意;B、将锌片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Zn+CuSO 4 =ZnSO4 +Cu , 65 份的锌置换出 64 份的铜,固体质量减小,待完全反应后固体质量不变,不符合题意
4、;C、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锌粉和镁粉,由于盐酸完全相同,金属过量,则酸全部参与反应,最后生成氢气的质量相同,由于镁的活动性大于锌,故镁反应的速度快,对应的曲线陡,反应时间短,符合题意;D、分别加热等质量的甲、乙两份固体制取氧气,甲为氯酸钾,乙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由于二氧化锰是催化剂,故乙反应速度快,先开始反应,乙中氯酸钾的质量小于甲,产生氧气的质量小,故最后甲产生氧气的质量应大于乙,不符合题意。故选 C。4 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不合理的是A向 MnO2 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B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铝C向一定量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不考虑
5、温度变化)D向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答案】 D【解析】【分析】【详解】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变,故 A 正确;B、铝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反应的关系式为2Al+3CuSO 4 = Al 2SO4 3+3Cu份的铝和硫酸铜反应生成192 份的铜,则溶液的54, 54192质量减少,反应完全,溶液的质量不变,故B 正确;C、向一定量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硝酸钾溶解,溶质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当溶液达到饱和时,溶液中溶质质量不再增加,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C 正确;D、向硫酸铜和稀硫酸
6、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开始就有沉淀生成,反应完全,沉淀的质量不变,故D 不正确。故选 D。5 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电解水B加热高锰酸钾C向一定量的MnO2 溶液中加入H2O2 固体D向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锌粉【答案】 C【解析】【分析】【详解】A、电解水时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 2: 1,而不是质量比,故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B、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和氧气、二氧化锰,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减少,但最终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大于零,因此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C、实验室利用双氧水制取氧气,产生氧气的质量取决于过氧化氢的质量,
7、过氧化氢的质量没有限制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会一直增加,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化学性质不变,因此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D、锌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铁和硫酸锌,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与生成铁的质量比为65:56,所以反应中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完全反应后,固体质量不再改变,故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故选 C。【点睛】该题为图像题,此种题型的关键是弄清五点:横坐标的意义、纵坐标的意义、起点的位置、终点的位置、变化趋势。6 下列图像正确的是()A电解一定量的水B氯酸钾制取氧气C硫粉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D将锌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答案】 C【解析】【分析】【详解】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质量比是1: 8,该选项对应关
8、系不正确;B、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利用催化剂时反应速率快一些,最终生成氧气质量相等,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C、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随着反应进行,固体质量减小,最终固体质量变成0,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D、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反应过程中固体质量减小,但是最终不能减小到0,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故选 C。7 下列实验过程与图像描述不一致的是A高温煅烧石灰石B向等质量的镁、锌中分别加入足量稀硫酸C室温下,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D两份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二氧化锰的情况下反应【答案】 C【解析】【分析】【详解】A、高温煅烧石灰石,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分解为氧
9、化钙和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故钙元素的质量不变,不符合题意;B、向等质量的镁、锌中分别加入足量稀硫酸,Mg+H 2SO4 =MgSO 4 +H 2,Zn+H 2SO4 =Z nSO4 +H 2,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锌,故最后镁生成氢气的质量大于锌,不符合题意;C、室温下,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消耗了水分,且该反应放热,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溶质的质量逐渐减小,冷却至室温的过程中,溶质质量又逐渐增大,待冷却至原温度时,由于消耗了水分,溶质质量小于原来质量,符合题意;D、两份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
10、在有无二氧化锰的情况下,有二氧化锰的生成氧气的速率较快,但是最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一样,不符合题意。故选 C。8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B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铁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C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制取氧气D向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不断加水稀释【答案】 D【解析】【分析】【详解】A、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的速率,生成氧气的质量相等,故错误;B、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铁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当反应开始后就有氢氧化铁沉淀生成,当氯化铁反应完后,沉淀的质量不再增加,故错误;C、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制取氧气,固体中钾元素是质量
11、不变,但是由于氧气的生成,固体的总质量减少,故钾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加,故错误;D、向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不断加水稀释,刚开始是稀盐酸,溶液的入水的过程中,溶液的 pH 增加,但是溶液不可能变为中性或者碱性,pH 小于 7,在加pH 一定小于7,故正确。故选D。【点睛】分析图像题时,要抓住图像的三要素,即起点、过程和拐点。9 下列图像与该反应事实相符合的是A木炭与氧化铜混合加强热B镁条燃烧C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D把一定质量的铁片加入硫酸铜溶液中【答案】 C【解析】【分析】【详解】A、木炭与氧化铜混合加强热,木炭与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有气体生成,固体质量逐渐减小,待完全反应后
12、,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B、镁条燃烧生成氧化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加上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故固体的质量逐渐增加,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镁也是固体,故固体质量不是从零开始增加,不符合题意;C、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有气体生成,固体质量逐渐减小,待完全反应后,质量不再变化,符合题意;D、把一定质量的铁片加入硫酸铜溶液中,Fe+CuSO 4 =FeSO4 +Cu ,56 份的铁置换出64份的铜,固体质量逐渐增加,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 C。10 如图所示的图象不
13、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B高温煅烧一定量的石灰石C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D向一定质量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答案】 D【解析】【分析】【详解】A、氢氧化钠和硫酸先反应,没有沉淀生成,硫酸反应完全后,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当硫酸铜反应完全时,沉淀质量达到最大,图像表达一致,A 正确。B、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固体质量逐渐减小,分解完后为氧化钙的质量,图像表达一致,故 B 正确。C、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反应产物的量,图像表达一致,C 正确 ;D、一定质量稀
14、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pH 在一定范围中增大,但不能无限增大, D 错误。故选: D。11 小雪同学学习了氧气的相关知识后,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下列四个图像是他总结反映对应实验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A一定质量木炭在足量氧气中燃烧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C用相等质量的氯酸钾来制取氧气D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答案】 A【解析】【详解】A 、木炭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质量随反应时间逐渐增加,待木炭完全反应后,质量不变,符合题意;B、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因为有氧气生成,固体质量减少,但是不会减少至零,不
15、符合题意;C、用相同质量的氯酸钾制取氧气,有催化剂的反应速率较快,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慢,但是最后生成氧气的质量是相同的,不符合题意;D、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二氧化锰在该反应中是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不符合题意。故选 A 。12 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固体来制取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MnO 22KClO32KCl 3O2现对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固体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涉及的相关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ABCD【答案】 C【解析】【分析】【详解】A、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放出氧气,固体混合物的质量减少,当反应完,固体质量不再变化,故错误;B、加热氯酸钾
16、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放出氧气,刚开始没有氧气,当氯酸钾完全分解时不再生成氧气。故错误;C、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放出氧气,固体中氧元素质量减少,固体中氧元素质量分数减少,二氧化锰中含有氧元素,氧元素不会减少到0,当氯酸钾完全分解时不再变化,故正确;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放出氧气,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加,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但二氧化锰中含有锰元素,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可能从0 开始,故错误;故选: C。13 数形结合能对化学反应进行定量描述,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B等质量的碳酸钙与足量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C加热一定质量的石灰
17、石D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一份加入二氧化锰,一份不加入二氧化锰【答案】 A【解析】【详解】A、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内容之一是元素的质量不变。那么在反应前后镁元素的质量不变。 A 正确;B、等质量的碳酸钙与足量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相同。而粉末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的接触面积比块状的要大,反应速率要快,所以粉末状的图像曲线更为陡峭。 B 错误;C、石灰石在高温的条件下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是固体物质。所以在反应过程中,固体质量不会为 0。 C 错误;D、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质量,只与过氧化氢的质量有关,与催化剂无关。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
18、所以两组实验中,生成氧气的质量应该相等。D 错误。故选A。14 下列图像与对应变化相符的是A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B浓硫酸敞口放置C加热一定质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D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锌粉和铁粉【答案】 D【解析】【分析】碳酸钙高温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详解】A、煅烧石灰石时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高温CaCO3CaO+CO2,钙元素存在于固体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钙元素的质量不变,故A 不正确;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小,当硫酸浓度降低到
19、一定限度时,不再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其溶质质量分数保持稳定,但不可能为零,故B 不正确;C、饱和溶液中不含有固体,即刚开始时,固体的质量为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加热饱和氢氧化钙溶液时,随温度升高有固体析出,当加热至一定温度时,水分蒸发加快,更多的氢氧化钙固体析出,直至溶液蒸干,固体质量不再变化,故C不正确;D、锌、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锌比铁的金属活动性强,与酸反应速率更快;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与足量金属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由酸的质量决定,最终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同,故 D 正确。故选 D。【点睛】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
20、高而减小。15 下列图像分别表示4 个实验过程中某些物质质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A 加热一定质量的碳和B 将等质量的镁片和铁片D 向盛有一定量MnO 2 的C 用酒精灯加热一定的氧化铜的混合物投入到足量稀硫酸中烧杯中不断地加入 H2O2高锰酸钾溶液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详解】A、加热一定质量的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刚开始时,碳和氧化铜是固体,有一定的质量,加热后,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固体质量减小,故选项A 不正确;B、将等质量的镁片和铁片投入到足量稀硫酸中,镁比铁活泼,镁反应完需要的时间比铁少,等质量的镁片和铁片与足量稀硫酸反应,镁生成的氢气比铁多,故选项B
21、 正确;C、高锰酸钾分解时,生成的氧气中不含有锰元素,锰元素存在于生成的锰酸钾、二氧化锰和剩余的高锰酸钾中,剩余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一直保持不变,故选项C 不正确;D、向盛有一定量MnO 2 的烧杯中不断地加入H2O2 溶液,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不断加入过氧化氢,都会有氧气生成,故选项D 不正确。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之间的量的变化,首先必须看清楚图像的横坐标、纵坐标,然后根据各选项中量的变化解答。二、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16 实验室内有一包不纯的氯化钾粉末,含有的杂质可能是氯化铜、硝酸钾、硝酸钙、氯化钠、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
22、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许该粉末,加入足量的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只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则杂质一定不含 _。(2)取( 1)中无色溶液加入BaCl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杂质一定含有_。(3)另称取14.9g 该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充分反应后生成28.7g白色沉淀,则杂质还一定含有 _。通过以上三个实验还不能确定含有的杂质是_。【答案】氯化铜碳酸钠氯化钠硝酸钾【解析】【详解】(1)氯化铜溶于水,溶液显蓝色,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氯化钠,和硝酸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硝酸钠,氯离子和银离子结合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所以取少量该粉
23、末于烧杯中,加蒸馏水,充分搅拌,得无色澄清溶液,溶液中一定不含氯化铜,碳酸钠和硝酸钙只能含有其中的一种;故填:氯化铜( 2)取上述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所以该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钠,一定不含硝酸钙;故填:碳酸钠( 3)另称取 14.9g 该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充分反应后生成 28.7g 白色沉淀氯化钾、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KCl+AgNO 3 =AgCl+ KNO 374.5143.514.9g28.7gNaCl+AgNO 3 =AgCl+ NaNO358.5143.511.7g28.7g由计算可知
24、, 14.9g 氯化钾和硝酸银反应生成28.7g氯化银, 11.7g 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 28.7g 氯化银,杂质中含有碳酸钠,氯化钾质量小于14.9g,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质量小于28.7g,因此杂质中一定含有氯化钠,所以由( 1)可知,杂质中一定没有氯化铜、硝酸钙,由( 2)可知,杂质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由(3)可知,杂质中一定还有氯化钠,杂质中不能确定的是硝酸钾。故填:氯化钠;硝酸钾【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所给物质的性质和两两之间的反应,然后依据题中的现象判断各物质的存在性,最后进行验证即可。17 A J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 是一种含有四种元素的盐,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
25、,其反应原理: A 和 B 反应生成 C、 D 和 E 三种物质,通过光合作用D 和 E 反应生成 F 和 G,煤气主要成分 H 在 F 中燃烧生成 E, I 和 D 反应只生成 J,J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1)G 的化学式为 _, G 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_ 。(2)A 的俗称是 _; A 和 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基本反应类型是 _。(3)I 的用途是 _(答 1 点即可 ); H 在 F 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4)改良后土壤浸出液的酸碱度可用_测定。【答案】 C612 6O 小苏打322干燥剂H ONaHCO +HCl=NaCl+HO+CO 复分解反应点燃pH 试纸2CO+O2
26、CO22【解析】【分析】根据 A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 是一种含有四种元素的盐,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所以A是碳酸氢钠,其反应原理:A和B反应生成CD和E三种物质, B 是盐酸,通过光合作、用 D 和 E 反应生成 F 和 G,煤气主要成分 H 在 F 中燃烧生成 E,所以 H 是一氧化碳, E是二氧化碳, F 是氧气, I 和 D 反应只生成 J,所以 I 是氧化钙, D 是水,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所以是 J 氢氧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和氧气,所以G 是葡萄糖,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详解】(1)由分析可知: G 是葡萄糖,其化学式为: C6 12 6,G 中质量分数最
27、大的元素是:碳;H O故填: C6 H12O6;碳(2) A 的俗称是小苏打,A 和 B 的反应是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故填:小苏打; NaHCO3+HCl=NaCl+H2O+CO2;复分解反应(3) I 的用途是干燥剂;H 在 F 中燃烧的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点燃点燃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2CO+O22CO2;故填:干燥剂; 2CO+O22CO(4)改良后土壤浸出液的酸碱度可用pH 试纸测定。故填:pH 试纸【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
28、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18 A F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 B、C、 D、 E 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 是空气中含有的一种气体,E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F 中各元素质量比为2:1: 2,六种物质之间的反应与转化关系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学反应,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能相互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 E 物质的化学式 _。( 2) A 和 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3) E 和 F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4)如图所有的
29、化学反应中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有_种。【答案】 Al。Ca( OH) 2+CO2CaCO3+H2O。2Al+3CuSO4Al 2( SO4) 3+3Cu。2。【解析】【分析】E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故E 是铝, F 中各元素质量比为2: 1:2,能与铝反应,故F 能是硫酸铜,D 能生成硫酸铜,能与铝反应,故D 是硫酸, A 是空气中含有的一种气体,能与B 相互转化,能与C 反应,故A 可能是二氧化碳,B 是碳酸钠, C 可能是氢氧化钙,带入框图,推断合理;【详解】( 1) E 物质是铝,化学式为 Al;( 2) A 和 C反应是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
30、程式为Ca( OH)2 +CO2 CaCO3 +H2O;(3) E 和 F 反应是铝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化学方程式为2Al+3CuSO4 Al2(SO4) 3+3Cu;(4)如图的化学反应中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有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两种;19 ( 7 分)下图中:A、B、 C、 D、E、 F、 G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 为单质, B为氧化物, C 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C 和 F 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D 和 E 是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两种原料。 “ ”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反应, “ ”表示一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请回答:( 1) D 和 E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2)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AB 的化学方程式 BC 的化学方程式(3)物质 F 可以是 或(具体写两种不同类别的物质)【答案】( 1)复分解反应;( 2) C+O 2CO2(只要反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技术题库+答案
- 变电站值班员-中级工练习题及答案
- 1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2025年广西培贤国际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一套
- 2024“才聚齐鲁成就未来”山东省财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招聘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机器学习原理与应用电子教案 5.11.2集成学习基础
- 2025年河南省漯河市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桂林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参考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棉毛巾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辽宁省重点高中沈阳市郊联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 2022年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职业适应性测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英语演讲素材OfMiceandMen课件
- 广东佛山祖庙导游词
- 硬笔书法纸可打印
- 正丁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 入团志愿书(2016版本)(可编辑打印标准A4) (1)
- 《朝天子咏喇叭》教学设计
- 《金融学基础》实训手册
- 税收基础知识考试题库
- 1t燃气蒸汽锅炉用户需求(URS)(共13页)
- 广发证券分支机构人员招聘登记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